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 格式:ppt
- 大小:1.75 MB
- 文档页数:32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为最常见的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是由于胰岛素不足和升糖激素不适当升高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代谢严重紊乱综合征,临床以高血糖、高血酮和代谢性酸中毒为主要表现。
尿酮酮体包括β—羟丁酸、乙酰乙酸和丙酮酸.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可分为三个阶段:①早期血酮升高称酮血症,尿酮排出增多称为尿酮症,统称为酮症。
②酮体中β—羟丁酸和乙酰乙酸为酸性代谢产物,消耗体内储备碱,初期血PH正常,属代偿性酮症酸中毒,晚期血PH下降,为失代谢性酮症酸中毒。
③病情进一步发展,出现神智障碍,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目前本症延误诊断和缺乏全面治疗而造成死亡的情况仍较为常见。
【诱因】 1型糖尿病患者有自发DKA倾向,2型糖尿病患者在一定诱因作用下也可发生DKA,常见诱因有感染、胰岛素治疗中断或不适当减量,饮食不当,各种应激如创伤、手术、妊娠和分娩等,有时无明显诱因,其中的20%~30%无糖尿病史.【临床表现】DKA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轻微仅有酮症而无酸中毒(糖尿病酮症),中度除酮症外,还有轻微中度酸中毒(DKA),重度是指酸中毒伴意识障碍(DKA昏迷),或虽无意识障碍,但二氧化碳结合力低于10mmol/L.【主要表现】极度烦渴、尿多,明显脱水、极度乏力、恶心、呕吐、食欲低下,少数患者表现为全腹不固定疼痛,有时较剧烈,似外科急腹症,但无腹肌紧张和仅有轻压痛,头痛。
精神萎靡或烦躁、神志渐恍惚,最后嗜睡、昏迷;严重酸中毒时出现深大呼吸,频率不快,也无呼吸困难感,呼气有烂苹果味。
脱水程度不一,双眼球凹陷,皮肤弹性差,脉快,血压低或偏低,舌干程度是脱水程度估计的重要而敏感的体征;此外,尚有诱因本身的症候群,如感染、心脑血管病变的症状和体征。
【实验室检查】血糖、尿糖过高血糖多为16。
7~33.3mmol/L,有时可达55mmol/L以上.酮体血酮体〉4mmol/L。
尿酮体阳性。
丙酮无肾阈,若酮体产生过多而肾功能无障碍时,尿酮虽然阳性,但血酮并不高,临床上无酮血症。
名词解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DKA)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它是由于血糖升高、胰岛素分泌减少或紊乱导致血液中出现过量的酮体而引起的代谢性酸中毒。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首先,血糖升高是导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关键因素。
正常情况下,胰岛素能够帮助人体的细胞吸收血糖,使其转化成能量,而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缺乏或功能障碍,导致血糖浓度过高,难以被细胞利用。
高血糖会刺激胰岛素外分泌,引起脂肪酸组织释放大量脂肪酸转化为肝脏内三酰甘油,而肝脏就会开始分解三酰甘油来产生酮体,如果酮体过度积累就会导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其次,缺乏胰岛素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形成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胰岛素不仅调节血糖水平,还能抑制脂肪分解产生的酮体,如果胰岛素水平不足则会导致大量的脂肪分解,肝脏分解过多的脂肪转化为酮体,血液中酮体浓度上升,最终导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最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对人体的威胁很大。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会导致人体代谢出现混乱,酸性物质过多会影响心肌、神经系统和肝脏的正常功能,如果不及时治疗,还可能发生中毒性脑病、肺水肿和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后果。
因此,当患者出现呕吐、腹泻、口渴、尿量减少、腹部疼痛等症状时,应该及时就医并接受相关治疗。
总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就像一个无声的杀手悄悄地侵入人体,对健康造成巨大的危害,因此要有足够的警惕性,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胰岛素水平进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治疗,保障糖尿病患者身体的健康。
疾病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英文名:diabetes mellitus ketoacidosis缩写:别名:diabetic ketoacidosis;糖尿病性酮酸中毒;糖尿病性酮症酸中毒ICD号:E14.1分类:内分泌科概述:糖尿病患者常可发生急性并发症,主要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es mellitus ketoacidosis)、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hyperosmolar nonketotic diabetic coma,HNDC)和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lactic acidosis,LA)。
三者可以单独发生,也可2种以上先后或同时发生。
例如患者发生的尽管主要是DKA,往往同时有HNDC和(或)LA,几乎半数DKA病人血乳酸增高,而HNDC病人至少有1/3存在轻度DKA,另有不少HNDC病人,也有血乳酸增高,并不是“纯非酮症性”。
因此,对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危重患者,应警惕上述病症重叠存在。
流行病学:DKA的发病率,据统计每年1型糖尿病约为3%~4%;2型糖尿病在急性感染或应激状态也可发生。
在住院糖尿病病人中,国外统计约占14%,国内(北医一院)约占14.6%。
由于DKA本身是一种可能威胁病人生命的严重代谢紊乱,在胰岛素临床应用前是糖尿病病人的主要死亡原因。
美国Joslin临床统计1915~1922年占糖尿病死亡人数的41%,1923~1936年自胰岛素问世后迅速降为8.4%,20世纪60年代以后降至1%左右。
目前,在我国大部分地区DKA直接致死率已明显下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诊断及时和治疗恰当。
病因:诱发DKA的主要原因主要为感染、饮食或治疗不当及各种应激因素。
未经治疗、病情进展急剧的1型糖尿病病人,尤其是儿童或青少年,DKA可作为首发症就诊。
1.急性感染 是DKA的重要诱因,包括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及皮肤感染常见,且以冬春季发病率较高。
急性感染又可是DKA的合并症,与DKA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更增加诊治的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