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仪器分析第十二章色谱分析法
- 格式:ppt
- 大小:4.98 MB
- 文档页数:110
有机分析气相色谱分析法一、GC的原理GC是一种基于样品挥发性物质在固定相柱中传质的方法。
样品在高温下气化,进入气相色谱柱。
柱子中填充了一种固定相,用来分离混合物中的化合物。
不同化合物在固定相上的亲和力不同,因此会按照相对亲和力的大小顺序通过柱子,最终达到分离的目的。
二、GC的仪器设备GC仪器主要由进样系统、色谱柱、检测器和数据处理系统组成。
进样系统用于将样品引入色谱柱。
色谱柱是分离化合物的关键,通常由玻璃制成,内部填充着固定相。
检测器用于检测化合物,并将信号转化为电信号。
数据处理系统用于记录和分析检测到的信号。
三、GC的操作步骤1.样品制备:将待分析的样品制备成气相可挥发的形式,例如通过溶解或萃取等方法。
2.进样:将样品注入进样器中,通过进样系统引入柱子中。
3.分离:样品在柱子中被分离,分离速度取决于化合物的挥发性和在固定相上吸附的亲和力大小。
4.检测:化合物通过柱子后,进入检测器。
根据检测器的原理,可以获得不同化合物的信号。
5.数据处理:将检测到的信号转化为峰,通过峰的面积和高度等参数来定量和分析化合物。
四、GC的应用领域1.环境分析:GC可用于检测大气、水体和土壤中的有机化合物,例如揮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农药残留等。
2.药物分析:GC可用于药物分析,如药物的质量控制和生物样品中药物的测定。
3.食品安全:GC可用于检测食品中的添加剂、农药残留和食品中有害物质的分析。
4.石油和化学工业:GC用于石油和化学工业中原料和产品的质量控制和分析。
5.化妆品和香料:GC可用于检测和分析化妆品和香料中的挥发性成分。
综上所述,有机分析气相色谱分析法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学、环境和食品等领域的分析方法。
其原理简单、分离效果好、分析速度快且灵敏度高,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色谱分析方法色谱分析是一种重要的分离和检测技术,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环境等领域。
色谱分析方法主要包括气相色谱、液相色谱、超临界流体色谱等,每种方法都有其特定的应用领域和优势。
本文将就色谱分析方法进行介绍,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帮助。
首先,气相色谱是一种以气体为载气相的色谱分离技术。
它适用于挥发性较好的化合物的分离和检测,如石油化工、食品安全等领域。
气相色谱的分离原理是通过化合物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来实现,固定相通常是一种涂覆在毛细管或填充在管柱中的吸附剂,而流动相则是惰性气体。
气相色谱具有分离效率高、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等优点,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其次,液相色谱是一种以液体为流动相的色谱分离技术。
它适用于挥发性较差的化合物的分离和检测,如生物药品、环境监测等领域。
液相色谱的分离原理是通过化合物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来实现,固定相通常是一种涂覆在填充柱或固定在固定相支持物上的吸附剂,而流动相则是液体。
液相色谱具有分离能力强、适用范围广、分析准确等优点,因此在实际应用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此外,超临界流体色谱是一种以超临界流体为流动相的色谱分离技术。
它适用于疏水性化合物的分离和检测,如天然产物提取、药物分析等领域。
超临界流体色谱的分离原理是通过化合物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来实现,固定相通常是一种涂覆在填充柱或固定在固定相支持物上的吸附剂,而流动相则是超临界流体。
超临界流体色谱具有分离速度快、溶解度大、环保性好等优点,因此在实际应用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综上所述,色谱分析方法是一种重要的分离和检测技术,不同的色谱方法有着各自的特点和应用领域。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样品的性质和分析要求选择合适的色谱方法,以达到最佳的分离和检测效果。
希望本文对读者对色谱分析方法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仪器分析各章习题与答案重点讲义资料第⼀章绪论问答题1. 简述仪器分析法的特点。
