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推理思路总
- 格式:doc
- 大小:2.31 MB
- 文档页数:29
图形推理知识点总结一、图形推理的概念图形推理是指根据给定的一组图形或图形的特征,通过观察、分析和运用逻辑推理,来进行问题求解的过程。
图形推理的目的是根据图形的特点和规律,推断出一组图形中的某种规律或关系,从而找到正确的答案。
图形推理主要是在平面几何的基础上展开,涉及到几何形状、大小、数量、方向、位置等方面的判断推理。
在解题中,需要灵活运用几何知识、逻辑推理和数学计算等能力,通过观察图形的特征和规律,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图形推理的分类根据题目的形式和要求,图形推理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图形比较题:要求根据给定的图形,找出相同或不同的特征。
2. 图形序列题:要求根据一组图形的特点和规律,推断出下一个图形是什么。
3. 图形分类题:要求根据一组图形的特征进行分类,找出共同点或不同点。
4. 图形组合题:要求根据给定的条件,将图形进行组合,形成新的图形。
5. 图形构造题:要求根据一组图形的特征和规律,构造出符合条件的新图形。
以上是图形推理常见的几种分类,每种类型题目都有其特定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在解题过程中,需要根据题目要求和图形特征,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推理和判断。
三、图形推理的常见题型图形推理题目的形式多样,常见的题型有以下几种:1. 根据图形的特征和规律,推断出下一个图形是什么。
2. 找出一组图形中的相同或不同规律,并进行比较判断。
3. 根据一组图形的共同点或不同点,进行分类整理。
4. 根据给定的条件,进行图形的组合和构造。
5. 在一组图形中找出错位的图形。
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题型,图形推理题目还可以根据题目的设置和要求,有所变化和衍生。
在解题过程中,应根据题目的特点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分析和推理。
四、图形推理的解题技巧解决图形推理题目需要具备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数学计算能力,同时还需要灵活运用几何知识和图形特征。
以下是解题过程中常用的一些技巧:1. 观察图形:仔细观察图形的形状、大小、数量、位置等特征,找出其中的规律。
图形总结一、知识点汇总1.数“素”点:交点、十字交叉点、图形间的接触点线:直线、曲线、总线条、线头、笔画、几笔画成角:内角、锐角、直角、角度面:封闭空间、立体图的面图:个数、种类、组成部分、换算1。
内在属性点:重心线:直曲性角:凹凸性面:封闭与开放性、面积与体积图:对称性、结构1。
移动移动的元素移动的方向移动的距离1.叠放2.旋转旋转的元素旋转的方向旋转的距离或角度2。
拆分与重组2数字变化规律(1)连续式一致规律,递增规律,递减规律运算规律(和规律,差规律,乘积规律),顺序规律(乱序),平方数规律等(2)跳跃式(3)对称式2。
外在属性相同元素元素遍历3.翻转翻转的元素翻转的方向翻转的结果3。
叠加直接叠加去同存异叠加去异存同叠加自定义叠加灵活叠加二、解题思考模式(一)观察主要观察题干中出现的特征图形,图形构成元素的同与异。
1.从宏观入手观察图形推理题干一般都会给出四组以上的图,再加上四个选项,所以可供我们观察分析的至少有八幅图(很多考生在观察时往往会忽视选项,殊不知很多时候选项才是解题的突破口).八幅图放在一起如果不能有效的观察图形整体特征,那么就会眼花缭乱,感觉无从下手.图形推理与大家玩的找茬或连连看游戏类似,回想一下玩连连看主要是观察图与图之间的相同之处,玩找茬则是寻找两幅图的不同之处,所以图形推理的宏观观察主要就是看题干图形和选项图形之间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求同思想是图形推理题干分析的主要思想,如数量类一般都是同一个素的数量变化规律,属性类所分析的属性也是所有图形都具有的属性,位置类也是考查相同元素的位置变化,转化类更加要求求同求异分析。
