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法》第五章 消费税
- 格式:pdf
- 大小:1.55 MB
- 文档页数:18
消费税的纳税环节
1、⽣产环节。
纳税⼈⽣产的应税消费品,由⽣产者于销售时纳税。
其中⾃产⾃⽤的⽤于本企业连续⽣产应税消费品的不纳税;⽤于其他⽅⾯的,于移送使⽤时纳税。
委托加⼯的应税消费品,由受托⽅在向委托⽅交货时代扣代缴。
如果受托⽅是个体经营者,委托⽅需在收回加⼯应税消费品后向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缴纳消费税。
2、进⼝环节。
纳税⼈进⼝的应税消费品,由进⼝报关者于报关进⼝时纳税。
3、零售环节。
⾦银⾸饰消费税由零售者在零售环节缴纳。
消费税的优惠
对纳税⼈出⼝应税消费品,免征消费税;国务院另有规定的除外。
出⼝应税消费品的免税办法,由国家税务总局规定。
特别消费税
为调节消费对特定的消费品征收的由消费者直接负担的⼀种流转税。
消费税法
消费税是以特定的消费品的流转额为计税依据⽽征收的⼀种商品税。
它在各国开征亦较为普遍,具有特定的财政意义、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
国务院于1993年12⽉13⽇发布了《中华⼈民共和国消费税暂⾏条例》,财政部于同年12⽉25⽇制定了《消费税暂⾏条例实施细则》。
这两个法律规范性⽂件,对我国消费税法的主要内容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税法》课程笔记第一章:税法概论一、概述1. 税法的定义税法是调整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在税收分配过程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它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2. 税法的特点a. 强制性:税法规定了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的义务,税务机关必须依法征税的职责,违反税法规定将受到法律制裁。
b. 无偿性:纳税人向国家缴纳的税款是无偿的,国家不需要直接向纳税人提供等值的物质回报。
c. 固定性:税法的税率、税基、征税对象等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是固定的,不会随着个别情况的变动而变动。
d. 普遍性:税法适用于所有符合征税条件的纳税人,不分地域、身份、性别等。
3. 税法的作用a. 调节收入分配:通过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等税种,调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
b. 调控宏观经济:通过税收政策的调整,影响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促进经济增长、就业、物价稳定等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
c. 组织财政收入: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为国家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资金保障。
d. 规范税收行为:明确纳税人和税务机关的权利与义务,保障税收征纳双方的合法权益。
二、税收制度和税法1. 税收制度的定义税收制度是一国政府根据国家的政治、经济状况和社会发展需要,通过法律形式确定的各种税收法规的总和。
2. 税法在税收制度中的地位税法是税收制度的法律表现形式,是税收制度的核心内容。
税收制度通过税法来体现和实施,税法是税收制度的法律依据和保障。
3. 税收制度的类型a. 直接税制度:以个人和企业的所得、财产为征税对象的税制,如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房产税等。
b. 间接税制度:以商品和劳务的交易为征税对象的税制,如增值税、消费税、关税等。
c. 混合税制度:同时包含直接税和间接税的税制,大多数国家的税收制度都是混合税制。
三、税法分类1. 按照征税对象分类a. 所得税法:对个人和企业的所得征税的法律,如个人所得税法、企业所得税法。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中华会计网校会计人的网上家园注册会计师考试辅导《税法》第五章讲义纳税义务人与税率城市维护建设税是对从事工商经营,缴纳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
一、纳税义务人城建税以缴纳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义务人。
也就是说,只要缴纳了“三税”,就必须缴纳城建税。
自2010年12月1日起,对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及外籍个人(以下简称外资企业)征收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
二、税率城建税采用地区差别比例税率,共分三档:特殊情况:受托方代扣代缴“三税”的纳税人,按受托方所在地适用税率计算代扣代缴的城建税。
【考题·单选题】(2011年)位于某市甲地板厂为外商投资企业,2010年8月份进购一批木材,取得增值税发票注明不含税价格800000元,当月委托位于县城的乙工厂加工成实木地板,支付不含税加工费150000元。
乙工厂11月份交付50%实本地板,12月份完工交付剩余部分。
已知实木地板消费税税率为5%,乙工厂应代收代缴城市维护建设税()。
