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章 静电场中的能量精选试卷(Word版 含解析)

第十章 静电场中的能量精选试卷(Word版 含解析)

第十章 静电场中的能量精选试卷(Word版 含解析)
第十章 静电场中的能量精选试卷(Word版 含解析)

第十章 静电场中的能量精选试卷(Word 版 含解析)

一、第十章 静电场中的能量选择题易错题培优(难)

1.如图所示,真空中有一个边长为L 的正方体,正方体的两个顶点M 、N 处分别放置电荷量都为q 的正、负点电荷.图中的a 、b 、c 、d 是其他的四个顶点,k 为静电力常量.下列表述正确是( )

A .a 、b 两点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不同

B .a 点电势高于b 点电势

C .把点电荷+Q 从c 移到d ,电势能增加

D .同一个试探电荷从c 移到b 和从b 移到d ,电场力做功相同 【答案】D 【解析】

A 、根据电场线分布知,a 、b 两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则电场强度相同.故A 错误.

B 、ab 两点处于等量异种电荷的垂直平分面上,该面是一等势面,所以a 、b 的电势相等.故B 错误.

C 、根据等量异种电荷电场线的特点,因为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则c 点的电势大于d 点的电势.把点电荷+Q 从c 移到d ,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故C 错误.

D 、因cb bd U U =可知同一电荷移动,电场力做功相等,则D 正确.故选D .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等量异种电荷周围电场线的分布,知道垂直平分线为等势线,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

2.位于正方形四角上的四个等量点电荷的电场线分布如右图所示,ab 、cd 分别是正方形两条边的中垂线,O 点为中垂线的交点,P 、Q 分别为cd 、ab 上的点,且OP <OQ .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P 、O 两点的电势关系为p o ??<

B .P 、Q 两点电场强度的大小关系为E Q

C.若在O点放一正点电荷,则该正点电荷受到的电场力不为零

D.若将某一负电荷由P点沿着图中曲线PQ移到Q点,电场力做负功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根据电场叠加,由图像可以知道ab、cd两中垂线上各点的电势都为零,所以P、O两点的电势相等,故A错;

B.电场线的疏密表示场强的大小,根据图像知E Q

C.四个点电荷在O点产生的电场相互抵消,场强为零,故在O点放一正点电荷,则该正点电荷受到的电场力为零,故C错误.

D.P、Q电势相等,若将某一负电荷由P点沿着图中曲线PQ移到Q点,电场力做功为零,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根据电场线的方向确定场源电荷的正负.电势的高低看电场线的指向,沿着电场线电势一定降低.电场线的疏密表示场强的大小,;根据电势高低判断功的正负.

3.在竖直平面内有水平向右、场强为E=1×104N/C的匀强电场.在场中有一根长L=2m的绝缘细线,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系质量为0.04kg的带电小球,它静止时细线与竖直方向成37°角.如图所示,给小球一个初速度让小球恰能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取小球在静止时的位置为电势能和重力势能的零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os37°=0.8,g=10m/s2)

A.小球所带电量为q=3.5×10-5C

B.小球恰能做圆周运动动能最小值是0.96J

C.小球恰能做圆周运动的机械能最小值是1.54J

D.小球恰能做圆周运动的机械能最小值是0.5J

【答案】C

【解析】

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根据平衡条件得:37mgtan qE ?=,解得:537310mgtan q C E

-?

=

=?,故A 错误;由于重力和电场力都是恒力,所以它们的合力也是恒力

在圆上各点中,小球在平衡位置A 点时的势能(重力势能和电势能之和)最小,在平衡位置的对称点B 点,小球的势能最大,由于小球总能量不变,所以在B 点的动能kB E 最小,对应速度B v 最小,在B 点,小球受到的重力和电场力,其合力作为小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

力,而绳的拉力恰为零,有:0.40.5370.8

mg F N cos =

==?合,而2

B

v F m L =合,所以211

0.522

KB B E mv F L J =

==合,故B 错误;由于总能量保持不变,即k PG PE E E E C ++=(C 为恒量).所以当小球在圆上最左侧的C 点时,电势能PE E 最

大,机械能最小,由B 运动到A ,()PA PB W E E =--合力,·

2W F L =合合力,联立解得:2PB E J =,总能量 2.5PB kB E E E J =+=,由C 运动到

A ,()21370.96P W F L sin J W E =+?==电电电,,所以C 点的机械能为

2 1.54?P C E E E J 机=-=,即机械能的最小值为1.54J ,故C 正确,D 错误;故选C .

【点睛】根据小球在平衡位置合力为0,可以求出小球所受的电场力从而得出小球的带电荷量;根据小球恰好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这一临界条件,知,在平衡位置处合外力提供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从而求出小球动能的最小值.抓住小球能量守恒,电势能最大处小球的机械能最小,根据做功情况分析.

4.如上图所示,有四个等量异种电荷,放在正方形的四个顶点处,A 、B 、C 、D 为正方形四个边的中点,O 为正方形的中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C两个点的电场强度方向相反

B.将一带正电的试探电荷匀速从B点沿直线移动到D点,电场力做功为零

C.O点电场强度为零

D.将一带正电的试探电荷匀速从A点沿直线移动到C点,试探电荷具有的电势能增大【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 设正方形边长为L,每个电荷的电量大小为Q,对A点研究,两个正电荷在A点的合场强为零,根据平行四边形法则,两个负电荷在A点的合场强方向水平向右.则A点的电场强度方向水平向右.对C点研究,两个负电荷在C点的合场强为零,根据平行四边形法则,两个正电荷在C点的合场强方向水平向右,所以A、C两个点的电场强度方向相同.故A错误;

B.在上面两个等量异种电荷的电场中,B、D连线是一条等势线.在下面两个等量异种电荷的电场中,B、D连线是也一条等势线,所以B、D两点的电势相等,将一带正电的试探电荷从B点沿直线移动到D点,电场力做功为零,故B正确.

C.两个正电荷在O点的合场强水平向右,两个负电荷在O点的合场强也水平向右,所以O 点电场强度不等于零,方向水平向右.故C错误.

D .根据电场的叠加原理可知,AC连线上场强方向水平向右,则将一带正电的试探电荷匀速从A点沿直线移动到C点,电场力做正功,则试探电荷具有的电势能减小,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

本题的关键是要掌握等量异种电荷的电场线和等势面分布特点,熟练运用电场的叠加原理分析复合场中电势与电场强度的分布情况;注意场强叠加是矢量叠加,电势叠加是代数叠加.

5.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用不可伸长的细线连结,置于场强为E的匀强电场中,小球1和2均带正电,电量分别为和(>).将细线拉直并使之与电场方向平行,如图所示.若将两小球同时从静止状态释放,则释放后细线中的张力T为(不计重力及两小球间的库仑力)

A .T=(-)E

B .T=(-)E

C .T=(+)E

D .T=(

+

)E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将两个小球看做一个整体,整体在水平方向上只受到向右的电场力,故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对小球2分析,受到向右的电场力,绳子的拉力,由于

,球1

受到向右的电场力大于球2向右的电场力,所以绳子的拉力向右,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联立解得

,故A 正确;

【点睛】

解决本题关键在于把牛顿第二定律和电场力知识结合起来,在研究对象上能学会整体法和隔离法的应用,分析整体的受力时采用整体法可以不必分析整体内部的力,分析单个物体的受力时就要用隔离法.采用隔离法可以较简单的分析问题

6.如图所示,在点电荷Q 产生的电场中,实线MN 是一条方向未标出的电场线,虚线AB 是一个电子只在静电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设电子在A 、B 两点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

A a 、

B a ,电势能分别为PA E 、PB E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子一定从A 向

B 运动

B .若A a >B a ,则Q 靠近M 端且为正电荷

C .无论Q 为正电荷还是负电荷一定有PA E

D .B 点电势可能高于A 点电势

【答案】BC

【解析】

由于不知道电子速度变化,由运动轨迹图不能判断电子向那个方向运动,故A错误;若

a A>a B,则A点离点电荷Q更近即Q靠近M端;又由运动轨迹可知,电场力方向指向凹的一侧即左侧,所以,在MN上电场方向向右,那么Q靠近M端且为正电荷,故B正确;由B可知,电子所受电场力方向指向左侧,那么,若电子从A向B运动,则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若电子从B向A运动,则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所以,一定有E pA<E pB求解过程与Q所带电荷无关,只与电场线方向相关,故C正确;由B可知,电场线方向由M指向N,那么A点电势高于B点,故D错误;故选BC.

7.图中虚线为匀强电场中与由场强度方向垂直的等间距平行直线.两粒子M、N质量相等,所带电荷量的绝对值也相等.现将M、N从虚线上的0点以相同速率射出,两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轨迹分别如图中两条实线所示.点a、b、c为实线与虚线的交点.己知0点电势高于c点电势.若不计粒子的重力及两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则

A.电场强度的方向竖直向上

B.N粒子在a点的加速度与M粒子在c点的加速度大小相等

C.N粒子在从O点运动至a点的过程中静电力做正功

D.M粒子在从O点运动至C点的过程中,其电势能增加

【答案】BC

【解析】

【详解】

A.等势线在水平方向,O点电势高于c点,根据电场线与等势线垂直,而且由高电势指向低电势,可知电场方向竖直向下,故A错误.

