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领导理论的演变
- 格式:ppt
- 大小:2.89 MB
- 文档页数:66
领导理论的演进历程领导理论的演进,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领导研究领域不断进步和完善,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不断演变。
本文将介绍领导理论的演进历程,并探讨其中的几个重要阶段。
一、传统领导理论的起源传统领导理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在此之前,人们对领导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政治和军事方面。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人们开始将领导研究应用到组织管理中。
这一时期,领导被视为一种天赋或天生的特质,只有一部分人天生具备领导能力。
此时出现了所谓的“大人物理论”,即认为成功的领导者具备独特的个人特质,如智慧、勇气和魅力。
二、领导行为理论的兴起20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斯图尔特•贾德斯(Stewart Clegg)等学者开始从行为的角度研究领导。
他们提出领导行为理论,认为领导不仅与个人特质相关,还与领导者的行为和行动方式有密切关系。
贾德斯将领导行为划分为任务导向型和人际关系导向型两种,认为有效的领导者应同时具备这两种行为。
三、情境领导理论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弗雷德•费德勒(Fred Fiedler)提出了领导行为的情境依赖性。
他认为领导效果取决于领导者与情境的匹配程度。
这一理论强调了组织环境、领导者与下属关系等因素对领导效果的影响。
四、变革性领导理论的兴起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詹姆斯•麦格雷戈(James MacGregor Burns)提出了变革性领导理论。
他认为优秀的领导者应该具备激励下属、改变组织和社会现状的能力。
变革性领导理论强调领导者的眼光和愿景,以及对组织和员工进行激励和激发创新的能力。
五、情绪智力理论的提出21世纪初,心理学家彼得•萨拉沃伊(Peter Salovey)和约翰•迈耶(John Mayer)提出了情绪智力理论。
他们认为领导者应具备对情绪的感知、理解和管理能力。
情绪智力理论在领导研究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并成为了当代领导力研究的热点。
总结而言,领导理论的演进历程可以归纳为从关注领导特质到领导行为,再到情境依赖性和变革性领导,最终发展到情绪智力理论的阶段。
第一章领导学的基本原理与发展历程国家开放大学文法教学部赵菊强(发布时间:2016-11—17)一、领导的含义领导是由特定组织中的领导主体,根据领导环境和领导客体的实际情况,确定组织目标,并通过示范、说服、命令和合作等途径获取和调动各种资源,引导和规范领导客体,实现既定目标的行为互动过程和强效社会工具。
这一含义包括五种要素:1.领导主体。
领导主体是指组织中担任决策、指挥、协调和监督等职责的个体或群体.领导主体是领导活动的发动者和组织者,是领导活动得以开展并取得成功的核心力量。
2.领导客体。
领导客体主要包括领导者的下属和部分领导相对方,是领导活动的执行者与作用对象。
领导目标的实现,有赖于领导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密切合作与良性互动.3.领导目标.领导目标是领导活动的方向,是实现组织绩效的基础性因素。
4.领导手段.领导手段是指领导主体适应、利用并改造环境,以及激励和调动下属的方式方法.5.领导环境。
领导活动是在具体的组织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展开的,既包括宏观意义上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也包括微观意义上的组织环境。
领导主体通过把握、利用和改造领导环境,实施领导活动,实现组织目标.二、领导与管理管理是与领导含义最接近、关系最密切的社会行为。
科学地辨识二者的关系有助于更加清晰地认识领导的本质,规范领导的职能,确保领导活动的顺利进行。
1.领导与管理的联系(1)领导的产生源于管理活动的需要。
(2)领导和管理具有较强的相容性和交叉性。
2.领导与管理的区别领导是从管理中分化而来的,同时也具有管理所不具备的一些特点。
这些特点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1)战略与战术的区别。
领导侧重于重大方针的决策,着眼于通过一定的领导手段实现组织目标;管理则侧重于政策的执行,着眼于规范和引导下属完成管理任务。
(2)宏观与微观的区别。
领导注重长期和宏观规划,不排斥带有一定风险性的战略;管理强调一定时间范围内微观上的具体工作的执行,追求合理性和可行性,希望降低甚至排除风险。
简答题(前1-55)【重点题】1.西方领导理论发展的一条基本线索指的是什么?一条基本线索是指由价值中立理论向非价值中立理论发展。
价值中立是指:只要能掌握一定的权力,占据一定的地位,能够有效地指挥下属实现组织目标,就被认为是领导者,不论这个人物对历史与社会的作用是进步与非进步。
非价值中立则是指:领导不仅应注重权力的拥有与组织目标的达成,更应注重对社会的进步意义以及公民在道德上的提高与升华,并强调领导者与权力滥用者和暴君是不相容的。
这种在研究过程中由价值中立理论向非价值中立理论的发展,说明西方的领导理论研究伴随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经历了一个日益丰富化与科学化的过程。
2.西方领导理论发展的两个研究方向分别是什么?西方领导理论,尤其是美国领导理论的两个研究方向是:1、从研究领导者(leader)入手来研究领导理论;2、从研究领导活动(lead)入手来研究领导理论。