A.1250元B.1750元C.2500元D.3500元[答疑编号3941050101]『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自2010年12月1日起,对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及外籍个人征收城市维护建设税。
应代收代缴城市维护建设税=(800000+150000)÷(1-5%)×5%×5%÷2=1250(元)。
计税依据与应纳税额的计算一、计税依据城建税的计税依据是纳税人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税额之和。
特别说明:1.纳税人违反“三税”有关规定,被查补“三税”和被处以罚款时,也要对其未缴的城建税进行补税和罚款。
2.纳税人违反“三税”有关规定而加收的滞纳金和罚款,不作为城建税的计税依据。
3.“三税”得到减征或免征优惠,城建税也要同时减免征。
(城建税原则上不单独减免。
2008年注册会计师《税法》教材第五章城市维护建设税法城市维护建设税法,是指国家制定的用以调整城市维护建设税征收与缴纳权利及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
现行城市维护建设税的基本规范,是l985年2月8日国务院发布并于同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维护建设税暂行条例》。
城市维护建设税(简称城建税),是国家对缴纳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简称“三税”)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实际缴纳的“三税”税额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税。
它属于特定目的税,是国家为加强城市的维护建设,扩大和稳定城市维护建设资金的来源而采取的一项税收措施。
由此可以看出,城建税具有以下两个显著特点:(一)具有附加税性质。
它以纳税人实际缴纳的“三税”税额为计税依据,附加于“三税”税额,本身并没有特定的、独立的征税对象。
(二)具有特定目的。
城建税税款专门用于城市的公用事业和公共设施的维护建设。
城建税为开发建设新兴城市,扩展,改造旧城市,发展城市公用事业,以及维护公共设施等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来源,使城市的维护建设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体现了对受益者课税,权利与义务相一致的原则。
第一节纳税义务人城建税的纳税义务人,是指负有缴纳“三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股份制企业、其他企业和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军事单位、社会团体、其他单位,以及个体工商户及其他个人。
但目前,对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缴纳的“三税”不征收城建税。
第二节税率城建税的税率,是指纳税人应缴纳的城建税税额与纳税人实际缴纳的“三税”税额之间的比率。
城建税按纳税人所在地的不同,设置了三档地区差别比例税率,即:(一)纳税人所在地为市区的,税率为7%;(二)纳税人所在地为县城、镇的,税率为5%;(三)纳税人所在地不在市区、县城或者镇的,税率为l%。
城建税的适用税率,应当按纳税人所在地的规定税率执行。
但是,对下列两种情况,可按缴纳“三税”所在地的规定税率就地缴纳城建税:第一种情况:由受托方代扣代缴、代收代缴“三税”的单位和个人,其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的城建税按受托方所在地适用税率执行;第二种情况:流动经营等无固定纳税地点的单位和个人,在经营地缴纳“三税”的,其城建税的缴纳按经营地适用税率执行。
《税法》(第四版)课后习题训练参考答案第一章总论一、判断题1.× 2.√ 3.× 4.× 5.√ 6.√ 7.× 8.√ 9.√ 10.√二、单项选择题1.B 2.A 3.B 4.A 5.B 6.A 7.C 8.C 9.A 10.A三、多项选择题1.ABD 2.ABD 3.AC 4.ABD 5.ACD 6.ABD 7.CD 8.AC 9.AD 10.ABD第二章增值税法一、判断题1.× 2.√ 3.× 4.× 5.√ 6.× 7.× 8.× 9.× 10.×11.× 12.√ 13.√ 14.× 15.√二、单项选择题1.B 2.A 3.D 4.A 5.B 6.B 7.A 8.D 9.A 10.D 11.A 12.A 13.D 14.A 15.C三、多项选择题1.ACD 2.AC 3.ABC 4.AC 5.ABC 6.ABCD 7.BC 8.ABC 9.AB 10.BC 11.ABCD 12.BCD 13.ABD 14.ABD 15.ABC四、业务题1.甲企业此项业务的计税销售额=5000×80%×80=320000(元)2.赠送液晶电视的销售额=10×5000=50000(元)赠送新型空调的销售额=5×8000×(1+10%)=44000(元)合计销售额=50000+44000=94000(元)3.(1)当月销项税额=[50×8000+5×8000+20×6000×(1+10%)]×17%=97240(元)(2)当月可抵扣进项税额=70000-(50×1000+50×200+20×800)×17%=57080(元)(3)当月应纳增值税额=97240-57080=40160(元)4.(1)当期销项税额=42×17%=7.14(万元)(2)当期进项税额=3.91+0.33+42×13%-1.36=8.34(万元)(3)当期应纳增值税=7.14-8.34-0.5=-1.7(万元)期末留抵的进项税额是1.7万元。
