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性住房政策执行中地方政府行为的成效与优化研究——以广州市为例
- 格式:pdf
- 大小:981.29 KB
- 文档页数:7
广州市住房保障状况调查分析年级: 2010学号: 1004030228姓名: 张颖怡专业:房地产经营管理指导老师: 汤林弟二零一三年一月摘要随着我国住房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机制在配置住房资源中已发挥基础性作用。
但近十年的实践表明,在住房制度体系由福利制向市场化转型后,城市中低收入居民无法依靠自身能力解决其住房问题。
要解决这部分居民住房问题,必须由政府主导建立和实施住房保障制度。
通过对广州市住房保障制度政策的研究,回顾广州市住房保障的发展历程,了解广州市在住房保障建设方面的成就与特点,更好地掌握当前各层次群体的住房需求,同时借鉴国际上住房保障较好国家的经验与做法,进一步完善广州市的住房保障制度政策,丰富和发展我国大中城市住房保障研究的理论和实践。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广州市建立的保障性住房供给体系在解决中低收入居民住房问题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体系的建立和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
本文在社会保障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公平分配理论、住房过滤理论等理论基础上,紧密结合广州市的实际情况,主要对广州市住房保障制度政策进行研究,并结合我国住房保障现状及广州居民收入水平,对广州现有层次的住房保障中存在不足之处进行分析,提出完善广州住房保障的政策建议。
首先简要概述住房保障制度的理论基础,然后重点对广州住房保障制度政策现状及其主要问题进行重点阐述,最后提出完善广州住房保障制度的政策建议。
从明确住房保障的范围、调整现行的住房保障政策等方面提出建议。
关键词:广州市;住房保障制度;内涵;成效;问题;建议目录摘要 (2)目录 (3)第一章住房保障制度概述 (4)1.1 住房保障制度的内涵 (4)1.2 住房保障制度的理论依据 (4)1.3 住房保障制度的基本特征 (5)第二章广州市各时期住房保障制度政策概述 (6)2.1 解困房制度 (6)2.2 经济适用房制度 (6)2.3 廉租房制度 (6)2.4 限价房制度 (6)2.5 最新措施 (7)第三章广州市住房保障制度的成效与问题 (9)3.1 广州市住房保障制度的成效 (9)3.2 广州市住房保障制度的问题 (10)第四章完善住房保障制度的建议 (12)4.1 建立责任政府 (12)4.2 建立严格的资格审查制度 (12)4.3 完善住房消费财政补贴和税收减免优惠制度 (13)4.4 完善政策性住房金融政策 (13)4.5 形成完善合理的住房不保障体系 (13)结束语 (14)第一章住房保障制度概述1.1 住房保障制度的内涵居住是人类的基本需求。
住房保障政策的实施效果分析在当前城市化进程的背景下,住房保障政策成为了许多城市管理者关注的问题。
政策的实施也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研究。
本文将从政策实施的角度,分析住房保障政策的效果,在此基础上,探讨问题所在,并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一、政策实施背景随着人口持续增加和城市建设不断扩大,住房问题成为了广大城市居民面临的最紧迫问题。
住房问题对于许多人来说不仅仅是一个物质问题,更是涉及到社会公平、经济发展、民生保障等多维度的综合性问题。
面对这样的现实,政府开始加强对住房问题的监管,并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
二、政策效果评估1.保障性住房建设效果保障性住房建设是住房保障政策的核心,其目的是为那些无力购房或无处居住的居民提供临时或永久居所。
截至目前,全国各地在保障性住房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以北京为例,据市政府网站资料显示,自2006年以来,北京市共计建成了60万套保障性住房。
这些住房主要分布在市区和远郊区县。
这些新建的保障性住房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城市中居民的住房问题。
不过,在保障性住房建设方面,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住房数量不够,住房配套设施不健全等问题。
这也需要政府进一步考虑。
2.租赁市场规范化效果最近几年来,政府开展了租赁市场的规范工作,国务院也颁布了《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对住房租赁市场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规定。
这些政策对于促进住房租赁市场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以上海为例,2018年开始出台的一系列住房租赁制度标准,引来了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租房。
这也为租赁住房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
而在租赁市场规范化方面,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例如,违约问题和价格走势等。
3.房价政策效果针对当前房价普遍较高,政府开展了多项措施,包括限购、限贷、调控等等,目的是调控房价并稳定住房市场。
这些措施对于控制房价有一定的效果。
以深圳为例,自2016年以来,深圳市采取了多项房地产政策,如首付比例提高、宅地供应释放缓慢、限价销售等,控制了房价上涨速度。
廉租住房保障扩面政策实施效果分析——来自广州的实证研究崔智海;陈琳;普会霞【摘要】近年来,不少城市通过提高收入线标准,降低住房保障的申请门槛,逐步扩大保障覆盖面,使更多低收入家庭纳入到保障范围.本文通过对广州糜租住房保障扩面政策实施过程的实证分析,从住房保障工作方式、效果、保障标准、居民申报体验等方面分析廉租住房政策扩面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完善广州市廉租住房保障的建议,以期对其他同类城市住房保障扩面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期刊名称】《科技和产业》【年(卷),期】2013(013)010【总页数】6页(P68-72,96)【关键词】廉租住房;住房保障;住房政策;实施效果【作者】崔智海;陈琳;普会霞【作者单位】广州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广州510006;广州大学房地产研究所,广州510006;广州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广州510006;广州大学房地产研究所,广州510006;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广州510006;广州大学房地产研究所,广州51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93.3住房政策在解决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为城镇低收入家庭提供了适宜的居所,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城市居民的住房困难问题。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我国住房保障政策的实施也在不断的完善。
近年来,越来越多城市通过放开收入标准,降低保障房申请门槛,将更多的困难群众纳入保障范围。
