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第二课时 阳光总在风雨后
- 格式:doc
- 大小:16.50 KB
- 文档页数:2
七年级心理健康课《阳光总在风雨后》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人生中会遇到各种挫折,学会面对和应对挫折的方法。
2. 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相信风雨后总会有阳光。
3. 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生活中的困难,增强心理韧性。
二、教学重点1. 让学生认识挫折,理解挫折是人生的一部分。
2. 培养学生积极应对挫折的方法和技巧。
3. 引导学生树立阳光心态,相信美好总会到来。
三、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挫折的普遍性和不可避免性。
2. 如何培养学生积极应对挫折的能力。
3. 如何引导学生树立阳光心态,克服心理障碍。
四、教学方法1. 讲座法:讲解挫折的定义、类型及影响。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应对挫折。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应对挫折的方法和经验。
4. 心理咨询法:针对学生心理问题,进行个别辅导和心理咨询。
五、教学内容1. 挫折的定义:介绍挫折的含义和特点,让学生认识到挫折是人生的一部分。
2. 挫折的影响:分析挫折对个人心理和生活的影响,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挫折。
3. 应对挫折的方法:讲解应对挫折的策略,如积极思考、寻求帮助、调整心态等。
4.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挫折,找到应对挫折的方法。
5. 阳光心态的培养:引导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相信风雨后总会有阳光。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参与、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评价学生在面对挫折时的应对策略和心态,以及他们在课堂上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引导学生思考歌词中的寓意,引出本课主题。
2. 讲解挫折的定义:介绍挫折的含义和特点,让学生认识到挫折是人生的一部分。
3. 分析挫折的影响:讨论挫折对个人心理和生活的影响,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挫折。
4. 案例分析: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挫折,找到应对挫折的方法。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应对挫折的方法和经验。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人生中会遇到挫折和困难,但阳光总在风雨后。
2. 培养学生面对挫折和困难时的积极心态,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3. 引导学生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用积极的方式应对生活中的问题。
二、教学重点:1. 让学生认识到人生中会遇到挫折和困难,这是正常的现象。
2. 培养学生面对挫折和困难时的积极心态。
3. 引导学生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用积极的方式应对生活中的问题。
三、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真正理解阳光总在风雨后的道理。
2. 如何培养学生面对挫折和困难时的积极心态。
3. 如何引导学生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用积极的方式应对生活中的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讨论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2. 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阳光总在风雨后的道理。
3. 采用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模拟面对挫折和困难时的情景,培养他们的应对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课堂。
2. 新课导入: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和困难,以及如何应对。
3. 案例分析:分享一些成功的案例,让学生了解阳光总在风雨后的道理。
4. 讨论环节: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培养自己的积极心态,以及如何调整情绪应对生活中的问题。
5.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面对挫折和困难时的情景,培养他们的应对能力。
7.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思考,如何在生活中运用所学,调整自己的情绪,用积极的方式应对问题。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讨论和角色扮演,评价学生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的积极心态。
2. 通过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3. 通过学生反馈,了解他们对课程的看法和建议,以便进行教学改进。
七、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案例材料,用于案例分析环节。
2. 准备角色扮演的道具和场景,方便学生进行角色扮演。
3. 准备课后作业,让学生能够巩固所学内容。
七年级心理健康课《阳光总在风雨后》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人生中会遇到各种挫折,学会正确面对和应对挫折。
2. 培养学生乐观的心态,增强心理韧性,提高心理素质。
3. 引导学生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积极应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挑战。
4. 培养学生学会关心他人,互相支持,共同成长。
二、教学内容1. 挫折的普遍性: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
2. 挫折的作用:挫折可以使人成长,也可以成为人成长的阻碍。
3. 应对挫折的方法:积极心态、调整情绪、寻求支持、勇敢面对。
4. 案例分享:生活中的真实案例,展示面对挫折的不同态度及结果。
5. 小组讨论:如何应对生活中的挫折,互相分享心得体会。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挫折的普遍性、作用及应对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享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挫折的影响。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学会倾听、沟通和合作。
