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研究进展
- 格式:doc
- 大小:18.58 KB
- 文档页数:7
中医内治法治疗小儿肺炎进展袁昕;闫慧敏【摘要】肺炎是小儿临床常见病之一,中医称为肺炎喘嗽,临床以发热、咳嗽、气促鼻煽为主要特征。
运用中医药治疗本病在改善肺循环、提高免疫力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本文从辨证分型、专法专方以及经方加减等方面介绍了近年来中医内治法对本病的治疗方面的进展。
早在《内经》中就有了关于本病的描述,中医治疗小儿肺炎积累了诸多经验,特别是近些年,在古代治疗基础上更是得到了快速发展。
但是在小儿肺炎的治疗中也存在诸如辨证分型命名繁多,治疗方法缺乏规范统一,药物剂量、方剂中各中药比例搭配等方面均缺乏深入研究与规范等问题。
这些都需要医务人员在今后工作中,不断探讨与改进。
%Pneumonia is one of the common diseases in childre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alls it pneumonia cough,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fever、cough、shortness of breath and nares flaring. Treatment of this disease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o improve pulmonary circulation、enhance im-munity etc. have certain advantage.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some progress of treating this disease by internal therapy of TCM from the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medicine、the classical prescription revised and related documents were summarized. As early as in Neijing, it had been described , and treatment of children’s pneumonia has accumulated a lot of experience by TCM treatment. It has got rapid development on the ba-sis of ancient treatment,especially in this years. But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such as various names of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lack of unified treatment theory,short of thorough study and specification in drug doseand the proportion of herbal medicine etc. All these need medical workers constant exploration and improve-ment in the future work.【期刊名称】《环球中医药》【年(卷),期】2014(000)004【总页数】5页(P316-320)【关键词】肺炎;肺炎喘嗽;中医治疗;综述【作者】袁昕;闫慧敏【作者单位】100045 北京儿童医院中医科;100045 北京儿童医院中医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63.1肺炎是小儿临床常见病之一,中医称之为肺炎喘嗽。
中医药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近年来,中医药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研究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对儿童疾病的治疗具有独特的优势。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中医药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首先,中医药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
在儿童常见病中,中医药的应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例如,中医药在儿童肺炎、儿童腹泻、儿童感冒等疾病的治疗中,具有独特的疗效。
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儿童肺炎时,可以通过调理气血,改善肺功能,促进病情的恢复。
在儿童腹泻的治疗中,中医药可以通过调理脾胃,增强消化功能,缓解腹泻的症状。
此外,中医药还可以通过调节体内的阴阳平衡,增强儿童的免疫力,提高抵抗力,预防和治疗儿童感冒等疾病。
其次,中医药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研究还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方面,中医药的治疗方法相对复杂,需要医生具备一定的临床经验和技术。
另一方面,中医药的疗效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来体现,不像西医药那样迅速见效。
这就需要儿科医生和患儿家长对中医药治疗的耐心和信心。
此外,中医药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还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和科学验证,以便更好地发挥其疗效。
第三,中医药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研究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研究方法的创新,中医药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研究将会取得更大的突破。
例如,可以通过现代医学技术来研究中医药的药效成分和作用机制,以便更好地理解其治疗原理。
此外,还可以通过临床研究来验证中医药在儿科疾病中的疗效,为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提供更多的证据和依据。
同时,还可以通过中医药与西医药的结合,探索出更好的治疗方案,提高儿童疾病的治疗效果。