B.由图示可知:该电场为匀强电场,又因为两粒子质量相同,电荷量的绝对值也相同,所以加速度也相同,故B正确;

C.N从O点运动至a点的过程中电场力与速度的夹角为锐角,电场力做正功.故C正确.

D.M粒子在从O点运动至C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其电势能减少,所以D错误.故选择BC.

【点睛】

根据粒子的轨迹可判断粒子的电场力方向,O点电势高于c点,根据电场线与等势线垂直,而且由高电势指向低电势,可判断出电场方向,从而确定出粒子的电性.由动能定理可知,N在a点的速度与M在c点的速度大小相等,但方向不同.N从O点运动至a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O、b间电势差为零,由动能定理可知电场力做功为零.

8.如图所示,光滑的水平轨道AB与半径为R的光滑的半圆形轨道BCD相切于B点,AB 水平轨道部分存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半圆形轨道在竖直平面内,B为最低点,D为最高点。一质量为m、带正电的小球从距B点x的位置在电场力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沿AB 向右运动,恰能通过最高点,则()

A.其他条件不变,R越大,x越大

B.其他条件不变,m越大,x越大

C.m与R同时增大,电场力做功增大

D.R越大,小球经过B点后瞬间对轨道的压力越大

【答案】ABC

【解析】

【详解】

AB.小球在BCD部分做圆周运动,在D点,有:

mg=m

2

D

v

R

从A到D过程,由动能定理有:

qEx-2mgR=1

2

mv D2,②

由①②得:

2

5

qEx

R

mg ,③

可知,R越大,x越大。m越大,x越大,故AB符合题意;

C.从A到D过程,由动能定理有:

W-2mgR=1

2

mv D2,⑥

由①⑥解得:电场力做功W=5

2

mgR,可知m与R同时增大,电场力做功越多,故C符合

题意;

D.小球由B到D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有:

-2mgR=1

2

mv D2-

1

2

mv B2,v B5gR

在B点有:

F N-mg=m

2

B

v

R

解得:F N=6mg,则知小球经过B点瞬间轨道对小球的支持力与R无关,则小球经过B点后瞬间对轨道的压力也与R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

9.如图所示,直线上M 、N 两点分别放置等量的异种电荷,A 、B 是以M 为圆心的圆上两点,且关于直线对称,C 为圆与直线的交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

B 两点的电场强度相同,电势不等 B .A 、B 两点的电场强度不同,电势相等

C .C 点的电势高于A 点的电势

D .将正电荷从A 沿劣弧移到B 的过程中,电势能先增加后减少 【答案】BD 【解析】 【详解】

AB .在等量的异种电荷的电场中,两点电荷产生好的电场强度大小为2

kQ

E r =,由平行四边形定则合成,A 、B 、C 三点的场强方向如图所示:

结合对称性可知,A 与B 两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不同,则两点的场强不同;而比较A 与B 两点的电势,可由对称性可知沿MA 和MB 方向平均场强相等,则由U E d =?可知电势降低相同, 故有A B ??=;或由点电荷的电势(决定式kQ

r

?=

)的叠加原理,可得A B ??=,故A 错误,B 正确;

C .从M 点沿MA 、MB 、MC 三个方向,可知MA 和MB 方向MC 方向的平均场强较大,由

U E d =?可知沿MC 方向电势降的多,而等量异种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与电场线始终垂直,

为0V 的等势线,故有

0V A B C ???=>=,

故C 错误;

D .正电荷在电场中的受力与场强方向相同,故由从A 沿劣弧移到B 的过程,从A 点电场力与运动方向成钝角,到B 点成直角,后变成锐角,故有电场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由功

能关系可知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故D 正确; 故选BD 。

10.如图所示,一水平面...内的半圆形玻璃管,内壁光滑,在两管口分别固定带正电的点电荷Q 1、Q 2,管内靠近Q 1处有一带正电的小球(带电量很小),小球由静止开始释放,经过管内b 点时速度最大,经过a 、c 两点时速度的大小相等,整个运动过程中小球的电荷量保持不变。下面关于a 、c 两点的电势及b 点场强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φa =φc

B .φa >φc

C .b 点的场强为E 1

D .b 点的场强为

E 2 【答案】AC 【解析】 【详解】

AB.据题,小球a 、c 两点时速度的大小相等,动能相等,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知小球在a 、c 两点的电势能相等,故φa =φc ;故A 正确,B 错误.

CD.据题,小球经过管内b 点时速度最大,沿圆周切向的合力为零,再结合电场的叠加原理知b 点的场强为E 1;故C 正确,D 错误.

11.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一边长为L 的正方形区域处在场强为E 的匀强电场中,电场方向与正方形一边平行.一质量为m 、带电量为q 的小球由某一边的中点,以垂直于该边的水平初速V 0进入该正方形区域.当小球再次运动到该正方形区域的边缘时,具有的动能可能为( )

A .可能等于零

B .可能等于201

2

mv C .可能等于12mv 02+12qEL -1

2mgL D .可能等于

12mv 02+23qEL +1

2

mgL

【答案】BCD

【解析】

【分析】

要考虑电场方向的可能性,可能平行于AB向左或向右,也可能平行于AC向上或向下.分析重力和电场力做功情况,然后根据动能定理求解.

【详解】

令正方形的四个顶点分别为ABCD,如图所示

若电场方向平行于AC:

①电场力向上,且大于重力,小球向上偏转,电场力做功为1

2

qEL,重力做功为-

1

2

mg,根

据动能定理得:E k?1

2

mv02=

1

2

qEL?

1

2

mgL,即E k=

1

2

mv02+

1

2

qEL?

1

2

mgL

②电场力向上,且等于重力,小球不偏转,做匀速直线运动,则E k=1

2

mv02.

若电场方向平行于AC,电场力向下,小球向下偏转,电场力做功为1

2

qEL,重力做功为

1 2mgL,根据动能定理得:E k?

1

2

mv02=

1

2

qEL+

1

2

mgL,即E k=

1

2

mv02+

1

2

qEL+

1

2

mgL.

由上分析可知,电场方向平行于AC,粒子离开电场时的动能不可能为0.

若电场方向平行于AB:

若电场力向右,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都加速,粒子离开电场时的动能大于0.若电场力

向右,小球从D点离开电场时,有E k?1

2

mv02=qEL+

1

2

mgL则得E k=

1

2

mv02+qEL+

1

2

mgL

若电场力向左,水平方向减速,竖直方向上加速,粒子离开电场时的动能也大于0.故粒子离开电场时的动能都不可能为0.故BCD正确,A错误.故选BCD.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分析电场力可能的方向,判断电场力与重力做功情况,再根据动能定理求解动能.

12.空间有一沿x轴对称分布的电场,其电场强度E随x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x轴正方向为场强的正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该电场可能是由一对分别位于x 2和-x 2两点的等量异种电荷形成的电场

B .x 2和-x 2两点的电势相等

C .正电荷从x 1运动到x 3的过程中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D .原点O 与x 2两点之间的电势差大于-x 2与x 1两点之间的电势差 【答案】BD 【解析】

根据等量异种电荷形成的电场的特点可知,在等量异种电荷的连线上,各点的电场强度的方向是相同的,而该图中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都沿x 轴对称分布,所以该电场一定不是由一对分别位于2x 和2x -两点的等量异种电荷形成的电场,A 错误;由于2x 和2x -两点关于y 轴对称,且电场强度的大小也相等,故从O 点到2x 和从O 点到2x -电势降落相等,故

2x 和2x -两点的电势相等,B 正确;由图可知,从1x 到x 3电场强度始终为正,则正电荷运

动的方向始终与电场的方向相同,所以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逐渐减小,C 错误;2x 和

2x -两点的电势相等,原点O 与2x 两点之间的电势差等于原点O 与2x -两点之间的电势

差,2x -与1x 两点之间的电势差等于2x 与1x 两点之间的电势差,所以原点O 与2x 两点之间的电势差大于-x 2与1x 两点之间的电势差,D 正确.

13.如图所示,O 是一固定的点电荷,另一点电荷P 从很远处以初速度v 射入点电荷O 的电场,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是曲线MN ,a 、b 、c 是以O 为中心Ra 、R b 、Rc 为半径画出的三个圆,它们之间间距相等,1、2、3、4为轨迹MN 与三个圆的一些交点.以|W 12|表示点电荷P 由l 到2的过程中电场力做的功的大小,|W 34|表示由3到4的过程中电场力做的功的大小,则( )

A .|W 12|>2|W 34|

B .|W 12|=2|W 34|

C .P 、O 两电荷可能同号

D .P 、O 两电荷一定异号

【答案】AD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电场线的分布情况可知,2、3间的场强大于3、4间场强,由公式U=Ed分析得知,2、3间的电势差大于3、4间的电势差,所以1、2间的电势差大于3、4间电势差的2倍,即有|U12|>2|U34|,由电场力做功公式W=qU得,|W12|>2|W34|.故A正确,B错误.由轨迹的弯曲方向可判定两电荷间存在引力,是异号电荷.故C错误,D正确.故选AD.

【点睛】

本题是电场中轨迹问题,由U=Ed定性分析非匀强电场中两点间电势差的关系,由轨迹弯曲方向判断电场力方向都是常见的问题,要加强训练,熟练掌握.