4. 情景剧表演:让学生模拟应对挫折的场景,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谈论自己遇到的挫折,引起共鸣。
2. 讲解:讲解挫折的普遍性、作用及应对方法。
3. 案例分享:分享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挫折的影响。
4. 小组讨论:如何应对生活中的挫折,互相分享心得体会。
5. 情景剧表演:让学生模拟应对挫折的场景,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五、课后作业1. 写一篇关于自己遇到挫折的经历及应对方法的作文。
3. 家庭作业:为父母做一些家务,体会关心他人的快乐。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参与情况,评估他们对挫折的认识和应对方法的掌握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倾听、沟通和合作能力。
3. 情景剧表演:评估学生在情景剧表演中的表现,包括应对挫折的能力和表演技巧。
4.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作文的质量,了解他们对自己遇到挫折的经历及应对方法的反思。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反馈。
阳光总在风雨后教案教案标题:阳光总在风雨后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阳光总在风雨后的寓意,培养他们面对困难和挫折时的积极心态和韧性。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内容:1. 寓言故事《阳光总在风雨后》的阅读理解。
2. 阅读后的讨论与思考。
3. 写作练习:写一篇关于自己经历困难后取得成功的文章。
教学步骤:引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寓言故事的概念,并解释寓言故事常常通过动物或虚构的人物来传递寓意。
2. 提问:你们是否听说过《阳光总在风雨后》这个寓言故事?你们对这个故事的寓意有什么理解?阅读理解:(15分钟)1. 分发《阳光总在风雨后》的故事文本给学生,让他们默读。
2. 学生交流阅读理解:学生可以分组讨论故事中的重要事件、人物和寓意。
3. 整体讨论:引导学生回答问题,确保他们理解故事的寓意和主题。
讨论与思考:(1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是否曾经遇到过困难和挫折?你们是如何应对的?你们从中学到了什么?2. 学生分享: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并让其他同学提出问题或给予建议。
写作练习:(20分钟)1. 解释写作任务: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经历困难后取得成功的文章。
2. 提供写作指导:给学生提供一些建议,如如何组织文章结构、如何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经历等。
3. 学生写作: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写作任务。
总结与反思:(5分钟)1.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文章片段或总结经验。
2.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通过这个教学活动学到了什么?你们如何将阳光总在风雨后的寓意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教学资源:1. 《阳光总在风雨后》的故事文本。
2. 白板、彩色笔等。
评估方式:1. 阅读理解问题的回答情况。
2. 学生写作的内容和表达能力。
拓展活动:1. 学生可以选择其他寓言故事进行阅读和讨论,比较不同故事的寓意和主题。
2. 学生可以邀请家长或亲友分享他们自己的困难经历,并写下自己的感受和学到的东西。
阳光总在风雨后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阳光总在风雨后”这句话的含义和来源。
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鼓励他们在遇到困难时不放弃,坚持不懈。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阅读课文《阳光总在风雨后》。
2.学习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3.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含义和启示。
4.小组展示讨论结果,进行口语表达练习。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可以通过问学生“你们遇到过什么困难吗?怎么解决的?”等问题,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的经历,为后续的教学做铺垫。
2. 阅读课文教师让学生阅读课文《阳光总在风雨后》,并在阅读过程中标注生词和短语。
阅读完毕后,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以下问题:1.这篇文章讲了什么?2.你们认为“阳光总在风雨后”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3.你们在课文中学到了什么?3. 学习生词和短语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列出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并让学生逐个朗读和解释。
教师可以通过造句和情境演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这些生词和短语。
4. 分组讨论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课文中的含义和启示,并记录下来。
教师可以提供以下问题作为讨论的引导:1.你们认为“阳光总在风雨后”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2.你们在课文中看到了哪些人物和事情?他们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启示?3.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困难?你们是怎么解决的?5.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并进行口语表达练习。
教师可以在展示过程中给予学生指导和评价,帮助他们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四、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生词和短语的掌握情况、口语表达能力等方面来评价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填写反馈表,收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
五、教学延伸1.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遇到困难的文章,并谈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2.让学生选择一篇自己喜欢的文章,进行阅读和口语表达练习。
3.让学生在课外寻找和“阳光总在风雨后”这句话相关的故事或名言,并进行分享和讨论。
