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法第5章城建税法和烟叶税法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424.00 KB
- 文档页数:34
第五章城市维护建设税和烟叶税本章教学目标:1、了解城市维护建设税、烟叶税、教育费附加的基本概念;2、掌握计税依据;3、掌握税率的具体规定;4、掌握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5、了解相关的税收优惠。
第一节城市维护建设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是对从事工商经营,缴纳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
城市维护建设税是我国为了加强城市的维护建设,扩大和稳定城市维护建设资金的来源,而对有经营收入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个税种。
城市维护建设税是1984年工商税制全面改革中设置的一个新税种。
1985 年2月8日,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维护建设税暂行条例》,从1985年度起施行。
1994年税制改革时,保留了该税种,作了一些调整,并准备适时进一步扩大征收范围和改变计征办法。
二、特点1、税款专款专用。
所征税款要求保证用于城市公用事业和公共设施的维护和建设;2、是一种附加税。
附加于三个主要流转税,它本身没有特定的、独立的纳税人、征税对象;3、根据城镇规模设计不同的比例税率。
三、作用1、补充城市维护建设资金的不足2、调动了地方政府进行城市维护和建设的积极性。
四、纳税义务人城市维护建设税的纳税义务人,是指负有缴纳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的单位和个人。
自2010年12月1日起,对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及外籍个人征收城市维护建设税。
五、税率(一)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的基本规定:档次纳税人所在地税率1 市区7%2 县城、镇5%3 不在市区、县城或镇1%(二)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的特殊规定:具体特殊情况适用税率及规定受托方代扣代缴城建税按受托方所在地适用税率流动经营等无固定纳税地点按经营地使用税率六、计税依据城建税的计税依据是纳税人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税额之和。
1、纳税人违反“三税”有关规定,被查补“三税”和被处以罚款时,也要对其未缴的城建税进行补税和罚款。
2、纳税人违反“三税”有关规定而加收的滞纳金和罚款,不作为城建税的计税依据。
2015年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内部资料税法第五章 城市维护建设税法和烟叶税法知识点:烟叶税法● 详细描述: 烟叶税是以纳税人收购烟叶的收购金额为计税依据征收的一种税。
一、纳税人和征税范围 1.纳税人:在我国境内收购烟叶的单位 2.征税范围:晾晒烟叶、烤烟叶 二、应纳税额计算 1.收购烟叶应缴纳的烟叶税: 应纳烟叶税税额=烟叶收购金额×20% 烟叶收购金额=收购价款×(1+10%),10%为价外补贴; 2.收购烟叶可抵扣的增值税: 烟叶进项税额=收购价款×(1+10%)×(1+20%)×13%=收购价款×1.1×1.2×13% 三、征收管理 1.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纳税人收购烟叶的当天 2.纳税地点:收购地主管税务机关 3.纳税期限:纳税义务发生之日起30日内例题:1.以下关于烟叶税的规定,不正确的是()。
A.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收购烟叶的单位和个人为烟叶税的纳税人B.烟叶的征税范围包括晾晒烟叶、烤烟叶C.纳税人应当自纳税义务发生之日起30曰内申报缴纳烟叶税D.烟叶税由烟叶收购地的地方税务机关征收正确答案:A解析: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收购烟叶的单位为烟叶税的纳税人,烟叶税的纳税人不包括个人。
2.以下关于烟叶税的规定正确的有()。
A.收购烟叶的单位和个人为烟叶税的纳税人B.烟叶税的征税对象包括生烟叶、熟烟叶、烤烟叶C.烟叶税实行比例税率,税率为20%D.纳税人应当自纳税义务发生之日起30日内申报纳税正确答案:C,D解析:选项A:我国境内收购烟叶的单位为烟叶税的纳税人,不包括个人。
选项B:烟叶税的征税对象是收购的烟叶,烟叶税的征税范围是指晾晒烟叶、烤烟叶。
3.某市区一卷烟厂委托某县城一卷烟厂加工一批雪茄烟,双方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委托方提供原材料40000元(不含税),支付加工费5000元(不含增值税),雪茄烟消费税税率为36%,受托方无同类雪茄烟市场价格。
城市维护建设税法和烟叶税法
1、烟叶税法
纳税义务人:收购烟叶的单位
征税范围:晾晒烟叶、烤烟叶
税率:20%
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额=烟叶收购金额税率=收购价格(1+10%)*税率
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纳税人收购烟叶的当天
纳税地点:烟叶收购地
纳税期限:纳税义务月度终了之日起15日内申报纳税
2、城市维护建设税法
纳税义务人:负有缴纳增值税、消费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税率:
