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等待戈多(节选)
- 格式:doc
- 大小:38.50 KB
- 文档页数:4
12.等待戈多(节选)等待戈多节选爱尔兰贝克特教学目的 5 积累文中词语,并熟练运用。
6 了解荒诞派戏剧的特点。
7 分析了解荒诞派戏剧和传统戏剧的不同。
8 分析了解支离破碎的语言描写在塑造人物形象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荒诞派戏剧的特点。
教学课时 1 课时。
教学方法导读自读结合法。
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由 《变形记》 的怪诞内容引入到荒诞派戏剧, 再引到 《等 待戈多》。
二介绍萨缪尔·贝克特及其作品。
塞缪尔·贝克特 1906~1989 描绘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社会人类生存状况。
他笔下的人物大多是无家可归的流浪汉、坐以待毙的残废者、浑浑噩噩的糊 涂虫。
他们生活在凄惨冷寂的环境中在孤独、绝望的折磨下走向死亡。
贝克特因为他那具有新奇形式的小说和戏剧作品,使现代人从贫困境地中得 到振奋而荣获 1969 年诺贝尔文学奖。
贝克特于 1906 年生于爱尔兰都柏林一个犹太中产阶级家庭,从小就耳闻目 睹人民被奴役的惨状。
天主教的束缚,社会的守旧,政府对思想与出版的严厉控制与检查,都使他无法忍受。
他曾经嘲弄那些在教堂里划十字的教徒一天,爱尔兰的狗也将会这样做。
可能猪也会如此。
大学毕业后,贝克特结识了著名的意识流作家乔伊斯,担任过他的秘书,创 作思想受到他的很大影响。
贝克特设法逃出了爱尔兰,来到法国,1937 年定居巴黎。
在巴黎,他看到的是灯红酒绿与失业贫困的惊人对比。
有一天晚上,他被一个流浪汉无缘无故地刺了一刀,当问及行刺的原因时, 对万居然说不知道。
贝克特首次亲身体验到了荒谬的滋味。
在德国占领期间,贝克特参加了法国反纳粹的地下抵抗运动。
法西斯的暴行,人民的苦难,以及战后人们生活的空虚无聊,使他感到世界 满目疮痍,到处乱哄哄一团糟。
他曾颇有感慨地说人们不需要寻找忧伤,它便映入人的眼帘,甚至在伦敦的 出租汽车里也是如此。
贝克特自谦不是哲学家,而只是个无知无能的作家。
语文·必修 5(粤教版)第13课等待戈多(节选)一个黑夜萨缪尔·贝克特发现他伏地趴着;没有谁惦记他,没有谁寻找他。
一位老妇人发现了他。
大概说来这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她漫无目标地寻找野花,仅仅是黄颜色的。
一心盼着的野花却意外碰见他伏在那儿,他面孔朝地两臂伸展,身穿大衣尽管不合时宜;挨着尸体隐约露出一长排纽扣从头到尾紧扣着他。
各种纽扣形状相异大小不一。
裙子穿得略高但仍然拖地拖曳。
乍看也吻合。
头颅近旁斜躺着一顶帽子,从帽边帽顶便看得出来他身着略呈绿色衣服趴着并不太显眼。
从远处再瞅上一眼只见得那个白色头颅。
她是否以往在什么地方见过他,在他脚的某个部位见过。
她全身衣着乌黑,长长的裙边在草地里拖曳着。
天色已暗,现在她是否该离去走进东方。
这是她的影子过去常走的方向。
一条漫长的黑影。
这是羊羔出生的时节,可并不见羊羔。
她望不到一头;假设碰巧有第三者路过他只能见到躯体。
起初一眼是那位老妇人站立的躯体,走近再一瞧躯体就地趴着。
乍看也吻合。
荒野,老妇人一身黑服一动也不动。
身躯在地上文风不动。
黑色臂上端是黄颜色的;白发在草地间;东方在夜晚动弹不得。
天气,天空昼夜阴云密布,西北偏西的边角终于露出了太阳。
要雨水吗?要使你愿意下几颗雨滴,要使你愿意清晨下几颗雨滴。
就此说定。
这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一整天关闭在屋内,她现在和太阳一起出来了。
她加紧步子想拿下整个荒野。
奇怪路途杳无人迹。
她漫无边际地瞎走,狂热地寻找着野花,狂热地眼巴巴看着夜幕降临的危急。
她惊愕地说每年这个年头怎不见有一大群羊羔。
早年丧夫那会儿她还年轻,穿着一身黑衣,为了让坟上的花儿再度开放,她浪迹四处寻觅他昔日钟爱的花朵。
为了给他的黑色臂端上配上黄花,她费尽心机最后还落得两手空空。
这是她出门第三桩吃惊的事情,因为这该是野花遍地的时节。
她的故友的身影使她厌恶。
受不了,因此她把面孔转向太阳。
她渴望夕阳西落,渴望在漫长的夕照中再次毫无顾忌地游荡。
