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广西单招化学模拟试题:玻璃、陶瓷和水泥
- 格式:docx
- 大小:166.27 KB
- 文档页数:10
高二化学上册玻璃陶瓷和水泥同步练习及答案
一、选择题
1.(2014玉树高二检测)下列关于水泥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水泥是以石灰石和黏土为主要原料制得的
B.水泥性质稳定,长期存放不会变质
C.将水泥与水掺和、搅拌并静置后很容易凝固变硬,这叫做水泥的水硬性
D.水泥、沙子和水的混合物叫水泥砂浆,是建筑用的良好的黏合剂
【解析】选B。
石灰石和黏土在高温下发生了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制得水泥熟料,加入石膏调节水泥硬化时间,A正确;水泥具有水硬性,在空气中和水中都能硬化,故水泥易变质,B错误;水硬性是水泥的特性,C正确;水泥砂浆是建筑不可缺少的黏合剂,D正确。
【补偿训练】下列不属于水泥的成分的是( )
A.2CaOSiO2
B.3CaOSiO2
C.2Na2OSiO2
D.3CaOAl2O3
【解析】选C。
普通水泥主要成分:硅酸三钙(3CaOSiO2)、硅酸二钙(2CaOSiO2)、铝酸三钙(3CaOAl2O3),无2Na2OSiO2。
2.(2014邢台高二检测)普通玻璃的成分是Na2SiO3CaSiO36SiO2,在生产过程中加入不同的物质,调整玻璃的化学成分,可以制得具有不同性能和用途的玻璃。
下表所列不正确的是( )
选项A B C D
添加成分Co2O3
(氧化钴) Cu2O Fe2+ PbO
玻璃的色
彩或性能蓝色红色钢化玻璃光学玻璃
【解析】选C。
玻璃中添加Co2O3(氧化钴)呈蓝色,添加Cu2O呈红色,光学玻璃中一般添加PbO;钢化玻璃是将普通退火玻璃先切割成要求尺寸,然后加热到接近软化点的700℃左右,再进行快速均匀地冷却而得到的,不是添加Fe2+。
第三节玻璃、陶瓷和水泥常见硅酸盐产品的比较aCO3SiO21.为什么碱性试剂如NaOH溶液、Na2CO3溶液不能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存放?提示:因为碱性试剂能与玻璃塞的主要成分SiO2反应:2NaOH+SiO2===Na2SiO3+H2O,Na2SiO3具有黏合性,将瓶塞和试剂瓶黏结在一起。
2.玻璃为什么可以被人工吹制成形状不同的制品?提示:普通玻璃是Na2SiO3、CaSiO3、SiO2熔化在一起所得到的物质。
这种物质不是晶体,称作玻璃态物质。
玻璃没有一定的熔点,而是在某个温度范围内逐渐软化,在软化状态时,可以被吹制成任何形状的制品。
3.水泥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应注意什么?提示:由于水泥具有很强的吸水能力,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并与之发生化学反应,故储存和运输水泥的过程中要注意防水、防潮。
►综合拓展一、几种玻璃的特性和用途二、水泥1.石膏的作用:调节水泥硬化时间。
2.用途。
(1)制成水泥砂浆:水泥、沙子和水的混合物。
(2)制混凝土:水泥、沙子和碎石的混合物。
3.水泥易被酸腐蚀。
由于水泥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和铝酸盐,水泥中还含有少量的碳酸盐,所以水泥和水泥制品易被酸(如HCl、HNO3、H2SO4、CH3COOH等)腐蚀。
因此,水泥制品也要防止酸的腐蚀。
4.水泥的质量指标:我国的三个强度等级(42.5、52.5和62.5)表示常用硅酸盐水泥的性能。
等级越高,水泥的性能越好。
►尝试应用1.在面盆、痰盂等铁制品表面烧制搪瓷的目的是(A)A.防止铁生锈且美观B.增大厚度防止磨损C.增大硬度防止撞坏D.美观和杀菌消毒作用解析:在脸盆等铁制品表面烧制搪瓷,能够隔绝空气和水,不但能防止铁生锈,而且美观,A项正确;在茶缸和脸盆等铁制品表面烧制搪瓷的目的不是为了增大硬度,不能防止磨损,也不能杀菌消毒,B、C、D三项错误。
玻璃和陶瓷的新发展1.光导纤维:简称光纤。
(1)成分:SiO2(石英玻璃)。
(2)用途:制作光缆,还用于医疗、信息处理、传能传像、遥测遥控和照明等方面。
第三节玻璃、陶瓷和水泥课时训练10玻璃、陶瓷和水泥一、玻璃1.下列关于玻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制普通玻璃的主要原料是纯碱、石灰石、石英B.普通玻璃的成分主要是硅酸钠、硅酸钙和二氧化硅C.玻璃是几种成分熔化在一起形成的晶体D.玻璃属于硅酸盐材料,没有固定的熔点解析:玻璃并不是几种成分熔化在一起就得到的,必须通过熔融后发生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而得到,而且玻璃不是晶体,因此它没有固定的熔点。
答案:C2.下列关于普通玻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它是人类最早使用的硅酸盐材料B.红色玻璃中含氧化亚铜C.它在加热熔化时有固定的熔点D.无色玻璃是纯净物解析:陶瓷是人类最早使用的硅酸盐材料;Cu2O为红色物质,掺入玻璃显红色;玻璃为混合物,无固定熔点。
答案:B3.钢化玻璃的用途之一是制造汽车车窗,合成钢化玻璃的主要原料是()A.石灰石、纯碱、黏土、硼砂B.纯碱、石灰石、石英C.碳酸钾、石灰石、石英D.水玻璃、石灰石、石英、氧化铅解析:普通玻璃在电炉里熔化急剧冷却即得钢化玻璃,故钢化玻璃成分与普通玻璃相同。
答案:B4.下列与玻璃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①提高SiO2的含量,能提高其化学稳定性和降低其热膨胀系数;②加入B2O3后制成抗化学腐蚀和耐温度急剧变化的玻璃,常用于制造高级的化学反应容器;③加入PbO后制得的光学玻璃折光率高,用于制显微镜等;④加入某些金属氧化物可制成彩色玻璃;加入Co2O3的玻璃呈蓝色,加入Cu2O的玻璃呈红色,加入MnO2的玻璃呈紫色;⑤淡绿色普通玻璃中含有三价铁;⑥把普通玻璃放入钢化炉中加热,接近软化时迅速取出,用冷风急吹即制得钢化玻璃;⑦在玻璃中加入适当的AgBr和CuO的微小晶粒,经过适当的热处理,可制成变色玻璃。
A.①③④⑤⑥⑦B.①②③④⑤⑥C.①②③④⑤⑦D.①②③④⑥⑦解析:在生产过程中加入不同物质,调节玻璃的化学组成,可以制得具有不同性能和用途的玻璃。
如在生产过程中加入某些金属氧化物可制成彩色玻璃。
第三节玻璃、陶瓷和水泥练习【课内巩固】( )1.陶瓷已广泛应用于生活和生产中,下列不属陶瓷制品的是A.电器中的绝缘瓷管B.实验室中的坩埚C.实验室中的试管D.建筑上烧制的砖瓦( )2.下列不属于硅酸盐工业产品的是A.水泥B.玻璃C.陶瓷D.化肥( )3.生产普通玻璃时,可能发生主要的化学反应是A.高温时Na2+SiO2=Na2SiO3B.高温时Na2CO3+SiO2=Na2SiO3+CO2↑C.高温时CaCO3+SiO2=CaSiO3+CO2↑D.高温时Na2CO3+6SiO2+CaCO3=Na2O+CaO+6SiO2+2CO2↑( )4.用二氧化硅和金属氧化物的形式表示硅酸盐的形成,不正确的是A.钙沸石[Ca(Al2SiO10)·3H2O]:CaO·Al2O3·3SiO2·3H2OB.镁橄榄石[Mg2SiO3]:2MgO·SiO2C.正长石[KAlSi3·O8]:K2O·Al2O3·3SiO2D.高岭石[Al2(Si2O5)(OH)4]:Al2O3·2SiO2·2H2O(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因为Na2CO3+SiO2高温Na2SiO3+CO2↑,所以硅酸的酸性比碳酸强B.碳和硅都是ⅣA族的元素,所以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硅的物理性质相似C.二氧化硅既溶于氢氧化钠溶液又溶于氢氟酸,所以二氧化硅是两性氧化物D.二氧化硅是酸的酸酐,但不与水反应产生硅酸( )6.某玻璃中含Na2O、CaO、SiO2的质量比约为10∶9∶58,则此玻璃的组成为A.Na2O·CaO·6H2SiO3B.Na2O·CaO·6SiO2C.2Na2O·2CaO·9SiO2D.6Na2O·6CaO·SiO2( )7.“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高二化学玻璃陶瓷和水泥试题1.过量的泥沙、纯碱、生石灰熔化后生成()①水泥②玻璃③瓷器④混凝土⑤一种硅酸盐产品A.①和④B.②和⑤C.③D.①③⑤【答案】B【解析】泥沙的主要成分是SiO2,与纯碱(Na2CO3)、生石灰(CaO)熔化后发生如下反应:SiO2+Na2CO3Na2SiO3+CO2↑ SiO2+CaO CaSiO3而Na2SiO3、CaSiO3与SiO2的熔合物即玻璃,且玻璃是一种硅酸盐产品,故答案为B2.生产水泥的工人最宜多吃血料,其原因是()A.血料多孔,表面积大,可吸附人体内的矿物尘埃B.营养价值极高C.血料可杀菌消毒D.可医治某些疾病【答案】A【解析】生产水泥的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矿物尘埃,吸入人体后会引起肺等部位的病变。
