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三课自制小乐器同步练习(I)卷
- 格式:doc
- 大小:73.00 KB
- 文档页数:4
冀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一、填空1、拉二胡时,琴弦在(),人们说话时,声带在()。
这说明声音是由()产生的。
2、物体停止发生时,()也停止了,这也说明了()3、声音可以在()、()、()中传播,在()中传播最快。
4、月球上没有(),宇航员在月球上听不到对方的发出的声音,只能依靠特殊装置来()。
5、声音的大小与物体振动的()有关,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有关。
6、有些声音使我们(),有些声音令我们()。
7、()使人们烦躁不安,他它的强弱是以()为单位来衡量的。
8、马路两旁的树木不仅可以遮挡(),还可以降低()。
这是因为浓密的树叶有很强的()。
9、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越(),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越( )。
10、用小木棒敲击装有不同水量的小碗,碗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装谁越多发出的声音越(),装水越少发出的声音越()。
二、选择1、声音是以()的方式传播的。
A、波浪B、水波C、声波2、声音在()中传播本领最强()A、固体B、液体C、气体3、做音叉发生实验时,用手按住音叉,这时音叉()A、继续发生B、停止发生C、声音变小D、声音变大4、敲击鼓面,鼓面上的豆粒会越跳越高,鼓声()A、越大B、越小C、不变5、在城市里,有些地方有禁止鸣喇叭的警示牌,这是为了()A、美观B、减弱噪声的污染C、提醒人们快走。
三、判断1、只要震动就能听到声音、跟有没有空气无关()。
2、月球上没有空气,因此互相说话听不见。
()3、为了减弱噪音,我们可以在道路两旁种树。
()4、只要你听到声音,说明一定有物体在振动。
()5、声音的高低、强弱变化与发生物体振动情况有关。
()四、问答1、物体停止发生时,有什么现象?2、为什么我们在地球上可以听到声音?3、列举你知道的减弱噪音的方法?。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二单元声自制小乐器一、教学目标:(一)科学探究目标:1.能通过实验探究哪种材料适合做鼓面。
2.能按照书上的要求制定出制作小乐器的小组计划。
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制作简单的小乐器。
能对自己和别人设计.制作的小乐器进行客观的评议。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制定小组制作计划的过程中愿意提出自己的想法。
愿意与小组其他成员分工完成小乐器的制作任务。
(三)科学知识目标:能说出声音的大小.高低与物体的振动有什么关系。
(四)目标:能用自制的小乐器演奏儿童歌曲。
二、教学准备:圆口容器.气球.塑料袋.棉布.牛皮纸.橡皮筋或胶带.剪刀等课时安排:2课时三、教学过程:知识点课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自制小乐器一、引导学生认识书中的各种乐器,并提问:你们认识这些乐器吗?你会弹奏吗?告诉学生不同的乐器会产生不同的声音并且声音的高低大小也不同二、活动一:做小鼓1.用有圆形口的容器做学生认乐器鼓身,选择不同的材料如橡胶薄膜.塑料薄膜.牛皮纸做鼓面,用橡皮筋和胶带将它绷紧在鼓身上敲击鼓面,仔细听听发出的声音。
以教师演示为主以技能训练为重点2.提问:敲击不同材料的鼓面发出的声音一样吗?哪种材料更适合做鼓面,为什么?三、活动三:制作自己的小乐器1.让学生先欣赏一些同学做的小乐器。
学生动手实验学生讨论得出结论:声音与材料的性质有关,材料不同乐器演奏的效果也不同同学自制乐器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自制小乐器2.布置制定小组计划试一试,怎样让自己制作的小乐器发出声音?怎样让小乐器发出高低大小不同的声音?布置讨论任务:对同学们制作的小乐器进行评价。
四、教师总结全课制定小组计划学生得出结论:声音的大小与物体振动的强弱有关;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
学生讨论制定小组计划的过程中提出自己的想法。
第一单元常见材料1、我们身边的物品都是用(材料)制成的。
2、有的材料可以从大自然中直接获取,如石油、木头、棉花、沙、丝、土等,它们被称为(天然材料)。
3、我们穿的衣服是用(布)制成的。
4、像玻璃这种由天然材料加工成的材料叫(人造材料)。
5、玻璃是怎样加工的?答:玻璃是用含石英的沙子、石灰石、纯碱等混合后,在高温炉中融化,经过成型,冷却后制成的。