第一章税法概述一、单选题二、多选题三、判断题第二章增值税法一、单选题二、多选题三、判断题四、业务题1.计税销售额=5000*80*80%=320000(元)2.计税销售额=5000*10+8000*(1+10%)*5=94000(元)3.当月增值税销项税额=1300+226/(1+13%)*13%+2000*(200+180+(200+180)/2)*13%+600*(1+10%)*300*13%=1600+26+148200+25740=175266(元)4.(1)当期销项税额=42*13%=5.46(万元)(2)当期进项税额=3.68+3*9%+1.28+42*10%-1.28*2=6.87(万元)(3)当期应纳增值税额=5.46-6.87-0.5=-1.91(万元)当期期末留抵进项税额为1.91万元5.①进项税额=1300(元)②进项税额转出=5220/(1-9%)*9%=516.26(元)③进项税额=1500*9%=135(元)④进项税额=900(元)⑤无⑥销项税额=150000/(1+13%)*13%=17256.64(元)⑦销项税额=30000*13%=3900(元)⑧销项税额=15*8000/(1+13%)*13%=13805.31(元)进项税额=20*6000*13%=15600(元)(一)当期进项税额=1300+135+900+15600-516.26=17418.74(元)(二)当期增值税销项税=17256.64+3900+13805.31=34961.95(元)(三)应纳增值税=34961.95-17418.74-2000=15543.21(元)6.(1)不得免征和抵扣的税额=115*6.8*(13%-11%)=15.64(2)应纳税额=150*13%-(137.7-15.64)=-102.56(3)免抵退税额=86.02(4)应退税额=86.02(5)免抵税额=86.02-80.02=0(6)期末留抵税额=102.56-86.02=16.547.(1)应抵扣的进项税额=(50*800+100*600)*13%+11200-200*80/(1+13%)*13%+6000=13000+11200-1840.71+6000=28359.29(元)(2)销项税额=(160000+20000)/(1+13%)*13%+2400*80/(1+13%)*13%+(15000/5%)/(1+13%)*13%+175500/(1+13%)*13%=20707.96+22088.50+34513.27+20190.27=97500(元)(3)应纳增值税=97500-28359.29=69140.71(元)8. 当期销项税额=2000*5000*13%+200*5000*13%+100*5000*13%+20*5000*13%=1300000+130000+6 5000+13000=1508000(元)当期进项税额=600*9%+320000=320054(元)9月应纳增值税=1508000-320054=1187946(元)9.答案:(1)业务(1)销项税额=174.4÷(1+9%)×9%+52.32÷(1+9%)×0=14.4(万元)(2)业务(2)销项税额=260×9%+18×6%=24.48(万元)(3)业务(3)销项税额=70×6%+6×6%=4.56(万元)(4)业务(4)销项税额=30.51÷(1+13%)×13%=3.51(万元)(5)业务(5)应纳税额=24.72÷(1+3%)×2%=0.48(万元)(6)业务(6)进口轻型商用客车应缴纳增值税=(57+6+3)×(1+20%)÷(1-5%)×13%=10.84(万元)(7)业务(7)购进小汽车可抵扣进项税额=8.32+0.36=8.68(万元)(8)业务(8)购进汽油、矿泉水可抵扣进项税额=1.3×90%+0.26×70%=1.35(万元)(9)该公司7月应向主管税务机关缴纳增值税=14.4+24.48+4.56+3.51-10.84-8.68+2×70%×13%-1.35+0.48=26.74(万元)第三章消费税法一、单选题:二、多选题:三、判断题:四、业务题1.(1)工厂应代收代缴的消费税=(37.5+5)÷(1-15%)×15%=7.5(万元)(2)需要交纳消费税。
《税法》思考题答案(含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第二章增值税【思考题1】境外单位A向境外单位B出售一栋位于北京的大楼;境内某公司接受境外某公司提供的产品设计服务并将此设计用于本企业新产品;某公司在境外租用仓库保管货物。
请问上述三种情形之下,纳税人是否应该向我国政府缴纳增值税?<解答>上述第一和第二种情形需要向我国政府纳税,第三种情形不需要。
原因:第三种情形不属于在境内。
【思考题2】某摩托车厂生产出最新型号的摩托车,不含税销售单价为5000元/辆,2020年12月21日发货给外省的分支机构200辆摩托车用于销售,则该业务是否计算销项税?为什么?<解答>该业务计算销项税。
因为税法规定:设有两个以上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至其他机构用于销售的视同销售,但相关机构设在同一县(市)的除外。
【思考题3】某生产厂商为了奖励某奥运冠军队,决定给每位队员赠送一台小汽车,共赠送了20台,当月该厂家同型号小汽车的不含税销售价为100 000元/台,则该业务是否计算销项税?为什么?<解答>该业务计算销项税。
因为税法规定: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无偿赠送他人的视同销售。
【思考题4】某商店本月销售给某客户一套真皮沙发并负责送货。
该项行为属于混合销售行为还是兼营?应该如何缴纳增值税?<解答>该项行为属于混合销售行为,应该缴纳增值税。
按照税法规定,从事货物的生产、批发或者零售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的混合销售,按照销售货物缴纳增值税;其他单位和个体工商户的混合销售,按照销售服务缴纳增值税。
该商店主营业务为货物的零售,应该按照销售货物缴纳增值税。
