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叶性肺炎39例治疗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3
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治疗儿童大叶性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李敏;席欣欣;陈俊松【摘要】目的:观察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治疗儿童大叶性肺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2015年4月至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大叶性肺炎患儿7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9例。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抗感染、对症等治疗。
治疗组加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治疗。
记录两组咳嗽缓解时间、退热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比较两组疗效。
结果治疗组咳嗽缓解时间(7.78±0.39)d、退热时间(5.26±0.17)d、肺部啰音消失时间(11.34±0.24)d、抗生素使用时间(9.30±2.17)d、住院时间(12.04±1.63)d显著少于对照组[(14.81±0.19)d、(8.13±0.12)d、(15.64±0.13)d、(11.37±2.14)d、(16.07±0.35)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组总有效率97.44%显著高于对照组82.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治疗儿童大叶性肺炎见效快,临床效果满意。
【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6(014)010【总页数】2页(P87-87,88)【关键词】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儿童;大叶性肺炎【作者】李敏;席欣欣;陈俊松【作者单位】郑州市儿童医院东区呼吸科,河南郑州450000;郑州市儿童医院东区呼吸科,河南郑州450000;郑州市儿童医院东区呼吸科,河南郑州45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63.1儿童大叶性肺炎是临床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疾病,近年来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且发病年龄广泛[1]。
大叶性肺炎具有病情重,疗程长,并发症重等特点,严重危害儿童身体健康。
第三章病例分析——肺炎一、概念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腔及肺间质的炎症,病因以感染为最常见,其他尚有理化因子、免疫损伤,药物因素等。
病原体主要有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
当人体免疫力降低,呼吸道防御功能下降时,病原体可侵入下呼吸道,引起肺泡毛细血管充血、水肿,肺泡内纤维蛋白渗出和细胞浸润。
临床上出现发热、咳嗽、咳痰、气促、胸痛等症状,肺部可闻及固定的湿啰音,出现肺实变体征,胸片出现相应改变。
二、分类(一)按解剖学或影像学分类1.大叶性肺炎:病变起始于肺泡,经肺泡间孔(Cohn孔)蔓延至邻近肺泡,直至整个肺叶或肺段。
影像学表现为肺渗出性阴影,通常不累及细支气管。
典型的大叶性肺炎呈整叶肺实变。
由于抗菌药物广泛应用,典型大叶性肺炎已少见,而多数仅表现肺段或亚肺段的渗出和实变。
2.小叶性肺炎也称支气管肺炎。
基本病变亦为炎症渗出,但病变常起于支气管或细支气管,继而累及肺腺泡或肺泡。
影像学特征是沿肺纹理分布的小片状或斑片阴影,密度不均匀,边缘淡薄而模糊,以两下肺、内中带多见。
病灶亦可融合成片状或大片状,密度深浅不一,且不受肺叶或肺段限制,区别于大叶性肺炎。
3.间质性肺炎病变位于肺泡壁及其支持组织,影像学上表现为弥漫性不规则条索状及网织状阴影,其间可散布有密度增高的小点状阴影。
(二)按病原体分类1.细菌性肺炎常见细菌有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白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卡他莫拉菌等。
此外,分类学上不属于细菌、但某些特征类似于细菌的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以及分类学上属于细菌的细胞内病原体军团菌常被统称作“非典型病原体”,也是肺炎的常见病原体。
2.病毒性肺炎以儿童最常见,主要有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麻疹病毒等。
3.真菌性肺炎大多为条件致病性真菌。
引起肺炎的真菌主要有念珠菌、曲霉菌、隐球菌和毛霉菌。
真菌性肺炎大多为继发性的,如免疫抑制、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以及其他重危患者。
4.寄生虫性肺炎(肺寄生虫病)阿米巴原虫、弓形体、肺吸虫和棘球绦虫、血吸虫等均可以引起或主要引起肺部感染。
临床表现为大叶性肺炎的小儿支原体肺炎52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以大叶性肺炎为临床表现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诊治方法及效果,总结诊疗经验。
