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 格式:doc
- 大小:54.00 KB
- 文档页数:7
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研究文献综述本文按照财务预警模型的类型,从财务预警指标选择的角度对具有代表性的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和简评,以期给企业财务预警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标签:财务预警财务指标预警模型一、单变量预警模型最早的财务危机预测研究是FitzPatrikc(1932)所做的单变量破产预测模型,他发现,出现财务困境的公司其财务比率和正常公司的财务比率相比有显著的不同,从而认为企业的财务比率能够反应企业财务状况,对企业未来具有预测作用。
Beaver(1966)对美国1954年~1964年间79家失败企业和79家成功企业的30个财务比率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具有良好预测性的财务比率为“现金流量/负债总额”、“资产收益率(净收益/资产总额)和资产负债率(债务总额/资产总额)。
Bevaer也因此开创了建立财务预警模型的先河。
二、多元线性判别模型1.Z计分模型1968年埃德沃德·阿尔特曼Altman提出了多元线性判定模型即运用多种财务指标加权汇总产生的总判断分值(称为z值)来预测财务危机,此模型分为在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两种情况。
上市公司的Z值模型和判别规则如下:Z=0.012X1+0.014X2+0.033X3+0.006X4+0.999X5 其中:X1=净营运资本/资产总额,反映公司总营运资本的流动性;X2=留存收益/资产总额,反映公司的支付剩余能力;X3=息税前利润/资产总额,反映公司的收益率大小,衡量公司運用全部资产获取利润的能力;X4=普通股和优先股市场价值总额/债务账面价值总额,反映公司财务状况的稳定性;X5=本期销售收入/资产总额,反映公司的活动比率。
该模型实际上是通过五个变量(五种财务比率),将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的指标(X1、X4)、获利能力指标(X2、X3)和营运能力指标(X5)有机联系起来,综合分析预测企业财务失败或破产的可能性。
一般地,Z值越低企业越有可能发生破产。
非上市公司的Z值模型和判别规则如下:Z=0.717X1+0.847X2 +3.107X3+0.420X4+0.998X5,其中,X4修正为:股东权益/总负债,反映公司财务状况的稳定性。
国内外财务风险预警研究⽂献综述⼀、企业财务预警的基本含义 企业财务预警,即财务失败预警,是指借助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经营⽅案及其他相关会计资料,⾏使财会、统计、⾦融、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理论,采⽤⽐率剖析、⽐较剖析、因素剖析及多种剖析⽅法,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财务活动等进⾏分析预测,以发现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潜在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并在危机产⽣之前向企业经营者发出警告,督促企业管理当局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潜在的风险演变成损失,起到未⾬绸缪的作⽤。
⼆、国外专家学者对财务风险预警的研究 (⼀)单变量模型 1、1932年,Fitzpatrick利⽤单变量破产模型,选取19个样本运⽤单个财务⽐率进⾏预测,结果发现判别能⼒最⾼的是净利润/股东权益和股东权益/⽋债两个⽐率。
当时由于条件限制,主要的研究⽅法就是对正常企业和⾮正常企业进⾏财务⽐率⽐较和经验分析。
2、1966年,Bwaver利⽤30个财务⽐率进⾏研究,发现三个⽐率是有效的:债务保障率(现⾦流量/债务总额)、资产收益率(净收益/资产总额)、资产⽋债率(债务总额/资产总额),此中,债务保障率指标表现最好。
这可以看作是单变量模型的开创性研究,⽅法简单易⾏,可操作性强,在当时研究条件较差的情况下优势很⼤;其局限性也较明显,单⼀的财务⽐率不能全⾯反映客观事实,有可能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存在粉饰某个指标的嫌疑,影响预测的有效性。
(⼆)多变量模型 1、Z计分模型。
20世纪六⼗年代,爱德华•阿尔曼对5个财务⽐率分别给出⼀定权数,计算其加权平均数值Z值: Z=1.2X1+1.4X2+3.3X3+0.6X4+1.0X5 此中:X1=营运资⾦/资产总额;X2=留存收益/资产总额;X3=息税前利润/资产总额;X4=股份市值/负债账⾯价值总额;X5=销售收⼊/资产总额。
⼀般地,Z值越低,企业越有可能产⽣破产。
若Z≥2.675,则表明企业的财务状况良好,发⽣破产的可能性较⼩;若Z≤1.81,则企业存在很⼤的破产危险。
财务与审计矣扌图內外财务风险额警檬塑询丈献探述□昆明李秀雷企业为了及时有效地识别和防范财务风险隐患,实现了持续健康发展的目标,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模型。
然而,现有的财务风险预警模型往往效率低下,存在缺陷。