最后,中医药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研究需要政府、医疗机构和研究机构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政府可以加大对中医药在儿科疾病中的研究资金投入,鼓励和支持相关的科研项目。
医疗机构可以建立中医药儿科专科,培养更多的中医药儿科医生和研究人员。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药物治疗临床新进展摘要:近年来因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小儿肺炎的发病率呈现出上升趋势,目前已经逐渐引起临床治疗的重点关注。
对于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来说,如果没有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就会对患儿的神经系统、血液系统以及消化系统等产生不良影响,对患儿的健康成长以及发育等都带来一定影响。
如今对于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且随着研究不断深入,也取得比较丰富的成果。
本文旨在综述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药物治疗,为患儿的治疗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药物治疗;综述肺炎支原体是引起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重要危险因素,传播途径主要为飞沫,肺炎支原体肺炎在任意时间段都可能发生,其中发病高峰期为5岁到9岁这一年龄阶段,病情呈现出低龄化发展趋势。
肺炎支原体进入到人体当中之后,会黏附在呼吸道黏膜表面上,并延伸到下呼吸道,诱发气管炎、支气管炎等。
目前对于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主要治疗方法为药物治疗,可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药物,提升治疗效果,本文通过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药物治疗研究进展,为患儿的治疗提供参考。
1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西药治疗1.1大环内酯类药物大环内酯类药物的作用机理在于抑制蛋白质的合成,根据药物的生成,能将其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天然的,另一种是半合成的,根据化学结构之间的差异,可以将其分为三种类型,分别为14元环类、15元环类以及16元环类,目前对于大环内酯抗生素药物的分类,主要是根据其化学结构予以分类,不同类别常见的药物也有差异。
从大环内酯类药物的发展历程上进行分析,主要包括两代,第一代中比较常见的是白霉素、罗沙霉素、红霉素等,第二代中比较常见的是阿奇霉素、罗红霉素等,其中第一代中的典型代表为红霉素,目前已经有50年以上的历史。
罗红霉素在酸性环境当中的稳定性比较好,一般情况下,这一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能达到50%,且这一药物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中的应用范围也比较广泛,治疗效果明显。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危害与临床治疗进展肺炎是儿童群体的常见疾病与多发疾病,多由致病菌引起,近年来,我国小儿肺炎的发生率呈现出上升趋势。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危害十分严重,必须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本文就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危害与临床治疗进展进行阐述。
标签: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危害;临床治疗肺炎支原体是一种微生物,它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春季和秋季、冬季发病明显,近年来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对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报道不断增加,儿童的年龄日益增长,病情逐渐加重给医生的治疗带来困难。
这种病没有明显的症状,早期发病的患儿不易被发现。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危害尤其严重,它会对孩子的神经系统和心脑血管系统造成比较严重的损伤,所以对这种病的预防和治疗显得更为重要。
下面就对这种病的发病情况、危害以及治疗进展的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危害儿童的免疫功能是不完善的,存在多种感染原因。
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提高了细菌的耐药性。
儿童的发病表现不明显,仅仅表现为呼吸道感染,肺炎和支气管炎,这就给支原体感染的早期诊断造成很大的影响。
并且,由于支原体反复的感染,皮肤、骨骼、心脏、消化道、神经、肌肉等感染的并发症日益受到重视。
患儿的临床表现主要以头痛、发热、寒战、喉咙痛、肌肉痛为主,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表现存在显著的差别,重症患儿发病急、高热不退,并伴百日咳、呼吸不畅的表现,肺部X线显示,多数患儿肺部呈现单侧或者双侧实质性病变,并伴随不同程度的胸腔积液。
支原体感染对心脑血管的危害比较常见,对神经系统危害最严重,并且容易導致儿童死亡。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会造成永久的神经系统后遗症,比如:痴呆儿、运动功能障碍、神经病,神经局部损伤和视力低下。
据统计,儿童的哮喘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大部分小儿哮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有关。
肺炎支原体感染会损伤呼吸道的上皮细胞,使生长因子、细胞因子、炎性介质得到释放,诱导神经调节机制紊乱引发哮喘。
中药汤剂清金化痰汤加减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分析【摘要】目的:研究对于患有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患者,采取中药汤剂清金化痰汤加减治疗的方式,对于患儿的治疗效果的影响。