所以观察图形的第一步是确认题干的基本特征。
数量类的整体特征一般表现为:构成要素点线角面图清晰可数,只有清晰可数才有可能会考查数量变化.例1 此题点线角面清晰可数,故可考虑数量类属性类的整体特征一般表现为:组成图形的元素较为凌乱,因为不是数数所以虽然凌乱但是整体性质还是易观察的。
以下方法并不是图形推理的全部类型,只能说是大部分图形推理:主要分为1#叠加:(1)“叠合去同存异”:即两边图形或两个图形叠合去掉相同的部分留下相异的部分组成另一个图形{也可以是求一下图形中的“交集”}。
(2)“叠合去异存同”:即两边图形或两个图形叠合去掉相异的部分留下相同的部分组成另一个图形{也可以是求一下图形中的“并集”}。
(3)“叠合变此成别”:即图形中的两小块相互叠合变成了另一个图形或是另一种颜色。
2#权重代换:(1)即一个图形可以代表另一个图形的多少倍来代替多少个另一个图形而行成一定的数列关系。
3#位置变化:(1)“旋转”:即按规律的旋转一个数列性质的角度如45度,90度,135度,180度;也可以是翻转后再转角度。
(2)“移动”:即一小部分按一定的数列性质的数进行上,下,左,右的移动,有时会达到边缘后再次按一定规律移动;也可以数多部分分别按一定规律移动。
(3)“翻转”:如一固定轴不变,另外两部分分别翻转或依次翻转。
4#数量关系:(1)“乘积类”:即有一个图形表示是有三个相同图形组成,另一个图形之有一个图形组成,有可能是这个图形的个数乘以另一个图形的个数来推下一组图形中的未知图形。
(2)“加减类”:如有一个图形有一个空间而另一个图形有三个空间,而第三个图形有四个空间,我们就可以得出是空间和的类推,再推导下一组图形;也可以有多种图形分别进行加减得到下一图形,再推导下一组图{可能会有点、线、角、面、素与笔画等方面;。
(3)“数列类”:如第一个图形有一个空间,第二个图形有二个空间......可知是加1的数列{可能会有点、线、角、面、素、部分与笔画等方面};可能是等差数列也可能是等比数列或是周期性质的变化的。
/特别注意的一点是有时会有阴影面积大于空白面积/{【点】可以分为交点,露出点,图形中的顶点;【线】可以分为图中共有多少线[可以是曲线与直线分别的总数];【角】可分为45度,90度,135度等特殊角以及交的个数;【面】可分为图形中有几个面或有几个正方形;【素】可分为有几种图形元素;【空间】可分为封闭而形成的空间;【笔画】可分为几笔画可以画成一个图形;【部分】可分为这个图形或者是字由几部分组成}。
行测图形推理经典题型与解题思路在公务员考试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中,图形推理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主要考查考生的观察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
对于很多考生来说,图形推理既有趣又具有挑战性。
接下来,我们将一起探讨行测图形推理中的经典题型以及相应的解题思路。
一、位置类题型位置类题型是图形推理中较为常见的一种。
其特点是图形中的元素组成相同,只是位置发生了变化。
(一)平移平移是指图形中的元素在平面内沿着一定的方向移动。
解题时,需要关注元素移动的方向(如上下、左右、顺时针、逆时针等)和移动的步数(恒等、等差等)。
例如,一组图形中,小三角形依次向右平移一格。
通过观察这种规律,我们就能得出下一个图形的样子。
(二)旋转旋转是指图形围绕一个中心点进行转动。
要注意旋转的方向(顺时针或逆时针)和旋转的角度(常见的有 45°、90°、180°等)。
比如,一个图形每次顺时针旋转 90°,我们根据这个规律就能推断后续的图形。
(三)翻转翻转包括上下翻转和左右翻转。
翻转后的图形与原图形关于对称轴呈对称关系。
在解题时,要仔细区分旋转和翻转,旋转只是改变了方向,而翻转会改变图形的上下或左右顺序。
二、样式类题型样式类题型中,图形的组成元素相似。
(一)遍历遍历是指所有的元素都要经历一遍。
通常会出现一组图形中某些元素缺失,需要从选项中选择补充完整的图形。
(二)运算运算包括相加、相减、求同、求异等。
