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代乡土小说
- 格式:ppt
- 大小:696.00 KB
- 文档页数:48
试卷一一、填空题(20分,每题1分)1、赵树理的小说成功地确立了一种评书体的小说模式。
2、1936年10月文艺界各方代表于联名发表《文艺界同人为团结御侮与言论自由宣言》,标志着文艺界抗日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3、曾一度被举为普罗小说的“标本”的作品是阳翰笙创作的《地泉》三部曲。
4、巴金早期受无政府主义思想影响比较深,它的代表人物是俄国的克鲁泡特金。
巴金创作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是《寒夜》。
5、1934年,沈从文创作了代表其艺术创作最高峰的作品是《边城》和《湘行散记》,其中《边城》的核心思想是颂扬人性美。
6、解放区“民歌体”新诗的突出成就在叙事诗上,其中《王贵与李香香》与《漳河水》是“民歌体”长篇叙事诗中的杰出代表。
7、诗人臧克家诗歌创作的中心是表同情于农民和劳动者的诗。
戴望舒1937年后的诗歌创作的最大特色是走向现实主义。
8、茅盾早期小说在题材上所表现出的共同特征是题材的重大性和社会性。
吴荪甫是现代文学史第一个塑造成功的资本家的艺术形象。
9、老舍的小说创作创设了北京市民为中心的艺术世界;建国后老舍主要潜心致力于话剧的创作。
10、废名称京派小说的鼻祖,京派小说在题材选择上具有多写乡土中国和平民现实的题材共同特色,在审美上也表现出从容节制的古典式审美共同倾向。
11、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作了重要讲话,提出了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革命文艺发展方向。
12、“文协”成立后提出了文章下乡,文章入伍的口号得到广大作家的积极响应。
二、多项选择(15分,每题1分)1、“左联”成立后在文坛上展开的论争有 B D 。
A、与抗战无关论B、同“新月派”的论战C、对鲁迅、茅盾等的批判D、同“自由人”、“第三种人”的论战2、开创了农村革命题材和塑造了矿工张进德和革命知识分子李杰等新人形象的作品的是蒋光慈的 C 。
A、《少年漂泊者》B、《短裤党》C、《咆哮了的土地》D、《冲出云围的月亮》3、下列作家属于左翼作家群的是 A C 。
20年代“乡土小说”中的批判意识摘要:本篇论文主要论述中国20年代“乡土小说”中批判意识的体现。
乡土文学作为文学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流派,他有着及其吸引人的魅力。
乡土文学早在上个世纪出慢慢兴起、不断的发展有着自身的特点。
其中批判意识在乡土文学中表现极为强烈,尤其是对当时民俗文化和妇女的命运。
所以乡土文学在现当代文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尝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中国早期乡土小说中的批判意识。
并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因素、作家们的自身处境结合起来,分析他们创作的乡土小说,从而挖掘中国早期乡土小说中体现出来的批判意识。
关键词:乡土小说;批判意识;性格弱点;民风陋习;国民劣根性;价值1920s Country Novel critical consciousness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ritical consciousness embodied in the Country Novel "in China in the 1920s". Native literature as a vital genre of literature, he has an attractive charm. Native literature early in the last century a slowly rise to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Critical awareness of performance in the local literature is very strong, especially the fate of the folk culture and women. It is because of such native literatu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This paper attempts to more than a few of the critical consciousness of early Chinese Country Novels. The combination of social background, the writers' own situation and Local Novels happened in the local, Local Novels analysis of their creation, and found that the early Chinese Country Novels reflect the critical meanings. Key words: Country Novel; Critical consciousness目录中文摘要 (Ⅰ)英文摘要 (Ⅰ)引言 (1)一、乡土小说批判意识的产生 (3)二、20年代“乡土小说”中批判意识的表现 (5)(一)对民俗文化的批判 (5)(二)对女性命运的批判 (6)(三)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 (8)三、乡土小说批判意识的价值 (9)结...