方法: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并征得患者同意的基础上,回顾分析我院于2020年2月~2020年9月就诊的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患儿60例,将这60例患儿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n=30,采取常规抗生素药物治疗)与研究组(n=30,中药汤剂清金化痰汤加减治疗),并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
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有效人数为29例,占比96.67%,对照组患儿治疗有效人数为20例,占比66.67%,研究组患儿总治疗效果更高(P<0.05)。
在对比患儿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上,研究组更优(P<0.05)。
结论:对于患有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患儿,在治疗的过程当中采取中药汤剂清金化痰汤加减治疗,能够有效的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减少患儿的退烧以及咳嗽消失时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小儿支原体肺炎;中药汤剂清金化痰汤;治疗效果;咳嗽消失时间小儿支原体疾病在临床诊断当中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感染性肺炎,并且在儿童当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在一定程度上危害了患儿的生命健康安全[1]。
因此在本次实验研究当中,选取了两种不同的治疗方式,中药汤剂清金化痰汤取得了非常好的治疗效果,具体实验研究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2月~2020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60例患有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患者。
研究组患儿当中,其中男性患儿与女性患儿数量相同都为15例,年龄为2~10岁,(5.13±7.46)岁为患儿的平均年龄;对照组患儿当中,其中男性患儿与女性患儿分别为16例、14例,患儿年龄为2~11岁,(5.98±7.12)岁为患儿的平均年龄.对比研究组与对照组患儿的年龄以及性别情况(P>0.05)。
中医药治疗肺炎的临床研究进展摘要】:中医重视整体的观念,重点强调治病求本,在人们对肺炎研究不断深入的过程中,中医药在治疗肺炎方面也具有一定的进展。
西医治疗肺炎主要是以抗生素为主,治疗效果并不良好。
中医表示肺驱邪和益气扶正,此方面具有一定的效果。
临床治疗肺炎为扶正驱邪为主,并且使用西医对症治疗,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以此有效提高肺炎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中医药;肺炎;研究进展肺炎指的是感染病毒、细菌或者其他病原微生物之后出现在终末气道、肺间质、肺泡腔中的肺实质炎症,包括真菌、病毒、细菌、寄生虫等多种致病的微生物导致的。
大部分的肺炎起病较急,其主要表现为胸痛、咳嗽、寒战、高热等,属于全球主要的传染病致死因素,也是全世界五岁以下儿童第一位的独立死因,每年大概有两百万人死亡。
我国肺炎是儿童和成人的主要死因,我国每年两百多万例肺炎病例,其中有5%死于肺炎相关疾病。
目前,因为抗生素滥用或者不规范的使用,从而出现了耐药菌株,降低了此病的治愈率。
肺炎属于中医学的风湿肺热病范围,使用中医学治疗肺炎具有一定的优势及特点,并且具有一定的疗效。
那么,以下就对中医药治疗肺炎的研究进展进行以下综述。
1辨证分型王雪峰【1】在对中医肺炎实热阶段研究及分析过程中,表示其主要包括痰热闭肺、风热闭肺及毒热闭肺三种类型,表示风热闭肺证毒热之邪偏表,毒热闭肺证毒热深重,痰热闭肺症内毒内热,毒热和痰相结。
赵琦, 吴莹等相关研究人员【2】以四诊八钢辨证施治原则使支原体肺炎的常见症型分为风寒闭肺、风热闭肺、肺脾气虚、痰热壅肺及阴虚肺热五种,另外比较少见的为肺肾两虚、热毒闭肺、湿热郁肺三种。
王成祥表示扶正祛邪应该为老年风温肺热病的主要治疗原则,但是扶正不当会导致留邪,但是驱邪太多会对正气造成伤害,所以扶正祛邪要以患者自身体质为基础,感邪性质和病情阶段为主。
另外,么金凤等研究人员【3】还将肺炎分为实证、虚症和危重变症。
实证分为痰热阻肺、风寒外感、风热外感、痰湿阻肺等;虚症包括气阴两虚和肺脾气虚两种;危重变症包括邪陷正脱及邪陷心包。
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新进展和药物创新展望支原体肺炎是一种由支原体引起的呼吸道感染,主要症状包括咳嗽、喉咙痛、头痛和发热等。
长期以来,支原体肺炎的治疗一直是临床医生面临的挑战之一,但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医学研究的深入,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不断涌现,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一、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新进展支原体肺炎是由支原体感染引起的疾病,传统治疗方法主要依靠抗生素。
然而,由于支原体的耐药性越来越严重,传统的抗生素治疗效果逐渐减弱。
因此,研究人员不断努力寻找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
近年来,一项名为“小肽”的治疗方法引起了广泛关注。
小肽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可以通过靶向支原体来抑制其生长和繁殖。
研究表明,小肽可以有效地杀灭支原体,并且对耐药株也有很好的疗效,这为支原体肺炎的治疗带来了新的突破。
除了小肽治疗,研究人员还发现,一些抗病毒药物也可以用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
这些抗病毒药物具有广谱抗病毒活性,可以抑制支原体的生长和繁殖。
与传统的抗生素相比,抗病毒药物对支原体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且具有较低的耐药性。
此外,免疫调节疗法也在支原体肺炎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免疫调节疗法可以调节机体的免疫系统,增强机体对支原体的抵抗力,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目前,免疫调节疗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中,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二、支原体肺炎药物创新展望虽然目前支原体肺炎的治疗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因此,研究人员一直在努力开发新的药物,以改善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效果。
