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后扬,用放大镜看阿长的优点 所谓“扬”就是“我”对长妈妈的感激和敬意。 文章后部分围绕买《山海经》,“我”念念不忘,渴 望得到绘图的《山海经》。可是,“我”对阿长买 《山海经》的事情根本就不抱有任何希望,然而,就 是这样一个大字不识,连书名都能叫错的阿长,给我 买来了。赞扬她善良、真诚、热爱和关心孩子九天仙女下凡尘。 扬 三个儿子去做贼 , 抑 偷得仙桃献母亲。 扬
《阿长与〈山海经〉》中就运用了这种手法。 文章先抑,用显微镜看阿长的缺点。首先列举了
她的种种令人讨厌的地方:(1)饶舌;(2)多事; (3)睡相不好,极其霸道;(4)繁文缛节具多;(5) 愚昧和阿Q精神。
(5)抑扬对比突出中心。
扬抑的“扬”,是指褒扬、抬高。“抑”,指按下、 贬低。一般有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
欲扬先抑 又叫先抑后扬,为了褒扬某一人或物,先 将其贬低,然后再加以褒扬,使其更加高大。欲抑先扬 又叫先扬后抑,为了更好地贬低某一人或物,先将其褒 扬,然后将其否定,从而达到讽刺、贬斥的效果。
“抑扬对比”通俗来讲就是先说坏的或好的,再说 好的或坏的,好坏形成鲜明的对比,加深读者印象, 使文章中心更加突出。
如《雨的四季》它的开头就说“我喜欢雨,无 论什么季节的雨,我都喜欢。”文章接下来就围 绕这个中心分别描写了四个季节不同形态的雨。
如朱德《回忆我的母亲》的开头: “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我爱我母亲,特 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 开篇点题,照应标题,引起下文,奠定全文感情基调, 是文章的线索,在内容上既交代了文章写作缘由,还 揭示了文章中心。
如:郑振铎在散文《猫》中所要表达的感情是作者 对猫的喜爱之情,同时表达对弱小者的同情与怜爱 《之动情物笑谈》所要表达的作者感情是对动物和自 然的挚爱以及人对动物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