相加是指两个图形叠加在一起;相减是指一个图形减去另一个图形;求同是指找出图形中相同的部分;求异则是找出不同的部分。
比如,给出两个图形,求异后得到的新图形就是它们不同的部分。
三、属性类题型属性类题型主要考查图形的自身属性。
(一)对称性对称性包括轴对称和中心对称。
轴对称图形沿着某条直线对折后,两边能够完全重合;中心对称图形绕着一个点旋转 180°后能与原图重合。
在判断对称性时,不仅要能判断出图形是否对称,还要能确定对称轴的数量和方向。
答案:A分析:本题考察角度是图形的翻(旋转)转。
每一行三个图形的变化规律是:第一个图形逆时针旋转90度得到第二个图形,第二个图形上下翻转得到第三个图形。
例题4答案:D分析:本题考察角度是图形的翻转。
规律是含有字母B的图形,在下次出现的时候上下翻转。
含有其他字母的图形在下次出现的时候不做任何变动。
例题5答案:D分析:本题考察的角度是图形的转动。
阴影部分依次作逆时针转动135度,顺时针转动45度,逆时针转动135度,顺时针转动45度。
一.图形的对称(轴对称和中心对称)例题1二.图形的封闭(封闭图形以及图形的封闭部分之间的数量关系)三.图形的叠加四.图形的笔画数以及边角数量的关系五.图形的形状以及种类例题1答案: B解析:本题目考察的是图形的种类。
每一行都有3种不同的图形。
例题2六.(或者求异去同)例题1A B C D答案:A分析:所有图形的共同特点是都有三角形。
该题目考察的角度是求同。
即寻找所有图形的共同点。
七.权重问题八.图形的拆拼组合。
九.图形的重心位置。
图形推理注意事项。
1.有时候曲线看作边,有时候不看作边。
一般在国考中,边通常是指的直线边,而曲线不当作边。
例如:2007年国考真题:答案:D分析:该题目考察角度的是图形边数关系。
第一行三个图形边数与第二行三个图形边数对应相加等于第三行对应三个图形的边数。
本题曲线不算边。
考题中,解答有的题目我们需要把曲线也看成边。
这与命题专家的喜好有关。
根据具体题目,灵活处理。
在有的省考中,曲线和直线一样被看作一条边。
例如:2006年江苏省考真题:答案:C分析:本题考察角度是图形边数关系。
第一组图形,图形的边数和图形里面的小图案数量相等。
第二组图形,图形的边数比图形里面的小图案数量多1.本题中,圆圈被看作一条边。
2006年江苏省考真题:答案:B分析:本题考察角度是边的关系。
几个图形中,依次有1,2,3,4,5,6条边边长相等。
本题中,圆圈当作一条边。
这个题目本来有难度的,但是答案选项的设置不是很好,很多考生直接选B。
图形推理的十大规律图形专项突破中绝大多数例题都是公考真题,命题规范,指导性明确,具有很高的价值。
图形专项突破编写系统,几乎含盖图形推理全部类型的题目。
图形推理的两大灵魂是数量关系和图形的转动。
牢牢把握住这两大灵魂就基本把握了图形推理题目。
在这两大灵魂统帅下的十大基本规律,是每个想要在公考中取得优异成绩的考生必须系统熟练把握的。
图形推理的两大灵魂:数量关系和图形的转动。
这里以200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为例子来说明图形推理的两大灵魂。
1.答案:B分析:方法一,从图形旋转的角度来分析这个题目。
顺时针方向看,会发现黑色小方框在作顺时针旋转。
具体的说,第一行三个图形中,黑色小方框在作顺时针旋转;然后从第三列往下看,发现黑色小方框仍然在作顺时针旋转。
整个观察顺序是:第一行,从左向右,到了第三个图形,从上往下;到了右下角的图形,从右往左,到了左下角,再从下往上。
如果选择逆时针方向分析,会发现黑色小方框在作逆时针旋转。
最后同样得到答案B。
方法二,从图形的数量关系来分析这个题目。
图中含有黑色小方框的图形是成对出现的。
因此答案为B。
2.答案:A分析:第一列,从下往上,三个图形中,图形外的线段数量分别是1,3,5。
第二列,从上往下,三个图形中,图形外的线段数量分别是7,9,11。
第三列,从下往上,三个图形中,图形外的线段数量分别是13,15,17。
从列的角度来考察的。
分析这类题目的时候,如果从行的角度去考察,难以发现规律,不妨改变一下角度,从列的角度去考察。
本题每个图形出头线段数目如下图:3.答案:D分析:这个题目看从什么角度来分析。
如果把第一行三个小图形放在一起分析,然后把第二行三个图形放在一起分析,就很难找到正确的答案来。