方法:分析淮北市人民医院儿科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住院以大叶性肺炎为临床表现的肺炎支原体患儿临床资料。
结果:正规治疗后32例患儿住院治疗2周临床症状消失,复查胸片炎症吸收;17例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胸片明显好转,出院后继续序贯口服阿奇霉素治疗2-3周痊愈;2例合并肺不张转上级医院行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治疗,1例患儿系先天愚型由于发生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
结论:根据临床表现早期诊断、早期足量、足疗程应用大环内脂类抗生素,必要时加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球蛋白及行纤维支气管镜灌洗等综合治疗,肺不张等并发症可有效减少。
【关键词】大叶性肺炎;支原体;小儿;诊断;治疗;预后【中图分类号】r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657—02肺炎支原体肺炎是儿童呼吸道感染较常见的疾病,支原体感染大叶性肺炎以学龄儿童多见,婴幼儿发病有增多的趋势(约占23%)且合并肺内并发症和肺外并发症(55.1%)[1]支原体肺炎发病机理扔不甚明了,重症支原体肺炎所造成的肺损伤可能与细胞免疫的增强有关[2]。
支原体感染大叶性肺炎由于呼吸道症状重,临床病程较长,可遗留肺不张、支气管扩张等,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早期诊断,积极有效治疗对阻断病情进展、缓解临床症状,改善患儿预后有重要意义。
1 临床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儿科2012.5-2013.5以大叶性肺炎为临床表现的mp肺炎住院患儿52例,男,24例;女,28例;年龄3.3 治疗:支原体感染性大叶性肺炎发热更为顽固,常合并肺外症状,mp 是细胞外寄生菌,缺乏细胞壁,对作用于核糖体50s的大环内酯类敏感,包括红霉素及阿奇霉素[5]。
众所周知,红霉素在血浆中浓度较高,缓解支原体感染引起的支原体血症效果较好,而阿奇霉素具有组织穿透力强,组织清除半衰期长的特点,在肺内浓度高于血浆浓度,所以在支原体性大叶性肺炎早期发热期即支原体血症期给予红霉素治疗,剂量为20-30mg/kg,一日一次;当患儿发热症状缓解(1周左右)改为阿奇霉素静滴或口服10mg/kg,一日一次,用3天,停4天,1周为1疗程,序贯治疗2-3个疗程。
大叶性肺炎的病例分析问题:男性,28岁,打篮球后淋雨,晚上突然寒战,高热,自觉全身肌肉酸痛,右胸疼痛,深呼吸时加重,吐少量铁锈色痰,患者呈急性病容,口角有疤疹,查体有139℃,脉搏88次/分,右肺触觉语颤增强,叩诊呈浊音,可闻及支气管呼吸音,实验室检查:WBC25x109/L,中性粒细胞0.90,有核左移。
(1)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A.大叶性肺炎B.肺脓肿C.肺结核D.克雷白杆菌肺炎E.支原体肿炎答案:A解析:符合大叶性肺炎临床表现:1.起病急骤,病前多有受凉、疲劳、醉酒、病毒感染史。
2.高热、寒战,患侧胸痛,痰量较少,可呈铁锈色。
3.肺部早期可无异常体征,实变期可有典型体征(触觉语颤增强、支气管呼吸音、叩诊呈浊音),消散期可闻及湿啰音。
血常规检查:白细胞增加,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可有核左移。
(2)如上述诊断成立,宜首选A.红霉素B.青霉素GC.氨基甙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D.利福平E.万古霉素答案:B解析:大叶性肺炎治疗首选青霉素G.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红霉素、林可霉素、I代头孢菌素或左氧氟沙星等。
疗程5~7天,或退热改为口服给药。
若体温3天后不降或降而复升者应考虑肺外感染、混合细菌感染或合并其他疾病。
近年来肺炎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的耐药趋势增加。
其中对青霉素高度耐药者,其机制为PBP(青霉素结合蛋白)结构改变,可选用头孢三嗪、头孢噻肟或氟喹诺酮类(如左氧氟沙星)等治疗。
---------------------------------------------------------------------------------------------------------------------------------------内科学基础:淋巴结肿大原因原因良性1.各种感染(1)细菌性感染,如结核及其他细菌感染。
(2)恶性感染,如带状疱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3)原虫性感染,如弓形虫病。
【案例21】患者钱某,男,78岁,自费医疗。
因患肺炎在家附近的门诊部进行治疗效果不佳,直至患者昏迷才到某大医院急诊。
经急诊医生诊断为大叶性肺炎、继发感染中毒性脑病,因该医院内科无空床而留急诊室抢救和治疗,经采用高级昂贵的抗生素、输血清白蛋白等抢救治疗措施,一周后病人体温恢复正常,患者也由深昏迷转为浅昏迷,但一周医疗费用8000多元.因患者的两个儿女均已退休,继续治疗费用难以承受,故向医生提出放弃治疗。
此时,医务人员应如何决策。
「伦理分析」该案例中,在病人清醒时没有留下“意愿”,而且病情又在趋向好转的情况下,医务人员轻易放弃治疗是不人道的。
然而,患者家属经济困难,难以承受高额的费用,在此情况下医务人员应与家属进行商讨,是否再继续抢救几天或降低抢救规格以观效果,再做决定。
如果家属执意不肯,应允许家属将病人接回家。
【案例22】患者程XX,男,67岁,知识分子。
