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卫生学——第二章 婴幼儿营养
- 格式:ppt
- 大小:2.18 MB
- 文档页数:14
幼儿卫生学第二章婴幼儿营养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来自幼儿卫生学第二章,婴幼儿营养。
本节课将详细讲解婴幼儿营养的基本知识,包括营养需求、营养素的种类和作用、营养不良的表现及预防等。
具体内容包括:1. 婴幼儿营养需求的特点:婴儿和幼儿的营养需求有何不同,如何根据年龄和体重制定合理的膳食计划。
2. 营养素的种类和作用: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基本营养素的作用和食物来源。
3. 营养不良的表现及预防:营养不良的常见症状,如体重不增、生长发育迟缓等,以及预防措施。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婴幼儿营养需求的特点,理解营养素的作用和食物来源。
2. 能够根据年龄和体重制定合理的膳食计划,预防和识别营养不良。
3. 提高学生对婴幼儿营养的认识,增强护理和喂养婴幼儿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婴幼儿营养需求的特点,营养素的种类和作用。
难点:如何制定合理的膳食计划,预防和识别营养不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喂养婴幼儿的案例,引出婴幼儿营养的重要性。
2. 讲解营养需求的特点:讲解婴儿和幼儿的营养需求有何不同,如何根据年龄和体重制定合理的膳食计划。
3. 讲解营养素的种类和作用:讲解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基本营养素的作用和食物来源。
4. 讲解营养不良的表现及预防:讲解营养不良的常见症状,如体重不增、生长发育迟缓等,以及预防措施。
5. 例题讲解:通过具体的例题,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如何制定合理的膳食计划,预防和识别营养不良。
6.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回答相关问题,检验学习效果。
7. 板书设计:将重点内容进行板书,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8. 作业设计:布置相关的作业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六、作业设计1. 请简述婴幼儿营养需求的特点。
2. 请列举三种营养素的作用和食物来源。
3. 请简述营养不良的表现及预防措施。
第二章婴幼儿营养教学内容:第一节营养基础知识(二)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婴幼儿营养基础知识,明确课程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对学前教育专业和学好婴幼儿卫生保健课程意义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热情。
教学重点:各种营养素的功能和食物来源;教学难点:各种营养素的功能和食物来源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4课时教学过程:课程引入: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婴幼儿营养基础知识中的蛋白质、脂肪的功能和食物来源,今天学习其它各种营养素的功能和食物来源。
新课讲授:(三)、碳水化合物1、生理功能:1、构成机体的重要物质;2、储存和提供热能;3、节约蛋白质;4、解毒;5、提供膳食纤维;增强肠道功能;2、碳水化合物的组成: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分为单糖、双糖、多糖.单糖是碳水化合物的最简单形式,在进入人体消化道后不必经过消化液的作用即可被消化道吸收。
如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甘露糖等。
双糖食物中的双糖是由两个分子的单糖经缩合后形成的,当进入人体消化道后,在酸性环境及消化酶作用下可分解成两个单糖分子。
如蔗糖、麦芽糖、乳糖等。
多糖是由多个葡萄糖分子组成、可被人体消化吸收的多糖有淀粉、糊精。
不被小肠消化吸收的多糖有纤维素、半纤维素及果胶等。
3、碳水化合物的需要量和食物来源一般说来,对碳水化合物没有特定的饮食要求。
主要是应该从碳水化合物中获得合理比例的热量摄入。
另外,每天应至少摄入50~100克可消化的碳水化合物以预防碳水化合物缺乏症。
碳水化合物的主要食物来源有:糖类、谷物(如水稻、小麦、玉米、大麦、燕麦、高粱等)、水果(如甘蔗、甜瓜、西瓜、香蕉、葡萄等)、干果类、干豆类、根茎蔬菜类(如胡萝卜、番薯等)等。
(四)、无机盐1、什么叫无机盐?存在于人体中的各种元素,除C、H、O、N主要以有机物的形式出现外,其余各种元素统称为无机盐,又叫矿物质。
人体已发现有20余种必需的无机盐,约占人体重量的4~5%。
常量元素:每天膳食需要量都在100mg以上,称为常量元素,含量较多的(>5g)为钙、磷、钾、钠、氯、镁、硫七种;。
《幼儿卫生学》复习资料第二章婴幼儿营养1.营养素的概念及营养素的分类营养素概念:是指食物中所含的、能够维持生命和健康并促进机体生产发育的化学物质。
营养素分类:营养素一般分为六类,即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及水。
2.蛋白质的组成P40-41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组成的,已经发现的氨基酸有20余种,氨基酸分为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两类。