如果把第一列的三个图形放在一起分析,把第二列的三个图形放在一起分析,就比较容易找出答案来。
整个题目的规律是:从列方向上来看,第一个图形的直线边数等于下面两个图形的边数之和。
以前考试的题目和参考书上的练习题目大多是从行的方向来考察的,这次考题换了一个角度。
图形推理题解题技巧
图形推理题既简单又有趣,是很多考试中考查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题目,它也是一种思维能力检测的有趣有效的方法。
图形推理题的解题技巧可以帮助考生们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以便在考试中获得更好的成绩。
首先,考生应该仔细审题,把握题干的内容,把握题目中涉及的概念和事件之间的关系,考虑概念和事件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
这样可以有助于考生把握题意,揣摩出题者的思路,从而对题目形成思路和解题策略。
其次,考生应该运用逻辑推理法和比较分析法,把握题目给出的信息、图形及其中的关系,从中把握出图形间的联系,从而推到答案。
此外,考生还可以运用规律解题的方法,根据题目中所给的信息,从中规律性的把握出各个图形的规律性变化,从而找出答案。
此外,考生还可以运用联想法,依据实际环境中同样的情境,依据相关经验联想到题目答案,从而更快捷的解出题目。
最后,考生应该认真审题,理性思考,多运用上述各种技巧,结合经验,不断练习,以便尽快的解出题目,取得好的成绩。
总之,图形推理题解题技巧包括仔细审题、运用逻辑推理法和比较分析法、运用规律解题方法、联想法等,它们可以帮助考生们把握出图形间的联系,从而推到出答案,解出题目,取得更高的分数。
因此,考生们应该多加练习,努力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以便在考试中及时、准确地解决图形推理题,取得更好的成绩。
一、图形推理高频考点1:对称性常见命题思路:1.对称的类型(1)轴对称图形:一个图形如果沿一条直线对折后,两边部分能够完全重合,那该图形是轴对称图形,一个对称图形可能有1条或多条对称轴,如A、B、C、Y、△、口等。
(2)中心对称图形:一个图形如果正着看和倒着看(即旋转180°)一模一样,那么该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如S、Z、N、平行四边形等。
(3)既轴对称又中心对称图形:形象地说,就是以上两者特征的综合体,既能沿直线对折后重合,又能正看与倒看完全一样。
2.对称轴的方向和数量当题干图形和两个以上选项的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时,很有可能通过对称轴的方向和数量来命题,因此,解题时也要注意这两点。
对称轴数量对称轴方向对称轴位置(对称轴之间为平衡或垂直、对称轴是否与原图某条线重合)高频考点2:笔画数\如何判断图形最少可以通过几笔画出来?对于简单图形,可通过画图的方式直接得出,而对于复杂图形,可通过下列公式进行计算:笔画数=奇点数÷2。
其中特例为含0个或2个奇点的连通图可一笔画完成。
奇点是从这一点出发的线段数为奇数条。
偶点是从这一点出发的线段为偶数一笔画定义:图形是连通的;图形中的奇点(与奇数条边相连的点)个数为0或2。
特征图为五角星、日、“日”字变形图、内切图、外切图。
多笔画:最少笔画数=奇点数÷2。
特征图为田、“田”字变形图、“目”字变形图、高频考点3:功能元素功能元素一般用来标记位置,常见的功能元素包括:黑点、白点、箭头等。
常见考法如下:1、功能元素有点、线、箭头等其他元素,其中考查最多的是点。
2、有一个功能点时,常考标记作用和确定区域。
标记作用主要有标记左右、标记长短边、标记边多还是边少、标记角等,在标记角时,除了有一个功能点,也可以有多个功能点。
功能点的确定区域作用主要是指功能点在封闭区域内外或者在重合部位内外。
3、有两个功能点时,常考确定直线和确定相对位置。
两个点可以确定一条直线,常考这条直线和图形中本身的直线是平行关系还是垂直关系。
图形推理解题规律总结【1】【解析】左边一组中图形分别是上面小下面大(三角型),中间宽2头窄(圆),上面大下面小(倒三角型)。
