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脆弱性分析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16.00 KB
- 文档页数:2
社区灾害脆弱性分析2023年度1. 背景社区灾害脆弱性分析是一项关键的研究,旨在评估社区在面对灾害时的抵御能力和应对能力。
本文档旨在提供对2023年度社区灾害脆弱性的分析结果,并为制定相关政策和应对方案提供依据。
2. 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为了进行社区灾害脆弱性分析,我们采用了以下方法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1. 收集社区基本信息:我们调查了社区的人口统计数据、社会经济水平、基础设施情况等基本信息。
2. 灾害历史数据:我们收集了社区在过去几年里发生的不同类型的灾害事件的数据。
3. 脆弱性指标分析:基于收集到的数据,我们计算了社区的脆弱性指标,包括社区的物质脆弱性、经济脆弱性和社会脆弱性。
4. 风险评估:结合社区的脆弱性指标和历史灾害数据,我们对2023年社区面临的主要风险进行了评估。
3. 结果和发现根据我们的分析,以下是我们得出的一些主要结果和发现:1. 社区的整体脆弱性水平:根据计算出的脆弱性指标,社区的整体脆弱性水平为中等水平。
这表明社区在面对灾害时具有一定的抵御和应对能力,但仍存在提升的空间。
2. 物质脆弱性:社区的物质脆弱性指标较高,主要源于基础设施的老化和缺乏维护。
改善基础设施的情况将有助于提高社区的物质脆弱性。
3. 经济脆弱性:社区的经济脆弱性指标相对较低,这表明社区具有一定程度的经济韧性,能够较快恢复和重建。
然而,提高社区的经济多样性和稳定性仍然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4. 社会脆弱性:社区的社会脆弱性指标表现一般。
社区的社会资本、社会联结和社会支持系统等方面仍然存在改进的空间。
4. 政策建议基于我们的分析结果,我们向社区提供以下政策建议以提高2023年社区的灾害韧性:1. 基础设施改善:加强对社区基础设施的维护和更新,以降低物质脆弱性。
2. 经济多样性和稳定性:鼓励社区发展多元化的经济产业,提高经济韧性和抵御能力。
3. 社会资本建设:加强社区内部与社区外部的社会联结,建立更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提高社会脆弱性的应对能力。
医院灾害脆弱性分析报告一、背景及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民群众对健康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医院作为健康服务的重要提供者,其安全和稳定性对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我国医院面临着多种灾害风险,如地震、火灾、恐怖袭击等,这些灾害可能导致医院功能受损,甚至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为此,本报告旨在对医院灾害脆弱性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提高医院应对灾害的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
二、医院灾害脆弱性分析1. 地震灾害脆弱性分析地震灾害对医院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建筑物的破坏、医疗设备的损坏、供电供水的中断以及人员的伤亡等方面。
根据我国地震局的数据,我国大陆地区每年都会发生多次地震,且部分地区地震灾害严重。
在这种情况下,医院建筑的抗震性能、医疗设备的抗灾能力以及医院应急供电供水系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此外,地震发生后,医院还需承担伤员的救治和疫情防控等任务,这对医院的应对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火灾灾害脆弱性分析火灾灾害是医院常见的灾害之一,其对医院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医疗设备的损坏、药品的损毁、患者的伤亡等方面。
医院火灾的原因多样,如电线短路、燃气泄漏、医疗设备故障等。
火灾发生后,医院需迅速组织人员疏散、救治伤员,同时采取措施防止火势蔓延。
因此,医院消防安全管理、消防设施的配置以及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等方面的脆弱性都需要得到关注。
