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设计技术与案例分析:2015年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微课组)作品综述
- 格式:doc
- 大小:27.85 KB
- 文档页数:19
2015 年高校(高职高专)微课教学比赛获奖名单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优秀奖
优秀组织奖高等教育出版社江苏省教学服务中心山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职业院校信息化工作委员会教育部西南高校师资培训中心(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重庆市分中心)湖北省职教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高等教育出版社湖北省高职教学服务中心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郑州市分中心高等教育出版社浙江省教学服务中心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吉林职教基地(吉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贵州省职业教育学会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委员会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北京信息职业
技术学院淄博职业学院天津轻工职业
技术学院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黄冈职
业技术学院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黄f可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
多媒体课件获奖作品
以下是一些获奖的多媒体课件作品:
1. "人类的未来":这个课件展示了全球人口增长、资源消耗、
环境污染等重要问题,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
该作品在全国中学生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一等奖。
2. "探索太空":这个课件通过动画、音乐和影像等多媒体元素,生动地展示了太空探索的历史、太阳系的组成和人类在太空中的活动。
该作品在国际科技教育大赛中获得金奖。
3. "大熊猫保护":这个课件通过图片、视频和文字等多种形式,详细介绍了大熊猫的生态特点、濒危原因以及保护工作的重要性。
该作品在全国生物科学竞赛中获得优秀奖。
4. "编程入门":这个课件通过简单明了的语言和互动性强的示范,教授了基础的编程知识和技巧。
该作品在全国信息技术教育大赛中获得一等奖。
5. "中国传统节日":这个课件利用多媒体手段,生动形象地展
示了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传统习俗以及现代庆祝方式。
该作品在全球华人学生文化艺术竞赛中获得最佳表现奖。
这些多媒体课件作品在教育领域具有很高的影响力和教学价值,因其创新性和教学效果突出而获奖。
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组织委员会函件2015年(第八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微课与课件类作品设计要求一、概述2015年(第八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微课与课件类作品,包括公共计算机课程的微课和其它课程的课件,具体为以下小类:(1)“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
(2)“数据库技术与应用”微课。
(3)“多媒体技术与应用”微课。
(4)“计算机网络”或“Internet应用”微课。
(5)中、小学数学课程片段。
(6)中、小学自然科学课程片段。
(7)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1911年前)课程片段。
(8)科学发明与技术成就(四大发明、农历、数学、医学、农学、水利、宫殿、衙门、民居、庙宇、园林、塔、桥梁。
取材于1911年前)课程片段。
(9)先秦主要哲学流派(道家、儒家、墨家、法家)。
(10)汉语言文学(以唐诗宋词为代表歌颂中华大地河山的诗、词、散文;含汉字、汉字书法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
取材于1911年前)的国内、国外教育课程片段。
公共计算机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数据库技术与应用”、“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计算机网络”或“Internet应用”作品参赛(小类1-4)必须是“微课”形式,其它课程类别(5至10小类)可为“微课”形式或“课件”形式。
二、“微课”简介“微课”即“微型视频课程”,它是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呈现方式,围绕学科知识点、例题习题、疑难问题、实验操作等进行的教学过程及相关资源的有机结合体。
微课的核心资源是“微视频”(教学视频片段),同时可包含与该教学视频内容相关的教学设计、微课件、微习题、及其它辅助性内容。
微课的类型主要有:(1)讲授型:以学科知识点及重点、难点、考点的讲授为主,授课形式多样,不局限于课堂讲授;(2)解题型:针对典型例题、习题、试题的讲解分析与推理演算,重在解题思路的分析与过程;(3)答疑型:围绕学科疑难问题进行分析与解答;(4)实验型:针对教学实验进行设计、操作与演示;(5)其它类型:不属于上述分类的作品,归为此类型。
2019年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的获奖作品涵盖了各个学科领域,体现了教育教学创新和信息技术的融合。
这些作品由全国各高等院校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制作,经过严格评选,最终脱颖而出。
以下是一些2019年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的获奖作品示例:
1. 特等奖作品:《基于混合式教学的<电路分析>课程设计与实践》,该作品展示了如何将传统教学与在线资源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 一等奖作品:《<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包》,该资源包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内容和互动工具,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编程能力。
3. 二等奖作品:《<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设计与实现》,该作品探讨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如何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
4. 三等奖作品:《基于虚拟实验的<化学实验>课程建设》,该作品利用虚拟实验技术,为学生提供了安全、高效的实验学习环境。
5. 优秀奖作品:《<市场营销>课程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该资源开发了多种教学活动,以增强学生对市场营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6. 优秀组织奖作品:一些院校因为组织得力、参与度高、作品质量好,获得了优秀组织奖。
这些获奖作品通常会在大赛的官方网站或者相关教育平台上进行展示,供其他教师和学习者参考和学习。
它们代表了当时教育教学创新的方向和水平,对于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具有积极的意义。
第十五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组织奖名单组织奖名单河北省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中心内蒙古自治区教育信息中心辽宁省教育厅教育信息中心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山东省电化教育馆重庆市教育信息技术与装备中心四川省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吉林省公主岭市教育局山东省邹城市教育局山东省淄博市教育学会山东省胶州市教育局黑龙江省大庆油田教育中心黑龙江省讷河市教育局陕西省西安市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中心陕西省汉中市电化教育馆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电化教育中心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电化教育中心河北省唐山市教育局电教馆河北省辛集市教育局河北省邯郸市教育局河北省成安县教育体育局幼儿园信息化教育资源研究中心德州学院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山东协和学院常州工学院天津工业大学东北石油大学石河子大学河北科技师范学院上海开放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河北大学暨南大学浙江警察学院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山东英才学院上海应用技术学院邢台学院唐山师范学院西南民族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华师范大学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陕西科技大学盐城工学院江南大学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四川师范大学河北经贸大学济南职业学院山东农业大学辽宁科技大学塔里木大学大连民族大学渭南师范学院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长春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张家口学院浙江海洋学院淄博职业学院南昌大学河北工业大学钦州学院安徽医科大学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广东白云学院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河北省深州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桂林理工大学黑龙江外国语学院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湖北商贸学院常州大学江苏理工学院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新疆医科大学山东交通学院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沈阳农业大学四川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广东开放大学(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苏州市职业大学山东商务职业学院潍坊科技学院西安广播电视大学西京学院西南科技大学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山东经贸职业学院北京建筑大学四川广播电视大学河北传媒学院大连海事大学河北科技大学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河北美术学院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江西财经大学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山东科技职业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广西师范大学上海市工商外国语学校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沈阳建筑大学齐鲁工业大学四川汽车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天津职业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渭南职业技术学院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