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面点的概述共29页
- 格式:ppt
- 大小:3.26 MB
- 文档页数:29
第一章概述第一节面点、教学目标1.知识及教学目标了解中式面点制作在烹饪中的重要性。
2.技能目标理解中式面点的概念,面点的主要风味和流派。
系统了解中式面点与西式面点的区别。
3 •情感目标使学习者对中式面点制作有最基本的认识,为以后各章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学重点了解中式面点制作地位和作用。
、教学难点中式面点制作的主要风味和流派。
四、教学方法讲授实操相结合。
五、教学辅助手段实操实物岀示六、教学过程教师授课内容与步骤学活动内容与方法预期效果导入: 小组讨论提问:同学们早上吃的早点有哪些? 回答分析什么是面点?中式面点是怎么样的?第一章概述第一节面点、面点的概念、面点的地位和作用1、面点的地位2、面点的作用(1)丰富人民生活,方便群众, 促进社会发展。
(2)提供人们所必需的能量及营养。
(3) 平衡膳食结构,使人们的饮食更为合理。
(4)促进中国烹饪文化的多样性,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要。
、面点的主要风味和流派、京式面点2苏式面点、3、方式面点四、面点的分类1、按面团分类2、按原料分类3、按流派粉类4、按形态分类5、按熟制方式分类6、按口味分类7、按制馅原料分类回顾:中式面点制作的重要性面点的主要流派面点的分类冷水面团制品I 化学膨松法制品油酥面团制品米粉制品\杂粮及其他制品七、板书设计第一章概述 第一节面点 面点的概念面点的作用面点的主要风味和流派 /水调面团制品热水面团制品 面点的分类温水面团制品面粉类制品r 生物膨松法制品 膨松面团制品J 物理膨松法制品面点 米及米粉类制品 V米制品第一章概述第二节面点原料、教学目标1.知识及教学目标了解中式面点制作原料选择的重要性。
2.技能目标了解中式面点选料常识,面粉和米粉的主要用途。
3 •情感目标使学习者在制作中式面点中学会选择原料,为以后各章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学重点了解中式面点不同品种原料的选择。
、教学难点中式面点制作原料面粉和米粉的主要作用。
四、教学方法讲授实操相结合。
中式面点基础理论知识一、培训要求:通过本课程教学学员应了解中式面点在饮食业的地位作用,了解食品营养学卫生基础知识,懂得常用工具、设备的使用保养,能核算单一点心品种成本。
二、中式面点的概念泛指用各种粮食(米、麦、豆、杂粮)、果品、鱼虾以及根茎菜类制成坯料,配以油、糖、果品、鱼、虾、肉、蔬菜等制成多种口味的陷料(或不配馅料),经过加工制作而形成具有一定色、香、味、形的各类食品,是各种面食、小吃和点心的总称。
三、注重养生保健中式面点除了以色、香、味、形著称以外,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是注重食补,注重养生保健的功能。
该特点最具有民族特色,也是与外国面点主要区别之一。
这一特点与现代科学倡导的“合理膳食”可谓异曲同。
四、中式面点地方风味流派我国面点风味比较多,各省的地方面点都有独特之处。
但我国大多数美食家和业内专家的意见,比较认同的看法是“南味”、“北味”两大风味,其中影响最大的,又常有“广式”、“苏式”、“京式”三大特色之说。
1、京式京式面点,泛指我国黄河以北的大部分地区(包括华北、东北等)所制作的面点,以北京地区为代表,故称京式面点。
京式面点的代表品种主要有:抻面、一品烧饼、清油饼、都一处的烧麦、狗不理的包子,清宫仿膳肉末烧饼、千层糕、艾窝窝、豌豆黄等,都各具特。
2、苏式苏式面点泛指长江下游江、浙一带地区所制作的面点,它起源于扬州、苏州,以江苏最具代表性,故称苏式面点。
苏式面点的主要代表品种有扬州的三丁包子、翡翠烧麦、苏州的糕团、船点、淮安的文楼汤包、嘉兴的粽子。
3、广式广式面点泛指珠江流域及南部沿海地区所制作的面点,以广州地区为代表,故称广式面点。
广式面点富有代表性的品种有叉烧包、虾饺、莲茸甘露酥、蛋泡蟹肉批、马蹄糕、蛾姐粉果、沙河粉、荷叶饭。
