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穿刺与胸腔闭式引流术
- 格式:ppt
- 大小:885.01 KB
- 文档页数:14
第一章各种检查术第一节胸腔穿刺术【适应证】1.有胸腔积液者,为明确其积液的性质或抽出胸腔积液以便检查肺部情况。
2.通过抽气、抽液、胸腔减压治疗单侧或双侧气胸、血胸或血气胸。
3.缓解由于大量胸腔积液所致的呼吸困难。
4.向胸腔内注射抗肿瘤或促进胸膜粘连的药物。
【禁忌证】无明确禁忌证。
【操作方法及程序】1.术前准备(1)穿刺点的选择与定位:若是胸腔抽气则多选在锁骨中线第2 前肋间,若是抽液则多选在肩胛线、腋后线或腋中线第7、8肋间。
若为包裹积液或少量积液穿刺,则要依据胸透或正侧位胸片、超声定位。
(2)胸腔穿刺包、局麻药物等物品(3)向家属及患者详细说明,取得患者配合和家属理解2.麻醉与体位(1)麻醉:皮肤消毒,铺单后,用1%~2%利多卡因或普鲁卡因,先在穿刺点处做一皮丘,然后将麻药向胸壁深层浸润至壁胸膜,待注射器回抽出气体或液体证实已进入胸腔后拔出麻醉针头。
(2)体位:一般为坐位,如病情较重可取半卧位。
3.手术步骤(1)局部麻醉后,应用胸腔穿刺针从皮肤穿刺进入,针头应沿着肋间隙的下部,下一肋骨的上缘进入胸腔。
这样既可避免损伤肋间血管,又可作为进入胸膜腔的标志,避免进针过深而伤及肺组织。
有经验的医师在针头刺入胸膜腔时能感到落空感,表明针头已进入胸腔。
也可采用带有一定负压的注射器,以便更好地显示针头是否进入胸膜腔。
(2)当术者调整好针头位置,可以顺利地抽出气体或液体后,即由助手用血管钳在靠近皮肤表面将穿刺针固定,避免针头移位。
穿刺针通过10cm 长的乳胶管与一个30ml 或50ml 的注射针管连接。
待注射针管抽满时,由助手用另一把血管钳夹闭乳胶管,取下注射针管排出气体或液体,如此可以避免空气进入胸腔。
然后注射针管再连接上乳胶管继续抽吸。
一次性胸腔穿刺包成品使用比较方便,操作可由一人完成。
【注意事项】1.穿刺过程中应严密观察病人的呼吸及脉搏状况,对于有紧张心理的个别病人9应事先消除畏惧,穿刺过程中如发生晕针或晕厥,应立即停止操作,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胸外科技术操作规范消化神经中心第1章胸部小手术第一节胸腔穿刺术【适应证】1.有胸腔积液者,为明确其积液的性质或抽出胸腔积液以便检查肺部情况。
2.通过抽气、抽液、胸腔减压治疗单侧或双侧气胸、血胸或血气胸。
3.缓解由于大量胸腔积液所致的呼吸困难。
4.向胸腔内注射抗肿瘤或促进胸膜粘连的药物。
【禁忌证】无明确禁忌证。
【操作方法及程序】1.术前准备:(1)穿刺点的选择和定位:若是胸腔抽气则多选在锁骨中线第2前肋间,若是抽液则多选在肩胛线、腋后线或腋中线第7、8肋间。
若为包裹积液或少量积液穿刺,则要依据胸透或正侧位胸片、超声定位。
(2)胸腔穿刺包:由各医院自各或使用一次性胸穿包。
2.麻醉和体位:(1)麻醉:皮肤消毒,铺单后,用1%~2%利多卡因或普鲁卡因,先在穿刺点处做一皮丘,然后将麻药向胸壁深层浸润至壁胸膜,待注射器回抽出气体或液体证实已进入胸腔后拔出麻醉针头。
(2)体位:一般为坐位,如病情较重可取半卧位。
3.手术步骤(1)局部麻醉后,使用胸腔穿刺针从皮肤穿刺进入,针头应沿着肋间隙的下部,下一肋骨的上缘进入胸腔。
这样既可避免损伤肋间血管,又可作为进入胸膜腔的标志,避免进针过深而伤及肺组织。
有经验的医师在针头刺入胸膜腔时能感到落空感,表明针头已进入胸腔。
也可采用带有一定负压的注射器,以便更好地显示针头是否进入胸膜腔。
(2)当术者调整好针头位置,可以顺利地抽出气体或液体后,即由助手用血管钳在靠近皮肤表面将穿刺针固定,避免针头移位。
穿刺针通过10cm长的乳胶管和一个30ml或50ml的注射针管连接。
待注射针管抽满时,由助手用另一把血管钳夹闭乳胶管,取下注射针管排出气体或液体,如此可以避免空气进入胸腔。
然后注射针管再连接上乳胶管继续抽吸。
一次性胸腔穿刺包成品使用比较方便,操作可由一人完成。