因胸透发现左下肺阴影,进一步CT检查,CT结果为肺左下叶后段胸膜下结节,恶性可能性大,故医生疑肺癌收入住院.住院后,主管的胸科医生告知患者准备在B超引导下进行肿物穿刺以确定诊断和制定下一步的治疗方案。
患者也告知医生自己无子女,仅与66岁老伴相依为命,如果确诊为肺癌千万不要告知老伴,免得她冠心病发作或精神崩溃,自己已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手术前可以履行签字手续.肿物穿刺结果为低分化腺癌,准备开胸手术。
请问:开胸手术之前医生应不应告知家属真相。
[伦理分析]患者在肿物穿刺之前已告知医生如果是肺癌对家属保密,加之患者本人已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因此医生应尊重患者的自主性。
但是,开胸手术和术后都要求家属的密切配合,如果医生欺骗家属不利于配合治疗。
因此,医生应劝说患者选取最佳方式和时机亲自告知老伴真相,以利于医生与家属的协调,并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案例23】患者王某,男,35岁,钢铁工人.因大面积烧伤住某医院.医院虽进行了积极抢救,但两周后发生感染中毒性休克,接着又发生呼吸、循环和肾功能衰竭,故而难以使患者康复。
小儿大叶性肺炎36例临床观察摘要目的:了解大叶性肺炎的临床特点。
方法:对36例大叶性肺炎患儿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大叶性肺炎起病急,发展快,病情重,表现不典型,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
发病年龄广泛,从婴儿到儿童均有发病。
病原学检查近年来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引起或合并细菌病毒感染引起的大叶性肺炎逐年增多。
结论:大叶性肺炎近年有增多趋势,已成为由病毒、细菌、肺炎支原体单一或混合感染性疾病,对于临床表现持续发热和(或)咳嗽尤其是刺激性咳嗽大于1周的患儿,应注意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大叶性肺炎。
关键词大叶性肺炎儿童临床观察近年来有典型临床表现的大叶性肺炎已比较少见,多为亚急性起病,且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高,提示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大叶性肺炎明显增加。
2009~2011年收治大叶性肺炎患者36例,现回顾性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2009~2011年收治大叶性肺炎患者36例,临床诊断均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中大叶性肺炎的诊断标准[1]。
其中男22例,女14例;年龄5个月~13岁,平均5.75岁;病程2~15天不等,≤1周13例,>1周23例。
以发热、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其中22同时具有发热、咳嗽,以体温>39℃为主,8例仅有发热症状,6例仅有咳嗽症状,其中4例伴有胸痛。
体征:肺部听诊10例可闻及湿性啰音,一侧呼吸音减弱14例,其余12例肺部听诊未闻及干湿性啰音;X线胸片及CT检查提示:肺叶或节段性病变、大片密度增高影或肺实质浸润性病变31例,其中左肺17例,右肺14例,双肺均有病变5例,合并少量胸腔积液3例,肺不张1例。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高28例,C反应蛋白>8.0mg/L 33例,红细胞沉降率>20mm/小时25例,心肌酶增高6例,病原学检查:痰培养12例,8例阳性,分别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
支原体弱阳性10例,支原体阳性9例,衣原体阳性1例。
治疗方法:①发热体温>39℃,咳嗽明显,白细胞、CRP升高,肺炎支原体IgM抗体(MP-IgM)阳性,给予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台湾泛生制药)80 mg/(kg·次),1次/日,联合红霉素20~30mg/(kg·日),分2次/日,静滴,痰多者选痰热清,高热者加用热毒宁对症,体温降至正常72小时后,停用退热对症,改为阿奇霉素片口服,10mg/(kg·日),1次/日,服3天,停4天(联合红霉素总疗程4~6周),7~10天复查胸片,肺部阴影明显好转后,改头孢克洛20mg/(kg·日),分2~3次口服;②发热体温>39℃,咳嗽明显,MP-IgM阴性,肺部X线正位片显示片状阴影密度明显增高,同样给予注射用头孢曲松钠80mg/(kg·次),1次/日,联合红霉素20~30mg/(kg·日),分2次/日,静滴,体温降至正常72小时后,改为阿奇霉素片口服10mg/(kg·日),1次/日,服3天,停4天,2周。
大叶性肺炎疑难病例讨论记录范文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大叶性肺炎疑难病例讨论记录范文摘要大叶性肺炎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但在一些病例中,其诊断与治疗可能具有挑战性。
小儿大叶性肺炎的临床分析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疾病,其中小儿大叶性肺炎是儿童中较为常见的类型。
本文将从疾病概述、临床症状及体征、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对小儿大叶性肺炎进行深入分析。
1. 疾病概述小儿大叶性肺炎,也称为大叶性肺炎,是指病原体引起的肺泡间质性肺炎。
通常由细菌感染引起,其中以肺炎链球菌是最常见的病原体。