首先分析了国内外财务风险预警模型,其次分析了模型的局限性,最后对研究财务风险预警模型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一、国外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研究综述1.国外财务风险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通常通过财务危机定义财务风险。
Beave需有这种看法:如果一家公司面临破产,或者存在未支付优先股息和无法偿还债务的现象,那么它可以被视为面临财务危机。
Ross等人指出了破产的四个内涵:技术、企业、会计、法律破产。
并认为从危机预防的角度来看,财务危机是指技术破产。
C.VanHome等财务风险的定义更为广泛,而财务风险由两个组成部分,即使用财务杠杆引发每股收益变动和失去偿付能力的风险。
2.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研究现状。
①单变量判别模型。
Fitzpatrick是最早探索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的学者之-O他以19家公司为样本,他建立一个单变量判别模型来探索财务风险预警问题,通过对破产和经营正常企业财务比率的对比分析,得出产权比率和净资产收益率两个指标对财务风险具有较高的预警精度。
芝加哥大学教授BeaverJF发了一个基于F i tzpatrick的单变量预警模型,以1954-1966年158家破产企业与正常企业的财务关系为研究对象,得出净利润/总资产指标和净现金流量/总负债指标在财务风险预测方面更为准确。
②多变量判别模型。
Altman是将多变量判别模型应用于财务风险预警领域研究的首位开拓者。
他提出的Z-Score模型是国外影响最大的多元线性判别模型。
从1946年至1965年期间66家有问题和经营中的公司中随机抽取一个样本,它从22个提供最佳预警的备选财务比率的范围内选择了5个,并建立了一个五变量判别模型来计算Z值,并根据Z值的大小确定公司破产或失败的概率。
现代经济信息230国内外财务风险预警研究综述段小存 黄玉青 西安工业大学摘要: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要面临的环境越来越复杂,企业要承受越来越大的风险,财务风险预警便显得愈发重要,因此加强财务风险预警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全面总结了国内外财务风险预警研究综述。
关键词:国内国外;财务风险;预警研究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6-0230-01现代企业发展壮大之路遇到财务风险问题是不可避免的,财务预警研究是借助非财务指标和企业财务指标体系的确立,通过财务预警的模型来判别风险程度,针对企业各个可能发生风险的环节发出风险预警信号。
一、关于财务预警的定义本文的财务预警均指企业财务预警,通常情况下财务预警指的是财务失败预警。
企业的经营计划、财务报表和其它相关会计资料是财务预警分析的基础,财务预警的主要目的是利用比较分析、比率分析、因素分析等方法,根据市场营销、统计、财会、企业管理等理论对企业财务和经营活动进行分析预测。
分析的目的在于发现企业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在企业陷入危机之前发出相应的警告,并采取有效的措施。
二、国外专家学者对财务风险预警的研究 (一)单变量模型的研究经过 单变量的开创性研究主要有两个人,一个是菲茨帕里克在1932年运用单个财务比率通过十九个样本经过变量破产模型的测算,得出股东权益/负债和净利润/股东权益的两个比率判别能力最高。
另一个鲍威尔在1966年对三十个财务比率进行了经验分析和比率比较,得出了资产负债率、债务保障率和资产收益率中债务保障率指标表现最优秀,其中债务总额比上资产总额等于债务保障率,净收益比资产总额等于资产收益率,债务总额比资产总额等于资产负债率,现金流量比债务总额等于债务保障率。
单变量开创性研究方法简单因此具有一定局限,单一财务比率无法客观反映全面情况。
(二)多变量模型的研究经过多变量模型的研究比较多,目前大概有以下几种多变量模型可供财务预警使用,多变量模型相较于单变量模型更加准确客观的反应财务风险问题。
1.引言1.1研究背景与意义1.1.1研究背景2011年是我国加入WTO的第十个年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制造业日益面对激烈的国内市场竞争与国际市场竞争。
我国是一个制造业大国,制造业在经济发展中具有特殊地位和作用。
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已表明,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石,也是增强国家竞争力的基础。
在过去的20世纪中,是制造业给美国、日本和欧洲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发展和市场繁荣。
有人坦言:“无论今后科学技术怎样进步,发展先进的制造业将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制造业也将永远是人类社会的首席产业”。
同时,制造业是解决就业矛盾的一个重要领域,也是新时代提高一个国家整体就业水平的重要基础。
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虽然第三产业将会吸纳越来越多的生产力,但是制造业仍然是解决就业矛盾的一个重要领域,而且制造业的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第三产业的发展。
我国的人口压力和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因此,发展制造业不仅可以吸收巨大的劳动力,而且随着生产效率的提高,也可以提高劳动力的素质。