14.在x轴上有两个点电荷q1、q2,其静电场的电势φ在x轴上分布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有()

A.q1和q2带有同种电荷B.x1处的电场强度为零

C.负电荷从x1移到x2,受到的电场力减小D.负电荷从x1移到x2,电场力做正功

【答案】C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图可知无穷远处电势为零,又有电势为正的地方,故存在正电荷;又有电势为负的地方,故也存在负电荷,所以q1和q2带有异种电荷,选项A错误;

B.电场强度等于图中曲线斜率,x1处的斜率不为零,故电场强度不为零,选项B错误;C.负电荷从x1移到x2,曲线斜率减小,即场强度减小,所以受到的电场力减小,选项C 正确;

D.负电荷从x1移到x2,电势增大,电势能减小,电场力做正功,选项D正确。

故选CD。

15.如图所示的匀强电场E的区域内,由A、B、C、D、A'、B'、C'、D'作为顶点构成一正方体空间,电场方向与面ABCD垂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D两点间电势差U AD与A A'两点间电势差U AA'相等

B.带正电的粒子从A点沿路径A→D→D'移到D'点,电场力做正功

C.带负电的粒子从A点沿路径A→D→D'移到D'点,电势能减小

D.带电的粒子从A点移到C'点,沿对角线A C'与沿路径A→B→B'→C'电场力做功相同

【答案】BD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题意,电场的方向与面ABCD垂直,所以面ABCD是等势面,A、D两点的电势差为0,又因A、A′两点沿电场线的方向有距离,顺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所以AA′两点间电势差U AA′不为0,A错误;

带正电的粒子从A点到D电场力不做功,而由D→D'电场力做正功,B正确;同理,带负电的粒子从A点沿路径A→D→D'移到D'点,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大,C错误;由电场力做功的特点: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只与初末位置的电势差有关,则知带电的粒子从A点移到C′点,沿对角线A C′与沿路径A→B→B′→C′电场力做功相同,D正确;故选BD.【点睛】

本题关键要掌握:1、只有电场力做功,电荷的电势能和动能之和保持不变.2、只有电场力和重力做功,电势能、重力势能、动能三者之和保持不变.3、电场力做的正功,等于电势能的减少量;电场力做负功,等与电势能的增加量.

二、第十章静电场中的能量解答题易错题培优(难)

16.如图甲所示,倾角为θ=30°绝缘斜面被垂直斜面直线MN分为左右两部分,左侧部分光滑,范围足够大,上方存在大小为E=1 000 N/C,方向沿斜面向上的匀强电场,右侧部分粗糙,范围足够大,一质量为m=1 kg,长为L=0.8 m的绝缘体制成的均匀带正电直棒AB置于斜面上,A端距MN的距离为d,现给棒一个沿斜面向下的初速度v0,并以此时作为计时的起点,棒在最初0.8 s的运动图像如图乙所示,已知0.8 s末棒的B端刚好进入电场,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求:

(1)直棒AB 开始运动时A 端距MN 的距离为d ; (2)直棒AB 的带电量q ;

(3)直棒AB 最终停止时,直棒B 端到MN 的距离. 【答案】(1)20 m (2)7.5×10-3 C (3)125 m 【解析】 【分析】

根据v-t 图像确定出直棒AB 匀减速直线运动的位移,结合棒的长度,得出直棒AB 开始运动时A 端距MN 的距离为d ;根据图线得出直棒AB 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根据加速度,结合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带电量的大小;根据动能定理得出,物体在电场中运动的距离. 【详解】

(1)由v-t 图像可知直棒AB 匀减速直线运动.0~0.8s 内棒运动的位移为:

0120.8m 2

t

v v x t +=

= .A 端距离MN 的距离为:120.80.820m d x L m =-=-=. (2)棒的加速度为:2Δv

a=

=2.5m/s Δt

.对直棒AB 进行受力分析,越过MN 后受到重力、斜面支持力和电场力,合力为sin F Eq mg θ=-.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sin Eq mg ma θ-= ,代入数据解得:37.510C q -=? .

(3)根据动能定律,物体从B 端到达MN 至最终停止的过程,满足:

2221

sin 02

mgx Eqx mv θ-=-.带入数据解得,x 2 =125 m

故B 端在MN 右边且距MN 为125 m . 【点睛】

本题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动能定理和运动学公式的综合运用,通过v-t 图像,确定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不变,得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7.在空间中取坐标系Oxy ,在第一象限内平行于y 轴的虚线MN 与y 轴距离为d ,从y 轴到MN 之间的区域充满一个沿y 轴正方向的匀强电场,如图所示.一电子从静止开始经电压U 加速后,从y 轴上的A 点以平行于x 轴的方向射入第一象限区域,A 点与原点O 的距离为h .不计电子的重力.

(1)若电子恰好从N 点经过x 轴,求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E 0;

(2)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E 大小不同,电子经过x 轴时的坐标也不同.试求电子经过x 轴时的x 坐标与电场强度E 的关系.

【答案】(1)02

4Uh E d =(2)Uh

x E

=或22d Uh x Ed =+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电子在电场中的受力及运动 【详解】

设电子的电荷量为e 、质量为m ,电子经过电场加速后获得速度v 0.则

2

012

eU mv =

(1)电子从A 点运动到N 点,有

00d v t =

eE a m

=

212

h at =

联立解得电场强度大小

02

4Uh

E d =

(2)讨论两种情况: ①当2

4Uh

E d ≥

时,电子从电场内经过x 轴,有 0x v t =

eE a m

=

212

h at =

联立解得x 坐标与电场强度E 的关系为

Uh

x E

=②当2

4Uh

E d <

时,电子先离开电场,之后再经过x 轴在电场内运动时间为t 1,有 01d v t =

21112

y at =

1y v at =

在电场外运动时间为t 2,电子做匀速直线运动,有

02x d v t -=

12y h y v t -=

联立解得x 坐标与电场强度E 的关系为

22d Uh x Ed

=

+

18.在一柱形区域内有匀强电场,柱的横截面积是以O 为圆心,半径为R 的圆,AB 为圆的直径,如图所示。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q >0)的带电粒子在纸面内自A 点先后以不同的速度进入电场,速度方向与电场的方向垂直。已知刚进入电场时速度为零的粒子,自圆周上的C 点以速率v 0穿出电场,AC 与AB 的夹角θ=60°。运动中粒子仅受电场力作用。 (1)求电场强度的大小;

(2)为使粒子穿过电场后的动能增量最大,该粒子进入电场时的速度应为多大? (3)为使粒子穿过电场前后动量变化量的大小为mv 0,该粒子进入电场时的速度应为多大?

【答案】(1) 20

2mv E qR

=;(2)0

1

24v v ;(3)0或0

232

v v 【解析】 【分析】 【详解】

(1)由题意知在A 点速度为零的粒子会沿着电场线方向运动,由于q >0,故电场线由A 指向C ,根据几何关系可知:

AC

x R

所以根据动能定理有:

20102

AC

qEx mv

解得:

20

2mv E qR

=;

(2)根据题意可知要使粒子动能增量最大则沿电场线方向移动距离最多,做AC 垂线并且与圆相切,切点为D ,即粒子要从D 点射出时沿电场线方向移动距离最多,粒子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根据几何关系有

1sin 60

x R v t

21cos60

2

y

R R at 而电场力提供加速度有

qE ma =

联立各式解得粒子进入电场时的速度:

1

24

v v ; (3)因为粒子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粒子穿过电场前后动量变化量大小为mv 0,即在电场方向上速度变化为v 0 ,过C 点做AC 垂线会与圆周交于B 点,故由题意可知粒子会从C 点或B 点射出。当从B 点射出时由几何关系有

223BC

x R

v t

2212

AC

x R

at 电场力提供加速度有

qE ma =

联立解得0

2

32

v v ;当粒子从C 点射出时初速度为0。

另解:

由题意知,初速度为0时,动量增量的大小为0mv ,此即问题的一个解。自A 点以不同的速率垂直于电场方向射入电场的粒子,动量变化都相同,自B 点射出电场的粒子,其动量变化量也恒为0mv ,由几何关系及运动学规律可得,此时入射速率为

032

v v =

19.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一固定的光滑绝缘轨道,圆心为O ,半径为r ,A 、B 、C 、D 分别是圆周上的点,其中A 、C 分别是最高点和最低点,BD 连线与水平方向夹角为

37?。该区间存在与轨道平面平行的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一质量为m 、带正电的小球在

轨道内侧做完整的圆周运动(电荷量不变),经过D 点时速度最大,重力加速度为g (已知sin370.6?=,cos370.8?=),求: (1)小球所受的电场力大小;

(2)小球经过A 点时对轨道的最小压力。

【答案】(1)4

3

mg ;(2)2mg ,方向竖直向上. 【解析】 【详解】

(1)由题意可知 :

tan 37mg

F

?= 所以:

43

F mg =

(2)由题意分析可知,小球恰好能做完整的圆周运动时经过A 点对轨道的压力最小. 小球恰好做完整的圆周运动时,在B 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2sin 37B v mg

m r

?

= 小球由B 运动到A 的过程根据动能定理有:

()

22

111sin 37cos3722

B A mgr Fr mv mv ??--+=-

小球在A 点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2A

N v F mg m r

+=

联立以上各式得:

2N F mg =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小球经过A 点时对轨道的最小压力大小为2mg ,方向竖直向上.

