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账单 (2)
- 格式:doc
- 大小:36.50 KB
- 文档页数:3
20妈妈的账单(2)基础巩固(一颗星)一、我会根据拼音写词语。
jià yì jīng xǐ chén jìng zuǒ gù yòu pàn()()()()què rèn xuè xíng zhì zhǐ xǐ chū wàng wài()()()()二、我能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口同声不()而同()在眉睫喜出()外如如()以偿羞()万分三、近义词反义词【近义词】仔细──()慈爱──()羞愧──()蹑手蹑脚──()【反义词】仔细──()四、把下面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把顺序号填在括号里。
()走进我们学校的大门,迎面便是美丽的大花台。
()花台里有十多种奇花异草,中间还有一棵翠绿的塔柏。
()这个花台高一米多,有半间教室那么大。
()花台的外围摆着二十多盆正在盛开的月季花。
()花台最后面靠墙种着一排向阳花,茂盛的绿叶把花台里的花儿衬托得更加美丽。
能力发展(二颗星)五、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相信你的阅读能力很棒!小水珠和大浪从山崖上滴下来的小珠,正好滴在一块坚硬的石头上。
它决心把石头滴穿。
这件事让河中的大浪知道了,大浪便哈哈大笑,对小水珠说:“嘿,凭你那点力气,能把石头滴穿?真是笑话!”小水珠说:“不信,我俩比比看,你把河边的石头打个洞,我滴穿这块石头。
九百九十九天以后,看看是怎样的结果?”“容易,容易!”大浪哈哈大笑,觉得小水珠小得可怜,九百九十九天肯定不会滴穿石头,而自己的力气大着哩,别说能把石头打个洞,就是把石头摧毁也容易!大浪立即答应和小水珠赛一赛。
从此以后,小水珠对准石头的一个点,滴呀滴呀,不管刮风下雨,也不管白天黑夜,坚持不懈,辛勤地工作着。
而大浪却不同,高兴时“哗——”地冲一下,不高兴时就懒洋洋……九百九十九天过去,小水珠便来找大浪:“你快来看吧,我已经把这块石头滴穿了,银色的小圆洞还透着光呢!”大浪听了,着急了,赶快使出全身的力气,“哗——哗——哗——”连续几声,可是河边的石头仍然一动不动。
《母亲的账单》教学反思李瑞芳《母亲的账单》是一篇略读课文。
课文讲的是小男孩彼得给妈妈开了一份账单,索取他每天帮妈妈做事的报酬。
当小彼得在他的餐盘旁看到他想要的报酬——60芬尼时,同时也看到了妈妈给他的一份账单,这份账单让小彼得感受到了母爱的无私与无价,他惭愧地把索取来的报酬塞进了妈妈的口袋。
通过学习,让同学们认识到母爱的无私,由于现在的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女多,父母亲都把自个的孩子当成宝,一直在默默地付出自己无私的爱。
但是,大多孩子在享受父爱、母爱的同时,却忽略了自己也该回报一下父母亲。
因此,在教学本课时,我让学生反复读课文,仔细体会小彼得的妈妈的帐单上是0芬尼,蕴含着妈妈对小彼得的无价、无私的爱。
教学中,我能以读为本,融合贯通全文,扣住中心,抓住重点,深刻的把握住课文的读与想,不断以激励性的语言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以层层深入,环环相扣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的观察、思维、表达,使学生自始至终地保持参与的积极性,加强了语文学习的兴趣与课堂参与欲望。
这篇课文把母爱的无声、无私、和无价表现的极为动人。
看到儿子开出的账单,妈妈什么话也没有说,而是按照儿子的要求,把儿子索要的报酬如数放在餐盘旁,同时给儿子留了一份总额为零,却满载着母爱的帐单。
母亲用自己无声的行动告诉孩子:如果你觉得帮妈妈做事需要报酬,妈妈会满足你:同时,妈妈提醒你,妈妈一直全心爱着你,从来没有也永远不会向你索取报酬。
因此,在这堂课的设计中,我把教学重点放在了解读妈妈的帐单和小彼得的帐单这一重点内容上,引导学生通过解读两份帐单,层层深入,真切地去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并感受文中小彼得的情感变化。