总的来看,研究领导者的时间长,学者多,成果多,影响大;对领导活动的研究则起步较晚,是近20年来逐渐兴起的。
3.领导权变理论的基本观点有哪些?它的理论贡献是什么?领导权变理论就是有关领导者在不同的领导环境因素条件下,如何选取相应的领导方式,最终实现理想的领导效果的理论。
权变理论认为:领导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通过与被领导者的交互作用去完成特定领导目标的动态性行为过程,领导的有效行为应随着被领导者的特点和环境因素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这一理论认为领导的成效依赖于领导者本身的条件、被领导者的条件、环境条件三个因素的交互关系,即领导是领导者、被领导者和领导环境的函数,并把研究的重点放在领导者、被领导者的行为与环境的相互影响上。
领导权变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使领导具有更强的艺术化色彩,并且使得人们对领导的判断不再局限于道德标准。
4.领导的属性表现在哪两个方面?他们的关系如何?领导活动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领导的属性主要包括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两个方面。
1、领导的自然属性产生于社会整体活动的自然需要,是由人们社会集体实践活动中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
本章重点11></a>. 德鲁克的领导特质理论;2. 管理方格理论;3. 勒温的三种领导方式理论;4. 菲德勒的领导模型;5. 情境领导理论。
第一章西方领导理论的演变自从有了人类社会,就有了领导活动,有了领导活动,便产生了对领导活动的思考。
但把领导行为作为一门科学来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则是20世纪的事。
第一节西方领导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在西方,对领导行为的研究从古希腊就开始了,领导思想也在那时产生了。
从柏拉图的《理想国》到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就已经注意到领导现象。
从14世纪开始,欧洲资产阶级进行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那时的思想家们从马基雅弗利的《君主论》、洛克的《政府论》、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拿破仑的《拿破仑文选》、约翰·密尔的《论自由》等近代资产阶级思想论著中都是以领导为中心,分别从史实、政治理论、法和哲学的角度对事关社会命运的政府领导进行了多侧面的研究。
但是把领导行为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则是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的。
西方领导理论之所以在现代社会产生,既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产物与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管理科学发展的直接成果,尤其是领导经验积累和升华的结果。
一、西方领导理论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一)19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马克思曾经说过,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
而近一百年全世界所创造的生产力又比以往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
以科学知识的载体——杂志的数量为例,1665年全球只出版一种,1770年为10种,19世纪初达到100种左右,至19世纪中期达到1000种,1900年达到1万种,20世纪70年代猛增至15万种。
如果一位化学家每周阅读40小时,那么世界上一年内发表的有关化学的论文与著作,就够他读48年。
在当今时代,科学技术从发明到应用于生产的周期越来越短。
西方管理思想简谈智者说,知道人们如何思考,比知道人们如何行事更为重要。
虽然管理理论经过了百年发展,到今天已经十分成熟和完善了,但了解管理思想,特别是人类管理思想发展演变的历史,对于我们学习管理学的人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
西方管理思想发展史,早期主要表现为经济管理思想和社会管理思想。
从西方早期的重农主义经济思想,到中世纪“文艺复兴”后的重商主义经济思想,再发展到大工业时代的理性主义、科学化管理思想都是一脉相承的。
西方管理思想发展史总共可分为以下十个阶段。
1.古代希腊、罗马的经济管理想。
当时的管理思想主要以色诺芬、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克优斯*贾图等思想家的理论为主。
这些思想都是为维护奴隶制度而服务的,不过已经开始接触商品经济问题,已经产生了交换和货币。
2.西方中世纪前后的管理思想。
这个时间,正是封建主义逐渐衰落,资本主义萌芽和不断发展的时期,另外在文艺复习思想大运动的背景下,重商主义的经济思想开始出现了,例如托马斯.阿奎那的公平价格和货币交换等思想,尼古拉·马基雅维利的管理原则,以及后期的新教理论、个人自由理论、市场理论。
3.工业革命前后的管理思想。
随着手工业时代向工厂制时代的转变,生产方式的变革、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市场范围的延伸,工业革命不断的进行,兴起了古典经济思想,主要代表人有亚当斯密、萨伊、罗伯特·欧文等人的经济思想理论。