20.如图,ABD 为竖直平面内的绝缘轨道,其中AB 段是长为 1.25L m =的粗糙水平面,其动摩擦因数为0.1μ=,BD 段为半径R =0.2 m 的半圆,两段轨道相切于B 点,整个轨道处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中,电场强度大小3510/E V m =?。一带负电小球,以速度v 0从A 点沿水平轨道向右运动,接着进入半圆轨道后,恰能通过最高点D 点。已知小球的质量为

22.010m kg -=?,所带电荷量52.010q C -=?,g 取10 m/s 2(水平轨道足够长,小球可视

为质点,整个运动过程无电荷转移),求:

(1)带电小球在从D 点飞出后,首次在水平轨道上的落点与B 点的距离; (2)小球的初速度v 0。

【答案】(1)0.4m ;(2)2.5m /s 【解析】 【详解】

(1)对小球,在D 点,有:

2D

v mg qE m R

-=

得:

1m/s D v =

从D 点飞出后,做平抛运动,有:

mg qE ma -=

得:

25.0m/s a =

2122

R at =

得:

0.4t s =

0.4m D x v t ==

(2)对小球,从A 点到D 点,有:

22011()2222

D mg q

E L mg R qE R mv mv μ---?+?=

-

解得:

0 2.5m/s v =

21.如图所示,AB 是一倾角为θ=37°的绝缘粗糙直轨道,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0.30μ,BCD 是半径为R =0.2m 的光滑圆弧轨道,它们相切于B 点,C 为圆弧轨道的最低

点,整个空间存在着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场强E = 4.0×103N/C ,质量m = 0.20kg 的带电滑块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已知斜面AB 对应的高度h = 0.24m ,滑块带电荷q = -5.0×10-4C ,取重力加速度g = 10m/s 2,sin37°= 0.60,cos37°=0.80.求:

(1)滑块从斜面最高点滑到斜面底端B 点时的速度大小; (2)滑块滑到圆弧轨道最低点C 时对轨道的压力. 【答案】(1) 2.4m/s (2) 12N 【解析】 【分析】

(1)滑块沿斜面滑下的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求解滑到斜面底端B 点时的速度大小; (2)滑块从B 到C 点,由动能定理可得C 点速度,由牛顿第二定律和由牛顿第三定律求解. 【详解】

(1)滑块沿斜面滑下的过程中,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cos370.96N f mg qE μ=+?=

设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为v 1,根据动能定理得:

()211

sin 372

h mg qE h f

mv +-= 解得:

v 1=2.4m/s

(2)滑块从B 到C 点,由动能定理可得:

()()22

2111=

1cos3722

m mg q v E v m R +?-- 当滑块经过最低点时,有:

()2N 2

F mg qE v m R

-+= 由牛顿第三定律:

N N 11.36N F F ==,

方向竖直向下. 【点睛】

静电场知识点归纳

一. 教学容: 期中综合复习及模拟试题 静电场的复习、恒定电流部分容(电源电流、电动势、欧姆定律、串并联电路) 二. 重点、难点解析: 静电场的概念理解及综合分析 恒定电流的电流,欧姆定律和串并联电路 三. 知识容: 静电场知识要点 1、电荷(电荷含义、点电荷:有带电量而无大小形状的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元电荷)、电荷守恒定律 (1)起电方式:①摩擦起电②感应起电③接触起电 【重点理解区分】当两个物体互相摩擦时,一些束缚得不紧的电子往往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于是原来电中性的物体由于得到电子而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这就是摩擦起电. 当一个带电体靠近导体,由于电荷间相互吸引或排斥,导体中的自由电荷便会趋向或远离带电体,使导体靠近带电体的一端带异号电荷,远离带电体的一端带同号电荷,这就是感应起电,也叫静电感应. 接触起电指让不带电的物体接触带电的物体,则不带电的物体也带上了与带电物体相同的电荷,如把带负电的橡胶棒与不带电的验电器金属球接触,验电器就带上了负电,且金属箔片会开;带正电的物体接触不带电的物体,则是不带电物体上的电子在库仑力的作用下转移到带正电的物体上,使原来不带电的物体由于失去电子而带正电。 实质:电子的得失或转移 2.元电荷:e=1.60×10-19C 比荷:物体所带电量与物体质量的比值q / m 3.库仑定律:(适用于真空点电荷,注意距离r的含义;Q1 、Q2——两个点电荷带电量的绝对值) 【典型例题】 例1.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带有正、负电荷,相距一定的距离,先把它们相碰后置于原处,则它们之间的库仑力和原来相比将[ D ] A.变大B.变小C.不变D.以上情况均有可能 [例2] 两个直径为r的金属带电球,当它们相距100r时的作用力为F。当它们相距为r时的作用力 D A、F/100 B、104F C、100F D、以上答案均不对 [例3]如图所示,A、B两个点电荷,质量分别为m1、m2,带电量分别为q1、q2。静止时两悬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θ1、θ2,且A、B恰好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则C A、若q1=q2,则θ1 = θ2 B.若q1<q2,则θ1 >θ2

2018.6首次学考通用技术试卷+答案word版本

一、选择题 第二部分通用技术(共 35 分) (本大题共1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20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 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如图所示是一款区別于传统加热模式的即热式饮水机,热水无需 等待即按即出,快捷省电。下列说法中,不.恰.当.的是 A.该款饮水机已获得了专利,体现了技术的专利性 B.加热快但出水口流量小,体现了技术的两面性 C.热水无需等待即按即出的设计,符合创新原则 D.顶部采用透明设计便于观察水量,符合实用原则 第1 题图 2.如图所示是一款视觉障碍者出行时使用的智能拐杖。拐杖通过手柄上的触摸板感应使用者手势,并以声音或振动的方式反馈给使用者。手柄内置超声波传感器,探测到障碍物时会持续振动提示变道。下列说法中不.恰.当.的是 A.智能拐杖的设计综合考虑了物、人、环境三个方面 B.适合各种视觉障碍者使用,考虑了特殊人群 C.用手操作触摸板,拐杖即以声音或振动的方式反馈,体现了人机 关系的信息交互 D.探测到障碍物时会持续振动提示使用者变道,实现了人机关系的 高效目标第2 题图 3.某公司生产了一款用于体育场露天看台的塑料椅子,想通过较短时间的试验了解该款椅 子的使用寿命,下列试验方法较合理的是 A.采用模拟试验法模拟太阳光穿过窗玻璃照射进行光照老化试验 B.采用虚拟试验法模拟产品在潮湿、超高温的环境中进行耐腐蚀试验 C.采用强化试验法模拟远高于实际光照强度的太阳光直接照射进行光照老化试验 D.采用强化试验法进行自由跌落试验 4.如图a 所示的结构由三根木档采用榫卯连接而成,其下方二根木档的结构如图b 所示,则上方木档结构合理的是

软件工程试题及答案34385

软件工程期末试卷(A) 说明:本试卷为04级计算机专业(专升本)软件工程期末试卷,总计100分,时间10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将答案写在题号前的()中) ( C )1. 软件是()。 A. 处理对象和处理规则的描述 B. 程序 C. 程序及其文档 D. 计算机系统 ( B )2. 软件需求规格说明的内容不应包括()。 A. 主要功能 B. 算法的详细描述 C. 用户界面及运行环境 D. 软件的性能 ( B )3. 程序的三种基本控制结构是()。 A. 过程、子程序和分程序 B. 顺序、选择和重复 C. 递归、迭代和回溯 D. 调用、返回和转移 ( D) 4. 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主要是建立三类模型,即( )。 A) 系统模型、ER模型、应用模型 B) 对象模型、动态模型、应用模型 C) E-R模型、对象模型、功能模型 D) 对象模型、动态模型、功能模型 ( C ) 5. 在E-R模型中,包含以下基本成分( )。 A) 数据、对象、实体 B) 控制、联系、对象 C) 实体、联系、属性 D) 实体、属性、操作 ( A ) 6. 各种软件维护的类型中最重要的是( )。 A) 完善性维护B) 纠错性维护C) 适应性维护D) 预防性维护 ( B ) 7.软件测试的目标是()。 A. 证明软件是正确的 B. 发现错误、降低错误带来的风险 C. 排除软件中所有的错误 D. 与软件调试相同 ( D )8.软件生命周期中所花费用最多的阶段是() A.详细设计 B.软件编码 C.软件测试 D.软件维护 ( C )9.若有一个计算类型的程序,它的输入量只有一个X,其范围是[-1.0, 1.0],现从输入的角度考虑一组测试用例:-1.001, -1.0, 1.0, 1.001.设计这组测试用例的方法是()A.条件覆盖法 B.等价分类法 C.边界值分析法 D.错误推测法 ( D )10、详细设计的基本任务是确定每个模块的( )设计 A.功能 B.调用关系 C.输入输出数据 D.算法 ( A )11.设函数C(X)定义问题X的复杂程序,函数E(X)确定解决问题X需要的工作量(时间)。对于两个问题P1和P2,如果C(P1)>C(P2)显然E(P1)>E(P2),则得出结论E(P1+P2)>E(P1)+E(P2)就是:() A.模块化的根据B.逐步求精的根据C.抽象的根据D.信息隐藏和局部化的根据 ( D )12.下面几种白箱测试技术,哪种是最强的覆盖准则() A.语句覆盖B.条件覆盖C.判定覆盖D.条件组合覆盖

2018年11月浙江通用技术选考卷(word版含答案)

