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陶瓷和水泥
- 格式:ppt
- 大小:1.83 MB
- 文档页数:15
《玻璃、陶瓷和水泥》学历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玻璃、陶瓷和水泥的主要成分、生产原料和生产过程。
2、理解玻璃、陶瓷和水泥的性质和用途。
3、认识玻璃、陶瓷和水泥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玻璃、陶瓷和水泥的主要成分和生产原料。
(2)玻璃、陶瓷和水泥的性质和用途。
2、难点(1)玻璃、陶瓷和水泥的生产过程中的化学变化。
(2)理解玻璃、陶瓷和水泥的性质与结构之间的关系。
三、知识梳理(一)玻璃1、主要成分玻璃通常是由硅酸钠(Na₂SiO₃)、硅酸钙(CaSiO₃)和二氧化硅(SiO₂)组成的混合物。
2、生产原料生产玻璃的主要原料包括石英砂(主要成分是 SiO₂)、纯碱(Na₂CO₃)和石灰石(CaCO₃)。
3、生产过程将原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在高温熔炉中加热至熔融状态,发生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和化学变化。
主要的化学反应有:Na₂CO₃+ SiO₂高温 Na₂SiO₃+ CO₂↑CaCO₃+ SiO₂高温 CaSiO₃+ CO₂↑4、性质和用途玻璃具有透明、硬度大、耐腐蚀等性质。
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光学仪器、日用器皿等领域。
例如,窗户玻璃、汽车挡风玻璃、玻璃器皿等。
(二)陶瓷1、主要成分陶瓷的成分比较复杂,主要包括氧化物、硅酸盐等。
常见的有氧化铝(Al₂O₃)、二氧化硅(SiO₂)等。
2、生产原料陶瓷的生产原料通常为黏土(主要成分是含水的铝硅酸盐)。
3、生产过程陶瓷的制作过程一般包括制坯、干燥、上釉和烧制等工序。
在烧制过程中,发生复杂的物理和化学变化,使陶瓷具有一定的强度和性能。
4、性质和用途陶瓷具有耐高温、耐腐蚀、硬度大、绝缘性好等性质。
常用于制作餐具、工艺品、建筑材料(如瓷砖)等。
(三)水泥1、主要成分水泥的主要成分是硅酸三钙(3CaO·SiO₂)、硅酸二钙(2CaO·SiO₂)、铝酸三钙(3CaO·Al₂O₃)等。
2、生产原料生产水泥的主要原料是石灰石(CaCO₃)和黏土。
《玻璃、陶瓷和水泥》知识清单一、玻璃玻璃是一种常见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
1、成分普通玻璃的主要成分是硅酸钠(Na₂SiO₃)、硅酸钙(CaSiO₃)和二氧化硅(SiO₂)。
2、生产原料生产玻璃的原料主要有石英砂(SiO₂)、纯碱(Na₂CO₃)和石灰石(CaCO₃)。
3、生产过程将原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在高温熔炉中加热至熔融状态,然后经过成型和冷却等工序制成玻璃制品。
4、主要性能(1)透明度高:能让光线透过,是制作窗户、镜子等的理想材料。
(2)硬度较大:具有一定的耐磨和抗压性能。
(3)化学稳定性好:一般不易与大多数化学物质发生反应。
5、种类(1)平板玻璃:常用于窗户、隔断等。
(2)钢化玻璃:强度高,破碎后呈无锐角的小碎片,安全性高,常用于汽车车窗、建筑幕墙等。
(3)夹层玻璃:由两层或多层玻璃中间夹一层胶片组成,具有良好的抗冲击性能,多用于汽车挡风玻璃。
(4)磨砂玻璃:表面粗糙,透光不透视,常用于卫生间、办公室等需要隐私的场所。
6、应用(1)建筑领域:窗户、幕墙、玻璃门等。
(2)汽车工业:车窗、挡风玻璃等。
(3)家居用品:镜子、玻璃器皿等。
(4)光学仪器:望远镜、显微镜的镜片等。
二、陶瓷陶瓷是人类使用历史悠久的一种材料。
1、成分陶瓷的主要成分包括黏土、石英、长石等。
2、生产原料常见的原料有高岭土、陶土、瓷土等。
3、制作过程(1)原料制备:将原料进行粉碎、混合和调配。
(2)成型:通过手工或机械的方式将原料制成所需的形状,如拉坯、注浆、压制等。
(3)干燥:去除坯体中的水分。
(4)烧制:在高温窑炉中进行烧制,使坯体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形成坚固的陶瓷制品。
4、主要性能(1)硬度高:耐磨、耐刮擦。
(2)耐高温:能承受较高的温度。
(3)化学稳定性好:耐腐蚀,不易与酸碱等物质反应。
5、种类(1)陶器:气孔率较大,质地相对疏松,如花盆、水缸等。
(2)瓷器:结构致密,表面光滑,如餐具、花瓶等。
6、应用(1)日常生活:餐具、茶具、卫浴洁具等。
第三节玻璃、陶瓷和水泥1.制造陶瓷的主要原料是()A.氧化铝B.黏土C.Si3N4D.BN解析:制造陶瓷的原料是黏土。
答案:B2.下列关于玻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玻璃是人类最早使用的硅酸盐材料B.红色玻璃中含有氧化钴C.钢化玻璃的主要原料是纯碱、石灰石、石英D.无色玻璃是纯净物解析:陶瓷是人类最早使用的硅酸盐材料,A错;红色玻璃中含有氧化铜,含有氧化钴的玻璃呈蓝色,B错;钢化玻璃的原料与普通玻璃相同,C对;玻璃是混合物,D错。
答案:C3.有关材料的用途不.正确的是()A.高温结构陶瓷可以制作耐酸设备B.氧化铝陶瓷不可以用于制作耐高温设备C.氮化硅陶瓷可以制造轴承D.光导纤维可用于传能、传像、照明等解析:氧化铝陶瓷的熔点高,可作耐高温设备。
答案:B4.目前已有多个国家的大型汽车公司试制无冷却式陶瓷发动机汽车。
这种陶瓷柴油发动机部件的受热面是由一种耐高温且不易传热的材料制造的,这种材料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的()A.氧化铝陶瓷B.氮化硅陶瓷C.光导纤维D.玻璃钢解析:本题考查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氮化硅陶瓷的特性。