凡在体内可以合成的氨基酸,称为“非必需氨基酸”;凡体内不能自行合成,必须由食物提供的氨基酸,称为“必需氨基酸”。
幼儿在生长发育时期有9种必需氨基酸,即赖氨酸、色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缬氨酸与组氨酸。
少儿时期较成人多一种必需氨基酸,即组氨酸,因此为9种必需氨基酸。
3.脂肪的营养价值(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P43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多不饱和脂肪酸,有利于动脉的健康,是防止动脉硬化的重要营养素。
另外,多不饱和脂肪酸在体内可以演变成DHA (二十二碳六烯酸),俗称“脑黄金”。
DHA对视网膜以及大脑神经细胞的发育有促进作用。
所以,含不饱和脂肪酸多的油脂,营养价值高。
4.儿童较易缺乏的无机盐(钙、铁、碘)生理功能和食物来源。
钙:P46生理功能:构成骨骼牙齿。
食物来源:含钙丰富的食为物中,以牛奶为最佳。
海产品中,虾皮、小鱼干、紫菜、海带等均是富含钙的食物。
豆类及豆制品,如黄豆、黑豆、豆腐、豆腐干等也是膳食的主要来源。
绿叶蔬菜,小白菜、油菜、芹菜等含钙量也较高,芝麻酱含钙丰富。
铁:P47生理功能:贴是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原料,参与氧的转运、交换和组织呼吸过程。
食物来源:含铁丰富且吸收率高的主要为动物性食品,如猪肝、猪血、瘦肉、鱼类。
植物性食品中含铁量的有黑木耳、海带、芝麻酱等。
黄豆、黑豆含铁也较高,但吸收率不太高。
乳类含铁极少。
碘:P50生理功能:碘是构成甲状腺素的原料。
碘的生理功能是通过甲状腺素来实现的。
甲状腺素在细胞正常代谢的调节上具有重要作用,对机体的正常发育有直接影响。
幼儿卫生学第二章婴幼儿营养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将深入讲解幼儿卫生学第二章“婴幼儿营养”的内容。
具体包括:婴幼儿营养需求的特点、各类营养素的生理功能与食物来源、营养不足与过剩的影响、科学喂养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婴幼儿营养的基本知识,了解各类营养素对婴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科学喂养的观念,提高他们在实际生活中为婴幼儿提供合理膳食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营养不足与过剩问题的认识,提高预防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婴幼儿营养需求的特点、营养不足与过剩的影响。
重点:各类营养素的生理功能与食物来源、科学喂养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挂图、实物展示(各类食物)。
2. 学具:笔记本、教材、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婴幼儿健康成长的照片,引发学生对营养话题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内容,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
a. 讲解婴幼儿营养需求的特点b. 介绍各类营养素的生理功能与食物来源c. 分析营养不足与过剩的影响d. 解读科学喂养的方法及注意事项3. 例题讲解:以实际案例为例,讲解如何为婴幼儿制定合理的膳食。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实际喂养案例,并提出改进措施。
六、板书设计1. 婴幼儿营养需求特点2. 各类营养素生理功能与食物来源3. 营养不足与过剩的影响4. 科学喂养方法及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b. 列举三类营养素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及推荐摄入量。
c. 分析营养不足与过剩对婴幼儿健康成长的影响。
2. 答案:a. 婴幼儿营养需求特点:高能量、高蛋白质、丰富多样的营养素。
b. 三类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
蛋白质:维持生长发育、修复损伤、提供能量。
脂肪:维持细胞结构、提供能量、促进吸收脂溶性维生素。
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维持肠道功能、节约蛋白质。
c. 营养不足与过剩影响:影响生长发育、免疫力下降、易患疾病等。
幼儿卫生学婴幼儿营养一、引言幼儿卫生学是一门研究幼儿身心健康、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科学。
婴幼儿营养是幼儿卫生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婴幼儿的生长发育、智力发展及身体健康。
本文旨在探讨婴幼儿营养的重要性、原则及策略,为广大家长及幼儿教育工作者提供科学指导。
二、婴幼儿营养的重要性1.促进生长发育:婴幼儿期是人生长发育最快的阶段,充足的营养供给是保证婴幼儿健康成长的基础。
合理搭配食物,确保婴幼儿摄入足够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矿物质,有助于支持骨骼、肌肉、器官等各个方面的发育。
2.增强免疫力:婴幼儿期免疫系统尚未完全成熟,良好的营养状况有助于增强免疫力,降低感染性疾病的风险。
例如,维生素A、维生素C、锌等营养素对提高免疫力具有重要作用。
3.促进智力发展:婴幼儿期是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充足的营养有助于大脑神经元和突触的形成,提高智力水平。