在营改增之后,是将过去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不是对纳税人服务重新核定。
混合销售如何征收增值税,需要考虑企业的历史、营业执照经营范围、登记的主辅业务、相关资质及业务实质,做好税务相关登记,合理确定纳税人的主要业务类型,适用相关税率,避免引起纳税分歧。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消费税法第一节消费税概述一、概念消费税,是指以特定的消费品的消费流转额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商品税。
·征税依据:消费品的流转额·征税范围:并不是对所有的消费品征税,有选择性的,以特定的消费品为征税对象,也就是说,它是特种消费税。
·消费税,也是一种间接税,税收随价格转嫁给消费者负担,消费者是间接的纳税人,实际的负税人。
·征收目的:(1)贯彻国家消费政策、引导消费结构,如1989年,为缓解彩色电视机、小轿车的供求矛盾,开征了彩色电视机的特别消费税和小轿车的特别消费税;(2)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由于征收消费税的应税消费品,大部分属于非生活必需品,尽管税负较高,也不会引起大部分消费者的反感;(3)调节收入差异,对有能力消费非生活必需品的消费者,适当课以重税,对高收入者实施间接调节。
二、特征(与增值税相比较)1、消费税是特定征收,增值税是普遍征收。
消费税消费品的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才征收。
这些应税消费品,首先要缴纳增值税,然后还要缴纳消费税。
2、消费税是价内税,增值税是价外税。
3、消费税是一次性征收,增值税是多环节多次征收。
绝大多数应税消费品只在货物出厂销售(或委托加工、进口)环节,以后的批发零售环节不再征收。
4、消费税与增值税通常是同一计税依据。
对从价征收消费税的应税消费品计征消费税和增值税销项税额的计税依据是相同的,均以不含增值税的销售额为计税依据。
5、税率、税额的差别性对于不同的税目,适用不同的税率。
对不同种类或同一种类但不同档次的消费品,设计的税率都不同。
第二节我国消费税制度的主要内容我国现行消费税法的基本规范是2008年11月5日颁布、2009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以及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第51号令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一、纳税主体我国境内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应税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
人大社《税法(简明版)》(第2版)教学大纲制作人:梁文涛制作时间:2021年2月一、课程介绍“税法”课程是应用型院校财经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
“税法”课程服务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具有一定的企业涉税法律知识、涉税岗位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
本课程坚持“理实一体、学做合一”,以涉税岗位能力的培养为主线,直接为培养学生从事财税工作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核算操作能力服务。
“税法”课程配套的《税法(简明版)》(第2版)教材内容包括税法认知、增值税法、消费税法、企业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其他税种税法(上)、其他税种税法(下)共七章。
为培养高端应用型涉税岗位人才,本教材从【工作引例】【情境引例】【工作实例】【理论答疑】【实务答疑】等方面对涉税实例进行分析与操作,主要讲授了企业实际工作所必需的各税种的认知、计算、征收管理、涉税疑难解答等问题,突出了税法的实用性和应用性,让学生在学习税法理论知识的同时,提升税法的实践和应用能力。
本课程采用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习题与案例教学或者实验教学)为辅的教学方式。
二、章节内容及建议课时三、教学目标1.基本知识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现行税制概况。
(2)理解我国现行各税种的含义及征税范围。
(3)掌握我国现行各税种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2.职业能力培养目标(1)会办理企业税务登记、发票领购工作。
(2)能根据企业的类型和业务种类判断税种。
(3)能正确计算各税种的应纳税额。
(4)会使用各类发票、填制涉税文书。
(5)会组织数据的汇总与分析,进行简单的纳税筹划工作。
3.思想素质教育目标(1)具有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2)具有合法进行纳税筹划的意识;(3)具有严谨、诚信的职业品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四、课程设计指南1.本课程以理论教学(含课堂讲授中的学生讨论和课堂练习)为主,大约占课程的60%;实践教学(含习题与案例的练习、讨论和讲解)为辅,大约占课程的40%。
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在实践教学增加仿真实验(或实训)课来进一步掌握课程的主要内容和重点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