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员教程.doc

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员教程.doc

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员教程.doc
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员教程.doc

IS014000环境管理体系

内部审核员教程

第一章环境、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

第二章ISO14000的基本知识

第三章ISO1400标准条款介紹

第一章环境、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

一、环境

环境是一个极其广泛的概念。

《辞源》中对环境的解释是:周围的环境,周围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环境的概念是: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整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IS014001环境管理体系中环境的定义:组织运行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考察环境的几个方面

一般地,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察环境:

三、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活动而使环境发生的不利于人类的变化。

环境问题按照形成原因,可以分为两类:

1.自然原因又叫第一(原生)环境问题,主要是指由于自然界的异常变化,或自然界本身就存在的对人类和生物有

害的因素;如:火山、海啸、地震、台风、水旱灾害、流行病等;

2.人为原因又叫第二(次生)环境问题,或叫“公害”,就是由于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以及工农业的

发展带来的污染等。

我们所讨论的主要是第二(次生)环境问题,即由人类活动所造成的环境问题。

四、全球环境问题

当前人类面临的一些环境问题具有全球性,这些重大环境问题直接威胁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水、食物、能源等基本条件。现在,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主要有以下几项:

1.温室效应与气候变化

地球大气层能够吸收部分红外辐射能量而阻挡热量向宇宙扩散,这种现象被称为“温室效应”。进入80年代以来一系列资料表明,全球变暖已成为事实。温室效应的加剧主要是因为大气中温室气体的

增加,并以二氧化碳(C02)为主。据预测,到下世纪,全球温度将上升2-5度,海平面将上升65cm

左右,直接威胁沿海地区和城市。全球变暖的另一个严重后果是对生态系统,尤其是对农业的影响,

物种的变化,植物带的推移,自然资源的变化都会产生无法估量的影响。

2.臭氧层破坏

臭氧层存在于地球上空 25-40公里大气平流层中,是地球的保护层,能阻止过量的紫外线到达地球表面。1958年人们发现高空臭氧层有减少趋势。1985年在南极上空首次观察到"臭氧空洞”。至今,北极也观测到同样现象。我国的青藏高原也出现季节性臭氧大幅度降低现象。研究表明,平流层臭氧浓度减少10%,地球表面的紫外线辐射强度将增加20%,人类的眼病和皮肤癌患者将增加,植物

受到危害,农林牧业将减产,整个水生生态系统,包括食用鱼类,都会受到影响。部分化合物质在高空紫外线的作用下能与臭氧反应,减少臭氧。这些物质主要包括:氧化亚氮、四氯化氮、甲烷和氯烷烃(CFCS)。我国于1992年提出2005年全面停止生产 CFCS类物质的计划。

3.酸雨

酸雨通常指PH值小于5。6的降水,包括雨、露、霜、雾、雹、雪等。大气中大部分硫和氮的化合物是人为活动产生的,化石燃料燃烧造成的SO2和NOX排放是产生酸雨的主要原因。酸雨的危害

是多方面的,如:改变水体的酸碱平衡(北欧数千个湖泊的PH值降至4。5而成为死湖),它能直

接腐蚀建筑物表面,增加铁路、桥梁、房屋的维护费用,缩短了使用寿命;它会改变土壤离子活性、使森林死亡,危害生物的栖息环境。

除上述问题外,全球性的环境问题还包括水资源危机、海洋污染、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城市环境问题等。

五、中国主要环境问题

中国主要的环境问题主要分为两大类,即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前者主要发生在广大农村,后者则

集中在城镇地区。

1.生态破坏问题

女口:水土流失、土壤沙漠化加剧、耕地面积减少、土壤质量下降、森林资源不足、草原退化严重、野生及珍稀物种的生存面临威胁、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自然灾害日益频繁损伤严重等。

2.环境污染问题

女口:乡镇工业环境污染迅速蔓延、农业化学物质污染形势严峻、整体环境污染不断加剧等。

六、环境保护

1.环境保护的几个发展阶段:

1)人类早期的生产活动较为简单,规模较小,对环境的影响不大;

2)产业革命及二次大战之后,环境污染大规模出现。50-60年代是环境污染最严重的时期,八大公害事件大多出现在这个时期。各国政府开始制定法律法规,用法律手段和政府行为迫使

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进行三废的治理。也被称为末端治理或被动治理;

3) 70年代末和八十年代初的石油危机,能源成本上升,原材料价格上涨,企业开始注意提高能源和资源的利用率,推行无废生产。环境保护措施由末端治理向全过程控制转变,后来又进

一步发展为清洁生产;

4) 1972年,联合国第一次人类环境大会,通过了《人类环境悬崖宣言》等文件,确定6月5 日为世界环境日;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出版了《我们共同的未来:从一个地球到

一个世界》,提出可持续发展的观点;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183个国家和

70多个国际组织出席,通过了《 21世纪议程》、《里约宣言》等文件,标志着全球环境保护

新时代的开始。

2.环境保护的新趋势

1)可持续发展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 WCED )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可持续发展是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

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其中包含两个重要大概念:需要和限制。

同时,它具有两层含义:一是时间上的公平,即世代间的纵向公平;二是空间上的公平,即每一代人之间的

横向公平。

2)环境标志

环境标志在国外也称为"生态标志”、"绿色标志”等。环境标志产品也称为绿色产品。环境

标志是对产品环境性能的公正鉴定,是该产品环境性能优于其他同类产品的证明。环境标志

的评定,首先要制定标准,一般包含:产品的安全、质量、能耗等产品性能指标;企业生产

现场的环境状况、污染物排放等要求;生产指标及产品的特殊环境要求(如CFCS类物质的

替代率,产品可降解性等)。环境标志的认证方法往往包含了生命周期分析的思想。

3)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的观念主要强调三个重点:

(1)清洁能源;

(2)清洁生产;

(3)清洁产品。

4)生命周期分析

产品生命周期(life cycle)也称为"生命循环”、"寿命周期”,是指产品从摇篮到坟墓(cradle-to-

grave)的整个生命周期各阶段的总和。

生命周期评价的基本结构归纳为四个有机联系的部分:

1.定义目标与确定范围

定义目标即清楚说明开展生命周期评介的目的和原因;研究范围的确定应保证能满足研究的

目的,包括定义所研究的系统;

2.清查分析

对一种产品、工艺和活动在其整个生命周期内的数量与原材料需要量以及对环境的排放(四

类主要污染物)进行数据量化分析;

3.影响评价

对清查阶段所识别的环境影响压力进行定量或定性的表征评价,即确定产品系统的物质、能

量交换对其外部环境的影响;

4.改善分析

系统评估在产品、工艺或活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削减能源消耗、原

材料使用以及环境释放的需求和机会。例如改变产品结构、重新选择原材料,改变改造工艺和消费方式,以及

废弃物的管理等。

第二章ISO14000的基本知识

1.ISO14000 的产生

1990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出版了《展望未来一一高新技术对标准化的需求》,“环境和安全”问题被列入最紧迫的四个课题之一;

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一致通过了关于国际环境管理纲要,环境保护与持续发展已成为各国环境的重要课题;

1992年,ISO/IEC成立了“环境问题特别咨询组(ISO/SAG日”;

1992年12月,SAGE向 ISO技术委员会建议:制定一个与质量管理体系方法相类似的环境管理体系方

法,帮助企业改善环境行为,并消除贸易壁垒,促进贸易发展;