血料多孔,表面积大,吸附性强,所以生产水泥的工人,最宜多吃血料。
血料的营养价值并不高,不能杀菌消毒,不能医治某些疾病3.陶瓷已广泛应用于生活和生产中,下列不属于陶瓷制品的是()A.电器中的绝缘瓷管B.实验室中的坩埚C.实验室中的试管D.建筑上烧制的砖瓦【答案】D【解析】陶瓷种类主要分为土器、陶器、瓷器、炻器等。
电器中的绝缘瓷管和实验室用的坩埚是瓷器;建筑上烧制的砖瓦是土器;试管属于玻璃制品4.有关材料用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高温结构陶瓷可以制作耐酸设备B.氧化铝陶瓷不可以用于制作耐高温设备C.氮化硅陶瓷可以制造轴承D.光导纤维可用于传能、传像、照明等【答案】B【解析】氧化铝的熔点是2 050℃,可作耐高温设备5.陶瓷表面有一层绚丽多彩的彩釉。
加工方法是在普通釉料中加入一些金属元素,控制烧制时空气的用量(即氧气用量),使其得到不同颜色。
若空气不足,铁、铜、锰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呈现的颜色分别是()A.黑、红、黑褐B.红或黄、蓝、紫褐C.蓝或绿、蓝、黑褐D.红或黄、红、紫褐【答案】A【解析】O2不足时,Fe主要生成FeO为黑色,Cu主要生成Cu2O为红色,Mn主要生成MnO为黑色6.根据水泥、玻璃和陶瓷的生产过程,总结出硅酸盐工业的一般特点是()①原料一定是含硅元素的物质②生成物是硅酸盐③反应条件是高温④发生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A.①和②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由制水泥、玻璃和陶瓷的生产过程,总结出硅酸盐工业的共同点是生成物均是硅酸盐,且在高温下均发生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7.氮化铝广泛应用于电子、陶瓷等工业领域。
2015-2016学年广西省普通高中高三(上)模拟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70分)1.下列标志中,应贴在装有乙醇罐车上的是()A.B.C.D.2.实验室中配制250mL 0.10mol•L﹣1NaOH溶液时,必须使用到的玻璃仪器是()A.锥形瓶B.试管C.分液漏斗D.容量瓶3.硫酸的摩尔质量是()A.98 B.98g C.98mol D.98g/mol4.石英(SiO2)系列光纤,具有低耗、宽带的特点,已广泛应用于有线电视和通信系统,SiO2属于()A.酸B.碱C.盐D.氧化物5.下列过程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酒香扑鼻 B.蜡烛照明C.用金刚石切割玻璃 D.太阳能供热6.在超市购买的食用调和油含有的主要成分属于()A.糖类 B.蛋白质C.无机盐D.油脂7.列物质灼烧时,火焰呈黄色的是()A.NaCl B.K2SO4 C.CaCl2D.CuSO48.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HCl+NaOH═NaCl+H2O B.SO3+H2O═H2SO4C.2Na+Cl22NaCl D.CaCO3 CaO+CO2↑9.下列元素中最高正化合价为+5价的是()A.Mg B.H C.N D.He10.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Na+、OH﹣、HCO3﹣B.Ba2+、OH﹣、Cl﹣C.H+、K+、CO32﹣D.NH4+、NO3﹣、OH﹣11.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A.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钡溶液 Ba2++SO42﹣=BaSO4↓B.钠与水的反应Na+2H2O═Na++2OH﹣+H2↑C.氯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2Cl2+2OH﹣=3Cl﹣+ClO﹣+H2OD.大理石溶于醋酸的反应CaCO3+2CH3COOH═Ca2++2CH3COO﹣+CO2↑+H2O12.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A.CaO+H2O=Ca(OH)2B.2Na+O2 Na2O2C.Fe2O3+2Al 2Fe+Al2O3D.右图所示的反应为吸热反应13.下列物质中,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A.甲烷 B.乙烯 C.苯D.乙酸14.苹果汁是人们喜爱饮料,由于此饮料中含有Fe2+,现榨的苹果汁在空气中会由淡绿色变为棕黄色,若榨汁时加入维生素C,可有效防止这种现象发生.这说明维生素C具有()A.氧化性B.还原性C.碱性 D.酸性15.下列各组元素,属于同一周期的一组是()A.H、Li、Na B.Na、Mg、Ca C.Al、P、S D.N、O、Cl16.当光束分别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A.NaOH溶液B.Fe(OH)3胶体C.C2H5OH溶液D.CuSO4溶液17.实验室可用如图所示装置来进行的实验是()A.制取氧气 B.制取氨气C.碳酸氢钠受热分解 D.制取乙酸乙酯18.可逆反应CO(g)+H2O(g)CO2(g)+H2(g),达到平衡后,有关化学反应限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V正=0 B.V逆=0 C.V正=V逆≠0 D.V正=V逆=019.下列物质与水反应,能放出氧气的是()A.Na B.Na2O C.Na2O2 D.NO220.下列化合物中,既含有共价键,又含有离子键的是()A.O2B.CaO C.CH4D.NaOH21.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蒸馏C.过滤D.稀释浓硫酸22.常愠下铝制容器或铁制容器可贮运浓硫酸,这利用了浓硫酸的()A.强酸性B.吸水性C.脱水性D.强氧化性23.有机物CH3CH2CH2CH3和CH3CH(CH3)2的关系是()A.互为同位素B.互为同系物C.互为同分异构体D.互为同种物质24.下列关于1.5mol 氢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质量是 4 gB.体积是 33.6 LC.电子数是3D.分子数约为1.5×6.02×1023个25.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物质是()A.AlCl3B.NaAlO2C.Al(OH)3D.Na2CO326.如图为铜锌原电池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负极发生氧化反应B.烧杯中的溶液变为蓝色C.电子由铜片通过导线流向锌片D.该装置能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27.二氧化硫能够使品红溶液褪色,表现了二氧化硫的()A.氧化性B.还原性C.漂白性D.酸性氧化物的性质28.能使FeSO4与KSCN混合溶液变为红色的试剂是()A.稀硫酸B.新制氯水 C.硝酸银溶液D.澄清石灰水29.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NaCl的电子式:B.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C.Mg原子结构示意图:D.乙酸乙酯的分子式:C4H8O230.下列溶液中,c(H+)最大的是()A.0.1mol/L HCl溶液B.0.1mol/L NaOH溶液C.0.1mol/L H2SO4溶液D.0.1mol/L CH3COOH溶液31.在盛有溴水的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苯、四氯化碳和酒精,振荡后静置,出现如图所示现象,则加入的试剂分别是()A.①是苯,②是CCl4,③是酒精B.①是酒精,②是CCl4,③是苯C.①是CCl4,②是苯,③是酒精D.①是苯,②是酒精,③是CCl432.下列属于电解质的是()A.蔗糖 B.盐酸 C.酒精 D.氢氧化钠33.