【注意事项】1.穿刺过程中应严密观察病人的呼吸及脉搏状况,对于有紧张心理的个别病人应事先消除畏惧,穿刺过程中如发生晕针或晕厥,应立即停止操作,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胸腔穿刺术与胸腔闭式引流术一、胸腔穿刺术(—)适应证1、诊断性穿刺胸部外伤后疑有血气胸,需进一步明确者;胸腔积液性质待定,需穿刺抽取积液作实验室检查者。
2、治疗性穿刺大量胸腔积液(或积血)影响呼吸、循环功能,且尚不具备条件施行胸腔引流术时,或气胸影响呼吸功能者。
(二)方法1、患者反向坐在椅子上,健侧手臂搭在椅背,头枕在手臂上,患侧上肢伸举过头顶;或取半侧卧位,患侧向上,患侧手臂上举过头,以使肋间相对张开。
2、穿刺抽液宜取叩诊实音处,一般在肩胛下角第7~8肋间,或腋中线第5~6肋间。
包裹性积液穿刺部位应根据X线透视或超声检查定位。
3、气胸抽气,一般取半卧位,穿刺点取第2~3肋间锁骨中线处,或第4~5肋间腋前线处。
4、术者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戴口罩、帽子及无菌手套,穿刺部位皮肤用碘酊、酒精常规消毒,铺手术巾。
局部麻醉应浸润至胸膜。
5、进针应沿下一肋骨之上缘缓慢刺入,与穿刺针相连的乳胶管应先以止血钳夹住。
当穿过壁层胸膜进入胸腔时,可感到针尖抵抗突然消失的“落空感”,然后连接注射器,放开乳胶管上的止血钳,即可抽液或抽气(抽气时亦可在证实抽出胸腔积气时连接人工气胸器,行连续抽气)。
6、抽液完毕,拔出穿刺针,针孔处以无菌纱布按压1~3nin,并胶布固定。
嘱患者卧床休息。
7、危重伤病员穿刺时,一般取平卧位,不宜为穿刺而过于移动体位。
(三)注意事项1、穿刺抽液量以诊断为目的者,一般为50~100ml;以减压为目的时,第一次不宜超过600ml,以后每次不要超过1000ml。
创伤性血胸穿刺时,宜间断放出积血,随时注意血压,并加快输血输液速度,以防抽液过程中突然发生呼吸循环功能紊乱或休克。
2、穿刺过程中应避免患者咳嗽及体位转动,必要时可先服可dai yin。
术中若出现连续咳嗽或胸闷、眼花、出冷汗等虚脱表现,应立即停止抽液,必要时皮下注射肾上腺素。
3、液、气胸胸腔穿刺后,应继续临床观察,可能数小时或一二天后,胸腔液、气体又增多,必要时可重复穿刺。
气胸的治疗方法气胸是一种常见的胸部疾病,通常是由于肺部疾病或外伤引起的。
气胸会导致胸腔内气体积聚,使肺部受压,影响呼吸功能。
因此,及时有效的治疗对于气胸患者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气胸的治疗方法,希望能对患者及时得到帮助。
首先,对于轻度气胸患者,可以选择保守治疗。
保守治疗主要包括休息和观察。
患者需要尽量减少体力活动,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以减轻呼吸负担。
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如呼吸困难、胸痛加重等,及时就医。
其次,对于中度气胸患者,胸腔穿刺术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
通过胸腔穿刺术可以将积聚在胸腔内的气体抽出,减轻肺部受压,改善呼吸功能。
这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通常可以在医院内完成。
但需要注意的是,胸腔穿刺术需要在严格的无菌条件下进行,以避免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另外,对于严重气胸患者,手术治疗是必要的。
手术治疗通常包括胸腔闭式引流术和胸腔镜手术。
胸腔闭式引流术是将胸腔内积聚的气体通过引流管引出,以减轻肺部受压。
胸腔镜手术则是通过小切口在胸腔内进行手术,修复肺部破裂的部位,防止气体再次积聚。
这些手术治疗方法需要在专业医院内进行,术后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
除了上述治疗方法外,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还需要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
