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弥漫增生为主要表现的IgA肾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预后
- 格式:pdf
- 大小:191.12 KB
- 文档页数:4
2022年大理大学临床医学专业《病理学》科目期末考试卷A一、判断题1、前列腺素具有疼痛、发热、扩张血管等作用。
()2、炎性渗出是系统性硬化的特征性病变。
()3、过量的铅可在近齿跟处形成一种“铅线”。
()4、围产期感染通常经宫颈(上行)或经胎盘(血行)途径感染。
()5、假性肥大是由于间质脂肪细胞等增生引起的。
()6、肿瘤坏死因子(TNF)可以引起患者发热。
()7、肝硬化早期,肝体积可稍增大,重量增加。
()8、多发性骨髓瘤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
()9、卵巢黏液性肿瘤分为良性、交界性及恶性。
()10、肾母细胞扁是良性肿瘤,一般不发生转移。
()11、动脉粥样硬化与动脉硬化属于同一概念。
()12、石棉小体的检出是肺石棉沉着病的重要病理诊断依据。
()13、神经鞘瘤是椎管内最常见的肿瘤。
()14、甲状腺腺痛的组织学分类和预后无关,甲状腺癌的组织学分类和预后有关。
()15、淋病是由淋球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炎症,是目前我国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
()二、选择题16、颈静脉外伤时对机体危害最大的是()A.空气栓塞B.脂肪栓塞C.血栓栓塞D.血栓形成E.细菌栓塞17、能引起外周血白细胞数量减少的感染性因子是()A.金黄色葡萄球菌B.伤寒杆菌C.寄生虫D.沙门菌E.大肠杆菌18、液化性坏死好发于()A.心B.肝C.脾D.肾E.脑19、下述关于神经组织再生的描述错误的是()A.脑和脊髓的神经细胞被破坏后不能再生B.神经胶质细胞可形成胶质瘢痕C.周围神经断裂后,如果与其相连的神经细胞存活,可完全再生D.周围神经断裂后,两断端紧密对合,经数月后,其功能仍不能完全恢复E.创伤性神经瘤是再生轴突与结缔组织混杂在一起形成的20、与EB病毒感染关系密切的肿瘤是()A.子宫颈癌B.结肠癌C.乳腺癌D.肝细胞癌E.鼻咽癌21、免疫组化染色最常用的检测显示系统是()A.AKP-新福红B.HRP-AECC.AKP-BCIP/NBTD.HRP-DABE.HRP-BCIP/NBT22、免疫荧光呈线性的肾小球肾炎是()A.膜性肾病B.膜性增生性肾炎C.微小病变性肾炎D.Goodpasture综合征E.IgA肾病23、Shechan综合征最常见的原因是()A.长期接受类固醇激素的治疗B.垂体肿瘤C.垂体区手术D.分娩时大出血E.肾上腺萎缩24、对于子宫腺肌病的叙述错误的是()A.子宫壁内可见大小不等含血性浆液的囊腔B.子宫深肌层可见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C.是子宫的一种良性肿瘤D.与激素水平有关E.子宫体积可增大25、小胃恋是指()A.早期冒癌中,直径0.6~l.0cm者B.早期胃癌中,直径<0.6cm者C.进展期胃癌中,直径0.6-1.0cm者D.进展期胃癌中,直径<0.6cm者E.进展期胃癌中,直径<1cm者26、风湿性心肌炎的特征性病变是()A.Aschof小体形成B.心肌细胞肥大C.心肌细胞萎缩D.心肌细胞变性坏死E.大量慢性炎细胞浸润27、关于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综合征,下列错误的是()A.新生儿期睾丸小B.身材高而四肢瘦长C.胡须和体毛少D.血浆睾酮浓度低E.青春期睾丸曲细精管内无精子28、患者,女,60岁。
《血清补体C3、C4、C3-C4与原发性成人IgA肾病患者临床、病理、预后的相关分析》篇一血清补体C3、C4、C3-C4与原发性成人IgA肾病患者临床、病理、预后的相关分析摘要:本文通过对原发性成人IgA肾病患者的血清补体C3、C4及C3/C4比值进行临床、病理及预后相关分析,探讨了这些指标在IgA肾病诊断、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
研究结果表明,血清补体水平与IgA肾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密切相关,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一、引言IgA肾病是一种以IgA沉积为特征的肾小球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表现多样。
血清补体C3、C4及C3/C4比值作为反映机体免疫功能的重要指标,在多种肾脏疾病中均有研究。
本文旨在探讨血清补体C3、C4及C3/C4比值与原发性成人IgA肾病患者临床、病理、预后的相关性。
二、材料与方法1. 研究对象选择原发性成人IgA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血清学指标及病理资料。
2. 方法对患者的血清补体C3、C4及C3/C4比值进行检测,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
三、结果1. 血清补体水平与临床特征的关系血清补体C3、C4水平在IgA肾病患者中普遍降低,与疾病活动度及肾功能损害程度呈负相关。
C3/C4比值则可反映补体系统的激活程度,比值升高提示补体系统激活。
2. 血清补体水平与病理特征的关系血清补体水平与肾小球病变程度、间质纤维化及肾小管萎缩等病理改变密切相关。
C3、C4降低及C3/C4比值升高提示肾脏病变严重。
3. 血清补体水平与预后的关系血清补体水平低的IgA肾病患者预后较差,肾功能恶化速度较快。
C3/C4比值可作为预测患者预后的指标之一。