先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账单,接着让学生自读课文,找到两份帐单,并又出示两份帐单,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看了这两份帐单,自己提出问题。
这样就很快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这样的开头是非常自然和贴切的。
本堂课,我把教学重点放在了解读妈妈的帐单和小彼得的帐单这一重点部分的学习,引导学生通过三次解读两份帐单,层层深入,真切地去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并感受文中小彼得的情感变化。
妈妈的账单课文原文妈妈的账单课文原文妈妈的账单课文原文是怎么样的呢,大家需要阅读一下完整的课文吗?下面一起去看看小编整理的妈妈的账单课文原文吧!妈妈的账单课文原文小彼得是一个商人的儿子。
有时他得到他爸爸做生意的商店里去瞧瞧。
商店里每天都有一些收款和付款的账单要经办,彼得经常被派去把这些账单送往邮局寄走。
他渐渐觉得自己似乎也成了一个小商人。
有一次,他忽然想出一个主意:也开一张收款账单寄给他妈妈,索取他每天帮妈妈做事的报酬。
一天,妈妈发现她的餐盘旁边放着一份账单,上面写着:母亲欠她儿子彼得如下款项:取回生活用品20芬尼把挂号件送往邮局10芬尼在花园帮助大人干活20芬尼彼得一直是个听话的好孩子10芬尼共计:60芬尼。
彼得的母亲仔细地读了一遍,然后收下了这份账单,什么话也没有说。
晚上,小彼得在他的餐盘旁边找到了他想要的报酬。
正当小彼得如愿以偿,要把这笔钱收进自己的口袋里时,突然发现在餐盘旁边还放着一份给他的账单。
他把账单展开读了起来:彼得欠她的母亲如下款项:为在她家里过的十年幸福生活0芬尼为他十年中的吃喝0芬尼为在他生病时的护理0芬尼为他一直有一个慈爱的母亲0芬尼共计:0芬尼。
小彼得读着读着,感到羞愧万分。
过了一会儿,他怀着一颗怦怦直跳的心,蹑手蹑脚地走近母亲,将小脸蛋藏进了妈妈的怀里,小心翼翼地把那60芬尼塞进了她的上衣口袋。
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生默读,学生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懂得主动帮父母做事。
3.培养独立的阅读能力,运用以前学到的阅读方法自读自悟,读懂课文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妈妈给小彼得的那份账单的含义。
教学理念:本课教学力求体现“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的理念,理解感悟课文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已有经验出发。
组织引导时,根据学生在课堂现场生成的实际反应、实际问题、实际需要进行,为学生进行有效学习服务。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妈妈的账单《妈妈的账单》课文通过记叙母子两张不同的账单,表现了母亲对子女的关爱,也赞扬了小彼得能知错就改,变成一个懂事的孩子。
店铺在此整理了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妈妈的账单》课文,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妈妈的账单》-原文小彼得是一个商人的儿子。
有时他得到他爸爸做生意的商店里去瞧瞧。
商店里每天都有一些收款和付款的账单要经办,彼得经常被派去把这些账单送往邮局寄走。
他渐渐觉得自己似乎也成了一个小商人。
有一次,他忽然想出一个主意:也开一张收款账单寄给他妈妈,索取他每天帮妈妈做事的报酬。
一天,妈妈发现她的餐盘旁边放着一份账单,上面写着:母亲欠她儿子彼得如下款项:取回生活用品 20芬尼把挂号件送往邮局 10芬尼在花园帮助大人干活 20芬尼彼得一直是个听话的好孩子 10芬尼共计:60 芬尼。
彼得的母亲仔细地读了一遍,然后收下了这份账单,什么话也没有说。
晚上,小彼得在他的餐盘旁边找到了他想要的报酬。
正当小彼得如愿以偿,要把这笔钱收进自己的口袋里时,突然发现在餐盘旁边还放着一份给他的账单。
他把账单展开读了起来:彼得欠她的母亲如下款项:为在她家里过的十年幸福生活 0芬尼为他十年中的吃喝 0芬尼为在他生病时的护理 0芬尼为他一直有一个慈爱的母亲 0芬尼共计:0芬尼。
小彼得读着读着,感到羞愧万分。