广州市于2012年调整了廉租房申请标准,扩大了保障覆盖面。
然而,扩面后实施的效果如何,低收入家庭对于住房保障方面的诉求是否得到满足以及基层在执行扩面政策过程中是否存在问题,又如何去应对这些问题,引起我们的关注。
本文以广州市新纳入廉租住房保障的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为调查对象,针对住房保障扩面政策实施效果,对其展开实证研究。
1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国外尤其是西方国家对住房保障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保障理论方面。
广州市住房保障制度与政策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广州市作为中国南方的经济中心城市,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一直十分活跃。
然而,高房价和房租压力却一直困扰着广州市的居民。
特别是近几年,大城市的人口流动和聚集,加上住房保障制度和政策的问题,使得广州市的房屋租赁市场愈加繁琐。
政府实施一系列的保障政策,旨在解决住房问题,但却似乎并没有显著的效果,反而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
因此,本文主要探讨广州市住房保障制度与政策的现状和问题,希望从各个方面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为广州市住房问题的解决提供依据和参考。
二、研究的内容和目标本文的研究内容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探讨广州市住房保障制度与政策的现状和发展历程,了解广州市住房保障制度与政策的发展过程,以及各种政策的实施效果和存在的问题。
2. 对比分析广州市住房保障制度与政策与国内外其他城市的相同或相似制度与政策,评估其优缺点,为广州市住房保障制度与政策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3. 结合广州市的实际情况,探讨广州市住房保障制度与政策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与措施,以期实现广州市住房保障制度与政策的完善。
三、研究的方法和步骤1. 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各种书籍、学术期刊、学位论文以及政府文件等资料,了解国内外相关住房保障政策及制度的发展与创新情况。
2. 实证研究法,采用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方式,收集广州市居民的住房需求、实际情况以及对住房保障政策的认知度,以获取第一手资料。
3. 从实际情况出发,梳理广州市住房保障制度与政策的现状和问题,重点挖掘其中的困难和瓶颈,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
四、预期研究结果1. 了解广州市住房保障制度与政策的现状和发展历程,分析存在的问题。
2. 评估对比分析广州市住房保障制度与政策与国内外其他城市的相同或相似制度与政策,评估其优缺点。
3. 结合广州市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建议与措施,以期实现广州市住房保障制度与政策的完善。
五、论文的组织结构第一章:研究背景和意义。
PPP模式下政府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的职能研究摘要:居民住房一直是我国关注的民生问题。
在国家统筹部署下,近年来广州市不断完善政府职能建设,充分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开展PPP模式下保障性住房建设,以改进公共住房服务。
文章以广州市为例,指出PPP模式下保障性住房建设政府职能存在的问题,如存在项目资金投入不足、政府部门分工不明晰、监管制度不够健全、融资职能效果不突出以及资源分配机制不健全等问题。
得出广州市政府应坚持政府的主导地位、坚持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坚持创新制度增强活力、坚持多样化政策支持的结论。
关键词:PPP模式,保障性住房,政府职能一、引言当前,我国在保障性住房方面取得了一些喜人的成绩。
但与全面完成中小城市保障性住房建设目标仍有一定距离,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资金问题。
由于保障性住房资金需求大,地方财政也难以为继。
在此背景下,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模式应时而生,即政府与社会资本的一种合作机制。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应用PPP模式能积极引导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为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提供资金投入渠道,助推保障性住房建设高质量发展。
自引入PPP模式以来,广州市在建设保障性住房方面的规模效益有了显著提升,广州市作为我国改革先行区域,具有代表性及前瞻性。
鉴于此,本文以广州市为例,探讨在PPP模式下,广州市政府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的权责问题,以期为地方政府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全面正确地履行其服务职能、融资职能、监管职能等提出针对性建议。
二、存在问题根据政府干预理论,从职责内容边界、管理过程、项目特性,分析当前PPP模式下广州市政府职能存在的问题。
(1)缺乏明晰的政府部门工作指引要想有效运行PPP模式,首先必须明确划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责任边界,但是对于中央政府和广州市政府如何公平合理地承担各自的责任,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可以依据。
而且,PPP模式下保障性住房建设的相关事务可能会涉及到如监管部、住房保障部、城市规划部等多个职能部门,这就会导致职能交叉、政府间权责不清或者责任泛化等问题的出现。
大城市住房保障政策效果评估与改进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大城市面临着日益严峻的住房问题。
这些城市普遍面对着供需矛盾激烈、购房压力持续加大、租赁市场不健全等挑战。
为解决住房问题,大城市纷纷出台了一系列住房保障政策。
然而,这些政策的实施效果如何,以及如何改进以更好地满足市民的住房需求,成为亟待研究的问题。
一、大城市住房保障政策的效果评估1. 提高购房门槛和限购政策为控制房价上涨和炒房现象,大城市纷纷推出了提高购房门槛和限购政策。
这些政策以限制非本地户籍人口购房、限制购买多套住房等方式进行。
从宏观角度看,这些政策有效降低了投资性购房需求,抑制了炒房现象。
然而,一些人才和刚需购房群体因此受到了一定的限制,需要政策进一步优化,提供特殊通道和优惠政策引导他们购房。
2. 加强公共租赁住房建设为解决大城市的人口流动和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大城市出台了公共租赁住房政策。
通过建设公共租赁住房,并对符合条件的家庭提供租金补贴,政府希望能够实现住房保障的公平性。
然而,目前公共租赁住房建设进展较慢,租赁市场的供应不足,导致租金高涨,一些低收入家庭仍然难以享受到这一政策的实惠。
因此,进一步扩大公共租赁住房的规模,并加强监管,确保其真正惠及低收入家庭是非常重要的。
3. 推动租赁市场发展为解决大城市居民的租房问题,一些大城市提出了租购同权政策和租购并举的思路。
通过推动租赁市场的发展,提高市场供给,减轻市民的购房压力。