第⼆章⾊谱分析法1.塔板理论的要点与不⾜是什么?2.速率理论的要点是什么?3.利⽤保留值定性的依据是什么?4.利⽤相对保留值定性有什么优点?5.⾊谱图上的⾊谱流出曲线可说明什么问题?6.什么叫死时间?⽤什么样的样品测定? .7.在⾊谱流出曲线上,两峰间距离决定于相应两组分在两相间的分配系数还是扩散速率?为什么?8.某⼀⾊谱柱从理论上计算得到的理论塔板数n很⼤,塔板⾼度H很⼩,但实际上柱效并不⾼,试分析原因。
9.某⼈制备了⼀根填充柱,⽤组分A和B为测试样品,测得该柱理论塔板数为4500,因⽽推断A和B在该柱上⼀定能得到很好的分离,该⼈推断正确吗?简要说明理由。
10.⾊谱分析中常⽤的定量分析⽅法有哪⼏种?当样品中各组分不能全部出峰或在组分中只需要定量其中⼏个组分时可选⽤哪种⽅法?11.⽓相⾊谱仪⼀般由哪⼏部分组成?各部件的主要作⽤是什么?12.⽓相⾊谱仪的⽓路结构分为⼏种?双柱双⽓路有何作⽤?13.为什么载⽓需要净化?如何净化?14.简述热导检测器的基本原理。
15.简述氢⽕焰离⼦化检测器的基本结构和⼯作原理。
16.影响热导检测器灵敏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分别是如何影响的?17.为什么常⽤⽓固⾊谱分离永久性⽓体?18.对⽓相⾊谱的载体有哪些要求?19.试⽐较红⾊载体和⽩⾊载体的特点。
20.对⽓相⾊谱的固定液有哪些要求?21.固定液按极性⼤⼩如何分类?22.如何选择固定液?23.什么叫聚合物固定相?有何优点?24.柱温对分离有何影响?柱温的选择原则是什么?25.根据样品的沸点如何选择柱温、固定液⽤量和载体的种类?26.⽑细管⾊谱柱与填充柱相⽐有何特点?27.为什么⽑细管⾊谱系统要采⽤分流进样和尾吹装置?28.在下列情况下⾊谱峰形将会怎样变化?(1)进样速度慢;(2)由于汽化室温度低,样品不能瞬间汽化;(3)增加柱温;(4)增⼤载⽓流速;(5)增加柱长;(6)固定相颗粒变粗。
《仪器分析》课后习题答案参考第一章电位分析法1~4 略5.(1)pMg x=5.4(2)3.65×10-6– 4.98×10-66. -17%7. 4.27×10-4%8.(1)=5.4×10-4lg=-2.31=5.0×10-3(2) Cl- =1.0×10-2 mol/L9. pH x ==5.74R入=1011Ω10. Cx=8.03×10-4 mol/L第二章电重量分析和库仑分析法1. 1.64 V2. -1.342,0.2383. 1.08 V,0.4V,7333 s4. Co先析出,阴极电位应维持在-0.313 – -0.795V之间阴极电位应维持在-0.455 – -0.795V之间5 Bi:0.283-0.190V(vs.SHE);-0.005 - -0.098(vs. Ag/AgCl)Cu:0.310-0.159V(vs.SHE);0.022 - -0.129(vs. Ag/AgCl)Ag:0.739-0.444V(vs.SHE);0.451 – 0.156(vs. Ag/AgCl)控制阴极电位大于0.310V(vs.SHE),可以使Ag分离,Cu2+和BiO+不能分离。
6 ,7 , ,89.10. t= 4472s11 6.1×10-4 mol/Lpt阴极产生OH-,改变pH使副反应发生,故pt阴极应用玻璃砂芯套管隔离第三章 伏安法和极谱分析法1~3 略4. 当pH=7时,当pH=5时,5. (1) 线性回归方程: y =6.0733x + 0.3652(2)0.536 mmol/L6. M C x 41023.2-⨯=7. 22.7 μA8. 0.0879. 1.75 ×10-3mol/L10. -0.626 V11. 5.9×10-3第四章气相色谱法1~14 略15. 8.5%,20.6%,60.9%16. 2.15%,3.09%,2.75%,6.18%,85.84%17. (1)4.5, (2)48mL,(3)5.4min,(4)103,(5)1866,(6)1.07nm18. (1)8.6,(2)1.4419. (1)n有效(A) = 636.59n有效(B) = 676(2) 2 m20.(1)0.45 ,(2)7111121.(1)4,(2)4,(3),22. (1)3236,2898,2820,3261,(2)3054(3)0.33m第五章高效液相色谱法1~16 略17. 26.24%,27.26%18. 1600,6.7,7.3,1.1,0.8,7 m19. 0.63,2.38,2.65,4.034021,3099,2818,3394,595,1535,1486,217820. 5.1%21. 0.47%第六章原子发射光谱仪1~8 略9. 2.57 eV10. 0.573%。
化学中的色谱分析方法色谱分析是化学领域中常用的一种分析方法,通过色谱仪器将混合物中的化合物分离并检测,从而实现对样品成分的准确分析。
色谱分析方法主要包括气相色谱(Gas Chromatography, GC)、液相色谱(Liquid Chromatography, LC)和超高效液相色谱(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UHPLC)等多种技术。