更为凄伤的是她的长黑裙在草地拖曳时发出熟悉的声。
高三语文等待戈多节选试题1.下列读音全都正确的是( )A.症(zhèng)候症(zhèng)状症(zhèng)结B.嬉(xǐ)笑窥(kuī)视堕(duò)落C.忏(chàn)悔愤(fèn)怒祈(qǐ)祷D.咀嚼(jué) 倒嚼(jiào) 咬文嚼(jiάo)字【答案】D【解析】A”症结”中的”症”应读zhēng. B”嬉”应读xī. C”祈”应读qí【考点】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字音的能力。
点评:本题要求找出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需要平时对字音多加记忆积累。
本题嬉、嚼、症容易读错。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我们对荒诞派戏剧是个陌生的概念,读一读《外国文学史》,或许能引你走出陌生的境地。
B.“网络小姐大赛”引起了各方面的广泛关注。
但透过表面的轰动效应,人们又不得不不对这场大赛的实质产生怀疑。
C.修建青藏铁路上加快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举措,是民族团结的重要纽带。
D.有些作家背离了大众的欣赏习惯,弄些非驴非马的东西,却自诩是在搞探索和实验。
【答案】D【解析】A 主客体颠倒,改为”荒诞派戏剧对我们来说是个陌生的概念”.B”产生””质”语意重复,把”质疑”改为”疑问”.C主语不一致.在后一个句子前加”青藏铁路”。
【考点】本题考查辨析语病的能力。
点评:本题比较难。
首先要明确设误类型,如搭配不当,指代不明,语意重复等常见错误类型。
然后再逐句分析辨别,千万不要鸡蛋里找骨头。
3.把后面的句子填到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是哦,大海!你多么广阔。
称雄陆地的喜马拉雅山,不是在你的怀中长大的吗?它是你的第几个儿子?________发出动人心魄的声响。
①你创造了多少奇迹,蕴藏了多少力量,你的心胸的容量到底有多大?②你蕴藏了多少力量,创造了多少奇迹,你的心胸的容量到底有多大?③在无边的大海面前,自然和人交融,使人万念俱寂,精神解脱,得到净化和升华。
12等待戈多(节选)①
12 等待戈多(节选)①
萨缪尔·贝克特
课文练习注释:①选自《外国现代派作品选》第三册(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
施咸荣译。
本文是其第一幕。
萨缪尔·贝克特(1906-1989),生于爱尔兰,1937年定居巴黎,是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家。
1969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等待戈多》共两幕,写两个流浪汉在乡间小道的一棵枯树下焦急地等待戈多。
至于戈多是谁,为什么要等他,连他们自己也不清楚。
他们莫名其妙地等了一天,最后被告知戈多今天不来了,明天准来。
可是第二天戈多依然没有来,他们只好继续等待下去。
本剧表现现代文明中人们精神上的失望、苦闷和迷惘。
第一幕
<P
11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第三单元13等待戈多(节选)(1)《等待戈多》是贝克特的代表作,是个两幕剧。
主要人物是衣衫褴褛、浑身发臭的流浪汉爱斯特拉冈和弗拉季米尔。
他们在乡间小道的一棵枯树下焦急地等待戈多。
第二天,他们又在原地等待戈多。
戈多是谁?干什么的?连他们自己也不清楚。
他们就这样莫名其妙地等着,靠梦呓般的对话和无聊的动作消磨时光。
他们渴望戈多的到来能改变他们的处境。
但戈多始终没来,接连两个晚上都是一个小男孩——戈多的使者前来传讯:“戈多先生今晚不来了,明天准来。
”他们绝望了,两次上吊都未能如愿。
他们只好继续等待,永无休止地等待。
[应用角度](2)戈多到底是什么呢?戈多是一种希望,戈多是一种精神上的寄托,戈多还是人们在迷茫中前行的信念……戈多其实从未离开过我们,他一直就在我们身边。
只是我们匆匆于人世,忙碌于琐碎,因此,“众里寻他千百度”,竟然不知道戈多就在我们身边。