在这方面,一些大城市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租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租赁合同的法律保障也不断完善。
然而,当前租赁市场还存在着租金上涨、租赁权益保障不足等问题。
因此,需要政府加大力度解决这些问题,同时完善政策,鼓励企业和个人投资兴建租赁房源。
二、改进大城市住房保障政策的建议1. 统筹城市空间规划和土地使用大城市住房问题的根本解决还在于土地供应。
政府需要统筹城市空间规划和土地使用,合理确定住宅用地规模和用地结构。
当地政府可以通过供应合理的住宅用地,增加房屋的供应量,缓解市场紧张的局面。
我国保障房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我国保障房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正文部分分析了我国保障房政策现状,指出保障房建设面临的问题包括分配政策矛盾和资金难题。
提出了加强政府监管、增加建设资金、完善设计标准等对策。
结论部分强调了解决保障房分配不公、加快建设进度和提升品质的重要性。
当前保障房建设存在着一些问题,但通过政府的努力和改进政策,可以有效解决这些困难,为我国的保障房事业进一步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加强保障房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促进社会公平和稳定,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目标。
【关键词】我给出的关键词如下:保障房发展、问题、对策、政策现状、建设面临的问题、分配政策矛盾、建设资金难题、提升品质、政府监管、分配不公、建设资金增加、设计标准完善。
1. 引言1.1 背景介绍我国保障房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引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保障房需求量逐年增加,但保障房政策面临的挑战也日益凸显。
保障房的建设标准和质量也面临着一定的批评和争议。
深入分析我国保障房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有效的对策,对于推动我国保障房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意义保障房是保障国家贫困人口基本住房权利的一项重要政策。
研究保障房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分析保障房政策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保障房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矛盾,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深入研究保障房分配政策的矛盾和建设资金难题,有助于完善相关政策和机制,提高保障房建设效率和质量。
探讨提升保障房品质的对策,能够为未来保障房建设提供指导,促进保障房政策的实施和落实。
研究保障房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对于有效推进我国保障房事业的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我国保障房政策现状我国保障房政策的出台是为了解决城市住房困难群体的居住问题,实现全体人民都有住房的目标。
保障房政策的实施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广州市实施保障性住房政策问题及原因分析广州市实施保障性住房政策面临资金投入缺口大,影响政策执行目标实现;忽视合理规划,导致目标群体生活成本增加;供应覆盖面不广,影响政策实施效益评价;监管措施不够,导致政策实施过程歪曲等问题。
引起这些问题的原因有政策直接实施主体自身利益关系的干扰、政策实施资源和环境因素的制约、政策实施目标与市场经济的矛盾等。
标签:保障性住房;住房政策;政策实施F21广州市实施保障性住房政策面临的问题自住房制度改革以来,广州市政府帮助中低收入家庭解决住房问题,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措施,包括初步构建了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和限价商品房在内的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但住房保障是一项涉及面广、影响深刻的庞大的系统工程,广州市在实施保障性住房政策过程中同样也存在不少问题。
我们通过调查,认为广州市在实施保障性住房政策时遇到的主要问题如下:第一,资金投入缺口大,影响政策执行目标实现。
调查表明,有24%的人认为资金投入缺口大,保障房是政府解决中低收入人口住房问题的重要举措,但资金来源不稳定却是制约其发展的一大障碍。
例如,在廉租房建设方面,《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24号)中对于廉租住房建设的资金来源有明确的规定:一是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在提取贷款风险准备金和管理费用之后全部用于廉租房建设;二是土地出让净收益用于廉租房保障资金的比例不得低于10%;三是廉租房租金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专项用于廉租住房的维护和管理。
而广州在对保障性住房的资金投入方面则比较模糊。
2007年广州市土地出让金收益为207亿元,2008年为102亿元。
如按照至少10%提取廉租房建设资金,应分别为20.7亿和10.2亿元。
但根据广州市财政局公布的数据,2007年保障性住房的投入为3000万元,广州市财政局后来公布的数据,2009年广州的土地出让金收益超过425亿元,创下历史新高。
如果按照10%的投入比例,2009年广州市投入廉租房建设的资金应在40亿元以上。
文献综述摘要廉租房问题是我国政府为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实施的一种社会保障政策,对于创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对廉租房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健全相应的法律制度,使廉租房管理和运作更加完善,提供充足的廉租房房源,拓宽廉租房的供应面,对保障人民群众的居住权利,和缓解社会分配不公的矛盾,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以广州为例,探讨了广州目前廉租住房建设的政策背景及建设现状,并分析了由于资金问题、规划问题和管理体制等原因导致的廉租户住房保障失利的现象。
同时采用问卷调查、深入访谈等方法对广州典型廉租住房社区居民的居住情况进行了实证调查研究。
结合笔者对相关管理部门和廉租房社区的实地走访,试图提出完善的途径,从而对广州市发展廉租房政策进行一些积极的探索。
关键词:广州市;廉租房;管理服务一、前言我国住房领域市场化运行以后,低收入群体住房问题日益凸显,已经引起社会和政府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各地政府逐渐将廉租房制度作为住房保障制度的重中之重,但是各地对廉租房制度都缺乏系统的研究,也都在对廉租房制度的构建和运行进行积极的摸索。
广州虽然走在廉租房制度发展的前列,但也难免遇到各种共同和特有的问题。
因此,本文一方面希望在有限的范围内,推动广州市廉租房理论研究,同时也希望为广州市廉租房建设与管理提供理论参考,甚至为其他城市的廉租房发展提供可借鉴的材料;另一方面希望能对一些函须解决的问题提出相关完善路径,推动广州市廉租房制度实施进一步完善及改善广州市低收入群体的居住条件。
