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行政学名著美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
- 格式:ppt
- 大小:635.50 KB
- 文档页数:100
《美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读书笔记在未来,人类文明的命运无论是什么它都将是人类选择的结果。
作者在选择这一方面提到专业知识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从事公共行政实践的人们所运用的种种知识是改变还是损害了人类的福利?接着作者提出了他自己的假设:我们的学说包含着很坏的药。
早期的公共研究是官僚导向的。
瓦尔多把公共行政的信心危机看成是身份危机,这反映在:公共行政部门作为一个集团,对他们所负责的事实并不明了。
瓦尔多认为必须在公共行政传统理论和西蒙的组织理论所提供的参考之外寻找解决方案。
在过去一代实践里盛行于公共行政领域的危机意识起源于传统公共行政理论所内含的范式的不足。
这就有了后来的西蒙的挑战,基于大量的异常性,官僚制理论是传统公共行政理论的核心概念,公益物品理论是这些经济学家在概括集体行动问题和公共行政问题时所运用的核心组织概念。
第二章,大概就是一个历史回顾。
威尔逊治理理论的核心定理是“权力越分散,就越不负责任”;立法机关决定要做什么,行政机关知识有责任毫无疑问的服从国会;自治的条件要求在政治官员和非政治官员之间做清洗的区分;所有类似的政府只有一种良好的行政规则;但是归根结底,它的设想是民主政府理论,而不是一种民主制行政理论。
微博统一威尔逊的立场,他发现一些异常现象,官僚制一旦形成就很难摧毁;充分发达的官僚制社会地位总是高的过分;官僚制社会把公民变成依附性的群众。
西蒙的挑战体现在三个方面,提出了事实价值二分法;均衡组织模式;他用效率标准拒绝了等级组织的完善就是效率假设这一问题。
第三章主要是当代政治经济学家的研究,三节内容分别从个人、资源以及决策展开讨论。
关于个人主要就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问题即,个人所考虑的连续的方案选择会根据自己的偏好提供最大的策略。
资源方面就是公共管理学课上学过的东西,主要还是决策这一方面,工地悲剧就不多说,主要是公民偏好与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提供效率有着直接的关系,那么,官僚组织又在其中有何效果:是替代个人选择安排的决策安排,能够减少与个人选择运用有关的某些成本。
美国公共行政思想危机1. 引言本章节将介绍文档的背景和目的,以及对于美国公共行政思想危机进行定义和范围界定。
2. 美国公共行政概述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将简要回顾美国公共行政领域的发展历程、主要特点以及其在社会治理中所起到的作用。
3. 公众参与度下降问题分析这一部分旨在探讨当前面临着日益减少或缺乏有效性的市民参与活动,并提供可能导致此现象出现原因和影响评估。
4. 政府透明度不足问题研究此处详细描述了当今时代信息爆炸带来新挑战:如何确保更多关键决策过程能够向广大群体开放并接受监督。
同时也包括相关案例分享等内容。
5. 行业道德标准失守情况调查对近年来涉嫌腐败、滥权等违法违纪事件进行深入剖析,并从制度层面寻找解决方案。
6. 效率低下与资源浪费问题探讨本章节将重点关注美国公共行政领域中存在的效率低下和资源浪费现象,并提供一些改进建议。
7. 法律法规与监管机制分析在这个部分,我们将研究当前适用于美国公共行政思想危机情况的相关法律、条例以及各级监管机构等内容。
8. 解决方案与展望这一章节旨在总结前文所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同时也对未来可能发生变化进行预测。
9. 结论对全文进行简要回顾,并强调其意义和影响力。
10. 附件提供了本文档涉及到的所有附件材料,包括数据统计表格、图表等信息。
11. 法律名词及注释:- 公众参与度:指市民或组织积极参加社会事务管理过程,在其中能够有效地代言自己利益需求。
- 政府透明度:指政府向公众开放其运作方式和内部流程,使得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它们如何做出决策并使用资源。
- 行业道德标准失守: 指某个特定行业中的从业人员或组织违反了道德规范和职业操守,导致不当利益输送、腐败等问题。
- 效率低下与资源浪费:指公共部门在执行任务时效率较低,并且未能有效地使用可用资源。
法律与行政学院行政管理专业推荐阅读书目(公共行政、公共管理经典著作类)推荐人:杨志伟1.沈荣华、魏刚主编:《公共行政学世界百年经典原著导读》,天津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毛寿龙主编:《西方公共行政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版。
3.弗雷德里克森:《公共行政的精神》,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4.登哈特:《公共组织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5.福克斯、米勒:《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指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6.麦克斯怀特:《公共行政的合法性——一种话语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奥斯特罗姆:《美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8.奥斯特罗姆《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集体行动制度的演讲》,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版。
