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设计师作品集案例Cristina N艺术的前沿-1
- 格式:pptx
- 大小:7.01 MB
- 文档页数:15
18件令人难忘的环境艺术作品展开全文环境艺术拥有改变人们世界观的力量。
一些艺术家展现了自然与生俱来的美,还有一些人运用政治教育电影或者有争议的图像表达了自己的观念。
下面介绍18件强有力且令人难忘的环境艺术作品,创作这些作品的艺术家试图让人们重新思考人类与地球以及地球上的生物之间的关系。
1. 俯瞰地球(Earth From the Air)《俯瞰地球》是詹恩·阿蒂斯·贝特朗(Jann Arthus -Bertrand)的作品。
这是一组从高空俯瞰地球的影像作品,包括照片与图像,展现了世界各地的风土地貌。
2. 石蕊花园(The Litmus Garden)《石蕊花园》由T.艾伦·科波(T. Allen Comp)设计。
2001年,100多名志愿者利用四月份的所有周末,将一条被煤矿污染的有毒的小河改造成了一系列串联在一起的水塘,使得它在流入美国宾州Vintondale地区的莱克里克溪(Blacklick Creek)之前达到过滤和清洁的效果。
每个水塘的边缘都种满了不同的树,以反映池水净化时的不同颜色。
3. 河立方(River Cubes)《河立方》的作者是鲍勃·约翰森(Bob Johnson)。
约翰森利用从当地河流里收集的残骸创造出一系列废弃物雕塑,并就近陈列展示。
这些最终形成的“立方体”由塑料及锈蚀的金属组成,看上去很丑陋,但却是人类在风景中留下的最强有力的印记。
4. 沼泽区2000(Marsh Zone 2000)《沼泽区2000》是马克·布莱斯特·凡·肯彭(Mark Brest van Kempen)的作品,它是一个巨大的垃圾集装箱,里面装满了沼泽的残余物。
这一沼泽是美国阿拉巴马州费尔菲尔德市(Fairfield)变成城市前的原始生态系统。
该集装箱被运往城市各地,箱体上带有一些特殊标志记录着停车位,这些停车位代表着道路铺满沥青之前的香蒲、芦苇以及其他植物生长的位置。
欧洲视觉诗人爵士乐招贴大师金特凯泽作品探析路鑫;吴卫【摘要】Gunther Kieser is Germany famous master of poster design, the poster subject matter is given priority to with jazz and subject deeply, he likes using the pictures of press close to life, using collage combination in the form of theme; Kaiser’s poster composition is full of tension, by using the principle of heterogeneous isomorphism, conversion of different material to achieve the visual effect of exaggeration;its colour is plain and not make public, the works of Kaiser image are pure, fresh and free from vulgarity, affected by the second world war, his works are more than a showcase of yearning for life and peace, embody the combination of man and nature. For the commercial cultur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poster design, Kaiser adheres to the theme of the life of poetic creation, creats many influential jazz poster, greatly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German graphic design.%金特·凯泽是德国著名的招贴设计大师,其招贴创作题材多以爵士乐为主且选题深刻,喜欢用贴近生活的摄影图片为素材,运用拼贴组合的形式展示主题;凯泽的招贴作品构图饱满,充满张力,利用异质同构的原理,转换不同的材质以达到夸张的视觉效果;纵观凯泽的作品其色彩质朴而不张扬,意象清新而脱俗。
《克里斯蒂娜的世界》作者:杨玥来源:《神州·下旬刊》2013年第06期摘要:本文主要对绘画大师安德鲁·怀斯的代表作品《克里斯蒂娜的世界》,进行了详细地分析鉴赏,分别从作品简介、绘画要素、再现形式和表现形式几个方面分层次展开论述,从而揭示该作品丰富的艺术价值和深刻的内涵。