语 (11)参考文献 (12)引言乡土小说是五四文学革命以后兴起的一个最早的现实主义小说流派, 大约兴起于1923年前后, 主要代表作家有鲁迅、许杰、许钦文、王鲁彦、台静农等。
《中国现代文学史》选择填空复习题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D)A.《语丝》B.《小说月报》C.《创造》季刊D.《新青年》2.中国最早的话剧团体是C)A.南国社B.春阳社C.春柳社D.民众戏剧社3.左联成立后,文坛上出现的“民族主义文学”是一个(A)A.国民党的文学派别B.民族主义者的文学派别C.抗日救亡的文学派别D.民族统一战线的文学组织4.郭沫若的诗集《恢复》写于(D)A.“五四”时期B.“五卅”时期C.北伐大革命高潮时期D.大革命失败后5.郭沫若历史剧的艺术特色是(D)A.忠于历史事实的客观描绘B.戏说历史的主观编造C.赋予历史以象征色彩D. 浪漫主义和诗情6.“五四”时期的“问题小说”受到的影响主要来自(C )A.美国文学B.中国古代文学C.俄国文学D.日本文学7.郁达夫30年代的小说《迟桂花》主要表现了(C)A.反帝反封建的思想B.性苦闷的情绪C.隐逸的思想D.追求革命的思想8.朱自清发表于“五四”之后的抒情长诗是(A )A.《踪迹》B.《毁灭》C.《火把》D.《北游》9.许地山的《空山灵雨》是(B)A.小说集B.散文集C.童话集D.诗集10.老舍所属的民族是( D.满族11.《爱情三部曲》指的是(C)A.《新生》、《萌芽》、《灭亡》B.《雾》、《雷》、《电》C.《雾》、《雨》、《电》D.《雨》、《电》、《雷》12.巴金创作于抗战时期的作品是(C)A.《灭亡》、《新生》B.《激流三部曲》C.《火》三部曲D.《爱情三部曲》15.下面属于沈从文小说《边城》的一组人物是(A )A.翠翠船总傩送老船夫B.夭夭傩送老船夫天保C.翠翠王团总老船夫滕长顺D.萧萧傩送船总老船夫16.沈从文小说《丈夫》表现的思想内涵是(B)A.对封建男权主义的批判B.对穷苦人不幸命运的同情与追问C.对都市文明的批判D.对田园生活的向往17.曹禺描写复仇的一部话剧是(C)A.《雷雨》B.《日出》C.《原野》D.《北京人》18.下面属于《雷雨》的一组人物是(B)A.周朴园侍萍愫方B.周朴园鲁大海四风C.陈白露蘩漪周朴园D.周萍蘩漪方达生19.曹禺控诉“损不足以奉有余”社会的剧作是(B)A.《雷雨》B.《日出》C.《北京人》D.《原野》20.长篇小说《光明在我们的前面》的作者是(A)A.胡也频B.柔石C.洪灵菲D.茅盾21.散文集《画廊集》的作者是(A)A.李广田B.何其芳C.陆蠡D.丽尼22.萧涧秋这个人物形象出自于(A)A.柔石的《二月》B.蒋光慈的《短裤党》C.丁玲的《梦珂》D.艾芜的《故乡》23.以下符合张天翼小说创作特色的判断是(A )A.富有喜剧色彩和讽刺性B.有浓厚的怀乡情调C.慷慨激昂的革命文学D.有浓厚的避世思想24.下列属于“七月”派的一组诗人是(A绿原、鲁藜、阿垅、牛汉)25.《马凡陀的山歌》属于(A)A.叙事诗B.枪杆诗C.政治抒情诗D.政治讽刺诗26.艾青到延安以后发表的诗集有(B)A.《火把》B.《黎明的通知》28.赵树理的小说成名作是(D)A.《李家庄的变迁》B.《李有才板话》C.《邪不压正》D.《小二黑结婚》29.水生嫂这个人物出自(C)A.《光荣》B.《麦收》C.《荷花淀》D.《芦花荡》30.延安文艺整风后解放区最早出现的、富有代表性的长篇叙事诗是(C)A.《火把》B.《赶车传》C.《王贵与李香香》D.《漳河水》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31.《女神》的思想内容有(ABC)A.强烈的个性解放要求B.强烈的反抗、叛逆与创造精神C.炽热的爱国情思D.青春、爱情的欢唱E.大自然神奇力量的否定32.下列都属于20年代“乡土小说”的主要作者有(ACD)A.台静农、冯文炳B.废名、师陀C.彭家煌、蹇先艾D.鲁彦、许钦文E.许杰、萧红33.下列属于新格律体的白话诗集有(BD)A.《昨日之歌》B.《死水》C.《繁星》D.《尝试集》E.《翡冷翠的一夜》34. 巴金中长篇小说创作的题材系列有(AD)A.表现社会革命、探索青年革命道路B.表现工农大众的革命活动C.描写校园男女的爱情生活D.描写家庭生活、抨击旧式家庭腐朽与罪恶E.描写中国农民的苦难35.“五四”文学革命在理论上的主要倡导者有(ABCE)A.鲁迅B.陈独秀C.胡适D.蔡元培E.周作人一、填空题1.1917年1月,《新青年》发表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这是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理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