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级按摩师知识要求——第七章 按摩的基本技能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4
按摩师操作基本技能
按摩师的操作基本技能
一.什么叫手法?
所谓的手法,是指按摩师以已之手,肘,足或肢体的其它部位做着力点,按压在顾客的关节,肌肉,肌腱,经络或腧穴上,按照规定的操作技巧施力,从而达到保健,防病祛病解除疲劳的作用。
1.操作手法要求:揉和、深透、持久、有力、均匀。
揉和:是指手法的操作要自然流利,变换自如,切记粗暴强硬。
深透:是指手法的力度要直达病灶,而不仅是停留在表皮上。
持久:是指手法操作时,不能蜻蜒点水,要有足够的时间。
有力:是指手法操作时要有一定力度,以得气为准。
均匀:是指手法操作时的速度及力度要从始至终保持一致。
2.按摩手法的最高境界:
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
3.手法的禁忌症:
A.骨折部位,如某些开放性骨折.
B.皮有破损处,如外伤,烫伤,皮肤病.骨质疏松,老人,女顾客经期要轻做椎间盘前突出者,禁按和踩.
C.严重的心脑肺,肾病变者,如心梗,肺心病,脑血管病急症期。
D.孕妇的腰骶,腹部忌大力按压。
4.按摩过后出现以下症状属正常现象:
顾客有解除疲劳的舒适感,症状减轻;有酸麻、胀、温热感;有的按摩后出现疲劳腹泻,吃的多胃口大开,尿液多黄,肠鸣,呕吐等现象也属于正常的生理反映。
但如果局部出现皮损,瘀血,骨折等属于不正常现象。
感谢您的阅读!。
按摩师操作基本技能按摩是一种传统的身体治疗方法,对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放松身体、舒缓压力有非常好的效果。
作为一名按摩师,在进行按摩操作时,需要掌握一些基本技能,以保证按摩效果的达到最佳。
以下将就按摩师的操作基本技能进行详细讲解。
按摩师操作前的准备在进行按摩操作前,按摩师需要进行必要的自我准备。
这包括:身体准备按摩师需要进行充足的身体准备,以保证足够的体力和耐力,因为按摩过程中需要持续一段时间的动作。
工具准备按摩师需要准备好所有需要使用的按摩用具,如按摩油、按摩棒、热敷巾等,以确保按摩过程的充分顺畅。
与顾客进行沟通在进行按摩前,按摩师需要与顾客进行必要的沟通,了解其身体状况以及按摩的需求和要求。
在进行按摩操作时,建议按摩师保持交流,向顾客询问按摩效果、感觉,以及是否需要调整力度和区域。
按摩师操作基本技能:手法按摩师需要掌握各种不同的手法,以达到不同的按摩效果。
以下是按摩师常用的几种手法:揉捏揉捏是根据手部按摩法的基本规律,按摩师用手掌、指腹或拇指等部位对肌肉进行交替揉动的按摩动作,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推拿推拿是按摩师用手掌、指腹、拇指等部位对肌肉进行节奏性的推按、推揉和按揉等操作,可以从形态结构、气血调养、神经系统等方面产生综合性的调理作用。
摩擦摩擦是按摩师用手掌、指腹等部位对肌肉线条进行快速的、有节奏的推拉等动作,可以增加皮肤温度和地方血流量,有促进身体新陈代谢、促进组织修复等作用。
拉伸拉伸是按摩师对身体部位进行牵拉,可以拉松身体肌肉,通过改变肌肉弹性形成良好的韧带和互联组织的功能。
按摩师操作基本技能:按摩节奏在按摩师进行按摩过程时,需要掌握一定的按摩节奏,以保证按摩操作的舒适性和效果。
缓慢而稳定按摩师需要掌握缓慢而稳定的按摩节奏,以确保顾客感受到按摩的亲切和舒适。
快而有力按摩师可以在按摩时使用快速有力并节奏鲜明的按摩手法,以刺激身体穴位,促进血液循环,加强肌肉的血流量。
规律性按摩师需要掌握规律性按摩节奏,尽可能使操作更加平稳并保持按摩力度的均衡。
初级按摩师课程内容:
一、知识要求:
1、按摩须知
⑴按摩发展概况
⑵按摩师的职业道德
⑶服务程序
⑷按摩的禁忌症
2、按摩的基础知识
⑴人体各部位名称及体表标志
⑵骨骼结构知识
⑶关节结构知识
⑷肌肉结构知识
⑸按摩对人体的一般保健作用
3、按摩的专业知识
⑴脏腑经脉初步知识
⑵十四经络的起止穴位
⑶30个常用穴位的名称、体位
⑷按摩的主要部位
4、15种按摩手法的施术要领和作用
⑴推法
⑵拿法
⑶按法
⑷点法
⑸点法
⑹拨法
⑺摩法