节能减排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下列举措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A.自2008年6月1日起,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B.包装盒、快餐盒等全部用聚苯乙烯生产,以减少木材的使用C.农村大力发展沼气,将废弃的秸杆转化为清洁高效的能源D.推广使用乙醇汽油作汽车燃料34.欲将溶液中的Al3+沉淀完全,最合适的试剂是()A.NaOH溶液B.氨水 C.Na2SO4溶液D.NaCl溶液35.如图所示的某有机反应,其反应类型为()A.取代反应 B.加成反应 C.水解反应 D.氧化反应二、填空与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10分)36.如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每个数字序号代表一种短周期元素.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元素③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2)②、③两元素的原子半径较大的是(填元素符号);(3)④和⑤两种元素的金属性较强的是(填元素符号);(4)元素③和元素⑥的氢化物均极易溶于水,用两根玻璃棒分别蘸取它们的浓溶液,相互接近时,可看到大量的白烟,写出产生该现象的化学方程式.37.洪灾过后,饮用水的消毒杀菌成为抑制大规模传染性疾病暴发的有效方法之一.漂白粉是常用的消毒剂.(1)工业上将氯气通入石灰乳制取漂白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填化学式).38.铝是一种活泼的金属,在高温下能与Fe2O3反应生成Fe和Al2O3.该反应中(填化学式)是还原剂,(填化学式)氧化剂.当反应2mol Fe2O3时,转移了mol电子.三、实验与探究题(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0分)39.现有Na2CO3和NaHCO3两种白色固体物质:Ⅰ.欲探究Na2CO3和NaHCO3稳定性的相对强弱,两同学分别设计了以下两组装置:请回答:①如甲图所示,分别用Na2CO3和NaHCO3做实验,试管②中的试剂是(填字母序号).a.稀H2SO4 b.NaOH溶液 c.Ca(OH)2溶液②如乙图所示,试管④中装入的固体应该是(填化学式).③通过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Na2CO3比NaHCO3的稳定性(填“强”或“弱”).Ⅱ.欲鉴别两种固体物质可选用的试剂是.Ⅲ.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两种物质的溶液与同浓度的盐酸反应,反应速率快的是(填化学式).40.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用如下三套实验装置及化学药品(其中碱石灰为固体氢氧化钠和生石灰的混合物)制取氨气.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①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②三位同学用上述装置制取氨气时,其中有一位同学没有收集到氨气(如果他们的实验操作都正确),你认为没有收集到氨气的同学是(填“甲”、“乙”或“丙”),收集不到氨气的主要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③检验氨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简述操作方法、现象和结论).四、“二选一”选做题《化学与生活》41.(1)合理膳食,保持营养均衡,是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①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它在人体内最终分解为.A.葡萄糖 B.氨基酸 C.脂肪酸②现有下列五种物质 A.食盐 B.食醋 C.苹果汁 D.葡萄糖 E.青霉素,请按下列要求填空(填序号).富含维生素C的是;可直接进入血液,补充能量的是;应用最广泛的抗生素之一的是;即可作为调味剂,又可作为防腐剂的是;食用过多会引起血压升高、肾脏受损的.42.材料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合理使用材料可以改善我们的生活.①居室装修所使的人造板材会释放出一种挥发性物质,长期接触会引起过敏性皮炎,免疫功能异常,该挥发性物质是.A.酒精 B.蔗糖 C.甲醛②一般情况下,合金比组成它的成分金属硬度(填大、小).③常用来作半导体的物质是(填化学式);用作食品保鲜膜的高分子材料的结构简式为.《有机化学基础》43.化合物A的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从A出发,可发生图示的一系列反应,G是一种油状有果香味的物质.请推断回答下列问题:(1)A分子的核磁共振氢谱图中应有的组峰数为A.1 B.2 C.3 D.4(2)反应②的反应类型为A.取代反应B.加成反应C.消去反应D.氧化反应(3)①E和F所含官能团的名称分别为和.②化合物A的空间构型为.③已知G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具有C、E中的官能团,其结构简式为.④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⑤E的结构简式为.2015-2016学年广西省普通高中高三(上)模拟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70分)1.下列标志中,应贴在装有乙醇罐车上的是()A.B.C.D.【考点】化学试剂的分类.【分析】依据乙醇常温下为液体、容易燃烧的性质解答.【解答】解:A.该标志表示易燃液体,故A正确;B.该标志表示剧毒品,故B错误;C.该标志表示放射性物品,故C错误;D.该标志表示腐蚀品,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危险品标志的识别,难度不大,了解乙醇的性质、各个标签所代表的含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实验室中配制250mL 0.10mol•L﹣1NaOH溶液时,必须使用到的玻璃仪器是()A.锥形瓶B.试管C.分液漏斗D.容量瓶【考点】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专题】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试剂.【分析】根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步骤选择需要的仪器,一般用托盘天平称量,用药匙取药品,在烧杯中溶解,并用玻璃棒搅拌,冷却后转移到250ml容量瓶中,并用玻璃棒引流,当加水至液面距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至溶液凹面与刻度线水平相切,盖好瓶塞,摇匀,据此判断即可.【解答】解:操作步骤有称量、溶解、移液、洗涤、定容、摇匀等操作,一般用托盘天平称量,用药匙取药品,在烧杯中溶解,并用玻璃棒搅拌,冷却后转移到250ml容量瓶中,并用玻璃棒引流,当加水至液面距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至溶液凹面与刻度线水平相切,盖好瓶塞,摇匀.所以需要的仪器为托盘天平、药匙、250mL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故所给的仪器中一定用到250ml的容量瓶,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溶液的配制,难度不大,清楚实验操作的步骤以及每步操作需要仪器确定反应所需仪器是解题的关键.3.硫酸的摩尔质量是()A.98 B.98g C.98mol D.98g/mol【考点】摩尔质量.【专题】化学用语专题.【分析】摩尔质量为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表达式为M=,单位为g/mol;摩尔质量以g/mol为单位时,在数值上与粒子的相对原子量或相对分子量的数值相等,据此进行解答.