饮食上应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避免油腻食物和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胸部不适。
生活习惯上要戒烟限酒,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避免接触有害气体和粉尘,以减少对肺部的刺激。
总之,气胸的治疗方法因患者病情轻重而有所不同,但及时有效的治疗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遵医嘱,同时注意日常生活和饮食的调理,以促进康复。
希望本文所述的气胸治疗方法对患者有所帮助,早日康复。
胸腔闭式引流:一步一步教您正确操作胸腔闭式引流是一种常见的护理操作,用于胸腔积液、气胸等疾病的治疗和护理,是整个治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正确的操作方法可以减少患者的痛苦,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下面,我们来一步一步教您正确的胸腔闭式引流操作步骤。
第一步:准备工作在操作前,首先要进行准备工作。
如:1、检查引流器、吸痰球及其他设备的完整性和有效期。
2、消毒双手和使用的器械。
3、确定引流液颜色、气味、量级等情况。
第二步:准备病人1、告诉患者整个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
2、确保患者舒适,采取相应的姿势。
3、准备好止痛药及必要的药品。
第三步:插管及引流器放置1、测量插管深度,并进行标记。
2、用无菌手套将插管插入胸腔穿刺处。
3、将引流管插入引流器中,并与插管连接。
4、用无菌贴固定引流器。
第四步:引流操作1、压缩引流瓶,使瓶内负压。
2、将引流瓶与引流器连接。
3、打开引流器,开始引流操作。
4、每隔一段时间检查引流效果,并及时更换引流瓶。
5、记录引流时间、量级、颜色、气味等情况,并及时通知医生。
第五步:结束操作1、通过引流效果及患者病情,进行评估。
2、拆除引流器及其他器械。
3、消毒操作区域和双手。
4、及时总结引流操作过程,记录患者情况。
总之,胸腔闭式引流操作涉及到一系列步骤,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都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护士应该高度重视,全力以赴。
操作前要进行准备工作,对病人进行宣传和准备,操作中要注意细节,进行记录和跟踪。
不管何时,只有正确操作,才能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胸腔穿刺和胸腔闭式引流术
一、胸腔穿刺
1.嘱患者取坐位面向椅背,两前臂置于椅背上,前额伏于前臂上。
不能起床者可取半坐位,患侧前臂上举抱于枕部。
2.穿刺点选在胸部叩诊实音最明显部位进行,胸腔积液较多时,一般常取肩胛线或腋后线第7~8肋间;有时也选腋中线第6~7肋间或腋前线第5肋间为穿刺点。
包裹性积液可结合X线或超声检查确定,穿刺点用蘸甲紫(龙胆紫)的棉签在皮肤上标记。
3.常规消毒皮肤,戴无菌手套,覆盖消毒洞巾。
4.用2%利多卡因在下一肋骨上缘的穿刺点自皮至胸膜壁层进行局部浸润麻醉。
5.术者以左手示指与中指固定穿刺部位的皮肤,右手将穿刺针的三通活栓转到与胸腔关闭处,再将穿刺针在麻醉处缓缓刺入,当针锋抵抗感突然消失时,转动三通活栓使其与胸腔相通,进行抽液。
助手用止血钳协助固定穿刺针,以防刺入过深损伤肺组织。
注射器抽满后,转动三通活栓使其与外界相通,排出液体。
6.抽液结束拔出穿刺针,覆盖无菌纱布,稍用力压迫片刻,用胶布固定后嘱患者静卧。
二、胸腔闭式引流术
1.患者取斜坡卧位,手术部位应依据体征、X线胸片或超声检查
确定,并在胸壁作标记,常规皮肤消毒,术者戴无菌手套,铺无菌巾,局麻。
2.首先用注射器做胸膜腔穿刺,以确定最低引流位置,切开皮肤,用直钳分开各肌层(必要时切开),最后分开肋间肌进入胸膜腔(壁层胸膜应注入足量局部麻醉剂),置入较大橡胶管。