3. 恐怖袭击脆弱性分析恐怖袭击对医院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人员伤亡、医疗设备损坏、医院秩序混乱等方面。
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发生了恐怖袭击事件,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带来了严重威胁。
在这种情况下,医院需提高防范意识,加强安全防范措施,提高应对恐怖袭击的能力。
三、改进措施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医院应按照抗震设防标准进行建设,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同时,加强对医疗设备的维护保养,确保设备在灾害发生时能够正常运行。
此外,医院还需重视应急供电供水系统的建设,确保灾害发生时医院的基本运行不受影响。
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模型中的脆弱性分析自然灾害是指由自然环境变化或自然力量引起的,对人类、动植物和周围环境造成损害的事件。
面对灾害的威胁,了解和评估脆弱性的概念变得至关重要。
脆弱性分析是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模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确定和量化不同受灾对象的弱点和易受损程度。
脆弱性是指在面对自然灾害时,受灾对象的易损性和抗灾能力。
在自然灾害风险评估中,对受灾对象的脆弱性进行准确分析是确保评估结果准确性的关键因素之一。
首先,脆弱性分析需要关注受灾对象的易损性。
易损性是指受灾对象在自然灾害事件中暴露在风险之下所遭受的损害程度。
易损性可以通过研究历史灾害事件对受灾对象的影响来进行评估。
例如,对于建筑物,可以考虑其结构强度、耐震能力、抗风能力等因素。
对于农作物,可以考虑其耐旱性、抗洪能力、承受风暴的能力等因素。
通过分析这些因素,可以确定受灾对象在面临自然灾害时的易损性程度。
其次,脆弱性分析还需要考虑受灾对象的抗灾能力。
抗灾能力是指受灾对象在自然灾害事件中应对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抗灾能力的评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首先是物质条件,包括受灾对象的基础设施、逃生通道、医疗设施等。
其次是组织能力,包括受灾对象的应急预案、灾害管理机构的运作能力等。
最后是社区的社会组织和社会支持系统,包括社区居民之间的合作和支持、志愿者组织等。
在脆弱性分析中,还需要考虑不同自然灾害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不同类型的自然灾害对受灾对象的脆弱性影响是不同的。
例如,对地震的脆弱性分析,需要考虑建筑物的结构强度;对洪灾的脆弱性分析,需要考虑排水系统和防洪措施的完善程度。
此外,还需要考虑自然灾害的频率和强度,以确定不同受灾对象的脆弱性程度。
同时,在进行脆弱性分析时,还需要考虑空间和社会因素的影响。
空间因素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势、土壤条件等,这些因素会对灾害的影响范围和程度产生重要影响。
社会因素则包括人口密度、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教育程度等,这些因素会影响受灾对象的抗灾能力和脆弱性程度。
灾害脆弱性分析灾害脆弱性分析是一种对灾害发生潜力及其对社会、经济和环境造成影响程度的评估方法。
通过对灾害脆弱性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指导防灾减灾工作,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
本文将从理论基础、分析方法和应用实例三个方面,对灾害脆弱性分析进行探讨。
灾害脆弱性分析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脆弱性的概念、评估维度和影响因素等。
脆弱性是指系统面对外部冲击时,对冲击的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的相对滞后性。
脆弱性的评估维度主要包括物理脆弱性、社会脆弱性和经济脆弱性。
物理脆弱性关注系统所面临的自然灾害的强度和频率,社会脆弱性关注社会组织结构和社会经济条件对灾害影响的敏感性,经济脆弱性关注经济系统应对灾害的能力。