四、讨论血清补体C3、C4及C3/C4比值在原发性成人IgA肾病患者的诊断、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这些指标的检测有助于了解患者的免疫状态及肾脏病变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同时,通过监测这些指标的变化,可以评估治疗效果及预测患者预后。
IgA肾病牛津病理分型在世界范围内,IgA肾病为最常见的肾小球肾炎。
病理学检查为IgA肾病的确诊手段,病理指标是指导IgA肾病临床治疗和提示肾病预后的重要依据。
IgA肾病病理表现多样,且一直以来缺乏广为接受的分型标准,这导致不同研究中心应用不同的分类方法,降低了将各研究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的可行性。
近年来,随着对IgA肾病治疗临床试验的广泛开展,将病理分型作为入选标准的需求也日益迫切。
2004年,国际IgA肾病组织联合肾脏病理学会组建了一个国际协作组织,其工作目标为制定统一的、具有良好重复性和判断预后作用的IgA肾病病理分型。
2005年和2008年,来自10个国家的肾科和病理科医师就该分型的制定在英国牛津召开了两次会议,并于2009年在《国际肾脏》[Kidney Int 2009,76(5):534~56]杂志正式公布了其讨论结果,即IgA肾病牛津分型。
牛津分型的制定主要包括两个过程,即首先找出重复性良好的病理指标,继而分析在这些指标中哪些对IgA肾病的病情进展有独立预测作用。
1、病理指标的筛选研究初始所涉及的病理指标包括系膜、毛细血管襻、肾小管、肾间质及肾小动脉等20余种病变,经5位病理医师独立阅片,得出上述指标的内部一致性系数(ICC)。
将重复性良好(ICC>0.6)、相互之间无相关性且经研究证实对IgA肾病预后有影响的病理指标作为候选病理因素。
最终,下述6种指标被选为候选病理因素,即系膜细胞增生评分、节段性硬化或粘连的肾小球百分比、内皮细胞增生的肾小球百分比、细胞和(或)细胞纤维新月体的肾小球百分比、肾间质纤维化或肾小管萎缩的百分比和小动脉病变评分。
2、病理指标对临床预后的影响以欧美及亚洲8个国家的265例(206例成人和59例儿童)原发性IgA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平均随访5年以上。
在肾活检时,所有患者的尿蛋白>0.5 g/d,估计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30 ml/(min·1.73m2),并除外急性肾小管间质病变。
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怎么治疗?疾病简介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embranoproliferative glomerulonephritis,MPGN)是依据光镜下病理改变特征命名的,是一组以肾小球系膜细胞和基质高度增生,系膜细胞插入至毛细血管壁并致使其增厚为主要表现的肾小球肾炎。
由于光镜下主要表现为肾小球系膜细胞及基质弥漫增生及毛细血管壁增厚,肾小球不再呈现均一性,而呈分叶状,因此也称之为“系膜毛细血管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或“分叶性肾炎”。
主要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浮肿),可伴有血尿、高血压及肾功能损害。
持续性低补体血症是MPGN的重要血清学改变,过去也曾以“低补体性肾小球肾炎”作为临床诊断。
部分可以继发于其它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肝炎病毒感染等,此种情况下称之为继发性MPGN。
也有部分找不到其它疾病,此种情况下称之为特发性MPGN。
MPGN好发于青少年,临床表现复杂,预后不良,部分患者可以进展至尿毒症,但积极治疗可以延缓疾病的进展,因此要早期诊断,积极治疗。
疾病分型根据光镜下肾小球形态改变,尤其是免疫复合物沉积部位和电镜下电子致密物沉积部位不同,将MPGN分为3型:Ⅰ型免疫复合物沉积于毛细血管襻内皮下,典型改变为肾小球基膜增厚,系膜细胞及系膜基质显著增生扩张,插入毛细血管壁的内皮细胞与基膜之间,呈双轨现象,也称为系膜毛细血管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电镜下也表现为电子致密物沉积于内皮下;Ⅱ型大量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基膜内,典型改变为肾小球基膜弥漫性增厚,系膜细胞增生及插入不明显,电镜下大量缎带状电子致密物沉积于毛细血管基膜致密层内,因而称为致密物沉积病(dense deposit disease,DDD);Ⅲ型免疫复合物广泛沉积于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下、上皮下和肾小球系膜区,光镜下病理改变与Ⅰ型表现相似。
又可分为两个亚型--Burkholder亚型和Strife-Ander亚型。
基础医学院《病理学》课程试卷(含答案)__________学年第___学期考试类型:(闭卷)考试考试时间:90 分钟年级专业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A型题(35分,每题1分)1. IgA肾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
A.高血压B.蛋白尿C.水肿D.血尿答案:D解析:几乎所有的Ig肾病患者均有血尿,60~70的Ig肾病患者可表现为伴或不伴轻度蛋白尿的无症状血尿,无水肿、高血压和肾功能减退,10~15的患者表现为血尿、蛋白尿、高血压、尿量减少、轻度水肿等急性肾炎综合征。
2. 下列选项中,不符合萎缩特点的是()。
A.细胞核固缩B.器官功能低下C.自噬小体增多D.器官均匀性缩小答案:A解析:萎缩的心肌细胞、肝细胞的胞质内可出现大量脂褐素颗粒,脂褐素是细胞自噬溶酶体内未被消化的细胞器碎片残体,萎缩的细胞、组织、器官体积减小,其功能大多下降。
项,核固缩是细胞坏死的形态学标志之一。