该疾病多见于婴幼儿和幼儿,由于其临床呈现较复杂,且易于发展为严重的疾病,因此对其进行及时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2. 临床症状及体征小儿大叶性肺炎的症状和体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发热:患儿常出现高热,体温可超过39℃。
(2)咳嗽:患儿常伴有剧烈的咳嗽,咳嗽持续时间较长,咳嗽时常伴有黄痰。
(3)呼吸困难:患儿呼吸频率加快,呼吸急促,甚至出现气急、喘息等症状。
(4)乏力和食欲不振:患儿常出现全身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
(5)胸痛和胸闷:患儿常出现胸痛和胸闷感,有时伴有呼吸困难。
3. 诊断对于小儿大叶性肺炎的诊断主要依靠以下几个方面:(1)病史询问:了解患儿的病史,包括起病时间、发热情况、咳嗽症状等。
(2)体格检查:注意观察患儿的面色、呼吸状况、胸部听诊等体征。
(3)辅助检查:如X线检查、血常规、痰培养等。
X线胸部片可以发现肺泡积液和肺部浸润等特征,血常规可以发现白细胞计数增高等异常。
4. 治疗小儿大叶性肺炎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抗生素治疗: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的结果,选择适当的抗生素治疗,通常选择青霉素类或者广谱抗生素。
(2)解热镇痛:可使用退热药物缓解患儿的发热症状,同时可以减轻乏力的感觉。
(3)支持疗法:如补液保护等,以维持患儿的生命体征平稳。
(4)休息和营养:患儿需要充足的休息和营养,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
总结:小儿大叶性肺炎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呼吸道感染疾病,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是关键。
家长应密切关注儿童的症状,一旦发现类似肺炎的症状应及时就医。
此外,平时加强儿童的营养和免疫力培养,建立良好卫生习惯,也是预防小儿大叶性肺炎的重要措施。
296例儿童大叶性肺炎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讨论儿童大叶性肺炎的发病特点,分析其发生的原因及治疗。
方法回顾2010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求治的296例大叶性肺炎儿童患者的资料,分析其临床病症特点、实验室检查和治疗方法,总结其异同点。
结果发病年龄集中在0-4岁,冬春多发,发热38.6-40℃,4-7天居多,症状以刺激性干咳、发热和胸痛为主,实验室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增多,肺炎支原体阳性或痰细菌培养阳性,ct下可见大片高密度阴影,治疗用大环内酯类、头孢菌素类或青霉素类有效,无死亡病例。
结论根据儿童大叶性肺炎的好发年龄和季节,病症特点和实验室检查,可以及时准确的诊断疾病,对症治疗后有效控制病情,预后良好。
【关键词】儿童大叶性肺炎儿童大叶性肺炎与成人大叶性肺炎在致病菌、症状等方面均有很大差异[1],为进一步了解儿童大叶性肺炎的临床表现,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现将近年的资料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求治的大叶性肺炎儿童患者296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
1.2 方法从性别、发病年龄、发病季节、症状特点、实验室检查、治疗、预后等多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取得数据。
1.3 统计学方法将数据用spss11.0专业软件包进行分析,如果p0.05)。
将发病年龄、发病季节、症状特点等方面进行统计,用表1表示:发病年龄在2岁以内居多,随年龄增长而减少,各年龄段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季节以冬春居多,夏季最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症状发热者居多,温度在38.6-40℃居多,发热时间以4-7天居多,12天以上最少,与不发热者和其它温度、时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刺激性干咳多,肺部有啰音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将患者的实验室检查、治疗、预后统计,白细胞计数增高262例(88.51%),肺炎支原体检测阳性226例(76.35%),痰培养阳性188例(63.51%),与白细胞减少、其它致病菌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患者ct下可见大片高密度阴影,位置在右肺217例(73.31%),左肺79例(26.69%),并且肺上叶多见。
大叶性肺炎30例临床分析作者:张景凤来源:《中国当代医药》2009年第06期[摘要]目的:探讨大叶性肺炎病因、临床和病理特点、治疗与转归。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08年诊治的大叶性肺炎30例病历资料。
结果:其中10例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20例为阴性。
在30例肺炎支原体抗体阴性的大叶性肺炎中12例开始用青霉素或头孢类治疗2~3 d,疗效差,以后用阿奇霉素治疗,治愈8例,好转2例,转院2例。
8例用青霉素、头孢类治愈6例,2例好转。
结论:治疗关键在于早期明确原因,及时对因治疗。