引流管伸入胸腔的长度一般不超过4~5cm,以缝线固定引流管于胸壁皮肤上,末端连接无菌水封瓶。
胸腔闭式引流术临床诊疗规范【适应证】1、中、大量气胸﹑开放性气胸﹑张力性气胸.2、胸腔穿刺术治疗下肺无法复张者.3、需要使用机械通气或人工通气的气胸或血气胸者.4、拔出胸腔引流管后气胸或血气胸复发者.5、剖胸手术.【禁忌证】结核性脓胸。
【操作方法】1、定位: 气胸引流一般在锁骨中线第二肋间隙;血胸在腋中线和腋后线间第6或7间隙。
2、常规消毒铺巾局部浸润麻醉。
3、切口:切开皮肤,钝性分离肌层,经肋骨上缘植入带有测孔的胸腔引流管。
引流管的侧孔应深入胸腔内2-3cm。
4、固定引流管:缝合皮肤切口,并固定引流管以免滑脱。
切口以消毒纱布覆盖并以胶布固定。
【注意事项】1.插管部位或切开部位一定要准确无误。
2.局麻时必须使胸膜得到充分浸润,不但可减轻疼痛,而且可避免胸膜休克。
3.插管前必须以注射针穿刺抽吸,证明气腔或液腔的存在。
4.插管深度要事先标记好。
5.插管后引流管立即与水封瓶连接并证实引流管通畅无阻。
否则应调整引流管位置或深度。
6.引流液体时一次不应超过1000ml,以免肺复张后肺水肿。
7.引流管必须与皮肤垂直固定以免皮肤压迫坏死。
8.引流瓶内消毒水每天更换一次。
更换引流瓶时必须用二把血管钳夹住胸腔引流管后方可开启引流瓶盖。
9.每天记录引流量及性质。
10.使用负压吸引时,吸引器不可开得过大,只要调节管有气泡溢出即可。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拔管】(1)拔管指证:①生命体征稳定。
②引流瓶内无气体溢出。
③引流液体很少,液体清亮,24小时内引流量<100ml.④听诊余肺呼吸音清晰胸片示伤侧肺复张良好即可拔管。
(2)方法步骤:先清洁皮肤及引流管近皮肤段,剪断固定丝线后嘱病人深吸气后摒住,以8层凡士林油纱布堵塞伤口后迅速拔出引流管,并以宽胶布封贴敷料,以免拔管后外界空气漏入,再造成气胸。
胸腔穿刺术一、适应症1、胸腔积液性质不明,穿刺化验2、胸腔积液或气胸,有压迫症状3、脓胸或恶性胸腔积液,进行胸膜腔内给药二、禁忌症1、不合作的病人;2、未纠正的凝血疾病;3、呼吸功能不全或不稳定(除非是行治疗性胸腔穿刺术进行缓解);4、心脏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心律不齐;不稳定性心绞痛。
5、相对禁忌证包括机械通气和大泡性肺疾病。
6、在针穿入胸腔之前必须排除局部感染。
三、并发症1、气胸:通过穿刺针气体逸漏或其下的肺创伤产生的气胸;2、血胸:穿刺针损伤肋下血管所致的胸膜腔或胸壁出血;3、穿刺点外渗积液4、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或单纯晕厥;5、空气栓塞(罕见,但灾难性);6、感染;7、进针过低或过深导致的脾或肝刺伤;8、快速排液>1L所致的复张性肺水肿。
死亡极为罕见。
四、准备1、体位坐位或者半卧位患侧向上,患侧手臂上举过头,以使肋间相对张开。
2、确定穿刺点1)气胸在锁骨中线第二肋间或腋中线4-5肋间2)首选肩胛线或腋后线第7—8肋间3)必要时也可选择腋中线6—7肋间或腋前线第5肋间在肋角以外,血管神经行于肋沟内,并于腋后线处均分为上支和下支,上支行于肋沟内,下支行于下位肋骨上缘。
因此,在胸腔穿刺是,在后壁通过肋间隙,靠近下位肋骨上缘;在前、侧壁通过肋间隙则通过两肋中间,可避免损伤肋间血管神经。
血管与神经的位置关系为:由上向下分别为静脉、动脉、神经。
穿刺针应在有液体的肋间隙部位进针。
无包裹的胸腔积液,穿刺点一般低于液面的一个肋间隙,位于肩胛下线。
碘酊消毒皮肤后,术者戴无菌手套,铺好无菌洞巾后,用1%或2%利多卡因行局部麻醉。
先在皮肤上做一皮丘,然后行皮下组织,下一根肋骨上缘的骨膜浸润(防止接触到上一根肋骨的下缘以避免损伤肋下神经血管丛),最后至壁层胸膜。
当进入壁层胸膜,麻醉针管即可吸到胸液,然后在皮肤水平给麻醉针夹上血管夹标记针的深度。
将大口径(16~19号)胸腔穿刺针或针-套管装置连于一个三通开关上,并分别连接30~50ml的针筒,和将针筒内的液体排空至容器中的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