第二部分通用技术(共50分)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的显示器支架,能根据用户需要带动显器在设定范围内缓慢平动,引导用户跟随屏幕活动颈部。从人机关系的角度分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A.支架的设计考虑了普通人群和特殊人群 B.可根据需要设定乎动的范围,考虑了人的动态尺寸 C.引导用户活动颈部,实现了人机关系的健康目标 D.支架带动屏幕缓慢平动,不影响阅读,实现了人机关系的高效目标 2.如图所示为一款振动试验台。把物品包装后放入试验台,以汽车运输时的颠簸状态进行振动,测试物品是否会损坏。该试验的方法属于 A.优选试验法 B.强化试验法 C.模拟试验法 D.虚拟试验法 3.小明构思了下列插接式小発子方案,其中结构强度和稳定性最好的是

4如图所示为一款适合户外使用的喷雾降温风扇及其评价坐标图。它在普通落地扇的基础上增加了喷雾盘与水箱等,喷雾盘把水箱中的冷水雾化后进行降温。根据坐标图,下列说法中不恰当 ...的是 A.能耗较高 B.不适合室内使用,使用场合比较少 C.性价比的评价很高,说明价格很便宜 D.结合水多进行降温,降温效果较好 请根据第5~6題图完成5~6 题

5.图中多标的尺寸共有 A.1处 B.2处 C.3处 D.4处 6.通用技术实践课上,小明准备用70mmx50mm x6mm 的钢板加工该零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A. 锉削时可以戴手套 B. 钻孔时不能用手直接扶持该工件 C.加工流程为:划线→钻孔→锯割→锉削 D.使用划针、钢直尺、样冲、铁锤就能完成划线 7.如图所示是一种压紧机构。在力F的作用下,推杆1通过连杆1、摆杆、连杆2推动推杆2将物体压紧。下列受力形式分析中正确的是 A.连杆1受弯曲、摆杆受拉、推杆2受压与受弯曲 B.连杆1受压、连杆2受压、推杆2受压与受弯曲 C.连杆1受压、摆杆受拉、推杆2受压 D.连杆1受压、连杆2受压、推杆2受压 8.小明要制作一支个性水笔,他准备用3D打印机打印笔管,购买笔头、墨水。下列流程中不合理的是

软件工程试题及答案(B)

B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软件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要进行一次( C )需求分析。 A.详细的B.全面的C.简化的、压缩的D.彻底的 2、系统流程图用于可行性分析中的( A )的描述。 A.当前运行系统B.当前逻辑模型C.目标系统D.新系统 3、程序的三种基本控制结构的共同特点是( D ) A.不能嵌套使用B.只能用来写简单程序 C.已经用硬件实现D.只有一个入口和一个出口 4、维护中,因误删除一个标识符而引起的错误是( C )副作用。 A.文档B.数据C.编码D.设计 5、( D )是以提高软件质量为目的的技术活动。 A.技术创新B.测试C.技术创造D.技术评审 6、面向对象方法学的出发点和基本原则是尽可能模拟人类习惯的思维方式,分析、设计和 实现一个软件系统的方法和过程,尽可能接近于人类认识世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因此面向对象方法有许多特征,如软件系统是由对象组成的;( C );对象彼此之间仅能通过传递消息互相联系;层次结构的继承。 A.开发过程基于功能分析和功能分解B.强调需求分析重要性 C.把对象划分成类,每个对象类都定义一组数据和方法D.对既存类进行调整 7、原型化方法是用户和设计者之间执行的一种交互构成,适用于( A )系统。 A.需求不确定性高的B.需求确定的C.管理信息D.实时 8、为了提高测试的效率,应该( D )。 A.随机地选取测试数据B.取一切可能的输入数据作为测试数据

C.在完成编码以后制定软件的测试计划D.选择发现错误可能性大的数据作为测试数据 9、使用白盒测试方法时,确定测试数据应根据( A )和指定的覆盖标准。 A.程序的内部逻辑B.程序的复杂结构C.使用说明书D.程序的功能 10、开发软件所需高成本和产品的低质量之间有着尖锐的矛盾,这种现象称做( C ) A.软件工程 B.软件周期 C.软件危机 D.软件产生 11、软件按照设计的要求,在规定时间和条件下达到不出故障,持续运行的要求的质量特性 称为( B )。 A.可用性 B.可靠性 C.正确性 D.完整性 12、瀑布模型的关键不足在于( B ) A.过于简单 B.不能适应需求的动态变更 C.过于灵活 D.各个阶段需要进行评审 13、软件维护的副作用主要有以下哪几种( C ) A.编码副作用、数据副作用、测试副作用 B.编码副作用、数据副作用、调试副作用 C.编码副作用、数据副作用、文档副作用 D.编码副作用、文档副作用、测试副作用 14、在下面的软件开发方法中,哪一个对软件设计和开发人员的开发要求最高( B)。 A、结构化方法 B、原型化方法 C、面向对象的方法 D、控制流方法 15、软件工程方法学的目的是:使软件生产规范化和工程化,而软件工程方法得以实施的主 要保证是( C)。 A、硬件环境 B、软件开发的环境 C、软件开发工具和软件开发的环境 D、开发人员的 素质 16、软件开发模型是指软件开发的全部过程、活动和任务的结构框架。主要的开发模型有瀑 布模型、演化模型、螺旋模型、喷泉模型和智能模型。螺旋模型将瀑布模型和演化模型相结合,并增加了(1),它建立在(2)的基础上,沿着螺线自内向外每旋转一圈,就得到(2)的一个新版本。喷泉模型描述了(3)的开发模型,它体现了这种开发方法创建软件的过程所固有的(4)和(5)的特征。 B(1) A、系统工程 B、风险分析 C、设计评审 D、进度控制 D(2) A、模块划分 B、子程序分解 C、设计; D、原型 A(3) A、面向对象 B、面向数据流 C、面向数据结构 D、面向事件驱动 D(4) A、归纳 B、推理 C、迭代 D、递归 A(5) A、开发各阶段之间无“间隙” B、开发各阶段分界明显 C、部分开发阶段分界明显 D、开发过程不分段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30分) 1.螺旋模型是在瀑布模型和增量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了风险分析活 动。( T ) 2.数据字典是对数据流图中的数据流,加工、数据存储、数据的源和终点进行详细定义。 ( F ) 3.JAVA语言编译器是一个CASE工具。( T )。

静电场的6种高考典型案例

静电场的6种高考典型案例 在高考《考试说明》中,静电场部分有九个知识点。高考常考的知识点有七个,并且这七个知识点都属B级要求。静电场部分涉及的概念、规律都比较抽象,再加上学生的理解力和空间想象力欠缺,因此,静电场问题一直是一个难点问题。 分析近年的高考静电场问题,静电场的考题题型大致可归纳为四大类: ⑴电场线、等势面类; ⑵电场力功、电势能、电势、电势差类; ⑶静电平衡类; ⑷带电粒子的运动类。 〖典型案例分析〗 典型案例一、电场线、等势面类 是指利用典型电场的电场线和等势面的分布情况,以及电场线的特点来求解的问题。解这类问题,我们必须牢记各种典型的电场线和等势面的分布情况,以便与题中情景对照分析,还要灵活运用电场线的特点及等势面的特点,如在等势面上任意两点间移动电荷电场力不做功;沿电场线方向电势越来越低;等势面与电场线一定垂直;电场线的疏密可表示场强大小等。 〖例1〗(1995年全国高考)在静电场中: A.电场强度处处为零的区域内,电势也一定处处为零 B.电场强度处处相同的区域内,电势也一定处处相同 C.电场强度的方向总是跟等势面垂直的 D.沿着电场强度的方向,电势总是不断降低的 〖命题意图〗

考查电场线、场强和电势关系。 〖解析思路〗 本题A、B两选项都用了“一定”的字样,因此只要举出一个反例,就可以否定A、B选项的说法,譬如带正电的导体,其内部场强为零,电势不为零;匀强电场的场强处处相同,但顺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故A、B选项均不正确。C、D选项正是应记住的电场线特点,故C、D正确。 〖探讨评价〗 ⑴对电场线类问题,首先我们要牢记各种典型电场电场线和等势面的分布情况,记住电场线的特点,更重要的是要对题意分析全面,并灵活应用各典型电场线的特点。 ⑵电场强度的计算有四种方法: a利用定义式求(用于任何电场); b利用决定式求(用于求真空场源点电荷的电场强度): c利用求(适用于匀强电场); d利用叠加式E=E1+ E2+……(矢量合成)。 〖说明〗 电场线与电荷的运动轨迹不一定重合。电荷的运动轨迹由带电粒子受到的合外力情况和初速度情况来决定。只有满足①电场线是直线;②粒子的初速度为零或初速度方向与电场线在同一条直线上时,其运动轨迹才与电场线重合。 〖例2〗(2000年北京、安徽春季高考)如图所示,P、Q是两个电量相等的正的点电荷,它们连线的中点是O、A、B是中垂线上的两点,OA

通用技术试卷Word版

第二部分通用技术(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题,每小题 分,共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如图所示是一款微型多旋翼无人机,它是利用无线电 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的飞机。无人 机目前在航拍、灾难救援、观察野生动物、监控传染病、测 绘等领域得以应用,但是无人机飞行过程中也可能会发生失去控制坠落伤人。下列关于无 人机的说法中,不合理 ...的是 ??在航拍、灾难救援、测绘等等领域得以应用,体现了技术的综合性 ?从传统的飞机到无人机,体现了技术的创新性 ?无人机会失去控制坠落伤人,体现了技术的两面性 ?无人机能飞行航拍,体现了技术的目的性 ?以下是某冰箱企业设计时的部分分析,其中不是 ..从人机关系静态和动态尺寸出发考虑的是 ??冰箱操作空间水平范围为 ??— ???? ??冰箱的最大高度低于 ????? 第 题图

? 冷冻箱、冷藏箱高度分别为 ????、 ??显示部分的安装高度不高于 ????? ????,上下层比例协调 ?? 如图所示是周星同学所在学校报告厅的座椅,他想 在座椅靠背后面设计一个可翻转的小桌板用来放置学习用具, 平时不用时桌板可以向上翻起收纳。周星同学构思了多种方案, 下列方案中能实现上述功能的是 第 题图 ?? ??