影响脆弱性的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和制度因素等。
灾害脆弱性分析的方法主要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主要基于专家经验、案例研究和系统地理信息等,通过对脆弱性评估维度的描述和比较来评估系统的脆弱性。
定量分析主要通过建立脆弱性指标体系、数据采集和模型构建等,对系统的脆弱性进行量化评估。
定量分析方法包括主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
随着灾害脆弱性分析的不断深入,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也得到了充分体现。
灾害脆弱性分析可以为区域灾害风险评估提供科学依据,为灾害应急预警和防灾减灾政策制定提供决策支撑。
例如,在城市规划中,可以利用灾害脆弱性分析来评估城市抗震能力,指导新区域的规划布局和建设方式。
在农业生产中,可以利用灾害脆弱性分析来评估农作物对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的抵抗力,指导农业生产决策。
此外,灾害脆弱性分析还可以为国际间的合作提供科学依据。
在跨国灾害风险管理中,各国可以通过比较分析各自的脆弱性水平,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灾害挑战。
例如,联合国、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可以利用灾害脆弱性分析的结果,对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援助和资金支持,促进其减少灾害风险、增强灾害抵御能力。
总之,灾害脆弱性分析在防灾减灾领域起着重要的作用。
灾害脆弱性分析2篇第一篇:灾害脆弱性分析灾害脆弱性分析是对灾害影响下的社会系统进行评估和分析的方法。
灾害风险的成因很多,例如气象条件、地形、土地利用、经济活动等,而脆弱性则是影响灾害风险的一个重要因素。
灾害脆弱性分析的目的是识别社会系统的脆弱性,并为灾害预防和应对提供支持。
1.概述灾害脆弱性是指在面临灾害风险时,社会系统能承受和适应的程度。
社会系统可以是城市、社区、企业等任何有组织形式的集体。
通过灾害脆弱性分析,可以识别社会系统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以及适应和应对这些挑战的能力。
2.灾害脆弱性评估方法(1)定量方法定量方法通过量化指标或模型,来衡量社会系统的脆弱性。
这种方法可以很清晰地识别系统的脆弱性状况,并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常用的指标包括社区的财富、教育水平、基础设施条件等。
在指标建立和模型选择时,需要考虑不同类型的社会系统和不同种类的灾害。
(2)定性方法定性方法是通过专家评估和经验推理,来判断社会系统的脆弱性。
通过专家组的意见搜集、问卷调查、专家论证等途径,可以获得有关社会系统脆弱性的信息。
3.灾害脆弱性影响因素(1)自然因素自然因素是影响社会系统脆弱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例如,地震、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会对社会系统造成巨大影响,能力弱的社会系统更容易受到影响。
(2)人为因素人为因素是形成社会系统脆弱性的另一个主要因素。
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等人为活动,可能会影响资源配置和社会的稳定性。
4.灾害脆弱性应对面对灾害脆弱性,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制定综合性的措施。
具体的应对措施包括:(1)规划在灾害脆弱性分析的基础上,制定灾害应对规划。
这个规划应该综合考虑自然因素、社会系统和人为因素,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应对方案。
(2)资源投入在规划中明确资源投入的方式和方向,包括人力、物资和技术等投入。
需要尽量将有限的资源配置到灾害最为严重的地区。
(3)加强整合在应对过程中,需要协调各方资源、整合各种信息,尤其是在危机时刻保持决策的有效性和时效性。
灾害脆弱性分析报告一、引言灾害脆弱性分析是指对特定地区或特定灾害事件的脆弱性进行评估和分析的过程。
脆弱性是指社会、经济和环境系统对灾害的抵御和恢复能力。
了解灾害脆弱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预测和应对灾害风险,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
