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卫生学婴幼儿营养思维导图
- 格式:docx
- 大小:21.65 KB
- 文档页数:3
幼儿卫生学第二章婴幼儿营养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来自幼儿卫生学第二章,婴幼儿营养。
本节课将详细讲解婴幼儿营养的基本知识,包括营养需求、营养素的种类和作用、营养不良的表现及预防等。
具体内容包括:1. 婴幼儿营养需求的特点:婴儿和幼儿的营养需求有何不同,如何根据年龄和体重制定合理的膳食计划。
2. 营养素的种类和作用: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基本营养素的作用和食物来源。
3. 营养不良的表现及预防:营养不良的常见症状,如体重不增、生长发育迟缓等,以及预防措施。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婴幼儿营养需求的特点,理解营养素的作用和食物来源。
2. 能够根据年龄和体重制定合理的膳食计划,预防和识别营养不良。
3. 提高学生对婴幼儿营养的认识,增强护理和喂养婴幼儿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婴幼儿营养需求的特点,营养素的种类和作用。
难点:如何制定合理的膳食计划,预防和识别营养不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喂养婴幼儿的案例,引出婴幼儿营养的重要性。
2. 讲解营养需求的特点:讲解婴儿和幼儿的营养需求有何不同,如何根据年龄和体重制定合理的膳食计划。
3. 讲解营养素的种类和作用:讲解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基本营养素的作用和食物来源。
4. 讲解营养不良的表现及预防:讲解营养不良的常见症状,如体重不增、生长发育迟缓等,以及预防措施。
5. 例题讲解:通过具体的例题,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如何制定合理的膳食计划,预防和识别营养不良。
6.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回答相关问题,检验学习效果。
7. 板书设计:将重点内容进行板书,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8. 作业设计:布置相关的作业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六、作业设计1. 请简述婴幼儿营养需求的特点。
2. 请列举三种营养素的作用和食物来源。
3. 请简述营养不良的表现及预防措施。
幼儿卫生学第二章婴幼儿营养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将深入讲解幼儿卫生学第二章“婴幼儿营养”的内容。
具体包括:婴幼儿营养需求的特点、各类营养素的生理功能与食物来源、营养不足与过剩的影响、科学喂养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婴幼儿营养的基本知识,了解各类营养素对婴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科学喂养的观念,提高他们在实际生活中为婴幼儿提供合理膳食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营养不足与过剩问题的认识,提高预防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婴幼儿营养需求的特点、营养不足与过剩的影响。
重点:各类营养素的生理功能与食物来源、科学喂养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挂图、实物展示(各类食物)。
2. 学具:笔记本、教材、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婴幼儿健康成长的照片,引发学生对营养话题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内容,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
a. 讲解婴幼儿营养需求的特点b. 介绍各类营养素的生理功能与食物来源c. 分析营养不足与过剩的影响d. 解读科学喂养的方法及注意事项3. 例题讲解:以实际案例为例,讲解如何为婴幼儿制定合理的膳食。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实际喂养案例,并提出改进措施。
六、板书设计1. 婴幼儿营养需求特点2. 各类营养素生理功能与食物来源3. 营养不足与过剩的影响4. 科学喂养方法及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b. 列举三类营养素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及推荐摄入量。
c. 分析营养不足与过剩对婴幼儿健康成长的影响。
2. 答案:a. 婴幼儿营养需求特点:高能量、高蛋白质、丰富多样的营养素。
b. 三类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
蛋白质:维持生长发育、修复损伤、提供能量。
脂肪:维持细胞结构、提供能量、促进吸收脂溶性维生素。
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维持肠道功能、节约蛋白质。
c. 营养不足与过剩影响:影响生长发育、免疫力下降、易患疾病等。
思维导图运用于儿童卫生保健教育一、教学重点“学前儿童卫生保健”的核心任务是掌握维护和促进儿童的健康的知识与技能。
教师按照核心知识点设计课程, 编制授课计划。
教师课堂上把核心关键词给学生, 让学生通过预习绘制思维导图。
