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阴切口愈合不良原因及护理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3
会阴伤口愈合不良原因分析及护理目的:探讨会阴伤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及护理效果。
方法:收集本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接受侧剪产分娩后出现会阴伤口愈合不良现象的86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分析愈合不良的原因和护理效果。
结果:造成会阴伤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包括原有阴道炎症、伤口缝合技术不当、过早拆线、产后出血等。
观察组的感染率低于对照组,而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多种因素均会引起产妇会阴伤口愈合不良;引入优质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降低患者的感染发生率并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认可度。
标签:会阴伤口;愈合不良;护理干预在产妇分娩的过程中会阴侧剪或自然裂伤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妇产科伤口,而近年来随着巨大儿、早产儿等现象的增多,产妇会阴伤口的发生率越来越高。
而在临床治疗中会阴伤口愈合不良则会对产妇的身心健康造成一定的伤害,从而降低产妇预后。
为此,分析会阴伤口愈合不良原因并进行针对性的预防与护理,是降低会阴伤口愈合不良发生率的重要措施。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本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接受侧剪产分娩后出现会阴伤口愈合不良现象的86例产妇,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经临床医师确诊为会阴伤口愈合不良;所有患者均已自愿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存在先天性生殖器疾病、恶性肿瘤、患有免疫性疾病等情况的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
观察组年龄20.5~35.5岁、均值(27.0±1。
2)岁,初产妇31名、经产妇12名;对照组年龄20.2~34.9岁、均值为(27.1±1.2)岁,初产妇30名、经产妇13名。
患者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首先,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参与本次研究的86名产妇进行会阴伤口愈合不良原因分析,通过医师会诊讨论、与患者交谈确定最终原因。
会阴侧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摘要:目的:探讨产科会阴侧切伤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分析。
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产妇行阴道分娩的45例会阴侧切伤口愈合不良患者作为观察组,将同期45例会阴侧切伤口愈合良好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会阴侧切伤口愈合不良的原因,提出防治措施。
结果:观察组营养不良率、胎膜早破率、阴道检查次数超过3次、切口缝合对合不佳率、合并其他阴道疾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产科会阴侧切伤口愈合不良重在对软产道撕裂伤的预防,应加强对会阴侧切的手法和适应症学习,熟练掌握缝合技巧,规范手术助产规程,严密观察产程进程,能显著提高会阴侧切伤口愈合率,减少愈合不良的发生。
关键词:会阴侧切口;愈合不良;护理对策Analysis of causes of poor healing of perineal incision and nursing countermeasures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auses of poor healing of obstetric perineal side cut wounds and analysis of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measures. METHODS: Forty-five patients with vaginal delivery of vaginal delivery from January 2017 to January 1818 in our hospital were treated as observation group. 