五、点心原物料基础知识1、麦类麦类制品是面点中制法最多、比重最大、花色繁多、口味丰富的一大类制品,在面点制作中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在盛产麦类的北方地区,尤其突。
麦类制品:是指调制面坯的主要原料是用小麦磨成的面粉,掺入原物料,主要是水、油、蛋和填加料,经调制成为多种特性的面坯,再经过多道加工程序制成。
中式面点的基本常识中式面点的基本常识一、中式面点的历史中式面点在我国饮食文化中有着3000多年的悠长历史,是我国饮食文化历史中的宝贵财富之一。
中式面点制作工艺起源于西周时期,历经了春秋,战国,秦汉,以及东汉初期,佛教文化传入,素食点心亦随之发展。
到了隋唐,元宋时期,中式面点制作技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面团制作种类而增多,馅心多样化,都使面点制作工艺技术得到了较专业和较全面的发展。
直到明清时期,尤其鸦片战争后,大量西洋文化,西式糕点制作工业的涌入,使面点制作技术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面团调制,馅心配搭多元化,加温成型方法多种并用,各种风味流派点心基本形成。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时代的转变,发展,糕点行业已由完全的手作生产转变成半机械化,半自动化方向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食品工业的迅速发展,为糕点行业制作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各种新型材料的介入,各种新工艺制作技术,使各地的糕点文化得到了更广泛的交流,南式点心北转,北方点心南转,促进了中西风味,南北风味的结合,以及许多胜似工艺品的精细点心。
中国烹饪是“以味为核心,以养为目的”为准则,中式面点制作工艺应坚持这一方向准则。
以快速,科学,营养,卫生,经济,实用是当今时代对面点制作的发展要求,努力使面点工艺科学化,适量化,程序化,规范化。
二,中式面点的分类及特点中国点心按地方风味及制作工艺流派基本分三大类1.广式点心—指珠江流派及南部沿岸、地区制作的点心,以广东为代表,故称广式点心(粤点)特点—精小雅致,款式常新,皮薄馅大,变化多样,保鲜味美,适时而食,洋为中用,古为今用,集大江南北而成。
广式点心又分为常期点心(三茶、两饭、五市经营),星期点心(每星期更新),季节点心,节日点心(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旅行点心,席上点心,中式午、夜点,点心宴八大类2.苏式点心—指长江下游,江浙沪一带地区,以江苏为代表,故称苏式点心特点—馅心用料讲究,口味浓,色泽深,调味重,略带甜头3.京式点心—指黄河以北的大部分地区,含山东,东北,河北等地,以北京为代表,故称京式点心特点—馅心口味咸、甜分明,咸馅多用葱姜,黄酱,香油等,皮质较硬实,有劲三,面点工艺制作常用主要工具较大型—和面机,压面机,多效用搅拌机,发酵箱,炕炉,蒸炉,煎炸炉,粉炉,雪柜,低温柜,生熟食沙柜,案枱等较小型—刮刀,各种刀具,开酥棍,打蛋棒,各种蛋盛模具,打面棍,裱花咀,釾,光吸,炕盘,糕盘,大小秤等四,面点生产原料使用常识及补充面粉的种类,目前我国面粉生产主要有高筋,中筋,低筋面粉,近年开始有专用面粉,如馒头,蛋糕,面包等专用粉1,高筋面粉,湿面筋含量40%以上,手感松散,较粗糙,,赤白色,适合制作面包,薄面皮类面团(面条、水饺、云吞皮)2,中筋面粉,湿面筋含量26-40%之间,手感幼滑,白色,适合制作(北方)蒸包子,馒头,各式酥饼类等3,低筋面粉,湿面粉含量26%以下,手感幼滑,洁白色,适合制作(南方)包子,松饼,蛋糕类制品,用途广泛,用量大4,吉士粉,由蛋奶香料等组织而成,浅黄色粉状,用于点心制作搭配使用,使用量参照配方0.3-1%(食品香料,非化学,有很特殊的香味,用量不能大)5,板油,商业名称,中西点制作油脂(在猪油的基础上,再加入某些填充剂经加工而成;质幼滑、洁白,带有一点筋韧性,常温下不易溶解,是凝固的)6,面点改良剂,增加洁白,延长保质期,使用量按生产配方0.6-1%(太白的食物不能吃)7,色拉油,精炼菜籽油,,多用于西点8,依士,又称酵母,生物膨松剂(又名速效干酵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