1993年6月,正式成立了 ISO/TC207环境管理技术委员会,正式开展环境管理工具及体系方面的国际标准化工作;

1995年6月,TC207的成员国达到80个,并且有16个国际性组织加入,中国是成员国之一,主席、秘书国是加拿大;

1996年9月,《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一一规范和使用指南》、《ISO14004环境管理体系一一原则、体系和支持技术通用指南》正式发布。

2.ISO14000的结构框架

ISO14000的主要结构如下:

管理标准:ISO14001环境环境管理体系一一规范和使用指南

ISO14004 环境管理体系一一原则、体系和支持技术通用指南

审核指南:ISO14010环境审核指南一一通用原则

ISO14011 环境审核指南一一审核程序一一环境管理体系审核

ISO14012 环境审核指南一一环境审核员资格要求

ISO14050 术语和定义

3.ISO14000系列标准的特点

1)标准是以市场驱动为前提

――各国出台相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世界对环境污染的普遍关注

――绿色产品和清洁生产

――环境因素成为非关税贸易壁垒

2)标准的预防性

――预防为主

――从污染源头治理

――全过程污染控制

3)标准的可操作性

――标准完备

--- 要求全面

--- 无绝对量要求

4)标准的广泛适用性

――适用任何类型与规模的组织

――涵盖企业所有管理层

5)标准的自愿性原则

不是强制执行

不增加或改变组织的法律责任根据自己的经济、技术条件选用4.IS014000 和 IS09000 的关系

差异:

1)产生的背景不同

――ISO9000:提高产品质量,解决质量和技术法规性贸易壁垒

――ISO14000:控制环境影响,关注人类健康

2)服务对象不同

3)技术要求背景不同

――ISO9000 :无共同质量评价技术准则

――ISO14000:具备统一的评价准则和相同的环境技术背景

4)政府作用不同

――ISO9000是完全的市场行为

――ISO14000中政府是重要的利益相关方

5)动机不同

――ISO9000是满足客户要求,是被动的

――ISO14000是保护生态环境,是主动的

相同:

1)管理思想相同

――通过科学而完整的管理系统,控制质量或环境

2)运行模式相同

――都遵循“规划、实施、验证、改进“的螺旋上升的管理模式(即

PDCA循环)

3 )都是全面质量管理的一部分

第三章IS01400标准条款详解

引言

“组织越来越重视按照环境方针和目标控制其活动、产品或服务对环境的影响,以实现并证实其良好的环境绩效。”

――主要是因为各国的立法更趋严格, 促进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和措施不断出台,相关方对环境问题,如:可持续发展的关注普遍增长。

单纯以评定自身环境绩效为目的的环境“评审”或“审核”,不足以确保一个组织不仅现在,而且将

来也一直满足法律和法规的要求。

――必须建立一个结构化的管理体系并予以实施,并将其纳入全部的管理活动。

“国际环境管理标准旨在为组织规定有效的环境管理要素,它们可与其他管理要求相结合,帮助企业实现环境与经济目标。”

――这些标准不是用来设置非关税贸易壁垒,也不增加或改变一个组织的法律责任。

――本标准适用于任何类型和规模的组织。

――本标准的实施有赖于各个层次与职能管理者,特别是最高管理者的承诺。

本标准的总目的是:支持环境保护和预防污染,协调社会需求和经济需求的关系。

本标准要求在方针中对遵循有关法律、法规和进行持续改进作出承诺。

—本标准未对环境绩效提出绝对要求。

――实施本标准,不能保证取得最优的环境结果。

――组织应在考虑环境改善的实用技术的同时,充分考虑该技术的成本效 _____________

――本标准与ISO9000系列管理标准遵循共同的管理原则,但又不尽相同,女口:质量管理体系针对的是客户需要,而环境管理体系则服务于众多相关方和社会对环境保护不断发展的需要。

――可以通过对现行管理体系要素加以修改,使之适应本标准要求。

环境管理体系一一规范及使用指南

Environmen tai Man ageme nt Systems

Specificati on with Guida nee for Use

1范围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一个组织根据:

A.法律要求

B.重大环境影响信息

制订:

A.环境方针

B.环境目标

――适用于具备如下特性的环境因素:

A.为组织所控制

B.希望组织对其施加影响

2引用标准

3定义

3. 1 持续改进(continual improvement)

3. 2 环境(environment)

3. 3 环境因素(environmetal aspect)

3. 4 环境影响(environmentai impact)

3. 5 环境管理体系(enviromental management systems)

3. 6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environmentai management system audit)

3.7 环境目标(environmentai objective)

一个组织依据其环境方针规定自己所要实现的总体环境目的,如可行,应予以量化。

3.8 环境绩效(environmentai performanee)

一个组织基于其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控制其环境因素所取得的咳测量的环境管理体系的成效。

3. 9 环境方针(environmentai poiicy)

一个组织队其全部环境绩效的意图与原则的陈述,它为建立组织的行为及环境目标和指标提供了框架。

3. 10 环境指标(environmentai target)

直接来自环境目标,是实现环境目标所需规定并满足的具体的环境绩效要求,它们适用于组织或其

局部,如可行应予以量化。

3.11 相关方(interested party) 关注组织的环境或受环境绩效影响的个体或团体。

3.12 组织(organization)

3.13 污染预防(prevention of pollution)

采用防止、减少或控制污染的各种过程、惯例、材料或产品,可包括再循环、处理、过程更改、控制机制、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材料替代等。

注:污染预防的潜在利益包括减少有害的环境影响、提高效益和降低成本。

4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4.1总要求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理解:

“建立”是组织从决定实施IS014001环境管理体系开始,到形成体系的全过程,包括体系的策划、

目标指标的设定和体系文件编写、组织机构的设置、人员资源的安排、环境改善行动的实施及环境绩效的评估等。

“保持”是按规定要求运行环境管理体系,并在运行过程中实施、实现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并通过审核、评审等方法,改进提高,也包括必要的修订调整和支持等活动。

本标准规定的环境管理体系要求,是基于一个由“计划、实施、检查、评审”构成的动态循环过程。

4.2环境方针

要求理解:

――最高管理者制订

――与组织相适应,如活动、产品或服务的性质、规模与环境影响

――包括对持续改进和污染预防的承诺

――遵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承诺

――为环境目标和指标提供框架

――形成文件,实施、保持、传达至全体员工

――可为公众获取

方针的应用范围应当可以明确界定。

方针应意义明确,使内、外相关方都易于理解。

应对方针进行定期评审和修订,以反映不断变化的条件和信息。

4.3规划

4. 3. 1环境因素

要求理解: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程序

――确定具备如下特性的因素:

A.在其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够控制

B.期望施加影响

C.对环境有重大或可能具有重大影响

——建立环境目标时,考虑重大环境因素

――及时更新这方面信息

环境因素的确定和相关环境影响的评审:

组织可据此确定其环境管理体系中应作为优先考虑的重要环境因素。用和时

这一过程中应考虑分析工作的费间,以及数据的可靠性。

评审范围应覆盖下列四个关键方面:

A.法律、法规要求

B.重要环境因素的确定

C.对所有现行环境管理活动与程序的审查

D.对以往事件调查的反馈意见的评价

E.相关方与合同方的要求

所有情况下,均应考虑运行异常和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

与运行单位的活动有关的重要环境因素,其认定过程应当考虑:

A.大气排放

B.水体排放

C.废物管理

D.土地污染

E.原材料与自然资源的使用

F.当地其他环境问题和社区问题

重大环境因素评价应考虑:环境方面:

--- 环境影响的规模

——环境影响的严重程度

――发生的概率

--- 环境影响持续的时间

经营方面:

――有关的法律和法规要求

――改变环境影响的难度

——改变环境影响的费用

——这种改变对其他活动和过程的影响

――相关方的关注

——对组织的公众形象的影响

环境因素识别的一般方法: 物料衡算(工业流程分析)

产品生命周期法

问卷调查法

现场观察法

查阅文件和记录

环境参数测量

水平对比

环境因素的评价方法: 专家判断法跟踪环境法排放量对比法水平对比法纵向对比法相关方投诉法律、法规要求频率对比法

等效负荷污染法

本过程不要求作具体的生命周期评价。

组织无需对每一种产品、部件和原材料投入都作出评价。

组织的承包方或供方的控制作用较弱,而负责产品设计的组织则能明显地改变环境因素,

如更改某种物料等。

组织对使用和处置其产品的控制作用有限,可行时,应考虑适当的储运与处置机制。

4. 3. 2法律与法规要求

要素理解:

——建立并保持程序

――确定活动、产品或服务中的适用法律

――其他要求

——获取法律和要求的渠道

其他要求通常包括:

A、产业实施规范

B、与官方机构的协定

C、非法规性指南

D、各级政府关于环保的规定、决定、标准、计划或文件

E、本组织的上级公司或行业组织的环保要求

建立适合本组织特点的法律、法规、其他要求清单

4. 4. 3目标和指标

要求理解

――组织内部每一有关部门及阶层,应建立并维持文件化的目标和指标

-考虑以下因素:

A. 法律、法规要求

B. 自身的重要环境因素

C. 可选技术方案

D. 财务

E. 运行和经宫要求

F. 相关方观点

应符合环境方针包括预防污染承诺

目标应具体,指标应可测量。

指标是目标的细化和分解。

目标中可包含下述对预防污染的承诺:

――减少废物,降低资源消耗

——减少或消除向环境释放污染物

――设计产品时考虑减少生产、使用和处置中的环境影响

--- 控制原材料来源的环境影响

——减少新开发项目造成的重大有害环境影响

――提高员工和社区的环境意识

环境成效测量指标:

――原材料和能源使用量

――排放物数量

――每单位产品所产生的废弃物

――材料和能源的使用率

――环境意外事件发生次数

――废物再利用率

――特定污染物排放量

――环保投资金额

4. 3. 4环境管理方案

要求理解:

――目的:保证实现环境目标和指标

——应包括:

A.组织中每一有关职能和层次职责

B.方法和时间表

――定期评审

――有新情况发生时,应及时修订

4.4实施和运行

4. 4. 1机构和职责

要求理解:

――明确规定,形成文件:作用、职责和权限

――资源:人力资源、专项技能、技术、财力资源

――管理者代表

管理者代表可以为一人或多人。

环境责任应包括组织内大所有部门:如人事、管理等。

4. 4. 2培训、意识和能力

要求理解:

――组织确定培训需求

范围:可能对环境有重大影响

——建立程序,使每一职能和层次都意识到:

A.环境方针、程序和要求的重要性

B.工作中实际和潜在的重大影响,个人工作改进和的环境效益

C.具体作用和职责,包括应急响应和准备

D.偏离规定程序后的潜在后果

――从事具备重大环境影响工作的人员应具备(胜任其工作)

A.适当的教育

B.培训

C.工作经验

组织还应要求代表其工作的承包方证实其员工已接受了必要的培训。

培训方案一般包括:

--- 确定员工的培训需求

--- 制定培训计划

――验证培训方案是否满足法规和组织的要求

――培训实施

――培训记录

――评价培训效果

4. 4. 3信息交流

要求理解:

――建立程序,以用于:

A.组织内各层次和职能间的内部信息交流

B.外部相关方信息的接收、成文和答复

――记录对涉及相关方重要环境因素的处理

应包含应急计划和其他问题与官方机构的联络事宜。

通报中的可包含的内容:

――组织简介

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

环境管理过程(包括相关方的参与和员工的认同)

环境绩效的评价(排放、资源保护、守法情况、产品管理和风险)改进的机会

辅助信息

独立验证

环境信息的交流和通报(内部和外部),应注意:

――鼓励双向信息交流

――易于理解,充分解释

——信息可以验证

――描述环境绩效

——形式一致

对外:年度报告、法规要求的报告、政府机构记录、产业协会出版物、传媒和商业广告等开放日、公布投诉电话、咨询电话

内部:张贴公告、内部刊物、会议和电子邮件等

4. 4. 4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编制

要求理解:

——组织应建立和保持信息:

A.书面方式

B.电子方式

――信息内容:

A.对管理体系核心要素及其相互作用的描述

B.查询相关文件的途径

有关文件包括:

A.过程信息

B.组织机构图

C.内部标准与运行程序

D.现场应急计划

组织可考虑编制并保持一份文件摘要:

--- 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

--- 实现环境目标和指标的方法

――关键任务、职责和程序的文件

——文件的查阅途径

――证实实施了环境管理要素

文件结构参照IS09000体系文件:

――环境手册

――环境管理体系程序

基础文件

环境记录

基础文件用于支持程序文件,是具体化的作业标准,包括: ――作业指导书

――环境因素清单

——法律法规清单

--- 三同时报告

――环评报告

――排污许可证

――组织机构图

――组织地下管网布置图等

4. 4. 5文件管理

要求理解:

--- 建立保持程序,规定:

A.文件查找

B.定期评审,修订并由授权人员确认适宜性

C.关键岗位,使用文件的有效版本

D.失效收回

E.失效标识

――文件应字迹清楚、注明日期、标识清楚、妥善保管

注意:组织应注重环境管理体系的实施和环境绩效的改善,而不应过分追求一个繁琐的文件管理系统。

4. 4. 6运行控制

要求理解:

――确认、规划,以控制与重大环境因素有关的运行和活动

A.制定文件化作业标准

B.实施作业标准

C.组织应关注供方、承包方重要环境因素,向其通报或提出环境行为要求

必要时,以合同的约定对其实行纠正、处罚、撤消合同等管理措施

此类运行和活动可分为三类考虑:

--- 新的项目:基建、工艺改造、资源管理、新产品等

――日常管理

――战略管理:预测并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要求

4. 4. 7应急准备和响应

要求理解: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程序,以:

A.确定潜在的事故或紧急事故

B.预防或减少环境影响

C.对程序的评审和修订

D.定期检验上述程序紧急情况一般包括:

——事故性废气排放

——事故性废水排放

――泄露事故对环境的特定影响

应急计划可包括:

――组织和职责

――关键人员名单

――应急服务信息(如:消防、清污等)

――内、外部联系计划

――不同类型紧急事故的相应应急措施

――有害物料信息

――培训计划和有效性试验

4. 5检查和纠正措施

4. 5. 1监测与测量

要求理解:

――组织应制订程序,对重大环境因素进行监测,包括:

A.环境绩效

B.运行控制参数

C.目标和指标符合

D.定期评价法律法规符合性

――对监测设备校准和维护,并保存记录

4. 5. 2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要求理解:

――制订程序,对不符合现象进行处理:

A.规定职责和权限

B.调查不符合原因

C.制订实施纠正措施

D.跟踪纠正措施的效果

E.修改相应的文件,并记录。

相应的文件应与纠正措施的规模相适应。

不符合一般包括:

--- 运行参数偏差

--- 体系运行偏差

――法律、法规要求未达到

――相关方投诉等 4. 5. 3记录

要求理解:

――组织应制订程序,对环境记录予以控制 ――要求:标识、保存、处置 ――字迹清楚、标识明确、追溯 ――便于查阅、避免损坏、变质和丢失 ――规定保存期限

――制订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程序,目的: A. 验证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B. 向管理层通报审核结果

应注意:

审核计划: 目的、时间、范围、依据、审核员

核查表 审核员资格

审核记录、不符合项报告、审核报告等 客观、公正

4. 6管理评审

要求理解: 最咼管理层 ――定期评审

——确保体系的适用性和有效性、充分性 ――收集必要信息 ——形成文件

--- 修订方针、目标和其他要素 评审内容一般包括: A. 审核结果

B. 目标和指标的实现情况

环境记录般包括:

A.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信息

B. 投诉记录

C. 培训记录

D. 校准和维护记录

E. 供方和承包方信息

F. 应急和响应信息

G. 重要环境因素信息

H. 环境污染监测报告 I . 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记录 J . 能源、资源消耗记录等 5. 4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

4. 要求理解:

C.条件变化,体系是否持续适用

D.相关方关注的问题等

内部审核员培训纲要

目录

第一章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的概念

第二章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准备

第三章环境管理体系现场审核

第四章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后活动

第五章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案例练习

第一章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的概念

1.环境管理体系审核

确定环境管理体系的实际运行与IS014001 环境管理标准及公司相关环境管理体系文件是否符合的独立的鉴别活动。

2.审核的分类

第一方审核

第二方审核

第三方审核

3.客观证据

定义:客观存在的并能够被证实的事实。

属性:通常客观证据都具备如下属性

?客观存在的

?可以被使用文字陈述的

?定量或定性的

?可以被追溯或验证的

?不受感情或偏见影响的

4.不符合项

不满足规定活动的环境管理活动

5.审核的依据

1) ISO14001国际环境管理标准

2)公司的环境管理体系文件

3)相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方要求

6?审核范围

定义:指审核计划所覆盖的审核活动

分类:时间/部门/产品等

7.审核目的

1)发现体系的问题

2)改进体系运行

3)内部交流与沟通

4)验证体系运行的有效性

5)为管理评审提供信息

第二章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准备1 ?审核时间安排

审核时间安排基本应满足以下几个方面:

1)公司环境管理体系文件规定的最低审核频率和周期

2)第二方或第三方审核或管理复审之前

3)组织机构或运行发生重大变化或调整

4)发生重大环境事故或出现潜在事故特征时

2.确定审核组成员

?审核组长:

1]由最高管理层任命

2]具备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

3]具体较高的环境管理知识

?审核员:

1]经过相关培训,具备资格证书

2]熟悉公司运作

3]深刻了解IS014001系统要求

4]具备良好的口头、文字表达能力

5]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

6]客观公正、不屈服于压力

3.审核计划

审核计划的主要内容:

1]审核的时间

2]审核的范围

3]审核的依据

4]审核组的组成

5]审核的部门,时间,内容,要素

6]见面会、总结会时间

7]被审核方代表、审核组长签署

注意:1)审核计划需要事先通知被审核方

2 )审核计划可以适当接受被审核方的意见进行调整

4.审核组内部会

主要议题:

1]收集相关资料,如:审核部门的环境体系文件等

2]交流信息,寻找审核重点,如:相关方投诉、环境体系缺失等

3]确定审核计划

4]编制核查表

核查表的主要内容:

审核内容、依据、审核结果等

第三章环境管理体系现场审核1.见面会

见面会主要内容:

1]互相介绍

2]重申审核目的、依据和范围

3]重申审核计划安排

4]确定陪同人员及职责

5]明确不符合项的分类

6]申明审核员的公证性

7]申明抽样原则

8]确定总结会时间和地点

9]确定办公地点

10]征求被审核方意见

2.现场审核

1)收集客观证据的方法

提问题

1}提问题的方式

开放式提问

选择式提问

判断式提问

假设式提问

判断式提问

2}提问的顺序

工作职责

工作流程

具体工作

3}提问的技巧

语言清楚简洁

关注对方

不要强迫或让对方感到压力

每次提一个问题

按照要素顺序

查阅环境管理体系文件

抽查环境管理记录

观察正在进行的环境管理活动和现场、设施等演示

iso质量体系内部审核员国家通用教程

ISO-9001质量体系内部审核员国家通用教 程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 ISO-9001/2 质量体系内部审核 员 国家通用教程 质量审核 定义:确定质量活动和有关结果是否符合计划的安排,以及这些安排是否有效地实施并适合于达到预定目标的、有系统的、独立的检查。 注: 1.质量审核一般用于(但不限于)对质量体系或其要素、过程、产品或服务 的审核。上述这些审核通常称为“质量体系审核”、“过程质量审核”、 “产品质量审核”和“服务质量审核”。 2.质量审核应由被审核领域无直接责任的人员进行,但最好在有关人员的配 合下进行。 3.质量审核的一个目的是评价是否需要采取改进或纠正措施。审核不能和旨 在解决过程控制或产品验收的“质量监督”或“检验”相混淆。

4.质量审核可以是为内部或外部的目的而进行。 质量体系审核 确定质量体系的活动和其有关结果是否符合有关标准或文件,质量体系文件中的各项规定是否得到有效的贯彻并适合于达到质量目标的系统的、独立的审查。 质量体系的审核大致可以分为文件审核(符合性)和现场审核(有效性)两个阶段。

质量体系审核种类 内部审核──第一方:即审核自身的质量体系。 外部审核──第二方:按合同规定对其供应商的质量体系审核。 第三方:认证/注册机构或其它公正的第三方对申请的企业进行审核。 质量体系审核目的 第一方审核(内部质量体系审核)主要目的。 ?依据某一质量体系标准来评价组织自身的质量体系。 ?验证组织自身的质量体系是否持续满足规定的要求并且正在进行。 ?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手段和自我改进的机制,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使体系不断完善,不断改进。 ?在外部审核前作好准备。 第二方审核的主要目的 ?当有建立合同关系的意向时,对供方进行初步评价。 ?在有合同关系的情况下,验证供方的质量体系是否持续满足规定的要求并且正在进行。 ?作为制定和调整合格供方的名单的依据之一。 ?沟通供需双方对质量要求的共识。 第三方审核的主要目的 ?确定质量体系要素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确定现行的质量体系实现规定质量目标的有效性。 ?确定受审方的质量体系是否能被认证/注册。 ?为受审方提供改进其质量体系的机会。 ?减少许多重复的第二方审核。 ?提高企业声誉,增强竞争能力。 质量体系审核的范围 在规定的时间内,对质量体系要素,场所和活动进行审核。 要素:ISO9001有20个、ISO9002有19个、ISO9003有16个。在第三方认证时,要素一个也不能少,除非没有,如4.7没有客供物料,第二方认证则标准所列要求 可以剪栽,但要供需双方同意,在合同中明确规定。第一方审核,则要素以手 册中所列的范围为准。 场所:凡是与审核的质量体系所复盖的产品和质量活动有关的部门和地区均应列在审核范围以内。 活动:指与产品质量有关的活动,主要包括所涉及的产品范围。

