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交通灯课程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324.50 KB
- 文档页数:13
成绩评定表目录一.摘要 (1)二.基于PLC实现智能交通灯控制.........................................21.1 总体设计要求............................................... 21.2 设计目的.................................................. 21.3I/O分配................................................... 21.4 梯形图.................................................... 31.5 实验照片................................................. 151.6 问题及解决方案........................................... 16三.设计体会..................................................... 17参考文献......................................................... 18这次课程设计是要实现的设计是基于PLC实现智能交通灯控制,与生活联系密切,很高的提高大家动手能力。
关键词:PLC CPU 交通灯一、基于PLC实现智能交通灯控制1.1总体设计要求南北方向为主干道,东西方向为次干道。
东西方向红灯亮20s,南北方向绿灯亮13s,闪4次(每次0.5s亮,0.5s灭),黄灯亮3s;然后,东西方向绿灯亮10s,闪3次(每次0.5s亮,0.5s灭),黄灯亮3s,南北方向的红灯亮16s;再然后,东西方向红灯亮20s,南北方向绿灯亮13s,闪4。
这样东西南北交通灯循环运行;当人行道上有人要过马路时,按相应人行道按钮,相应马路灯立马改变,延时2s钟后(为了给正行驶在马路上的机动车通过时间)人行道变绿灯,而垂直方向人行灯变红灯,延时5s钟后,垂直方向马路灯及人行灯变绿灯且马路灯恢复正常循环运行。
PLC交通灯课程设计第一篇:PLC交通灯课程设计PLC的定义及工作原理⒈定义:可编程控制器,简称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是指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新型工业控制装置。
“PLC 是一种专门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的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装置”。
它采用可编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并通过数字式或模拟式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
⒉工作原理: 当PLC投入运行后,其工作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输入采样、用户程序执行和输出刷新三个阶段。
完成三个阶段称作一个扫描周期。
在整个运行期间,PLC的CPU以一定的扫描速度重复执行三个阶段。
(一)输入采样阶段在输入采样阶段,PLC以扫描方式依次地读入所有输入状态和数据,并将它们存入I/O映象区中的相应得单元内。
(二)用户程序执行阶段在用户程序执行阶段,PLC总是按由上而下的顺序依次地扫描用户程序(梯形图)。
(三)输出刷新阶段当扫描用户程序结束后,PLC就进入输出刷新阶段。
在此期间,CPU按照I/O映象区内对应的状态和数据刷新所有的输出锁存电路,再经输出电路驱动相应的外设。
随着自动化控制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PLC作为前沿的工业控制器,具有体积小、可靠性高、易操作、灵活性强、抗干扰能力强等一系列优点,广泛用于自动化控制领域。
用内部编程取代继电器逻辑控制电路中大量的中间继电器和时间继电器,简化了控制路线,提高了系统控制的可靠性,这是PLC最大的优点。
借助于书序控制图和梯形图来编制用户控制程序,实现自动控制系统顺序控制,是PLC的主要功能之一。
实训1基础试验1.两灯交替闪烁指令表梯形图工作过程:按下启动开关X0,Y0亮,且开始计时,2S后,T0动作,T0常闭断开Y0熄灭,T0常开闭合Y1亮,经过2s,Y0亮;如此循环,直到按下停止开关X1。
2.利用计数器实现循环指令表梯形图工作过程:按下启动开关X0,Y0亮,开始计时2S后,T0动作,Y0熄灭,Y1亮,如此循环,直到循环了5次,计数器CO动作,常开触点闭合,整个过程停止。
plc 智能交通灯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PLC技术在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知识目标:理解PLC的基本原理和结构,掌握PLC编程语言,了解智能交通灯系统的工作原理。
2.技能目标:能够使用PLC编程软件进行程序设计,能够对智能交通灯系统进行调试和维护。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新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PLC基本原理和结构:PLC的工作原理,PLC的硬件组成和软件系统。
2.PLC编程语言:指令系统,功能函数,程序设计方法。
3.智能交通灯系统:系统组成,工作原理,控制策略。
4.项目实践:使用PLC编程软件设计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对系统进行调试和维护。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1.讲授法:用于讲解PLC基本原理和结构,PLC编程语言,智能交通灯系统的基本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PLC在智能交通灯系统中的应用。