⑻揉法
⑼搓法
⑽理法
⑾抖法
⑿拍法
⒀叩法
⒁击法
⒂啄法
5、常见软组织损伤检查与诊断
6、按摩的基本用品和器具
⑴按摩用品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⑵按摩用具、器械的作用和使用方法二、技能要求:
7、按摩的基本技能
⑴望诊的初步知识
8、按摩的专业技能
⑴运用15种基本手法解除5种常见身体不适症
⑵常见软组织损伤的按摩方法
⑶十四经脉循行路线
⑷常用取穴方法
⑸全身按摩施术。
全身保健按摩的主要部位和施术顺序,已在初级按摩师部分有所阐述。
中级按摩师需要在熟练掌握初级按摩师全身保健按摩手法基础上,增加一些手法。
1.头、面部保健按摩程序(1)开天门(2)抹双柳(3)掐鱼腰(4)揉太阳(5)掐四白1)体位受术者仰卧位,术者坐于头前。
2)操作术者以两手拇指指甲掐四白穴,以两手拇指指腹自四白穴分推到瞳子髎穴处。
3)要领此手法反复3次,力度要轻,用力均匀。
(6)掐睛明1)体位受术者仰卧位,术者坐于头前。
2)操作以两手拇指指甲掐睛明穴,再以两手拇指指腹自睛明穴起经过四白穴、颧髎穴到耳门穴处,进行推摩。
3)要领反复推摩3次,用力轻、缓。
(7)点巨髎1)体位受术者仰卧位,术者坐于头前。
2)操作术者以两手拇指指腹点按巨髎穴,自迎香穴经巨傍穴到颧髎穴处,进行推摩。
3)要领反复推摩3次,用力由轻至重。
(8)推颊车(9)双揪铃铛1)体位受术者仰卧位,术者坐于头前。
2)操作术者以两手拇指与食指揉捏两侧耳部,并向下方揪耳垂。
3)要领向下方牵拉耳垂3~5次,方向不能错。
(10)搓掌浴面1)体位受术者仰卧位,术者坐于头前。
2)操作术者先以两手掌搓热后置两侧面颊部,自下向上经耳前到前额部,进行搓摩。
3)要领用力均匀,反复搓摩10~15次。
(11)分推前额1)体位受术者仰卧位,术者坐于头前。
2)操作术者以两手拇指偏峰置于前额正中线,向两侧分推到太咱穴和头维穴处。
3)要领反复分推,可往返3~5次,用力均匀并有力,如受术者皮肤干燥,可用油性递质;如受术者汗多,可用滑石粉。
可配合指腹搓法于前额左右方向推搓。
(12)推正顶(13)点按百会1)体位受术者仰卧位或坐位,术者坐于头前或站位。
2)操作术者以拇指指腹点按百会穴,以四指指甲掐四神聪穴处。
3)要领手法由轻到重,按压方向应垂直。
(14)分抹五经1)体位受术者仰卧位或坐位,术者坐于头前或站位。
2)操作术者以一手扶头部,另一手以拇指指腹自鼻尖的素髎穴向上沿头部中线推摩,经印堂穴、百会穴等,到枕部风府穴处,在沿经各穴可配合点按。
保健按摩师国家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基础知识一、职业道德1. 尊重客户,关爱健康,诚信为本,服务至上。
2. 热爱保健按摩事业,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敬业精神。
3.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维护职业道德规范,保持行业良好形象。
二、职业基础知识1. 了解保健按摩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掌握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的基本知识。
3. 熟悉人体穴位、经络和反射区的位置和功能。
三、解剖与生理基础知识1. 掌握人体骨骼、肌肉、血管、神经等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熟悉人体各大系统的生理功能和相互关系。
3. 了解常见疾病的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
四、按摩基本知识与技能1. 掌握按摩的基本手法和技巧,如推、揉、捏、拍、敲等。
2. 熟悉不同部位的按摩方法和注意事项。
3. 掌握按摩的适应症和禁忌症,避免不当操作。
五、常见疾病的按摩处理1. 熟悉常见疾病的病理特点和临床表现,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关节炎等。
2. 掌握针对不同疾病的按摩方法和技巧,如急性腰扭伤、腰肌劳损等。