盲目的人们啊,只有保持清醒的头脑,充实自己的心灵,才能够时刻准备着,积极迎接“戈多”的到来,并且在奋斗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应用角度]“等待与追求”“希望与幻想”“奋斗与信念”等。
(1)戈多是信念。
对于人的渺小,古今同感。
但现代人对于机器文明的强势,内心愈感脆弱,信念的火焰更为缥缈了。
诚然,人只是一根苇草,是宇宙间最脆弱的东西,但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人具有万事万物无所比拟的精神力量。
“人只是火花,被信念从今天送往明天。
”只要信念不息,火花就不会灭。
“戈多”的归来也就为时不远了。
戈多是理想。
“少年的梦想是风的梦想,青春的思念是长长的思念。
”这是北欧海员远航时所唱的歌谣,当我们踏上人生征程之时,也应想想,自己是否已准备好要去实现理想。
人如果没有理想,便将陷于无边的空虚与等待中。
与其让生命白白流逝,我们为何不现在就树立理想,去迎接“戈多”的到来呢?(节选自《戈多来了……》)(2)戈多来临。
我知道我的生活已经按照第一天的模式重复了一百次,但他们告诉我远远不够,那还凑不足一个学年啊!所以我要继续积攒,直到攒够了三年,换得一次化龙的惊雷。
等待戈多(节选)教案示例教学目标1.了解贝克特及荒诞派戏剧;2.阅读课文节选部分,初步了解荒诞派戏剧的特征;3.结合以前学过的戏剧类课文,分析荒诞派戏剧与传统戏剧的不同;4.通过了解世界现代文学创作的绚烂色彩,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我们在上学期学过莎士比亚的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写了一对互相爱慕的青年在封建制度下双双惨死的悲剧,表现了当时英国社会封建和反封建两种社会力量的矛盾和斗争。
课本节选了全剧的最后一场。
先写了朱丽叶殉情,然后写劳伦斯长老叙述罗密欧与朱丽叶双双殉情的原因和经过,最终使两个仇家合解。
剧本中的人物对话,语言简练,音韵和谐,蕴含着浓郁的诗情,表现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这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
然而,世界现代文学发展到20世纪50年代,随着荒诞派戏剧在巴黎戏剧舞台上的上演,传统戏剧的写作手法被打破了,贝克特等作家创作了一批从内容到形式别开生面的剧作。
我们今天要学的《等待戈多》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
二、分角色朗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剧情。
三、学生谈阅读过后的直接印象,尽量让学生寻找其与传统戏剧的不同之处。
荒诞派戏剧与传统戏剧的不同主要有以下三点:1.传统戏剧有完整的戏剧情节,有丰满突出的人物形象,有人物之间的性格或其他方面的冲突,“冲突即戏剧”;而荒诞派戏剧则几乎没有完整复杂的戏剧情节,没有完整的戏剧程式。
2.戏剧场面、舞台形象的不同。
荒诞派戏剧不关心是否具有现实生活的真实,强调象征意义。
3.戏剧语言与人物表演不同。
荒诞派戏剧采用了一种支离破碎的语言,表明对传统戏剧语言的反叛。
四、介绍荒诞派戏剧。
教师有意识地利用学生初步阅读的感受,引入“荒诞派戏剧”这一概念,然后介绍荒诞派戏剧的由来、思想基础、表现主题的形式等。
介绍重点应放在其与传统戏剧的区别上,如荒诞派戏剧不去表现人物的性格和人物的相互关系,不强调戏剧性的故事情节,不要求在舞台上展开尖锐的矛盾冲突等。
《等待戈多》剧本节选(可根据需要让学生演其中的片断)第一幕乡间一条路。
一棵树。
黄昏。
爱斯特拉冈坐在一个低土墩上脱靴子。
他两手使劲往下拉,直喘气。
他停止脱靴子,显出精疲力竭的样子,歇了会儿,又开始往下拉。
如前。
弗拉季米尔上。
爱斯特拉冈(又一次泄气)毫无办法。
弗拉季米尔(叉开两腿,迈着僵硬的、小小的步子前进)我开始拿定主意。
我这一辈子老是拿不定主意,老是说,弗拉季米尔,要理智些,你还不曾什么都试过哩。
于是我又继续奋斗。
(他沉思起来,咀嚼着“奋斗”两字。
向爱斯特拉冈)哦,你又来啦。
爱斯特拉冈是吗?弗拉季米尔看见你回来我很高兴,我还以为你一去再也不回来啦。
爱斯特拉冈我也一样。
弗拉季米尔终于又在一块儿啦!我们应该好好庆祝一番。
可是怎样庆祝呢?(他思索着)起来,让我拥抱你一下。