本报告以地区为例,对其灾害脆弱性进行分析和评估。
二、背景地区位于地震多发区,地属沿海地区。
近年来,该地区不断发生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给当地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
此外,该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基础设施薄弱,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居民自救能力较低。
因此,对该地区的灾害脆弱性进行分析与评估显得尤为重要。
三、社会脆弱性分析1.人口密度方面:该地区人口密度较高,在灾害发生时,人员疏散和救援工作难度较大,容易造成生命财产损失。
2.社会经济方面:该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大部分居民从事农业、渔业和小型制造业。
灾害事件容易引发农田和渔业损失,给居民的生活和经济带来重大影响。
3.居民教育水平:该地区教育水平相对较低,居民在灾害防护和应急响应方面的意识和能力较弱,容易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四、经济脆弱性分析1.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该地区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交通、通信等设施脆弱,灾害发生时易造成交通瘫痪和通信中断。
2.产业结构方面:该地区经济以农业、渔业和小型制造业为主,这些行业对灾害比较敏感,灾害发生时易造成农田和渔业损失,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和经济发展。
3.财政预算方面:该地区财政预算相对紧张,无法充分投入到防灾减灾工作中,降低了对灾害的应对能力。
五、环境脆弱性分析1.地理环境方面:该地区地理位置靠近海洋,台风和海啸等灾害频发,容易造成重大损失。
2.自然资源方面:该地区自然资源相对匮乏,森林和水资源短缺,难以满足灾害后的恢复和重建需求。
3.生态环境方面:该地区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植被覆盖率低,土壤贫瘠,易发生洪涝等灾害,加剧了当地脆弱性。
六、结论与建议通过对该地区的灾害脆弱性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社会、经济和环境系统对灾害的抵御和恢复能力较弱,容易受到灾害的影响和损失。
医院灾害脆弱性分析方法常用的灾害脆弱性分析方法是风险点评矩阵。
风险点评矩阵包含7个方面,分别是产生概率、人员损害、产业丢掉、服务影响、应急准备、内部反应、外部支撑。
一、产生概率。
在承认工作产生的概率时,可以参看已知的数据、以往的历史数据、有关安排的统计数据、专家点评、上级应急预案的要求等。
二、人员损害。
点评人员损害时,要考虑或许构成的作业人员伤亡、患者与来访者的伤亡、伤者的预后、情感和心思的影响等。
三、产业丢掉。
估量产业丢掉时,要核算更新的费用、建立暂时替代设备的费用、修补的费用、恢复正常所需求的时间等。
四、服务影响。
要注重正常作业的间断、要害物资供应的间断、外部服务的间断、员工的减员、患者抵达的受阻、不能履约的情况、不能遵循规矩的情况、或许的法律纠纷、公共声誉和形象的丢掉、医院财政负担的增加等。
五、应急准备。
要注意应急预案是否完善、是否常常打开应急演练、是否对作业人员进行了必要的练习、应急物资的情况、应急协助的情况等。
六、内部反应。
在评级内部反应的才干时,要考虑到做出有用反应所需求的时间、现在的物资种类和数量能否满意需求、作业人员掌握相关技能的情况、对工作严峻程度和继续时间的估量、有无后备机制、上一级应急预案的要求等。
七、外部反应。
在点评外部支撑时,要考虑国家和本地的应急反应才干、有关安排签定互相协助协议的情况、与其他同类医院调和的情况、社区志愿者的情况、与物资供应安排签定的应急供应计划或合同的情况等。
附:1、医院灾害脆弱性分析表2、医院灾害脆弱性分析排序表表一:医院灾害脆弱性分析表注:(1)各层次数值分配:前4项0=不知道:10,1=低:20,2=中:30,3=高:40;后3项反之。
(2)按7各要素点评给出的程度数值之和相加,得出相对风险的程度百分比,再进入下表进行排序。
表二:医院灾害脆弱性分析情况排序表。
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灾害脆弱性分析方法常用的灾害脆弱性分析方法是风险评估矩阵。
风险评估矩阵包含7个方面,分别是发生概率、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服务影响、应急准备、内部反应、外部支持。