3.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PLC编程和系统调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提供丰富的参考资料,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准备PLC实验设备,让学生能够进行实际操作。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讨论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作业:布置相应的编程练习和项目任务,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考试:期末进行理论知识考试,评估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
评估方式应客观、公正,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在评估过程中,注重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plc交通灯控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机制;2. 学生能够掌握PLC编程的基本指令和交通灯控制逻辑;3. 学生能够描述交通灯控制系统的功能需求和工作流程;4. 学生了解交通灯控制系统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PLC编程软件进行交通灯控制程序的编写和调试;2.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完成一个简单的交通灯控制系统的搭建;3. 学生能够运用问题解决策略,分析并解决交通灯控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4. 学生能够进行团队协作,共同完成交通灯控制项目的实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自动化技术和工程应用的兴趣,激发探索精神;2. 学生养成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注重操作规范和安全意识;3. 学生通过实际项目实践,认识到科技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增强社会责任感;4.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学会相互尊重、沟通和合作,培养集体荣誉感。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PLC技术与应用课程,旨在通过实际项目设计,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以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熟练运用PLC技术,解决实际问题,为未来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PLC基本原理与结构:介绍PLC的定义、组成、工作原理,使学生理解PLC 在工业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 教材章节:第一章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概述2. PLC编程基础:讲解PLC编程的基本指令、编程方法和编程软件的使用。
- 教材章节:第二章 PLC编程技术3. 交通灯控制系统设计:分析交通灯控制系统的功能需求、工作流程和控制逻辑。
- 教材章节:第三章 顺序控制程序设计4. PLC交通灯控制程序编写与调试:指导学生使用编程软件,编写交通灯控制程序并进行调试。
- 教材章节:第四章 PLC应用实例5. 实践操作与团队协作: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搭建交通灯控制系统,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plc交通灯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基本原理,掌握交通灯系统的运行机制。
2.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实现一个简易的PLC交通灯控制系统。
3. 学生了解并掌握PLC编程中的基本指令,如定时器、计数器等。
技能目标:1. 学生具备运用PLC进行程序设计和系统调试的能力。
2. 学生能够通过团队合作,共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交通灯控制中的常见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兴趣,激发探究未知领域的热情。
2. 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技术对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
3.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增强环保意识,关注交通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以项目式教学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为八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电学基础和编程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善于合作与探究。
教学要求:教师需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解答学生疑问,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通过课程目标的分解,使学生在完成具体学习成果的过程中,达到课程目标的要求。
二、教学内容1.PLC基础知识:介绍PLC的组成、工作原理、应用领域,结合教材第二章内容,让学生对PLC有全面的认识。
2.交通灯控制系统原理:讲解交通灯系统的运行机制,分析交通灯控制系统的需求,参考教材第四章案例进行学习。
3.PLC编程指令:学习PLC编程中的基本指令,如定时器、计数器等,结合教材第三章内容,让学生掌握编程方法。
4.交通灯控制程序设计:根据实际需求,设计简易的交通灯控制系统程序,运用教材中相关案例进行指导。