所以第2组里也是一样的道理。
符合上面大下面小要求的是D。
【3】【解析】左边图形规律分别是1条虚线和1条实线相交以及2条虚线和2条实线相交。
右边的图形前2个图的规律是1条实线和1条虚线不相交。
第3个图就是答案便是2条实线和2条虚线不相交。
【4】【解析】左边图形的第1个变为第2个规律是横着的2条线移动其中1条消失,第2个边到第3个规律是一样,竖着的2条线移动到中间并去掉其中一条,而横着的线也被去掉,这样右边的图形一样的推拉。
右边图1到图2是2条线都移动并都去掉1条,这样到第3个图也就是答案便是都去掉。
答案是B。
【5】【解析】这道题规律是2个图形重合的地方全部去掉。
左边的图形先把2个图形合并就成为一个正方形里含个X。
但这个X是由2个X合并的。
所以并不是去掉X。
而是去掉正方形里的整个内部。
所以最后变成了一个正方形。
右边图形也是把重合的整块都去掉。
就是去掉长方形里的整块。
所以就剩下了2个三角形。
答案是C、【6】【解析】前4个图我们看到在正方形4个面。
伸出来的线条是有规律的。
分别是11,10,9,8条线伸出到正方形的外面,所最后一个图对应应该是7条伸出来的线,答案是C。
【7】【解析】2个图形同样的部分去掉,右边的图相同的去掉后便是一个三角形,答案是C。
【8】【解析】左边的图形是左右对称,右边的图形是以45度的角度的2边对称,只有C是这样对称的。
【9】【解析】规律是图形里的角的个数加上图形里点的个数都是8个,答案里只有D符合这个规律。
【10】【解析】旧字的一竖向中间移动就成了甲字,旦字下的一横想上移动就成了目字,答案是C。
【11】在左边的图形中【解析】第一个图去掉右半部分后正好是第二个图。
而第三个图正好是第一个图的右半部分与第二个图的上下结合(去掉重叠的边线)所以依照这个规律,答案选C【12】按笔画算左边一组笔画分别是1,3,5成等差右边的前2个笔画分别2,4。
图形推理思路总————————————————————————————————作者:————————————————————————————————日期:图形推理基本思路1.图形大小形状变化规律这个规律主要是指图形的形状由大到小或由小到大的变化规律。
这个规律是指图形数量相同、递增或递减的规律。
可以是整个图的某一部分的变化,也可以是构成元素、边、角、顶点等变化。
答案C2.图形数量变化规律这个规律是指图形数量相同、递增或递减的规律。
可以是整个图的某一部分的变化,也可以是构成元素、边、角、顶点等变化答案:B注意的规律:组成图形的边或阴影递减时所呈现的方向性规律,即第一组图呈逆时针方向递减,第二组图呈顺时针方向递减。
答案:D 解析:左边4个图形的外部图形的边数与其内部区域数一起增加,并且始终保持最外部图形的边数与其内部区域数相等答案:D 解析:每个图形中,直线图形与曲线图形的数量比为2: 1。
3.图形(顺时针、逆时针)旋转或翻转(或在翻转后叠加)答案:C。
分析:第一个图形上半部分向下翻转一次得到第二个图形,第一个图形的上半部分连续向下翻转两次得到第三个图形。
本题考察角度是图形的翻转。
答案:B 解析:第一组第一个图形依次顺时针旋转45度,黑方块在内部小正方形中逆时针移动一格,得到第二、三个图形;第二组图形顺时针旋转45度,白方块逆时针移动一格,黑方块顺时针移动一格,得到后面的图形。
答案:A 解析:给出的图形组成元素完全相同,只是所处的位置不同。
考虑移动旋转规律,从每行来看,第一行内部图形每次逆时针旋转45度;第二行内部图形每次顺时针旋转45度;第三行内部图形每次逆时针旋转45度。
答案:C 解析:每一组图中,后两个图形叠加后旋转90度,得到第一个图形。
.答案:B 解析:图形2、5、6中第一个图通过旋转均可得到第二个图,图形1、3、4中第一个图通过旋转不能得到第二个图。
答案:D 解析:图形①③⑥均可通过旋转相互转化,图形②④⑤也可通过旋转相互转化。
4.笔画、数字、线条、角度(三角形)有一定规律答案:B 解析:每个图形中星星的个数都是12,每组图形中实心星星的个数依次递增,第一组分别为2,4,6;第二组为4,6,(8) 。
答案:C 解析:笔画数分别是1 ,2,3,4,(5 ),所以选择C。
.答案:A解析:题干图形的线条数都为4,选项中只有A项的线条数为4答案:C 解析:本题所给图形呈现的规律是元素数量递增。