湘艺版音乐九上第六单元《阳光总在风雨后》教案教学目标1、过程与方法:运用体验法、情形教学法;通过游戏引入,自学歌曲,分组检测,引导学生熟悉歌曲旋律2、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歌曲把握切分节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心学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挫折,学会正确面对人一辈子中的艰巨困苦。
正确认识挫折,勇于挑战困难,从而形成能够经受考查的健康心理。
教学重点学会演唱歌曲,并体会歌曲中的情感表达。
教学难点把握切分节奏。
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感受挫折。
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进行一次扳手劲竞赛。
2、请胜利的同学做一个表情动作,请失败的同学也做一个表达你此刻心情的表情。
3、小结:难过、难过、遗憾、失落在我们生活中是一种专门正常的情绪表现。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
看看我们能从中体会到什么。
(放音乐)二、学习歌曲。
1、学生看歌词、听歌曲,并摸索从这首歌的歌词中,你能归纳出歌曲所表达的什么情感?学生摸索并回答(略)。
教师总结:是的。
在人的一生中难免遇到困难与挫折,然而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如何去克服关键看你用什么心态去对待。
今天这首歌能够教会我们专门多。
下面我们再完整地听一次音乐,同学们跟着学一下。
(复听音乐)2、每小组请一位同学做代表,检测学习情形。
其他同学齐唱副歌部分。
(有必要的时候多检测一轮)3、教师纠正学生演唱中出错的地点。
4、全班跟音乐齐唱。
三、心灵撞击。
1、同组交流:说说自己遭遇了挫折后,你采纳什么方法让自己欢乐起来?2、学生代表发言。
四、总结。
在一个人漫长的生命历程中,没有人能永久成功。
不经历风雨如何见彩虹。
只要我们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去面对困难和挫折,就能够做到“不在失败中倒下,而在挫折中奋起”。
没有登不上的山峰,也没有趟只是去的河流。
因为我们的耳边经常都响起一位水手的声音,他如何对我们说的?放音乐,全班齐唱歌曲《水手》,在歌声中终止这节课。
阳光总在风雨后(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阳光总在风雨后”的寓意,并能正确运用至日常生活。
2.通过讲解和分析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
3.通过本次教学,学生能排除困难和挫折,坚持追求自己的理想,顺利达成自己的人生目标。
二、教学内容1.导入环节引导学生回忆曾经遇到挫折和困难的经历,并分析自己当时的心态和处理方式。
2.文化解读讲解“阳光总在风雨后”这个成语的来源、内涵和应用,以及在中华文化中的体现和演变。
3.情感教育通过一个肯定积极面、鼓励向前的生活案例,启发学生要勇于面对困难、挫折,相信自己的能力,坚持追求自己的理想。
4.课文背诵学生背诵“阳光总在风雨后”这个成语,加深对这个成语的理解和记忆。
5.生活应用引导学生将“阳光总在风雨后”这个成语应用到生活中,比如在面对挫折时,用这个成语来激励自己坚持下去。
三、教学策略1.情感教育与文化解读相结合,引导学生从多角度理解这个成语的内涵。
2.针对学生的实际,选取具体而生动的案例,帮助学生感受这个成语的独特魅力。
3.通过生活中的例子,指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意识。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文化解读和情感教育相结合,帮助学生理解成语的内涵,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难点:如何在生活中正确运用这个成语,以及如何通过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
五、教学步骤1.导入环节:引导学生回忆曾经遇到挫折和困难的经历,并分析自己当时的心态和处理方式。
(5分钟)2.文化解读:讲解“阳光总在风雨后”这个成语的来源、内涵和应用,以及在中华文化中的体现和演变。
(10分钟)3.情感教育:通过一个肯定积极面、鼓励向前的生活案例,启发学生要勇于面对困难、挫折,相信自己的能力,坚持追求自己的理想。
(10分钟)4.课文背诵:学生背诵“阳光总在风雨后”这个成语,加深对这个成语的理解和记忆。
(10分钟)5.生活应用:引导学生将“阳光总在风雨后”这个成语应用到生活中,比如在面对挫折时,用这个成语来激励自己坚持下去。
七年级心理健康课《阳光总在风雨后》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人生中会遇到挫折和困难,要学会正确面对和处理。
2. 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学会在困境中寻找希望和动力。
3. 引导学生懂得珍惜生命,珍惜身边的人和事,学会感恩。
4. 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抗压能力,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
二、教学重点1. 帮助学生认识挫折的普遍性和不可避免性。
2. 培养学生面对挫折时的积极心态和应对策略。
3. 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适,增强心理韧性。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挫折,避免消极情绪的产生。
2. 如何培养学生面对挫折时的积极应对策略。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故事导入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运用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互动交流,分享心得。
3. 采用情景模拟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会应对挫折。
4. 运用心理测试法,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为教学提供依据。
五、教学内容1. 挫折的普遍性和不可避免性:让学生认识到人生中会遇到各种挫折,要学会正确面对。
2. 正确看待挫折:引导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学会在困境中寻找希望和动力。
3. 应对挫折的策略:培养学生面对挫折时的积极应对策略,如调整心态、寻求帮助等。
4. 自我调适和心理韧性: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适,增强心理韧性,提高抗压能力。
5. 感恩和珍惜:教育学生懂得珍惜生命,珍惜身边的人和事,学会感恩。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引发学生对挫折的思考,引出本课主题。
2. 新课导入:介绍挫折的普遍性和不可避免性,让学生认识到人生中会遇到各种挫折。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和困难,以及如何应对。
4. 分享心得:每个小组选取一位代表,分享本组讨论的成果,让大家共同学习和借鉴。
5. 情景模拟:设计一些挫折情境,让学生参与其中,学会在实际情境中应对挫折。
6. 心理测试:通过一些心理测试题,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为后续教学提供依据。
三一文库()初二哲理
阳光总在风雨后
有这样一句歌词:“阳光总在风雨后,风雨后
才能见彩虹……”对呀,不经风雨,哪来彩虹?每一个人在生活中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挫折。
有些人会向困难低头,止步不前;有的人勇敢
坚强,挺了过来,打败了困难,走出了黑暗,
迎来了光明。
要学会经受苦难,风雨过后必是
彩虹!