河北建筑工程学院西藏民族大学四川传媒学院新疆大学四川文轩职业学院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成都师范学院重庆邮电大学德州职业技术学院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北京大学汉中职业技术学院北京工业大学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东北大学太原市信息技术学校东南大学成贤学院西南财经大学广西艺术学院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佳木斯技师学院中南民族大学兰州城市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辽宁中医药大学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百色学院齐齐哈尔医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山东交通职业学院华北理工大学冀唐学院四川科技职业学院解放军理工大学潍坊医学院辽宁医学院武汉工商学院南华大学武警福州指挥学院沈阳师范大学新疆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学院石家庄科技工程职业学院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威海职业学院长沙医学院西安职业技术学院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新乡医学院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中原工学院南京审计学院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师范学院空军工程大学淄博市临淄区朱台镇中心学校河北省深州市中学山东淄博临淄区第二中学河北省新乐市第四中学山东淄博临淄齐都中心学校合肥市莲花小学先进个人名单河北省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中心李岩内蒙古自治区教育信息中心钮进彪辽宁省教育厅教育信息中心赵欣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陈瑛山东省教育信息中心王准四川省教育管理信息中心邓林吉林省公主岭市教育局王源静山东省邹城市教育局徐鹏山东省淄博市教育学会张吉顺黑龙江省大庆油田教育中心宋万金陕西省西安市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中心贾毅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电化教育中心王宾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电化教育中心刘丽新德州学院陈伟山东协和学院王鸿雁天津工业大学初彩霞石河子大学莫筱梅上海开放大学王冠凤河北大学赵晓鹏浙江警察学院乔莹莹山东英才学院杨兴东邢台学院张慧芳西南民族大学陈顺强西华师范大学张飞陕西科技大学詹秦川江南大学陈路四川师范大学游雪济南职业学院曹爱民辽宁科技大学刘丽大连民族大学程晓伟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磨莉浙江海洋学院袁燕南昌大学王健钦州学院廖倩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刘艳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赵东桂林理工大学陶雁羽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李莉常州大学王峰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于洋库尔班江·阿不都新疆医科大学热依木金华职业技术学院高洁广东开放大学(广东广播电视大学)缪玲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王晓娜山东商务职业学院王华伟西安广播电视大学朱彤西南科技大学周望山东经贸职业学院吴世军四川广播电视大学岳敏大连海事大学杨敬君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岑妍梅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张彩霞浙江广播电视大学罗松大连理工大学吕莹广西师范大学李晟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王冲齐鲁工业大学刘长才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项明成都理工大学王艳蓉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贾东云四川传媒学院陈锦宣四川文轩职业学院王佩成都师范学院杨宏德州职业技术学院许洪龙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肖立章汉中职业技术学院秦艳红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王昌刚太原市信息技术学校景建明西南财经大学刘晓晶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胡国良中南民族大学秦君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王岳寿重庆工商职业学院段玭百色学院林广波北京师范大学陈继荭华北理工大学冀唐学院曹福凯解放军理工大学杨振华辽宁医学院郭喜良南华大学常玲沈阳师范大学于冰石家庄科技工程职业学院何春燕威海职业学院孙爱娟西安职业技术学院石枫新乡医学院郑磊琦中原工学院师莹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刘成玉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孟莉常州工学院吕兰兰东北石油大学刘玉华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王瑞云湖南农业大学谷永红暨南大学周红春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刘晶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刘胤杰唐山师范学院崔胜利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李亚汉