6、塑料是一种用途广泛的(人造材料)。
塑料还可以代替钢铁做(建筑材料)。
7、塑料具有(加工容易)、(不怕水)、(不易变形)、(不生锈)等优点。
8、我们身边用塑料制成的物品有(水桶)、(尺子)、(自动笔)、(计算器)、(饮料瓶)、(电话机)等。
9、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合金),具有优良的性能,如(铝合金)、(钛合金)等应用于日常生活及航天等领域。
10、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会制造出更多的(新材料)。
11、最近,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晶粒微小、强度却很高的(纳米材料)。
12、塑料杯遇到热水会(变软)。
13、一种复合玻璃、强度很大,子弹都穿不透,用于(军事)、(国防)等领域。
14、人们随意抛弃在自然界中的废旧塑料包装制品,飘挂在树上、散落在路边、草坪、街头、水面、农田及住地周围等处的这种随处可见的污染环境现象,称为(白色污染)。
15、减少对“白色污染”建议:(①减少使用塑料袋。
②塑料制品回收再利用。
③使用新型可降解塑料)16、用塑料代替木头有什么好处?又有什么不足?(答:塑料具有防水、轻便、透明等性质,用塑料代替木头可以节约木材,减少森林破坏。
但塑料容易造成环境污染。
)17、一只手戴塑料手套,另一只手戴棉布手套,两只手感觉一样吗?(答:不一样。
塑料手套不透气,手掌湿润;棉布手套透气,手掌干燥。
)18、什么叫人造材料?人造材料可以完全取代天然材料吗?为什么?(答:像玻璃、塑料这种由天然材料加工而成的材料叫做人造材料。
人造材料不能取代天然材料,因为人造材料都是以天然材料为原料加工成的。
冀教小学科学三年级下《自制小乐器》教案(5)第二单元声自制小乐器教学过程:(一)研究乐器1.探究声音的大小和物体振动之间的关系师:请同学们猜一猜,任老师今天都为大家准备了哪些乐器?(在暗箱内分别演奏)生(专注的倾听,一一辨认):沙槌,碰盅,木鱼,串铃……师:想不想亲自玩一玩?生(热切的):想!师:一会儿老师就把乐器发给大家,你可以自己玩,也可以和小组同学一起玩。
不过,等会儿你一定要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好吗?(老师发给每组一套小打击乐器。
有的学生自己玩,有的学生和小组内的其他同学一起分工、选曲、排练。
大约五分钟之后,老师拍手示意大家停下来。
)自评:教师的这一安排可谓“看似无心,实则有意”:在活动前教师提了一个“模糊而又明确”的要求;学生好像是在无目的地玩耍,其实内心都有强烈的发现欲望,要知道“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
(一组学生积极举手)生:我们组想给大家演奏《快乐的节日》。
师:太好了,掌声欢迎!(大家热烈鼓掌,四个人边唱边用自己手中的乐器伴奏)师:真了不起,刚刚组建的小乐队就演奏得这么棒!那么,除了好听的音乐,还有没有什么发现要和大家讲一讲?生:我发现使劲儿摇沙槌时它的声音就特别响,轻轻摇沙槌时它发出的声音就比较小。
生:我也是,我发现使劲儿敲木鱼,你们听(演示),它发出的声音就特别大。
我轻轻的敲木鱼(演示),它发出的声音就小多了。
师(观察全班的表情):你们是不是也有这样的发现?那你们认为声音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呢?是不是用力的大小?(板书:力量大—?—声音大,力量小—?—声音小)自评:提倡使用多媒体教学不等于就要废弃板书。
板书在引导学生思考方面有其独特的优越性,现代教师完全可以根据授课需要重新拾起这一“古老”而又重要的教学手段,因为它可以诱发学生的思维。
生:用的力气大,物体振动的厉害,声音就大。
我使劲儿敲木鱼的时候,手特别麻;轻轻的敲木鱼,手就感觉不太麻。
师:手感觉麻说明什么?生:咱们研究过“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他感到手麻就是因为敲木鱼的时候木鱼在振动。
冀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三课自制小乐器同步练习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填空题 (共6题;共11分)1. (2分)皮筋绷在纸盒上,绷得紧,振动发出的声音________;绷得松,振动发出的声音________。
2. (2分)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音调越________,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音调越________。
3. (1分)不同的鼓发出的声音会________。
4. (1分)乐器是利用________原理制成的。
5. (2分)声音大小与物体振动的________有关,声音高低与物体振动的________有关。