第一幅图形中有3个三角形,第二幅图形中有4个三角形,第三幅图形中有5个,第四幅图形中有6个,第五幅图形中有7个,由此可知,问号处应该有8个三角形,C选项正确。
答案:C 解析:图形的直线数量依次是:14,13,12,11 ,(10),所以选择C。
答案:D 解析:每个图形都有直角5.图形去异存同、图形去同存异答案:D 解析:每行的前两个图形去同存异得到第三个图形。
答案:C解析:每行前两个图形叠加,去同存异,得到第三个图形。
答案:C 解析:本题的规律为主干部分不变,其他部分去同存异。
因此第二组图中未知图形外边的圆不变,内部去同存异,选C。
答案:B 解析:本题是对去异存同规律的考查。
横向观察,每一行的第三个图形都是由第一个图形和第二个图形相同的部分组成,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
6.对应位置的阴影变化(两图相同或不同对应的位置变阴影或空白)答案:A 解析:从每行来看,第一个图形与第二个图形叠加得到第三个图形。
叠加规律为:白+空白=白,黑+空白=黑,白+黑=空白。
答案:C 解析:第一个图形和第二个图形叠加得到第三个图形,规律是: x+空白= x,黑点+空白=黑点,x+x=黑点,黑点+黑点=x,x+黑点=空白,按此规律依次叠加下去,选择C。
7.由内向外逐渐包含答案:A 解析:最里面的图形和最外面的图形一致,答案是A或C;最外面的图形变化规律是口一○—△一口一(○),所以选择A。
8.图形组合与拆分规律答案:C 解析:前两个图形相加,并且第一个图形覆盖第二个图形,得到第三个图形,符合这个规律的只有C。
答案:C。
图形的组合规律。
答案C。
图形的拆分规律。
答案B。
将原图拆分后进行旋转移动。
第67道选D解析:第一套图的规律:把整套图的每个图项分为上下两个部分,而且都由3种不同的元素通过方位变化所构成,每种元素有2个。
举个列子:把第一套图的每个图项分为上下两个部分,3种不同的元素及其数量:空心长方形,十,实心三角形,都为2个每个图项上下两个部分都是以这3种不同的元素通过,方位变化所组成把第一套图的规律套到第二套图,既可推出答案9.类似组合(如平行、图形个数一样、元素大小相同;在主要特征上相似,如方向、形状、数目、元素等)答案:D 解析:第一组图和第二组图特征相似,表现为,实心图案与实心图案用实线连接,空心图案与空心图案用虚线连接,实心图案与空心图案之间没有连接,根据这一规律可以判断出答案D。
第二组图和第一组图特征相似,区别在于第二组的外面一层直线变成了曲线。
答案:D 解析:每个图形都是由两个同样的平行四边形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不动,另一个依次逆时针旋转30度,所以选择D。
答案:C 解析:图形1、2、5均含有曲线,图形3、4、6均为直线图形。
故将图形1、2、5分为一组,图形3、4、6分为一组。
答案:C 解析:第一组图中三个图形都有两条长度相等的直线,第二组图中三个图形都有两个大小相等的圆。
答案:B解析:每个图形均由一个直线图形和若干黑点、圆圈组成,并且黑点均位于图形的“凸”处,圆圈均位于直线图形的“凹”处。
选项中只有B符合这一特征。
答案第41道。
解析:三个种外框一样的花瓶,里面的花其生长方向都是相同的,而且有两朵花是有叶子的,一朵没有。
答案:B。
解析:本题目考察的是图形的元素种类。
每一行都有3种不同的元素。
10.缺口相似或变化趋势相似(如逐步远离或靠近)第47道选B解析:第一套图是底边逐步往上移动,第二套图也是逐步往上底边移动,(注意:第2套的底边应该是看成2条底边重合;只移动一条边,另一条边位置不变。
一直移动到与最上方的边重合)答案:D 解析:两条重合的线段依次上下拉伸得到后面的图形。
11.与图形的线条交点线有规律(都没有交点也是一种规律)答案:B 内部线条与外部图形都只有一个交点例答案:D 解析:各图形的交点个数依次为0,1 ,2 ,3 ,4,(5),选项中只有D符合。
答案:A 解析:图形内部阴影部分与外部图形的交点个数,依次为1、2、3、4、5、(6),只有A项满足条件。
答案B。
规律:直线或折线相交的交点个数都为3 个。
12.图形运动规律(指上下、水平或某方向移动)答案:A 解析:每列四个元素均有不同的规律。
圆圈依次下移一格、三格、一格、三格,黑五角星依次下移两格、上移一格,黑方块依次平移一格、上移一格,白五角星依次下移一格、上移一格,依此规律,A项正确。