3. 能够根据客户的需求和健康状况,制定个性化的按摩方案。
六、保健按摩知识1. 了解保健按摩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如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等。
2. 熟悉不同部位的保健按摩方法和注意事项,如头部保健按摩、足部保健按摩等。
3. 能够根据客户的需求和健康状况,制定个性化的保健按摩方案。
七、安全与卫生知识1. 掌握按摩过程中的安全操作规范,如避免过度用力、避免损伤等。
2. 熟悉按摩环境的卫生要求,如保持清洁、消毒等。
3. 能够为客户提供安全、卫生的按摩服务。
八、法律法规与标准规范1. 了解国家有关保健按摩行业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
2. 熟悉行业标准和规范,如《保健按摩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等。
3. 能够遵守行业法规和规范,维护行业良好秩序和形象。
头面部(5min)1、中指揉印堂2、鱼际揉前额与面颊部3、偏峰推前额4、偏峰推眼眶5、双中指揉两侧下关、迎香、太阳等穴6、按眼眶7、勾揉睛明8、按压印堂→百会9、按压前额正中至头部两侧10、四指分揉头部两侧11、鱼际抹前额与面颊部胸腹部(5min)1.一指禅推摩腹部2.鱼际揉脘腹部3.指摩中脘、气海4.掌摩腹部5.掌振小腹部6.分推腹部上肢部(5min)1.手掌背滚法施于肩前以及上肢前侧2.按揉肩周诸穴3.勾揉小海4.拿肩部以及上肢肌群5.摇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掌指关节等6.搓上肢7.抖上肢下肢前部(5min)1.手掌背滚法施于下肢前外侧2.拿下肢各部肌群3.掌按揉膝眼4.拇指按膝眼5.勾揉委中、承山6.摇髋关节、膝关节、距小腿关节7.拔伸下肢8.搓下肢9.抖下肢(翻身,变换体位)项肩部(5min)1.一指禅推法推风府→大椎,风池→肩井2.拇指按揉颈项部两侧肌肉及项韧带3.拿颈项部4.弹拨颈项部两侧大筋5.按压颈肩部6.掌根揉冈上窝7.分推冈上窝8.拿肩井,继而掌根按揉天宗9.叩击颈背部腰背部(15min)1.撑腰背部2.滚腰背部3.一指禅推腰背部诸穴4.按揉腰背部诸穴5.掌揉腰背部6.指压腰背部华佗夹脊穴以及膀胱经7.掌按腰背部8.掌按脊柱9.掌推腰背部10、肘推华佗夹脊11、肘拨腰背部膀胱经12擦腰背部13斜扳腰椎下肢后部(5min)1、手掌背滚法施于臀部以及下肢后面2、掌按股后部3、指压股后部4、掌揉股后部5、拿下肢后部6、掌推下肢后面7、撑推下肢后面8、叩击下肢后面。
按摩的基础手法按摩是一种古老而有效的身体疗法,通过手法的运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疲劳,改善身体的健康状况。
按摩的基础手法包括揉捏、推拿、按压、推动等,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手法的具体操作方法和作用。
1. 揉捏:揉捏是指用手指、掌心或拇指对肌肉进行持续的揉捏和压迫,以刺激局部的血液循环。
操作时,可以先用手指轻轻揉捏,然后逐渐加大力度,以达到舒缓肌肉的效果。
揉捏可以消除疲劳,放松肌肉,促进新陈代谢,有效改善身体状况。
2. 推拿:推拿是指用手掌或掌根按摩身体的特定部位,通过推动、按压、挤压等手法,刺激经络和穴位,达到调整气血流通的效果。
操作时,可以利用手掌的力量,配合适当的摩擦和揉动,按摩背部、腰部、颈部等局部,以舒缓肌肉紧张和疼痛。
3. 按压:按压是指用手指或拇指对身体特定的穴位进行按压,以达到调整身体功能的作用。
操作时,可以用适当的力量,对穴位进行持续的按压,每次约30秒至1分钟,可以缓解疼痛,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
4. 推动:推动是指用手臂或手掌对身体的肌肉进行推动,以放松肌肉,促进血液循环。
操作时,可以用手臂的力量,配合适当的摩擦和推动,沿着肌肉纹理的方向进行推动,可以起到舒缓肌肉紧张和疼痛的效果。
按摩的基础手法可以单独运用,也可以结合使用,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选择。