6. (3分)相同的杯子装不同量的水,杯子里水越多,声音越________,杯子里水越少,声音越________,空杯子声音最________。
二、单选题 (共3题;共6分)7. (2分)当你用棍子敲打三个装有水的杯子时,能发出高音的是()A . 图AB . 图BC . 图CD . 图D8. (2分)敲击拉紧后的粗钢丝比敲击拉紧后的细钢丝发出的声音()A . 脆B . 浑厚C . 一样9. (2分)敲击拉伸的弹簧发出的声音,要比敲击自然状态下的弹簧发出的声音()A . 细B . 粗C . 一样三、判断题 (共5题;共10分)10. (2分)大鼓与小鼓发出的声音不一样,只是因为敲击鼓面的强度不一样,跟其他因素无关。
()11. (2分)同一根橡皮筋,松紧程度不一样,发出的声音也不一样。
()12. (2分)在我国传统乐器古筝上的弦长短不一,弦越短,发出的声音越高、越脆。
()13. (2分)最适合做鼓面的是橡胶薄膜。
()14. (2分)物体振动的越强,声音越大。
物体振动的越快,音调越高。
()四、解答题 (共1题;共5分)15. (5分)有三根长度不同的钢条分别固定在木板上。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授课实录第二单元声自制小乐器授课过程:〔一〕研究器1.研究声音的大小和物体振之的关系:同学猜一猜,任老今天都大家准了哪些器?〔在暗箱内分演奏〕生〔注的听,一一辨〕:沙槌,碰盅,木,串⋯⋯:想不想自玩一玩?生〔切的〕:想!:一会儿老就把器大家,你能够自己玩,也能够和小同学一起玩。
不,等会儿你必然要把自己的告大家,好?〔老每一套小打器。
有的学生自己玩,有的学生和小内的其他同学一起分工、曲、排。
大五分此后,老拍腕表示大家停下来。
〕自:教的一安排可“看似没心,有意〞:在活前教提了一个“模糊而又明确〞的要求;学生好似是在无目的地玩耍,其内心都有烈的欲望,要知道“学生是天生的学者〞。
〔一学生极手〕生:我想大家演奏?快的日? 。
:太好了,掌声迎!〔大家烈鼓掌,四个人唱用自己手中的器伴奏〕:真了不起,建的小就演奏得么棒!那么,除了好听的音,有没有什么要和大家一?生:我使儿沙槌它的声音就特响,沙槌它出的声音就比小。
生:我也是,我使儿敲木,你听〔演示〕,它出的声音就特大。
我的敲木〔演示〕,它出的声音就小多了。
〔察全班的表情〕:你是不是也有的?那你声音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呢?是不是用力的大小?〔板:力量大—?—声音大,力量小—?—声音小〕自:倡议使用多媒体授课不等于就要弃板。
板在引学生思虑方面有其独到的越性,代教完好能够依照授需要重新拾起一“古老〞而又重要的授课手段, 因它能够学生的思。
生:用的力气大,物体振的害,声音就大。
我使儿敲木的候,手特麻;的敲木,手就感不太麻。
:手感麻明什么?生:咱研究“声音是由物体振生的〞,他感到手麻就是因敲木的候木在振。
〔老用希望的目光激励他下去〕“手特麻〞就明木振的害,“手不太麻〞明木振的不害。
:看来声音的大小与物体振的弱有关,〔板:力量大—振—声音大,力量小—振弱—声音小〕〔看到有位学生把手高高的起〕:你赞成?生:,赞成。
不我有的:敲木不一样的地方,它出的声音不一。
自制小乐器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自制小乐器》稿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冀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三课《自制小乐器》。
下面我将从、学情、目标、重点难点、准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分析《自制小乐器》是冀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三课的内容。
这节课是在学习了《倾听声音》和《物体传声》基础上,从的生活经验入手,通过自己制作小乐器的实践活动巩固先前学到的知识,进一步认识声音有大小、高低之分。
活动一,主要以演示为主,以技能训练为重点。
经过实践,使学生一方面掌握制作乐器的的简单技能;另一方面认识到,材料不同,乐器的演奏效果也不同,让学生了解声音与材质有关。
活动二主要以学生自己活动为主,以能力培养为重点。
通过设计、制作、演奏乐器和交流、评价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
必须为学生创造“亲身经历科学探究过程”的机会,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实践中探究。
当今的科学教师,“累”就“累”在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使自己逐渐成长为“长流的活水”;“苦”就“苦”在要千方百计的为学生提供这样的探究机会,使学生引爆自身的潜能,主动的参与到科学学习中来。
只有通过学生自己的亲身体验、“真刀真枪的搞科学”,学生才能真正得到一点自己的东西,而这些正是“大浪淘沙之后留下的真金”。
