人机界面设计规范书20140108
- 格式:pdf
- 大小:1.72 MB
- 文档页数:12
在系统的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要抓住用户的特征,发现用户的需求。
在系统整个开发过程中要不断征求用户的意见,向用户咨询。
系统的设计决策要结合用户的工作和应用环境,必须理解用户对系统的要求。
最好的方法就是让真实的用户参及开发,这样开发人员就能正确地了解用户的需求和目标,系统就会更加成功。
2.顺序原那么即按照处理事件顺序、访问查看顺序〔如由整体到单项,由大到小,由上层到下层等〕及控制工艺流程等设计监控管理和人机对话主界面及其二级界面。
3.功能原那么即按照对象应用环境及场合具体使用功能要求,各种子系统控制类型、不同管理对象的同一界面并行处理要求和多项对话交互的同时性要求等,设计分功能区分多级菜单、分层提示信息和多项对话栏并举的窗口等的人机交互界面,从而使用户易于分辨和掌握交互界面的使用规律和特点,提高其友好性和易操作性。
4.一致性原那么包括色彩的一致,操作区域一致,文字的一致。
即一方面界面颜色、形状、字体及国家、国际或行业通用标准相一致。
另一方面界面颜色、形状、字体自成一体,不同设备及其一样设计状态的颜色应保持一致。
界面细节美工设计的一致性使运行人员看界面时感到舒适,从而不分散他的注意力。
对于新运行人员,或紧急情况下处理问题的运行人员来说,一致性还能减少他们的操作失误。
5.频率原那么即按照管理对象的对话交互频率上下设计人机界面的层次顺序和对话窗口莱单的显示位置等,提高监控和访问对话频率。
6.重要性原那么即按照管理对象在控制系统中的重要性和全局性水平,设计人机界面的主次菜单和对话窗口的位置和突显性,从而有助于管理人员把握好控制系统的主次,实施好控制决策的顺序,实现最优调度和管理。
7.面向对象原那么即按照操作人员的身份特征和工作性质,设计及之相适应和友好的人机界面。
根据其工作需要,宜以弹出式窗口显示提示、引导和帮助信息,从而提高用户的交互水平和效率。
人机交互界面,无论是面向现场控制器还是面向上位监控管理,两者是有密切内在联系的,他们监控和管理的现场设各对象是一样的,因此许多现场设备参数在他们之间是共享和相互传递的。
文章简要介绍人机界面设计的一些经验,有助于设计者设计出友好、高效的人机界面。
下面介绍三类人机界面设计指南:1、一般交互指南涉及信息显示、数据输入、系统整体控制,这类是全局性的。
下面讲述一般交互指南:(1)保持一致性。
菜单、命令输入、数据显示等使用一致格式。
(2)提供有意义、用户可理解、可读的反馈。
(3)执行破坏性动作前要求用户确认。
如删除记录。
(4)允许取消、撤销操作。
(5)尽量减少记忆量。
不用记忆看到操作界面即可进行下一步操作。
(6)尽量减少按键次数、减少鼠标移动的距离,避免用户问“这是什么意思”的情况。
提高行动和思考的效率。
(7)允许操作员犯错误,但是可以恢复。
(8)按功能对动作分类,并据此设计屏幕布局。
比如菜单、下拉菜单、右键弹出式菜单。
(9)提供必要帮助,包括集成实时帮助和附加帮助文件。
(10)使用简单动词或动词短语作为命令名。
2、数据输入指南数据输入界面往往占终端用户的大部分使用时间,也是计算机系统中最易出错的部分之一。
其总目标:简化用户的工作,并尽可能降低输入出错率,还要容忍用户错误。
这些要求在设计实现时可采用多种方法:(1)尽可能减轻用户记忆,采用列表选择。
(2)尽量减少用户输入动作,按键次数。
(3)使界面具有预见性和一致性。
用户应能控制数据输入顺序并使操作明确,采用与系统环境(如Windows操作系统)一致风格的数据输入界面。
(4)防止用户出错。
在设计中可采取确认输入(只有用户按下键,才确认),明确的移动(使用TAB键或鼠标在表中移动),明确的取消,已输入的数据并不删除。
对删除必须再一次确认,对致命错误,要警告并退出。
对不太可信的数据输入,要给出建议信息,处理不必停止。
(5)提供反馈。
要使用户能查看已输入的内容,并提示有效的输入提示或数值范围。
(6)按用户速度输入和自动格式化。
用户应能控制数据输入速度并能进行自动格式化,对输入的空格都能被接受。
(7)允许编辑。
理想的情况,在输入后能允许编辑且采用风格一致的编辑格式。
人机界面设计准则1、设计界面的运用准则1)合理性准则,即保证在系统设计基础上的合理与明确。
任何的设计都既要有定性也要有定量的分析,是理性与感性思维相结合。
努力减少非理性因素,而以定量优化、提高为基础。
设计不应人云亦云,一定要在正确、系统的事实和数据的基础上,进行严密地理论分析,能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2)动态性准则,即要有四维空间或五维空间的运作观念。
一件作品不仅是二维的平面或三绝的立体,也要有时间与空间的变换,情感与思维认识的演变等多维因素。
3)多样化准则,即设计因素多样化考虑。
当前越来越多的专业调查人员与公司出现,为设计带来丰富的资料和依据。
但是,如何获取有效信息,如何分析设计信息实际上是一个要有创造性思维与方法的过程体系。
4)交互性准则,即界面设计强调交互过程。
一方面是物的信息传达,另一方面是人的接受与反馈,对任何物的信息都能动地认识与把握。
5)共通性准则,即把握三类界面的协调统一,功能、情感、环境不能孤立而存在。
2、评价规则⑴满足产品标准要求;⑵用户对人机界面的满意程度;⑶人机界面的标准化程度;⑷人机界面的适应性和协调性;⑸人机界面的应用条件;⑹人机界面的性能价格比。
3、一般要求人机界面设计,核心是设计分析。
首先不是去绘制"美"的形和考虑技术的进步,而是进行对象人的日常操作行为分析,作出方案和初样进行评价。
在什么场合需要操作、怎样操作,从而为设计提供概念与目标,进行设计分析。
经过分析,设计人员有了明确的概念与目标,并随信息的交互产生了创造力。
另一方面,对操作环境要进行深入的认识与考察,对设计的产品的需求有明晰的认识:符合人们的消费预期;感受到人们的审美知觉。
所以,要设计好操作的人机界面,理性的认识是首要的,其次就是创造性的,而且是现场实效性的分析、处理信息。
3.1人机界面的需求人机界面的研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显示(信息设计);控制(操作系统设计);显示与控制的关系。
3.1.1 显示显示是一种有目的的信息传递过程。
人机界面设计指南的写作背景和作用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此文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e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s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人机界面设计指南是为了指导开发人员、设计人员和产品经理在设计人机界面时所遵循的一套规范和标准。
《人机界面设计》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设计方案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机界面设计变得越来越重要。
人机界面是人与计算机之间进行信息交互的桥梁,因此设计一个合理有效的人机界面至关重要。
本次作业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际设计项目来了解人机界面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二、设计方案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机界面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 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和创造力;3.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三、设计方案内容1. 任务描述学生将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定一个现有的应用程序或网站,对其进行人机界面设计的优化。