9.唐斯:《官僚制内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0.奥斯本:《摒弃官僚制:政府再造的五项战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11.莱恩:《新公共管理》,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版。
12.奥斯本、盖布勒:《改革政府:企业家精神如何改革着公共部门》,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3.萨瓦斯:《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本。
14.登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5.欧文·休斯:《公共管理导论(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6.奥斯本:《无缝隙政府:公共部门再造指南(中文修订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17.盖拉特:《非营利组织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18.罗森布鲁姆:《公共行政学:管理、政治和法律的途径(第五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9.奥斯特罗姆:《美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20.E·奥斯特罗姆《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集体行动制度的演讲》,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版。
公共管理经典书目(一)基础理论经典原著1、威尔逊:《行政学之研究》,《国外政治学》1987年第6期、1988年第1期。
2、古德诺:《政治与行政》,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3、泰罗:《科学管理原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4、法约尔:《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5、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6、怀特:《行政学概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年版。
7、西蒙:《管理行为》,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
8、西蒙:《管理决策新科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9、沃尔多:《行政国家:美国公共行政的政治理论研究》,纽约:罗纳德出版社1948年版。
10、林德布洛姆:《决策过程》,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
11、德罗尔:《逆境中的政策制定》,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
12、雷格斯:《行政生态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13、弗雷德里克森:《新公共行政学》,美国亚拉巴马大学出版社1980版。
14、奥斯特罗姆:《美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15、尼斯坎南:《官僚制与公共经济学》,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版。
16、詹姆斯·Q·威尔逊:《官僚机构:政府机构的作为及其原因》,三联书店2006年版。
17、奥斯特罗姆:《公共服务的制度建构》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18、布坎南、塔洛克:《同意的计算:立宪民主的逻辑基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9、缪勒:《公共选择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20、罗森布鲁姆:《公共行政学:管理、政治和法律的途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1、R·J·斯蒂尔曼:《公共行政学:概念与案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2、罗伯特•登哈特:《公共组织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3、沙夫里茨、海德:《公共行政学经典》,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英文版。