1·市区7%
2·县城、镇:5%
3·不在市区、县城或镇的:1%
4·计税依据: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之和
应纳税额的计算:纳税人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适用税率
税收优惠:城市维护建设税原则上不单独减免,但因城市维护建设税又具附加税性质,当主税发生减免时,城市维护建设税相应发生税收
减免
纳税环节:纳税人缴纳“两税”的环节缴纳
纳税地点:纳税人缴纳“两税”的地点
纳税期限与“两税”缴纳期限一致
3、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
纳税义务人:缴纳增值税、消费税的单位和个人
计征依据:实际缴纳的增值税和消费税之和
计征税率:教育费附加为3%,地方教育附加征收率为2%应纳税额的计算: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征收率
减免规定。
第五章 城市维护建设税法和烟叶税法本章考情分析本章的地位:本章为非重点章节。
题型及分值:本章题型历年均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在计算问答题、综合题中也曾涉及。
题量2-3题,分值5分左右。
本章重点和难点:本章的重点是城市维护建设税的税率、计税依据、应纳税额计算、纳税地点以及烟叶税纳税人、税率、计税依据、应纳税额的计算等。
难点是查补税款以及出口退(免)税对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的影响。
本章主要考点:从历年考题来看,本章的主要考点比较集中,主要考查城市维护建设税计税依据、应纳税额计算以及纳税地点。
本章核心考点一览表应纳税额的计算 ★★★纳税地点 税收优惠(1)计税依据(2)应纳税额计算(3)纳税地点★★★主要从纳税人、税率、计税依据和征收管理4个方面掌握即可。
2014年教材的主要变化城市维护建设税的计税依据、应纳税额的计算、税收优惠以及纳税地点。
烟叶税应纳税额计算及征收管理。
第一节 城市维护建设税法城市维护建设税是对从事工商经营,缴纳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
一、纳税义务人负有缴纳“三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城建税的纳税人。
【提示】例外规定:不包括缴纳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的纳税人。
【考点小贴士】城市维护建设税的代扣代缴、代收代缴,一律比照“三税”的有关规定。
即扣缴“三税”的单位和个人同时也是城市维护建设税的扣缴义务人。
二、税率税率根据纳税人所在地确定:1.根据受托方所在地确定由受托方代扣代缴、代收代缴“三税”的单位和个人,其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的城建税按受托方所在地适用税率执行。
2.根据经营地确定流动经营等无固定纳税地点的单位和个人,在经营地缴纳“三税”的,其城建税的缴纳按经营地适用税率执行。
【例题•多选题】下列关于城市维护建设税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城市维护建设税的纳税人不包括外商投资企业B.城市维护建设税的纳税环节就是纳税人缴纳“三税”的环节C.城市维护建设税实行地区差别比例税率,设置了7%、5%和1%三档税率D.进口环节缴纳增值税和消费税的纳税人也是城市维护建设税纳税人【答案】BC【解析】选项A:自2010年12月1日起,对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及外籍个人征收城建税。
2015年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内部资料税法第五章 城市维护建设税法和烟叶税法知识点: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的有关规定● 详细描述: 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是对缴纳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实际缴纳的税额为计算依据征收的一种附加费。
应纳教育费附加或地方教育附加=实纳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征收比率(3%或2%) 其中:教育费附加征收比率为3%;地方教育附加征收比率为2%例题:1.位于市区的某自营出口生产企业,2013年6月增值税应纳税额为-280万元,出口货物的“免抵退”税额为400万元;由于政府规划需要,收回该企业一块土地使用权(该企业能出具市人民政府收回土地使用权的正式文件),该企业获得政府支付的征地补偿收入1500万元,该土地原取得时成本为500万元。
下列各项中,符合税法相关规定的有()。
A.该企业应缴纳的营业税为50万元B.应退该企业增值税税额为280万元C.该企业应缴纳的教育费附加为8.52万元D.该企业应缴纳的城市维护建设税为8.4万元正确答案:B,D解析:城建税、教育费附加与其他税种的混合计算,已成为近些年城建税命题的经常性模式。
考核考生对跨章节知识点的把握能力。
首先,纳税人将土地使用权归还土地所有者时,只要出具县级(含)地方人民政府收回土地使用权的正式文件,取得的征地补偿费不征收营业税,所以A选项错误;其次,増值税应纳税额-280万元的绝对值小于400万元(出口货物的“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为280万元,所以B选项正确,同时计算出该企业的免抵税额=400-280=120(万元);最后,因为当期应纳增值税为负数,该企业计算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的基数仅为该企业的免抵税额,教育费附加=120X3%=3.6(万元),所以C选项错误;城建税=120x7%=8.4(万元),所以D选项正确。