二、主题在住房保障方面,国外采取的措施与我国大不相同,本文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大致的对国外的住房保障情况进行了一定的了解,同时也将关于廉租房在我国范围内实施情况的文献做了一些分类和总结。
(一)国外住房保障的研究情况与我国相同的,国外也有保障性的住房,在人民生活最基本的居住方面给予保障。
但是国外的保障性住房与我国的是不同的,他们不叫廉租房,也没有经济适用房,他们的保障性住房一般称为公共住房等。
《保障性住房政策研究》篇一一、引言保障性住房政策是政府为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而实施的重要政策。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住房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因此,对保障性住房政策进行深入研究,对于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保障性住房政策的背景、现状、问题及优化措施进行探讨。
二、保障性住房政策的背景及现状保障性住房政策是指政府为中低收入家庭提供的一种住房保障制度。
其背景是在城市化进程中,大量人口涌入城市,住房需求剧增,而房价不断上涨,使得许多中低收入家庭无法承受。
为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保障性住房政策,如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房等。
目前,我国保障性住房政策已取得一定成效。
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建设了大量保障性住房,使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条件得到改善。
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政策执行不力、资源配置不合理、申请审核机制不完善等。
三、保障性住房政策存在的问题1. 政策执行不力:部分地区在执行保障性住房政策时,存在政策落实不到位、执行力度不够等问题,导致政策效果不佳。
2. 资源配置不合理:在保障性住房的资源配置上,存在区域分布不均、供需矛盾突出等问题,部分地区保障性住房供应过多或过少。
3. 申请审核机制不完善:保障性住房申请审核机制存在漏洞,部分不符合条件的家庭通过非正常途径获得保障性住房,造成资源浪费。
四、优化保障性住房政策的措施1. 加强政策执行力度:政府应加大对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宣传力度,提高政策执行人员的素质和能力,确保政策落到实处。
2. 优化资源配置:在保障性住房的资源配置上,应充分考虑区域发展差异和人口分布特点,合理规划布局,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3. 完善申请审核机制:建立严格的申请审核机制,加强信息公开和监督力度,防止不符合条件的家庭获得保障性住房。
4. 推动多元化住房供应: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推动多元化住房供应,减轻政府负担。
住房保障政策执行效果评估分析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背景下,住房问题一直是广大市民关注的焦点。
为了解决住房问题,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住房保障政策。
然而,执行效果如何,是否真正满足了市民的需求,需要进行深入的评估和分析。
一、政策背景及出台目的住房保障政策的出台是为了改善住房条件,保障市民基本居住权益的一项重要措施。
政府通过提供廉租房、公共租赁住房等方式,帮助中低收入群体解决住房问题,促进社会稳定和就业的稳定发展。
二、政策执行情况分析1. 廉租房供给不足问题在一些大城市,由于土地资源有限和市场需求巨大,廉租房供给存在一定的问题。
政府部门需要加大力度,加强规划和建设,保障廉租房的供给量能够满足居民的需求。
同时,还需要改善廉租房的质量,提高居住的舒适度。
2. 公共租赁住房分配公正性问题公共租赁住房的分配问题一直备受争议。
一些地区存在着权力寻租、关系优先的现象,导致一些有需要的人未能获得公共租赁住房。
政府应该加强监管,确保公共租赁住房的公平公正分配,真正让有需要的人受益。
3. 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和维护问题公共租赁住房的管理和维护是政策执行的重要环节。
政府需要加大对公共租赁住房的监管力度,加强日常的维护和修缮工作,确保住房的安全和环境的卫生。
4. 住房供应结构问题政府应当综合考虑不同群体的住房需求,合理调整住房供应结构。
对于年轻人和新毕业生来说,应该提供适宜的租赁型住房;对于有稳定工作和收入来源的群体,则可以加大购房政策的支持力度。
只有确保供应与需求相匹配,才能真正解决住房问题。
三、政策执行效果评估1. 改善住房条件通过住房保障政策的实施,中低收入群体的居住条件得到了大幅改善。
他们能够以较低的租金或者房价在安全、舒适的条件下居住,这对提高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作用。
2. 稳定社会和就业住房保障政策有效地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就业的稳定发展。
如果没有住房问题的解决,一些人可能会因为无法找到适宜的住房而选择离开当前的城市,这对于城市的稳定和就业的稳定将带来负面影响。
住房保障政策的落地与效果评估案例研究近年来,我国住房保障政策不断调整和推进,以解决城市居民的住房问题。
本文将通过一个案例研究,探讨住房保障政策的具体实施情况以及其对居民的影响和效果评估。
案例背景介绍:位于我国某大城市的XX小区,是一个老旧的城中村。
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该区域逐渐成为稀缺住房资源的集中地。
为了解决居民的住房问题,当地政府在2015年实施了一项住房保障政策。
落地情况分析:该政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改造升级老旧住房,提高居民的居住条件;其次是推出一系列住房保障措施,为低收入群体提供廉租房或公租房等住房选择。
具体执行过程中,当地政府组织了专门的调研团队,对住户的收入情况和住房需求进行全面评估。
针对不同的家庭情况,制定了相应的住房保障政策,并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住房改造和建设。
效果评估:经过两年的实施,该住房保障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
首先,在住房改造方面,许多老旧住房得到了拆除或改建,取而代之的是条件较好的新居所。
这使得居民的居住环境大为改善,提高了居住的舒适度和品质。
其次,在低收入群体的住房保障方面,政府投入了大量资源建设了一批廉租房和公租房项目。
这些房源通过公开摇号等方式分配给符合条件的居民,确保了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需求得到满足。
与此同时,政府还积极引导和推进住房租赁市场的发展,增加了住房供应的多样性,提高了市场的运行效率。
通过对该政策的评估发现,住房保障政策的实施带来了以下几方面的积极影响:1. 社会稳定:该政策有效减少了低收入人群的住房负担,提高了他们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住房问题得到解决,也降低了社会不公平的程度,增强了社会的稳定性。
2. 经济拉动:住房保障政策的实施刺激了建筑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就业和经济增长。