西方公共行政学名著提要——读书报告书名:《西方公共行政学名著提要》主编:毛寿龙内容简介:编者选择了公共行政学发展的不同时期的21本著作,这21本著作分别代表了公共行政学研究的四种主要范式:(1)范式一:官僚制行政理论这一理论事实上包括两个时期,即传统公共行政时期和行为科学时期。
对于传统公共行政时期的著作,编者选择了伍德罗?威尔逊的《行政学研究》、弗兰克?J?古德诺的《政治与行政》、佩德莱顿?赫林的《公共行政与公共利益》以及后来学者古德塞尔的《为官僚制辩护》一书;对于行为科学时期的著作,编者选择了玛丽?弗雷特的《动态行政》、赫伯特?H?西蒙的《行政行为》、安东尼?唐斯的《透视官僚制》、阿朗?怀尔德威斯基的《预算过程中的政治》和艾伦?鲁宾的《公共预算中的政治》。
(2)范式二:新公共行政这一理论起源于1968年的米诺布鲁克会议。
对于这一时期,编者选择了弗兰克?马里尼主编的《新公共行政的道路》、乔治?弗雷德里克森《公共行政的精神》、道格拉斯?耶茨的《官僚制民主》、艾米特?S?雷德福特的《行政国家中的民主》等四部著作。
(3)范式三:新公共管理新公共管理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主要代表人物:奥斯本和盖布勒、德鲁克。
对于这一时期,编者选择了欧文?休斯的《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戴维?奥斯本和特德?盖布勒的《重塑政府》一书。
(4)范式四:民主行政理论对于这一时期,编者主要选择了文森特?奥斯特罗姆的《美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和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的《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这两部著作。
编者还选择了一些对公共行政学进行整体性考察的著作,这些著作包括:德怀特?沃尔多的《公共行政的视野》、罗伯特?B?登哈特的《公共组织理论》、理查德?J?斯蒂尔曼二世的《公共行政的序言》以及菲利普?J?科珀和琳达?P?布雷迪等的《21世纪的公共行政》。
理解与感悟:阅读本书,让我对公共行政学发展史上一些占有重要地位的思想有了一定的了解。
编者将每本著作的主干思想进行了简单却深刻的讲解,并且阐述了其对于中国公共行政学发展的意义,包含的信息量是巨大的,通过阅读,我只对其中一些比较重要的信息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我将就这些重点,谈谈我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美国公共行政思想的四个时代一、POSDCORB正统论(1926—1946)(一)背景大萧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对计划、组织和安排人事等提出急切的需求。
(二)主要内容及特点雷德纳怀特于1926年出版了《公共行政理论研究导论》,这本教科书中提出了管理的七项功能: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预算,一个体面的知识架构形成,这本书的出版标志着公共行政的学科建设起来。
1937年,古立克的《行政学论文集》认为怀特提出的七项功能,是好的行政实践的七个严格的步骤。
这一时期公共行政学研究的特点:(1)政治-行政二分法成为公共行政学的理论基础;(2)致力于一般或普遍原则的探讨;(3)强调将效率原则作为最高标准,研究如何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节省政府开支。
(三)核心词经济、效率、有效性、政治行政二分法(四)评价1.意义:(1)正统论的研究推动了行政学学科的起步和建设。
怀特的著作勾划了行政学研究的大致范围,包括研究对象、内容和研究方法,使得行政学作为一个开始为人接受的新的研究领域从政治学中独立出来,并进了大学课堂。
1939年,美国成立了全国行政学会,交流、发展、传播公共行政的知识与资料,以增进公共行政的研究。
至此,公共行政学作为政治学中一门独立的分支而被确立了下来。
(2)将政治行政的二分法作为公共行政学的理论基础,开辟了公共行政学研究的一条路径。
此后的各个阶段,学者们都围绕政行二分法进行讨论,促进了公共行政学研究的发展。
2.缺陷:(1)它采取一种形式主义的或静态的研究方法,只注重对官僚体制(正式政府组织机构)的分析,忽视了对非正式组织和行政管理过程的研究;忽视了对人(人是整个机构最有活力的部分,人的行为影响行政效率)的研究。
(2)它将政治与行政绝然分开,忽视了政治因素对管理过程的影响,混淆了事实与价值,陷入了价值困扰;(3)固定的、刻板的、严肃的原则对于处理纷繁复杂的行政问题是最有效率的吗?它将丰富多彩的行政管理现象或活动仅仅抽象为若干的原理及原则,其科学、严谨性受到质疑。
民主制公共行政:官僚制公共行政的替代范式?——《美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读书笔记陈小宝本书的主要内容“从事公共行政实践的人们所运用的种种知识是改善还是损害了人类的福利?”1奥斯特罗姆教授在本书的开篇第一章就提出了这一公共行政学研究和实践的根本问题。
“如果根据运用于公共行政实践的知识所作出的行为之结果损害了人类的福利,我们就不得不断定这样的知识引起了社会病症。
”2也就是说,“我们的学说中包含着很坏的药”。
3而如何构建一种崭新的公共行政研究基础,以治愈当前公共行政中出现的思想危机是本书的根本宗旨所在。