二、学情分析本课是声学单元中的第三课。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通过《倾听声音》和《物体传声》的学习已经对声音有了一些认识和思考,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明白了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本课之后,学生可以通过继续研究,了解“乐音和噪音”的有关问题。
现代家庭普遍重视孩子的音乐教育,大多数的城市儿童都有机会接触和学习乐器。
乐器可以发出优美动听的声音,以乐器为探究内容会满足儿童的认知需求,有助于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声音的兴趣。
通过自己制作小乐器的实践活动,既可以使学生掌握制作乐器的简单技能,又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声音与材料的性质有关,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
章节测试题1.【答题】宇航员在太空中也可以像在地球上一样听到对方说话。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声音的传播。
【解答】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月球上没有空气,无法传播声音,所以听不见对方讲话。
2.【答题】游泳的时候,头浸在水下不能听到岸上的声音。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声音的传播。
【解答】液体也可以传播声音,游泳时也可以听见岸上的声音。
3.【答题】当我们闭上眼睛时,就不能辨别出发生物体的方向和距离。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声音的传播。
【解答】正常人都是两只耳朵,一左一右,中间隔着一段距离,由于声源到达两个耳朵的时间不一致,大脑根据这段时差就可判断出声音的方位。
4.【答题】牛的叫声和蚊子的叫声相比,蚊子的叫声音调高。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音调。
【解答】发声体振动的频率越快,音调越高,蚊子的叫声频率快,音调高。
5.【答题】使我们心情烦躁的声音,叫做音乐,所以我们尽量少听音乐。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噪音。
【解答】使我们心情烦躁的叫噪音,使我们心情愉悦的是乐音。
6.【答题】把耳朵贴近水缸,可以听到水中两块石头相撞击的声音,说明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声音传播的介质。
【解答】因为水和空气都能传播声音,声音是从液体传到空气中。
7.【答题】音调和管子的长短没有关系。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音调的知识点。
【解答】声音的音调和物体振动频率有关,当管子发声的时候,其内的空气柱产生振动,就发出声音,而管子长短不同,空气柱长短不一,那么振动的频率也就不同,所以发出音调不同。
8.【答题】有物体就能产生声音,没有物体就不能产生声音。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物体的振动。
【解答】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没有物体振动就不能产生声音。
9.【答题】管乐器是通过改变管内空气柱长短来改变音调高低。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音调的知识点。
冀教小学科学三年级下《自制小乐器》教案(5)第二单元声自制小乐器教学过程:(一)研究乐器1.探究声音的大小和物体振动之间的关系师:请同学们猜一猜,任老师今天都为大家准备了哪些乐器?(在暗箱内分别演奏)生(专注的倾听,一一辨认):沙槌,碰盅,木鱼,串铃……师:想不想亲自玩一玩?生(热切的):想!师:一会儿老师就把乐器发给大家,你可以自己玩,也可以和小组同学一起玩。
不过,等会儿你一定要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好吗?(老师发给每组一套小打击乐器。
有的学生自己玩,有的学生和小组内的其他同学一起分工、选曲、排练。
大约五分钟之后,老师拍手示意大家停下来。
)自评:教师的这一安排可谓“看似无心,实则有意”:在活动前教师提了一个“模糊而又明确”的要求;学生好像是在无目的地玩耍,其实内心都有强烈的发现欲望,要知道“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