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的由来示范文本

文件编号:RHD-QB-K6775 (安全管理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的由来示范文本

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的由来示 范文本 操作指导:该安全管理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进行更好的判断与管理。,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一、ISO14000标准介绍 ISO14000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第207技术委员会(TC207)从1993年开始制定的系列环境管理国际标准的总称,它同以往各国自定的环境排放标准和产品的技术标准等不同,是一个国际性标准,对全世界工业、商业、政府等所有组织改善环境管理行为具有统一标准的功能。 它由环境管理体系(EMS)环境行为评价

(EPE)、生命周期评估(LCA)、环境管理(EM)、产品标准中的环境因素(EAPS)等7个部分组成。 其标准号从14001至14100,共100个。 我国于1997年4月1日由国家技术监督局将已公布的五项国际标准ISO14001、ISO14004、ISO14010、ISO14011、ISO14012等同于国家标准GB/T24001、GB/T24004、GB/T24010、 GB/T24011和GBT24012正式发布。 这五个标准及其简介如下: 1、ISO14001(GB/T24001-1996)环境管理

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规范该标准规定了对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描述了对一个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进行认证/注册和(或)自我声明可以进行客观审核的要求。通过实施这个标准,使相关确信组织已建立了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 2、ISO14004(GB/T24004--1996)环境管理体系--原理、体系和支撑技术通用指南该标准对环境管理体系要素进行阐述,向组织提供了建立、改进或保持有效环境管理体系的建议,是指导企业建立和完善环境管理体系的工具和教科书。 3、ISO14010(GB/T24010--1996)环境审核指南--通用原则该标准规定了环境审核的通用原则,包括了有关环境审核及相关的术语和定义。任何组

环境管理体系机构认证有什么好处

企业申请第三方审核认证,首先要提出审核申请,并提交体系文件和有关资料,根据审核准备情况开始现场审核,然后对审核结果进行评审,评审通过后即可颁发证书。取得认证证书后,在第一年内进行两次,以后每年进行一次监督审核。ISO14001认证证书有效期为三年,三年后要对企业的环境管理体系进行重新审核以保持其认证资格。那么企业做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有什么好处? 一.提高市场竞争力 通过认证的企业向顾客提供这样的信息:“一个能对环境负责的企业,它的产品和服务一定能对用户负责,让用户满意”;“企业的关注点,已不仅仅是质量,而是对人类的责任”。 实施ISO14000认证已成为代表企业形象的重要因素,很多获证企业在广告宣传中以此表示本企业对环境的贡献,从而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 2、加强管理,降低成本 实施ISO14000认证,除了要符合法律法规要求之外,污染预防,节约能源和资源是环境管理同样重要的两个方面。

3、减少环境责任事故 通过认证的大多数企业均已实现达标排放,因而免收了超标排污费,使企业直接从中获得了经济效益。例如新飞冰箱公司,原由于污水超标每月需交纳超标排污费4.28万元,实现环境管理体系后治理了污水超标问题,使每年节省51.3万元。 4、提高企业环境管理水平 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过程也是企业对全体员工进行教育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大大提高员工的环境意识,从自身做起,爱护环境、保护环境。ISO14000是一种非常科学的管理体系,它运用P-D-C-A的管理模式,对企业进行有效管理。企业通过实施ISO14000变粗放型管理为集约型管理,使自己的管理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并全面优化各方面的管理,做到最小环境影响控制,最低物耗能耗的控制,最低成本的控制,以及最低环境风险的控制。 国际,国内所进行的ISO14000认证是指对企业环境管理体系的认证,企业取得的是ISO14001认证证书。 河南中标信用评估有限公司是经国家主管部门批准设立、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合法、权威的信用评级机构,为广大客户提供专业权威的信用评级服务。

质量体系内部审核员培训教材

质量体系内部审核员培训教材 第一章内部审核 一名词解释: 质量体系审核:确定质量体系的活动和结果是否符合标准的安排以及质量体系的各项规定是否得到有效的贯彻并适合于达到质量目标的、系统的、独立的检查。 A 符合性:对质量体系文件(质量手册、程序文件)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B 有效性:质量体系活动与文件要求是否一致,即文件要求是否有效实施。 C 适宜性:质量体系的实施结果是否适合达到质量目标的要求。 D 系统性:审核工作本身要求正规化,有程序可以遵循。 E 独立性:审核应由与被审对象无直接责任关系的人员进行。 二质量体系审核的分类: 1 第一方审核:一个企业对其自身的质量体系所进行的审核。 2 第二方审核:需方派出审核员按合同规定的要求对它的供方的质量体系进行审核。 3 第三方审核:公正的第三方对申请的企业进行的独立的质量体系审核。

第二章内审员一内审员的评选: 内审员由企业(组织)自己评选或任命,但需经培训合格对本企业较了解。 二内审员的作用: 1 对质量体系的运行起监督作用。 2 对质量体系的保持和改进起参谋作用。 3 在质量管理方面联系领导和员工。 4 在质量体系的有效实施方面起带头作用 5 在外部审核时,起内外接口作用。 三内审员必须具备的能力:工作能力和基本能力 1 基本能力: A 交流 B 合作 C 分析判断 D 应变 E 学习 F 独立 2 工作能力 A 审核计划及准备 C 编写审核报告 3 审核员道德、修养 A 正直、诚实组织) B 现场审核 D 跟踪与监督改善B 客观、公正

第三章审核的策划和准备 1 质量体系审核安排的注意事项: 1-1 领导重视是内部质量体系审核的关键 1-2 管理者代表要亲自抓内部质量体系审核的工作 1-3 内部质量体系审核的具体工作需要有一个职能部门来管理 1-4 要组建一支合格的质量体系内部审核队伍 1-5 内部质量体系审核需要有一套正规的程序 1-6 建立质量体系时应考虑内部质量体系审核工作 2 拟定年度审核计划 一般一年编制一份年计划,一年内将所有部门、要素都至少覆盖一次,最好是覆盖两次或以上,对重要的和问题较多的部门可适当增加。编制内审计划注意集中审核和滚动审核相结合。 3 组成审核级 设组长一名,组员若干名,由管理者代表任命,需注意审核的独立性。 4 安排实施计划 明确部门还是条款要求为审核顺序,明确具体安排。 5 收集有关文件并审核 5-1 质量体系文件是否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5-2 文件间是否有矛盾和冲突 6 编写检查表 6-1 编制前掌握组织各部门质量职能分配表和各过程的先后顺序

ISO质量体系内部审核员国家通用教程审批稿

I S O质量体系内部审核 员国家通用教程 TPM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TPMK5AB- TPMK08- TPMK2C- TPMK18】

ISO-9001质量体系内部审核员国家通用教程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 ISO-9001/2 质量体系内部审核员 国家通用教程 质量审核

定义:确定质量活动和有关结果是否符合计划的安排,以及这些安排是否有效地实施并适合于达到预定目标的、有系统的、独立的检查。 注: 1.质量审核一般用于(但不限于)对质量体系或其要素、过程、产品或服务的审核。上述这些审核通常称为“质量 体系审核”、“过程质量审核”、“产品质量审核”和“服务质量审核”。 2.质量审核应由被审核领域无直接责任的人员进行,但最好在有关人员的配合下进行。 3.质量审核的一个目的是评价是否需要采取改进或纠正措施。审核不能和旨在解决过程控制或产品验收的“质量监 督”或“检验”相混淆。 4.质量审核可以是为内部或外部的目的而进行。 质量体系审核