5.系统调试与优化:教授学生如何进行PLC程序的调试与优化,结合教材第五章内容,让学生掌握调试方法。
交通灯PLC课程设计交通灯PLC课程设计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现代工业控制领域中的一种常见控制器,它可以根据预设的程序,控制各种设备和实现不同的操作。
交通信号灯是城市道路中最为重要和基础的交通设施之一,它的控制系统也可以采用PLC进行设计。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PLC的交通灯控制系统设计方案。
1. 系统需求分析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需要实现以下功能:1)控制灯组的切换和时序2)根据不同时间段和交通流量变化,调整灯组时序和切换规则3)实现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两种模式的切换4)记录各种交通情况和灯组运行状态,并根据需要输出相关数据2. 系统硬件设计本设计方案采用基于西门子S7-200系列PLC的控制系统,系统硬件主要包括以下部分:1)交通信号灯灯组2)PLC控制器3)交通流量检测器4)人工控制装置(如按钮或控制盒)5)相关传感器和监测器所有设备使用标准工业通信协议和接口,构成一个完整的交通灯控制系统。
3. 系统软件设计PLC控制器需要实现软件功能设计,以实现对交通信号灯的自动控制、手动控制和数据记录等功能。
主要设计思路如下:1)控制程序:基于西门子S7-200系列PLC的编程软件STEP7,在该控制器中编制控制程序,并根据不同时间段和交通流量变化,调整灯组时序和切换规则。
2)时序控制器:PLC中通过组合逻辑和时序控制器,实现灯组的切换和时序,确保道路交通安全。
3)数据采集:PLC通过相应的传感器和监测器,采集交通流量、车辆速度、灯组状态等数据,并将其存储到缓冲区,以便后续分析和处理。
4)自动和手动控制切换:PLC根据交通情况,自动切换灯组控制模式,同时也提供人工手动控制装置,以便在必要时进行手动控制。
5)数据输出:PLC可以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通信接口传输到上位机或其他系统中,以便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
4. 系统实现与测试在硬件和软件设计完成后,需要进行现场实现和测试。
首先进行硬件的安装和连接,然后将软件程序下载到PLC控制器中,并进行相应的参数设置和测试。
plc交通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基本原理及其在交通灯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2. 学生能够掌握交通灯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信号灯、控制器、传感器等。
3. 学生能够描述并解释交通灯控制逻辑,包括定时控制、感应控制等。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PLC编程软件进行基本的编程操作,设计并实现一个简易的交通灯控制系统。
2. 学生能够运用相关的电子元件和传感器进行交通灯控制系统的搭建,并进行调试和优化。
3.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解决交通灯控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PLC技术及交通灯控制系统的兴趣,激发学习自动化技术的热情。
2. 学生通过团队协作完成课程任务,培养沟通与协作能力,增强集体荣誉感。
3. 学生认识到PLC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提高社会责任感,关注交通安全。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课程,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学生特点:学生为初中年级,具备一定的电子基础知识,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喜欢动手实践。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达到课程目标。
通过课程目标的实现,为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PLC基础知识:介绍PLC的定义、原理、结构及其在工业控制中的应用。
- 教材章节:第一章《PLC概述》- 内容列举:PLC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编程语言等。
2. 交通灯控制系统原理:讲解交通灯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及控制方式。
- 教材章节:第二章《交通灯控制系统》- 内容列举:交通灯控制系统的组成部分、控制逻辑、传感器应用等。
3. PLC编程与操作:学习PLC编程软件的使用,进行基本的编程操作。
plc交通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基本原理和工作过程;2. 学生能掌握PLC编程中涉及的交通灯控制逻辑;3. 学生了解交通灯系统的基本构成和功能,如传感器、信号灯、定时器等;4. 学生掌握基本的故障排除方法,能够识别并解决简单的PLC交通灯控制问题。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设计并实施一个基于PLC的交通灯控制系统;2. 学生能够运用PLC编程软件进行基本的程序编写和调试;3.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提升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4. 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对现实生活中的交通灯系统进行分析和改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PLC技术及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兴趣和热情;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认识到合理控制交通流量的重要性;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使其在合作中学会尊重、沟通和分享;4.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勇于挑战的精神,鼓励学生对现有技术进行质疑和改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结合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学生特点:考虑到学生所在年级的特点,课程内容将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由浅入深,逐步引导学生掌握PLC交通灯控制技术。