? .如图所示的尺寸标注, 多标的尺寸有 第 题图 ???处 ? ??处 ???处 ? ??处 ?如图所示是一种可折叠结构,在悬臂上悬挂重物 后,悬臂与螺钉的主要受力及变形形式是

A 悬臂受拉、螺钉受拉 B 悬臂受弯曲、螺钉受压 C 悬臂受压、螺钉受压 D 悬臂受弯曲、螺钉受剪切 ? 如图所示的工件 中间的孔槽是通的。现用扁钢加工该工件,以下操作中正确的是 ?.用钢锯锯出 ???的弧形轮廓 .用圆锉修整????和 ???两段弧形的轮廓 .钻孔时为了安全带上手套 .钻孔后用平锉锉削中间凹槽的平面部分 ?用方钢加工如图所示的工件,以下加工流程中合理的是 ??划线→锯割→锉削→钻孔 ??划线→钻孔→锯割→锉削 ?划线→锉削→钻孔→锯割 ??划线→钻孔→锉削→锯割 ? 如图所示是某机器零件的加工流程,该零件主要在机器外部使用。对机器进行改 第 题图 第 题图 第 题图

软件工程考试题(含答案)

软件工程考试题 简答题 1、什么叫软件? 软件就是计算机系统中与硬件相互依存的另一部分,它就是包括程序,数据及其相关文档的完整集合 2、什么叫软件危机?软件危机包含哪两点?软件危机产生的原因就是什么? 软件危机就是指在计算机软件开发与维护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包括两点: (1)如何开发软件,以满足对软件日益增长的需求; (2)如何维护数量不断膨胀的已有软件。 软件开发与维护过程中存在的许多严重问题,一方面与软件本身的特点有关,另一方面也与软件开发与维护的方法不正确有关。具体表现如下: (1)软件就是逻辑部件而不就是物理部件。 (2)软件的规模越来越大,复杂性越来越大。 (3)轻视需求分析的重要性,轻视软件维护的错误观点与方法。 3、什么叫软件工程? 1968年在第一届NATO会议上的早期定义: “建立并使用完善的工程化原则,以较经济的手段获得能在实际机器上有效运行的可靠软件的一系列方法”。 1993年IEEE的定义: “①软件工程就是:把系统的、规范的、可度量的途径应用于软件开发、运行与维护过程,也就就是把工程应用于软件;②进而研究①实现的途径”。 我们国家最近定义:软件工程就是指导计算机软件开发与维护的工程学科。它采用工程的概念、原理、技术与方法来开发与维护软件,把经过时间考验而证明正确的管理技术与当前能够得到的最好的技术方法结合起来。 4、两种软件工程方法学开发软件时要建立哪些模型? 软件工程方法学包括:传统方法学与面向对象方法学。常用的开发模型有: 瀑布模型(需求稳定,而且可以预先指定) 原型模型(需求模糊或者随时间变化) 增量模型(分析员先作出需求分析与概要设计,用户参与逐步完善) 螺旋模型(将瀑布模型与原型化模型结合起来,并加入了风险分析) 喷泉模型(使开发过程具有迭代性与无间隙性) 5、软件过程模型有哪些?简述它们的特点。 过程模型分为五大类:1、管理过程模型。2、瀑布模型(又称为生命周期模型)。3、增量过程模型:包括增量模型,,RAD模型。4、烟花过程模型:包括原型开发模型,螺旋模型,协同开发模型。5、专用过程模型:包括机遇构建的开发模型,形式化方法模型,面向方面的软件开发模型。 6、什么就是软件生命周期? 一个软件从定义,开发,使用与维护,直到最终被废弃,要经历一个漫长的时期,通常把软件经历的这个漫长时期称为生命周期 7、软件生命周期有哪几个阶段与步骤? 三个阶段:定义、开发、维护 八个步骤:问题定义、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码与单元测试、综合测试;运行维护。 8、计算机软件的开发经过哪三个大阶段? 三个阶段:定义、开发、维护 9、软件开发的各阶段的任务就是什么? 定义阶段:问题定义--任务:关于规模与目标的报告书;可行性研究--任务:系统的高层逻辑模型:数据流图,成本/效益分析;需求分析--任务:系统的逻辑模型:数据流图,数据字典,算法描述。 开发阶段:总体设计--任务:系统流程图,成本/效益分析,推荐的系统结构:层次图/结构图;详细设计--任务:HIPO图或PDL 图;编码与单元测试--任务:源程序清单,单元测试方案与结果;综合测试--任务:综合测试方案,结果集成测试,验收测试,完整一致的软件配置。 维护阶段:软件维护--任务:维护记录以及改正性维护,适应性维护,完整性维护与预防性维护

江西省2018普通高考通用技术试卷及答案(word免费版)

江西省2018普通高考通用技术试卷及答案(WORD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帕金森病患者因手抖影响进食,有人发明了一种防抖勺,能够帮助患者进食时,减少手的抖动对勺子的影响。这种防抖勺充 满电可使用2-3天。下列说法不正确 A.该防抖勺的设计满足了特殊人群的需要 B.若防抖勺没有电了,就会影响防抖勺的使用, 说明技术应用具有两面性 C.该防抖勺的制造技术需要运用多门学科的知 识,体现了技术的综合性 D.防抖技术的发明,推动了防抖摄影机、防抖 勺等产品设计的进步 2、今年全国两会会场上,一款矿泉水瓶上的绿色标签引发了媒体的关注。在这款标签上,可用笔签名,也可用指甲轻轻一划作标 记,避免拿错水瓶。下列关于该标签的设计,体现 了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 A.该标签的可签名设计 B.可用指甲在该标签上作标记 C.该标签印有“请喝完”的提示语 D.该标签的颜色设计 3、小玉发现生病的父亲泡中药茶时,常常难以控制合适的浓度,于是她设计了一款可以自由调节杯内网盒高度的新型水杯,并且申请了实用新型专利。关于这个案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小玉发现问题的途径是观察生活 B.专利权是知识产权的一种 C.该专利的申请程序要经过提交申请、受理、初审、实质审查、授权等多个阶段

D.该专利的保护期限是10年 4、如图,是某一汽车爱好者发明的安全伞。下列关于该伞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甲乙丙丁A.图甲:伞的边缘有反光警示条,雨夜出行能警示过往车辆,实现了人机关系的信息交互 B.图乙:该伞可以单手操控,自动开收,这种控制属于手动控制 C.图丙:带有安全带切割器的伞柄上有一个凹槽设计,用于隐藏刀片,这体现了设计的安全性原则 D.图丁:伞柄上的破窗器应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在遇到险情时可破窗逃生 5、小钟发现班上很多同学家离学校较远,中午趴在课桌上午休,经常睡得手发麻,于是她设计了一个拱形的午睡枕头(如图所示)。午休 时可以将枕头跨在手腕上,头靠在枕面,手就不会发麻。 在设计前,她收集了以下信息:①制作枕头的材料;②班 级的人数;③额头所需的托盘弧度;④同学手臂的粗细; ⑤教室的大小。其中你认为必要的信息是 A.②③⑤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 6、如图,是某款壁灯上的一个标签,该标签为产品的 【产品名称】LED太阳能壁灯【稳定功率】 2. 4W 【货号】00 【输出流明】260LM 【产品重量】0. 8KG 【产品光源】LED 【产品尺寸】247×132×64mm 【防漏电等级】CIASSⅢ 【产品色温】4000K 【防水防尘等级】IP44 A.配件清单说明B.技术参数说明C.结构组成说明D.维护保养说明7、如图,是一款公交地铁一卡通智能戒指。出行时,将佩戴的智能戒指靠近公交、地铁的读卡器设备,即可感应并读取相关信息,实现支付。关于该智能戒指

《软件工程》试题及参考答案(第6套)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是软件生存期中的一系列相关软件工程活动的集合,它由软件规格说明、软件设计与开发、软件确认、软件改进等活动组成。 A 软件过程 B 软件工具 C 质量保证 D 软件工程 2、在各种不同的软件需求中,功能需求描述了用户使用产品必须要完成的任务,可以在用例模型或方案脚本中予以说明,()是从各个角度对系统的约束和限制,反映了应用对软件系统质量和特性的额外要求。 A 业务需求 B 功能要求 C 非功能需求 D 用户需求 3、软件测试计划开始于需求分析阶段,完成于()阶段。 A 需求分析 B 软件设计 C 软件实现 D 软件测试 4.下面关于面向对象方法中消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键盘、鼠标、通信端口、网络等设备一有变化,就会产生消息 B.操作系统不断向应用程序发送消息,但应用程序不能向操作系统发送消息 C. 应用程序之间可以相互发送消息 D.发送与接收消息的通信机制与传统的子程序调用机制不同 5.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SEI提出的CMM模型将软件过程的成熟度分为5个等级,以下选项中,属于可管理级的特征是( )。 A.工作无序,项目进行过程中经常放弃当初的计划 B.建立了项目级的管理制度 C.建立了企业级的管理制度 D.软件过程中活动的生产率和质量是可度量的 6.在McCall软件质量度量模型中,()属于面向软件产品修改。 A.可靠性B.可重用性C.适应性 D.可移植性 7.软件生命周期中所花费用最多的阶段是() A.详细设计 B.软件编码 C.软件测 试 D.软件维护 8.需求分析阶段的任务是确定() A.软件开发方法 B.软件开发工具 C.软件开发费 D.软件系统的功能