3. 格子细胞来自()。
A.少突胶质细胞B.脑膜细胞C.血管内皮细胞D.小胶质细胞答案:D解析:4. 下列哪种细菌性肺炎一般不出现肺脓肿改变?()A.肺炎克雷伯杆菌B.军团菌C.流感嗜血杆菌D.肺炎链球菌答案:D解析:E四项,流感嗜血杆菌、军团菌、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引起肺部感染时都易导致肺实变、病变融合、组织坏死,容易形成多发脓肿。
项,肺炎链球菌不产生毒素,其致病力是由于荚膜对组织的侵袭作用,不引起原发性组织坏死或空洞形成。
因此肺炎链球菌肺炎很少出现肺脓肿、空洞。
5. 类风湿关节炎滑膜内浸润的特征性细胞是()。
[西医综合2015研]A.浆细胞和淋巴细胞B.嗜酸性粒细胞C.中性粒细胞D.巨噬细胞答案:A解析: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免疫性疾病,其特征为淋巴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反应,即特征性细胞是浆细胞和淋巴细胞。
6. 在肾移植排异反应中,最典型的Ⅱ型超敏反应是()。
A.急性血管型排异反应B.慢性排异反应C.超急性排异反应D.急性细胞型排异反应答案:A解析:Ⅱ型超敏反应是抗体依赖的细胞毒超敏反应,肾移植后发生的急性血管型排异反应主要是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为抗体和补体沉积引起的血管损伤,属于Ⅱ型超敏反应。
2022年成都医学院护理学专业《病理学》科目期末考试卷B一、判断题1、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通常引起患者的末梢血中单核细胞“核左移”。
()2、同种异体骨髓移植的排斥反应由宿主的B细胞和NK细胞介导。
()3、内分泌性增生都是病理性增生。
()4、血友病C患者常在新生儿发病,皮肤、黏膜出血,关节大量积血。
()5、颅内无固有的淋巴组织和淋巴管。
()6、病毒感染通常引起患者的末梢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7、胰腺癌最好发的部位是胰体。
()8、小淋巴细胞淋巴瘤常伴有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9、乳腺浸润性小叶癌常呈多灶性、弥漫性分布.因此不容易被临床和影像学检查发现。
()10、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起病急,预后差,病死率可高达5%以上。
()11、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最常侵犯二尖瓣和主动脉瓣。
()12、功能性肾上腺皮质腺瘤临床上均表现为Cushing综合征。
()13、砷中毒不会引起皮肤过度角化和皮肤鳞癌的发生。
()14、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是变态反应性炎。
()15、在血吸虫感染过程中,尾幼、童虫、成虫以及虫卵等均可对宿主造成损害,其中以成虫引起的病变最严重,对机体的危害也最大。
()二、选择题16、易发生出血性梗死的是()A.冠状动脉血栓形成B.脾动脉分支血栓栓塞C.肾动脉分支受压阻塞D.肺动脉分支血栓栓塞E.肠套叠17、风湿病的发生与下列哪种病原体相关()A.金黄色葡萄球菌B.草绿色链球菌C.脑膜炎双球菌D.流感嗜血杆菌E.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18、关于端粒,正确的是()A.保护基因组的完整性,B.端粒越长,细胞越老化C.端粒酶可促进端粒的缩短;D.端粒只是一段DNA.E.端粒可位于染色体的任何部分19、促进细胞再生的因素中不包括()A.胶原蛋白B.基质细胞蛋白C.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D.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E.内皮抑素20、Shechan综合征最常见的原因是()A.长期接受类固醇激素的治疗B.垂体肿瘤C.垂体区手术D.分娩时大出血E.肾上腺萎缩21、巧克力囊肿是指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于()A.直肠阴道陷窝B.盆腔腹膜C.卵巢D.阴道E.腹部手术微痕22、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镜下主要变化是()A.肾小球内皮细胞及系膜细胞增生B.肾小球系膜基质增生C.肾小球间质中结缔组织增生D.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增厚E.肾小球壁层上皮细胞增生23、血管通透性增加最常见的机制是()A.内皮细胞穿胞作用增强B.内皮细胞损伤C.内皮细胞收缩D.新生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E.血管扩张24、流式细胞仪采用的光源系统是()A.可见光B.激光C.紫外线D.射线E.荧光25、肝脏门管区淋巴细胞浸润,可见到完整的淋巴滤泡。
凯程考研集训营,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
第 1 页 共 1 页 考研西医综合之IgA 肾病
IgA 肾病又称 Berger 病,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肾小球肾炎,多发于儿童和青年,发病前常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变特点是肾小球系膜增生,用免疫荧光法检查可见系膜区有IgA 沉积。
病理变化:
病变程度差异很大,早期病变轻微,呈局灶性,仅少数肾小球有轻度系膜增宽和阶段性增生,局灶性增生性改变可发展为局灶性硬化。
有些病变较明显,可有弥漫性系膜增生,偶尔可有新月体形成。