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王洪兴盐城工学院王春风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杜雪梅河北经贸大学董旭山东农业大学殷贵堂塔里木大学王鑫渭南师范学院王红艳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张宝明张家口学院王雅平淄博职业学院逯苗河北工业大学刘金河安徽医科大学周润广东白云学院李晶晶河北省深州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张建恒黑龙江外国语学院房元辉湖北商贸学院杨夷平江苏理工学院薛勇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周亚文沈阳农业大学袁玲四川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曾翔苏州市职业大学樊凌潍坊科技学院朱翠萍西京学院陈成华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王新民北京建筑大学陈静河北传媒学院张宁河北科技大学冯爽河北美术学院王颖超江西财经大学吴洁山东科技职业学院栗少萍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冀国强上海市工商外国语学校董蕾莉沈阳建筑大学宫园园四川汽车职业技术学院邓斌天津职业大学许冰冰渭南职业技术学院魏恒武汉职业技术学院董巍西藏民族大学李书勇新疆大学涂亦娴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吴茜茜重庆邮电大学陈建江丽水职业技术学院祝迎春北京大学王肖群北京工业大学邰枫东北大学张晓川东南大学成贤学院羊栋广西艺术学院陈鹏佳木斯技师学院贾殿阁兰州城市学院李珺辽宁中医药大学赵文海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丁菲菲齐齐哈尔医学院乔树清山东交通职业学院于明飞四川科技职业学院杨晓华潍坊医学院张光成武汉工商学院余杨武警福州指挥学院朱明如新疆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周宇长春职业技术学院王军长沙医学院汤琼英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察晓龙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王刚广西师范学院杨上影空军工程大学樊党锋。
附件2
获奖作品名单一、基础教育组
(一)多媒体课件
1.中小学
1
2.幼儿教育
3.特殊教育
(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例1.中小学
2.幼儿教育
3.特殊教育
(三)学科主题社区1.中小学
2.幼儿教育
3.特殊教育
(四)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综合课例1.中小学
2.幼儿教育
(空缺)3.特殊教育
(五)教育教学工具类软件系统1.中小学
2.幼儿教育
(空缺)3.特殊教育
二、中等职业教育组
(一)多媒体课件
(二)网络课程
(三)教育教学工具类软件系统
三、高等教育组(一)多媒体课件
(二)网络课程
(三)教育教学工具类软件系统。
全国多媒体课件获奖作品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的第一课时,主要内容包括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和计算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技巧,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学会正确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熟练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和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尺子、圆规。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假设小明有2个苹果,小华给了小明1个苹果,请问小明现在有几个苹果?2. 自主学习: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上述问题。
3. 合作交流: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分享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4. 讲解演示: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和黑板,讲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和计算方法。
5. 例题讲解:教师通过PPT展示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步骤。
6. 随堂练习:教师给出随堂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
7. 巩固练习:教师给出巩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法则: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计算方法:先通分,再计算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3/4 + 1/4,2/5 1/5,4/7 + 2/7(2)应用题:小明有3个苹果,小华给了小明1个苹果,请问小明现在有几个苹果?2. 答案:(1)3/4 + 1/4 = 1,2/5 1/5 = 1/5,4/7 + 2/7 = 6/7(2)小明现在有4个苹果。