[关键词]大叶性肺炎;治疗[中图分类号]R563,1[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4-4721(2009)03(b)-166-01大叶性肺炎是指肺炎出现较大的病灶,如局限于一叶。
一般为肺炎链球菌感染。
但支原体感染也不少见。
本文分析了近5年中诊治的大叶性肺炎的患者,临床特征及诊治的过程。
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2003~2008年10月我院确诊为大叶性肺炎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5-13岁。
其中X线胸片表现为右侧大叶性肺炎17例,右侧大叶性肺炎13例,其中2例为右侧大叶性肺炎并少量胸膜积液,其中10例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主诉均咳嗽,咳嗽顽固剧烈,呈阵发性干咳或伴少量痰液,大多数高热(38.8~40.5℃)。
2治疗与转归10例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患者应用阿奇霉素针(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生产批号H20010007)10 mg/(kg·d)治疗。
咳嗽逐渐好转,体温逐渐降至正常,2周左右临床表现消失,3~4周X线胸片表现均消失。
其他12例开始用青霉素或头孢类治疗2-3 d,疗效差,以后用阿奇霉素治疗,治愈8例,好转2例,转院2例。
8例用青霉素、头孢类治愈6例,2例好转。
3讨论大叶性肺炎病原菌主要为肺炎链球菌,旧称肺炎双球菌或肺炎球菌,为革兰阳性双球菌,属链球菌的一种肺炎链球菌,根据其荚膜特异性多糖抗原分型,肺炎链球菌有86种不同血清型,国内常见致病肺炎链球菌型分别是5、6、1、19、23、2、3、7、8等型。
第30卷第12期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9年12月1431•论 著•甲泼尼龙治疗小儿大叶性肺炎40例分析赵险[摘要]目的探讨甲泼尼龙治疗小儿大叶性肺炎64例分析。
方法抽取2015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 日收治的大叶性肺炎患儿64例,按照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32例。
观察组给予甲泼尼龙治疗联合 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对比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 00%显著高于对照组70. 00% (P< 0.05);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两组血清C反应蛋白(C R P)、乳酸脱氢酶(L D H)、红细胞计数(R B C)水平比较无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意义(10.00% VS15.00%,/>>0. 05)。
结论甲泼尼龙治疗大叶性肺炎效果显著,可提升治疗 效果,加快症状消失,促进患儿康复。
[关键词]甲泼尼龙;大叶性肺炎;血清C反应蛋白;红细胞计数[中图分类号]R72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 -1434.2019.12.001Analysis of64 Cases of Large - leaf Pneumonia in Children with the Treatment of Meta - nylon/ZHAO Han//(Harbin Two and Four Second Hospital Harbin City,Heilongjiang Province 150060)i Abstract」Objective An analysis of 64 cases of large - leaf pneumonia treated with methylprednisolone.MethodsFrom January 1, 2015 t o December 31 , 2016, 64 children with lobar pneumonia were divided i nto observation group (n = 32) and control group (n = 32).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methylprednisolone combined with routine treatment,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treatment. Results The t o t a l effec t i v e r 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5. 00% ,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 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70. 00% , P<0. 05) , Conclusions The disappearance time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of the symptoms i 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horter than those i 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Key words]Keywords methylprednisolone; lobar pneumonia; serum C - reactive protein; red blood c e l l count大叶性肺炎是儿科常见呼吸系统疾病,临床症状主要 为咳嗽、发热,有报道显示,大叶性肺炎占儿童肺炎总人数 的30% -40%[1]。