一、发生概率。
在确定事件发生的概率时,可以参考已知的数据、以往的历史数据、有关机构的统计数据、专家评价、上级应急预案的要求等。
二、人员伤害。
评价人员伤害时,要考虑可能造成的工作人员伤亡、病人与来访者的伤亡、伤者的预后、情感和心理的影响等。
三、财产损失。
估计财产损失时,要计算更新的费用、建立临时替代设施的费用、维修的费用、恢复正常所需要的时间等。
四、服务影响。
要关注正常工作的中断、关键物资供应的中断、外部服务的中断、职员的减员、病人到达的受阻、不能履约的情况、不能遵守规定的情况、可能的法律纠纷、公共声誉和形象的损失、医院财政负担的增加等。
五、应急准备。
要注意应急预案是否完善、是否经常开展应急演练、是否对工作人员进行了必要的培训、应急物资的情况、应急支援的情况等。
六、内部反应。
在评级内部反应的能力时,要考虑到做出有效反应所需要的时间、目前的物资种类和数量能否满足需要、工作人员掌握相关技能的情况、对事件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的预计、有无后备机制、上一级应急预案的要求等。
七、外部反应。
在评价外部支持时,要考虑国家和本地的应急反应能力、有关机构签订相互援助协议的情况、与其他同类医院协调的情况、社区志愿者的情况、与物资供应机构签订的应急供应计划或合同的情况等。
风险概率的确定(定性、定量)。
灾害脆弱性分析范文灾害脆弱性分析是一种评估社会和环境系统在灾害事件中面临风险和脆弱性的方法。
它通过分析灾害的根本原因、暴露度和脆弱性,帮助决策者制定灾害风险减轻和应急管理策略。
本文将探讨灾害脆弱性分析的概念、方法和应用,并举例说明其重要性。
灾害脆弱性是指社会和环境系统在面临灾害事件时所表现出的易损性和弱点。
这些脆弱性可以是物理的、社会的或经济的。
物理脆弱性指的是系统的结构、组成和功能易受灾害事件破坏的程度。
社会脆弱性指的是人们对灾害感知和回应能力的弱点。
经济脆弱性指的是经济系统在灾害事件中受到的冲击和恢复能力。
灾害的根本原因包括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和社会因素。
灾害脆弱性分析的方法包括定性和定量方法。
定性方法是通过分析灾害风险相关的因素,比如地理条件、社会经济状况、基础设施等,来确定脆弱性的程度。
定量方法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利用统计数据来估计脆弱性指标的数量化程度。
常用的定量方法包括脆弱性指数、灾害风险模型和脆弱性曲线。
灾害脆弱性分析在灾害风险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它可以帮助决策者了解社会和环境系统在灾害事件中所面临的风险和脆弱性。
通过分析灾害的根本原因、暴露度和脆弱性,决策者可以制定相应的减轻风险和应急管理策略。
其次,灾害脆弱性分析可以帮助决策者优化资源配置和制定政策措施。
通过评估脆弱性的程度和影响因素,决策者可以将有限的资源分配给最需要的地区和人群。
最后,灾害脆弱性分析可以提高公众参与和社会控制的能力。
通过向公众传达风险信息和加强社会控制机制,可以提高社会的灾害适应能力和减轻损失。
一个例子可以帮助解释灾害脆弱性分析的重要性。
假设一些地区经常受到洪水的威胁,而该地区的居民具有较低的教育水平和收入水平。
该地区的住房和基础设施也存在严重的状况。
在这种情况下,灾害脆弱性分析可以帮助决策者了解该地区的脆弱性状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比如,他们可以提高该地区居民的教育水平和收入水平,改善住房和基础设施条件,加强应急预警和救援机制等。
火灾脆弱性分析
医院因为四多(弱势群体多(病人)、建筑多、易燃易爆物品多),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势必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我院作为全县规模较大的二甲医院,可以说人员复杂、流动性大,建筑物密集、交通拥挤,管道、线路密集、易燃易爆物品多,所以灾害性分析必不可少。
一、主要危害
(一)住院楼单体楼层高,弱势群体多(病人多),疏散、扑救难度大,火灾容易蔓延并扩大,易引发群死群伤,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二)医疗设备繁多、财产损失严重。
二、我院脆弱环节
(一)烟火控制困难,虽然我院已按照上级要求切实推行无烟医院,且设置吸烟区,并加大巡查力度,但医院是昼夜服务单位,人员复杂,烟火控制有漏洞。
(二)住院患者因疾病在遇到火灾时自救或自我保护能力差,楼层较高的病区病患(尤其是危重或术后),不好转移。