首先,针对支原体的特殊结构和生物学特性,研究人员可以开发出更加特异性和高效的药物。
目前,已有一些具有针对性的药物正在研发阶段,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药物进入临床应用。
其次,研究人员可以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和生物制药技术来开发新的疫苗。
疫苗作为一种主动免疫方法,可以预防和控制支原体肺炎的发生和传播。
当前已有一些支原体疫苗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未来有望成为支原体肺炎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中医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研究进展发布时间:2021-03-26T14:36:34.397Z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1月21期作者:谷胜男王有鹏[导读]谷胜男1 王有鹏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摘要:肺炎支原体是儿童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之一,具有病程长、进展快、临床症状不典型的特点,本文通过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研究进行分析总结,探讨中医临床治疗本病独特的优势,以冀丰富该病的治疗思路与方法。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肺炎;中医;综述肺炎支原体是一种介于细胞和病毒之间的非典型病原体,是儿童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之一,全年可发病,以冬春季节为发病高期[1][2]。
国内外文献报道,肺炎支原体引起的支原体肺炎占儿童呼吸道疾病14%~20%,并呈逐年上升趋势。
临床表现为早期以干咳为主,后期可伴白色或黄色黏痰,部分可出现喘息[3]。
目前公认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为支原体肺炎的一线临床药物,阿奇霉素为首选药物[4],由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广泛普及与应用,随之产生的耐药现象也日趋严重,不可忽视,中医治疗本病,能够降低耐药性,且安全性高,易于家长和患儿接受。
本文就近年来中医药对于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中医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认识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属于中医“肺炎喘嗽”,亦有医家认为属于“痉咳”、“咳嗽”、“温病”等范畴[5]。
其发病原因主要分为内因和外因两大类,外因责之于外感六淫之气,风为百病之长,易夹寒热而侵袭机体;内因责之于小儿“稚阴稚阳”之体、“肺脏娇嫩”,卫外不固,易受外邪侵袭。
本病病机多从痰、热、瘀论述,姜永红[6]等认为小儿支原体肺炎以痰、热、瘀郁阻肺络为主要病机;李娜[7]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用药规律,总结出本病基本病机为痰、热、瘀、虚;谭濡省[8]则认为本病恢复期病机以“痰饮”为主。
三子养亲汤合麻杏石甘汤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研究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2015年3月~2016年8月164例确诊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76例和对照组88例,观察组采用中药联合阿奇霉素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阿奇霉素治疗,治疗周期不超过2 w,比较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10%,对照组为80.7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肺部罗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退热时间比较中没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P>0.05);在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没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效果明显,值得临床应用。
标签: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中西医结合;阿奇霉素肺炎支原体是儿童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因之一,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中常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有痰、鼻塞流涕、喷嚏、或长期慢性咳嗽等。
肺炎支原体肺炎是各个年龄段儿童急性上、下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其年感染发病率9.6%~66.7%,并每隔3~8年有一次流行[1]。
肺炎支原体肺炎是学龄儿童及青少年常见的一种肺炎,本病约占小儿肺炎的10%~20%,流行年份可达30%[2]。
西医治疗使用阿奇霉素、红霉素等抗生素,以及对症治疗,疗程长,胃肠道副作用常见,严重者有肝功能损伤的危险[3]。
笔者在儿科门诊使用中医药联合抗生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具有一定疗效优势,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3月~2016年8月我门诊收治的可随访患儿164例,均临床确诊为肺炎支原体感染,并符合《儿科学》第7版支原体肺炎的诊断标准。
每例患儿根据随机表按照随机分配到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治疗。
其中观察组76例患儿,男童40例,女童36例,3岁以下12例,3~6岁46例,6~14岁18例;对照组88例,男童43例,女童45例,2岁以下25例,2~6岁42例,6~14岁21例。