过了一会儿,他怀着一颗怦怦直跳的心,蹑手蹑脚地走近母亲,将小脸蛋藏进了妈妈的怀里,小心翼翼地把那60芬尼塞进了她的上衣口袋。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妈妈的账单》-同步练习一、看拼音,写词语。
bào chóu rú yuàn yǐ cháng xiǎo xīn yì yì niè shǒu niè jiǎopēng pēng zhí tiào xiū kuì wàn fēn二、多音字组词。
小学三年级语文《妈妈的账单》原文及教案【篇一】小学三年级语文《妈妈的账单》原文小彼得是一个商人的儿子。
有时他得到他爸爸做生意的商店里去瞧瞧。
商店里每天都有一些收款和付款的账单要经办,彼得经常被派去把这些账单送往邮局寄走。
他渐渐觉得自己似乎也成了一个小商人。
有一次,他忽然想出一个主意:也开一张收款账单给他妈妈,索取他每天帮妈妈做事的报酬。
一天,妈妈发现她的餐盘旁边放着一份账单,上面写着:母亲欠她儿子彼得如下款项:取回生活用品20芬尼把挂号件送往邮局10芬尼在花园帮助大人干活20芬尼彼得一直是个听话的好孩子10芬尼共计:60芬尼彼得的母亲仔细地读了一遍,然后收下了这份账单,什么话也没有说。
晚上,小彼得在他的餐盘旁边找到了他想要的报酬。
正当小彼得如愿以偿,要把这笔钱收进自己的口袋里时,突然发现餐盘旁边还放着一份给他的账单。
他把账单展开读了起来:彼得欠她的母亲如下款项:为在她家里过的十年幸福生活0芬尼为他十年中的吃喝0芬尼为在他生病时的护理0芬尼为他一直有一个慈爱的母亲0芬尼共计:0芬尼。
小彼得读着读着,感到羞愧万分。
过了一会儿,他怀着一颗怦怦直跳的心,蹑手蹑脚地走近母亲,将小脸蛋藏进了妈妈的怀里,小心翼翼地把那60芬尼塞进了她的上衣口袋。
【篇二】小学三年级语文《妈妈的账单》教案【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懂得主动帮父母做事。
3、培养独立的阅读和质疑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一、巧设悬念,激发兴趣1、板书“060”2、质疑:看到这个特殊的算式,你有什么疑问?3、(在算式下方打一个问号)这个问题的答案就藏在《妈妈的账单》这篇课文里。
只要同学们把课文读懂了,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
设计意图:利用特殊算式设下悬念,充分利用学生的阅读期待,让学生带着极大的兴趣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中。
二、循导自学,整体感受1、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平时你是怎么学习这类课文的?2、结合学生的发言梳理引导(读一读、想一想、画一画、议一议)。
妈妈的账单 第二课时
一、导入: 首先引导学生回顾《把孝心献给父母》主题班会的主要内容,相机提问激趣。通过那次的班会你们懂得了回报父母的爱,这篇课文中的小彼得又懂得了什么呢?再结合阅读提示让学生明白这节要完成的学习任务。 设计目的:采用这种方法是为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续体会人物的情感,感悟母爱做铺垫。 二、自学质疑: 1、默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默读前,根据情况提出默读应注意的问题,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默读习惯。 2、再次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阅读提示中提出的问题,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设计目的:新课标强调要“以读促悟”“读中感悟”,所以我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学会读书,向学生渗透自学方法。通过读来体会人物的感情。 三、合作探究: 为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可引导学生就阅读提示中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除阅读提示中提出的问题外,我还预设学生可能会提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如: 1、对小彼得的妈妈把60芬尼放在餐盘旁的做法如果是你,你有什么想法?