最突出的特点是免疫荧光显示系膜区有lgA 沉积,并同时并有 C3,lgG 和IgM 较少,电镜观察证实系膜区有电子致密物沉积。
临床病理联系:
主要症状为镜下或肉眼复发性血尿,可伴有轻度蛋白尿。
少数病人出现肾病综合征。
IgA 肾病多呈慢性进行性过程,约半数病人病变逐渐发展,可出现慢性肾功能不全。
小结:上述肾小球病变中,按临床表现可归类如下:
1)以急性肾炎综合征为表现的: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2)快速进行性肾炎综合征为表现的:新月体型肾小球肾炎。
3)复发性或持续性血尿为表现的:IgA 肾病。
4)以肾病综合征为临床表现的:膜性肾小球肾炎,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轻微病变(脂性肾病),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小提示:目前本科生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就业主体是研究生,在如今考研竞争日渐激烈的情况下,我们想要不在考研大军中变成分母,我们需要:早开始+好计划+正确的复习思路+好的辅导班(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2017考研开始准备复习啦,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加油!。
Ig A肾病合并局血压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文章编号:1007—4287(2020)09—1492—04白晓莹,娄岩,刘树军,郭桥艳-(吉林大学第二医院肾病内科,吉林长春130011)Ig A肾病(IgAN)是我国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PGD),约占P G D的45. 26%,成人Ig A N在 10年内进展为终末期肾脏病(ESRD)比例为15%- 20%m。
诸多因素参与IgA N进展,如高血压、大量 蛋白尿等。
文献报道伴高血压IgA N(lgAN-HBP)进展为E S R D的风险是不伴高血压IgA N(IgAN-NHBP)的2. 5倍[2]。
目前国内对丨gAN-H B P患者 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报道较少,本研究回 顾性分析237例Ig A N患者完整资料,旨在探索高 血压与Ig A N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及影响IgAN-H B P患者肾脏预后的危险因素。
1资料与方法1.1 —般资料本研究纳人2014年12月-2017年1月在吉林大学第二医院肾病内科就诊并行肾活检 确诊为原发性IgA N患者237例。
排除标准:1){^- FR<15ml/min/1. 73 m2;2)光镜肾小球数目 <10个;3)临床病理资料不全;4)随访时间<3月;5)年 龄<18岁;6)过敏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肝硬化 及病毒性肝炎等引起的继发性IgAN。
1.2方法1.2.1临床资料收集IgA N患者临床生化资料,如年龄、性别、收缩压、舒张压、体质量指数、血红蛋 白、白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 密度脂蛋白、血尿素氮、血肌酐、血尿酸、24 h尿蛋 白定量、肾小球滤过率(eG FR)、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 g G和IgM)和补体(C3、C4)浓度。
根据 MDRI)简化公式:e C;FR(ml/min/l. 73 m2)=186X 血肌酐1I54X年龄°'2°3X0.742(女性)。
535述评新医学2023年8月第54卷第8期肾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生的诊断思路吕广娜 燕宇通信作者简介:燕宇,主任医师,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博士,现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肾内科副主任。
担任北京医学会肾脏病分会青年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病分会青年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肾脏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免疫学会第七届、第八届理事,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转化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北京药学会老年药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共发表各类文章20余篇,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的各级科研项目4项。
【摘要】 病理表现为内皮细胞增生的病变可出现多种临床表现,分别对应不同的临床疾病类型,综合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及与光镜、免疫荧光和电镜检查相结合才可做出相应的诊断。
及早做出准确诊断对肾脏疾病的治疗、预后和管理至关重要。
该文就病理表现为内皮细胞增生的肾脏疾病做一介绍,并对其诊断思路进行简要总结。