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治疗研究进展小儿支原体肺炎是一种主要由支原体引起的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可引起儿童上呼吸道感染和肺炎。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治疗手段的不断完善,针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治疗研究取得了一系列进展。
本文将从病因学、临床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研究进展进行介绍。
一、病因学研究进展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病原体主要是支原体,通过飞沫传播或密切接触传播等途径感染。
支原体是一种细胞内寄生菌,在人类呼吸道黏膜、结膜、生殖道等部位均可引起感染。
它是一种常见的病原体,在小儿呼吸道感染中尤为常见。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研究者对支原体的生物学特性、遗传学特征、毒力因子等进行了深入研究,为进一步阐明小儿支原体肺炎的发病机制提供了重要依据。
二、临床诊断研究进展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多样化,常见的症状包括咳嗽、发热、喘息、胸闷、呼吸困难等。
传统的临床诊断主要依靠病史询问、体格检查、痰培养等方法,但存在诊断准确率不高、耗时长、侵入性强等缺点。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步,研究者提出了一些新的诊断方法,如PCR技术,可通过检测支原体DNA对小儿支原体肺炎进行快速、准确的诊断。
血清学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检测等方法也为小儿支原体肺炎的诊断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
三、治疗研究进展目前,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治疗主要包括抗生素治疗、症状支持治疗、营养支持治疗等。
由于支原体对许多抗生素具有耐药性,且多数情况下为自限性疾病,在抗生素治疗中存在过度使用、不当使用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近年来研究者在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方面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
1. 抗生素治疗的个体化针对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的不同临床表现、病情严重程度、耐药情况等,提出了个体化的抗生素治疗方案。
根据病原学资料和敏感性试验结果,选择对支原体敏感的抗生素,如大环内酯类、氟喹诺酮类等,合理使用,避免盲目应用广谱抗生素,减少耐药菌株的出现。
小儿肺炎药物治疗进展摘要: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细菌性肺炎的患病率有所下降,而支原体和病毒感染所占的比例有升高的趋势。
小儿肺炎的临床治疗多以消除炎症、清除致病菌为目的,所以常规治疗中仍以抗生素及序贯治疗为主;运用中医药治疗小儿肺炎在改善肺循环、提高免疫力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尽早进行微波或电超导与药物综合辅助治疗,是减少抗生素的使用,促使患儿早日康复有效办法。
本文就小儿肺炎的药物治疗做一综述。
关键词:小儿肺炎;药物治疗;抗生素;中药;辅助药物儿肺炎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的儿科呼吸系统疾病,该病在春冬季的发生率较高。
如果医护人员没有在第一时间治疗小儿肺炎患者,那么很有可能会给患者的呼吸系统带来严重的伤害。
由于此疾病即使在治愈以后,也具有反复发作的情况,因此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案获得到最佳的疗效至关重要。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细菌性肺炎的患病率有所下降,而支原体和病毒感染所占的比例有升高的趋势。
本文就小儿肺炎的药物治疗做一综述。
1.抗生素的应用小儿肺炎的临床治疗多以消除炎症、清除致病菌为目的,所以常规治疗中仍以抗生素及序贯治疗为主,其中大环内酯类药物多为治疗首选药物。
易长英[1]探析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观察,治疗组患者均采用阿奇霉素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红霉素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小儿肺炎的发生几率、症状体征消失的时间和副作用。
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不同的治疗方法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达92.50%,;同时治疗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平均为(3.19±0.43)d。
黄晓雯等[2]对抗生素治疗小儿肺炎的效果及临床安全性研究进行研究,经过不同抗生素治疗之后,头孢呋辛组中显效和总有效比例明显低于头孢唑啉组(P<0.05),头孢唑啉组的CRP水平明显低于头孢呋辛组,而IgG水平则明显高于头孢呋辛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其认为头孢唑啉对肺炎患儿的疗效更加明显,且不会产生较多的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大量使用。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观察目的:观察中医辨证分型与阿奇霉素联用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126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66例,辨证为痰热壅肺型35例,用清金化痰汤加减;辨证为肺阴虚型31例,用沙参麦冬汤加减,并联用阿奇霉素静脉滴注。
对照组60例单用阿奇霉素治疗。
结果:治疗组在退热、明显减轻咳嗽症状、肺部啰音消失及住院天数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中医辨证分型与阿奇霉素联用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在退热、减轻咳嗽、促进肺部啰音消失等方面疗效显著,可缩短住院天数,降低不良反应。