(一组学生积极举手)生:我们组想给大家演奏《快乐的节日》。
师:太好了,掌声欢迎!(大家热烈鼓掌,四个人边唱边用自己手中的乐器伴奏)师:真了不起,刚刚组建的小乐队就演奏得这么棒!那么,除了好听的音乐,还有没有什么发现要和大家讲一讲?生:我发现使劲儿摇沙槌时它的声音就特别响,轻轻摇沙槌时它发出的声音就比较小。
生:我也是,我发现使劲儿敲木鱼,你们听(演示),它发出的声音就特别大。
我轻轻的敲木鱼(演示),它发出的声音就小多了。
师(观察全班的表情):你们是不是也有这样的发现?那你们认为声音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呢?是不是用力的大小?(板书:力量大—?—声音大,力量小—?—声音小)自评:提倡使用多媒体教学不等于就要废弃板书。
板书在引导学生思考方面有其独特的优越性,现代教师完全可以根据授课需要重新拾起这一“古老”而又重要的教学手段,因为它可以诱发学生的思维。
生:用的力气大,物体振动的厉害,声音就大。
我使劲儿敲木鱼的时候,手特别麻;轻轻的敲木鱼,手就感觉不太麻。
师:手感觉xx说明什么?生:咱们研究过“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他感到手麻就是因为敲木鱼的时候木鱼在振动。
章节测试题1.【答题】风声是由()产生的。
A.空气的振动B.喇叭的振动【答案】A【分析】本题考声音的产生。
【解答】风声主要由空气振动产生,当空气流动时,与物体摩擦振动使之发声。
2.【答题】要让正在发声的锣立刻停止发声,应该()。
A.马上用手捂住锣,使锣面不再振动B.不再敲了【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声的知识点。
【解答】只要物体停止振动,就会停止发出声音。
3.【答题】用嘴向装有水的瓶子口的水平方向吹气,我们听到了声音,主要因为()。
A.水振动发声B.瓶子振动发声C.空气振动发声D.嘴唇振动发声【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声的知识点。
【解答】此声音是空气振动产生的。
4.【答题】敲击鼓面看到豆子在跳动,说明鼓面()发出声音。
A.振动B.不动【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物体振动发声的特点。
【解答】鼓面上的豆子在跳动,说明鼓面是振动的。
5.【答题】让一张纸发出声音的方法错误的是()。
A.折叠B.敲击C.抖动D.吹动【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发出的声音。
【解答】折叠纸并不能发出声音,振动才能发出声音。
6.【答题】声音是由物体______产生的。
【答案】振动【分析】本题考查声音的产生。
【解答】声音是靠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7.【答题】用手拨动钢尺时,听到声音,并发现钢尺在______。
【答案】振动【分析】本题考查声音的产生。
【解答】声音是靠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拨动钢尺,使物体振动发出声音。
8.【答题】吹口琴时,听到声音,并感到空口琴在______。
【答案】振动【分析】本题考查声音的产生。
【解答】物体振动发出声音。
9.【答题】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______。
【答案】不同【分析】本题考查声音的特异性。
【解答】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是不同的。
10.【答题】物体振动越______,发声越高。
【答案】快【分析】本题考查声音的高低。
【解答】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11.【答题】声音是以______方式传播的。
【答案】声波【分析】本题考查声音传播的方式。
精选2019-2020年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5 自制小乐器冀教版复习特训第六篇
第1题【单选题】
A、图A
B、图B
C、图C
D、图D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敲击拉伸的弹簧发出的声音,要比敲击自然状态下的弹簧发出的声音( )
A、细
B、粗
C、一样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敲击拉紧后的粗钢丝比敲击拉紧后的细钢丝发出的声音( )
A、脆
B、浑厚
C、一样
【答案】:
【解析】:
第4题【判断题】
在我国传统乐器古筝上的弦长短不一,弦越短,发出的声音越高、越脆。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5题【判断题】
物体振动的越强,声音越大。