【解答】解:硫酸的相对分子量为98,在数值上,摩尔质量单位为g/mol时,硫酸的摩尔质量与其相对分子量相等,所以硫酸的摩尔质量为98g/mol,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摩尔质量的与相对分子量的关系,题目难度不大,注重了基础知识的考查,明确摩尔质量的概念、摩尔质量与相对分子量的关系是解答关键.4.石英(SiO2)系列光纤,具有低耗、宽带的特点,已广泛应用于有线电视和通信系统,SiO2属于()A.酸B.碱C.盐D.氧化物【考点】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专题】物质的分类专题.【分析】根据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酸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碱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二氧化硅是由硅原子和氧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是一种重要的非金属氧化物,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类别的判别,抓住氧化物、酸、碱、盐的特征、熟悉常见的物质的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5.下列过程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酒香扑鼻 B.蜡烛照明C.用金刚石切割玻璃 D.太阳能供热【考点】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专题】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专题.【分析】A.酒香扑鼻是酒精易挥发;B.蜡烛照明是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C.用金刚石切割玻璃是利用金刚石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最坚硬的物质这一性质;D.太阳能供热是太阳能转化为热能.【解答】解:A.酒香扑鼻是酒精易挥发,属于物理性质,故A错误;B.蜡烛照明是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是化学变化,故B正确;C.用金刚石切割玻璃是利用金刚石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最坚硬的物质这一性质,属于物理性质,故C错误;D.太阳能供热是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变化的概念,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6.在超市购买的食用调和油含有的主要成分属于()A.糖类 B.蛋白质C.无机盐D.油脂【考点】油脂的性质、组成与结构.【专题】有机化学基础.【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和营养素的食物来源判断,食用油的主要成分是油脂,据此分析.【解答】解:A.糖类主要存在于植物种子或块茎及制品中,如大米、面粉、玉米等,故A错误;B.蛋白质分为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主要存在于动物的肌肉和某些植物的果实内,故B错误;C.无机盐广泛存在于人类所摄取的各种食物中,故C错误;D.食用油的主要成分是油脂,油脂的摄主要通过食用油来完成,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油脂的来源,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7.列物质灼烧时,火焰呈黄色的是()A.NaCl B.K2SO4 C.CaCl2D.CuSO4【考点】焰色反应.【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分析】多种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会使火焰呈现特殊的颜色,化学上叫焰色反应;下表为部分金属元素的焰色: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某些化学物质在灼烧时,火焰呈特殊颜色,灼烧钠盐,火焰的颜色呈黄色.A、NaCl含有钠元素,故A正确;B、K2SO4不含钠元素,焰色反应颜色为紫色,故B错误;C、CaCl2不含钠元素,焰色反应为绿色,故C错误;D、CuSO4不含钠元素,故焰色反应不显黄色,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了焰色反应的应用,熟知金属与金属化合物的焰色反应的现象及其应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8.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HCl+NaOH═NaCl+H2O B.SO3+H2O═H2SO4C.2Na+Cl22NaCl D.CaCO3 CaO+CO2↑【考点】氧化还原反应.【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分析】含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B、D中均不含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均为非氧化还原反应,只有C中Na元素的化合价升高,Cl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为氧化还原反应,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为高频考点,把握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9.下列元素中最高正化合价为+5价的是()A.Mg B.H C.N D.He【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专题】原子组成与结构专题.【分析】根据元素所在的主族的族序数判断,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主族的族序数,稀有气体的化合价通常看做0价.【解答】解: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主族的族序数,则Mg的最高正价为+2价,H的最高正价为+1价,N的最高正价为+5价,He的化合价为0;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元素化合价的判断,注意根据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主族的族序数分析,题目难度不大.10.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Na+、OH﹣、HCO3﹣B.Ba2+、OH﹣、Cl﹣C.H+、K+、CO32﹣D.NH4+、NO3﹣、OH﹣【考点】离子共存问题.【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A.氢氧根离子与碳酸氢根离子离子反应生成碳酸根离子和水;B.Ba2+、OH﹣、Cl﹣离子之间不满足离子反应发生条件;C.氢离子能够与碳酸根离子反应;D.铵根离子能够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一水合氨.【解答】解:A.HCO3﹣与OH﹣离子发生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B.Ba2+、OH﹣、Cl﹣之间不发生反应,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故B正确;C.CO32﹣与H+发生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D.OH﹣与铵根离子发生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共存的正误判断,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明确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一般情况:(1)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之间;(2)能生成难溶物的离子之间;(3)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之间;(4)能发生络合反应的离子之间(如 Fe3+和 SCN﹣)等;试题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训练和检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1.