答案C。
规律:第一个图的右半部分向上垂直移动得到第二个图,第二个图的右半部分向上垂直移动得到第三个图。
答案D。
规律:构成元素上面部分不变,下面部分分别以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轮流出现。
实际上按图形元素重新组合处理更加方便!13.奇数偶数项间隔规律。
比如以第三图为中心,1、5对称,2、4对称。
答案:B 解析:第一组图形都有竖直的对称轴,第二组图形都有水平的对称轴。
答案:A 解析:奇数项的图形封闭区域数为4,5,6;偶数项的封闭区域数为3,4,(5 )14.图形部分数的规律答案:A 解析:图形①②⑤均由1 部分组成,图形③④⑥均由2 部分组成。
答案:A 解析:排列顺序为④①⑤②③时,图形部分数为2、3、4、5、6,构成等差数列,选择A 项。
15.对称轴有规律或图形有多条对称轴(如正方形,正三角形)答案D。
规律:第一幅图为轴对称图形,第二幅图为中心对称图图形。
答案:A 解析:这组图中的前四个图形均是平面图形,且都是轴对称图形,只有一条对称轴,依此规律,正确答案为A。
答案:A 解析:第一列图形都有水平对称轴;第二列图形都有竖直对称轴;第三列图形既有水平对称轴又有竖直对称轴;选项中只有A项符合。
第35道选D所有图项均为轴对称平面图形第一组对称轴数有,3,4,无数都三条以上第二组,5,4,(3条以上)答案:C分析:所有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并且对称轴不止一条16.图形外围内部分别顺时针或逆时针变化,内外元素数量变化答案:B解析:题干图形中的小圆圈的个数与其他图形的线条数相等,选项中只有B符合。
答案:D 解析:第三个图形中的小圆数目是前两个图形中内外相抵消后的数目。
故本题规律为每组图中第二个图形中大圆外的小圆个数减去第一个图形中大圆内小圆的个数,等于第三个图形中小圆的个数。
答案:D 前四个图形内部依次被分为1,2,3,4个部分,可知下一图形内部应有5个部分。
图形外部的黑点依次逆时针移动135度,可知下一图形黑点应在图形上方。
17.特殊位置变化有规律(如当水平/垂直图形有一定规律)答案:B 解析:每个图形中线段间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平行或成45度角答案:C解析:图形中黑点所在区域和圆圈所在区域不相互重叠,可通过连接这些黑点或圆圈发现这一特征。
答案:D 解析:每个图形都由5行5列的圆圈组成,简单分析发现不具有移动规律。
我们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对其进行1-25 编号,考虑黑点在每个图形中的位置。
8 3 11;8 4 12;16 7 ?每行来看,前两个数字之和等于第三个数字,即应选择黑点的位置是23 的图形。
第26道C前面的规律和25道相似,第一套图的直线位置是左,下,右,第二套图的直线位置是左,上,右;再根据第二套图都有,2个直线联在一起,根据这个规律即可推出答案18.图形的元素有一定规律、或各图形有同一个元素(如均为三条直线相交)19.图形的封闭空间有规律、或封闭区间的线条数有规律答案:C 解析:每个图形都有两个封闭区域答案:C 解析:每个图形中,圆点的个数与该图形去掉圆点后的封闭区域数相等.答案:D 解析:题目中各图都形成密封包围区域。
选项中显然只有D形成密封包围区域答案:A 解析:第一行图形内部线条数都为1;第二行图形内部线条数都为2;第三行图形内部线条数都为3。
选项中只有A 项的内部线条数为3。
分析:第一行的三个图形,封闭部分的数量分别是3,2,3。
3+2+3=8 第二行的三个图形,封闭部分的数量分别是1,3,4。
1+3+4=8按照这个规律,第三行三个图形封闭部分数量之和应该是8。
第三行第一个图形封闭部分数量为3,第二个图形封闭部分数量为4。
第三个图形封闭部分数量应该是1。
因此,答案应该是A。
20.一笔画答案:A 解析:题干图形均是一笔画图形21.面积体积有规律第7道C第一套图的3个图的阴影部分可以组成一个全阴影图形同理,第二套图的3个阴影部分也可以组成一个全阴影图形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