微课设计技术与案例分析:2015年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微课组)作品综述赵国栋;冯晨;刘京鲁;王晶心【期刊名称】《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年(卷),期】2016(000)006【摘要】以来自全国各院校1500余件微课为对象,这篇论文介绍了微课的应用状况,揭示出当前微课设计和制作的技术特点、类型与主要问题.在论文中,研究者将微课划分为五大类10种样式,从教学设计、技术实现和呈现效果三个维度,对技术复杂性、字幕、发音标准性、视频清晰度、教态流畅性、整体视频效果和教学环节完整性进行评估和分析.此外,论文分析了4个典型案例.最后,论文归纳出微课制作中主要问题并提出改进对策.【总页数】9页(P4-12)【作者】赵国栋;冯晨;刘京鲁;王晶心【作者单位】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北京100871;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北京100871;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北京100871;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北京10087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434【相关文献】1.我国高校教师微课教学设计现状研究——对2013年“第十三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295个微课作品的分析 [J], 陈智敏;吕巾娇;刘美凤2.微课设计技术与案例分析:2015年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微课组)作品综述[J], 赵国栋;冯晨;刘京鲁;王晶心;3.我国高校教师微课教学设计现状研究——对2013年“第十三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295个微课作品的分析 [J], 陈智敏;吕巾娇;刘美凤;4.\"全域旅游\"教学模块中的微课设计——以全国职业院校教师微课大赛获奖作品为例 [J], 赵亮5.课程思政背景下高职英语微课设计探究——以第十一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职业院校微课组获奖作品为例[J], 梁静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全国多媒体课件获奖作品全国多媒体课件获奖作品(发表时间:2010-3-7 21:32:54访问次数:6585)获奖作品名单一、基础教育:多媒体课件组一等奖获奖作品名称学科获奖作者省份所在学校(单位)巧剪双喜字综合实践吴志刚、张红河南鹤壁市实验学校电磁场和电磁波物理杨建新、孙会中、李学芳河北迁安市第一中学代数画板数学顾熙杰、黄桂青浙江象山县丹城中学快乐学拼音语文张洪钢、王俊山河北古冶区范各庄小学示波器物理李华、龚娜、严家文湖北天门市皂市高级中学白鹭语文孙加涛江苏连云港市赣榆县柘汪镇仲湖第二小学蚂蚁科学钱国兵浙江湖州市爱山小学长亭送别语文刘立红、王桂清河北丰润第二中学空间几何体数学陈平浙江义乌中学观察物体数学刘伟、刘爽天津红桥区实验小学What food do we need?英语浦赛婷上海青云中学笔情墨趣美术徐伶俐浙江衢州市柯城区尼山小学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和胜利历史陈震宇、赵思全广东东莞市东莞中学初中部诗词创作辅助软件语文章含楚上海闵行第二中学行书的初步认识-木字旁竖心旁的字品字形的字写字王加俊、周金龙北京密云县十里堡镇中心小学认识角数学颜子明、张莉莉、陈梦斯广东佛山市顺德区齐杏小学初中电学仿真实验物理占正奎、刘元艳、杨莹湖北荆门市海慧中学唱脸谱音乐宋爱玲山东荣成市第23中学区斥山完小菜园里语文丁波、姚静山东东营市胜利第四十六中学数与形的美与理数学王钦敏福建福清第三中学精美的邮票综合实践何志聆宁夏银川唐徕回小二等奖获奖作品名称学科获奖作者省份所在学校(单位)角概念的推广数学谢梓璋福建南安一中甲烷化学黄龙彪广东佛山市华英学校虚拟化学实验室化学雷涛四川泸县第九中学多姿多彩的图形世界数学白丽娜天津耀华中学高中物理常用仪表的使用与读数组件物理余闯湖北十堰市郧阳中学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物理郑曙烁广东广州市恒福中学电磁感应现象物理苏清水福建晋江养正中学变阻器物理鲍邓齐浙江永康市第一中学孔乙己语文熊明生江西丰城市铁路中学黄河颂语文梁绍军四川内江隆昌县胡家中学中国花鸟画美术陈凤婵广东江门市江海区外海中学桂林山水语文周生君青海互助县林川教委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和胜利历史姜新科、罗新中、阳永平西藏昌都地区第一高级中学画画你、我、他的面部美术谭秀梅山东淄博市临淄区实验小学木棉树的种子语文张杏明上海嘉定区方泰小学斑羚飞渡语文邢军、黄效梅山东滕州市第四中学望岳语文傅露露浙江杭州市萧山区前进初中植物妈妈有办法语文刘蓓、胡洁婷安徽铜陵市师范附属小学绿色开花植物自然王昭君、严洪达、朱静上海上海市电化教育馆The Olympic Games英语邱文丹福建福州第二中学气候地理张飞良上海嘉定区第二中学中国乐器认识与欣赏音乐曾玮玲广西桂林市铁西小学Food and Drinks英语何玉华、高俊广东广州市越秀区文德路小学Weather英语徐人凡上海松江区中山永丰实验学校Module10 Unit2 What's sixtyplus thirty?英语郑仁凯、陈娴福建厦门市思明区教师进修校、厦门市前埔南区小学简单电路科学谢宝兰江苏南京市拉萨路小学平移和旋转数学杨德钧湖北潜江市熊口小学年、月、日的认识数学郑宏贵州六枝特区第二小学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数学时春艳、张诚品天津武清区杨村教育办公室曹刿论战语文陈峰浙江永嘉县城关中学遮罩效果课件信息技术李金莲北京燕山东风中学三等奖获奖作品名称学科获奖作者省份所在学校(单位)分类数学刘浩山东枣庄市立新小学平面的基本性质数学陆剑钢浙江湖州市第一中学十里长街送总理语文孙晓敏浙江绍兴县华舍街道蜀阜完全小学丑小鸭语文李义华安徽黄山市歙县富堨中心学校细胞的有丝分裂生物晏辉、贾文金四川蓬溪中学、蓬溪教育局Art英语邱健广东潮州市高级中学梨园金曲音乐马芳梅青海门源县第一中学分苹果数学李海年辽宁盖州市胜利小学波的形成和传播物理董云龙、张彩红北京平谷区金海湖第一中学认识钟表数学黄耀东、刘斌湖北安陆市陈店中心小学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数学王成山东烟台市牟平区大窑镇中心小学初中物理世界物理付正龙江苏徐州市第十三中学平抛运动物理李向军河北邯郸市峰峰春晖中学角数学刘建伟陕西西安市雁塔区双水磨小学圆柱的体积数学张春喜天津塘沽区朝阳小学生命之源—水政治刘友天津蓟县出头岭镇初级中学实验室模拟“反实验”化学区大柱广西容县自良中学基本营养物质化学刘蔷、竺锦、胡晓泉天津和平区第二南开中学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化学徐超慧天津天津市新华中学圆和圆的位置关系数学李超安徽濉溪县濉溪镇中心学校轴对称图形数学左卫、曹健飞上海沪太新村第一小学相遇问题数学陈卫东陕西宝鸡市渭滨区金陵小学神奇的莫比乌斯带数学陈淑君广东