45 patients with good perineal side-cut wound healing were used as control group to analyze perineal side-cut wounds. Reasons for poor healing and proposed prevention measures. RESULTS: The malnutrition rate, 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s, vaginal examinations more than 3 times, poor rate of incision suture, and other vaginal diseas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 Conclusion: The obstetric perineal lateral incision wound healing is serious in the prevention of laceration of soft birth canal. It should strengthen the learning and indication of perineal lateral incision, master the suture technique, standardize the surgical midwifery procedure, and closely observe the labor process, which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perineal side cut wound healing rate reduces the incidence of poor healing.Key words: perineal incision; poor healing; nursing strategy在临床产科会阴切开缝合是比较常用的手术方式,这种方式是辅助分娩比较常用的方式。
会阴切开属于自然分娩过程中在短时间将产妇的分娩结束而选择实施的一种手术,属于产妇分娩过程中防止出现会阴裂伤的一种方法,为创伤性手术。
在产后修养时也会出现愈合不良的情况,继而对产妇造成生理和心理的双重伤害。
根据临床研究显示,造成会阴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主要包括四类,分别是切口感染、缝合技巧、阴道炎、拆线时间选择失误等[4]。
其中切口感染是由于产妇产后身体虚弱,抵抗能力相对降低,此时切口继发性感染几率大幅提升,加之侧切口距离肛门较近,接触粪便的几率也会有所提升。
而缝合技巧主要与每针针距、打结力度等有直接关系,针距过密或过松、打结力度过紧或过松均会导致切口愈合不良的几率提高。
阴道炎的发生也与产妇身体虚弱有关,且如果其具有原发性阴道炎,就会进一步恶化愈合不良的程度。
拆线时间通常为产后5天,如提前拆线则不利于组织愈合。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Practical Clinical Nursing Science 2019年第4卷第41期V ol.4, No.41, 2019136会阴伤口愈合不良原因分析及护理吴春燕,朱丹,钱秀君(江苏省无锡市妇幼保健院,江苏无锡 214000)【摘要】目的 对会阴伤口愈合不良发生原因进行临床分析,针对性提出护理对策,研究效果。
方法 在我院2017年4月至2019年3月随机选定24例会阴伤口愈合不良患者,运用优质护理,纳入实验组;在我院2015年4月至2017年3月随机选定24例会阴伤口愈合不良患者,运用传统护理,纳入对照组。
2组患者均开展回顾性分析。
结果 与对照组进行比较,明显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更高,差异显著,P<0.05。
结论 会阴伤口愈合不良发生原因包括原有阴道炎症、伤口缝合技术不当、过早拆线、产后出血,为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获得理想护理效果。
【关键词】会阴伤口愈合不良;原因;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6-2479.2019.41.136.02产妇在临床上常见,分娩过程中,由于自然裂伤或者会阴侧切,患者可出现伤口,加之早产儿、巨大儿等发生率逐年增加[1],临床上越来越常见会阴伤口愈合不良患者,可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
本文选定24例患者,对会阴伤口愈合不良发生原因及护理对策、效果进行了研讨。
1 资料与方法1.1 入组资料自我院随机抽取24例会阴伤口愈合不良患者,就诊时间2017年4月至2019年3月,分组方式是随机双盲法,实验组患者24例,年龄分布21岁至36岁,中位年龄28.5岁,经产妇、初产妇均为12例;对照组患者24例,年龄分布22岁至35岁,中位年龄28.0岁,经产妇、初产妇分别是11例、13例。
2组患者入组数据结果可对比,P>0.05。
1.2 方法为24例实验组患者运用优质护理:助产士应综合分析患者会阴伤口愈合不良原因,开展会诊讨论,参与人员是医师、助产士,积极沟通患者,对最终原因进行确定,制定相关护理干预措施。