逐步行负重锻炼。
2结果本组10例,均获得6 28个月随访,平均15个月,术后复查X线片示锁骨骨折对位对线良好,内固定位置良好,无感染、无钢板断裂、无再骨折发生,骨折全部愈合,临床愈合时间为14 20周,平均18周。
术后进行早期功能锻炼,患者骨折处局部畸形、疼痛、肩关节活动范围减少等症状明显改善,能恢复日常生活和工作。
术后功能恢复情况根据JOA肩关节评分系统评价,优8例,良2例。
3讨论3.1锁骨骨折不愈合的原因分析:锁骨骨折后,骨不连的好发部位为锁骨中段。
发生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①高暴力损伤,局部骨折端粉碎严重,折端移位明显,断端间接触面少;②骨折断端软组织嵌入,造成断端间无接触;③手术治疗时过分强调骨折的解剖复位,对骨膜软组织剥离较多,致局部血液循环破坏严重,而将碎骨片游离成死骨,容易发生骨折不连;④内固定使用不当,钢板长度应足够,骨折两端螺丝钉至少要6个有效骨皮质固定,否则骨折端螺钉固定不够,由于锁骨有应力与剪力作用导致螺钉松动,尤其是锁骨的外侧端为松质骨,螺钉与骨干之间的把持力较低[2],容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螺钉松动;⑤粉碎性骨折存在缺损时,应一期植骨,否则应力集中在钢板螺丝钉上,一旦骨折延迟愈合或未愈合,最终钢板将因疲劳而断裂;⑥骨折端粉碎骨折,如果术中用钢丝捆扎,随着肢体的活动,钢丝滑入骨折端,使骨折端产生异物反应,同时捆扎后影响骨折端的血运循环以及会引起金属的电离反应,从而影响骨折端愈合;⑦术后正确指导功能锻炼,过早开始不当功能锻炼,早期负重,也可造成内固定失败;⑧骨折愈合后取出内固定后发生再次骨折。
3.2手术注意事项:术中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尽可能少地剥离骨膜,减少局部血液供应的破坏;②修整骨折端直至骨面渗血;③取髂骨时应采用松质骨,加大骨块与折端的接触面积,促进骨折愈合;④植骨的位置选择很重要;⑤钢板固定每侧折端至少3枚锁钉固定;7锁骨周围的软组织粘连严重,分离时应十分小心,注意保护,防止伤及周围神经、血管。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0年2月第20卷第2期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阿奇霉素对儿童支原体大叶性肺炎症状改善及肺功能的影响马菲1任亮2刘冬梅1(1河南省漯河市源汇区妇幼保健院漯河462002;2河南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药学系漯河462001)摘要:目的:探究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阿奇霉素对儿童支原体大叶性肺炎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9年3月收治的78例支原体大叶性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39例。
参照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研究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治疗前后肺功能(用力肺活量、1%s用力呼气容积)、血清C反应蛋白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87%,高于参照组的71.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退热、止咳和肺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用力肺活量、1%s用力呼气容积均高于同组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同组治疗前,且研究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支原体大叶性肺炎疗效确切,可加快临床症状缓解,改善患者肺功能,减轻炎症反应,且安全性高。
关键词:儿童支原体大叶性肺炎;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阿奇霉素中图分类号:R725.6%%%%%%%%%%%%%%%%%%%%%%%%%%%%%%%%%%%%文献标识码:B%%%%%%%%%%%%%%%%%%%%%%%%%%%%doi:10.13638/j.issn.1671-4040.2020.02.075儿童支原体大叶性肺炎是临床常见呼吸道疾病,临床表现为咳嗽、头痛、发热、厌食等症状,其病原主要为肺炎支原体,能通过细菌滤器,具有天然耐药性,治疗难度大,严重影响患儿的健康成长[1]。
羊大叶性肺炎处置方案简介羊大叶性肺炎是羊类常见疾病之一,由于很容易造成死亡率较高的后果,所以必须引起重视。
本文将介绍羊大叶性肺炎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
病因羊大叶性肺炎是由双歧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引起的急性呼吸系统疾病。
这种病菌在空气中有一定的存活能力,主要通过呼吸道入侵体内。
同时,它也可以由一些外界影响因素如寒冷、潮湿、饥饿等引起体内免疫力下降,从而为病菌的扩散和侵染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临床表现羊大叶性肺炎具有以下临床表现:1.呼吸急促:由于病菌的入侵,使得肺部呼吸功能减弱,呼吸急促是一种常见的表现。
2.咳嗽:肺部受到细菌感染引起的咳嗽是羊大叶性肺炎的一个早期症状。