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A.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钡溶液 Ba2++SO42﹣=BaSO4↓B.钠与水的反应Na+2H2O═Na++2OH﹣+H2↑C.氯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2Cl2+2OH﹣=3Cl﹣+ClO﹣+H2OD.大理石溶于醋酸的反应CaCO3+2CH3COOH═Ca2++2CH3COO﹣+CO2↑+H2O【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分析】A.漏写生成氢氧化铜的离子反应;B.电子、电荷不守恒;C.电子、电荷不守恒;D.反应生成醋酸钙、水、二氧化碳.【解答】解:A.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钡溶液的离子反应为Cu2++2OH﹣+Ba2++SO42﹣=BaSO4↓+Cu(OH)2↓,故A错误;B.钠与水的反应的离子反应为2Na+2H2O═2Na++2OH﹣+H2↑,故B错误;C.氯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为Cl2+2OH﹣=Cl﹣+ClO﹣+H2O,故C错误;D.大理石溶于醋酸的反应的离子反应为CaCO3+2CH3COOH═Ca2++2CH3COO﹣+CO2↑+H2O,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反应的书写,为高频考点,把握发生的反应及离子反应的书写方法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复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12.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A.CaO+H2O=Ca(OH)2B.2Na+O2 Na2O2C.Fe2O3+2Al 2Fe+Al2O3D.右图所示的反应为吸热反应【考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根据常见的放热反应有:所有的物质燃烧、所有金属与酸反应、金属与水反应,所有中和反应;绝大多数化合反应和铝热反应;常见的吸热反应有:绝大数分解反应,个别的化合反应(如C和CO2),少数分解置换以及某些复分解(如铵盐和强碱).【解答】解:A.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属于放热反应,放出热量,故A错误;B.钠的燃烧属于放热反应,放出热量,故B错误;C.铝热反应属于放热反应,放出热量,故C错误;D.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是吸热反应,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的热量变化,学生应注重归纳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吸热或放热的反应,对于特殊过程中的热量变化的要熟练记忆来解答此类习题.13.下列物质中,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A.甲烷 B.乙烯 C.苯D.乙酸【考点】乙烯的化学性质.【专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分析】酸性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酸性高锰酸钾能氧化的有机物有:含有碳碳双键或三键的有机物、连接苯环的碳原子上有H原子的有机物、含有醛基的有机物等.【解答】解:A.甲烷性质较稳定,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不反应,故A错误;B.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乙烯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所以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B正确;C.苯性质较稳定,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不反应,所以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C错误;D.乙酸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所以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以酸性高锰酸钾的氧化性为载体考查了有机物的结构,注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能氧化连接苯环的碳原子上有H原子的有机物,使其生成苯甲酸.14.苹果汁是人们喜爱饮料,由于此饮料中含有Fe2+,现榨的苹果汁在空气中会由淡绿色变为棕黄色,若榨汁时加入维生素C,可有效防止这种现象发生.这说明维生素C具有()A.氧化性B.还原性C.碱性 D.酸性【考点】铁盐和亚铁盐的相互转变.【专题】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分析】根据苹果汁在空气中会由淡绿色变为棕黄色,可知铁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而加入维生素C,能使铁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并利用氧化还原反应来分析.【解答】解:在空气中,氧气能够把+2价铁氧化成+3价;而加入维生素C则能防止这种氧化,说明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与三价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明确铁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是解答的关键,学生应理解氧化反应概念来解答.15.下列各组元素,属于同一周期的一组是()A.H、Li、Na B.Na、Mg、Ca C.Al、P、S D.N、O、Cl【考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分析】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时,则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同一周期,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H只有1个电子层,Li有2个电子层,Na有3个电子层,则不在同一周期,故A错误;B.Na、Mg有3个电子层,二者同周期,而Ca有4个电子层,Ca与Na、Mg不在同一周期,故B错误;C.Al、P、S都有3个电子层,则在同一周期,故C正确;D.N、O有2个电子层,二者同周期,Cl有3个电子层,与N、O不在同一周期,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明确原子的电子排布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难度不大.16.当光束分别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A.NaOH溶液B.Fe(OH)3胶体C.C2H5OH溶液D.CuSO4溶液【考点】胶体的重要性质.