为此,奥斯特罗姆教授“详细地探讨了美国公共行政学的思想危机,反思了美国公共行政的思想主流,探讨了当代美国政治经济学家对公共治理问题的研究,概括了《联邦党人文集》和托克维尔对于民主制行政的分析,认为公共行政学必须在官僚制行政研究的基础上引入民主制行政研究,公共行政的实践也必须在官僚制行政的基础上引入民主制行政的实践。
”4具体而言:首先,在第一章“信心危机”中,奥斯特罗姆教授指出,美国的公共行政存在一种信心危机,也就是瓦尔多所说的身份危机,出现这种身份危机的原因在于“传统公共行政理论(即所谓的官僚制行政理论——笔者注)所内含的范式的不足”5,而这个问题,“不可能通过在传统行政理论和西蒙德组织理论之间进行选择来解决”6,必须寻找一种全新的替代性的理论范式,即民主制行政理论。
接下来第二章,奥斯特罗姆教授通过对威尔逊、韦伯、古力克、西蒙等人有关公共行政的思想和理论的阐述对美国公共行政的主流思想作了一个全面的梳理。
他认为,威尔逊的理1【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著,毛寿龙译,《美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上海三联出版社,1999年第13页。
2【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著,毛寿龙译,《美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上海三联出版社,1999年第13页。
3【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著,毛寿龙译,《美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上海三联出版社,1999年第14页。
《西方行政学名著经典选读》参考书目与推荐读物一、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经典译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美)乔纳森.R.汤普金斯:《公共管理学说史:组织理论与公共管理》,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
(2)(美)乔治.弗雷德里克森:《公共行政的精神》,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美)曼瑟尔.奥尔森:《集团行动的逻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95。
(4)(美)戴维.奥斯本, 特德.盖布勒:《改革政府》,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2006。
(5)(英)简.莱恩:《新公共管理》,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
(6)(美)珍妮特.V.登哈特, 罗伯特.B.登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 而不是掌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7)(美)特里.L.库珀:《行政伦理学:实现行政责任的途径》,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8)(美)查尔斯.J.福克斯, 休.T.米勒:《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指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9)(美)戴维.约翰.法默尔:《公共行政的语言:官僚制、现代性和后现代性》,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10)(美)戴维.H.罗森布鲁姆,罗伯特.S.克拉夫丘克, 德博拉.戈德曼.罗森布鲁姆:《公共行政学:管理、政治和法律的途径》,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11)(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美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上海三联书店,1999.(12)(澳)欧文.休斯:《公共管理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13)张凤阳:《现代性的谱系》,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14)薛冰:《历史与逻辑:公共性视域中的公共管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15)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三联书店,1998.二、课程书目推进资料1、关于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进一步阅读资料(1)哈特穆特.莱曼, 京特.罗特编:《韦伯的新教伦理:由来、根据和背影》,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2)(德) 玛安妮.韦伯:《马克斯.韦伯传》,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3)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韦伯的两篇演说》,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马克斯.