氮化硅陶瓷属于高温烧结陶瓷,耐高温且不易传热、抗冷热冲击而不破裂。
答案:B5.根据不同玻璃的特性和用途填空。
a.普通玻璃(钠玻璃) b.石英玻璃c.光学玻璃(铅玻璃) d.钢化玻璃可用于制造门窗、镜子的是________,用于汽车或火车窗玻璃的是________,用于制造化学仪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于制造光学仪器的是________。
解析:钢化玻璃的机械强度比普通玻璃大,抗震裂、不易破碎,碎块没有尖锐的棱角,不易伤人,常用于制造汽车或火车的车窗等;提高SiO2的含量或加入B2O3能提高玻璃的化学稳定性和降低它的热膨胀系数,从而使其更耐高温和抗化学腐蚀,可用于制造高级的化学反应容器;加入PbO后制得的光学玻璃折光率高,可用来制造光学仪器。
《玻璃、陶瓷和水泥》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玻璃、陶瓷和水泥》。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玻璃、陶瓷和水泥》是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 1《化学与生活》第三章《探索生活材料》中的第三节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玻璃、陶瓷和水泥这三种重要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要成分、生产原料、生产过程、性能和用途。
通过对这三种材料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无机非金属材料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化学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贡献,同时也为后续学习其他材料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在必修课程中已经学习了一些化学基础知识,如元素化合物、化学反应原理等,具备了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是,对于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相关知识,学生了解较少,且对生产过程等实际问题的认识可能比较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玻璃、陶瓷和水泥的主要成分、生产原料和生产过程。
(2)掌握玻璃、陶瓷和水泥的主要性能和用途。
(3)知道玻璃、陶瓷和水泥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对环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玻璃、陶瓷和水泥生产过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材料性能和用途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感受化学在材料科学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玻璃、陶瓷和水泥的主要成分、生产原料和生产过程。
(2)玻璃、陶瓷和水泥的主要性能和用途。
2、教学难点(1)玻璃、陶瓷和水泥的生产过程中化学反应原理的理解。
无机非金属材料:玻璃、陶瓷和水泥【学习目标】1、了解水泥、玻璃和陶瓷的主要化学成分、生产原料及其用途;2、认识光导纤维和高温结构陶瓷等新型材料;3、以玻璃和陶瓷、水泥为例认识物质的组成和反应条件对性能和用途的影响。
【要点梳理】【无机非金属材料和有机高分子材料ID:407550#玻璃】要点一、玻璃1、生产玻璃的主要原料玻璃的种类很多,主要是普通玻璃。
生产玻璃的主要原料是纯碱(Na2CO3)、石灰石(CaCO3)和石英(SiO2)。
要点诠释:(1)生产石英玻璃的主要原料仅是石英(SiO2)。
(2)生产其他特种玻璃还要用到氧化钴(Co2O3)、氧化亚铜(Cu2O)、硼砂(Na2B4O7·10H2O)等作辅助原料,生产钾玻璃要用K2CO3代替Na2CO3。
2、生产玻璃的主要设备生产玻璃的主要设备是玻璃窑。
3、生产玻璃的主要原理将原料按一定比例混合,粉碎后放入玻璃窑中加强热,原料熔融后发生了复杂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反应为:CaCO3+SiO2高温CaSiO3+CO2↑Na2CO3+SiO2高温Na2SiO3+CO2↑4、普通玻璃的主要成分在原料中,SiO2的用量是比较大的,所以,普通玻璃是Na2SiO3、CaSiO3和SiO2熔化在一起所得到的物质,主要成分是SiO2。
最常见到的普通玻璃的组成用氧化物的形式表示为Na2O·CaO·6SiO2。
要点诠释:因为玻璃中含有二氧化硅,而氢氟酸可以和二氧化硅发生化学反应,因此,制取氟化氢气体或盛放氢氟酸时不能用玻璃容器。
5、玻璃的性质(1)玻璃的物理性质玻璃通常为表面光滑、致密、硬而脆的固体,属于混合物。
玻璃没有一定的熔点,而是在某个温度范围内逐渐软化,在高温时逐渐软化甚至变为液体。
在软化状态时,可以被吹制成任何形状的制品。
高温熔融的液体玻璃能抽出细丝。
在制作玻璃的过程中,如果加入某些金属氧化物可制成有色玻璃。
例如,加入Co2O3后玻璃呈蓝色,加入Cu2O后玻璃呈红色,普通玻璃中二价铁呈淡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