产科会阴侧切伤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分析徐志萍周莉炜【关键词】产科;会阴侧切;伤口愈合不良;防治措施1.2方法1.3统计学分析2结果观察组患者出现会阴切口感染、对位缝合不佳、营养不良及胎膜早破概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自然分娩属于女性最原始的生殖方式,根据女性自身身体条件不同,其自然分娩的难度也存在一定差异。
单纯自然分娩时,如不采取会阴侧切的手段,局部体积较大的胎儿对软产道会产生过度牵拉和加压,从而在娩出时会造成会阴部不规那么撕裂,这种损伤在分娩后的恢复周期通常较长,即便正常愈合也有较高几率造成瘢痕,使后续阶段女性正常性生活时感到阴道内存在异物感,引发多种不适。
会阴侧切那么可使阴道损伤更加整齐,有利于分娩后的恢复,且瘢痕形成概率也可大幅控制。
但在实际操作时,局部会阴侧切的产妇仍需面对愈合不良的情况,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相对复杂,和切口感染、縫合不佳、营养失调等均有着密切关联[2]。
①切口感染。
切口感染是会阴侧切产妇愈合不良的最主要原因之一,由于会阴部距离尿道口、肛门口等距离均相对较近,且在分娩过程中还会受到羊水中胎粪和尿液的影响,加之缝合操作时未严格遵照无菌操作标准,或缝合后留有局部死腔等,因而容易出现感染病症。
如会阴侧切的切口如发生感染,就会直接导致重新开裂,感染病灶内还会出现脓性分泌物,严重时还会引发糜烂的情况,影响整个生殖系统的功能和健康。
②缝合不佳。
侧切切口缝合不佳属于医护人员操作事故,当切口两端组织缝合过密、未对合整齐或留有死腔等均会影响缝合效。
缝合不佳会直接导致局部循环系统重建障碍,毛细血管无法重新建立,导致局部组织供血障碍,引起缺血性坏死,使切口愈合速度大打折扣。
③营养失调。
局部产妇在分娩后会出现厌食、贫血等病症,会引发严重的营养失调,加之家属在补充营养师过于单调,不科学的营养配比使得产妇体内营养失衡,因而降低了自身组织的愈合效率。
为有效提升会阴侧切产妇的产后恢复效率,需针对其切口愈合不良的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干预。
会阴切口愈合不良原因分析及护理会阴切开缝合是产科常用手术,近年来有成为常规使用的倾向,其感染率为10%[1]。
为减轻会阴切口愈合不良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我院自2005年1月开始,对部分会阴切口愈合不良产妇采取了在家后续治疗和定期家访相结合的方法,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2005至2007年施行会阴切开术后顺产的患者3 116例,根据切口愈合的分级标准[2],甲级愈合3 090例,占99.17%;26例会阴切口愈合不良占0.83%。
在会阴切口愈合不良的26例患者中有20例切口感染(77%),6例切口裂开(23%)。
会阴切口感染原因有存在阴道炎症14例(53.9%),胎膜早破2例,中度贫血、妊高征、产后出血各1例,巨大胎儿引起的复杂裂伤1例。
会阴切口有4例全层裂开,裂开时间12~96 h,导致裂开的原因:切口渗血、便秘、过早(<12 h)采取蹲位,2例浅层裂开呈舟状时间均出现在72 h拆线后,因皮肤、皮下组织错位所致。
1.2 处理措施及效果4例会阴切口全层裂开的产妇即刻送回产房;3例会阴切口严重感染、彻底清创后伤口≥3 cm×2 cm×1.5 cm的产妇,在静脉滴注抗生素的同时,会阴伤口局部予5%聚维酮碘溶液纱条换药,2次/d,保持引流通畅,经过2~6 d后渗出明显减少,急性炎症消退后在产房清创。
清创术采用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去除切口表面的小血块及0.2 cm厚的皮肤、皮下组织,采用传统缝合法再次缝合。
7例在术后5 d拆线甲级愈合出院。
1.3 在家后续治疗和定期家访 2例会阴切口浅层呈舟状裂开、17例感染产妇清创后切口<3 cm×2 cm×1.5 cm,经抗炎和局部换药治疗,急性炎症得到控制后出院,在家后续治疗。
患者出院所带物品:红外线灯(医院借用)1盏、5%聚维酮碘溶液、消毒小纱条、棉签、高锰酸钾片剂等治疗用物。
产后会阴侧切伤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及治疗作者:包飞燕来源:《医学信息》2015年第11期摘要:目的分析产后会阴侧切伤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及其治疗。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1月于我院进行会阴侧切分娩的产妇,将其中切口愈合不良的54例产妇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针对愈合不良的原因采用相应的对策及治疗。
结果 54例产后会阴侧切伤口愈合不良的产妇中,夏季发生率高于其他季节,胎膜早破者高于未发生胎膜早破者,贫血及营养不良者高于营养良好者,切口缝合不佳者高于其他产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妇产科;会阴侧切;伤口愈合不良;原因产科会阴侧切可以防止产妇会阴撕裂,保护盆底肌肉,是产科生产中常用的辅助生产方法之一,但是侧切后如切口愈合不良则可能影响产妇的生存质量和产后哺乳等等。