韦伯:《宗教社会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马克斯.韦伯:《经济.社会.宗教——马克斯.韦伯文选》,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4)马克斯.舍勒:《资本主义的未来》,北京:三联书店,1997.(5)(美) 莱因哈特.本迪克斯:《马克斯.韦伯思想肖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6)(英) 托姆.博托莫夫:《现代资本主义理论:对马克思、韦伯、熊彼特、哈耶克的比较研究》,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7)(德) 迪尔克.克斯勒:《马克斯.韦伯的生平、著述及影响》,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8)余英时:《儒家伦理与商业精神》(余英时文集3卷),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9)顾忠华:《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导读》,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关于梅奥:《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一书进一步阅读资料(1)(美)克劳德.小乔治:《管理思想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2)(美)丹尼尔.A.雷思:《管理思想的演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2000.(3)(美)丹尼尔.A.雷思:《管理思想史》(5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4)(澳)特拉海尔:《埃尔顿.梅奥:人道主义的倡导者和促进者》,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5)(美)大卫.理斯曼(David Reisman):《孤独的人群》(The Lonely Crowd),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3、关于奥斯特罗姆:《公共事务治理之道:集体行动制度的演进》一书进一步阅读资料(1)(美)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等:《规则、博弈与公共池塘资源》,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1.(2)艾米.R.波蒂特, 马可.A.詹森,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共同合作:集体行为、公共资源与实践中的多元方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3)(美) 詹姆斯.艾尔特, 玛格丽特.莱维,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主编:《竞争与合作:与诺贝尔经济学家谈经济学和政治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美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读书笔记汇总(2010-11-04 01:07:11)转载▼标签:杂谈[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著,毛寿龙译.美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导言与第一章:信心危机一、《美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的作者简介文森特•奥斯特罗姆中文名为欧文森,美国著名政治学家、政治经济学家、行政学家和政策分析学家,是印第安那大学政治学系阿瑟•本特利荣誉退休教授、政治理论与政策分析中心主任之一,印第安那大学政治理论与政策分析研究所创始人、其首创的政治理论与政策分析研究所已经被公认为美国公共选择的三大学派之一。
文森特•奥斯特罗姆是研究宪政与联邦主义的著名学者。
主要集中于公共服务尤其是公共资源与发展的多中心制度基础研究,为发展中世界进行政策咨询方面作出了可贵的贡献。
1、主要理论贡献:多中心理论和联邦主义理论多中心理论是印第安纳学派制度分析的主要特点和核心内容,是相对于单中心而言的一种社会秩序和治理结构。
在对若干概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印第安纳学派运用多中心理论对美国大城市地区的治理、公共池塘资源和美国的立宪秩序以及公共行政体制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由此提出了一个涵盖多中心的公共经济理论、多中心的自主治理理论和多中心的立宪秩序理论、多中心的公共行政理论在内的多中心理论体系。