静电场典型例题分析

例1 在边长为30cm的正三角形的两个顶点A,B上各放一个带电小球,其中Q1=4×10-6C,Q2=-4×10-6C,求它们在三角形另一顶点C处所产生的电场强度。 解:计算电场强度时,应先计算它的数值,电量的正负号不要代入公式中,然后根据电场源的电性判断场强的方向,用平行四边形法求得合矢量,就可以得出答案。 由场强公式得: C点的场强为E1,E2的矢量和,由图8-1可知,E,E1,E2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大小相同,∴E2= 4×105(N/C)方向与AB边平行。 例2 如图8-2,光滑平面上固定金属小球A,用长L0的绝缘弹簧将A与另一个金属小球B连接,让它们带上等量同种电荷,弹簧伸长量为x1,若两球电量各漏掉一半,弹簧伸长量变为x2,则有:() 解:由题意画示意图,B球先后平衡,于是有 例3点电荷A和B,分别带正电和负电,电量分别为4Q和Q,在AB连线上,如图,电场强度为零的地方在() A.A和B之间B.A右侧 C.B左侧 D.A的右侧及B的左侧 解:因为A带正电,B带负电,所以只有A右侧和B左侧电场强度 方向相反,因为Q A>Q B,所以只有B左侧,才有可能E A与E B等量反向,因而才可能有E A和E B矢量和为零的情况。

例4 如图8-4所示,Q A=3×10-8C,Q B=-3×10-8C,A,B两球相距5cm,在水平方向外电场作用下,A,B保持静止,悬线竖直,求A,B连线中点场强。(两带电小球可看作质点) 解:以A为研究对象,B对A的库仑力和外电场对A的电场力平衡, E外方向与A受到的B的库仑力方向相反,方向向左。在AB的连线中点处E A,E B的方向均向右,设向右为正方向。则有E总=E A+E B-E外。 例5在电场中有一条电场线,其上两点a和b,如图8-5所示,比较a,b两点电势高低和电场强度的大小。如规定无穷远处电势为零,则a,b处电势是大于零还是小于零,为什么? 解:顺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U A>U B,由于只有一条电力线,无法看出电场线疏密,也就无法判定场强大小。同样无法判定当无穷远处电势为零时,a,b的电势是大于零还是小于零。若是由正电荷形成的场,则E A>E B,U A>U B>0,若是由负电荷形成的场,则E A<E B,0>U A>U B。 例 6 将一电量为q =2×106C的点电荷从电场外一点移至电场中某点,电场力做功4×10-5J,求A点的电势。 解:解法一:设场外一点P电势为U p所以U p=0,从P→A,电场力的功W=qU PA,所以W=q (U p-U A), 即4×10-5=2×10-6(0-U A) U A=-20V 解法二:设A与场外一点的电势差为U,由W=qU, 因为电场力对正电荷做正功,必由高电势移向低电势,所以U A=-20V 例7 如图8-6所示,实线是一个电场中的电场线,虚线是一个负检验电荷在这个电场中的轨迹,若电荷是从a处运动到b处,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

江西省高考《通用技术》试卷及答案(word版)教学内容

2017江西省高考《通用技术》试卷及答案 (w o r d版)

2017年江西省普通高考《通用技术》试卷(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人根据液体塑形技术设计了一种球形可食用水泡,其外膜由可食用的天然海藻提取而成,即使丢弃也能自然降解,不会污染环 境,且每个水泡的成本不到一角钱。下列关于水泡的说 法不正确的是 A、液体塑形技术对可食用水泡的设计产生了重要影响 B、可食用水泡的设计是液体塑形技术发展的驱动力 C、可食用水泡外膜的设计体现了可持续发展原则 D、可食用水泡低成本的设计体现了经济性原则 2.小童买了一辆新车,具有车窗防夹手的功能。车窗玻璃在上升过程中,若遇到一定的阻力就会马上停止上升或向下降到最低。现在他要对这种功能进行检测,下列测试材料中较为合适的是 A、玻璃棒 B、人手 C、铁棒 D、橡胶棒 3.小丽同学想设计一种两用眼镜盒,提供给同时拥有框 架眼镜和隐形眼镜的人群使用。在设计前,她收集了以 下信息:①制作眼镜盒的材料;②眼镜的度数;③眼镜盒的连接方式;④隐形眼镜镜片盒及护理液所占空间大小。其中你认为必要的信息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如图,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桥梁斜拉索检测机器人“探索 者-IV”号,它能代替人工在桥梁斜拉索上爬升,并且对

斜拉索的外观损伤、内部钢丝锈蚀与断丝等情况进行全自动无损检测,检测过程不需封桥,具有快捷、准确和安全等特点。下列关于“探索者-IV”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的研发是科学活动,不是技术活动 B、它为桥梁斜拉索的安全性评估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C、它的应用优化了桥梁斜拉索检测流程 D、它的应用可避免封闭交通带来的经济损失 5.等红灯是一件相当枯燥乏味的事,如果有人把原来呆板的红灯设计成欢快、优雅、搞怪的“跳舞小红人”,你是否愿意耐心等待呢?关于这个设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红人跳舞欢快、优雅、搞怪,实现了人机关系的高效目标 B、小红人跳舞的设计主要是为了考虑特殊人群的需求 C、小红人跳舞的设计满足人的心理需求 D、小红人跳舞的设计提高了信息交互的准确性 6.2017年5月5日,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大型喷气式客机C919顺利完成首飞试验。首飞后还将对飞机进行极限载荷静力试验,届时飞机将加载1.5倍的限制载荷并能承受一定时间而不被破坏。这种试验方法属于 A.优选试验法 B.强化试验法 C.虚拟试验法 D.对比试验法 7.如图,是一种防近视笔。写字时,拔出笔套,电源导 通,笔尖弹出。笔杆上的电子眼窗口内的感应器可以探测 孩子的书写姿势,如果姿势不正确,笔尖就会缩回,无法

软件工程试题及答案

1. 软件生命期各阶段的任务是什么? 答:软件生命期分为7个阶段: 1、问题定义: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可行性研究:确定问题是否值得解,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操作可行性 3、需求分析:系统必须做什么 4、总体设计:系统如何实现,包括系统设计和结构设计 5、详细设计:具体实现设计的系统 6、实现:编码和测试 7、运行维护:保证软件正常运行。 2、软件重用的效益是什么? 答:1、软件重用可以显著地改善软件的质量和可靠性。 2、软件重用可以极大地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 3、节省软件开发的成本,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劳动和人力、财力的浪费。 3、自顶而下渐增测试与自底而上渐增测试各有何优、缺点? 答: ①自顶而下渐增测试 优点:不需要测试驱动程序,能够在测试阶段的早期实现并验证系统的主要功能,而且能够尽早发现上层模块的接口错误。 缺点:需要存根程序,底层错误发现较晚。 ②自底而上渐增测试 优点与缺点和自顶而下渐增测试相反。 4 、提高可维护性的方法有哪些? 答:在软件工程的每一阶段都应该努力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在每个阶段结束前

的审查和复审中,应着重对可维护性进行复审。 在需求分析阶段的复审中,应对将来要扩充和修改的部分加以注明。在讨论软件可移植性问题时,要考虑可能要影响软件维护的系统界面。 在软件设计的复审中,因从便于修改、模块化和功能独立的目标出发,评价软件的结构和过程,还应对将来可能修改的部分预先做准备。 在软件代码复审中,应强调编码风格和内部说明这两个影响可维护性的因素。 在软件系统交付使用前的每一测试步骤中都应给出需要进行预防性维护部分的提示。 在完成每项维护工作后,都应对软件维护本身进行仔细认真的复审。 为了从根本上提高软件系统的可维护性,人们正试图通过直接维护软件规格说明来维护软件,同时也在大力发展软件重用技术。 简述软件测试要经过哪几个步骤,每个步骤与什么文档有关。 【解答】 测试过程按 4 个步骤进行,即单元测试(模块测试)、集成测试(子系统测试和系统测试)、确认测试(验收测试)和平行运行。 单元测试集中对用源代码实现的每一个程序单元进行测试,与其相关的文档是单元测试计划和详细设计说明书。 集成测试把已测试过的模块组装起来,主要对与设计相关的软件体系结构的构造进行测试。与其相关的文档是集成测试计划和软件需求说明书。 确认测试则是要检查已实现的软件是否满足了需求规格说明中确定了的各种需求,以及软件配置是否完全、正确。与其相关的文档是确认测试计划和软件需求说明书。 平行运行把已经经过确认的软件纳入实际运行环境中,与其他系统成份组合在一起进行测试。与其相关的文档:用户指南、使用手册等。 36.简述容错技术的四种主要手段,并解释。