爱斯特拉冈(没好气地)不,这会儿不成。
弗拉季米尔(伤了自尊心,冷冷地)允不允许我问一下,大人阁下昨天晚上是在哪儿过夜的?爱斯特拉冈在一条沟里。
弗拉季米尔(羡慕地)一条沟里!哪儿?爱斯特拉冈(未作手势)那边。
弗拉季米尔他们没揍你?爱斯特拉冈揍我?他们当然揍了我。
弗拉季米尔还是同一帮人?爱斯特拉冈同一帮人?我不知道。
弗拉季米尔我只要一想起……这么些年来……要不是有我照顾……你会在什么地方……?(果断地)这会儿,你早就成一堆枯骨啦—毫无疑问。
爱斯特拉冈那又怎么样呢?弗拉季米尔光一个人,是怎么也受不了的。
(略停。
兴高采烈地)另一方面,这会儿泄气也不管用了,这是我要说的。
我们早想到这一点就好了,在世界还年轻的时候,在九十年代。
爱斯特拉冈啊,别哕嗦啦,帮我把这混账玩艺儿脱下来。
弗拉季米尔手拉着手从巴黎塔①顶上跳下来,这是首先该做的。
那时候我们还很体面。
现在已经太晚啦。
他们甚至不会放我们上去哩。
(爱斯特拉冈使劲拉靴子)你在干嘛?(注释:①巴黎塔]指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原高300米,1959年装上电视天线后为32021 爱斯特拉冈脱靴子。
你难道从来没脱过靴子?弗拉季米尔靴子每天都要脱,难道还要我来告诉你?你干嘛不好好听我说话?爱斯特拉冈(无力地)帮帮我!弗拉季米尔你脚疼?爱斯特拉冈脚疼!他还要知道我是不是脚疼!弗拉季米尔(愤怒地)好像只有你一个人受痛苦。
《等待戈多(节选)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等待戈多》的背景和主题,把握剧本的结构和风格。
2. 培养学生对现代戏剧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二、教学内容:1. 剧本概述:《等待戈多》是爱尔兰剧作家塞缪尔·贝克特的一部代表作,创作于1952年。
剧本通过描述两个流浪汉在荒野中等待一个名为“戈多”的人物,展现了一种绝望而又荒诞的生活状态。
2. 剧本结构:剧本分为三幕,每幕都重复着等待戈多的情景,但每一次的等待都有所不同,展现了角色的心理变化和戏剧的张力。
3. 剧本风格:贝克特的剧本语言简练而富有象征意义,角色之间的对话常常没有明确的含义,需要观众进行解读和思考。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剧本的背景、作者的生平和创作意图,为学生提供基础知识。
2. 文本分析法:教师引导学生对剧本文本进行细致的阅读和分析,探讨角色的心理变化和戏剧的主题。
3. 小组讨论法: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等待戈多》剧本文本。
2. 投影仪或白板:用于展示剧本文本和相关的图片或图表。
3. 教学PPT:包括剧本概述、作者简介、剧本结构和风格等内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剧本的背景和作者塞缪尔·贝克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阅读剧本:学生阅读剧本节选部分,注意理解角色的对话和情节的发展。
3. 剧本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对剧本文本进行细致的分析,探讨角色的心理变化和戏剧的主题。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剧本中的象征意义和荒诞性,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5. 总结: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强调剧本的重要性和影响,引导学生思考戏剧对现实生活的启示。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问答中的积极性,评估他们对剧本的理解和思考深度。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他们的分析能力、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2024年《等待戈多(节选)》精品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等待戈多》的背景信息和作者贝克特。