2、主要著作:《复合共和的政治理论》(文森特•奥斯特罗姆)《美国联邦主义的意涵》(文森特•奥斯特罗姆)《美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文森特•奥斯特罗姆)《美国地方政府》(文森特•奥斯特罗姆)《大城市区的政府组织》(文森特•奥斯特罗姆)《民主变革:从为民主而奋斗走向自主治理》(迈克尔•麦金尼斯文森特•奥斯特罗姆)《政治文明:东方与西方》(文森特•奥斯特罗姆)《被遗忘的传统:宪法层次的分析》(文森特•奥斯特罗姆)《多中心》(文森特•奥斯特罗姆)《公益物品与公共选择》(奥斯特罗姆夫妇)3、《美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一书的影响“如果根据运用于公共行政实践的知识所作出的行为之结果损害了人类的福利,我们就不得不断定这样的知识引起了社会病症。
韦伯对官僚制特点的描述:
1,行政职位按等级制组织;
2,每个职位有自己的权限范围;
3,文官非由选举产生,而是以由文凭或考试认定的技术资历为基础经任命产生;
4,文官根据职务等级或得固定薪水;
5,官员与职位分离;
6,官员服从控制和纪律;
7,文官的提升取决于上司的判断。
奥斯特罗姆认为,西方革命的目的是自由主义。
但是,革命成功后,一直沿用的管理机制却是韦伯所描述的自上而下的传统官僚体制。
这种官僚体制是不能给人们带来自由的。
要想自由,就必须将决策权力下方到最基层,搞多中心的治理。
奥斯特罗姆的公共选择国家。
美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一、研究图示:二、内容简介:要使公共行政学的知识有利于而不是有害于公共行政的实践,我们必须重新思考公共行政研究的思想基础,重新反思传统公共行政理论所内涵的范式的不足,并提出替代的方案。
基于这一思路,文森特•奥斯特罗姆探讨了美国公共行政学的思想危机,认为公共行政学必须在官僚制行政的基础引入民主制行政的实践。
据此,他还探讨了当代美国政府持续出现宪法危机的制度原因,指出从官僚制行政走向民主制行政意味着公共行政领域‘哥白尼式’革命。
但奥斯特罗姆的研究始终限于美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和实践,可其中所包含的理论原则却未必只适合于美国。
该书根据逐个公共行政思想和实践发展的需要,重述其中的思想智慧内核。
三、读后感《美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读后感在看完奥斯特罗姆的这本书之后,我想本书所提供的不仅仅是一种新的公共行政范式的思想,更重要的是这种思维方式的理论基础。
我们需要的是一种负责任的,能有效地并且恰当地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公共行政体制。
书中开端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如果根据运用于公共行政实践的知识所作出的行为之结果损害了人类的福利,我们就不得不断定这样的知识引起了社会病症。
”这使我想到现实当中,许多人囿于受过的教育而获得的知识当中,并非是真正的学以致用。
我们常常沉湎于一种科学知识给我们带来的成就感,然而很少真正去思考一种知识、理论是否是真正的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想起老师课上的一句话:”一种理论往往不是因为正确而被人接受,是因为能被人理解而被接受。
”那么,受过公共行政教育的人的使命是在实践上要比未受过此专业教育的人更能增进人类的福利,怎么实现这一目标呢?作者认为公共行政学必须在官僚制行政研究的基础上引入民主制行政的实践。
在托克维尔的《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我们可以发现其实美国的政治体制看似很混乱,实质上应当说是形散魂不散。
而威尔逊选择了集权的思路实则是不符合美国多中心的体制,以交叠管辖和权力分散为核心的民主制行政理论被抛弃是美国政府在最近几十年里宪法危机不断的思想根源。
《美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读书笔记作者认为,威尔逊和他的的同时代人明确的作了范式选择,拒绝了汉密尔顿和麦迪逊在《联邦党人文集》中的阐述的政治理论。
作者理清了有关政治组织的基本假设,并确定依靠不同的实际结构或组织联系可能导致的结果。
威尔逊认为运用一个设计理论来评价另一个不同的设计理论为基础体制的特质,会导致深刻的误解。
运用一个设计理论来改革以另一个不同设计理论为基础的体制,会产生许多不可预料的、代价昂贵的后果。
理解美国政治体制设计的关键是具体说明实在宪法性法律在逻辑上必要的条件,对那些行使政府专有权的人,这种法律是可以实施的。
托克维尔认为如果民主的人民对作为结社科学的政治学科有适当的关注,是可以避免因寻求简单地解决办法而导致的民主独裁,他认为结社的科学史民主社会发展文明的必要要素。
作者举了一个经济发展委员会报告的例子,来说不同政策分析取向的应用。
指出如果仅仅依赖小政府单位来履行地方政府的功能,就会出现严重的制度失败的问题,地方政府的“巴尔干化”可以通过地方政府管辖范围的适当交叠来得以解决,这样地区的重大相互依赖能够通过地区性的当局来得以控制;有必要在政策分心中关心相对优势原则甚于理想型的逻辑。
从民主行政理论所内含的结社学的角度来看,关心决策权能的分配,这样有关的个人就可以形式裁量权来利用可以获得的双边互利互通的机会。
建立民主制行政体制的任务是如何把命令权力限制到最小,以经济、政治和司法控制机构,取代单一的、过分的官僚机构来协调所有人类的努力。
最后作者总结道:霍布斯的设想适于军事国家,汉和麦的设想能够使民主制行政持续的成为普遍的公共行政形式,与官僚制相对;必须准备增进和服务于单个人的利益,他们的服务要针对作为公益物品和服务的用户或者消费者的单个的个人,而不是针对政治主子;民主社会中的公务人员不是中立的,也并不是服从主子之命的奴仆;民主制行政理论不关心简单、整齐和对称性,而关心多样性、可变性和对选民偏好的回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