本文中笔者就产后会阴侧切伤口愈合不良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原因提出对策,现将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月于我院进行会阴侧切并发生切口愈合不良的54产妇为研究对象,年龄20~37岁,平均年龄25.7岁,孕周39.2~40.8w,平均40.1w,产妇的身体基本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将所有产妇根据生产季节、是否存在胎膜早破、营养状态及切口和缝合状态进行统计及分析,将其与侧切后愈合不良者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及比较。
1.3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P0.05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引起会阴侧切口愈合不良的因素分析,将切口愈合不良与生产季节、是否存在胎膜早破、营养状态、切口和缝合状态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及分析,见表1。
2.2由表1可见,在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方面夏季高于其他季节,胎膜早破者高于未发生胎膜早破者,营养不良者高于营养良好者,切口及缝合不佳者高于其他产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2.3对策及预后,针对引起会阴侧切切口愈合不良的因素进行针对性对策的制定及实施,对于夏季生产的产妇应尽量保持切口的消毒彻底,避免高温潮湿及不通风的情况为病原菌提供繁殖条件,尽量减少阴道检查次数,避免条件致病菌的感染等,同时对于切口及缝合的过程应由熟练医务人员操作,尽量使缝合和切口做到对合较佳,使其更利于愈合,对于术前即合并阴道疾病如贫血及营养状态较差者,在术前即应给予疾病的控制性治疗及营养方面的调整,使其以较好的状态进行生产,这样可以提高其免疫力,对降低感染及切口愈合不良等均有积极的意义。
29例会阴伤口愈合不良处理及原因分析庄皎月;郑娟;陈莹【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ed factor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of poor wound healing after episiotomy surgery.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29 patients with poor perineal incision healing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sults The main factors about wound healing were infection,malnutrition,suture techniques,maternal vulva,vaginal inflammation and in-comprehensive postoperative nursing. Conclusion Poor perineal incision healing can be induced by a variety of factors. The improvement of suture techniques and enhancement of axenic conception and post - operative nursing ca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poor healing.%目的探讨会阴切开缝合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方法.方法对29例会阴切口愈合不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影响切口愈合的因素主要是感染、营养不良、缝合技术因素、产妇外阴及阴道炎症及术后护理不到位等.结论会阴切口愈合不良可因多种因素引起,提高缝合技术,加强无菌观念及术后护理可以减少愈合不良的发生.【期刊名称】《实用临床医药杂志》【年(卷),期】2012(016)016【总页数】2页(P139-140)【关键词】会阴侧切;愈合不良【作者】庄皎月;郑娟;陈莹【作者单位】江苏省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昆山,215300;江苏省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昆山,215300;江苏省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昆山,215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6阴道分娩时,助产士会根据产程中的母婴情况有针对性地给予会阴侧切、中切或不切。