本文将介绍这些色谱分析方法的原理、应用及特点。
气相色谱(Gas Chromatography, GC)是一种常用的色谱分析方法,适用于挥发性物质的分析。
其原理是利用气相色谱柱对混合物中的化合物进行分离,再通过检测器对各个组分进行检测和定量。
气相色谱广泛应用于食品、环境、药物等领域,具有分离效果好、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等优点。
液相色谱(Liquid Chromatography, LC)是另一种常见的色谱分析方法,适用于非挥发性物质的分析。
其原理是利用液相色谱柱对混合物中的化合物进行分离,再通过检测器对各个组分进行检测和定量。
液相色谱在生物、药物、环境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具有分离效果好、适用性广、灵敏度高等优点。
超高效液相色谱(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UHPLC)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具有分离效果更好、分析速度更快、分辨率更高等优点。
UHPLC在药物分析、食品安全、环境监测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为色谱分析领域的重要技术之一。
除了气相色谱、液相色谱和超高效液相色谱外,还有许多其他色谱分析方法,如离子色谱、毛细管电泳等,它们在不同领域具有独特的应用优势。
色谱分析方法的选择应根据样品性质、分析要求和仪器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以达到最佳的分析效果。
总的来说,色谱分析方法在化学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广泛的应用前景,不断发展的新技术也为分析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色谱分析法概述范文色谱分析法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的化学分析方法。
它通过利用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行为来分离和测定化合物。
色谱分析方法可以用于分离和确定固、液、气相中的各种有机和无机物质,具有高灵敏度、选择性、重现性和快速分析速度等优点。
气相色谱(GC)是利用气体载气和物质在固定相上的分配行为进行分离和测定的方法。
GC常用于分析挥发性有机物,如石油化工中的燃料、溶剂和有机污染物等。
GC具有高分离效率和分辨率,可以快速分析多种组分。
液相色谱(LC)是利用液体移动相和固定相之间的分配行为进行分离和测定的方法。
LC可分为正相色谱和反相色谱两种类型。
正相色谱是指流动相为非极性溶剂,固定相为极性的固体材料,用于分离非极性有机物和极性无机物。
反相色谱是指流动相为极性溶剂,固定相为非极性的固体材料,用于分离极性有机物。
LC广泛应用于食品、环境、药物等领域的分析。
超高效液相色谱(UHPLC)是一种液相色谱的高效率改进方法,其主要特点是使用高压强制液相通过色谱柱,提高分离速度和分辨率。
UHPLC主要用于分析复杂样品和需要高分辨率的分析。
离子色谱(IC)是利用离子交换柱对离子物质进行分离和测定的方法。
IC主要用于分析离子荧光染料、水中无机离子、药物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等。
在样品前处理方面,色谱分析法通常需要对样品进行前处理,如提取、分离、浓缩、蒸馏等。
这些步骤有助于减少样品的复杂性和提高分析的灵敏度。
在仪器方面,色谱分析法需要使用高性能液相色谱仪(HPLC)、气相色谱仪(GC)和离子色谱仪(IC)等分析仪器。
这些仪器通过控制流动相和固定相的流动速度和温度等参数来实现样品的分离和测定。
总之,色谱分析法是一种高效、可靠和灵敏的化学分析方法。
它在科学研究、环境保护、食品安全和药物分析等领域起着重要作用,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化学信息。