增加了住房改造和建设的需求,扩大了市场规模,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3. 城市更新:借助住房保障政策,相关地区的老旧住房得到了重建,促进了城市更新的进程。
同时,新建的廉租房和公租房项目改善了城市住房结构,提升了城市形象和品质。
住房保障政策的落地与效果评估案例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增长的压力,住房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解决这一社会难题,不少国家制定了各种住房保障政策,并通过实施这些政策来改善居民的住房条件。
然而,住房保障政策的落地与效果却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不断评估和调整。
本文将通过对某国家住房保障政策的案例研究,探讨其政策的实施情况以及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案例研究所涉及的国家是XX国,该国近年来面临着严重的低收入人群住房困境。
为了改善低收入群体的住房条件,XX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住房保障政策,并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实施。
首先,XX国政府设立了住房保障专项基金,用于提供贷款和补贴等形式的资金支持。
这一基金的设立,使得低收入人群可以通过贷款购买或租赁适合自身条件的住房,同时还可以享受一定的补贴,减轻经济压力。
此外,政府还鼓励企业和社会团体参与住房保障项目,通过与开发商合作等方式增加住房供应。
其次,在住房建设方面,XX国政府加大了对公共租赁房、廉租房和限价房等保障性住房的投入。
政府不仅提供土地资源支持,并且为开发商提供相应补贴激励,以降低房屋建设成本,从而降低住房价格。
这些保障性住房项目主要面向低收入人群,通过租金补贴和价格优惠等方式,为他们提供了相对稳定和经济实惠的住房选择。
此外,XX国政府还加大了对农村居民的住房保障力度。
针对农村住房困难,政府实施了农村危房改造、新农村建设等计划,改善了农村居民的住房条件。
通过改造旧房或提供补贴用于建设新房,农村居民的居住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
整体而言,XX国的住房保障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政策实施后,低收入人群的住房购买力大幅提高,租金负担得到缓解,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政策还有效促进了住房市场的发展,增加了住房供给,有效缓解了城市住房紧张现象。
然而,住房保障政策的实施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政策的资金投入仍然不足以满足住房需求的激增,导致部分低收入人群仍然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政策工具优化视角下的中国保障性住房政策探讨政策工具优化视角下的中国保障性住房政策探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中国的城市化率不断提升,同时也面临着住房问题的严峻挑战。
保障性住房政策作为重要的社会民生政策,一直是政府的关注重点。
如何优化政策工具,使保障性住房政策更加有效地服务于需要保障住房的人群,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中国保障性住房政策现状与问题中国的保障性住房政策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住房制度也在不断变化中。
2007年,政府开始明确提出要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
2010年,国务院出台了《促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了保障性住房的定位和发展目标,确保了住房与城市建设、土地利用、环境保护等各项政策的协调发展。
然而,中国的保障性住房政策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首先是政策规划缺陷。
政府在制定保障性住房政策时,过于强调“住房量”而忽视了“住房质”,导致一些保障性住房项目质量不高,无法满足人们的舒适性和安全性需求。
其次是政策实施存在的问题。
在很多城市,资金来源不足,建设进度缓慢,导致住房供应不能及时满足需求;监管体系建设不健全,加之部分地区存在贪污腐败等不良现象,使得保障性住房项目的搭建和后期管理出现问题。
再者是政策落实不到位。
政府在保障性住房政策落实中,对不同行政等级的配合和引导不够,导致在实施过程中频频出现政府和开发商之间的合作问题和地方政府和市民之间的信任缺失问题。
二、政策工具优化视角下的保障性住房政策探讨政策工具优化,是指通过对政策执行内容进行调整和完善,使政策更加适合实际情况和社会需要的过程。
针对中国保障性住房政策的现状和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 政策规划优化政策规划优化是保障性住房政策优化的重要一环。
政府应该注重发展住房的质量,通过制定明确的规划,对住房的建设质量、专业设计和施工质量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
同时,政府也应该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公众关注和了解保障性住房的质量问题,推动市场化改革,鼓励社会力量加入到保障性住房建设中,提升住房的质量与竞争力。
住房保障政策的落地与效果评估案例研究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住房问题成为了许多国家面临的重要挑战。
为了解决人民的基本住房需求,各国纷纷推出了一系列住房保障政策。
本文将以中国的住房保障政策为例,对其落地情况以及效果进行评估分析。
一、住房保障政策的背景中国作为一个拥有庞大人口的发展中国家,住房问题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
特别是城市化进程加快后,许多城市出现了住房供给不足、价格过高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人民的生活质量。
为此,中国政府通过制定一系列住房保障政策,旨在通过调整住房供需关系,解决住房问题。
二、住房保障政策的内容中国的住房保障政策涵盖了多个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经济适用房政策:针对收入较低的家庭,政府通过补贴或优惠方式,帮助他们购买适用房,以解决住房问题。
2. 公共租赁住房政策:为租房人群提供价格较为合理的租赁住房,以缓解租房市场的压力。
3. 农村住房改善政策:通过改善农村住房条件,增加农民的住房舒适度。
以上政策只是中国住房保障政策的冰山一角,政府还通过土地供应、贷款优惠等方式,促进住房供应和改善。
三、住房保障政策的落地情况中国住房保障政策的落地情况总体上可以说是比较成功的。
政府通过购地、建设等方式,积极增加了住房供应量。
以经济适用房政策为例,政府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经济适用房建设,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
同时,公共租赁住房政策也在许多城市得到了贯彻实施,为租房人群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然而,住房保障政策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政策执行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导致政策的落地时间较长。
其次,政策实施中也存在着一些漏洞,部分人群仍然无法享受到住房保障政策带来的福利。