如“运动系统特点与保健”只要抓住核心内容“运动系统保健要点”就抓住了本节课的“天元”, 以“保健”为核心关键词, 以“正确姿势”“合理锻炼”“营养”等保健要点为第二级关键词。
学生经过训练均能顺利完成思维导图的绘制, 能给知识找到合适的位置。
课程结束后, 学生收获的是思维导图和复述课程内容的能力。
二、提升逻辑性绘制思维导图是有目的的寻找知识的和安排知识的过程, 运用了推理、归纳等逻辑思维方式。
思维导图明确了教材上哪些知识是重点和次重点, 哪些知识可以作为一般了解。
很多学生并没有满足于一章一节的内容, 甚至也不再满足于教材的内容, 通过参考书、网络查找, 丰富了思维导图的内容, 使整个思维导图看起来更完善, 更清楚。
比如学生由“骨的结构”联系到“维生素D”, 继而联系到“佝偻病”-“饮食”-“补钙”-“牙齿”-“龋齿”-“保护牙齿”根据内容选择方法。
难以编入思维导图的知识点, 可以编制项目式思维导图。
如“营养”“消化”“骨胳”“集体管理”等多个内容联接。
教师根据幼儿园实际工作和典型案例开发“项目”, 便于学生学习。
三、后期管理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学习和训练绘制思维导图。
教师通过社交软件收集学生的思维导图并审查知识点覆盖、逻辑关系、创新和特点, 及时了解学生动态。
这一过程是课程教学质量形成的关键环节, 缺了这个环节思维导图往往会流于形式, 一定要避免成为简单的知识提纲。
育儿营养知识点总结图一、婴儿期营养需求1. 母乳喂养婴儿期的营养需求是在膳食中获得的,母乳是最好的婴儿食品。
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和维生素,适应婴儿的生长和发育需要,对于婴儿的免疫系统和健康发育有着重要的作用。
2. 配方奶喂养对于一些原因不能母乳喂养的婴儿,可以选择配方奶喂养。
配方奶要根据婴儿不同的年龄段来选择合适的奶粉,同时也要按照配方奶的配方比例来冲泡。
3. 辅食添加当婴儿长到4-6个月时,可以逐渐添加辅食。
最初的辅食是单一的,如米粉、米糊等,逐渐慢慢添加蔬菜、水果、肉类等,但是在添加辅食时应该注意不能过快、过多地添加,以免影响婴儿的吸收和消化。
4. 补充维生素D新生儿的皮肤较薄,不能很好地合成维生素D,因此需要在1个月龄时开始补充维生素D,可以通过日光浴和口服维生素D滴剂来进行。
5. 水的补充婴儿虽然不能饮用水,但是在辅食添加后,婴儿的水分需求也会增加,因此,可以通过增加辅食中的含水果、蔬菜来补充婴儿所需的水分。
二、幼儿期营养需求1. 三餐规律在幼儿期,需要保证宝宝三餐的规律性,每天的饮食要搭配合理,包括合理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等。
2. 饮食多样化幼儿期的宝宝需要获得多样化的营养,包括谷类、豆类、蔬菜、水果、肉类等,尽量避免单一饮食和挑食。
3. 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幼儿期的宝宝生长发育迅速,需要获得充足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来维持身体的正常生长,因此需要添加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4. 合理膳食结构幼儿期宝宝需要获得充足的营养供给,需均衡膳食,主食要搭配合理,且搭配的主食要多种多样,增加膳食的趣味性。
5. 补充优质蛋白质蛋白质是幼儿生长和发育的重要营养素,因此需要多吃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鱼、蛋、瘦肉等。
6. 合理饮水培养宝宝良好的饮水习惯,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促进新陈代谢。
三、学龄前儿童营养需求1. 均衡膳食学龄前儿童需要均衡的膳食结构,主食、肉类、蔬菜、水果等应该均衡摄入,每一餐的食物类型和量的搭配要合理。
幼儿卫生学婴幼儿营养
思维导图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含义
生理功能(4点) 营养素
组成(氨基酸)
分类
一蛋白质
营养价值及食物来源
推荐摄入量 生理功能(6点)
二脂肪 组成
营养价值及食物来源 需要量
营养基础知识 营养素的功能和食物来源 生理功能(5点)
三碳水化合物 组成:单、双、多
需要量和食物来源
生理功能(4点)
四无机盐 儿童较易缺乏的无机盐:钙铁锌碘
生理功能
五维生素 儿童较易缺乏的维生素
(A 、D 、B1、B2、C ) 六水 生理功能(4点) 需要量 含义 白开水有益健康 热能 儿童的热能消耗(5点) 0-12月龄婴儿喂养指南 母乳喂养的优越性(5点) 人工喂养的注意事项 选择代乳品 婴儿喂养 喂养注意事项(5点) 混合喂养的注意事项 补授法 代授法 添加辅助食品 目的(3点) 顺序 原则(5点) 断奶
1-6岁幼儿喂养指南
配置幼儿膳食的原则(4点) 幼儿膳食 配置幼儿膳食的方法(6点)
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4点)
生理功能(2点) 食物来源(4点) 有利(3点) 钙 影响钙吸收利用的因素 不利(3点) 摄入量 生理功能
婴 幼 儿 营 养 第二章婴幼儿营养
铁的吸收率
铁 影响铁吸收的因素
含铁丰富的事物 摄入量
生理功能(3点)
锌 食物来源
摄入量 生理功能
食物来源 成人:地方性甲状腺肿 碘碘缺乏症
儿童:克汀病、亚克汀病
生理功能(3点)
食物来源 推荐摄入量 表现(3点)
维生素A 维生素A 缺乏症 原因(3点)
预防(2点)
维生素A 中毒急性
慢性
生理功能
来源
维生素D 推荐摄入量 维生素D 缺乏症
维生素D 中毒的表现(3点) 生理功能(3点) 食物来源
维生素B1推荐摄入量 表现(2点) (硫胺素维生素B1缺乏症
(脚气病) 预防措施(2点) 生理功能
维生素B2 缺乏时的表现 (核黄素) 食物来源
生理功能(4点)
食物来源
维生素C 推荐摄入量 表现 (抗坏血酸)维生素C 缺乏症
(坏血病) 预防措施(3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