2.某纳税人按税法规定,实行增值税先征后返优惠政策,其城建税的正确处理办法有()。
2015年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内部资料税法第五章 城市维护建设税法和烟叶税法知识点:纳税义务人和税率● 详细描述:一、纳税义务人 城市维护建设税是对从事工商经营,缴纳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
城建税以缴纳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义务人。
也就是说,只要缴纳了“三税”,就必须缴纳城建税。
自2010年12月1日起,对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及外籍个人征收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
二、税率 城建税采用地区差别比例税率,共分三档: 特殊情况:受托方代扣代缴“三税”的纳税人,按受托方所在地适用税率计算代扣代缴的城建税。
例题:1.以下符合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基本规定的说法有()。
A.资源税、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都具有进口不征、出口不退的计税规则B.不论“三税”采用何种退免形式,除出口退税外,随“三税”附征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都可以退(返)还C.城建税原则上不单独减免,免征或者减征“三税”税额,也就要同时免征或者减征城建税D.跨省开采的油田,汇总在核算地缴纳城建税档次纳税人所在地税率1市区7%2县城、镇5%3不在市、县城、镇1%正确答案:A,C解析:对“三税”实行先征后返、先征后退、即征即退办法的,除另有规定外,对随“三税”附征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一律不予退(返)还,所以选项B错误。
城建税具有较强的属地性,跨省开采的油田,下属生产单位与核算单位不在同一个省内的,其生产的原油,在油井所在地缴纳城建税,所以选项D错误。
选项AC符合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的基本规定。
2.下列有关城市维护建设税的表述中,正确的有()A.城市维护建设税按减免后实际缴纳的“三税”税额计征B.对“三税”实行先征后返办法的,城市维护建设税也可同时返还C.对于因减免税而需进行“三税”退库的,城市维护建设税也可同时退库D.纳税人违反“三税”有关法规而被加收的滞纳金和罚款,应一并作为城市维护建设税的计税依据正确答案:A,C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城建税的有关规定”。
第5章城市维护建设税法一、主要内容及重难点概述城建税(含教育费附加)是一个附加税,并不是正税,所以其内容很简单,在考试中占比不大。
本章主要内容:城建税(含教育费附加)的纳税人、税率、计税依据、应纳税额的计算、税收优惠及征收管理。
考试中特别要注意城建税(含教育费附加)属于流转税。
企业所得税的计算当中,在确定扣除项目金额时不要疏忽了城建税这一项目。
从历年考试情况来看,其分值约为4分左右,因此本章属于非重点章节。
本章的重难点有:(1)税率;(2)计税依据;(3)税收优惠。
二、本章考核目标和学习建议应与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结合起来学习。
掌握:城建税(含教育费附加)的税率;计税依据;税收优惠。
三、近五年试题分析本章覆盖各种题型,即使计算题和综合题也经常在考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的同时考察城建税,题量3―5道,分值3―6分。
5.1城市维护建设税基本原理城建税是对从事工商经营,缴纳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
城建税的特点:1、税款专款专用——税款专门用于城市的公用事业和公共设施的维护建设。
2、属于一种附加税——本身并没有特定的、独立的征税对象,其征管方法也完全比照“三税”的有关规定办理。
3、根据城镇规模设计不同的比例税率——负担水平根据纳税人所在城镇的规模及其资金需要设计。
7%、5%、1%4、征收范围较广——城建税以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额作为税基。
5.2纳税义务人与税率负有缴纳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简称“三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才需缴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
税率:1.城建税税率有7%、5%和1%三档(其适用范围需记住);2.受托加工代收代缴城建税时应按受托方适用税率计算;3.教育费附加的征收率统一为3%。
5.3 计税依据与应纳税额的计算I、考点分析1.“三税”的税额才是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的计税依据;2.纳税人被查补“三税”以及为此被处罚时,同时需要查补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以及被处罚金;3.注意对出口货物供货企业的城建税计算规定;4.出口退税时不退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