【分析】依据分散系的分类和性质分析,胶体分散系具有丁达尔现象,只要判断出分散系是胶体即可.【解答】解:胶体粒子的微粒直径在1﹣100nm之间,分散质微粒直径小于1﹣100nm的是溶液,大于1﹣100nm的是浊液;NaOH溶液、C2H5OH溶液、硫酸铜溶液属于溶液,无丁达尔效应;氢氧化铁胶体分散质大小:1nm~100nm,属于胶体,有丁达尔效应;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胶体的性质,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的特有性质,题目较简单.17.实验室可用如图所示装置来进行的实验是()A.制取氧气 B.制取氨气C.碳酸氢钠受热分解 D.制取乙酸乙酯【考点】实验装置综合.【专题】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反应装置的特点是加热液体生成气体(或蒸汽),且导管不能插入液面以下,说明气体易溶于水,应防止倒吸,以此解答.【解答】解:A.实验室制备氧气应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为固体,试管口应向下倾斜,且生成氧气应用排水法收集,故A错误;B.实验室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加热制备氨气,为固体,试管口应向下倾斜,且生成氨气用排空气法收集,故B错误;C.碳酸氢钠受热分解,试管口应向下倾斜,故C错误;D.实验室用乙醇和乙酸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制备乙酸乙酯,乙酸乙酯中混用乙醇、乙酸,导管不能插入到液面以下,防止倒吸,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制备实验,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为高频考点,注意把握相关物质的性质以及制备方法,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难度不大.18.可逆反应CO(g)+H2O(g)CO2(g)+H2(g),达到平衡后,有关化学反应限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V正=0 B.V逆=0 C.V正=V逆≠0 D.V正=V逆=0【考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分析】根据可逆反应的特征为动态平衡,当达到平衡后V正=V逆≠0判断.【解答】解:当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又是动态平衡,所以V正=V≠0,故C正确;逆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难度不大,注意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为0.19.下列物质与水反应,能放出氧气的是()A.Na B.Na2O C.Na2O2 D.NO2【考点】钠的化学性质;钠的重要化合物.【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氧化钠可以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金属钾和水剧烈反应产生氢气,二氧化氮和水反应产生硝酸和一氧化氮.【解答】解:A、金属钠和水剧烈反应产生氢氧化钾和氢气,不放氧气,故A错误;B、氧化钠可以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不放氧气,故B错误;C、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故C正确;D、二氧化氮和水反应产生硝酸和一氧化氮,不放氧气,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性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要求同学们加强基本知识的记忆,以便灵活应用.20.下列化合物中,既含有共价键,又含有离子键的是()A.O2B.CaO C.CH4D.NaOH【考点】化学键.【分析】一般来说,活泼金属与非金属形成离子键,非金属之间形成共价键,以此来解答.。
第三章第三节玻璃陶瓷和水泥班级姓名评价1、在制取水泥、玻璃的生产中,共同使用的原料是()A、纯碱B、石灰石C、石英D、焦炭2、下列有关物质与其用途(括号内为其用途)不相对应的是()A、SiO2(制光导纤维)B、Si和Ge(半导体材料)C、钢化玻璃(汽车窗玻璃)D、氮化硅陶瓷(作导热剂)3、我国及美、日等国家已研制出一种陶瓷柴油机,这种柴油机中发动机部件的受热面是一种耐高温且不易传热的材料制造的,这种材料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的()A、氧化铝陶瓷B、氮化硅陶瓷C、光导纤维D、玻璃钢4.有关高温结构陶瓷和光导纤维的说法正确的是()A、高温结构陶瓷弥补了金属材料的弱点,但是硬度却远远低于金属材料B、氮化硅陶瓷是一种重要的结构材料,具有超硬性,它不与任何无机酸反应C、光导纤维是一种高质量传导光信息的玻璃纤维D、光导纤维的抗干扰性能好,不发生电辐射,通讯质量高,能防窃听的性质都很活泼5、下列各组物质的主要成分都是硅酸盐的是()A、石英玻璃B、光学玻璃C、陶器和瓷器D、地壳和半导体材料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因SiO2不溶于水,故H2SiO3不是SiO2对应的酸B、CO2通入水玻璃(Na2SiO3溶液)中可以得到硅酸C、CO2通入饱和氯化钙溶液中能生成白色沉淀D、纯的SiO2就是水晶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它可以与强碱反应但不能跟任何酸反应B、依据SiO2 + CaCO3 ==== CaSiO3 + CO2↑的反应,可以推知硅酸的酸性比碳酸强C、二氧化碳气体通过硅酸钠溶液中可以制得硅酸D、二氧化硅可以用来制取光导纤维8、普通玻璃是(混合物、纯净物),玻璃可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软化,制成工艺品等。
这是因为玻璃是一种物质,没有固定的。
9.制造普通水泥的主要原料有和。
普通水泥的主要成分有(写名称)、和,它们的化学式分别是、、和。
水泥的主要特性是。
1.与普通玻璃成分相同的物质是( )A.石英玻璃B.水玻璃C.钢化玻璃D.光学玻璃解析:石英玻璃是二氧化硅,水玻璃是硅酸钠的水溶液,光学玻璃是普通玻璃中加入了其他物质。
答案:C2.从“南澳一号”沉船中打捞出大量精美陶瓷,陶瓷材料属于( )A.金属材料B.无机非金属材料C.合成高分子材料D.天然高分子材料解析:陶瓷是硅酸盐产品,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答案:B3.制造水泥的原料熔融后发生了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
下列对硅酸盐水泥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硅酸盐、铝酸盐、石膏等物质的混合物B.水泥砂浆又称混凝土C.具有水硬性,在空气或水中都能硬化,硬化是化学变化过程D.钢筋混凝土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复合材料之一解析:水泥的主要成分是硅酸三钙、硅酸二钙和铝酸三钙,可看作硅酸盐和铝酸盐,石膏是为了调节水泥硬化速度,A项正确;水泥砂浆在建筑上用作黏合剂,混凝土是水泥、沙子和碎石按一定比率的混合物,直接用于建造桥、房屋等建筑,两者不是同一种物质,B项错误;水泥硬化的过程中石膏与水泥中的硅酸三钙、铝酸三钙起反应,生成凝胶状物质,故硬化属于化学变化,C项正确。
答案:B4.下列关于陶瓷、水泥等装修材料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制作陶瓷的主要原料是黏土B.玻化砖是所有瓷砖中最硬的一种C.生产普通硅酸盐水泥的主要原料是黏土、石灰石和石英D.水泥、沙子和水的混合物叫水泥砂浆解析:结合教材上的知识对选项逐个分析,不难看出选项C错误。
生产普通硅酸盐水泥的主要原料是黏土和石灰石,没有石英。
黏土的主要化学成分是Al2O3·2SiO2·2H2O,所以普通水泥的主要成分是硅酸三钙(3CaO·SiO2)、硅酸二钙(2Ca O·SiO2)和铝酸三钙(3CaO·Al2O3)等。
D选项中要注意水泥砂浆和混凝土之间的区别,水泥、沙子、碎石的混合物是混凝土。