在进行按摩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确保环境舒适:按摩时要选择安静、温暖、通风的环境,营造舒适的氛围,有助于放松身心。
2. 姿势正确:按摩师和受按摩者的姿势要正确,保持身体的舒适和稳定,避免受伤或不适。
3. 适度用力:按摩时要注意用力的适度,避免过度用力或过轻用力,以免对身体造成伤害或效果不佳。
4. 气氛轻松:按摩时可以播放柔和的音乐,创造放松的氛围,有助于身心放松。
5. 饮食调理:按摩后要注意饮食的调理,避免过饱或过饿,适当补充水分,有助于身体的恢复和健康。
按摩的基础手法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身体疗法,通过揉捏、推拿、按压、推动等手法的运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疲劳,改善身体健康。
保健按摩师培训大纲(初级)一、本课程培训的基本要求(一)理论知识要求使受训学员具备所从事职业相适应的职业道德。
熟悉初级按摩师的岗位责任和规范要求,了解保健按摩的性质,中国保健按摩的特点,掌握按摩的禁忌症,熟悉人体肌肉骨骼,掌握常用腧穴的定位,了解保健按摩的基本作用,了解常用按摩介质。
(二)技能要求能规范接待宾客,向宾客介绍保健按摩的基本作用;能独立完成按摩前的准备工作;掌握15种常用按摩手法,掌握一套保健按摩程序。
二、培训要求与内容第一章保健按摩师职业道德与岗位规范培训要求:1、使保健按摩从业人员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2、熟悉初级保健按摩师的岗位职责和规范要求3、熟悉保健按摩服务程序培训内容:1、保健按摩师的职业道德2、保健按摩师的岗位职责3、保健按摩师的规范要求4、保健按摩服务程序第二章保健按摩基础知识培训要求:1、了解什么是保健按摩,区别与治疗性推拿的关系2、了解中国保健按摩的特点3、了解保健按摩的适应范围4、掌握保健按摩的禁忌症5、熟悉保健按摩师的操作和个人卫生注意事项培训内容:1、保健按摩概述2、中国保健按摩的特点3、保健控摩的适应范围4、保健按摩的禁忌症5、保健按摩的注意事项第三章中国保健按摩简史培训要求:了解我国自殷商以来保健按摩的发展源流培训内容:中国保健按摩史概要第四章保健按摩的基本作用培训要求:熟悉保健按摩的基本作用,并能向宾客作简单介绍培训内容:保健按摩的基本作用第五章人体解剖学基础培训要求:1、掌握人体主要的骨骼、关节、肌肉2、了解人体重要的内脏器官的位置和主要功能培训内容:2、关节与脊柱结构3、肌肉4、体表标志与定位5、主要内脏第六章经络腧穴学基础培训要求:1、了解经络和腧穴的概念2、熟悉十二经络的名称及其分布规律3、了解十二经络与五脏六腑的关系4、掌握39个常用腧穴的定位,了解其主要保健功能培训内容:1、经络系统的主要内容2、十二经脉3、腧穴概说4、常用腧穴(1)头面部:1、百会2、神庭3、印堂4、攒竹5、睛明6、太阳7、迎香8、水池9、风池(2)躯干部:1、膻中2、气海3、关元4、大椎5、肩井6、肺俞7、心俞8、肝俞9、脾俞10、肾俞11、八髎(3)上肢部:1、肩髃2、肩髎3、极泉4、曲池5、小海6、内关7、外关8、合谷9、劳宫(4)下胶部:1、环跳2、委中3、阳陵泉4、足三里5、承山6、三阴交7、太溪8、昆仑9、太冲10、涌泉第七章按摩手法掌握15种常用按摩手法的动作要领培训内容丁氏扌衮法、推法、拿法、按法、摩法、揉法、弹拨法、擦法、拍法、击法、抹法、搓法、抖法、扫散法、摇法第八章按摩分部操作与全身操作程序培训要求:1、熟悉各部位的保健按摩常用操作法2、掌握一套全身性保健按摩操作程序培训内容:1、头面部、项肩部、腰背部、上肢部、下肢部、胸腹部按摩操作2、全身保健按摩操作程序第九章其他保健按摩术简介培训要求:了解美容按摩、美发按摩、瘦身按摩、沐浴按摩、运动按摩的一般方法与作用。
按摩的基础知识
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按摩这档子事儿。
你说啥是按摩呀?嘿,这就好比是给你的身体来一场放松的派对!想象一下,你的身体就像一部跑了好久的汽车,零件都有点紧巴巴的啦,这时候来个按摩,不就像是给汽车做了一次保养嘛!