确定质量体系的活动和其有关结果是否符合有关标准或文件,质量体系文件中的各项规定是否得到有效的贯彻并适合于达到质量目标的系统的、独立的审查。 质量体系的审核大致可以分为文件审核(符合性)和现场审核(有效性)两个阶段。

质量体系审核种类 内部审核──第一方:即审核自身的质量体系。 外部审核──第二方:按合同规定对其供应商的质量体系审核。 第三方:认证/注册机构或其它公正的第三方对申请的企业进行审核。 质量体系审核目的 第一方审核(内部质量体系审核)主要目的。 依据某一质量体系标准来评价组织自身的质量体系。 验证组织自身的质量体系是否持续满足规定的要求并且正在进行。 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手段和自我改进的机制,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使体系不断完善,不断 改进。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是什么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是指依据ISO14001标准由第三方认证机构实施的合格评定活动。它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的一份标准,是ISO14000族标准中的一份标准,该标准于1996年进行首次发布,2004年分别由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对该标准进行了修订,最新版本为ISO14001-2015。 ISO14001认证适用于任何组织,包括企业,事业及相关政府单位,通过认证后可证明该组织在环境管理方面达到了国际水平,能够确保对企业各过程、产品及活动中的各类污染物控制达到相关要求,有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国内实施ISO14001的认证机构比较多,由国家认监委确定,咨询机构由各工商局确定。认证流程见下图↓

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模式环境管理体系围绕环境方针的要求展开环境管理、管理的内容包括制定环境方针、实施并实现环境方针所要求的相关内容、对环境方针的实施情况与实现程度进行评审、并予以保持等。环境管理所涉及的管理要素包括组织结构、计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等,这些管理要素与企业生产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是类似,没有本质区别,ISO14001标准将它们系统化、结构化,提出环境管理模式。

企业如需进行认证,可咨询中鉴联合信用评级有限公司。【中鉴联合信用评级有限公司】业务范围包括:AAA企业信用等级证书3a、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ISO45001职业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诚信管理体系认证、售后服务体系认证、ISO/TS16949认证等认证咨询服务,ISO 20000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认证,中鉴公司成立15年来,经验丰富,企业认证通过率99% 欢迎咨询办理!

ISO9001-2000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员培训试题与答案

ISO9001:2000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员培训试题与答案ISo9001:2000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员培训试题与答案作者:佚名 时间:2008-8-2 浏览量: ISo9001:2000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员培训试题 单位: 姓名: 一、是非题 请回答下列各题,对的在内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20分。 .ISo9001:2000标准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于2000年12月15日正式发布的……:2000标准替代了94版的ISo9001、ISo9002和ISo9003…………… 标准规定6个过程必须要建立程序文件,其他过程不需要写文件… 4.质量方针应包括对满足要求和持续改进的承诺……………………………… 5.质量目标应在组织内相关职能和层次上建立………………………… 6.实施ISo9001:2000标准必须包括设计和开发过程…………………………… 7.从事影响产品质量工作的人员,不管任何人只要经过培训就可以担任…… 8.顾客规定的要求就是指产品质量的要求……………………………………… 9.产品标识就是要求产品实现的全过程中使用适宜的方法识别产品………… 0.以消除不合格的原因,防止不合格再发生,应采取预防措施……………… 二、选择题 在下列a、b、c中找出正确的答案填入_____内,每题2分,共20分,

.产品是否可接受,最终由_____确定。 a.组织 b.顾客 c.供方 2.质量方针为建立和评审质量目标提供了_____。 a.依据 b.要求 c.框架 所规定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是对_____。 a.产品的要求 b.管理的要求 c.产品要求的补充 循环方法可适用于所有过程,其中D是指_____。 a.策划 b.实施 c.检查 5.任何影响产品符合要求的外包过程,组织应确保对其实施_____。 a.控制 b.评审 c.检查 6.最高管理者应以增强_____为目的,确保顾客要求得到确认并予以满足。 a.持续改进 b.有效性 c.顾客满意 7.为确保产品能满足规定的使用要求,应依据所策划的安排对设计和开发进行____。 a.评审 b.验证 c.确认 8.作为对质量管理体系业绩的一种测量,应用_____来评价。 a.顾客满意 b.内审结果 c.管理评审结论 9.不合格品得到纠正之后,应对其再次进行_____,以证实符合要求。

内部质量审核员教程四

内部质量审核员教程四内部质量审核的实施 ----审核技巧 (一) .审核方法 1. 审核的基本方法───抽样 抽样有代表性 抽样有随机性 由审核员亲自选取样本 2.审核策略 顺向审核策略 ───从过程的始端查到过程的终端; ───例: 从合同查到产品出厂; 从文件管理部门查到具体文件的有效性; 从不合格产生,查到纠正措施。 逆向审核策略 ───从过程的终端查到过程的始端; ───例: 从几件计量检测设备查到计量检测设备的管理; 从几种原材料的标识查到进货检验与试验及采购控制; 从设计输出查到设计输入。 按部门审核策略 ───按部门安排审核计划; ───针对部门职能所涉及到的活动进行审核; ───按部门审核时,应审核部门职能涉及的各要素的要求。 按质量体系要素审核的策略 ───按要素安排审核计划; ───针对要素要求展开审核; ───按要素审核时,会涉及到多个部门。 审查策略的灵活应用 ───实际的审核往往是"顺向"和"逆向"相结合; ───实际的审核往往是按部门审核和按要素审核相结合; ───制定审核计划时,应用按部门或按要素展开审核的策略; ───确定抽样方式时,应用"顺向"或"逆向"的审核策略。 3. 审核策略的优缺点 顺向审核 ───逻辑性、系统性强; ───可查证接口、但费时。 逆向审核 ───针对性强、切实具体;

───问题复杂时不易理清。 要素审核 ───与标准和文件符合性好; ───审核路线复杂、费时。 部门审核 ───审核效率高,但易疏漏要求; ───要求审核员思路清楚; ───审核组内沟通要求高。 (二)审核技巧---面谈 1. 面谈的目的 当面进行一项面谈时审核员应该牢记如下审核目的: --有关的控制是否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有无符合标准的客观证据? --当有问题发生时,有关活动能否保持处于受控状态。 为证实有关质量活动处于受控状态,审核员应该验证: --接受面谈者明白他的工作需满足的要求; --接受面谈者能够获取完成他的工作所必需的文件; --有关的计划和程序是否适宜于形成符合行为,并预防不符合发生; --规定的要求已被遵循; --接受面谈者的工作在放行产品(或发布文件)之前必须事前被验证(或被审查);--如果要求没有被满足,接受面谈者有能力改变有关过程; --预防误用不符合工作的机制已建立。 2. 面谈的对象 选择合适的人--节省时间; 明确面谈的目的--找对象; 找相对较为新的员工面谈--培训程度; 找老员工面谈--适应程度; 避免受部门的引导来确定面谈对象。 3. 面谈的要点 解释面谈的目的; 用开放式提问获取询问主题的基本情况; 对回答用探索式提问作出进一步的反应; 寻找事实的客观证据; 用标准及程序检查审核的结果; 用封闭式提问确认事实; 记录审核发现; 感谢对方的帮助与合作。 4. 审核员注意 用开放式提问来发现事实; 用探索式提问调查事实; 谈话目标明确,避免情绪化提问、欺骗性提问、诱导性提问及复合型提问; 集中精力倾听,要少说多听; 展示正确的形态语言,营造亲切、放松的谈话气氛;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管理规定(新编版)