最经典的事例就是爱迪生实验电灯泡的时候了,失败了八千多次,但是他依然坚持不懈,说着:“失败乃成功之母”。
只有经过这八千多次失败,他才知道这八千多种材料不能用来当电灯泡的
原料。
最后,经过了万次的努力,终于发明出
了灯泡,为成千上万的家庭点亮了光明。
不仅仅只有爱迪生,还有一位穷困潦倒的年轻人,他在美国,想做一名演员拍电影,当明星。
可是,即使将他从头至尾所有的财产加起来还
不够买一件像样的西装衣服。
但他并没有放弃,依旧全心全意坚持自己的梦想。
当时,好莱坞
一共有500多家的电影公司,他再清楚不过了。
20 × 20。
阳光总在风雨后
雨,淅淅沥沥得下着,窗外得密密斜织,勾起了我无限的思绪。
雨,连续下了几天。
绵绵的秋雨悄然落下,不是狂风大作,不是洪水泛滥,而是悠然落下,给人以一种清爽的感觉。
雨,洗去人心头的尘埃,使我们神清气爽,心旷神怡,搀去空气中的灰尘,给我们带来一个新的世界。
雨,勾起我们的回忆;雨,刷去过去的痕迹。
下了几天,天气终于放晴,又是一个艳阳天。
我出门散步,深深吸上一口气,凉凉的,仍弥漫着雨的清凉,十分的凉爽。
走在街上,路两旁一个一个的小水洼,错落有致的排列着,在上面踩来踩去,溅起的水花沾湿了裤腿,别有一番情趣。
路边的冬青被雨水洗得更绿了。
享受着这雨后的滋润,心灵格外干净,所有的烦恼都不见了,而剩下的只是对事物的欣赏之心和无暇的快乐心情。
雨过去了,就会迎来一个艳阳天。
人生又怎不是这样,面对不断的崎岖与坎坷,使出自己的浑身解数,勇敢的去挑战,越过这里,眼前就是一片光明。
未来是光明的,我
们要选择好正确的人生道路,挫折只是上帝考验我们的智慧和勇气,咬咬牙,挺过去,前面将是光明大道。
请相信,风雨过后见彩虹!。
第六单元《流行音乐掠影》教案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
活动设计:
挫折是人们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受到阻碍和干扰,因获取成功的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一种消极的情绪反应。
如果处理不当,它会给人造成心理压力,损害身心健康从而影响学习和生活。
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有利于他们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目标要求: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帮助学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挫折,学会正确面对人生中的艰难困苦。
正确认识挫折,勇于挑战困难,从而形成能够经受考验的健康心理。
2.知识与能力:
(1)学会战胜困难和挫折的方法,迈向成功。
(2)通过活动,了解挫折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体会感受挫折,掌握承受挫折、战胜困难的一些方法。
3.过程与方法:
运用体验法、情景教学法、发放《自我确认表》等,通过音乐营造情景,图片展示情景、语言描绘情景等,引导学生在具体情景中体验、领悟。
通过小组成员的独立思考、合作、讨论交流等,使学生不仅在知识上,而且在情感、合作技能等方面都得到提高。
教学重点:
1、小结:在故事里,我们要像那只逃生的小兔一样,勇敢面对挫折,面对失败。
在生活中,当我们遇到困难时,应多动脑筋,想出最佳的解决困难的办法,并在挫折中振作起来。
2、心灵撞击
同学们,你知道有哪些人勇敢面对挫折,在挫折中奋起这样的事例吗?
师举例:
1、张海迪
2、洪战辉例子
过渡:向张海迪、洪战辉等许多人都能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你们呢?
3、同组交流:说说自己遭遇了挫折后,你采用什么方法让自己快乐起来?
4、学生代表发言
5、读一读自己喜欢的抗挫名言
总结:
在一个人漫长的生命历程中,没有人能永远成功。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只要我们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去面对困难和挫折,就可以做到“不在失败中倒下,而在挫折中奋起”。
没有登不上的山峰,也没有趟不过去的河流。
最后徐老师送大家一首《阳光总在风雨后》,让我们一起勇敢的去迎接人生的风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