对维持社会稳定,构建社会和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此外制造业不仅是高新技术的载体,而且也是高新技术发展的动力。
近年来,先进的制造技术不仅创造了更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更高的生产效率,而且先进的制造技术正在对传统的制造技术进行着系统的改造。
当今世界,高度发达的制造业和先进的制造技术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的最重要标志,成为一个国家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上获胜的关键因素。
1.1.2研究意义在激烈的国内及国际竞争的大环境下,虽然我们的制造业上市公司从数量到规模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从整体上看,公司的经营状况、盈利状况都有所改善,但每个企业都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企业陷入困境、陷入危机的几率大幅度增加。
出现了多样化的风险与危机,有些企业逐步从财务状况正常发展到财务状况恶化,陷入财务危机,甚至出现倒闭、破产,使企业本身、投资者等多方面利益遭受到损失。
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财务预警模型在我国上市公司的适用性比较研究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对上市公司财务危机及其预警的研究越来越引起重视。
本文旨在探讨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在我国上市公司中的适用性,并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早在20世纪30年代,西方学者就陆续开始研究企业财务危机预警问题,并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财务危机预警方法和模型,其中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方法主要包括标准化调查法、四阶段症状分析法、流程图分析法和管理评分法等。
其中,四阶段症状分析法将企业的财务危机划分为四个阶段,即财务危机的潜伏期、发作期、恶化期和实现期。
管理评分法由美国的Argenti(1977)提出,他提出财务危机成因的模型,并强调管理层在其中的作用。
其模型总分值为一百分,得分一旦大于25分,公司就有可能陷入财务危机,18-25分为灰色区域。
由于定性分析主观性过强,因此国外很多学者开始转向定量分析方法和模型的研究,陆续提出了很多企业财务危机预警定量分析模型,主要有一元判定模型、多元线性判定模型、多元逻辑模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和多元概率比回归模型。
一元判别法又称为单变量财务危机预警模型,是用单个财务变量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检验。
FitZpatriCk(1932)最早开展单变量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预测准确率最高的是净利润/股东权益和股东权益/负债两个财务指标。
Beaver(1966)发现现金流量/债务总额、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三个财务指标的预测准确率是最高的,现金流量/债务总额在企业破产前一年预测准确率高达87%,资产收益率的准确率达到了88%。
然而,单变量模型无法全面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因此逐渐被多变量方法所替代。
2、多元线性判别模型是一种用于财务危机预警研究的方法。
Altman(1968)引入了这种方法,通过计算一个总的判别值-Z值来预测企业是否会破产。
该模型使用了息税前利润/资产总额、股票市值/负债总额和销售收入/资产总额三个指标,它们在财务危机预测中表现最好。
我国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研究文献综述引言财务风险预警是借助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经营计划及其他相关会计资料,利用财会、统计、金融、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理论,采用比率分析、比较分析、因素分析及多种分析方法,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财务活动等进行分析预测,以发现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潜在的财务风险,并在危机发生之前向企业经营者发出警告,督促企业管理当局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潜在的风险演变成损失的一种预警方式。
国内财务危机预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对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研究则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才开始。