《生物技术仪器分析》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生物技术仪器分析课程类别:专业课课程学时:总学时 36学分:2适用专业:生物工程、生物技术先修课程:分析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化工原理适用专业:生物工程、生物技术(学分:2 学时:36)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课程性质:《生物技术仪器分析》以介绍现代仪器分析的基本理论及其对物质进行分析测定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技巧为主要内容,是一门实践性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是生命科学领域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是一门实验技术性较强的课程,起到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桥梁作用。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了解现代仪器分析的基本理论及其对物质进行分析测定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巧, 掌握各种现代仪器分析方法在生命科学领域各相关专业的实际应用, 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术,为进一步从分子水平上认识和解决生命科学的相关问题奠定较好的分析基础知识。
教学要求:《生物技术仪器分析》是一门实践性、技术性很强的综合性课程,各部分内容包括相关的基础理论、仪器依据的基本原理、仪器的基本构造、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简单的分析影响因素和使用注意事项等。
要求学生初步具有根据分析的目的,结合学到的各种仪器分析方法的特点、应用范围,选择适宜的分析方法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科学思维方式的训练。
二、教学内容和要求(含每章教学目的、基本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三、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本课程涉及面广,理论性很强,但同时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技术。
教学中必须重视基础理论和应用两部分,要紧密联系实际让学生从原理上学懂弄通,有些内容要放在实验室中,结合仪器讲授,并配合尽量多的演示技巧和实验进行学习。
掌握仪器分析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分析方法。
掌握常用分析仪器的结构原理、使用方法和应用技术。
四、参考性教学时间安排五、实践(实验)教学环节(含实验项目、实践内容)实验室相关仪器现场演示及讲解。
2016级成人高等教育中医学院本科班《仪器分析》作业班级: 姓名: 学号:第一章绪论1.仪器分析的特点。
2.仪器分析方法的类型。
3.学习仪器分析的方法。
第二章光谱分析法概论一、名词解释电磁辐射电磁波谱原子吸收光谱光谱法二、简答题1.简述光学分析法的三个过程。
2.光的波粒二相性基本参数3.光谱区中紫外、可见、红外对应的波长范围?4.光谱法的仪器由哪几部分组成?它们的作用是什么?三、计算题1.计算(1) 2500cm-1波数的波长(nm)(2) Na 588-995nm相应的能量(eV)(3) 670. 7nm Li线的频率(Hz)2.计算下列各种跃迁所需的能量范围(eV)及相应的波长范围(1)原子内层电子跃迁(2)原子外层电子跃迁(3)分子的电子跃迁(4)分子振动能级跃迁(5)分子转动能级跃迁3.阐述为什么原子光谱为线光谱,分子光谱为带光谱。
如果说原子光谱谱线强度分布也是峰状的,对吗?为什么?第三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1.名词解释透光率吸光系数(摩尔吸光系数、百分吸光系数)发色团和助色团吸收曲线标准曲线末端吸收试剂空白2.物质对光的吸收程度可用哪几种符号表示,各代表什么含义?3.什么是朗伯-比尔定律?其物理意义是什么?4.简述导致偏离朗伯-比尔定律的原因。
5.什么是吸收曲线?制作吸收曲线的目的是什么?6.在分光光度法中,为什么要控制溶液的透光率读数范围在20%〜65%之间?若T超出上述范围,应采取何种措施?7.简述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主要部件及基本功能。
8.每100mL中含有0.701mg溶质的溶液,在1cm吸收池中测得的透光率为40.0%,试计算:(1)此溶液的吸光度。
(2)如果此溶液的浓度为0.420mg/100mL,其吸光度和百分透光率各是多少?第四章红外分光光度法1.分子吸收红外光发生能级跃迁,必须满足的条件是什么?2.何为红外非活性振动?3.下列化合物能否用红外吸收光谱区别,为什么?—CH2COOCH3—COOC2H54.由茵陈篙分离出来的精油,其分子式为C12H10,UV EtO Hλ239nm(ε537),max253nm(ε340),红外光谱见课本P81,是解析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