【关键词】 内皮细胞增生;血栓性微血管病;肾小球肾炎;内皮细胞病Diagnostic thinking of renal capillary endothelial cell hyperplasia Lü Guangna △, Yan Yu. △Department of Nephrology , Peking University People ’s Hospital , Beijing 100044,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 Yan Yu , E -mail:**************.cn【Abstract 】 The diseases pathologically manifested with endothelial cell hyperplasia can present with multiple clinicalmanifestations , which correspond to different types of clinical diseases.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atients combined with light microscopy , immunofluorescence and electron microscopy can make the corresponding diagnosis. Early and accurate diagnosis is of signi fi cance for the treatment , pro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renal diseases. In this article , renal diseases pathologically manifested with endothelial cell hyperplasia were illustrated , and the diagnostic thinking was briefly summarized.【Key words 】 Endothelial cell hyperplasia ; Thrombotic microangiopathy ; Glomerulonephritis ; Endotheliopathy作者单位:100044 北京,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肾内科(吕广娜,燕宇);030001 太原,山西省第二人民医院肾内科(吕广娜)通信作者,燕宇,E -mail:**************.cn肾脏病理活组织检查(活检)是诊断肾脏疾病的金标准,对肾脏疾病的治疗、预后和管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IgA肾病临床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IgA肾病是指以肾小球系膜区IgA沉积或IgA沉积为主,伴或不伴有其他免疫球蛋白沉积的肾小球疾病。
我国IgA肾病一直是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导致终末期肾病常见的病理类型之一[1]。
IgA肾病在临床及病理特征上具有多样性及多变性,不同的临床表现及病理损伤在预后上差异明显。
因此,早期诊断并干预IgA肾病对延缓患者肾功能进展、改善疾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血清胱抑素C(CyStatinC,CysO是一种反映肾功能受损的敏感标志物,有助于早期发现肾功能损伤,并可作为评价慢性肾脏病患者肾功能水平的无创性指标。
明确血清CySC水平与IgA肾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对判断及改善IgA肾病的预后具有积极的作用。
本研究通过对421例IgA肾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肾活检时血CySC水平与IgA肾病的临床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以期为IgA肾病患者的预后评估及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
对象与方法一、对象选择2010年1月至2021年1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肾病科行肾穿刺活检确诊为IgA肾病、肾活检光镜标本肾小球数25个且临床资料相对完整的患者42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92例,女229例,年龄14~74(37.1±11.9)岁。
排除标准:(1)过敏性紫瘢、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病毒性肝炎及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继发或合并的IgA肾病;(2)存在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性肾损伤;(3)合并恶性肿瘤;(4)肝功能显著异常;(5)妊娠。
本研究已获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20151.CSY53)o二、方法1.收集临床指标: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有无高血压史,其中高血压定义为:收缩压2140rτmHg(1mmHg=0.133kPa)和/或舒张压290mmHg o2 .实验室指标:留取24h尿液样本检测24h尿蛋白定量。
清晨空腹留取3m1.静脉血,由我院检验科测定血白蛋白G'臭甲酚绿终点法)、尿素(腺酶速率法)、血肌酊及血尿酸(酶终点法)、血清CySC(胶体金颗粒免疫比浊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