2. 培养学生对现代主义文学的兴趣和认识。
【教学内容】1. 介绍贝克特及其作品《等待戈多》。
2. 分析《等待戈多》在现代主义文学中的地位。
【教学活动】1. 教师展示贝克特的生平介绍及其作品《等待戈多》的简介。
2. 学生阅读《等待戈多》节选,了解故事背景。
3. 学生分享对现代主义文学的认识和看法。
【教学评价】1. 检查学生对贝克特及《等待戈多》的了解程度。
2. 评估学生对现代主义文学的认识和兴趣。
第二章:人物分析【教学目标】1. 让学生分析并理解《等待戈多》中主要人物的特点。
2. 培养学生对人物性格、动机和行为的深入思考。
【教学内容】1. 分析《等待戈多》中主要人物维克多和艾斯特的性格特点。
2. 探讨维克多和艾斯特的动机和行为对故事情节的影响。
1.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等待戈多》节选,关注维克多和艾斯特的对话和行为。
2. 学生分组讨论维克多和艾斯特的性格特点及其动机。
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全班展开讨论。
【教学评价】1. 检查学生对维克多和艾斯特性格特点的理解程度。
2. 评估学生对人物动机和行为对故事情节影响的分析能力。
第三章:主题探讨【教学目标】1. 让学生深入理解《等待戈多》的主题。
2. 培养学生对人生、命运和希望的思考。
【教学内容】1. 探讨《等待戈多》中的主题,如人生意义、命运和希望。
2. 分析作品中对这些主题的描绘和表达。
【教学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等待戈多》节选,关注作品中的主题元素。
2. 学生分组讨论作品中的人生意义、命运和希望等主题。
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全班展开讨论。
【教学评价】1. 检查学生对《等待戈多》主题的理解程度。
2. 评估学生对作品主题描绘和表达的分析能力。
第四章:戏剧元素分析1. 让学生了解并分析《等待戈多》中的戏剧元素。
2. 培养学生对戏剧文学的认识和分析能力。
等待戈多(节选)教学目标1.了解贝克特及荒诞派戏剧;2.阅读课文节选部分,初步了解荒诞派戏剧的特征;3.结合以前学过的戏剧类课文,分析荒诞派戏剧与传统戏剧的不同;4.通过了解世界现代文学创作的绚烂色彩,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我们在上学期学过莎士比亚的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写了一对互相爱慕的青年在封建制度下双双惨死的悲剧,表现了当时英国社会封建和反封建两种社会力量的矛盾和斗争。
课本节选了全剧的最后一场。
先写了朱丽叶殉情,然后写劳伦斯长老叙述罗密欧与朱丽叶双双殉情的原因和经过,最终使两个仇家合解。
剧本中的人物对话,语言简练,音韵和谐,蕴含着浓郁的诗情,表现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这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
然而,世界现代文学发展到20世纪50年代,随着荒诞派戏剧在巴黎戏剧舞台上的上演,传统戏剧的写作手法被打破了,贝克特等作家创作了一批从内容到形式别开生面的剧作。
我们今天要学的《等待戈多》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
二、分角色朗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剧情。
三、学生谈阅读过后的直接印象,尽量让学生寻找其与传统戏剧的不同之处。
荒诞派戏剧与传统戏剧的不同主要有以下三点:1.传统戏剧有完整的戏剧情节,有丰满突出的人物形象,有人物之间的性格或其他方面的冲突,“冲突即戏剧”;而荒诞派戏剧则几乎没有完整复杂的戏剧情节,没有完整的戏剧程式。
2.戏剧场面、舞台形象的不同。
荒诞派戏剧不关心是否具有现实生活的真实,强调象征意义。
3.戏剧语言与人物表演不同。
荒诞派戏剧采用了一种支离破碎的语言,表明对传统戏剧语言的反叛。