吴世农、黄世忠(1986)曾撰文《中国经济问题》介绍企业破产的财务分析指标及预测模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组先后支持佘廉等人从事企业预警研究,并于1999年出版了企业预警管理丛书,之后我国学者真正开始了对财务预警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1 统计方法预警模型1.1 单变量预警模型。
单变量预警模型是指以某一项财务指标作为判别标准来判断企业是否处于破产状态的预测模型。
陈静(1999)以27个ST公司和27个非ST公司为样本,最终选定资产负债率、净资产收益率等6个财务指标,分别以公司被ST的前一年、前两年、前三年的财务数据为基础,运用判别分析法做了实证研究。
在单变量分析中,发现在负债比率、流动比率、总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4个指标中,流动比率和负债比率误判率最低。
ﻫ 1.2 多变量预警模型。
多变量模型即运用多种财务比率指标加权汇总而构造多元线性函数公式来预测财务危机。
周首华、杨济华和王平(1996)在Z分数模型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考虑了现金流量变动情况指标,建立了F分数模型:F=-0.1774+1.1091X1+0.1704X2+l.9271X3+0.0302X4+0.4961X5ﻫ其中,X1、X2及X4与Z计分模型中的X1、X2及X4反映的指标相同,而X3、X5与Z分数模型的X3、X 5不同。
X3=(税后净收益+折旧)/平均总负债,它是一个现金流量变量,是衡量企业所产生的全部现金流量可用于偿还企业债务能力的重要指标。
回顾国内外财务危机预警研究文献(doc 29页)国内外财务危机预警研究文献回顾(徐广成)一、研究的意义财务危机预警研究是财务领域研究的前沿和热点问题之一,一直备受学术界和实务界关注。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国有企业负债率居高不下,处在财务危机的威胁之中,严重制约了企业的经营和发展。
因此,对我国财务危机理论研究和应用状况进行剖析,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企业存在的目的和价值就是以其所掌握的经济资源去创造更大的经济财富,实现其资产的不断增值。
但是,企业经营过程中的诸多因素,加之经营管理者本身的业务素质和管理经验等,均可能使企业陷入财务危机,非但不能使企业实现资产增值,相反有可能因此而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甚至破产。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企业陷入财务危机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完全有可能在危机发生之前使用有效的方法预先发现①。
在美国、英国等国家有众多的提供财务危机预测或破产预测服务的机构,如美国第一银行信托分部、英国的DataStream公司和Performance Analysis services公司。
企业产生财务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可能是企业经营者决策失误,也可能是管理失控,还可能是外部环境恶化等。
但任何财务危机都有一个逐步显现、不断恶化的过程,因此,如果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进行跟踪、监控,及早地发现危机信号,一旦发现某种异常征兆就着手实施预控,从而可以有效避免企业陷入财务危机。
建立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模型,正确地预测企业财务危机,对于经营者防范财务危机、对于保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对于政府管理部门监控上市公司质量和证券市场风险及相关利益者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关于财务危机内涵的评述对于“财务危机”的定义国内外学者有很多不同的看法,给出了不同的解释:①PlattHarlanD.WhyComPanlesFail:StrateglesforDeteeting.Avo一dingandProfitingfromBankruPcy.JournalofBankingandFinanee,1986(一)国外学者对于财务危机的界定1.为了使样本企业有较明确的标识,便于区分,很多学者将财务危机企业定义为已宣告破产的企业。
企业财务预警国内外研究评述【摘要】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潜伏着许多危机,这些危机最终表现为财务危机。
投资巨人雷曼兄弟、美林集团的倒下,使国内外专家意识到了如何协助企业及早有效地规避财务危机的重要性。
文章在对国内外财务风险预警模型及方法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对现有的财务风险预警模型及方法进行了评价。
【关键词】企业财务预警预警模型企业财务预警是以企业财务信息为基础,利用企业财务报表、经营计划等资料,通过选择和观察敏感性预警指标的变化,借助比例分析、数学模型等分析方法,对企业可能或将要面临的财务危机进行实时监控和预测报警,并及时向利益相关者发出警示,提出规避风险的建议。
财务预警的基本思想就是先通过选择合适的财务指标或非财务指标,建立财务预警指标体系,然后根据各项指标数据,按照一定的预警方法或模型预测企业将会遇到的各种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最后做出综合预警分析,采取预警措施。