设计要求包括但不限于:- 页面布局设计:包括主页、内容页、注册登录页等页面的设计;- 导航设计:设计清晰易懂的导航栏,方便用户快速找到所需信息;- 用户体验设计:确保用户操作流畅、友好,提升用户体验;- 视觉设计:选择合适的颜色、字体和图标,保证界面美观大方;- 响应式设计:设计适配不同设备的界面,保证在不同分辨率下的显示效果。
2. 时间安排- 第1周:确定小组成员和选题;了解所选应用程序或网站;- 第2周:进行需求调研和用户分析,设计初步界面草图;- 第3-4周:完善设计方案,进行界面优化和用户测试;- 第5周:撰写设计报告并展示设计成果。
3. 考核方式- 设计报告:包括项目背景、需求调研、设计思路、界面展示等内容;- 设计成果展示:展示设计界面,并向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和讨论。
四、设计方案评价本设计方案通过实际项目设计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设计思维和团队合作意识。
同时,通过设计报告和展示,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人机界面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为他们未来的设计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希望通过本次作业设计,学生能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设计能力,成为优秀的人机界面设计师。
第二课时一、课程背景本次作业设计方案是针对《人机界面设计》这门课程的一次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人机界面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和实践能力。
用户界面设计规范1. 前言任何计算机应用系统都是通过用户界面与用户交互的,用户界面已成为所有计算机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决定了人类如何控制和操纵系统。
一个好的用户界面应该为用户提供统一、规范的交互界面,从而提高用户工作效率,增强用户对系统的认可程度。
因此可以说,用户界面设计的优劣已经成为计算机应用系统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规范主要从交通信息中心系统开发、设计的实际出发,对用户界面设计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规范,主要内容为用户界面设计总体原则、窗体布局、界面配色、控件风格、字体、交互信息以及其他等几个方面。
2. 总体原则用户界面设计的总体原则:统一。
这也是本规范遵循的最高原则,用户界面的设计,无论是控件、信息提示措辞、界面配色等,都要遵循统一的标准,做到真正的一致。
本规范的施行方法:针对用户界面设计的特殊性,用户界面设计规范队某些方面只进行原则性的规范,具体的内容(比如配色方案用暖色系还是冷色系等)应在每一个应用系统的开发启动之前,由项目小组根据应用系统自身的特点、系统用户对象的特点等信息,确立每一个部分的具体内容,然后在应用系统设计过程当中执行。
3. 窗体控件布局3.1. 控件间距窗体控件布局合理,绝对不能显得拥挤;拥挤的窗体控件布局让人难以理解,因而难以使用。
让人看上去,不能太拥挤,也不能太松散。
控件对窗体的覆盖率以不高于75%为宜。
控件间隔(垂直):组与组之间间隔15,组内控件间间间隔10。
控件间隔(水平):组与组之间间隔15,组内控件间间间隔10。
注:控件间间隔应该根据窗体的覆盖率灵活进行调整,但以大于10为宜;而且在整个系统内,采用统一的控件间隔。
可以通过调整窗体大小达到一致,即使在窗体大小不变的情况下,宁可留空部分区域,也不要破坏控件间的间隔。
3.2. 控件对齐控件水平排列成一行时,采用水平中对齐, 控件间隔按要求基本保持一致。
行与行之间间隔相同,靠窗体边界距离应大于行间间隔。
当窗体中有多个编辑区域时,以视觉效果和效率来分组组织这些区域。
SMEMASurface M ount Equtpment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SMEMA Mechanical Equipment Interface Standard IntroductionThe SMEMA machine interface standards were developed to facilitate the interface of equipment used in the manufacture of surface-mounted printed circuit boards. This standard is for Mechanical interfaces.PurposeThe purpose of this standard is to provide an equipment interface specification for single board transfer manufacturing systems of surface-mounted printed circuit boards. This specification provides the minimum requirement that conveyor-to-conveyor equipment must meet, and does not represent a complete specification for the equipment's interface. Conformance to the standard may be achieved by the appropriate design of the equipment or by providing special adaptors which enable the equipment to meet the standard.SpecificationsThe mechanical specifications that follow are for single board transfer systems with conveyor transports. These systems can be assembled next to each other without any interface hardware. The printed circuit board is assumed to move from left to right in the diaVr2n, E that follow; however, the same standard applies for systems when the board moves from right to left. An equipment manufacturer must clearly state the direction of board movement.1.) Conveyor height Each machine must have the transport conveyor height adjustable from 37" to38" from the floor to the bottom of the PC board.2.) Conveyor width For equipment with an adjustable conveyor width, the front rail is fixed and therear rail is adjustable. The range of adjustment will vary with the equipmentmanufacturer.3.) Edge clearance The conveyor should require no more than 0. 