此外,由于城市住房价格涨幅较大,导致在一些热点城市,住房保障措施的效果相对较弱。
四、住房保障政策的效果评估针对中国住房保障政策的效果,研究表明,政策整体上确实提高了住房保障水平。
新建的经济适用房和公共租赁住房解决了一部分人的住房需求,有效缓解了住房问题。
简述广州市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发展与探索概述:广州市在发展保障性住房制度方面不遗余力,通过不断总结经验和问题,逐渐探索出具本地特色的保障性住房规划建设和管理思路,切实解决中低收入人群和家庭的住房、交通出行、医疗教育等现实需求,起到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广州市保障性住房特点与问题探索与发展Abstract: Guangzhou city in the development of indemnificatory housing system, spare no effort, through constant summing up experiences and problems, explore gradually issued by the lo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demnificatory housing construction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ideas, to solve the low-income population and family housing, transportation, medical education, the reality needs, to improve the livelihood of the people, promote social harmony and stability of the important role.Key Words: guangzhou indemnificatory housing characteristics and problems of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前言在中国几十年的经济体制转变中,广州成为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在城市经济发生明显变化的同时,广州市的住房保障制度也一直进行探索和完善,从最初解困房建设、到安居房、经济适用房的转变,再到为控制房地产业过快增长而推出的限价房、以及如今建立多层次的住房保障制度体系,开发建设与中低收入者居住需求相适应的保障性住房小区,解决中低收入者的住房困难,探索实现“住有所居”之路。
浅谈当前保障性住房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当前,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与管理面临着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既涉及到政府部门的政策执行,也涉及到社会各界的参与和监督。
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和管理关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解决这些问题势在必行。
本文将从政策执行和社会监督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政策执行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政策落实不力。
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保障性住房建设的相关政策和法规,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部分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并未能够全面贯彻执行,导致了许多困难群众无法享受到相应的政策待遇。
二是资金使用不透明。
一些地方政府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存在着资金使用不透明、浪费等问题,导致了资金的浪费和住房建设的效率不高。
三是地方政府对于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重视不够。
一些地方政府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并未能够给予足够的重视,导致了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进展缓慢。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部门加强政策的落实,并对资金使用进行严格的监督,同时提高对于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重视程度。
保障性住房管理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管理手段不够灵活。
当前,我国对于保障性住房的管理手段还不够灵活,一刀切的管理方式并不能够满足不同地区和不同群众的需求。
二是管理水平不够高。
一些地方对于保障性住房管理的专业人才不足,管理水平相对较低,导致了保障性住房的管理效果不佳。
三是监督不够到位。
当前,对于保障性住房的管理监督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导致了管理工作的起伏不定。
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不断完善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水平,加强对保障性住房管理的监督。
在对策方面,首先需要加大政策的落实力度。
各级政府部门应当加强对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宣传和实施,确保政策能够有效地落实到位,让每一个困难群众都能够享受到政策的实惠。
其次需要加强资金使用的监督和透明度。
对于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资金使用,应当加强监督,确保每一分资金都能够用到刀刃上,提高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效率。
再次需要加强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重视。
保障性住房政策执行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城市为例研究题目:保障性住房执行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城市为例摘要:保障性住房的执行在实际中面临着诸多问题,本文以城市为例,对保障性住房执行中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
研究采用了文献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深入探讨保障性住房执行中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策略与建议。
本研究的结果可以为保障性住房的完善和改进提供有益的参考。
1. 引言保障性住房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对于解决城市居民的住房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保障性住房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如执行的效果不明显、执行成本高、执行机构职能不清等。