特别是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如DHA和ARA)、卵磷脂等营养素,对大脑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4.培养良好饮食习惯:婴幼儿期是饮食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合理喂养有助于培养婴幼儿健康的饮食习惯,降低成年期慢性疾病的风险。
三、婴幼儿营养原则1.早期喂养:提倡母乳喂养,母乳是婴幼儿最理想的天然食物。
无法母乳喂养时,应选择适合婴幼儿的配方奶粉。
2.适时添加辅食:随着婴幼儿的生长发育,适时添加辅食,丰富食物种类,满足其营养需求。
添加辅食的原则是:由稀到稠、由少到多、由一种到多种。
3.营养均衡:确保婴幼儿摄入充足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矿物质。
合理搭配食物,保证营养素种类齐全、比例适中。
4.定时定量:培养婴幼儿定时定量进餐的习惯,避免暴饮暴食。
根据婴幼儿的年龄、体重、活动量等因素,合理控制食量。
5.食品安全:注重婴幼儿食品安全,避免摄入有毒有害物质。
选购新鲜、优质、安全的食材,严格遵循食品安全操作规范。
四、婴幼儿营养策略1.培训家长和幼儿教育工作者:加强婴幼儿营养知识的普及,提高家长和幼儿教育工作者的营养素养,使其能够科学喂养婴幼儿。
幼儿卫生学第二章婴儿喂养婴儿喂养是新生儿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正确的喂养方式能够保证婴儿得到充足的营养,帮助其健康成长。
因此,父母或照看婴儿的人员需要了解正确的喂养知识和技巧,以确保婴儿得到良好的营养和有效的喂养支持。
在本文中,将探讨婴儿喂养的相关内容,为提供宝贵的幼儿卫生学知识。
首先,母乳喂养是最佳选择。
母乳是最适合婴儿的食物,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抗体,能提供全面的滋养和健康保护。
母乳不仅易于消化吸收,而且能帮助建立婴儿的免疫系统,降低患病风险。
因此,婴儿在出生后的最初几个月内,应尽可能地进行纯母乳喂养,以确保身体健康的发展。
其次,对于无法进行母乳喂养的情况,人工喂养是一个可行的选择。
在选择人工奶粉时,应优先考虑配方奶粉,因为它们更接近母乳的成分,易于消化吸收。
在喂养过程中,注意配方奶粉的配制方法和比例,保证婴儿摄取适量的营养物质。
此外,定时喂养和适当的喂养量也是关键,以确保婴儿的饱食感和健康成长。
在喂养过程中,婴儿的体重和生长情况是衡量喂养效果的重要指标。
定期测量体重和身长,了解婴儿的生长曲线和发育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同时,注意观察婴儿的排便情况和尿布湿度,以判断消化系统功能和水分摄入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护理。
最后,需要注意婴儿喂养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挑战。
有些婴儿可能出现吃奶困难、消化不良或过敏反应等情况,需要及时咨询医生,寻求专业建议和治疗。
此外,避免使用含糖或添加剂的食物,不给婴儿喂食过硬、易满和需要咀嚼的食物,以免引起窒息危险和不适感。
综上所述,婴儿喂养是幼儿健康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需要父母和照看婴儿的人员认真对待。
通过正确的喂养方式和科学的喂养管理,可以保证婴儿得到充足的营养和持续的健康支持,为其幸福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愿每个婴儿都能健康茁壮地成长,享受快乐的童年时光。
01婴幼儿营养需求与特点Chapter维生素和矿物质需求婴幼儿需要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并促进生长发育。
碳水化合物是主要的能量来源,对婴幼儿的生长和活动提供能量。
脂肪需求脂肪是婴幼儿重要的能量来源,同时也有助于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
能量需求婴幼儿期是生长发育迅速的时期,对能量的需求相对较高。
蛋白质需求营养需求概述婴幼儿生长发育特点生长迅速器官发育骨骼发育肌肉发育营养与智力发展关系营养对大脑发育的影响01营养对认知能力的影响02营养对行为发展的影响0302母乳喂养与人工喂养比较Chapter母乳喂养优点及技巧优点技巧人工喂养选择及注意事项选择注意事项按照奶粉说明正确冲调奶粉,避免过浓或过稀;喂奶前要检查奶温,以免烫伤婴儿;喂奶后要及时清洗奶瓶和奶嘴,避免细菌滋生。
辅食添加时机和方法时机方法03婴幼儿日常饮食安排与原则Chapter合理膳食结构建立多样化食物选择婴幼儿饮食应包括谷类、蔬菜、水果、肉类、蛋类、奶类等多种食物,以确保获得全面的营养。
适量蛋白质摄入提供适量的优质蛋白质,如瘦肉、鱼、禽、蛋、奶等,以满足婴幼儿生长发育的需求。
控制脂肪和糖类摄入避免过量摄入高脂肪和高糖食物,以预防肥胖和相关疾病。
均衡营养摄入要求钙和维生素D的补充01铁和锌的摄入02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补充03避免偏食挑食现象鼓励尝试新食物多样化食物呈现耐心引导婴幼儿尝试新食物,逐渐增加食物种类和数量,培养其良好的饮食习惯。
营造愉快用餐氛围04常见误区及纠正方法探讨Chapter误区表现负面影响纠正方法030201误区一:过度追求高蛋白质摄入负面影响维生素D 缺乏可能导致佝偻病、免疫力下降等问题,影响婴幼儿健康。
误区表现家长未意识到维生素D 对婴幼儿成长的重要性,忽视维生素D 的补充。
纠正方法适量晒太阳,促进体内维生素D 的合成。
同时,可在医生指导下合理补充维生素D 制剂。
误区二:忽视维生素D 补充误区三:过多摄入零食和甜食误区表现负面影响纠正方法05家庭环境中促进健康饮食习惯培养策略Chapter家长榜样作用发挥家庭氛围营造及餐桌礼仪教育家庭氛围要和谐、愉快,让孩子在轻松的环境中用餐,有利于促进孩子的食欲和消化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