按摩的好处那可多了去咯!工作累了一天,肩膀酸得要命,脑袋也昏昏沉沉的。
这时候来个按摩,哎呀,那感觉,就像是给全身的细胞都放了个假!肌肉放松了,血液循环也顺畅了,整个人都精神了不少呢!
咱先说这肩颈按摩吧。
很多人上班都得长时间坐着,那肩膀脖子能不僵硬嘛!这时候按摩师的手就像是有魔力一样,在你的肩颈上揉捏、推拿,把那些紧绷的肌肉一点点松开。
哇塞,那滋味,别提多舒服了!就好像肩膀上压着的大石头被挪开了一样。
还有脚部按摩呀!咱的脚每天带着咱走来走去,多辛苦呀!给脚来个按摩,那简直是对它们的大奖励。
按摩师在脚底这儿按按,那儿揉揉,把那些疲劳都给赶跑啦!按完之后,感觉走路都更带劲了呢!
那按摩手法也是有讲究的哟!轻了没效果,重了又怕受不了。
这就得靠按摩师的经验和技巧啦!他们就像是身体的魔法师,知道哪儿该用力,哪儿该轻轻带过。
有时候那恰到好处的力度,真能让人舒服得哼哼出来呢!
不过咱可得找个靠谱的按摩店呀!要是找个不专业的,那可就糟糕啦。
就像你想吃顿美味的大餐,结果找了个厨艺不精的厨师,那能好吃嘛!所以呀,得打听打听,找个口碑好的地方。
而且呀,按摩也不是随便按按就行的。
要是身体有啥不舒服,可得提前跟按摩师说清楚。
不然按错了地方,那不是更糟糕啦!
说真的,按摩真的是个特别好的放松方式。
史上最全技师按摩基础知识(初学技师必备)1、什么是足底反射区:包含人体全部信息的每一个独立功能的局部气官。
我们叫它“全息胚”在足底全息胚中有人体的全部信息,我们就叫它是反射区。
2、足部按摩的好处有哪些:促进人体血液循环调整阴阳,增强人体的合蒙的分泌培强人体的免疫功能。
3、为什么要按摩脚底:足部的肌肉较厚,毛细血管密集,神经末稍丰富,结构复杂,远离心脏,是血液循环的最弱部位,人是直着行走的动物,加上地球的吸引,一些物质容易集合在脚底,人体足部比其它部位面积较大,足部按摩优越过其它器官,所以要按摩脚底。
4、按摩的注意事项:A、保持良好的环境B、饭前30分钟内饭后1小时内不要按摩C、足部反射区按摩后要喝些白开水,小孩子心脏病患者、水肿病者、糖尿病者饮水量适当减少,心脏病者足部按摩不超过20分钟D、女性怀孕及月经期间尽量不给予按摩E、每次按摩30—45分钟为宜。
展开剩余88%5、足部反射区的按摩要领:A、先从左脚检查心脏的反射区,分轻、中重手法,根据足背重复按摩足底,肾上腺,输尿管、膀胱、尿道。
6、人体的指挥系统分十大系统:A、呼吸系统B、消化系统C、运动系统 D、循环系统 E、免疫系统 F、神经系统 G、内分泌系统 H、感觉系统 I、泌尿系统 J、生殖系统7、从经络的循环来说,顺经络循行方向的操作手法为补,逆经络循行方向的操作手法为泻。
(1)刺激度来说,轻刺激手法为补,重刺激手法为泻。
(2)从血流的方向,向心脏的方向为补,离心脏的方向为泻。
(3)从手法的旋转方向来说,顺时针补,逆时针方向的法为泻。
操作时“实者泻之,虚者补之”五脏:心、肝、脾、肺、肾(贮藏精液)六肺: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胆(消化、吸收排泄)怒伤肝,忧伤肺,苦伤心,恐伤肾,思伤脾。
肺主皮里,心主神明。
神奇止泻点:第二掌骨侧的下腹穴附近寻找最痛的一点,用指穴施力按揉300-500下以指尖按住痛点,同时象画小圆圈般的揉动,每天1-2次。
健按摩师技能及相关知识要求健康按摩师是一种专业的职业,需要具备一定的技能和相关知识才能胜任。
下面将从技能和知识两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技能要求1.掌握基础按摩技巧:健康按摩师需要熟练掌握基础按摩技巧,包括推、拍、抓、揉、按、推拿等手法。
这些手法能够刺激经络穴位,促进血液循环,达到放松肌肉,舒缓疼痛的效果。
2.熟悉人体解剖学:了解人体解剖结构,包括各个系统的器官、肌肉和骨骼的位置、形态和功能,对于选择合适的按摩手法和穴位具有重要意义。
3.理解人体经络学:经络学是按摩的理论基础,健康按摩师需要了解经络的走向、连接以及常见的经络穴位。
