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影像-X线解剖
- 格式:ppt
- 大小:28.08 MB
- 文档页数:47
脊柱影像诊断学-脊柱外科精品系列【贾宁阳王晨光本书以脊柱骨关节、脊髓和神经根影像学为主要内容。
全书共八章,以脊柱影像解剖为基础,通过介绍各种影像诊断技术的优势,分别按解剖部位、疾病的基本概念、影像技术及影像特征表现全面叙述了脊柱畸形、创伤、肿瘤、退变、炎症和血管性病变等多种伤病,并提供了大量X线平片、CT、MRI及其相关影像图片,约1200幅,可直观显示创伤与各类疾病的病理变化。
内容丰富详实、深入浅出、图文并茂,为脊柱外科临床提供诊断和治疗的重要的影像诊断依据。
本书是骨科、脊柱外科和影像科等专业医师有价值的参考书。
贾宁阳医学博士,长征医院影像科主治医师。
95年师从我国著名放射学家肖湘生教授,从事脊柱疾患的影像诊断与介入治疗研究。
现担任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脊髓康复协会委员与国际脊髓协会会员,并被上海市教委列入“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后备人才培养计划。
参加编写《简明颈椎疾患学》、《脊柱外科临床手册》、《脊柱创伤外科学》、《颈椎外科手术学》、《创伤放射学》、《脊柱非血管性介入治疗学》、《枕颈部外科学》、《骨肿瘤影像诊断学》、《脊柱肿瘤外科学》,并参加翻译国外专著《矫形外科影象学精要》与《Cervical spine surgery 》第四版。
发表论文50篇,其中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20篇、第二作者10篇。
第一申请人获全军“十五”基金及上海高校优秀青年教师科研基金各一项,参加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军队及上海市科技发展基金各一项。
作者第1完成人获上海医学科技叁等奖及军队医疗成果叁等奖各一项,作者课题组成员获得军队医疗成果贰等奖、军队医疗成果叁等奖、上海市临床医疗成果叁等奖与军队医疗成果叁等奖各一项。
专业特长主要有3个方面:1、脊柱肿瘤与脊柱脊髓损伤的CT磁共振诊断研究;2、各种复杂部位穿刺活检,包括肺、纵隔、骨、腹膜后等组织。
3、相关介入治疗,包括椎体成形术、椎间盘激光减压、肿瘤介入治疗与射频消融术等。
脊椎的影像学总结概述:1、椎体:呈方形或长方形, 外为骨皮质,内为骨松质,应注意其形状、轮廓、密度及有无脱位等。
2、附件:包括椎弓根、椎板、横突、棘突及上下关节突等。
3、椎间隙:为椎间盘组成,椎间盘包括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
椎间盘富有弹性,起缓冲作用。
X 线表现为两椎体间的低密度影。
4、椎旁软组织:颈前软组织,胸椎双侧的胸膜反折线及腰椎双侧的腰大肌影。
5.生理曲度:颈、腰向前,胸、骶向后。
一、脊柱骨折【影像学表现】X线表现①?椎第?椎体呈楔形改变,②骨皮质断裂、皱折,可见横形不规则线状致密带。
③有时椎体前上方可见分离的骨碎片,严峻时常并发脊椎后突成角、侧移,乃至发生椎体错位。
④临近椎间隙未见变窄,其余?椎各椎体未见骨折及滑脱,椎间隙等宽,未见变窄。
⑤常并发棘间韧带撕裂,使棘突间隙增宽,也可并发棘突撕脱骨折,横突也可发生骨折(书写报告时注意强调椎体形态及密度的改变,同时应注意观察椎间隙及椎旁软组织等改变,以便与椎体结核及转移瘤等辨别。
)特殊:齿状突骨皮质断裂,向?侧移位,齿状突与环椎侧块关节间隙失对称,?侧明显变窄,较对侧狭小约5mm。
齿状突骨折、环枢椎关节脱位。
CT:重点是观察骨折对脊髓和神经根的影响,了解有无骨折片突入椎管和骨折移位对脊髓的压迫情形。
①骨折的椎体内出现横行,纵行,斜行,丫行等形态的骨折线,重者呈崩裂状,表现为多数长短不等骨折线,使椎体割裂成大小不等骨块,如椎体后缘骨折。
②注意在椎管内有无游离的骨折块,其大小,形态及位置和对脊髓的压迫情形。
③椎体紧缩骨折常归并上下关节突,横突,椎弓根及棘突骨折和椎间小关节脱位。
轻微附件骨折X线片显示不清,CT检查可明确诊断。
MRI:在脊柱外伤,MRI可用以观察椎体骨折,椎间盘突出和韧带撕裂。
同时还能够观察脊髓挫裂伤和脊髓受压等,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①对X线平片及CT不能发觉,而MRI检查能够发觉的骨折,称为隐性骨折,隐性骨折即骨小梁骨折,可表现为隐性骨折线和骨髓水肿,出血,无骨皮质中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