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城市保障性住房执行中的问题进行探讨,提供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2.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了文献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通过文献研究的方式,了解并总结已有的关于保障性住房执行的研究成果。
其次,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收集相关的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以揭示保障性住房执行中的问题。
3. 数据分析与结果呈现在本研究中,我们首先对城市保障性住房的执行现状进行了梳理与描述。
然后,通过统计分析城市保障性住房执行的关键指标,如投入资金、保障性房源建设进度和质量等,揭示了保障性住房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进一步,我们从执行效果、执行成本、执行机构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问题解决对策。
4. 结论与讨论本研究的结果表明,保障性住房的执行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的执行效果不明显、执行成本高等。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和建议,如进一步改进设计,提高执行效果;合理调整投入资金,降低执行成本;强化执行机构的职能等。
这些对策和建议可以为保障性住房的完善提供有益的参考。
5. 结束语本研究对保障性住房执行中的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一系列的对策与建议。
然而,由于篇幅有限,本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
希望通过本研究可以引起更多研究者对保障性住房执行问题的关注,并为执行提供更多有益的思考和建议。
广东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情况报告
根据我的了解,广东省保障性住房建设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和成就。
以下是广东保障性
住房建设的情况报告:
1. 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广东省政府高度重视保障性住房建设,投入大量资金和资源支持。
多年来,广东省不断增加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规模,为广大居民提供了更多的住房
选择。
2. 政策和制度创新:广东省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实际的保障性住房政策和制度,推出了
一系列创新举措,包括租赁补贴、公租房、廉租房等。
这些政策和制度的推行,有力
地促进了广东省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和发展。
3. 区域分布均衡:广东省注重保障性住房的区域分布均衡,充分考虑到城乡发展差异
和居民需求。
除了在大城市建设保障性住房外,广东省还在县城和乡村地区建设了大
量的廉租房和公租房,为农民工和低收入居民提供了基本的住房保障。
4. 提高住房品质:广东省保障性住房建设注重提高住房品质,不仅在建筑设计上提升
了舒适性和实用性,还建设了配套设施和服务,如幼儿园、学校、医疗机构和市场等,丰富了居民的生活条件。
总的来说,广东省保障性住房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为广大居民提供了更多的住房
选择和保障。
然而,由于人口众多和经济发展快速,广东省的保障性住房仍面临一些
挑战,如供需不平衡、配套设施不足等问题,需要继续加大力度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提高住房保障水平。
2017年6月第17卷第2期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Heb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CSocial Sciences)Jun. 2017Vol. 17 No. 2文章编号:1671 - 1653(2017)02-0025 -07保障性住房政策执行中地方政府行为的成效与优化研究----以广州市为例刘雪明w,莫彦玲t(1.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广东广州510006;2.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贵州都匀558000)摘要:保障性住房政策执行是实现保障性住房政策目标、解决中低收入群体住房问题的 重要措施,地方政府的执行行为直接影响着保障性住房政策目标的实现。
广州市政府积极作 为,加大资金投入,保障土地供应,扩大对象范围,加强分配管理,执行保障性住房政策取得了 显著的成效,但是也存在公众满意度不够高的问题。
完善执行计划,加大执行力度,强化监督 管理,提高人员素质,既有利于优化地方政府的执行行为,又将促进保障性住房政策目标的 实现。
关键词:保障性住房;政策执行;地方政府;政府行为;广州市中图分类号:F299. 23 文献标识码:A DOI 10. 3969/j.issn. 1671-1653. 2017. 02. 004Effectiveness and Optimization of the Local Governments Behavior inthe Affordable Housing Policy Implementation------A Case Study of GuangzhouLIU Xue-ming1,2,MO Yan-ling1(1. Institut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Guangzhou U niversity, Guangzhou 510006» China;2. Qiannan. Norm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Duyun. 558000, China)Abstract:The affordable housing policy implementation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realize the goal and to solve the housing problem of the low as well as middle income group.The local governments behavior directly affects the realization of the goal.The municipal government of Guangzhou takes active actions to increase capital investment,to protect the land supply,to expand the scope of the object and to strengthen the distribution management.The implementation has achieved remarkable results.收稿曰期=2017-03-28基金项目:广州市社科规划项目(15Y5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6BDJ020)作者简介:刘雪明(1965 -),男,江西兴国人,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兼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黔南民 族师范学院校长助理(挂职),主要从事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研究;莫彦玲(1993 -),女,广东广州人,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3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