标签:肺炎支原体肺炎;痰热壅肺型;肺阴虚型;中西医结合疗法;儿童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 MP)是呼吸道感染尤其是下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之一,且近年来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有10%~30%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是由MP所致[1]。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症状重、病程长,多伴有肺外脏器的损害,严重影响了患儿的日常生活及健康发育。
笔者采用中医辨证分型与阿奇霉素联用结合疗法治疗本病126例,取得了满意疗效。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26例患儿均系2006年2月~2009年5月我科儿诊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66例,其中,男29例,女37例;年龄3个月~12岁,平均(4.70±2.22)岁;病程 5 d~2个月,平均(11.2±1.9) d;中医辨证为痰热壅肺型34例,肺阴虚型32例。
对照组60例,男28例,女32例;年龄3.5个月~11岁,平均(4.80±2.13)岁;病程 5 d~1.5个月,平均(12.1±2.0)个月;中医辨证为痰热壅肺型31例,肺阴虚型29例。
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程、症状、体征、中医分型方面均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实用儿科学》[2]。
中医药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研究进展
【摘要】本文通过对近5年来中医药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总结,更深入认识目前中医药治疗进展,从而明确研究方向,更好地发挥中医药优势。
【关键词】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中医药进展
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是儿科常见疾病,约占小儿肺炎的10%-30%,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危害儿童健康。
目前西医治疗该病首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但耐药性等问题逐渐凸显。
中医药因人制宜,辨证论治,安全有效,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就近五年中医药治疗本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现总结如下:
1 中医治疗
1.1 辛凉宣肺法
肺炎支原体肺炎属于中医“肺炎喘嗽”、“温病”等范畴,系感受温热之邪所致,众医家认为,“热”是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病中的一个重要病理因素,治当辛凉宣肺,代表方为“麻杏石甘汤”。
沈克彦等[1]认为,本病病机关键为肺气闭郁,痰热是其病理产物,治宜辛凉宣泄,清肺平喘,方选麻杏石甘汤加减,痰多加姜半夏、炙枇杷叶等,高热加金银花、羚羊角等,腹胀、便秘者加生大黄、全瓜蒌等,喘促而面唇青紫者加用丹参、川芎等,临床取得良好疗效。
廖颖文
等[2]运用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治疗组愈显率为86%,对照组为70%,同时发现运用该法治疗小儿MPP,可缩短疗程,提高疗效。
陈玲[3]发现麻杏石甘汤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可有效缩短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以及咳嗽减轻时间,显著降低CRP水平。
1.2 化痰止咳法
“肺主行水”,温热之邪由口鼻或皮毛而入,侵犯肺卫,肺失宣肃,水液不行,聚而为痰,阻于气道,则出现“痰、热、咳、喘、煽”等症状,故而中医认为“痰”是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中的另一重要病理因素。
王志敏[4]将9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静滴及西医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理肺化痰汤,治疗14天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1.1%,对照组总有效率75.6%,提示理肺化痰汤联合西医治疗MPP 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吕俊秀[5]将32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6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加味二陈汤口服,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为81%,治疗组咳嗽、咳痰、肺部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1.3 活血化瘀法
“肺主气而朝百脉”,小儿感受外邪,肺气郁闭,则脉道滞涩,瘀血阻络,故“瘀”是小儿支原体肺炎又一病理因
素。
汪受传[6]认为本病主要病理因素为热、痰、郁、瘀,提出在清热肃肺、化痰止咳同时,当开郁活血,在临证主方炙麻黄、桑白皮、杏仁、黄芩、前胡、浙贝母、紫菀、鱼腥草中,加入丹参、虎杖等活血药,取得满意疗效。
方芳、王明明[7]认为在治疗中辨证使用活血化瘀药可提高疗效、缩短病程、减少副作用。
郝志友[8]等将131例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予活血化瘀药物丹参、桃仁等治疗,治疗7天后,观察组愈显率为80.3%,对照组
愈显率为69.2%。
朱永琴等[9]选取60例痰热闭肺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30例。
所有患
儿均予阿奇霉素静滴及中药治疗。
治疗组在对照组的中药前提下加用活血化瘀药丹参、赤芍等,治疗组显效率为93.3%,对照组为83.3%。
1.4 清燥润肺法
“燥气先伤上焦华盖”,“燥胜则干”。
肺喜润恶燥,燥
邪自口鼻而入,最易伤肺,损伤阴液,表现为干咳少痰,鼻燥咽干等症状。
小儿支原体肺炎特征性表现为剧烈干咳,符合燥邪致病特点,因而中医认为“燥”是本病的另一重要病因,治疗上当清燥养阴,润肺止咳。
吴振起等[10]从燥论治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疾病初期予桑杏汤轻宣温燥,急性期予清燥救肺汤清燥润肺,恢复期予沙参麦冬汤养阴生津润燥,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程天厚[11]用养阴清肺方治疗小儿
支原体肺炎,发现可缩短MPP病程,加快疾病恢复,疗效肯定。
1.5 清肺通络法
肺络学说源于祖国医学络病理论。