教学要求:教师需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提供个性化的指导与反馈,确保学生在课程结束后能够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
二、教学内容1. PLC基础知识:介绍PLC的定义、原理、结构及其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
- 章节:PLC概述、PLC的硬件结构、PLC的软件组成。
2. 交通灯控制系统原理:讲解交通灯系统的基本构成、工作原理及控制要求。
- 章节:交通灯系统组成、交通灯控制逻辑、传感器与执行器的应用。
3. PLC编程软件操作:学习PLC编程软件的使用,进行基本的编程与调试。
- 章节:编程软件的安装与使用、编程语言(梯形图、指令表等)、程序的输入与调试。
第一章PLC实现智能交通灯控制设计方案1。
1题目要求:南北方向为主干道,东西方向为次干道。
东西方向红灯亮20s,南北方向绿灯亮13s,闪4次(每次0。
5s亮,0。
5s灭),黄灯亮3s;然后,东西方向绿灯亮8s,闪3次(每次0.5s亮,0。
5s灭),黄灯亮3s,南北方向的红灯亮14s;再然后,东西方向红灯亮20s,南北方向绿灯亮13s,闪4。
.。
这样东西南北交通灯循环运行;当人行道上有人要过马路时,按相应人行道按钮,马路灯立马改变,延时3s钟后(为了给正行驶在马路上的机动车通过时间)人行道同向变绿灯,而垂直方向人行灯变红灯,延时4s钟后,垂直方向马路灯及人行灯变绿灯且马路灯恢复正常循环运行。
交通灯要有启动和停止按钮。
南北方向的时间用LED显示.此外,当南北马路及人行道绿灯时三相异步电动机星形启动并运行,南北不是绿灯则停止;三相异步电动机也应有独立控制的启停按钮。
1.2设计流程及方案说明1.2。
1设计流程首先编写普通功能的交通灯没有显示时间的程序,结合实验设备上的模块连接电路看是否实现普通交通灯的功能;其次在普通功能交通灯基础上将人行道按钮加入到网络中;然后将南北路灯时间用LED显示;最后把电机联动的网络融合到之前的程序中.1。
2。
2放按说明按下交通灯启动按钮I1.0交通灯开始正常运行,当按下交通灯停止按钮I1.1时交通灯停止运行所有灯熄灭。
若有人要过的马路为红灯时按下相应的人行道按钮I1。
4、1。
5所有路口红灯亮,三秒后相应的人行道变为绿灯,四秒后交通灯恢复正常.此外当南北绿灯时三相异步电动机自动启动否则电机自动停转,电机的独立启动停止按钮为I1.2、I1。
5.1.3端子分配及硬件电路图1.3。
1端子分配数码管显示:时间的十位Q2.0~Q2.6时间的个位Q3。
0~Q3.6 1.3.2硬件电路图1。
4程序设计截图及实际接线照片。
plc交通灯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基本原理和交通灯的工作机制;2. 学生能掌握PLC编程中与交通灯控制相关的基础指令和程序设计方法;3. 学生能了解交通灯控制系统中涉及的时间序列和逻辑关系。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PLC进行基本的交通灯控制程序编写和调试;2.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解决实际交通灯控制中的问题,提出合理的程序优化方案;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实现一个简单的交通灯控制系统。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对工程技术和自动化控制的兴趣;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团队合作意识,学会相互尊重和沟通;3. 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动化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对科技创新的认同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课程,侧重于PLC技术在交通灯控制领域的应用。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学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对实际操作和动手实践有较高的兴趣。
教学要求:教师需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掌握PLC编程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技创新意识。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学习成果,为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依据。
二、教学内容1. PLC基础知识:包括PLC的定义、工作原理、硬件组成和软件编程环境等,关联教材第一章内容。
2. 交通灯控制原理:介绍交通灯的工作机制、控制流程和涉及的时间序列,关联教材第二章内容。
3. PLC编程基础:讲解与交通灯控制相关的基础指令、编程方法和程序结构,关联教材第三章内容。
4. 交通灯控制程序设计:引导学生学习设计交通灯控制程序,包括程序编写、调试和优化,关联教材第四章内容。
5.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交通灯控制系统的实际操作,包括电路连接、程序下载和运行测试,关联教材第五章内容。
教学大纲安排:第一课时:PLC基础知识学习,理解交通灯控制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