( 管理体系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管理规定(新 编版)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is the general term for safety management methods that keep pace with the times. In different periods, the same enterprise must have different management systems.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管理规定(新编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工作,保证认证质量,促进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节能降耗,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保护环境,特制订本规定。 第二条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开展与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相关的活动,必须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与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相关的活动,是指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咨询、认可、培训、注册等工作。 第四条环境管理体系认证遵循自愿原则,任何组织都可提出申请。 第二章管理机构 第五条中国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指导委员

会)是由国务院批准成立的部际协调机构,负责对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以及ISO14000系列标准的实施工作进行统一管理。指导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负责指导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指导委员会下设中国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认可委员会和中国认证人员国家注册委员会环境管理专业委员会,具体负责ISO14000系列标准实施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六条中国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认可委员会(以下简称环认委)负责对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机构的认可及认可后的监督管理。 第七条中国认证人员国家注册委员会环境管理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环注委)负责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员的注册及对培训机构的认可。 第八条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依据有关管理规定,负责对环境管理体系咨询机构的备案管理。 第三章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管理要求 第九条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机构须经环认委认可;从事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或咨询工作的人员及相关

内部质量审核员培训练习案例

方之见 内部质量审核员培训练习案例 III 姓名: 请依照以下的不合格事项写出违反条文及纠正措施和缘故分析, (效果确认 可不必填写). 1. 在审核培训时培训程序书中规定: 所有职员都必须建立个人教育训练记录 履历卡, 但发觉品管部工号 为12的张小姐未有。违反: A 缘故分析 : B 纠正措施 : 2. 技术部有顾客的一张3/5/01的图纸更改通知单,但对应的分发记录为 3/17/01,违反: A 缘故分析 :

B 纠正措施 : 3. 在内部审核程序文件中规定一个星期进行一次全面的内部质量审核,但现半年都未进行, 违反: A 缘故分析 : B 纠正措施 : 4. 编号为002. /008的来料检验记录差不多被损坏无法看清晰 , 违反: A 缘故分析 : B 纠正措施 : 5. 品管部累积的大量客户抱怨都未处理, 例08.24A客户, 违反: A 缘故分析 : B 纠正措施 : 6. 在不合格品操纵程序中规定成品不合格必须报请客户批准后方可特采, 但审核中发觉00.04.05生产的

产品的不合格品未经客户批准特采即交货。违反: A 缘故分析 : B 纠正措施 : 7. 在检验试验状态的程序文件中规定不合格品必须用红色箱子装, 但现场的不合格品有用红色、蓝色箱 都装的情形。违反: A 缘故分析 : B 纠正措施 : 8. 在审核检验试验时发觉005编号的文件规定检验室的温度是25 3 C , 却未有温度计。 违反: A 缘故分析 : B 纠正措施 :

9. 在审核制程时发觉008编号的工艺文件要求机器的速度是5秒/圈, 但实际是3秒/圈。 违反: A 缘故分析 : B 纠正措施 : 10. 提问编号为014的销售部张小姐, 其对订单如何评审欠清晰, 回答和文件要求不符。 违反: A 缘故分析 : B 纠正措施 : 11.在审核公司的业务打算时,审核员问公司的负责人目标和打算的制定时有哪些考虑和依据,其回答是这是公司的机密,我是公司的负责人,因此差不多上由我一手包办,我的方法确实是依据。违反:4.1.4 A 缘故分析 : B 纠正措施 :

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知识简介

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知识简介 ISO14000产生的背景 我们知道ISO9000是为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把关,那么ISO14000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呢?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温室效应加剧、酸雨不断蔓延、臭氧空洞的出现、水体不断遭到严重污染、土地大量荒漠化、草原退化、森林锐减、许多珍稀野生动植物濒临灭绝……这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中,可以说有大部分是由于人为对自然的破坏造成的。这些问题已经危及到了我们人类社会的健康生存和可持续发展,面对如此严重的形势,人类开始考虑采取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使各种各样的组织重视自己的环境行为和环境形象;并希望以一套比较系统、完善的管理方法来规范人类自身的环境活动,以求达到改善生存环境的目的。 首先开始酝酿制定这样一套比较系统、完善的管理方法的是ISO(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是世界上最大的非政府性国际标准化机构,它成立于1947年2月,主要从事各行业国际标准的制定,从而促进世界范围内各国贸易的友好往来以及文化、科学、技术和经济领域内的合作。ISO自成立以来,已经制定并颁发了许多国际标准,其下设若干个技术委员会,其中第176技术委员会(TC176)在1987年成功地制定和颁布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系列标准,对改善企业的质量管理模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很大的凡响。 进入90年代以后,环境问题变得越来越严峻,ISO对此作了非常积极的反应。1993年6月,ISO成立了第207技术委员会(TC207),专门负责环境管理工作,主要工作目的就是要支持环境保护工作,改善并维持生态环境的质量,减少人类各项活动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使之与社会经济发展达到平衡,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其职责是在理解和制定管理工具和体系方面的国际标准和服务上为全球提供一个先导,主要工作范围就是环境管理体系(EMS)的标准化。为此,ISO中央秘书处为TC207预留了100个标准号,标准标号为ISO14001-14100,统称为ISO14000系列标准。 此后,一个全新的概念——环境管理体系(EMS)产生了。环境管理体系是一个组织的整个管理体系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包括为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保持环境方针所需的组织结构、计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 环境管理体系这个概念产生以后,经过了3年的发展与完善,达到了可以用标准来衡量的程度。于是ISO考虑将其标准化,于1996年9月出台了两个国际标准——ISO14001和ISO14004标准,这是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里程碑。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与环境保护通用版

安全管理编号:YTO-FS-PD846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与环境保护通用版 In The Production, The Safety And Health Of Workers, The Production And Labor Process And The Various Measures T aken And All Activities Engaged In The Management, So That The Normal Production Activitie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与环境保护通用 版 使用提示:本安全管理文件可用于在生产中,对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生产、劳动过程的正常进行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从事的一切活动实施管理,包含对生产、财物、环境的保护,最终使生产活动正常进行。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1996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颁布了 ISO14001、ISO14004等5个标准,同年,被我国等同转化为国家标准。原国家环境保护局适时组织开展环境管理体系试点认证工作,建立了中国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制度。 ISO14000系列标准是一套体现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先进的管理标准,同时也是实施清洁生产的具体方法和手段,实施该标准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它与贸易的紧密联系,吸引和引导企业自愿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并有效实施,提高企业或组织的环境管理水平,减少污染物产生与排放,合理利用能源、资源,最终改善区域环境质量状况。 ISO14000标准对我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工作起到了推动作用 10年来ISO14000标准的推行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管理实践证明,它的实施对于推动我国环境保护工作、促进可持续发展有较大作用。其作用主要体现3个方面。