物体振动的越快,音调越高。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6题【判断题】
最适合做鼓面的是橡胶薄膜。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三年级科学下册练习第一课身边的材料一、填空。
1、我们看的书是由〔〕做成的。
2、商场里买的衣服是用〔〕制成的。
3、汽车的轮胎是用〔〕制成的。
4、像棉花、沙子、木头等都属于〔〕材料。
5、一般用的杯子、镜子、灯泡、酒瓶等,大都是用〔〕制成的,它们是〔〕材料。
6、钥匙、剪刀、自行车、汽车等都是用〔〕制成的,属于〔〕材料。
二、推断。
1、没有天然材料,只靠人造材料我们同样非常方便。
〔〕2、教室里的桌椅都是用天然材料做的。
〔〕3、我们的铅笔是用木头做的,木头是天然材料。
〔〕4、陶瓷能制成碗、杯等日用品,陶瓷属于人造材料。
〔〕三、选择。
1、该房用的砖头是用〔〕制成的A铁B泥土C纸2、一般生活中,是天然材料的有〔〕A汽油B橡皮C水3、我们穿的衣服中,有一局部是由化学纤维制成的,化学纤维属于〔〕材料A天然B人造三、简答题。
1、什么叫做人造材料?2、小明说玻璃石天然材料,你说对吗?为什么?第二课塑料一、填空题。
1、光碟我们都见过,它是用〔〕制成的。
2、塑料矿泉水瓶遇热水会变〔〕。
又变凉后,矿泉水瓶会变〔〕。
3、塑料在一般生活中已被广泛应用,其独特的优点有〔〕〔〕〔〕〔〕。
4、在一般生活中,塑料制品虽然方便,但它的缺点是埋入地下后〔〕。
5、像电视、洗衣机、空调等电器的外壳都是用〔〕塑料制成的,其优点是〔〕。
6、塑料是一种用途广泛的〔〕材料。
7、〔〕可以替代钢铁作建筑材料。
8、随着科学技术的开展,人们会制造出更多的〔〕。
9、最近,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晶粒〔〕,强度却〔〕的“纳米材料〞。
10、用〔〕材料制造的小机器人,只有一粒尘埃那么大,可以在人体的血管里游泳,清扫血管,医治疾病。
二、推断题。
1、树脂眼镜的镜片是用塑料制成的。
〔〕2、用塑料可以完全替代钢铁。
〔〕3、为爱护环境,减少白色污染,我们应少扔废纸,多用塑料袋。
〔〕4、因为数量的硬度很大,所以我们可以用塑料制成锅。
〔〕5、塑料的防水性能一般都比拟好。
〔〕6、塑料是一种用于很广的材料,它可以应用到全部领域。
冀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三课自制小乐器同步练习(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填空题 (共6题;共11分)
1. (2分)皮筋绷在纸盒上,绷得紧,振动发出的声音________;绷得松,振动发出的声音________。
2. (2分)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音调越________,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音调越________。
3. (1分)不同的鼓发出的声音会________。
4. (1分)乐器是利用________原理制成的。
5. (2分)声音大小与物体振动的________有关,声音高低与物体振动的________有关。
6. (3分)相同的杯子装不同量的水,杯子里水越多,声音越________,杯子里水越少,声音越________,空杯子声音最________。
二、单选题 (共3题;共6分)
7. (2分)当你用棍子敲打三个装有水的杯子时,能发出高音的是()
A . 图A
B . 图B
C . 图C
D . 图D
8. (2分)敲击拉紧后的粗钢丝比敲击拉紧后的细钢丝发出的声音()
A . 脆
B . 浑厚
C . 一样
9. (2分)敲击拉伸的弹簧发出的声音,要比敲击自然状态下的弹簧发出的声音()
A . 细
B . 粗
C . 一样
三、判断题 (共5题;共10分)
10. (2分)大鼓与小鼓发出的声音不一样,只是因为敲击鼓面的强度不一样,跟其他因素无关。
()
11. (2分)同一根橡皮筋,松紧程度不一样,发出的声音也不一样。
()
12. (2分)在我国传统乐器古筝上的弦长短不一,弦越短,发出的声音越高、越脆。
()
13. (2分)最适合做鼓面的是橡胶薄膜。
()
14. (2分)物体振动的越强,声音越大。
物体振动的越快,音调越高。
()
四、解答题 (共1题;共5分)
15. (5分)有三根长度不同的钢条分别固定在木板上。
弹拨钢条,发出的声音相同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一、填空题 (共6题;共11分)
1-1、
2-1、
3-1、
4-1、
5-1、
6-1、
二、单选题 (共3题;共6分)
7-1、
8-1、
9-1、
三、判断题 (共5题;共10分)
10-1、
11-1、
12-1、
13-1、
14-1、
四、解答题 (共1题;共5分)
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