四、介绍荒诞派戏剧。
教师有意识地利用学生初步阅读的感受,引入“荒诞派戏剧”这一概念,然后介绍荒诞派戏剧的由来、思想基础、表现主题的形式等。
介绍重点应放在其与传统戏剧的区别上,如荒诞派戏剧不去表现人物的性格和人物的相互关系,不强调戏剧性的故事情节,不要求在舞台上展开尖锐的矛盾冲突等。
五、仔细阅读课文节选的第一幕,进一步体会荒诞派戏剧的特征。
一、教案设计概述1.1 课文简介《等待戈多(节选)》是法国荒诞派剧作家贝克特的代表作,以独特的艺术手法表现了人类面对无意义等待的困境。
本节选部分主要描绘了两个流浪汉在等待一个名叫戈多的人,戈多并未出现,他们陷入无尽的等待之中。
1.2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荒诞派戏剧的特点。
(2)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作者对人类命运的探讨。
(3)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培养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1.3 教学重难点(1)理解荒诞派戏剧的艺术特色。
(2)分析人物形象及其象征意义。
二、教学方法2.1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自主思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2 问题驱动法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引导学生深入探讨课文内涵。
2.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三、教学步骤3.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贝克特及其荒诞派戏剧,引发学生对《等待戈多(节选)》的兴趣。
3.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注意把握课文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3.3 问题解答针对课文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解答。
3.4 小组讨论(1)课文中的两个流浪汉形象有何特点?(2)他们等待戈多的过程反映了什么?(3)如何看待这种无意义的等待?四、课堂练习4.1 课文理解题(1)请简述课文情节。
(2)请概括两个流浪汉的形象特点。
4.2 思考题(1)谈谈你对荒诞派戏剧的理解。
(2)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对无意义等待的看法。
五、课后作业5.1 阅读延伸推荐学生阅读贝克特的另一部作品《快乐的日子》,加深对荒诞派戏剧的理解。
5.3 话剧表演组织学生分组表演《等待戈多(节选)》,锻炼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合作精神。
六、教学评价6.1 学生自评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评价自己在自主学习、小组讨论等方面的表现。
6.2 同伴评价6.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包括论文质量、话剧表演等方面,给予肯定和建议。
等待戈多(节选)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一、基础部分(18分,每小题3分)
(一)填空(6分)
1.《等待戈多》选自《__________》第三册。
作者________生于爱尔兰,是_______派戏剧的代表作家。
获诺贝尔文学奖。
2.戏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综合艺术,它借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艺术手段来塑造人物形象。
(二)选择题(12分)