26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 年However, the public satisfaction is not good enough. In order to solve this problem, the government should perfect the plan, increase enforcement, strengthen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These measures will not only help to optimize the execution behavior of local governments, but to promote the goal to come true.Key words:affordable housing;policy implementation;local government;government behavior;Guangzhou City保障性住房政策成效的取得及其政策目标的 实现离不开地方政府的贯彻执行,地方政府执行 行为的力度将决定保障性住房政策执行的成效,进而决定中低收人群体住房问题解决的程度。
近 年来广州市政府对保障性住房政策的执行日益重 视,在资金投人、土地供应、建设分配、后续管理等 方面行为积极,行动果断,保障性住房政策得到了 较好地执行,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当然,理想与现 实总是存在着差距,面对保障性住房政策的目标 要求,地方政府的执行行为依然需要进一步优化,以使保障性住房政策得到更好地执行,政策目标 得到全面地实现。
一、保障性住房政策执行中地方政府行为成效的调查在保障性住房政策执行中,地方政府有着资 金投人、土地供应、选址规划、督促建设、分配管理 等各种执行行为。
地方政府执行政策的行为方 式、行为力度直接影响着保障性住房政策成效的 取得以及政策目标的实现。
为了了解地方政府执 行行为与保障性住房政策执行成效的关系,我们 在广州市对芳和花园、广氮花园保障小区居民进 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50份,回收334份,其中有效问卷304份。
通过对有效问卷的统计与 分析,并结合其他相关资料,从而得出地方政府执 行保障性住房政策行为的成效。
(一)地方政府执行保障性住房政策的效率第一,地方政府的资金投人持续增长。
“建设 保障房,资金筹集是重中之重。
”[1]从2006年开 始,广州市大力执行保障性住房政策,政府为了有 效地促进政策的实施,2009年开始投人逾10亿 元资金建设保障性住房,而根据国家财政部2015 年的数据显示,全国各级财政用于保障性安居工 程支出4 881.01亿元,同比增长11. 3%。
[2]但是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只有3. 4 %的被调查者认为 政府的资金投人完全到位,超过25 %的被调查者 认为政府的资金投人不到位甚至完全不到位,而有将近三分之一的被调查者对于政府资金的到位 率是完全不清楚的。
可见地方政府投资行为的透 明度还不够,没有让政策受益者或普通大众真正 了解其投资行为以及行为的成效。
第二,地方政府的土地供应显著增加。
广州 市近两年通过公开出让土地共筹集保障性住房约 7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城市中低收人群体提供 了所需的住房保障,也为城市建设提供了 一定的 拆迁安置房源。
2014年广州市住宅用地计划供 应量6.66平方公里(其中商品住宅用地5. 27平 方公里,保障房用地1. 39平方公里),略高于 2013年的实际供应量6.49平方公里,比全市前5年住宅用地年均供应量(5. 52平方公里)增加 20. 7%,说明地方政府对于保障性住房的土地投 人行为是较为积极的,力争尽量满足中低收人群 体对住房的需求。
第三,地方政府的项目进展日益达标。
根据 《2015年住房保障工作目标责任书》,广州市2015 年应开工建设保障房13 729套、基本建成保障房 21 213套、发放租赁补贴1 800户。
而截止2015 年12月31日,广州市基本建成保障性住房21 372套,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3]但从我们调查的 结果看,有将近三分之一的被调查者认为政府的 建设计划仍未达标,与计划仍有差距。
这说明大 家对地方政府在保障性住房建设方面的作为还不 太了解,地方政府有必要进一步宣传自己在保障 性住房政策执行中的行为表现。
第四,地方政府的住房分配速度提升。
虽然 近年来随着保障性住房管理信息系统的完善,地 方政府在保障房分配的效率方面比以往有着明显 的改进,保障房对象的等待时间也已经缩短。
但 是根据我们调查的数据显示,仍有将近一半的政 策受益者花费了超过两年的时间来申请保障性住 房,被调查者普遍认为申请时间过长,申请的步骤 较为繁琐,反映出地方政府不能及时地解决居民 迫切的住房需求,也反映出地方政府在保障性住 房政策执行中的分配行为还未得到政策对象的充第2期刘雪明,莫彦玲:保障性住房政策执行中地方政府行为的成效与优化研究27分肯定。
第五,地方政府的人住管理效率较高。
自1986年广州市启动住房解困工作以来,累计开工 建设和筹集保障房已达23. 17万套,通过实物配 租和租赁补贴两种方式已累计解决11万余户困 难家庭住房问题,累计人口达33万余人,基本实 现了在册低收人住房困难家庭的“应保尽保”[4]。
在走访调查过程中,我们也观察到绝大部分的保 障房小区(包括芳和花园、金沙洲小区、广氮花园 等)的人住率都很高,人住情况已经达到饱和或基 本饱和的状态。
保障性住房的人住率反映出地方 政府的管理效率,人住率越高,地方政府的管理效 率越高,同时也反映出地方政府的管理行为越 到位。
(二)地方政府执行保障性住房政策的效益第一,地方政府执行行为抑制了房价的过快 增长。
众所周知,广州市近年来的房地产价格居 高不下,广州市的住宅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已经 从2008年的8 781元/平方米上涨至2014年的 14 739元/平方米,这样的价格水平已经完全超 出了普通居民的购买力,地方政府也采取多种行 为和措施来抑制房地产价格的上涨,保障性住房 政策的执行便是其中之一。
据业内人士称,在广 州这样的一线城市,如果庞大的中低收人群体不 能够申请保障性住房,全都购买普通商品房,广州 市的房价一定会更高。
[5]地方政府执行保障性住 房政策的行为对抑制广州市的房价起到了 一定的 作用,具体来说抑制的程度如何?有将近三分之 一的被调查者认为抑制作用一般,也有将近一半 的人表示不知道有抑制作用。
第二,地方政府执行行为促进了经济的持续 发展。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广州市GDP从2008 年到2015年一直保持持续上升的增长趋势,具体 为 2008 年 8 215. 82 亿元、2009 年 9 112. 76 亿 元、2010 年 10 748. 30 亿元、2011 年 12 423. 44 亿 元、2012 年 13 551. 20 亿元、2013 年 15 420. 14 亿 元、2014 年 16 706. 87 亿元、2015 年 18 100. 41 亿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