(三)我院职工多,虽每年组织各类消防培训及采取多形式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但部分职工灭火器材使用的熟练程度有待提高。
(四)由于医疗用房紧张,存在个别疏散通道被医疗用房占用,影响火灾等紧急情况下人为疏散。
二、预防与控制
(一)加大力度对全院职工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培训;
(二)加强防火巡查,对医院各个建筑进行安全检查、隐患排查;
(三)确保各楼宇消防设备完好有效、疏散道畅通;(四)定期开展灭火应急疏散演练。
社区灾害脆弱性分析2023年度背景社区灾害脆弱性分析是评估社区在面临各种灾害时的抵御能力和适应能力的过程。
本文旨在对2023年度社区灾害脆弱性进行分析,为社区提供相关决策和规划的依据。
方法1. 数据收集:收集2023年度社区的各类灾害数据,包括灾害类型、频率和影响程度等信息。
2. 脆弱性评估:基于收集的数据,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对社区的脆弱性进行评估。
定量分析可以使用统计指标和模型,如灾害发生率、灾害损失比例等;定性分析可以采用专家评分法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对社区的社会经济条件、基础设施状况等进行评估。
3. 结果呈现:将评估结果以图表和文字形式进行呈现,清晰地展示社区在各类灾害中的脆弱性变化和差异性。
结果2023年度社区灾害脆弱性的分析结果如下:1. 灾害类型:整合各类灾害数据,分析社区所面临的主要灾害类型,并对其频率和影响程度进行排序和评估。
2. 脆弱性指标:采用多个脆弱性指标,如社区贫困率、基础设施脆弱性、社会资本等,综合评估社区的整体脆弱性水平。
3. 影响因素:分析社区脆弱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地理条件、气候变化、经济条件等,以更好地了解社区的脆弱性形成机制。
4. 社区间差异:对不同社区的脆弱性进行比较,找出脆弱性差异的原因和影响因素,为社区间的资源分配和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结论与建议基于社区灾害脆弱性分析的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 在灾害预警和响应方面,应加强社区居民的意识和培训,提高其抵御灾害的能力。
2. 加强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提高其抗震、抗洪等灾害的能力。
3. 加强社区之间的合作和信息共享,共同应对面临的灾害挑战。
4. 集中资源支持脆弱性较高的社区,降低其在灾害中的风险和损失。
参考文献[1] 张三, 李四. 社区灾害脆弱性分析方法研究[J]. 灾害学报, 2022, 26(1): 1-10.[2] 王五, 钱六. 社区灾害脆弱性评估与规划[J]. 灾害管理与减灾, 2021, 10(2): 50-60.。
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灾害脆弱性分析方法常用的灾害脆弱性分析方法是风险评估矩阵。
风险评估矩阵包含7个方面,分别是发生概率、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服务影响、应急准备、内部反应、外部支持。
一、发生概率。
在确定事件发生的概率时,可以参考已知的数据、以往的历史数据、有关机构的统计数据、专家评价、上级应急预案的要求等.
二、人员伤害.评价人员伤害时,要考虑可能造成的工作人员伤亡、病人与来访者的伤亡、伤者的预后、情感和心理的影响等。
三、财产损失.估计财产损失时,要计算更新的费用、建立临时替代设施的费用、维修的费用、恢复正常所需要的时间等。
四、服务影响。
要关注正常工作的中断、关键物资供应的中断、外部服务的中断、职员的减员、病人到达的受阻、不能履约的情况、不能遵守规定的情况、可能的法律纠纷、公共声誉和形象的损失、医院财政负担的增加等。
五、应急准备.要注意应急预案是否完善、是否经常开展应急演练、是否对工作人员进行了必要的培训、应急物资的情况、应急支援的情况等。
六、内部反应.在评级内部反应的能力时,要考虑到做出有效反应所需要的时间、目前的物资种类和数量能否满足需要、工作人员掌握相关技能的情况、对事件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的预计、有无后备机制、上一级应急预案的要求等.
七、外部反应.在评价外部支持时,要考虑国家和本地的应急反应能力、有关机构签订相互援助协议的情况、与其他同类医院协调的情况、社区志愿者的情况、与物资供应机构签订的应急供应计划或合同的情况等。
风险概率的确定(定性、定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