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土墩兴高彩烈症结浑浑噩噩
B.咀嚼迷离恍惚泻漏胆战心惊
C.僵硬嬉皮笑脸啰嗦万劫不复
D.窥视甜言密语消磨荒诞无稽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1)鹰在天空飞翔着,作出了短促而_______的歌声,如同一个信号。
我凝望着鹰,想从它的歌声中听出个珍贵的消息。
(2)只有老会计明白,这个老实巴交的出纳员是蒙上了不白之冤,应该帮他_______。
(3)歌手把深厚的感情_______在歌声里,引起了听众强烈的共鸣。
A.悠长解脱灌注B.悠远开脱灌注
C.悠远解脱贯注D.悠长开脱贯注
5.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在“12·9”歌咏比赛中,同学们精神饱满,声音宏亮,唱得绘声绘色。
B.小明的克制力极强,自觉性极高,置身事外,不被外界所干扰,是一个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C.旅游业是一个成本低、升值快的行业,很多国家的旅游业支持着它们的国民经济。
中国的旅游业也在快速发展,但多数中国人安土重迁的封闭观念还制约着这一发展的进程。
D.台上作报告的学者,貌不惊人,穷形尽相,但见解独到,侃侃而谈,赢得了阵阵掌声。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青年最具生命力,他们不断提升素质,适应新的产业技能和新的社会规则的需要。
B.由于雅典酒店的数量难以接待奥动会期间奥林匹克家庭成员及游客和观众的需要,雅典组委会决定租用10余条豪华游轮参加接待工作。
C.《左传》内容丰富,具体地记叙了二百五十年间的春秋时代的历史事件。
D.加大监督力度,制止和规范权力消费行为,已成为反腐斗争中迫在眉睫的问题。
二、阅读部分(32分)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6分)
……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关键,就是对所要说的道理总要有一些情感,如果对它毫无情感,勉强敷衍公事地把它写下来,结果就只会是一篇干巴巴的应酬文字,索然无味。
如果对它有深厚的情感,就会________,全神贯注,思致风发,新的意思就会________地涌现出来……在这种情况下写出的文章总会是________。
文从字顺,内容和形式都是一气呵成的。
……
7.文中三个空缺处各缺一个词语,根据前后文意,从所列的词语中选出最恰当的三个,把字母填入括号内。
A.滚滚而来B.字斟句酌C.兴会淋漓D.信手拈来E.源源不断F.意到笔随G.刻意雕琢
第一个(),第二个(),第三个()
(二)阅读下面节选的戏剧片断,完成8~11题。
(26分)
吝啬鬼
[法]莫里哀
第二幕第一场(节选)
(阿尔巴贡:剧中主人公;雅克师傅:阿尔巴贡的厨子和车夫;法赖尔:阿尔巴贡的女儿艾莉丝的情人)
阿尔巴贡雅克,我约好了今天请人吃晚饭。
雅克师傅(旁白)希罕事!
阿尔巴贡说说看,你有好菜给我们吃吗?
雅克师傅有,又要您有很多的钱给我。
阿尔巴贡见鬼,老离不开钱!钱,钱,钱!他们就像没有别的话讲。
啊!他们挂在嘴边的,只有这个字,“钱”。
老在说钱。
这成了他们的口头禅,“钱”。
法赖尔对。
雅克师傅说真的,管家先生,你把这个秘诀告诉我,把我这厨子差事接过去,我承情不浅。
你在这家,好管闲事,成了一手抓。
阿尔巴贡别闲扯啦。
到底该怎么做?
雅克师傅席面上有多少人?
阿尔巴贡我们不是八个人,就是十个人。
就作为八个人好了。
有八个人吃的,也足够十个人了。
法赖尔当然。
雅克师傅好吧!那就得开四份好汤,五道主菜。
好汤……主菜……
阿尔巴贡活见鬼哟!可以款待全城的人了。
雅克师傅烤的东西……
阿尔巴贡(拿手捂他的嘴)哎呀!捣蛋鬼,你吃掉我的全部家当。
雅克师傅和烤的东西同时上的……
阿尔巴贡(又拿手捂雅克师傅的嘴)还有?
法赖尔(向雅克师傅)你打算把大家撑死啊?难道老爷请客,是要他们死塞活塞吗?你去念念卫生守则吧;问问医生,还有比吃多了对人害处大的?
阿尔巴贡说的对。
法赖尔大师傅,你和你那些同行要知道:一张饭桌,上多了菜,等于是一家黑店。
把客人当作朋友看待,菜饭就该清淡些才好,一位古人说得好,“吃饭为了活着,不是活着为了吃饭”。
阿尔巴贡对。
(向雅克师傅)你听见了没有?(向法赖尔)这话是哪一位大人物说的?