广州市白云区竹料第一小学用正多边形拼地板数学张伟军广东东莞市东坑中学找规律数学吕健广东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东路小学图形的旋转数学聂海清河北平泉县二中函数数学沈文昌浙江桐乡市茅盾中学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数学赵金胜天津大港海滨第三学校斜抛运动探究物理曹郑凯福建晋江季延中学观察水的沸腾物理袁农基江苏苏州市吴江盛泽第二中学电磁感应现象物理刘彩蕾河南实验中学简单的线性规划数学毛红年、柳晴辉西藏昌都地区第一高级中学折线统计图数学程贤锋江西九江瑞昌码头亚东希望小学小学生口算训练基地数学陈争勇、龙月富重庆北碚区朝阳小学童话课文教学软件语文张小军广东广州市番禺区培智学校2008,北京语文曹现阵江苏连云港市赣榆县塔山镇第二小学散步语文史海涛陕西西乡县飞凤初级中学画太阳美术林立福建福州瀛江小学荷塘月色语文邢益松、韩金芳海南文昌市联东中学背影语文刘珊贵州开阳县金中镇中学大雁归来语文赵欣吉林通化第十中学林黛玉进贾府语文温永琪江西赣州市第一中学桃花源记语文张二伟河南沁阳市葛村中心校荷叶圆圆语文陈兴远、王自红山东临沂市罗庄区第三实验小学翠鸟语文王璋琴、徐伟天津河东香山道小学斑羚飞渡语文姚丽勤、植旭秀广东广州市荔湾区一中实验学校蝙蝠与雷达语文周金全、陶献宝安徽铜陵县顺安镇中心小学蝙蝠与雷达语文铁玉翠、谭存才、杨措吉青海门源县城关第二小学三袋麦子语文申玉芳河南淇县电教中心故宫博物院语文郑少鹏天津武清区启智学校纸的世界语文郑公羽、邱国炫福建福州乌山小学地球爷爷的手语文李庆峰重庆万州区王牌小学秋天的雨语文毛珍喜湖北潜江市江汉教育集团东方红小学多彩的夏天语文徐红九广东佛山市顺德区世纪小学走近陶渊明语文谢秀林广东广州市花都区花东镇迳口中学植物妈妈有办法语文杨淑娟、孙红蕾吉林通化市东昌区第三实验小学心声语文李红生、孙纯泉、李文献四川达县碑庙初级中学激情燃烧在高原语文韩文富、蒋琼芬西藏昌都地区第一高级中学古诗<江雪>语文阮辉河南洛阳市老城区坛角小学色彩的混合规律美术杨江林贵州安顺市民族师范学校多姿多彩的服装美术张丽萍北京昌平区百善中学植树英语祁炜红青海西宁市第七中学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信息技术周绍华、孟祥军、王薇薇辽宁沈阳市第十一中学食品营养与健康生物孟然天津红桥区第三中学行进的乐声音乐武聆、曹晏平上海闸北区永兴路第二小学植物组织培养生物韩凝、周珂、赵燕天津河北区求真高级中学常见的天气系统地理朱利、张洪波、徐晖山东郯城县第一中学、郯城县教育局、郯城县实验中学法语入门课件法语戴剑安上海光明中学细胞增殖-有丝分裂生物石林科甘肃定西市岷县一中Colour英语朱青上海惠南镇小学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shake?英语胡心力新疆石河子市第一中学胡萝卜——赛人参实践吴玉梅、吴小梅广东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官窑中心小学图文混排信息技术孟洁甘肃永昌县第一中学基因分离规律生物欧万科陕西凤翔县凤翔中学Sports英语杨中元西藏昌都地区第一高级中学输出血液的泵-心脏生物刘燕燕、孙军、王静山东荣成市第二十八中学海水运动——洋流地理邓初兰广东佛山市高明区纪念中学First Aid英语陈建西藏昌都地区第一高级中学What does he look like?英语黄颖新疆石河子市新城中学开启心灵的窗户生物孙景祥、姚焕认、孙爱荣山东荣成市第十一中学区地壳物质的组成与循环地理刘宜攀陕西石油普通教育移交中心长庆一中等高线地理王辉、唐群峰、刘玲湖北随州市曾都区唐县镇第三中学十字绣基础劳技冯慧天津河西区第四十一中学蹲距式跳远体育冯鹏西藏昌都地区第一高级中学Flash动画音标学英语罗新才云南洱源县振戎民族中学经典流行音乐-爵士乐音乐方芳广东江门市江海区外海中学牛顿第三定律物理冯小龙甘肃兰州市外国语高级中学三、基础教育:ScienceWord优秀教案设计组一等奖获奖作品名称学科获奖作者省份所在学校(单位)探究电磁感应的产生条件物理杨鑫芳、牟晓东山东招远第一中学分校线性规划的应用数学梅宗荣、林瀛天津南开区第六十六中学探索多边形的内角和数学周志坚广东深圳观澜中学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物理刘勇强、潘艳文河北青龙职教中心算法--程序设计的灵魂信息技术杨晓洁广西玉林第一中学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化学赵海涛、刘继业河北开平区洼里总校指数函数数学王全瑞甘肃永昌县第三中学ScienceWord中坐标系的设置与函数图象的创建数学李连珍湖北武汉市武珞路中学二面角的几何求法数学赵珊甘肃金昌市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气体的制备、收集和净化化学李一中广东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中学初中部德胜校区二等奖获奖作品名称学科获奖作者省份所在学校(单位)弹力物理刘山山东福山第一中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数学叶瑞德、訾羽佳广东东莞市长安镇上角小学数形结合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数学谈玮湖北黄石市第三中学平面图形的拼组数学杨英河北临河里小学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数学杨占材广西玉林市玉州区茂林镇初级中学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数学杨辉天津宝坻区史各庄镇河西中心小学甄别信息的方法信息技术梁音天津新华中学弧长和扇形的面积数学苏涌智广东中山市石岐中学氢气的实验室制法化学于云吉林通化兴华教育集团通钢第二中学全等三角形数学张石柱天津实验中学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数学张学军湖北襄樊市三十九中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数学李勇、蔡晓莉重庆江北区洋河花园实验小学行路难语文邹华英湖北武汉市武珞路中学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复习)化学刘建军山东菏泽市牡丹区21中学酸碱中和滴定化学韩文富、蒋琼芬西藏昌都地区第一高级中学三角形内角和数学陈永畅广东深圳宝城小学多一些宽容语文牛丽琴河南鹤壁市淇滨区文化教育体育局教研室三等奖获奖作品名称学科获奖作者省份所在学校(单位)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数学马丽丽内蒙古喀喇沁旗锦山镇龙山初级中学初中数学总复习数学柯四清湖北十堰市实验中