3.发热:由于机体免疫系统对细菌的反应,会引起发热。
4.精神萎靡:由于身体状况比较差,造成了精神不振等表现。
诊断方法羊大叶性肺炎诊断主要是结合临床表现、疾病的发生流行情况和实验室检查等几个方面综合判断。
1.根据临床表现和发生流行情况,进行初步判断。
2.通过实验室检查,包括唾液检测、血清免疫学检测等,加强对病菌的检测分析,确诊疾病。
治疗方法针对羊大叶性肺炎提出以下治疗方法:1.抗生素治疗:该疾病主要由双歧杆菌引起,所以对症治疗应以抗生素为主。
常用的有氨苄西林、红霉素、四环素等。
2.全面治疗:疾病严重的情况下应进行输液以及针对症状的治疗。
3.加强饲养管理:预防为主,要增强养殖场的环境卫生、合理饲养、营养保健,同时避免过度密集饲养,降低感染发生的风险。
预防方法预防羊大叶性肺炎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清洁卫生:保持养殖场的环境卫生,及时清除饲料残渣、粪便等。
2.饲养管理:合理饲养,给予充足的营养。
3.疫苗接种:根据当地的病情及国家和地方卫生防疫规定,进行疫苗接种。
4.密切观察:密切观察羊的症状变化,及时发现疾病。
结语通过对羊大叶性肺炎的介绍,我们了解到这种疾病的危害和临床表现。
对于养殖户来说,加强养殖管理和采取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措施,可以降低疾病的发生率,从而为养殖经济的稳定发展创造条件。
大叶性肺炎39例治疗分析
摘要目的对39例大叶性肺炎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分析。
方法39例大叶性肺炎患儿,应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A组(20例)与B组(19例)。
B组患儿应用常规西药疗法治疗,A组患儿应用中西药结合疗法治疗。
治疗后,对比两组患儿住院时间、治愈率等指标。
结果A组患儿住院时间(7.0±1.2)d 明显短于B组的(11.3±1.6)d,A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0%明显高于B 组的52.6%,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应用中西药结合疗法治疗大叶性肺炎患儿,能够明显缩短患儿疗程,提高临床治愈率,可推广应用。
关键词大叶性肺炎;中西药联合;治愈率;住院时间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clinical effect for 39 children with lobar pneumonia. Methods A total of 39 children with lobar pneumonia were divided by random number table into group A (20 cases)and group B (19 cases). The group B received conventional Western medicine for treatment,while the group A received integrat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for treatment. After treatment,comparison was made on hospital stay time and cure rat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group A had obviously shorter hospital stay time as (7.0±1.2)d than (11.3±1.6)d of the group B,and its clinical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much higher as 95.0% than 52.6% of the group B. Their differences all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0.05). Conclusion Implement of integrat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treating children with lobar pneumonia can remarkably reduce treatment course and improve clinical cure rate. It is worth promoting and applying.
【Key words】Lobar pneumonia;Integrat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Cure rate;Hospital stay time
肺炎为临床中一种较为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为不同病原体或者其他因素导致发生的肺部炎症。
根据病理形态改变可将其分为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以及间质性肺炎。
其中,大叶性肺炎指的是病变累及到一个肺段以上肺组织的炎症性疾病,患儿主要伴有咳嗽、发热、呼吸困难、气促以及肺部固定性湿啰音等症状。
随着病情不断加重,临床症状会越来越显著,且具有病程长、并发症多的特点,如治疗不及时,会导致出现严重后果[1]。
本次研究对本院20例大叶性肺炎患儿应用中西药结合治疗,治疗效果显著,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本院2013年4月~2014年3月共收治39例大叶性肺炎患儿,均满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中关于大叶性肺炎疾病的诊断标准[2]。