随着全球经济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日益增加,这将给企业带来更大的财务风险。
为了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建立一套可行的企业财务预警系统,以便有效控制风险。
一、国外研究综述在国外,关于财务危机预警的研究已经有40多年的历史,已取得了比较成熟的研究成果。
这些研究成果大致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20世纪60—80年代,形成了一些以统计方法为分析工具的预警模型,即利用财务指标以及非财务指标建立相关数学模型,判断企业当前的财务状况和预测未来的财务状况;20世纪90年代后,学者们开始探索如仿生技术、神经网络等新方法,利用非统计方法来创建财务困境预警模型。
1、定性方法(1)专家调查法。
实践表明,利用专家头脑的直观判断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专家的作用和经验是电子计算机无法完全取代的。
在数据缺乏、非技术因素起主要作用的情况下,依靠专家能作出更加准确的判断和评估。
当企业需要对未来的发展趋势作出判断时,可以组织各领域专家,运用专业知识和经验,根据企业的内外部环境,通过直观的归纳,对企业过去和现在的状况、变化发展过程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找出企业运动、变化、发展的规律,从而对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作出判断。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毕业论文题目财务预警模型在我国上市公司的适用性比较研究文献综述题目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国内外研究现状学院会计学院专业会计学姓名班级学号指导教师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国内外研究现状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对上市公司财务危机及其预警的研究越来越引起重视。
财务危机及其预警研究也不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更成为影响我国上市公司及资本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
因此对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本文论述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别按照模型的发展历史进行阐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早在20世纪30年代西方学者就陆续开始研究企业财务危机预警问题,并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财务危机预警方法和模型,一般将其分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方法主要包括标准化调查法、四阶段症状分析法、流程图分析法、管理评分法等。
其中四阶段症状分析法将企业的财务危机划分为四阶段,即财务危机的潜伏期、发作期、恶化期、实现期。
由美国的Argenti(1977)提出的管理评分法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他提出财务危机成因的模型,并强调管理层在其中的作用。
其模型总分值为一百分,得分一旦大于25分,公司就有可能陷入财务危机,18-25分为灰色区域[1]。
由于定性分析主观性过强,因此国外很多学者开始转向定量分析方法和模型的研究,陆续地提出很多企业财务危机预警定量分析模型,主要有一元判定模型、多元线性判定模型、多元逻辑模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和多元概率比回归模型。
1、一元判别法。
一元判别法又称为单变量财务危机预警模型,是用单个财务变量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检验。
FitZpatriCk(1932)最早开展单变量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预测准确率最高的是净利润/股东权益和股东权益/负债两个财务指标[2]。
Beaver(1966)发现现金流量/债务总额,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三个财务指标的预测准确率是最高的,现金流量/债务总额在企业破产前一年预测准确率高达87%,资产收益率的准确率达到了88%,而且还发现,越临近破产日,误判的概率就越低[3]。
但是单变量模型都有任何单个财务指标无法全面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致命缺陷,因此使得单变量分析方法逐渐被多变量方法所替代。
2、多元线性判别模型。
为了克服单变量预警模型的不足,Altman(1968)将多元线性判别方法引入到财务危机预警研究。
通过多元判别模型计算出了一个总的判别值-Z值,依据Z值的大小提出了企业破产的临界值。
此模型中的息税前利润/资产总额、股票市值/负债总额、销售收入/资产总额三个指标的财务危机预测效果最好。
Z分模型从企业的资产规模、获利能力、变现能力、财务结构、运营能力等方面,综合反映了一个企业的财务状况,但是Z分模型没有充分考虑到现金流量变动的情况[4]。