赵久龄等[12]认为“肺络不通”是小儿MPP的病理基础,“络以通为用”为基本治疗原则,在临床中以麻杏石甘汤为基础,加金银花、鱼腥草清透肺络,地龙通络平喘,获得满意效果。
姜之炎等[13]将82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41例,两组均予阿奇霉素静滴,治疗组另给予清热通络汤(桑白皮、地骨皮、矮地茶、杏仁、桃仁、地龙、苏子、葶苈子、甘草),对照组另给予清肺汤(桑叶、菊花、桑白皮、鱼腥草、前胡、杏仁、紫菀、甘草),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92.68%,故而认为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时,在清热宣肺的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通络药物可取得较好疗效。
1.6 补脾益气法
“小儿气血未充,肌肤脆弱”,小儿MPP发病,外责之于感受邪气,内责之于脏腑娇嫩,卫外不固,临床常见肺脾气虚之象。
刘波[14]运用健脾益肺祛痰方治疗小儿肺炎支原
体肺炎,发现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同时降低阿奇霉素胃肠道副反应。
王庆军[15]将7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恢复期咳嗽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0例。
治疗组予中药口服
(黄芪、白术、焦山楂、麦冬各10g,炙百部、枇杷叶、防风、五味子各8g,炒扁豆15g),对照组予氨溴特罗溶液口服,治疗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总有效率80.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2 小结
小儿MPP由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主要引起肺部病变,部分患儿可并发心、肝、肾等肺外损害,同时与支气管哮喘的发作密切相关。
近年来该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并向低龄化发展,严重危害小儿健康。
西医治疗本病,首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但该类药物疗程长,胃肠道副反应明显,患儿依从性差。
与此同时,由于抗生素耐药率逐年上升,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明显增多。
因而,寻求更为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及经济价值。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属于中医“肺炎喘嗽”等范畴,中医对本病进行了大量的临床研究,对于本病病因病机、辨证分型的认识不断深入,临床治疗方法不断丰富。
中医药治疗充分发挥了中医整体观念的优势,多靶点作用于机体,祛邪不伤正,减少了药物毒副反应,在缩短病程、促进疾病恢复方面作用突出,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但是目前的中医药研究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有其特殊临床表现,但目前中医各家对于辨证分型意见不一,缺少统一规范的中医辨证分型标准;中医药
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实验室研究较少,缺少令人信服的实验室依据;目前的文献报道大多是在西医治疗基础上佐以中医治疗,对于单纯中医药治疗的疗效并不明确;传统中药汤剂口感欠佳,患儿服药困难,依从性差,需要改进中药口感与剂型,更好地发挥中医药优势。
参考文献
[1]沈克彦,欧霞.麻杏石甘汤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3,25(5):403-404.
[2]廖颖文,陈南官,吴子承.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5O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1,17(11):51-52.
[3]陈玲.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2015,36(12):1586-1587.
[4]王志敏.理肺化痰汤联合西药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45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3,5(1):41-42.
[5]吕俊秀.加味二陈汤治疗脾虚痰湿型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观察[J].新中医,2014,46(2):132-133.
[6]吴艳明.汪受传教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经验[J].中华中医药杂志(原中国医药学报),2012,27(3):649-651.
[7]方芳,王明明.活血化瘀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J].河南中医,2013,33(2):211-212.
[8]郝志友,于继群.活血化瘀法治疗小儿肺炎66例[J].河
南中医,2011,31(3):260-261.
[9]朱永琴,王艳,邬思远,徐巧,董勤.活血化瘀药佐治儿童痰热闭肺型支原体肺炎的疗效观察[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3,31(5):1200-1203.
[10]吴振起,刘光华,王雪峰.从燥论治肺炎支原体感染[J].中医杂志,2012,53(2):1879-1880.
[11]程天厚.养阴清肺方治疗小儿肺炎喘嗽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4,28(2):46-48.
[12]赵久龄,王玉水,赵亚娟.清肺通络法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探讨[J].中国中医急症,2013,22(11):1844-1916.
[13]姜之炎,姜永红,李文,李霞,卞菊.清热通络汤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4,20(11):1582-1584.
[14]刘波.健脾益肺祛痰方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40例[J].河南中医,2014,34(10):34-35.
[15]王庆军.补肺健脾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久咳疗效观察[J].山西中医,2015,31(5):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