这些知识有助于疏通经络、调理气血,提高按摩的疗效。
4.根据客户需求调整力度:不同的人体状况和健康问题需要不同的按摩力度,健康按摩师需要能够根据客户的需求调整力度,避免过度或不足的按摩力度对身体造成伤害。
5.掌握特殊人群按摩技巧: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老年人、儿童等,健康按摩师需要了解相应的按摩技巧和注意事项,确保按摩的安全性和适用性。
6.具备沟通和服务技巧:健康按摩师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能够与客户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了解客户需求,并根据客户的反馈及时调整按摩策略。
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按摩服务。
1.健康知识:健康按摩师需要了解常见的健康问题和疾病对按摩的适应性和禁忌症,以及常见的保健方法和注意事项。
只有了解了健康知识,才能合理地为客户提供按摩服务,避免给客户带来健康风险。
2.保健按摩知识:保健按摩是健康按摩的一个重要方向,包括脚底按摩、背部推拿、穴位按摩等。
健康按摩师需要了解保健按摩的方法和作用,能够灵活运用各种按摩手法,提供全面的按摩保健服务。
3.心理学知识:按摩不仅仅是对肌肉的物理刺激,也是对人体内心的放松和舒缓。
健康按摩师需要了解基本的心理学知识,能够倾听客户的心声,给予他们安抚和慰藉。
4.效果评估与属性判断:健康按摩师需要学习效果评估和属性判断的方法,对客户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测和疾病分析,以便针对不同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按摩。
第七章按摩的基本技能第一节望诊的初步知识望诊是根据病人的神、色、形、态及其它分泌物、排泄物的色质的变化来了解病情的一种诊断方法。
祖国医学从长期的医疗实践中,逐渐认识到人体外部与内脏有着密切关系。
所以通过望诊,有利于诊断机体的病变。
一、望神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又指精神意识活动。
神是以精气作为物质基础的,是通过机体的形态动静,面部表情,语音气息诸方面表现出来的。
对推断病情的轻重及疾病的预后很有意义。
1、有神病员两眼灵活,明亮有神,语音清楚,动作协调,表示正气未伤,脏腑功能尚可,病情轻,易治愈。
2、失神在病变过程中,病人两眼目光晦暗,精神不振,反应迟钝,呼吸气微,表示正气已伤,病情较重,预后不佳。
3、假神常见于久病、精气极度衰弱的病人,如原来不多言,语声低微,时断时续,突然转为言语不休,声音洪亮;原来神志不清,突然转清;原来面色晦暗,忽然转为两颧发红,如妆者,均为阴阳将离绝的虚假表现,俗称"回光返照"。
表示病情恶化,应当特别注意。
二、望色望色一般是望面部(其它部位也应顾及)皮肤的颜色和光泽。
面部的色泽,是脏腑气血的外在反映。
我国人的正常肤色是微黄红润而有光泽,称为“常色”。
病时皮肤发生的色泽变化,为“病色”。
一般而论,如鲜明荣润的,说明病变轻浅,气血未衰,故病易治,预后好;面色晦暗,枯槁的,说明病情深重,精气受损,预后不佳。
1、白色主虚寒证,失血证,凡阳气虚弱,血行无力,耗气失血,气血不充,则色面多白,当急性病突然面色苍白,常属阳气暴脱,阴寒凝滞,经脉蜷急所致。
剧烈腹痛,或虚寒战栗时也可见面色苍白。
2、黄色主虚证,湿证。
多为脾虚,湿蕴之象,故脾失健运,水湿不化,或气血不充,皮肤缺少滋养,多见黄色,所以黄色主虚主湿。
如面目身俱黄为黄疸,其中黄色鲜明为阳黄,属于湿热;黄而晦暗为阴黄,属寒湿。
3、赤色主热证。
热盛使血液充盈于脉络而见面色红。
