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件]幼儿卫生学之第三章婴幼儿营养
- 格式:ppt
- 大小:11.44 MB
- 文档页数:57
幼儿卫生学婴幼儿营养与膳食卫生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幼儿卫生学中的婴幼儿营养与膳食卫生部分。
教学内容主要依据教材第三章《婴幼儿营养需求与膳食指南》的第二节“婴幼儿膳食卫生与营养配比”,详细内容包括:婴幼儿膳食卫生的基本原则、婴幼儿营养素的需求与来源、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及搭配、婴幼儿膳食的合理安排与制备。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婴幼儿膳食卫生的基本原则,提高对婴幼儿饮食卫生的认识。
2. 让学生了解婴幼儿营养素的需求与来源,学会合理搭配食物,提高婴幼儿的饮食质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婴幼儿膳食卫生的具体实施和营养素的合理搭配。
教学重点:婴幼儿膳食卫生的基本原则、营养素的需求与来源、食物的搭配及合理安排。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婴幼儿饮食卫生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饮食卫生对婴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性。
2. 知识讲解:(1)讲解婴幼儿膳食卫生的基本原则。
(2)介绍婴幼儿营养素的需求与来源。
(3)分析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及搭配。
3.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根据婴幼儿的营养需求,设计一份合理的膳食食谱。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份适合婴幼儿的膳食食谱。
5. 互动环节:学生分享自己的设计成果,大家共同讨论、交流。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为自己身边的婴幼儿设计一份合理的一日三餐食谱。
2. 答案要求:(1)包含早餐、午餐、晚餐。
(2)食物种类丰富,营养搭配合理。
(3)注意饮食卫生,避免过敏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对婴幼儿饮食卫生的认识和行为,提高对饮食卫生的重视。
2. 拓展延伸:(1)了解国内外婴幼儿膳食指南的最新研究进展。
(2)关注家庭中婴幼儿饮食卫生的实际情况,提出改进措施。
(3)参加有关婴幼儿营养与膳食卫生的讲座或培训,提高专业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食物新鲜、清洁,避免食用变质、有毒食品。
幼儿卫生学婴幼儿营养与膳食卫生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幼儿卫生学中的婴幼儿营养与膳食卫生章节。
具体内容包括:婴幼儿营养的基本需求、膳食结构的合理安排、常见营养性疾病及其预防、以及婴幼儿饮食卫生等方面的知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婴幼儿营养的基本需求,掌握合理的膳食结构,提高婴幼儿的营养水平。
2. 使学生了解常见营养性疾病及其预防措施,降低婴幼儿生病风险。
3. 培养学生对婴幼儿饮食卫生的重视,提高婴幼儿的生活质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婴幼儿营养的基本需求、膳食结构的合理安排、常见营养性疾病及其预防。
难点:婴幼儿营养性疾病的原因、预防措施及饮食卫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一个婴幼儿营养不良的案例为例,引导学生思考婴幼儿营养的重要性。
2. 理论知识讲解:讲解婴幼儿营养的基本需求、膳食结构的合理安排、常见营养性疾病及其预防等方面的知识。
3. 例题讲解: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婴幼儿营养性疾病的原因、预防措施及饮食卫生。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婴幼儿的膳食状况,并提出改进措施。
5.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所学到的婴幼儿营养与膳食卫生知识,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婴幼儿营养的基本需求、膳食结构的合理安排、常见营养性疾病及其预防、婴幼儿饮食卫生等方面的知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所学内容,分析现实生活中你周围婴幼儿的膳食状况,并提出改进措施。
2. 作业答案:根据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婴幼儿的膳食状况,提出改进措施,如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合理搭配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素,注意饮食卫生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让学生深入了解婴幼儿营养与膳食卫生的相关知识,如查阅相关资料、参加实践活动等,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关注周围婴幼儿的营养与健康。
《婴幼儿的营养》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婴幼儿营养的相关知识,内容出自教材第三章《儿童营养需求与膳食》的第四节,详细内容包括婴幼儿的生长发育特点、营养需求、膳食指南及其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婴幼儿的生长发育特点和营养需求。
2. 让学生了解并运用我国婴幼儿膳食指南,为其提供合理的喂养建议。
3.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学会为婴幼儿制定合理的膳食计划。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婴幼儿膳食指南的应用。
教学重点:婴幼儿生长发育特点和营养需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婴幼儿膳食指南手册。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婴幼儿营养的关注。
2. 新课导入:讲解婴幼儿的生长发育特点、营养需求,引入我国婴幼儿膳食指南。
3. 实践情景引入:给出一个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并为其制定合理的膳食计划。
4.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根据婴幼儿的生长发育特点和营养需求,运用膳食指南为其制定膳食计划。
5. 随堂练习:让学生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婴幼儿,设计适合的膳食计划。
六、板书设计1. 婴幼儿生长发育特点2. 婴幼儿营养需求3. 婴幼儿膳食指南4. 制定合理膳食计划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为自己身边的婴幼儿制定一份合理的膳食计划。
2. 答案:根据婴幼儿的生长发育特点、营养需求,结合我国婴幼儿膳食指南,制定合适的膳食计划。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能否掌握婴幼儿的生长发育特点和营养需求,能否运用膳食指南为其制定合理的膳食计划。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国内外婴幼儿营养研究的最新进展,了解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婴幼儿喂养习惯,提高学生的跨文化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婴幼儿的生长发育特点和营养需求。
2. 婴幼儿膳食指南的应用。
3. 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
4. 作业设计。
一、婴幼儿的生长发育特点和营养需求1. 蛋白质需求:婴幼儿期蛋白质需求量较高,是身体生长发育的重要保证。
幼儿卫生学第三章婴幼儿身心保健课件教案:幼儿卫生学第三章婴幼儿身心保健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来自幼儿卫生学第三章,重点讲解婴幼儿身心保健的相关知识。
具体内容包括:1. 婴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2. 婴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3. 婴幼儿身心发展的影响因素;4. 婴幼儿身心保健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婴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理解身心发展对婴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性;2. 使学生掌握婴幼儿身心发展的影响因素,提高学生对婴幼儿身心健康的认识;3. 培养学生掌握婴幼儿身心保健的方法,提升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婴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规律及影响因素;婴幼儿身心保健的方法。
难点:婴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及影响因素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学具:笔记本、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一个婴幼儿家庭为例,介绍婴幼儿身心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引发学生对婴幼儿身心保健的关注。
2. 讲解婴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介绍婴幼儿身心发展的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特点,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深入了解婴幼儿身心发展的特殊性。
3. 讲解婴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阐述婴幼儿身心发展的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个别差异性等规律,引导学生认识和尊重婴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
4. 讲解婴幼儿身心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遗传、环境、教育、个体经验等因素对婴幼儿身心发展的影响,强调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重要性。
5. 讲解婴幼儿身心保健的方法:介绍生活护理、心理疏导、体能锻炼等方面的方法,并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掌握婴幼儿身心保健的操作技巧。
6.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题目,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分析实际案例,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婴幼儿身心保健1. 特点: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特点2. 规律: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个别差异性3. 影响因素:遗传、环境、教育、个体经验4. 保健方法:生活护理、心理疏导、体能锻炼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结合所学内容,分析一个婴幼儿身心发展的案例,阐述其身心发展的特点、规律及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