会阴侧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摘要】目的对会阴侧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进行分析,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
方法对愈合不良出现的相应症状采取相应的措施。
结果12例会阴侧切口愈合不良5d后如期愈合7例,7d愈合3例,7~11d愈合2例。
愈合率达到100%。
结论预防感染,熟练的缝合技术,有效处理切口并提供相应的指导对提高愈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会阴侧切口愈合不良原因护理随着医学的发展,人们优生优育意识的提高,在产科分娩中为了缩短第二产程,加速分娩,防止会阴裂伤及保证婴儿的安全,会阴侧切率有明显上升的趋势。
会阴侧切缝合术为产科常用手术,多用于初产妇阴式分娩。
可保护胎儿免受产伤,母亲免于阴道撕伤。
切开组织为小阴唇皮肤、球海绵体肌、会阴深横肌和肛提肌的内侧纤维[1]。
其感染率为 1%。
许多原因可能导致会阴切口感染。
为减轻会阴切口愈合不良给产妇造成的痛苦和经济负担,促进产妇的健康。
我院对12例会阴侧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采取了相应的护理措施。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我院自然分娩的产妇共有4753例,其中行会阴侧切的有1093例,而会阴侧切口愈合不良有12例。
1.2治疗方法会阴侧切术后,局部出现红肿、触痛或挤出血性液,用0.5%碘伏液涂擦会阴切口处,每天2次,产后第2天,肿胀开始渐渐消退,至第5天拆线后,切口达到Ⅰ期愈合。
若切口有明显渗液流出或拆线后切口裂开但无感染时,则用维生素B150mg、维生素B12500Lg、庆大霉素8万单位、0.5%普鲁卡因2mL混合,于切口两创各注射半量,深达皮下组织,每天1次,创面用0.02%碘伏液冲洗,每天2次。
若切口全层裂开、有感染者,将切口完全敞开,用0.02%稀碘伏液冲洗,再取刮匙轻轻搔刮创面,去掉表面已感染坏死及小部分液化的脂肪组织,然后用干棉球擦净伤口,再用甲硝唑药片研粉直接撒于创面,每天1次。
待创面基本无脓性分泌物时,进行第2次缝合,局部注射0.2%利多卡因,剪去创面坏死肉芽组织,形成新鲜创面,然后用4号丝线全层间断缝合,24h后可行理疗,促进伤口愈合。
会阴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分析\预防及治疗会阴切开缝合术虽是产科常用的小手术,但却存在切口愈合不良的可能。
切口愈合不良是产科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多继发于皮下脂肪液化、岀血、感染、缝合不当以及营养不良。
会阴切开愈合不良不论从精神上还是从肉体上都给产妇带来不良影响,应尽力避免。
2009年6月~2011年6月收治会阴切口愈合不良患者3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处理、预防、治疗措施。
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09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经阴道分娩行会阴侧切术的产妇2672例,孕周39±2.3周,年龄23±6.3岁,头位顺产2662例,抬头吸引产10例,均为初产妇。
其中术后切口愈合不良30例,包括切口裂开,切口感染及脂肪液化。
临床表现:切口感染者,有发热,白细胞增多,切口疼痛,红肿,皮温升高,部分切口挤压后可流出大量黄色脓性分泌物,细菌培养是阳性。
脂肪液化者,无明显发热,白细胞正常,切口稍疼痛。
按压切口皮下有较多淡黄色或淡红色渗液,渗液中可见漂浮的脂肪滴,渗出液涂片镜检可见大量脂肪滴,连续3次细菌培养无细菌生长。
结果切口愈合情况:2672例产妇中,2642例(98.87%)伤口按期愈合,会阴侧切口愈合不良者30例,其中6例全层裂开,24例部分裂开。
切口裂开与局部情况:感染6例,会阴血肿5例,肠线吸收不良5例,组织解剖层次对合不良3例,缝线过密致局部血运障碍组织液化坏死4例,侧切加裂伤5例,便秘2例。
全身因素:本组切口愈合不良肥胖6例,贫血8例;合并高血压病5例;合并糖尿病6例,子痫前期重度1例。
讨论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术后切口液化,继发感染以及术中缝合技术不当等是切口愈合不良的主要原因。
大部分切口脂肪液化发生于皮下脂肪层厚的患者,皮下脂肪>3cm的患者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率就会明显增加。
往往脂肪层底部缝合不到,止血不彻底,形成积液、积血,影响切口愈合,当缝合技术不当,导致缝合过紧或过密时,造成血液循环障碍,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形成腔隙。
会阴切口愈合不良原因及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会阴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及护理。
