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两重性作用于孔子以 后的悠悠岁月,造成中华民族 崇奉公德,压抑私欲,强调义 务,蔑视权利,以及安贫乐道, 因循保守的社会心理特征。
⑶中庸之道 ①中庸的含义 A.处理任何事情都不偏不倚,能恰到好处; B.将各种正确的原则、思想等妥善加以调 和,使他们互相补充,互相制约。 ②中庸与仁礼的关系 A.要实行仁和礼,就必须遵循中庸之道 B.中庸是划分君子和小人的重要依据
历史选修四 第 1课儒家文化 创始人孔子
单元二 古代东西方的先哲
第1课
儒家文化的创始人 ----孔子
一、追求礼乐的一生
1.孔子生平介绍
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 春秋时期鲁国人。(公元前 551年——公元前479年), 享年73岁。 孔子三岁丧父,十七岁丧 母。生活十分贫困。
“吾少而贫,故多能鄙事。”
2.对亚洲:儒家思想成为亚洲许多国家传统文化的
组成部分
①对日本:受中华文化影响最早的是日本
A.儒家的“民本”思想成为自由民权思想家走上 追求民主之路的桥梁 B.儒家的“义利之辨”成为日本资本主义兴起和 发展的道德支柱 C.儒家的“忠孝”观念为近代日本的国家和企业 服务 D.儒家的“中庸”概念用来协调日本的现代政治 ……
国家)
“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因民之所利而利之”
(目的是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人的 重视,是有进步意义的。)
⑵“仁”的思 想 爱人(仁爱、关怀、体谅、容忍等一切 ①含义: 美德) ②地位: 核心、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 ③表现: 对于统治阶级:“为政以德” ——民本思想 对于普通人: 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宽以待
③对越南:儒学在秦汉时期即已传入越南 越南儒、释、道三教合一或三教融合的色 彩比中国浓厚得多,越南人称之为“三教同 源” ④对欧洲:明清以后,孔子学说被传到西方, 《论语》被译成拉丁文、英文等,欧洲启蒙 思想家受到儒家思想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