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和影响工资大小的因素论、萨伊的政治经济学等是西方管理思想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
4.西方大工业时代的管理思想。
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大企业的建立,对雇佣者、工人的需求增大,同时对管理人才的需求也更加迫切了。
于是出现了“科学管理之父的泰罗、约尔等伟大的思想家,5.梅奥的人文主义管理思想。
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出现了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巴纳德的经理职能思想、领导工作思想等等。
在这个年代为西方当时的经济大危机做了不少的贡献。
6.20世纪50年代,全世界都在进行战后重建与经济恢复,在此期间,管理思想又有了新发展,例如杜拉克的目标管理思想,麦格雷戈的关于人性假设的”X理论和y理论和管理科学学派的发展。
98摘 要:西方新领导理论真正揭示了领导与管理的本质区别,是对传统领导理论的革命性突破。
该理论各流派共同主张领导以愿景为核心要素,是基于领导者与追随者情感和价值实现变革的过程。
各流派均以实证研究为基础,从特质、行为和情境维度阐释有效领导力的形成,各有侧重。
本文系对该理论的系统评介。
关键词:领导;变革;魅力;价值;愿景中图分类号:C9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5833(2007)07-0098-14作者简介:文茂伟,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与中国浦东干部学院联合培养领导教育学博士研究生 (上海 200062)对领导问题的专门学术研究始于上世纪初的美国社会科学领域①,迄今已近百年。
到上世纪70年代后期,价值多元、竞争加剧和组织环境不确定性增强,在客观上要求研究者聚焦领导(leadership)区别于管理(management)的独特功能,探求通过提高领导效能,提升组织业绩、推动社会进步的有效路径。
这一努力过程中,真正揭示了领导与管理本质区别的是兴于上世纪80年代的新领导理论。
它的发轫、发展标志着西方领导理论的革命性突破且至今仍为研究热点。
该理论倡导的领导理念与方法始于变革要求,对需要变革或处于变革中的社会及组织具有借鉴意义。
近年,其代表理论(变革型领导)和最新理论(基于价值的领导)的术语为国内学术文章所频繁引用,但至今国内缺乏对该理论学术沿革的系统介绍。
因此,有必要对该理论的思想来源、主要流派、研究方法、基本主张和发展趋向做一系统梳理。
一、缘 起在新领导理论出现之前,西方关于领导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应用心理学和管理学领域,且大多实证研究的样本取自基层经理人,先后形成了特质理论、行为(风格)理论和情境(权变)理论三大传统理论。
特质理论致力于研究领导者区别于普通人的天生特质;行为理论从任务导向和关系导向两个维度探讨领导行为风格;情境理论则关注领导者-成员关系、任务结构和领导者职位权力等情境条件与领导行为模式的匹配②。
一、科学管理内容泰勒于1856年出生在美国费城一个富裕的家庭里,19岁时因故停学进入一家小机械厂当徒工。
22岁时进入费城米德维尔钢铁公司,开始当技工,后来迅速提升为工长、总技师。
28岁时任钢铁公司的总工程师。
1890年泰勒离开这家公司,从事顾问工作。
1898年进入伯利恒钢铁公司继续从事管理方面的研究,后来他取得发明高速工具钢的利。
1901年以后,他用大部分时间从事写作、讲演,宣传他的一套企业管理理论,即“科学管理----泰勒制”。
代表作为《科学管理原理》泰勒的科学管理的内容概括起来主要有5条:工作定额原理、能力与工作相适应原理、标准化原理、差别计件付酬制、计划和执行相分原理。
1、泰勒认为,为了发掘工人们劳动生产率的潜力,首先应该进行时间和动作的研究。
所谓时间研究,就是研究人们在工作期间各种活动的时间构成,它包括工作日写实与测时。
所谓动作研究,是研究工人干活时动作的合理性,即研究工人在干活时,其身体各部位的动作,经过比较、分析之后,去掉多余的动作,改善必要的动作,从而减少人的疲劳,提高劳动生产率。
所谓能力与工作相适应原理,即主张一改工人挑选工作的传统,而坚持以工作挑选工人,每一个岗位都挑选第一流的工人,以确保较高的工作效率!标准化原理是指工人在工作时要采用标准的操作方法,而且工人所使用的工具、机器、材料和所在工作现场环境等等都应该标准化,以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2、泰勒认为,工人磨洋工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付酬制度不合理,计时工资不能体现按劳付酬,干多干少在时间上无法确切的体现出来;他认为,要在科学地制定劳动定额的前提下,采用差别计件工资制来鼓励工人完成或超额完成定额!3、泰勒认为应该用科学的工作方法取代经验工作方法;应该把计划和执行分离开来。
计划由管理当局负责,执行由工长负责,这里的计划包括三方面的内容:(1)时间和动作研究(2)制定劳动定额和标准的操作方法,并选用标准工具(3)比较标准和执行的实际情况,并进行控制二、泰勒科学管理的二重性列宁认为:“泰勒制——也同资本主义其他一切进步的东西一样,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资产阶级剥削的最巧妙的残酷手段,另一方面是一系列丰富的科学成就,即按科学来分析人在劳动中的机械动作,省去多余的笨拙的动作,制定最精确的工作方法,实行最完善的计算和监督制度等等”三、泰勒科学管理的贡献1、泰勒在历史上第一次使管理从经验上升为科学2、讲求效率的优化思想和调查研究的科学方法四、泰勒科学管理的局限性1、泰勒对工人的看法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