其中,男20例,女19例;年龄1~12岁,9例1~3岁,18例4~6岁,12例7~12岁;发病时间最短1.5 d,最长6.0 d,平均发病时间(4.1±1.4)d。
应
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A组(20例)与B组(19例)。
1. 2 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满足大叶性肺炎疾病的诊断标准;②年龄1~12岁;③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儿。
排除标准:①排除病例资料不全的患儿;
②排除合并严重心、肝、肾以及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的患儿。
1. 3 临床症状患儿主要伴有高热、咳嗽、寒战以及胸痛等症状。
体温:14例37~38℃,16例38~39℃,9例>39℃。
1. 4 方法B组患儿仅应用西药疗法治疗,主要应用抗生素消炎、应用解痉平喘药物等疗法;如患儿伴有呼吸困难症状,则对其进行输氧治疗;并根据患儿病情,合理应用强心、利尿、糖皮质激素等疗法治疗;如患儿外周血白细胞增高,则为其静脉滴注头孢曲松钠,40~80 mg/(kg·d),1次/d,共治疗7~10 d,确保外周血白细胞恢复至正常状态后停止应用。
如患儿对头孢类抗生素过敏,则选择应用亚胺培南或者氨曲南等广谱抗生素;如伴有心肌损伤,则应用磷酸肌酸钠营养心肌;如伴有喘息症状,则应用特布他林、布地奈德等药物。
在B组基础上,A组患儿应用中药治疗,主要应用宣白承气汤加味治疗,配方主要包括生大黄20 g、杏仁粉10 g、生石膏38 g、丹皮14 g、蛞蝼皮13 g、麻黄10 g、银花14 g、枳实11 g、蒲公英28 g以及全瓜蒌11 g,1剂/d,3次/d,连续服用1周,观察疗效。
1. 5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儿住院时间、临床治疗效果。
1. 6 疗效评定标准[3] 显效:治疗后,患儿咳嗽、胸痛、高热以及寒战等临床症状明显消失,经X线检查,肺部啰音与病变部位显著消失,体温恢复至正常状态;有效: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体温明显下降,经X线检查,肺部啰音转为中粗,病变部位产生吸收;无效: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无变化甚至恶化。
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 7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儿住院时间对比A组患儿住院时间为3~12 d,平均住院时间为(7.0±1.2)d;B组患儿住院时间为8~18 d,平均住院时间为(11.3±1.6)d;A组患儿住院时间明显短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对比A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0%明显高于B 组的5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3 讨论
大叶性肺炎发生主要受到多种病原体影响,常见的主要为肺炎双球菌感染与肺炎支原体感染。
主要发病人群为>3岁患儿,肺泡炎为主要病理变化,较少涉及到肺泡壁或者支气管壁间质,主要局限于一片肺叶内,偶尔也会同时发生在多片肺叶内,最为常见的为右上叶或者右下叶。
根据大叶性肺炎病例特点,可将其分为红色肝变期、灰色肝变期以及消散期三个阶段。
其中,在红色肝变期,肺泡内可迅速出现纤维素、肺炎链球菌等渗出物质;灰色肝变期阶段,肺泡内红细胞显著消失,并出现网状纤维素,肺叶逐渐呈灰色;消散期阶段,能够激活蛋白溶解酶,渗出物质内存在的纤维可逐渐被溶解。
祖国医学中,大叶性肺炎属于咳喘、风湿范畴,治疗大叶性肺炎患儿过程中,根据患儿高热、咳嗽以及胸痛等症状,将宣肺化痰、泻热攻下作为治疗原则[4]。
本组研究中,B组患儿应用常规西药疗法治疗,A组患儿应用中西药结合疗法治疗,结果显示,A组患儿住院时间明显短于B组,A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0%明显高于B组52.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其中,宣白承气汤配方中的石膏,能够有效清热患儿肺部和胃部;应用丹皮、蒲公英以及银花等成分,能够发挥出清热化痰、祛邪解毒的作用;通过应用麻黄,能够起到宣肺止咳的作用;应用枳实与大黄,能够起到攻下腑实、护脏同腑的效果;将以上配方联合应用,能够共同发挥出消散痰浊、清肺止热以及肺络通畅的作用。
实现中西医联合治疗,利于吸收氧气,并有效纠正患儿体内水电解质紊乱。
综上所述,应用中西药结合疗法治疗大叶性肺炎患儿,能够明显缩短患儿疗程,并提高临床治愈率,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文.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大叶性肺炎的临床观察.中国中医急症,2015,24(3):441-442.
[2] 李姗姗,章伟,王彦梅,等.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术治疗不同病程小儿大叶性肺炎疗效观察.中国妇幼保健,2015,30(19):3194-3196.
[3] 查琳.儿童支原体感染相关性大叶性肺炎的临床治疗.中国妇幼保健,2015,30(15):2381-2383.
[4] 李虎,张玲,刘青,等.电子支气管镜应用于儿童大叶性肺炎的疗效观察.临床肺科杂志,2015,20(10):1839-1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