答案:C5.有关普通玻璃、水泥和陶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制造普通玻璃、水泥和陶瓷的一种共同原料是石灰石B.三者的化学组成中都有硅元素C.实验室里的坩埚、蒸发皿都是玻璃制品D.光导纤维的质量小而且细,传导声音的能力特别强解析:制造普通玻璃的原料是纯碱、石灰石和石英,制造水泥的原料是石灰石和黏土,制造陶瓷的主要原料是黏土,A项错误;石英的成分是SiO2,水泥的主要成分是3CaO·SiO2等,黏土的主要成分为Al2O3·2SiO2·2H2O,可见普通玻璃、水泥和陶瓷中都含硅元素,B项正确;实验室里的坩埚、蒸发皿都是陶瓷制品,C项错误;光导纤维传导的是光信号而不是声音信号,D项错误。
人教版化学高二选修1第三章第三节玻璃、陶瓷和水泥同步练习(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 O、Si、Al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三种元素,Na、Mg、Cl是海水中的重要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普通玻璃、水泥成分中都含有O、Si、Al三种元素B . 从海水中制备Na、Mg、Al三种元素单质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C . 电解熔融状态的SiO2、Al2O3可以制得Si、Al,且都有氧气生成D . 加热蒸干NaCl、MgCl2溶液时可以得到晶体NaCl、MgCl22. (2分)材料与化学密切相关,表中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 . AB . BC . CD . D3. (2分) (2016高二上·扬州期中)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 铅笔芯不含铅B . 陶瓷都易摔碎C . 有机玻璃不属于玻璃D . 纯碱不属于碱4. (2分)下列关于普通玻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 玻璃是人类是早使用的硅酸盐材料B . 玻璃在加热熔化时有固定的熔点C . 制普通玻璃的主要原料是纯碱、石灰石、石英D . 普通水泥的成分主要是硅酸钠、硅酸钙和二氧化硅5. (2分)下列有关物质的应用或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 . 运用水玻璃堵塞管道,是因为水玻璃显碱性B . 配制碘水时,常加入少量的KI,目的是防止I2被还原C . 用酸化的高锰酸钾与H2O2可制取少量氧气,KMnO4作催化剂D . 明矾[KAl(SO4)2•12H2O]净水和液氯(Cl2)净水的原理不相同6. (2分) (2017高一上·无锡期末) 下列物质中,主要成分不是硅酸盐的是()A . 陶瓷B . 大理石C . 玻璃D . 水泥7. (2分) (2019高三上·呼兰月考)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 二氧化硅是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的常用材料B . 中国古代利用明矾溶液的酸性清除铜镜表面的铜锈C . 维生素 C 易被氧气氧化,用作食品抗氧化剂D . 汉代烧制出“明如镜、声如磬”的瓷器,其主要原料为黏土8. (2分) (2018高三上·莆田期中)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或用途的说法正确的是()A . 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铁的弱,铜不能与任何强酸发生反应B . 制水泥和玻璃都用石灰石作原料C . 利用Al2O3制作的坩埚,可用于熔融烧碱D . 浓硫酸可用作干燥剂是因为其具有强氧化性9. (2分)黏土和石灰石高温煅烧后再加入适量的石膏磨成细粉,所得的产品是()①水泥②玻璃③瓷器④混凝土⑤一种硅酸盐.A . ①②B . ①⑤C . ③D . ②10. (2分) (2016高一上·广州期末) 下列说法或叙述中正确的是()A . 硫酸、纯碱、氯酸钾、氧化钠分别属于酸、碱、盐、碱性氧化物B . 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NaOH溶液中,加热煮沸,可制得Fe(OH)3胶体C . 反应8NH3+3Cl2═N2+6NH4Cl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是3:2D . 氯气的水溶液能导电,因此氯气属于电解质11. (2分) (2016高二下·汕头期末) 下列物质不是硅酸盐材料的是()A . 水泥B . 玻璃C . 石灰石D . 陶瓷12. (2分) (2020高三上·哈尔滨期中) 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易溶于水、高效的多功能水处理剂。
2016年广西单招化学模拟试题:玻璃、陶瓷和水泥【试题内容来自于相关网站和学校提供】1:材料科学、能源科学、信息科学是二十一世纪的三大支柱产业。
在信息通信方面,能同时传输大量信息,且具有较强抗干扰能力的材料是A、光导纤维B、塑料C、橡胶D、纤维2:饮用水的消毒剂有多种,其中杀菌能力强且不影响水质的理想消毒剂是( )A、液氯B、臭氧C、漂白粉D、石灰3:公安部发布法令:从2011年5月1日起,醉酒驾驶机动车将一律入刑。
下列关于酒精的叙述错误的是A、化学名称为乙醇B、易挥发C、常用作有机溶剂D、不能燃烧4:2011年西安世园会吉祥物长安花外部材料为纯羊毛线,内充物为无毒的聚酯纤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羊毛与聚酯纤维的化学成分不相同B、聚酯纤维和羊毛在一定条件下均能水解C、该聚酯纤维单体为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D、由单体合成聚酯纤维的反应属加聚反应5:根据生活经验,下列物质按酸碱性的一定顺序依次排列,正确的是A、厕所清洁剂厨房清洁剂醋肥皂B、醋厕所清洁剂洗衣液厨房清洁剂C、厕所清洁剂醋肥皂厨房清洁剂D、厨房清洁剂醋肥皂厕所清洁剂6:现有NaCl、Na 2O 2、NaHCO 3和Na 2SiO 3等多种重要的化合物。
请用化学式填空:(1) 常作为潜水艇和呼吸面具中氧气来源的淡黄色固体是;(2) 常用于焙制糕点的是;(3) 可用于制备硅胶和木材防火剂的是。
7:(4分)小苏打是厨房里的常见物质,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请写出小苏打的化学式,若食盐中可能混入了少量小苏打,用下列厨房中的进行检验。
A 。
白酒B、食醋C、酱油D、白糖8:某地区使用含较少Ca 2+、Mg2+的天然水按下列四个步骤制取自来水。
回答下列问题:(1)该地区的天然水属于(“硬水”或“软水”)(2)在第一步中需要加入凝聚剂,常用的凝聚剂可以是(任填一种凝聚剂名称)(3)常用液氯作为消毒剂,其原理是9:(10分)、新的课程理念要求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公民素养,让知识走进社会、走进生活,充分体现化学的社会价值,下面是两则生活中的化学知识,请按要求作答:(1)硅及其化合物在无机非金属材料中一直扮演着主要的角色,则:①有下列物品或设备:a陶瓷餐具 b门窗玻璃 c硅太阳能电池 d水晶镜片e计算机芯片 f石英光导纤维用到硅单质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标号,下同)所用材料为SiO 2或要用到SiO 2的是___________所用材料为硅酸盐的是___________②赏心悦目的雕花玻璃是用下列物质中的一种对玻璃进行刻蚀而制成的,这种物质是:A盐酸 B氢氟酸 C烧碱 D纯碱(2)病人输液用的葡萄糖注射液是葡萄糖(化学式C 6H 12O 6)的水溶液,其标签上的部分内容如图所示,利用标签所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①该注射液中葡萄糖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_______②该注射液中葡萄糖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③如果要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葡萄糖溶液250ml,所需仪器除了托盘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外,还缺少的仪器是___________10:(1)新华网成都8月27日电(记者党文伯)记者27日从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了解到,26日23时20分,宣汉县上峡乡柳茂村一非法煤井发生瓦斯事故,目前已致2死、3伤、2人被困。