学数形结合思想数学程勇湖北十堰市实验中学圆锥曲线复习巩固数学龙运胜重庆重庆市铜梁中学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化学陈瑞、杨松辉山东招远市金岭镇原疃郭家学校光的折射物理任冬梅吉林通化兴华教育集团通钢第二中学二次函数的图像数学姚国云湖北荆门市海慧中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理冯忠诚湖北荆门市海慧中学椭圆及标准方程数学李文星甘肃永昌县第三中学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数学冼虹雁广东珠海市斗门区第一中学中考复习专题---学科整合类问题数学苏晓辉江苏南京市栖霞区摄山初级中学氧气的制法化学任冬梅吉林通钢第二中学平抛物体的运动数学詹光湖北黄石市第三中学球的概念及性质数学王全瑞、王银寿甘肃永昌县第三中学我是什么语文黄佳广东汕头市外马路第二小学乌鸦喝水语文郭媛天津南开区华夏学校小学部正比例函数数学陈瑞锵广东汕头市天竺中学实验室解法训练物理覃凌北京第156中学牡丹花、月季花语文张秋艳内蒙赤峰市民族特殊教育学校认识角数学赵玉娟甘肃瓜州县渊泉小学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物理刘伟钦广东汕头市南澳县南澳中学氢气的实验室制法化学阚兆恒天津西青区王稳庄中学向量的加法数学陈粤怀、冯锐强广东中山市五桂山学校苯酚化学薛日清河北邯郸市第十五中学丰富多彩的化学世界科学冉洋广东深圳新华中学人造卫星宇宙速度物理周鸿雁河南新蔡县第二高级中学网海拾贝信息技术袁晓蜜天津塘沽区上海道小学多姿多彩的树木美术乌兰陶娅内蒙赤峰市民族特殊教育学校一元二次函数的最值数学尹国江、祝海燕湖北宜昌市夷陵中学四个太阳数学刘猛、冯连发天津宝坻区尔王庄乡程泗淀小学高三化学专题复习--同分异构体化学杨彬北京铁路第二中学Fun with shapes英语程芸广东深圳天骄小学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第一课时)数学邹国平湖北沙市第五中学电脑病毒及其防治信息技术付江波河南郑州市第三十六中学Festivals英语陈媚媚广东深圳深圳市天骄小学梯形数学刘文全湖北襄樊市第三十九中学组合图形面积计算数学梁栓牢陕西西安车辆厂小学光的反射物理李元发、徐志礼天津大港第四中学乙醇醇类化学汤淼天津红桥区第五十一中学导数的应用:函数的单调性数学赵丹平北京铁路第二中学图形的剪拼美术吴树欧湖北襄樊市第三十九中学圆周角数学刘云艳天津宝坻区育英中学血液和血型生物郭荣辉江苏南京育英第二外国语学校梯形的面积计算数学李勇、蔡晓莉重庆江北区洋河花园实验小学。
微课设计技术与案例分析:2015年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微课组)作品综述摘要:以来自全国各院校1500余件微课为对象,这篇论文介绍了微课的应用状况,揭示出当前微课设计和制作的技术特点、类型与主要问题。
在论文中,研究者将微课划分为五大类10种样式,从教学设计、技术实现和呈现效果三个维度,对技术复杂性、字幕、发音标准性、视频清晰度、教态流畅性、整体视频效果和教学环节完整性进行评估和分析。
此外,论文分析了4个典型案例。
最后,论文归纳出微课制作中主要问题并提出改进对策。
关键词:微课;快课技术;设计技术;案例分析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11-0004-09一、背景概述近年来,在国内教育领域,微课、翻课和慕课等新型教学模式逐渐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形式,倍受关注。
在实践中,许多院校也启动了各具特色的教学改革项目,利用各种形式鼓励教师在教学中利用新技术来进行创新。
在这种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尝试制作微课并运用于教学之中,而如何正确认识和引导这场教学信息化热潮,为教师们提供切实可行的开发技术和设计方法,成为摆在教育技术研究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更为重要的是,与这场教学信息化变革相伴随的,是教师职业环境和空间的重大变化。
对于那些充分意识到并顺应这种变化的教师,将可能会在这个数字化浪潮中获得丰硕回报,并步入职业生涯的高峰状态――当前微课、翻课和慕课热潮所带来的主讲教师学术声誉和社会影响力的提升,就是有力的证明。
因此,研究微课的设计技术,并推动更多的学科教师广为了解和掌握,将可能是提升教学信息化发展水平的重要举措之一。
1.微课的概念与发展微课程的雏形,源自于麦克格鲁(McGrew)提出的“60秒课”(60-second Course)[1],指用1分钟左右的时间来讲解或说明一个特定主题或知识点的教学方式。
他将六十秒课程分成三部分,:概念引入、概念解释和案例,这种六十秒课程更多是作为课程辅助形式。
伴随着应用不断深入,其含义和应用形式都产生了相应变化。
现在,它通常指各种基于建构主义理论设计而成的、用于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的各类型电子教学资源包,时间也相应延长至数分钟或10分钟左右。
[2]在国内,许多教育技术研究者也提出了对微课的认识和理解。
例如,胡铁生认为,“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组合。
[3]黎加厚认为,“微课”和“微课程”同义,是指时间在十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
[4]祝智庭则认为,微课程应是一种适应现代快节奏,适合移动学习、泛在学习、碎片化学习等而围绕某个教学主题精细化设计的讲座,长度不长于十分钟的内容精、容量小的新型课程形态。
[5] 本论文将“微课”界定为一种基于学科核心知识点设计而成的,以短小教学视频为核心的、具有明确教学环节的结构化和微型化在线课件。
其特点是:视频化、简洁化与交互性[6]。
同时,以上述胡铁生提出的观点[7]为基础,本文将微课形式的发展演变划分为四个阶段,提出“微课演化四段论模型”(见图1),分别是:“微视频”(Micro-video)、“微讲座”(Micro-lecture)、“微讲课”(Micro-lesson)和“微课程”(Micro-course)。
微视频是微课的第一阶段,也是最常见表现形式。
其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结构和内容松散,通常表现为一个非结构化教学资源单元。
举例来说,就是将课堂录像(如精品课程的教学视频)简单地切割为若干段内容相对独立的视频片断后编辑而成。
其镜头表现形式主要以教师在课堂上的现场讲课录像片断为主,由于教室现场缺乏背景幕布、灯光等配合,再加之教师的教学行为也缺乏明确计划性和设计性,因而这种微视频的画面质量和效果通常较差,结构松散、内容随意性强。