方法对28例会阴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进行分析。
结果会阴切口愈合不良与阴道炎性反应、阴道血肿、分娩方式、术者无菌观念差有关。
结论对会阴切口愈合不良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强围产期宣教,积极治疗阴道炎症,严格无菌观念,提高整体操作水平。
【关键词】会阴切口;切口愈合;护理
会阴切开缝合术是阴道分娩常用的方法,近年来已成为常规施用的倾向,其感染率为10%[1]。
为减轻会阴切口愈合不良给育龄妇女带来的痛苦和不适,郑州市中医院妇产科自2008年1月开始至12月31日止,对28例会阴切口愈合不良的产妇进行回顾分析,认为会阴切口愈合不良与产妇阴道炎症,分娩方式,缝合技术,术者无菌观念差及病理产科有关。
对28例会阴切口愈合不良患者采取针对性措施,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院自2008年1月至12月31日施行会阴切开术后顺产的产妇3018例,年龄20~42岁,初产妇2812例,占93.17%,经产妇206例,占6.83%。
根据切口愈合的分级标准[2],甲级愈合2 990例,占99.07%。
28例会阴切口愈合不良(包括切口感染23例,占0.76%,切口裂开5例,占0.17%),占0.93%。
1.2 方法对28例会阴切口愈合不良原因进行分析。
1.2.1 23例会阴切口感染原因分布(表1、表2)。
表1
会阴切口感染原因分布(n=28)
原因例数百分率
阴道炎症1553.58
阴道血肿621.43
妊娠合并糖尿病13.57
产后出血13.57
表2
会阴切口感染与分娩方式关系
分娩方式侧切例数感染例数百分率
阴道助产212125.66
正常产2806110.39
合计3018230.76
1.2.2 5例会阴切口裂开原因及分析本组中2例因缝合技术不佳,皮下组织错位,缝线过密、过紧,局部血供较差,产妇自身清洁卫生不够,导致切口化脓感染而裂开。
2例因产妇患妊娠高血压疾病,外阴水肿,弹性较差,产后8 h因便秘用力而致切口裂开。
1例是在术后蹲位小便,褥式缝合华丽康线结松开,致缝合处皮肤浅层裂开。
2 结果
会阴切口严重感染者,切口大于或等于3 cm×2 cm×1.5 cm,应在静脉输入抗生素的同时,彻底清创缝合。
余者可根据情况采用期待疗法和回访相结合。
3 护理
3.1 注意会阴切口卫生术后健侧卧位,减少局部受压,防止恶露污染切口,密切观察切口情况,及时发现红肿硬结。
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使用消毒纸及护垫。
3.2 外阴水中的护理外阴水肿者,给予50%硫酸镁热敷,其作用原理是通过镁粒子的渗入,改善组织间隙与细胞内渗透压,以达到局部组织渗出液的吸收和消肿的目的。
会阴微波理疗,1~2次/d,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切口愈合。
3.3 外阴红肿硬结的护理发现外阴红肿硬结者,可给予中药热敷,具体是金银花40 g,蒲公英30 g ,紫花地丁30 g ,败酱草30 g ,连翘30 g ,黄芪30 g,白花蛇舌草30 g,当归15 g,丹参20 g ,白芨20 g,煎好后药液放入保温瓶中,2次/d热敷,30 min/次,以达到活血化瘀的目的。
3.4 产后的护理嘱产妇适当下床活动,促进恶露排出,改善血液循环,减少感染机会,促进肠蠕动,提高食欲,增强机体抵抗力,加速切口愈合率。
4 讨论
4.1 由表1 表2可以看出,阴道炎症(细菌性阴道炎和真菌性阴道炎)、会阴血肿、分娩方式是引起会阴愈合不良的主要原因。
产前患有阴道炎者,要及早诊治。
阴道血肿是会阴切口缝合不佳致原切口部位未被缝扎而发生,,血肿重新切开缝合,切开血肿使出血量增多,使产妇抵抗力低下增加感染机会。
阴道助产,会阴切口感染率明显增高,主要是阴道助产切口长且深,并且往往伴有产程延长、滞产的情况,并反复多次的阴道检查及过早屏气用力使会阴局部水肿至局部血液循环不良,组织脆性增加而影响组织修复,甚至淤血坏死等。
4.2 加强围产期宣教对产妇积极宣教, 增强产妇自护能力。
讲解分娩知识,指导产妇正确运用腹压与助产人员配合,避免会阴裂伤,教会产妇产后观察伤口和自我护理的方法。
4.3 加强医护人员的无菌观念严格无菌操作原则,临产后根据具体情况做好肠道及外阴清洁工作,缝合前后冲洗切口更换手套。
很多时候是因为术者无菌观念差,消毒不严格,会阴切开时机过早,切口暴露时间过长,缝合时间过长,缝合时留有死腔,产程中多次阴道检查导致感染[3]。
4.4 提高整体操作水平正确估计胎儿大小,选择会阴切口,缝合时严格恢复解剖结构,不留死腔,缝线松紧适宜,建立伤口随访制度,如有硬结、感染,及时查找原因,避免再犯。
参考文献
[1] 董金林.会阴切开缝合的失误问题.实用妇产科杂志,1994,10(4):169.
[2] 吴在德.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57.
[3] 周岚.预防会阴切口感染的操作和护理.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4,4(3):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