法赖尔我现在想不起他的姓名。
阿尔巴贡记着把这句话给我写下来,我要用金字刻在我饭厅的壁炉上。
法赖尔我一定写。
至于晚饭,交给我办。
我会安排妥当的。
阿尔巴贡就你办吧。
雅克师傅再好不过;我免去许多麻烦。
阿尔巴贡就该配一些不对胃口的东西,不吃便罢,一吃就饱。
好比肥肥的红烧羊肉啦,栗子肉焰的点心呐。
法赖尔一切有我,您放心好啦。
阿尔巴贡现在,大师傅,要把我的马车擦干净。
雅克师傅等一下,这话是对马车夫讲的。
(他又穿上他的罩褂)您说……
阿尔巴贡把我的马车擦干净,把马准备好,回头赶集去……
雅克师傅老爷,您那些马呀?说真的,一步都走不动了啦。
我不是说,他们累坏了,躺在槽头站不起来,可怜的牲口不是累坏了,那么说,不合实情。
毛病出在您老叫它们挨饿,饿到后来,也就只有皮包骨头,马架子、马影子、马样子了。
阿尔巴贡什么活儿也不干,说病就病。
雅克师傅老爷,什么活儿也不干,就该挨饿吗?可怜的牲口,多干活儿,可是有的吃,它们好多了。
看见它们就多一口气了,我打心里就难过;因为说到临了,我对我那些马
有感情,看见它们受罪,就像自己受罪一样,我每天省下自己的口粮来喂它们。
老爷,对生灵没有一点点怜惜,未免心肠也太狠了点儿。
阿尔巴贡赶一趟集,又不是什么重活儿。
雅克师傅老爷,不成,我狠不下这个心呦喝,它们那副可怜样子,我拿鞭子抽,要良心不安的。
它们连自己都拖不动,您怎么好叫它们拖车?
法赖尔老爷,我约街坊毕伽底人吆车好了,再说,我们也需要他预备晚饭。
雅克师傅也好。
它们宁可死在旁人手中,也别死在我手中。
法赖尔大师傅真是高谈阔论的能人。
雅克师傅管家先生真是水来土挡的好手。
(李健吾译)8.剧中人物的语言有“对白”和“旁白”,本文中“(旁白)希罕事!”起什么作用?(不超过30个字)(5分)
9.剧中法赖尔说“吃饭为了活着,不是活着为了吃饭”这句话是出于__________的心理;阿尔巴贡将这句话奉为至宝,则显露了他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特征。
分别表现这两人上述心理性格的情节在剧中还有哪些?(各找出一处概括写出)(10分)10.文中对白“法赖尔:大师傅真是高谈阔论的能人。
”“雅克师傅:管家先生真是水来土挡的好手。
”这两句话后面的潜台词是什么?(8分)
11.下面对作品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部名剧揭露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特有的聚财愿望,抨击了金钱万能的思想,揭露了资本家剥削工人剩余价值的罪恶。
B.本剧语言幽默诙谐,具有强烈的讽刺效果,特别是雅克师傅这个形象的塑造,给作品增色不少。
C.剧中的舞台提示,作为戏剧语言的一部分,简明、恰切,与人物的语言相得益彰,浑然一体。
D.虽然是选段,但所涉及到的人物已十分饱满,这源于作者对人物语言的精心设计。
参考答案
一、(一)1.外国现代派作品选萨缪尔·贝克特荒诞
2.一种在舞台上表演文学音乐舞蹈美术
(二)3.C4.C5.C6.A
二、(一)7.C E F
(二)8.是人物心理活动的表现,突出阿尔巴贡平时很少请人吃饭的吝啬的特点。
9.迎合阿尔巴贡吝啬而虚伪法赖尔对阿尔巴贡说约街坊来吆车;阿尔巴贡要马儿干活,却老叫马儿挨饿。
10.法赖尔话的潜台词是:你这是装傻充愣,用夸张的语言哄弄阿尔巴贡。
雅克师傅话的潜台词是:你就会阿谀奉承讨阿尔巴贡的欢心。
11.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