满面通红多为脏腑阳盛的实热证。
颧部潮红多为阴虚阳亢的虚热证。
4、青色主寒证,痛证,瘀血证。
青为寒凝气滞,经脉被阻的气色。
寒主收引,寒盛留于经脉,经豚拘紧不畅,影响气血运行,气滞血瘀,使面色发青,甚至可见青紫色。
如阴寒内盛,心腹疼痛,剧烈时可见面色苍白而青;心气不充,血行不畅,气滞血瘀,可见面色青暗;口唇青紫,小儿高热;面部青紫,以鼻柱、两眉间及口唇周围较为明显,为惊风的先兆。
5、黑色主肾虚,水饮证,瘀血证。
黑是阴寒水盛的病色,多为肾阳的虚衰所致。
阳虚内寒,经脉挛急,血行不畅,面见黑色。
肾虚水泛的水饮病,可见眼眶色黑,慢性长期疾病肾精久耗,多见面黑而干焦。
三、望形态望形态是观察病人与疾病有关的形体的强弱、胖瘦及动静姿态体位的变化。
1、望形体望形体是观察病人形体的强弱、胖瘦等情况。
机体外形的强弱与五脏功能的盛衰是相关的。
五脏盛则外强,内衰则外弱。
形体肥胖,肤白肌软,为"形盛气衰",多是阳气不足之证。
形瘦色苍,胸窄肌削,肤燥失养,多是阴血不足之症。
2、望动态疾病的不同,表现的姿态体位也不相同。
从总的而论"阳主动,阴主静"。
喜动者属阳证,喜静者属阴证。
如病人卧时仰面伸足,烦燥多语,常揭去衣被,面常向外,多属阳热实证。
卧时蛾缩,静而少语,喜加衣被,面常向里,多属阴、寒、虚证。
咳嗽气喘,坐而仰首,多是痰涎塞盛的肺实证;坐而俯首者,气短懒言,不足以息,多属肺虚或肾不纳气。
眼睑、口唇或手足不时颤动,见于急性热病,多为动风发痉的先兆。
虚损久病,多见气血不足,经脉失养。
四肢抽搐,多见于风病,如痛证、破伤风、急慢惊风等。
口噤,项背强直,角弓反张,属于痉病。
四肢软弱无力,不能持物及行动不灵便是揍证。
第二节意外情况的处置当人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休息或运动、旅游时,常常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如溺水、中暑、中毒、心脏及脑血管疾病、骨折等等。
遇到这些情况,可以采用一些可行的应急方法,给予必要及时的救护。
然后转送附近医疗单位进行救治。
时间就是生命,如抢救及时,病人就可以多一分生存的机会。
一、溺水溺水是因为缺乏游泳能力或丧失游泳能力而沉没水中,引起呼吸道堵塞而窒息。
1、发现溺水者,应向其周围投以绳索、竹竿、木板,以便拖上岸来,同时呼喊有救溺水者经验的人下水抢救。
2、溺水者被救上岸后,立即将其俯卧在斜坡上或将其腹部垫起,头低位井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口鼻腔堵塞的泥沙杂草,把舌头拉出口外,使水流出。
3、立即施行人工呼吸,采用俯式人工呼吸较好,有条件的静脉注射尼可刹明0.25克,皮下注射阿托品0.5克,心搏停止者,肾上腺素心内注射。
4、溺水者脱险后,温热茶姜汤或少许白酒,用毛巾擦干全身,换衣服。
5、预防其他并发症,如吸入性肺炎等。
二、触电人体是导电体,在无绝缘措施下接触电源就可发生触电。
1、使触电者立即脱离电源。
来不及切断电源时,可用绝缘体如干燥的木棒、竹竿等将触电者与电源分开,勿直接用手或导电体移动电源或触电者。
2、进行人工呼吸。
在不间断进行人工呼吸时,设法转送到医院或急救中心,人工呼吸须连续较长时间实施,万勿过早放弃抢救。
3、指压合谷、曲池、足三里、人中、涌泉、内关等穴。
三、中暑在外界环境的高温、高湿的综合影响下,机体散热功能出现障碍,热平衡遇到破坏,从而引起的一种急性疾病。
1、中暑发生后,使病员即刻离开高温环境,在凉爽通风的地方休息,口服含盐水或清凉饮料。
2、头部冷敷。
3、指压人中、内关、足三里、合谷、曲池、委中等穴,有条件可用针刺十宣放血,清暑泄热。
四、煤气中毒一氧化碳中毒俗称“煤气中毒”,即空气中一氧化碳含量增高到一定浓度引起的中毒。
1、立即将病员移到空气流通的地方,同时将衣服钮扣解开,以利呼吸,症状轻者,静卧少动,以减少机体氧的消耗,常很快可以恢复。