瓦斯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其化学式为。
事故处理专家在处理瓦斯爆炸现场时,提出采用注水或注液氮的灭火方案。
你觉得注入液氮可以灭火的原因是:。
(2)2008北京奥运会火炬设计具有浓烈的中国特色,设计灵感来自中国传统的纸卷轴,用源于汉代的漆红色绘制出祥云图案,高雅华丽、内涵厚重。
火炬长72厘米,重985克,燃料为丙烷(C 3H 8),燃烧的火焰颜色为亮黄色,在强光和日光情况下均可识别和拍摄,燃烧的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火炬外形制作材料为可回收的铝合金环保材料,火炬的下半部喷涂高触感橡胶皮革漆,手感舒适不易滑落,这是首次创造性的在奥运火炬上使用这一材料。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①在该火炬材料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②请写出丙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③用丙烷作奥运会火炬燃料的优点是(写一条)。
11:(6分)(下图是某厂生产的某种加钙食盐包装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请阅读后回答以下问题:(1)为了检验此盐中是否含有碘酸钾,可用KI-淀粉溶液和稀盐酸做试剂进行检测。
加入KI-淀粉溶液和稀盐酸后,若盐中含有碘酸钾,则会发生如下反应:KIO-3+ 5KI + 6HCl = 6KCl+3I 2+3H 2O,生成的I 2遇淀粉变蓝。
在上述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
(3分)(2)为了测定此盐的钙元素含量,取10克此盐溶于水,加入足量盐酸,生成标准状况下67.2ml二氧化碳气体。
请计算此加钙食盐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取2位有效数字)。
(3分)12:(16分)聚乙烯醇是生产合成纤维——维纶、黏合剂——胶水、涂料、婴儿尿不湿布料的一种重要化工原料。
聚乙烯醇因具有水溶性,不释放有机溶剂污染环境而备受人们的喜爱。
下面是生产聚乙烯醇的一种反应原理。
羧酸酯RCOOR′在催化剂存在时可跟R″OH醇发生如下反应(R′,R″是两种不同的烃基):RCOOR′+R″OH RCOOR″+R′OH,此反应称为酯交换反应,常用于有机合成中,在合成维纶的过程中,有一个步骤是把聚乙酸乙烯酯转化成聚乙烯醇,这一步就是用过量的甲醇进行酯交换反应来实现的。
请完成下列问题:(1)反应中甲醇为什么要过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聚乙烯醇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聚乙酸乙烯酯与甲醇进行酯交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水解反应类似,在一定条件下,酯也能发生氨解反应。
请写出下列反应方程式,并指出反应类型。
(4)聚乙酸乙烯酯的水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聚乙酸乙烯酯的氨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将下列制造化妆品的原料与相应的作用用线连接起来硬脂酸散射紫外线氢氧化钾护肤作用乙酸乙酯制表面活性剂钛白粉溶剂表面活性剂形成乳化体14:(11分)为熔制钾玻璃准备如下熔料:360份重的石英砂,67.2份重的苛性钾和88.8份重的熟石灰。
假定这些熔料不含杂质。
(1)计算在制得的钾玻璃中各氧化物的质量分数。
(2)用氧化物的形式表示钾玻璃的组成。
15:医用化学杂志曾报道,有一种功能高分子材料为聚乙交酯纤维材料C,用这种功能高分子材料制成的手术缝合线比天然高分子材料的肠线好。
它的合成过程如图2-5:图2-5(1)写出A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由A制取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可用作医用的高分子材料须具备哪些特性?答案部分1、A试题分析:A、光导纤维能够使光线全反射,因此常用于光导纤维,正确;而塑料、橡胶、纤维都没有同时传输大量信息,且具有较强抗干扰能力,因此选项是A。
考点:考查物质的性质的应用的知识。
2、B略3、D试题分析:酒精化学名称为乙醇,是一种易挥发、易燃烧的有机物。
故选D。
考点:酒精的性质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有关酒精的性质的知识,题目难度易,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4、D本题通过世园会吉祥物材料考查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组成、合成及性质。
羊毛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属蛋白质类,故A正确;蛋白质类和酯类在一定条件下均水解,B正确;聚酯纤维可由下列反应合成+nHOCH 2CH 2OH―→+2nH 2OO,此反应属于缩聚反应,故C正确,D错误。
5、C试题分析:此题重点考察化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学会运用学过的化学知识来解决或解释生活中的问题或n 现象。
厕所清洁剂溶解的是马桶中污垢,具有强酸性,酸性强于醋;厨房清洁剂是要清除油污,具有较强的碱性,运用的是油脂在碱性条件下可以水解为可溶的物质而除去,碱性强于肥皂。
考点:化学与生活有关的生活常识。
6、(1) Na 2O 2;(2) NaHCO 3;(3) Na 2SiO 3。
试题分析:(1) Na 2O 2是淡黄色固体且和CO 2反应生成O 2,常作为潜水艇和呼吸面具中氧气来源;(2) NaHCO 3俗称小苏打,常用于焙制糕点;(3)Na 2SiO 3的水溶液俗称硅胶。
考点:无机物的性质及用途元素化合物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常见无机化合物的性质及其用途,难度不大,掌握好基础知识很容易解得本题。
7、(4分) NaHC0 3 B( 每空2分)略8、(1)软水(2)明矾等(3)液氯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能杀灭水中的细菌试题分析:(1)软水指的是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2)凝聚剂(coagulant)指的是让不稳定的胶体微粒(或者凝结过程中形成的微粒)聚合在一起形成集合体的过程中所投加的药剂的统称。
常用凝聚剂有固体硫酸铝、液体硫酸铝、明矾、聚合氯化铝、三氯化铁、硫酸亚铁等。
(3)液氯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能杀灭水中的细菌。
考点:水。
9、(10分)、(1)① c e d f a b ② B 答全对每空1分,共4分(2)180g/mol; 0.3mol/L;250ml容量瓶每空2分,共6分略10、略11、(6分)(1)5:1,(3分)(2) 1.2% (3分)略12、(1)使平衡向右移动酯交换反应完全(2)(3)(4)(5)酯交换反应其实是酯的醇解反应,跟酯的水解反应类似,都是酯键断开,水或醇羟基上的氢原子断裂下来,连接到酯键断开后的氧原子上——生成1种新醇,另外2个自由基连接起来——生成新酸或新酯。
(1)试题所给方程式:RCO┊OR′+R″O┊H RCOOR″+R′OH;生成物也是酯和醇,它们之间也一定会发生酯交换反应。
即题给方程式事实上是一个可逆反应:RCO┊OR′+R″O┊H RCO┊OR″+R′O┊H。
通过这个判断即可回答问题(1)中甲醇为什么要过量。
(2)欲写聚乙烯醇,先写乙烯醇——即乙烯分子中1个H原子被OH取代的产物:CH2==CH—OH,由此聚乙烯醇立马可得。
(3)反应物为聚乙酸乙烯酯和过量甲醇,生成物之一为聚乙烯醇,则求另一生成物,有两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