Altman、Haldeman、Narayanan(1977)研究出的ZETA模型分析了样本公司的经营收益/总资产、利息保障倍数、留存收益/总资产、流动比率、普通股权益/总资产等7项财务指标,通过比较分析,表明ZETA预警准确度较高[5]。
3、多元逻辑回归模型。
目前广泛应用于经济研究中较为常用的是Logistic模型和Probit模型。
Martin(1977)首次用Logistic模型来对银行破产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Logistic模型预测效果良好,财务危机前一年的误判率为11.41%[6]。
Ohlson(1980)对其非配对样本进行分析,他发现用公司规模、资本结构、公司业绩和当前资产的变现能力进行财务危机预测的准确率达到了96.12%[7]。
BartCZak、Norman(1985)发现由于财务比率是以应计制为基础的,经营现金流量的详细信息披露并不能增强预测准确度[8]。
Tirapat、Nittayagasetwat(1999)研究了1997年泰国企业的破产情况,表明宏观经济环境对企业陷入财务危机有一定影响[9]。
4、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1990s后,国外开始运用人工神经网络、专家系统、遗传算法等技术进行财务危机预警研究。
odom(1990)运用人工神经网络进行财务危机预警研究。
Odom,Sharda(1990)首先将样本区分为训练样本与保留样本,以Z分数模型使用的五个财务比率为研究变量,使用类神经网络构建模型,结果发现判别正确率极高[10]。
CoatS和Fant(1993)对财务困境公司的预测准确率达到了91.96%,明显高于多元判别法的预测准确率[11]。
二、国内研究现状从1990s中期开始,出现了基于我国企业数据建立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此后,国内学者对企业财务危机预警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提出许多不同观点和看法。
吴世农、黄世忠(1986)介绍了企业财务危机的判别指标及预警模型,但其研究仅限规范研究和经验分析,未进行过相关的实证研究[12]。
周首华、杨济华、王平(1996)在Z分数模型基础上进行改进,考虑了企业现金流量变动情况指标,通过更新指标和扩大样本数对Z分数模型进行了修正,建立了F分数模型,弥补了Z分数模型的不足[13]。
陈静(1999)研究使用Beaver和Altman的模型,进行了单变量分析和多元线性判定分析,发现模型在上市公司被ST的前3年较准确,说明预警模型对中国上市公司的有效性[14]。
张玲(2000)筛选出资产负债率、营运资金/总资产比例、总资产利润率、留存收益/资产总额4个比率构建财务危机模型。
结果表明模型对原始样本30家公司被ST前的1-5年的预测正确率是100%、87%、70%、60%、22%,再次证实了多元线性判定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结果[15]。
陈晓、陈治鸿(2000)运用多元逻辑回归模型,研究发现最优预警模型能够从上年净资产收益率小于5%的上市公司中预测出73.68%的下一年被ST,判别准确率达到78.24%[16]。
吴世农、卢贤义(2001)以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建立了相应模型[17]。
姜秀华、孙铮(2001)运用Logistic回归给出了判别上市公司财务危机的模型,研究表明股权集中系数是公司治理结构直接的表现,也是此模型与其它模型的区别[18]。
卢宇林(2002)采用非配对抽样方法,并利用2001年的中报数据进行检验,模型的总体有效性达到81%[19]。
何沛俐、章早立(2002)建立了以时序立体数据空间为基础的财务危机判别模型,他们在Logistic回归分析之前使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模型的准确率达到71.3%[20]。
吴世农、傅荣(2002)根据公司的有关财务指标,应用BP神经网络分析法和FISher 线性判定分析法分别建立我国上市公司经营失败风险的判定模型,在某些样本指标数据不全的情况下BP神经网络仍可得到较好的预测效果,因此该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准确性和更广泛的实用性[21]。
姜天、韩立岩(2004)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Logistic模型在预测亏损前的上市公司财务困境方面具有较高的准确率[22]。
吴超鹏、吴世农(2005)提出“价值创造观”的概念,应用排序因变量模型来分析财务状态变化的影响因素,并采用“LMBP神经网络模型”,从价值创造和公司治理角度来研究,结果表明资产收益率等财务指标的改善、公司治理水平的提高以及投资保护程度的增强都可能使公司避免陷入财务危机[23]。
通过国内外对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研究现状的回顾,发现国外对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的研究较早,理论基础相对成熟。
国外对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方法的运用上,已从单变量预警分析过渡到多变量预警分析,并结合各种方法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全面预测。
然而目前我国对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的相关研究只处于起步阶段,现阶段我国学者大多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进而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预警研究,缺乏在预警理论、模型和方法上的创新。