关键词:克里斯蒂娜的世界怀斯绘画《克里斯蒂娜的世界》是美国著名的怀乡写实主义绘画大师安德鲁·怀斯的代表作品之一。
该作品有力地反映了怀斯怀斯的创作风格,本文将详细对其展开分析。
一、作品简介《克里斯蒂娜的世界》中描绘的是身患小儿麻痹症的年轻姑娘——克里斯蒂娜,在一个小山坡的草地上艰难地向自己的家爬去的场景,在画面中的远处还有一座简陋的教堂,清晰可见。
整幅作品纯净、朴实,展现了一派美国乡土风情,然而简单的画面却隐含着深刻的意象,发人深省。
二、作品的绘画要素分析1、三角形构图《克里斯蒂娜的世界》中有三个物象呈点状分布在画面中部,分别是克里斯蒂娜、她的家和小木屋。
克里斯蒂娜位于整幅画面左下部的黄金分割点,很好地交代了其主人公的地位,令观者的视觉焦点一下子集中在了这个女孩身上。
这时候以克里斯蒂娜为焦点便散发出两条射线,一条向着木屋的方向延伸,一条向着家的方向延伸。
同时,木屋和家又构成了一条直线。
由此,我们得到了一个闭合的三角形,而在三角形构图中,我们又可以得到;另一种视觉顺序:克里斯蒂娜移动的方向是朝向家的,而木屋显然是指向家的(因为人的视线往往是从左到右),因此整个画面的视线是由左下方指向右上方的。
因此,三角形构图的所带来的视觉的不稳定感表现出克里斯蒂娜爬行的艰难,而整体向上的视觉方向却体现出她对于生活的积极向上的态度。
2、一比四的面积分割地平线将整个画面分为两部分,天空和地面的比例是一比四。
放眼望去荒凉而广阔的草地占据了大部分,天空被挤压得只剩下窄窄的一条,显得分外压抑,而瘦弱的克里斯蒂娜又置身于那片杂草丛生的空旷的山坡上。
辛迪·舍曼摄影作品分析传媒学院摄影(广告摄影)专业 2008级李烨指导老师庞璇摘要:美国女性艺术家辛迪·舍曼受儿时成长经历的影响喜欢化妆与打扮自己,形成了化装自拍的风格。
本文着重探索了其三个阶段的作品《无题电影剧照》、《历史肖像》和《性图像》,她毫不掩饰的将其无限的创造力投射到作品中,其作品的主题与其所蕴含的深刻意义超越了一般女性作品的感性、私密和纤弱的特质。
她的作品常常被用来作为读解“女性主义”的理想范式,本文希望从另外的角度对其进行新的理解。
关键词:辛迪·舍曼;模仿;暧昧;观看;Abstract:American female artist Cindy Sherman by the impact of childhood experiences growing up like makeup and dress themselves,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self-timer in the style of makeup.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three stages of work "Untitled Film Stills" "historical portrait" and "image" She did not hide their infinite creativity projection into the works, the theme of his work and its implication the profound significance beyond the sensibility of the average woman works, private and delicate nature. Her works are often used as the ideal paradigm of "feminism" Reading this article from another angle, a new understanding of.Key words:Cindy Sherman; imitate; ambiguous; watch;引言20世纪末,美国《艺术新闻》杂志精心组织了一部分艺术评论家、美术馆馆长和艺术史家,进行了对当代艺术作品和艺术家的问卷调查,让他们评选出他们认为20年以后谁将成为名留青史的大师。
第三章外国设计艺术的源流水晶宫博览会1851年,为了炫耀英国工业进步,英国伦敦举办了19世纪最著名的设计展览--水晶宫博览会。
水晶宫的设计采用了玻璃和铁架结构,博览会对设计理念产生根本影响,各种思想争论对设计界形成强大冲击。
终于在19世纪下半叶英国引发了一场工艺美术运动。
霍塔旅馆维克多-霍塔是比利时新艺术运动的大师,霍塔是一位建筑师,他在建筑与室内设计中经常使用葡萄蔓般相互缠绕和螺旋扭曲的线条,这种线条被称为“比利时线条”或“鞭线”,它起伏有力,并成为了比利时新艺术的代表性特征。
巴黎地铁设计吉马德(Hector Guimard,1867-1942)是法国新艺术的代表人物。
法国新艺术运动受到唯美主义与象征主义的影响,追求华丽、典雅的装饰效果。
吉马德最有影响的作品是他为巴黎地铁所作的设计,所有地铁入口的栏杆、灯柱和护柱全都采用起伏卷曲的植物纹样。
这些设计赋予了新艺术最有名的戏称--“地铁风格”。