(完整word版)2019陕西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通用技术样题)

2019年陕西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样题) 通用技术与设计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考生领到试卷后,必须按规定在试卷上填写姓名、考籍号、座位号,并在答题卡上涂黑对应的试卷类型信息点。 3.所有答案必须在答题卡上指定区域内作答。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2分,计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属于标准件的是 ①水杯②垃圾桶③螺栓④螺母⑤书桌⑥电视遥控器⑦USB接口⑧门把手A.①②⑤B.①②⑥C.③④⑧D.③④⑦ 2.如图所示为某款跟拍无人机,它具有网状保护框,使用时人们可以接近设备甚至将其握在手中,而不用担心受伤。这种网状保护框的设计实现了人机关系目标中的 A.安全

B.健康 C.舒适 D.高效 3.采用某种新型材料制作的预警机雷达外罩,重量更轻、强度更高。从结构类型的角度来说这种雷达外罩属于 A.实体结构B.框架结构C.壳体结构D.组合结构 4.针对共享单车的乱停放及大量聚集的现象,某公司设计出了一款“公共电子围栏”,它基于无线传输技术,通过在虚拟停车区域内安装无线设备,接收共享单车停放状态,实时记录进出“公共电子国栏”的单车数量,并向共享单车企业及政府部门上报整体车辆运营数据。这款“公共电子围栏”体现了设计的 A.道德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B.创新原则、实用原则 C.实用原则、技术规范原则D.经济原则、美观原则 5.如图所示为某款画线器,可在手动画线时画出较直的线,下列关于画线器液轮在使用时的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A.一定受拉(力) B.只受弯曲(力) C.一定受压(力) D.只受剪切(力) 6.某同学发现家中反渗透净水器净化水时产生的废水太多的问题后,经过不断实

静电场经典例题分析

《静电场》经典例题分析 1、已知π+介子、π-介子都是由一个夸克(夸克u或夸克d)和一个反夸克(反夸克u或反夸克d)组成的,它们的带电荷量如下表所示,表中e为元电荷. π+π-u d u d 带电荷量+e-e+2 3 e- 1 3 e- 2 3 e+ 1 3 e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π+由u和d组成B.π+由d和u组成 C.π-由u和d组成 D.π-由d和u组成 思维建模——库仑力作用下的平衡问题 2、如图所示,在一条直线上有两个相距0.4 m的点电荷A、B,A带电荷量+Q,B带电荷量-9Q.现引入第三个点电荷C,恰好使三个点电荷都处于平衡状态,问:C应带什么性质的电?应放于何处?所带电荷量为多少? 3题图 3、如图所示,大小可以忽略不计的带有同种电荷的小球A和B相互排斥,静止时绝缘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α和β,且α<β,两小球在同一水平线上,由此可知( ) A.B球受到的库仑力较大,电荷量较大

B.B球的质量较大 C.B球受到的拉力较大 D.两球接触后,再处于静止状态时,悬线的偏角α′、β′仍满足α′<β′ 4、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两个金属小球A和B带有等量电荷,系在一个轻质绝缘弹簧两端,放在光滑绝缘水平面上,由于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弹簧比原来缩短了x0.现将与A、B 完全相同的不带电的金属球C先与A球接触一下,再与B球接触一下,然后拿走,重新平衡后弹簧的压缩量变为( ) A.1 4 x0 B. 1 8 x0 C.大于 1 8 x0 D.小于 1 8 x0 5、AB和CD为圆上两条相互垂直的直径,圆心为O.将电荷量分别为+q和-q的两点电荷放在圆周上,其位置关于AB对称且距离等于圆的半径,如图所示.要使圆心处的电场强度为零,可在圆周上再放一个适当的点电荷Q,则该点电荷Q( ) A.应放在A点,Q=2q B.应放在B点,Q=-2q C.应放在C点,Q=-q D.应放在D点,Q=q 6、(2014·华南师大附中高二检测)

1.5静电场的能量.doc

§1、5 静电场的能量 1.5.1、 带电导体的能量 一带电体的电量为Q ,电容为C ,则其电势C Q U =。我们不妨设想带电体 上的电量Q ,是一些分散在无限远处的电荷,在外力作用下一点点搬到带电体上的,因此就搬运过程中,外力克服静电场力作的功, 就是带电体的电能。该导体的电势与其所带电量之间的 函数关系如图1-5-1所示,斜率为C 1 。设每次都搬运极少量的电荷Q ?,此过程可认为导体上的电势不变,设为i U ,该过程中搬运电荷所做的功为Q U W i i ?=,即图中一狭条矩形的面积(图中斜线所示)因此整个过程中,带电导体储存的能量为 ∑∑?==Q U W W i i 其数值正好等于图线下的许多小狭条面积之和,若Q ?取得尽可能小,则数值就趋向于图线下三角形的面积。 2 221221CU C Q QU Q U W i ===?=∑ 上述带电导体的静电能公式也可推广到带电的电容器,因为电容器两板间的电势差与极板上所带电量的关系也是线性的。 1.5.2、 电场的能量 由公式2 21CU W =,似乎可以认为能量与带电体的电量有关,能量是集中 在电荷上的。其实,前面只是根据功能关系求得带电导体的静电能,并未涉及 能量的分布问题。由于在静电场范围内,电荷与电场总是联系在一起的,因此 图1-5-1

电能究竟与电荷还是与电场联系在一起,尚无法确定。以后学习了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可知,电场可以脱离电荷而单独存在,并以有限的速度在空间传播,形成电磁波,而电磁波携带能量早已被实践所证实。因此我们说,电场是电能的携带者,电能是电场的能量。下面以平行板电容器为例,用电场强度表示能量公式。 k Sd E d E kd S CU W πεπε8421212222=?== 单位体积的电场能量称为电场的能量密度,用ω来表示 k E V W πεω82 == 上式是一个普遍适用的表达式,只要空间某点的电场强度已知,该处的能量密度即可求出,而整个电场区的电场能量可以通过对体积求和来求得。 1.5.3、电容器的充电 如图1-5-2所示,一电动势为U 的电源对一电容为C 的电容器充电,充电完毕后,电容器所带电量 CU Q = 电容器所带能量 2 21CU W = 而电源在对电容器充电过程中,所提供的能量为 W CU QU W 22===' 也就是说,在充电过程中,电容器仅得到了电源提供的一半能量,另一半能量在导线和电源内阻上转化为内能,以及以电磁波的形式发射出去。 例7、用N 节电动势为ε的电池对某个电容器充电,头一次用N 节电池串

软件工程试题及答案53581

软件工程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系统流程图是描述物理模型的传统工具,用图形符号表示系统中各个元素表达了系统中各种 元素之间的( )情况。 2、成本效益分析的目的是从( )角度评价开发一个项目是否可行。 3、自顶向下结合的渐增式测试法,在组合模块时有两种组合策略:深度优先策略和( ) 。 4、在JSP方法中解决结构冲突的具体办法是( )。 5、详细设计的任务是确定每个模块的内部特性,即模块的算法、( )。 6、所有软件维护申请报告要按规定方式提出,该报告也称( )报告。 7、独立路径是指包括一组以前没有处理的语句或条件的一条路径。从程序图来看,一条独立路 径是至少包含有一条( )的边的路径。 8、设计任何一个人机界面,一般必须考虑()四个方面。 9、在软件测试中,已知产品内部工作过程,通过测试检验产品内部动作是否按照产品规格说明 的规定正常进行的方法称为()测试法。 10、()是对软件结构中模快间关联程度的一种度量。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 缺乏有力的方法学的指导和有效的开发工具的支持,这往往是产生软件危机的原因之一。 () 2. 一个好的开发人员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不包括具有良好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 3. 在用户需求分析时观察用户手工操作过程不是为了模拟手工操作过程,而是为了获取第一手 资料,并从中提取出有价值的需求。() 4. 快速原型技术的适用于软件产品要求大量的用户交互、或产生大量的可视输出、或设计一些 复杂的算法等场合。() 5. 流程图也称为程序框图是最常用的一种表示法。 6. 面向数据设计方法一般都包括下列任务:确定数据结构特征;用顺序、选择和重复三种基 本形式表示数据等步骤。() 7. 理想的人机界面应针对具有典型个性的特定的一类用户设计。() 8. 数据输入的一般准则中包括尽量增加用户输入的动作。() 9. 用穷举测试是较现实的测试方法。() 10、在软件维护过程中改善性维护是为适应环境的变化而修改软件的活动。() 四、论述题(共40分) 1、软件维护是软件生命周期的重要组成,而影响维护的因素较多,除了人员因素、技术因素和 管理因素外,还有程序自身的因素,具体影响因素可归纳为:a) 软件系统的规模;b) 软件系统的年龄;c) 软件系统的结构。 试回答以下问题: 1) 给出上述三项因素的解释,阐述“规模”、“年龄”和“结构”的具体含义。(6分) 2) 扼要分析影响维护工作量的因素,即分析可能增加维护工作量的因素和可能减少维护工作 量的因素。(8分) 3) 简单传述软件可维护性度量的含义。(8分) 2、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有哪些?(8分) 3、系统设计的内容是什么?(10分) 五、综合题(20分)某电器集团公司下属的厂包括技术科、生产科等基层单位。现在想建立一 个计算机辅助企业管理系统,其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