你认为小彼得会怎样想? 设计目的:这样做的目的是有助于学生领会课文内容,懂得做人的道理。 2、如果妈妈的账单上不写“0芬尼”,你认为应该写多少?或者说妈妈的账单上为什么写的都是“0芬尼”呢? 设计目的:第一个问题的假设和第二个问题都是同一个目的:就是让学生明白妈妈的爱是无价的,也是用金钱无法衡量的。 3、如果彼得收下那60芬尼,你认为该不该?为什么? 设计目的是让学生明白我们不仅要回报父母的爱,还要明白,回报父母的爱,不仅是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而且是我们应该做的。同时也是解决阅读提示中第一个问题小彼得怎么由不懂事变懂事的? 四、效果评价: 1、补充加点字的音节。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第19段内容)。 3、对比两份账单,说说你的看法。母亲做的事比小彼得更多更贴切,却没有收任何费用是因为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检测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本课教学目标尤其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一个效果评价。 五、板书设计: 20*妈妈的账单 彼得的账单 60芬尼 妈妈的账单 0芬尼 母爱无私、无价
三年级下册《20.妈妈的账单》课文前面读了《可贵的沉默》,我们知道那些同学真的懂事了。
下面课文中的小彼得,又是怎样由不懂事变得懂事了呢?让我们读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想想妈妈为什么写的都是“0芬尼”;小彼得看到妈妈的账单是怎么想的。
20.妈妈的账单小彼得是一个商人的儿子。
有时他得到他爸爸做生意的商店里去瞧瞧。
商店里每天都有一些收款和付款的账单要经办,彼得经常被派去把这些账单送往邮局寄走。
他渐渐觉得自己似乎也成了一个小商人。
有一次,他忽然想出一个主意:也开一张收款账单寄给他妈妈,索取他每天帮妈妈做事的报酬。
一天,妈妈发现她的餐盘旁边放着一份账单,上面写着:母亲欠她儿子彼得如下款项:取回生活用品20芬尼把挂号件送往邮局10芬尼在花园帮助大人干活20芬尼彼得一直是个听话的好孩子10芬尼共计:60 芬尼彼得的母亲仔细地读了一遍,然后收下了这份账单,什么话也没有说。
晚上,小彼得在他的餐盘旁边找到了他想要的报酬。
正当小彼得如愿以偿,要把这笔钱收进自己的口袋里时,突然发现餐盘旁边还放着一份给他的账单。
他把账单展开读了起来:彼得欠她的母亲如下款项:为在她家里过的十年幸福生活0芬尼为他十年中的吃喝0芬尼为在他生病时的护理0芬尼为他一直有一个慈爱的母亲0芬尼共计:0芬尼。
小彼得读着读着,感到羞愧万分。
过了一会儿,他怀着一颗怦怦直跳的心,蹑手蹑脚地走近母亲,将小脸蛋藏进了妈妈的怀里,小心翼翼地把那60芬尼塞进了她的上衣口袋。
《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教学理念:本课是略读课文,预案的设计努力倡导让学生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学懂文本,通过说话、朗读等方式,感悟出故事包含着的深刻的人文内涵,使学生润物细无声地受到语言的训练、情感的熏染。
教学目标:1. 学习默读课文。
2. 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懂得主动帮助父母做事。
3. 培养独立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妈妈给小彼得的那份账单的含义。
《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懂得主动帮父母做事。
3、培养独立的阅读和质疑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妈妈给小彼得的那份帐单的含义。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爱心卡片、学生人手一张爱心卡
教学过程
课前三分钟
说一说你为爸爸、妈妈做过什么事?