187" of clear board space at theside edges.4.) Tooling pins Tooling pins should be on the front edge of the board (next to the fixed transportrail). A recommended hole diameter is 0.156"(+.003, -.000). Distance from the edge is 0.300" + .010".5.) Maximum gap The maximum gap between the in-line machine track ends is .375".6.) Lead-in The minimum lead-in on the track ends of the conveyor is .1 25".SMEMA Electrical Equipment Interface StandardIntroductionThe SMEN4A machine interface standards were developed to facilitate the interface of equipment used in the manufacture of surface-mounted printed circuit boards. This standard is for Electrical interfaces.PurposeThe purpose of this standard is to provide an equipment specification for single board transfer manufacturing systems of surface-mounted printed circuit boards. This specification provides the minimum requirement that the equipment must meet, and does not represent a complete specification for the equipment's interface. Conformance to the standard may be achieved by the appropriate design of the equipment or by providing special adaptors which enable the equipment to meet the standard.Figure 1. Electrical Interface SchematicSpecificationsA machine-to-machine electrical interface is required to insure proper sequencing of PC boards. The interface is used for "Local" control and must operate independently of the cell controller.1.) Electrical connections Each machine should be provided with aseparate power connection and ground.Individual ON/OFF controls should also beprovided.2.) Grounding Each machine should have 1/4-20 earthground stud on each side (left and right) ofthe machine.3.) Inter-machine control To sequence boards properly from machine-to-machine, one or two signal lines will beused: "Board Not Available" and "BoardAvailable."These signals are shown in Figure 2, and may be obtained using an optical isolator or a relay. The minimum requirements are to switch 3OV, 10 mA. At 10 mA, the output "LOW" must not exceed 0.8 volts. The logic is as follows:•Board transfer occurs when Machine A has a board available (contact closed), and Machine B is not busy (contact closed).•The signals can occur at anytime, but board transfer does not occur until both contacts are closed.•The Board is Available signal from machine A will remain closed until the board has left Machine A.•The Ready signal will remain closed until the board has arrived at Machine B.•Board transfer cannot occur again until each signal opens for at least 50 ms.•Optional: Once both Machine A and Machine B signals are closed, and the board has neither left A nor arrived at B, an error message will be generated.Figure 2. Timing DiagramSMEMA Connector SpecificationsFigure 4 SMEMA #001: Machine ConnectorFigure 4. SMEMA #002: Cable ConnectorAbout SMEMAThe Surface Mount Equipment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 (SMEMA) is a non-profit organization of companies manufacturing equipment or producing software for surface mount board production. Its objectives are to: promote standards for the interface and operation of equipment, provide users with the ability to select equipment with the assurance that the equipment will interface easily, advance SMT and promote its use and investigate areas where the association can act to the benefit of all member compan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