随着我国市场上的统计软件的开发与财务资料库的建立,管理决策者可以通过大量的样本数据建立更适用于我国各行业的财务预警模型,及时对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做出危机预警,推动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1] pany Failure-Long Range Prediction is not Enough.1977.[2] parison of Ratios of Successful Industrial Enterprises with Those of Failed Firms. Certified Publie Accountant,1932:598-605.[3] W.H.Beaver.Finaneial Rations as Predictors of Failure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eh(Supplement),1966:77-111.[4] Altman E.I.Financial ratios.Discriminant and the prediction of corporate Bankruptcy Journal of Finanee,1968(9):58-67.[5] Altman.E.I.Haldenan.R and Narayanan.P.Zeta analysis:A New Model to Identify Bankruptcy Risk of Corporations[J].Journal of Banking&Finance,1977:29-54.[6] Martin D.Early warning of bank failure:A logit regression approach,Journa of Banking&Finance,1977(1):49-276.[7] Ohlson.J.A.Financial Ratios and the Probabilistic Prediction of Bankruptcy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1980(1):109-131.[8] Casey,J.Cornelius,and NormanJ.Bartezak,1985,Use Operating Cash Flow Data to Predict Financial Distress:Some Extensions,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eh,Chicago.[9] Tirapat.S.and Nittayagaset wat.A.An investigation of Thai listed firms’ financial distress using Macro and MicroVariables[J].Multinational Finance Journal 1999:103-125.[10] Odom M,Sharda R,Bankruptcy Prediction Using Neural Networks,In,Proccedings of the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eural Networks,SanDiego,1990,133-168.[11] Coats P,Fant L,Recognizing Finacial distress patterns using a neural network tool ,Financial management,1993(22):142-155.[12] 吴世农,黄世忠.企业破产的分析定性指标和预测模型[J].中国经济问题,1986(6).[13] 周首华,杨济华,王平.论财务危机的预警分析-F分数模式,会计研究,1996,(8):8-11.[14] 陈静.上市公司财务恶化预测的实证分析.会计研究,1999(4):31-38.[15] 张玲.财务危机预警分析判别模型,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0,(3):18-19.[16] 陈晓,陈治鸿.中国上市公司的财务困境预测.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2000(9):55-72.[17] 吴世农,卢贤义.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困境的预测模型研究.经济研究,2001(6):46-55.[18] 姜秀华,孙铮.治理弱化与财务危机:一个预测模型团.南开管理评论,2001(5):19-25.[19] 卢宇林.上市公司财务失败预警系统实证分析.2002,基金管理公司研究成果.[20] 何沛俐,章早立.立体空间下全新财务危机远期预警模型.2002,基金管理公司研究成果.[21] 吴世农,傅荣.我国上市公司经营失败风险的判定分析-BP神经网络模型和Fisher多类线性判定模型.东南学术,2002(2)71-74.[22] 姜大,韩立言.基于Logit模型的中国预亏上市公司财务困境预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5(l):54-58.[23] 吴超鹏,吴世农.基于价值创造和公司治理的财务状态分析与预测模型研究.经济研究,2005,(11):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