导入: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篇略读课文《妈妈的账单》(板书课题)
谁知道账单是什么意思?(记载银钱货物出入事项的单据。账是贝字旁,说
明和钱财有关系)
一、明确阅读要求
1.指名读课文前面的导语,边听边想:提出了哪些阅读要求。
2.要求为:a.读读课文,了解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b.想想妈妈为什么写的
都是“0芬尼”;c.小彼得看到妈妈的账单是怎么想的。
3.老师从书里摘了一些大家容易读错的词语,你能读吗?自己试一试。你
觉得哪些词语是大家容易读错的,你就当小老师来领读一下这个词语。出示
生词:彼得 收款 报酬 (
由于使用别人的劳动、物件等而付给别人的
钱或实物 ) 款项(为某种用途而储存或支出的钱) 账单 邮局 索取 (讨
取)
慈爱 塞进 怀着 羞愧万分(感到非常羞耻和惭愧) 小心翼翼
蹑手蹑脚 (形容放轻脚步走的样子。)
(1)指名朗读词语。
(2)有不理解的词语吗?带着不理解的词语再次读课文,联系上下文思考
一下。
二、再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概内容
请你再次认真读课文,把两份账单多读几遍,试着概括课文内容。觉得
哪里有疑问的,做上记号。
三、比较账单,唤醒生活的记忆,补充账单
1.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课文主要写了小彼得开出账单向妈妈索要报酬。
妈妈让他如愿以偿并开列一份特殊的账单,使小彼得将钱还回的事情。)
2.其中我们发现有两份账单,一份是小彼得给妈妈的,一份是妈妈给小彼得
的。出示两份账单。
儿子的账单 妈妈的账单
母亲欠她儿子彼得如下款项:
取回生活用品 20芬尼
把挂号件送往邮局 10芬尼
在花园帮助大人干活 20芬
尼
彼得一直是个听话的好孩子
10芬尼
共计:60芬尼
彼得欠他的母亲如下款项:
为在她家里过的十年幸福生
活 0芬尼
为他十年中的吃喝 0芬尼
为在他生病时的护理 0芬
尼
为他一直有一个慈爱的母亲
0芬尼
共计:0芬尼
1、引导比较,发现区别。(预计学生会发现有如下区别:金额多少,劳动
量大小,时间长短等)随机解释“芬尼”。
2、补充妈妈的账单。你觉得妈妈为小彼得做的只有这些事吗,账单中还
应该列些什么?
教师引说:
十年的幸福生活啊!是多么的甜蜜。每一天,妈妈都为小彼得准备好干
净舒适的衣服„„十年的吃喝中,有一杯杯香浓的牛奶,香甜可口的饭菜„„每
次,当小彼得生病时,妈妈总是那样辛劳„„十年来,妈妈一直是那样慈爱„„
(教师在点拨和评价中随机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补充妈妈的账单)
老师这里有一些爱心,代表小彼得和妈妈做的事,我们来看看,妈妈应该得到多
少芬尼?
3、引导对比,体会无私、无价
这么多的事例,如果要计算金钱的话,该是多少芬尼?
而妈妈却写着“0”芬尼,你看了有什么感受? 板书(无价)
四、引导想象,补充小彼得的心理
1.引读——“小彼得读着读着,感到羞愧万分。”
2.引导补白
“读着读着”说明什么?
教师引说:是啊!小彼得读了很多遍,心中汹涌澎湃,思绪万千,肯定
也想了很多。他想起了什么呢? 小彼得读着读着,想起了生病发高烧时,
妈妈( ); 小彼得读着读着,想起了( ) 。
3.羞愧万分是什么意思?
4.哪些词语说明小彼得羞愧万分?用横线画出。
5.反复朗读,体会羞愧和改过。
6.补充小彼得和妈妈的对话:小彼得扑在妈妈的怀里,会和妈妈说些什么
话?
五、随文练笔
小彼得通过妈妈的账单知道了亲情是无价的,是无私的。那你们明白了吗?
你们想对你的妈妈说些什么?或者做些什么呢?
把你想说的,或者以后想为妈妈做的事写在老师给你的卡片上。
再过两个多星期就是母亲节了,把你写的卡片送给你的妈妈作为礼物,相信
他们一定会很开心。
板书设计:
妈妈的账单
爱
无私 无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