高迪西班牙新艺术运动以建筑师安东尼奥-高迪为代表,他吸取了东方风格与哥特式建筑的结构特点,并结合自然形式,以浪漫主义的幻想,将极力软化的曲线趣味渗透到三度空间的建筑之中去,巴赛罗那的米拉公寓是一个典范。
他以浪漫主义的幻想,极力使塑性艺术渗透到三度空间的建筑之中去,与比利时的新艺术运动有异曲同工之妙。
装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它是于1920年在巴黎首度出现的。
装饰艺术风格是一种明确的现代风格,它从各种源泉中吸取了灵感,包括新艺术,俄国芭蕾、美洲印第安艺术。
艺术装饰运动传入美国,与美国的大众文化相融合,形成了独具特点的“爵士摩登”风格。
它豪华、夸张、迷人、怪诞,主要表现在建筑设计和产品设计两方面。
在建筑设计上,一系列的大型建筑物都是艺术装饰风格的产物,如克莱斯勒大厦等,这些建筑一方面采用了金属、玻璃等新型材料,一方面采用了金字塔形的台阶式构图和放射状线条来处理装饰。
第三国际纪念塔构成主义是一战前后俄罗斯的一个先锋艺术流派。
“玻璃诗⼈”勒内拉⾥克——新艺术运动代表设计师作品赏析ReneLalique勒内.拉⾥克玻璃诗⼈没有时间限制的风格PART 1我很喜欢ReneLalique,⼀般译为勒内拉⾥克(⽣卒年: 1860-1945,出⽣地: 法国),勒内拉⾥克是法国最杰出的珠宝设计师和玻璃设计师之⼀。
在欧洲整个设计界由新艺术风格向装饰艺术风格转变的过程中,拉⾥克也做出了成功的转型,成为跨越新艺术运动和装饰艺术运动的⼤师。
他性格略孤僻,⼈们称之“隐⼠作风”,但当涉及艺术的时候,他的风格却⽣动⽽绚丽,取法⾃然和古典主义,作品始终贯穿着华丽灵动~这是Lalique最著名的作品《蜻蜓⼥⼈》,在1900年的巴黎博览会上⼴受赞誉,如今收藏于⾥斯本古尔本基安美术馆,蜻蜓翅膀为空窗珐琅,Lalique⾮常擅长使⽤珐琅,把空窗珐琅的制作推动到⼀个巅峰20世纪的“新艺术运动”在世界各国掀起了巨⼤的浪潮,在设计界的各个领域都产⽣了深远影响。
勒内拉⾥克是新艺术运动中最引⼈注⽬和最富有创造精神的珠宝设计师,也是设计界第⼀位将⼥性胴体作为装饰元素运⽤到设计中的设计师。
其设计的作品具有强烈的⾃然与古典主义风格,他的设计主要以⼤⾃然为素材并融合了其丰富的艺术想象⼒,设计灵感源于东⽅艺术、古典风格以及现代艺术。
因此,也被称为“没有时间限制的风格”。
以⼥性元素作为珠宝艺术主题⼀直被认为是不得体和缺乏品味的,直到新艺术运动的发⽣,这场处于新旧时代重⼤转折期的艺术⾰新运动,为珠宝艺术带来了新的风尚。
以⼥性脸庞或胴体为主题的珠宝设计逐渐成为当时的主流,⼥性形象不再如维多利亚时代般忸怩、羞怯,⽽是更加优雅、⼤⽅与⾼贵。
⼥性元素在珠宝艺术中的⼤量使⽤,既包含了这⼀时期西⽅社会尊重⼈性的现代意识,也标志着当时代⼥性的社会地位更加开放与⾃由。
PART 2⽤现在流⾏的话来说勒内拉⾥克重新定义了珠宝设计。
在他看来,珠宝设计的创意、造型和⼯艺要⽐其贵重程度及价格的⾼昂重要得多。
《镜前的维纳斯》作品赏析女子裸体绘画在17世纪封建专制的西班牙是极其罕见的,这幅《镜前的维纳斯》也是目前我们所能见到的委拉斯贵支唯一一幅女性裸体绘画:这悠闲、侧倚的动势,这丰满、健美的身姿,使我们不禁想到威尼斯画派乔尔乔纳《沉睡的维纳斯》;但是,这扭曲而不失端庄的曲线美感,这背向观众而不失生命欲望的青春涌动,这寓世俗美于理想美的表现方式是富有创作性的,也是威尼斯画派中所没有的。
这幅画标明了17世纪西班牙艺术家人本精神的觉醒,也标明了17世纪西班牙人文主义精神在绘画上的独特显示。
画家以充满节奏感的流动线条,塑造了女性人体美,如果以维纳斯身体环视一周,她的曲线起伏变化宛如一首旋律美妙的乐曲,上身高亢有力,下身平和舒缓。
大师素来善用透明凝练的色彩和精到的笔触去描绘复杂的肌肤变化,细嫩的肉体富有勃勃生机,充满了青春气息。
这是画家对人类自身美感的赞颂。
这是宗教严厉的西班牙第一幅裸体像,也是西班牙历史上仅有的两幅裸体作品之一(另一幅是戈雅的《裸体的玛哈》)。
站在她面前的参观者并没有使她感到不安。
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她在焦虑。
她平静地斜倚在那里,不做姿态。
她本可以以其他方式是自己感到舒适,同时又不着更多的,算计的痕迹,但是,无论如何,结果都是同样的完美。
面对这样自然的行为,我们意识到,在画中,裸体看起来经常是没有运动的能力的,即便思想会想到运动。
在为她们设想的画面之外,她们的身体被剥夺了所有的确实性:它的比例,轮廓和姿势只作为一种画家安排给它的特定姿态的功能而存在,而这个特别的女人无论在哪里表现得都像在家里一样,无论在哪里都显得无限地美丽。
这里,除了她自己的私密的愉悦之外,没有什么在约束她——她继续停留在画里。
然而,她也意识到她不属于那幅画——最多也只是在利用画给她提供的可能性。
她的这个特别的影像,和其他任何一个影像,都不乏优雅。
比她任何属性更多地告诉我们她是谁的,正是这种漠不关心:维纳斯,美的化身,爱以及爱的愉悦的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