因而在实际教学应用中对学习者缺乏足够吸引力。
此外,那种在课堂授课过程中利用电脑的某些录屏工具,将教师的讲义幻灯片内容与语音同步录制下来的短小教学视频,也可归入此类型。
微讲座是微课的第二阶段,这是一种形式与结构单一但具有明确核心知识点的短小式教学视频。
明确的设计性,是微讲座与第一阶段微视频的主要差别,因此在内容结构上、视频画面效果及教师的教学行为(讲义内容、语言表达、板书等)上都较前者有了一定幅度提升。
但是微讲座有一个明显问题:教学过程某些环节的缺失,仅表现了某个知识点的内容,既无练习、测验与反馈,也缺乏师生交流与互动――简言之,微讲座只是一种单向的教学信息传递过程,故可称其为“讲座”,而非真正意义上的“教学”。
微讲课则是微课的第三阶段。
在某种程度上,只有当发展到这一阶段之后,它才演变为一种真正意义的微课。
具体地说,微讲课已发展为一种基于某个知识点、具有明确教学环节的,并带有一定反馈与交互的结构化与微型化的教学活动。
与前一阶段相比,在明确教学目标指引下,微讲课增加了多种形式的互动、评论反馈等活动环节。
此时,这种微讲课已不再是单向和静态的活动,而发展成为一种动态的、交互的过程。
微课程,实际上就是以微讲课为基本单位而构成的微型化网络课程[8]。
它是微课的最复杂表现形式,技术层面上已等同于上述慕课或私课,是一种以微视频为核心资源和呈现载体的交互式在线课程。
与一般视频公开课不同的是,它具有明确的互动与交流环节,为学习者提供了一种“活的”和“动态的”在线学习环境。
微课程可以认为是通过网络表现的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是以“微型视频”为主要内容和呈现方式的一种新型微型网络课程。
可以说,从微视频到微讲座,再从微讲课到微课程,体现出教学信息化背后所隐含的思想和技术的内在规律性特征。
2.微课的类型与技术特点设计技术上,通常将微课划分为两大类:单播式微课与交互式微课[9]。
前者是一种以流媒体视频作为主要技术形式而设计出的播放型在线课件;后者则是以流媒体视频技术为基础设计的,同时还具有互动、反馈等功能的结构化在线教学课件。
三、评估数据统计与分析以下是基于评估指标而得出的统计数据及相关分析。
1.微课的类型与样式统计结果显示,以幻灯片录屏式、录像截屏式两种样式的数量最大,分别占总数的32%和22%(见图5)。
同时,课堂录像式和现场实操式的比例分别是4%和10%。
这4种类型微课所占比例高达68%。
可见,大部分微课的设计仍未摆脱传统精品课程的制作思路,课堂录像仍然是多数教师制作微课时最常用的技术方案。
实际上,这种设计理念过去10年已表明,实际效果较差,并不值得推荐。
评估结果也显示,这四种类型的微课,很难获得高分。
另一方面,令人高兴的是,数据表明,虚拟场景式和动画演示式两种微课的比例分别占总数的11%和6%。
在评估中,这两类微课普遍得分较高,制作精美、趣味性强。
但是,制作的技术门槛相对较高,通常需要借助于专业技术人员的支持方可制作,技术和时间成本都较高。
2.制作技术水平从技术难易程度的评估数据来看,相对简单的课堂录像、幻灯片录屏、现场实操等形式的微课数量较多,而制作难度较高的动画演示、虚拟场景式的作品较少。
如图6所示,被评估为“制作技术非常复杂”的作品为186个,仅占作品总数的12.3%;制作技术交普通的微课有620个,占总数的41.0%。
微课是Web3.0时代催生出的新型教学模式,学习者、传递媒介、学习方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如果仍以传统模式看待互联网形态下的在线课程,则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社会化媒体的普及,网络文化正逐渐渗透到在线学习者的观念中,这需要教师和微课制作者主动适应互联网文化的开放性、虚拟性、互动性、自主性特点,时多使用“互联网思维”设计课程,制作出生动形象、富有创意、吸引力强的微课。
而随着课件技术的不断进步,抠像、动画制作等复杂技术正逐渐普及,这都是新型在线课程的助力。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要想达到上述目标,对于学科教师的教学技术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实践证明,前面所提及的快课式技术工具,对于快速提升普通教师的微课制作能力有较大帮助,值得大力提倡。
3.视频字幕配备如图7所示,全程配备字幕的微课数量为541个,占总量的35.8%;部分配有字幕的数量为63个,占总量的4.2%;其余902个则无字幕,占总量的59.7%。
实际上,在微课制作中,为主要教学环节配上字幕提示,是一项很重要的技术措施,可为不同环境下学生的学习提供诸多方便,也有利于内容的浏览和记忆。
不过,在某些情况下,字幕也有可能会增加学生的阅读负担,分散对教学内容的思考,这一点也需要注意。
从当前学生的视觉观看习惯来说,适当为微课配备字幕,是一项有助于学习者获得最佳学习体验和学习效果的措施,值得鼓励。
需要指出的是,技术上,添加字幕是一项工作量较大的工作,通常需要额外的时间和技术成本。
4.授课发音标准性以易听易懂的标准普通话授课,是教师教学能力的基本要求之一。
但令人遗憾的是,评估数据显示,目前仍有部分教师在讲课时带有浓厚的方言味,这对于未来从微课发展为私课和慕课来说,其受众范围将可能受到很大限制,不利于今后扩大教师的网络影响力,这一点值得注意。
如图8所示,在被评估微课中,主讲教师授课发音非常标准的微课数量为607个,占总数的40.2%;发音情况一般的微课数为713个,占总数47.2%;发音情况不标准的微课数有182个,占总数的12.0%。
对于部分标准普通话表达不佳的教师来说,在今后的微课制作中,尝试采用当前越来越成熟的“文本生成语音”(TTS)③技术,或许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技术方案。
5.授课视频清晰度整体来看,多数微课的视频清晰度上能满足网络播放的要求。
如图9所示,视频非常清晰的作品有488个,占总数的32.3%;清晰度一般的作品有759个,占总数的50.2%;视频清晰度较差的261个,占总体的17.3%。
评估发现,清晰度较差的微课大多数都是教师课堂教学的实录,距离较远且机位单一,达不到网络视频播放的要求。
显然,授课视频清晰度是影响学生观看意愿的重要因素之一。
尤其在高清视频已成为网络视频主流的技术背景下,在制作微课时,教师需要重视授课视频拍摄的技术环境,如背景整洁性、亮度、声音清晰性等要素,这样才有可能制作出能展示教师自身的教学风采,同时也受学生欢迎的微课。
另外,从视频编辑技术来看,绿屏视频已成为国内外微课的常见技术方案,值得推广。
以这种技术制作的授课视频与幻灯片讲义叠加之后,就能快速生成清晰度高、背景干净的微视频,普通教师经过简单培训之后也能自行拍摄和制作,是一种成本效益较好的制作方案。
6.授课教态流畅性整体看,在授课视频中,多数教师对授课的节奏把握较好,教态自然、大方,动作表现比较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