2、实行人工呼吸,同时可予指压人中、合谷、曲池、印堂、内关进行刺激。
3、对中毒较重者,采取人工呼吸的同时迅速转送到医院对症处理,吸氧,注射呼吸中枢兴奋剂,静脉输液,或高压氧仓进行抢救治疗。
五、骨折骨折是骨与骨小梁的连续性发生断离。
其急救很重要,如措施不当,轻者加重损伤,重的则形成残废并危及生命。
所以应采取及时、合理、有效的急救。
1、保持呼吸道通畅受术者昏迷后常有分泌物或舌浊液堵塞气道。
应吸出分泌物,必要时可将舌头牵出口腔外。
2、注意预防休克采取止痛、止血方法,指压人中等穴,有条件的应予输血、输液、吸氧。
3、临时固定没有理想固定专用用具时,可以就地取材,如树枝、竹板、木板、木棍、纸板、雨伞等均可使用。
当确实找不到固定用具时,上肢骨折可用布条、围巾等将上肢悬吊在胸前;下肢骨折可将下肢与健侧捆在一起。
固定是为了限制伤肢的活动,固定时松紧要适当,并注意观察肢体远端血液循环的变化。
六、心绞痛心绞痛是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和缺氧而引起的突发症候。
主要表现为阵发性的心前区压挤感或疼痛,主要位于胸骨后,可向心前区与左上肢放射。
1、发作时,立即卧床休息,不要反复搬动病人。
2、发作较重时,应使用作用较快的硝酸盐制剂的药物。
如硝酸甘油,0.5~1片置舌下含化,1~2分钟发生作用。
3、指压或针刺厥阴俞、心俞、膻中、巨阙、内关、间使等穴位。
可以舒经通络,理气活血、止痛,从而缓解病情。
4、症状不缓解者,应转送医院抢救治疗。
七、人工呼吸法简介及注意事项1、口对口吹气方法托起病员下颌,捏住鼻孔,术者自己先作深吸气,然后将嘴对准病员口腔用力吹入(病员的口唇部可盖上一层纱布),如此反复进行,此法常用于初生婴儿的窒息。
2、仰卧压胸人工呼吸法病员仰卧位,背部垫物,胸部抬高,上肢放于躯干的两侧,术者取"骑马"姿势跪于其两大腿旁,用两手掌压于其下胸部,及两侧肋弓处,拇指向内,其余四指分开肩外压迫胸部,使气体由肺脏排出,当双手放松时,则气体进入肺内,如此有规律反复进行。
施术时,压力应均匀,频率以每分钟16~20次为宜,肋骨骨折者不宜用此方法。
3、俯卧压背式人工呼吸方法病员俯卧位,头斜向一侧,将病员一侧前臂放于头下,术者跪在病员两大腿旁,双手张开,平放在下胸背的两侧,均匀压力,随后放松,如此反复进行操作,力量要均匀,频率每分钟16~20次为宜。
溺水者常用之,有利于胃肺内液体的流出。
4、仰卧牵臂式人工呼吸方法常用于呼吸微弱未完全停止者。
肋骨骨折也可采用本法。
上肢骨折、脱位或有锁骨骨折者禁忌,溺水者也不适宜本法。
病员仰卧位,背部垫高,头低于胸部。
术者跪于病员头顶处,双手握住其两前臂,使肘部弯曲与躯干平行。
继而向上向外牵引至头顶部的两侧,使肋骨向上扩展,增加胸廓的前后径,空气即被吸入。
约隔2秒钟左右,再慢慢将两臂恢复到原来位置,使吸入的气体排出。
如此反复进行。
5、注意事项(1)施术前,要保持呼吸道畅通。
将活动的假牙、泥土、血块、黏液、水草等异物迅速取出。
(2)遇胃胀满者,为防止胃内容物反流而吸入肺部,出现感染和呼吸困难,施术时病员的头偏向一侧。
(3)用力不宜过猛,动作不宜粗暴,免伤身体其他器官。
八、胸外心脏按摩术1、方法病员仰卧在硬质的平面上(如地面、木板、长桌椅等),迅速将其衣服解开或剪开。
术者站在或跪于病员身旁,然后以两手掌重叠压于病员胸前下端(剑突上方,不与肋骨接触)。
小儿可用单手,新生儿用二指即可。
稳定而快速地向下垂直加压,使胸骨压下2厘米左右,心脏被挤压,心脏中的血液被压向动脉,当手放松时,胸廓由于弹性回缩,恢复原位。
心脏不再受压迫,血液从静脉回到心脏,心脏重新舒服充盈。
挤压次数60~80次每分钟,小儿100次每分钟左右。
2. 注意事项(1)操作时观察病员脉搏、瞳孔、唇肤色泽、血压等。
(2)避免粗暴用力,以免造成肋骨骨折及血、气胸或肝脾等内脏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