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培训班参考试卷

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培训班参考试卷 年月日 一、单项选择题(请在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并把它的标号填写在括号内。每题分,共 分) 1.废水处理监测记录没有规定保存期限,违反ISO 14001中的()条规定。 a) b) c) d) 空压机房开动时声音太响,工厂周边居民一直抱怨,对此厂方没有反应,违反ISO 14001中()条规定。 a) b) c) d) 当废气排放没有达到规定要求时应()。 a)停止生产b)当场处置 c)报告或通知d)执行不合格控制程序 4.第一方审核的主要目的是()。 a)推动内部改进 b)符合标准要求 c)符合文件规定 d)为了认证注册

5.在下列回收废品中,如果没有回收,对环境造成危险最大的是()。 a)废纸 b)废玻璃 c)废铁 d)废电池 6.受审核方建设项目是否能正式生产的环保依据是() a)环境监测站的竣工验收监测报告 b)受审核方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报告 c)环保局对竣工验收的批复 d)环保专家的验收意见 7.以下哪种情况可构成不合格项() a)宾馆餐厅没有处理泔水的作业指导书 b)两位管理者之间提供不出内部交流的记录 c)生产现场某过程没有该过程的安全规程 d)两位管理者之间没有按照规定作内部信息交流的记录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分,共分,在四个备选答案中有一个及以上是正确的,将 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填写在提后括号内) 1.绿色购物,我们应该选择够买() a)大包装的商品b)小包装的商品 c)一次性用品d)附带广告宣传材料的商品

2.文件控制包括() a)管理性文件b)环境法规、标准 c)文件复制d)计算机存储文件 3.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核心准则包括() a)独立性b)有效性c)客观性d)系统方法 4.审核证据可以是() a)分析的结果b)存在的客观事实 c)被访问人员的陈述d)现有的文件 5.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的基本步骤(按顺序排列)是()a)审核实施b)审核策划c)跟踪审核d)审核报告 6.审核用工作文件主要包括() a)检查表b)不合格项报告 c)现场审核记录d)审核准则 7.可以作为环境管理体系审核证据的是() a)审核员看见污水站的操作工人没有按照作业指导书添加铝碱 b)操作工人告诉审核员,机加工车间噪声太大,很多工人的听力都下降了

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

ISO 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 ﹒环境管理体系一规范及使用指南﹕ ·ISO前言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是由各国标准化团体(ISO成员团体)组成的世界性联合会﹒制定国际标准的工作通常由ISO的技术委员会完成﹒对某技术委员会工作感兴趣的成员团体有权参加该技术委员会﹒国际上的其它组织﹐无论是官方的或非官方的﹐也可通过与ISO的联络参加其工作﹒由技术委员会正式通过的国际标准草案提交各成员团体表决﹐国际标准须取得至少75%参加表决的成员团体同意才能正式通过. 国际标准ISO 14001是由ISO/TC 207 环境管理技术委员会环境管理体系分技术委员会(SC 1)制定的﹒

·引言 现在﹐各种类型的组织都越来越重视通过依照环境方针和目标来控制其活动﹑产品或服务对环境的影响﹐以实现并证实良好的环境表现(行为)﹒这是由于有关的立法更趋严格﹐促进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和其它措施都在陆续出台﹐相关方对环境问题包括可持续发展的关注也在普遍增长。 许多组织已经推行了环境“评审”或“审核”﹐以评定自身的环境表现(行为)但仅靠这种“评审”或“审核”本身﹐可能还不足以为一个组织提供保证﹐使之确信自己的环境表现(行为)不仅现在满足﹐并将持续满足法律与方针要求﹒要使评审或审核行之有效﹐须在一个结构化的管理体系内予以实施﹐并将其纳入全部管理活动的整体﹒ 国际环境管理标准旨在为组织规定有效的环境管理体系要素﹐它们可与其它管理要求相结合﹐帮助组织实现环境目标与经济目标﹒如同其它国际标准一样﹐这些标准不是用来制造非关税贸易壁垒﹐也不增加或改变一个组织的法律责任﹒ 本标准规定了对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该体系拟适用于任何类型与规模的组织﹐并适用于各种地理﹑文化和社会条件﹒体系的成功实施有赖于各个

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最全)

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ISO14000标准介绍 ISO14000标准产生背景 ISO14000系列标准特点 ISO14000认证目标 ISO14000标准认证对组织的意义 ISO14000标准认证的社会意义 ISO14000标准认证模式 ISO14000标准和ISO9000标准关系 ISO14000标准与ISO9000标准异同 ISO14000认证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ISO14000认证在国际贸易发展中的地位 ISO14000基本要求 ISO14000系列标准分类 ISO14000标准认证需提交资料 ISO14001标准认证流程 ISO14001标准认证申请条件 ISO14001标准认证审核过程

ISO14001标准内容 ISO14000标准介绍 ISO14000系列国际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汇集全球环境管理及标准化方面的专家,在总结全世界环境管理科学经验基础上制定并正式发布的一套环境管理的国际标准,涉及到环境管理体系、环境审核、环境标志、生命周期评价等国际环境领域内的诸多焦点问题。旨在指导各类组织(企业、公司)取得和表现正确的环境行为。ISO该14000系列标准共预留100个标准号。该系列标准共分七个系列,其标准号从14001至14100,共100个标准号,统称为ISO14000系列标准。 ISO14000系列标准标准号分配表 ISO14000系列标准是顺应国际环境保护的发展,依据国际经济贸易发展的需要而制定的。目前正式颁布的有ISO14001、ISO14004、ISO14010、ISO14011、ISO14012、ISO14040等5个标准,其中ISO14001是系列标准的核心标准,也是唯一可用于第三方认证的标准。该标准已经在全球获得了普遍的认同,ISO14000系列标准突出了"全面管理、预防污染、持续改进"的思想,作为ISO14000系列标准中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一项标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站在政府、社会、采购方的角度对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环境管理制度)提出了共同的要求,以有效地预防与控制污染并提高资源与能源的利用效率。ISO14001是组织建立与实施环境管理体系和开展认证的依据。

内部质量审核员培训资料全

一、术语 审核:为获得审核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以确定满足审核准则的程度所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 审核方案:针对特定时间段所策划,并具有特定目的的一组(一次或多次)审核。 审核准则:用作依据的一组方针、程序或要求。 审核证据:与审核准则有关的并且能够证实的记录、事实陈述或其他信息。 注:审核证据可以是定性的或定量的。 审核发现:将收集到的审核证据对照审核准则进行评价的结果 注:审核发现能表明是否符合审核准则,也能指出改进的机会。 审核结论:审核组考虑了审核目标和所有审核发现后得出的最终审核结果。 1、审核的类型 审核的类型由审核员和被审核组织的关系来确定。因此有 -第一方审核(内部审核) 由供方组织内人员或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聘请分包人员来完成。 -第二方审核: 通常由客户指定的一方对供方或可能的供方进行审核。 -第三方审核: 由经认可的认证机构、授权机构或其它认可的第三方来进行。 2、内部审核目的 ---内审是ISO 9001系列以及所有其他的质量保证标准的要求,根据标准,质量体系要定期地接受审核即内审。 ---内审是质量体系自我完善的一个非常有力的工具。通过内审来保证文件化的质量体系有效执行,通过纠正措施的执行来确保消除不合格和防止类似事件发生。 ---内审是在外部发现体系不合格之前自己先发现并加以改正的最好办法。 二、审核准备 1、确定审核目的,范围和依据 由企业管理层根据其需要来决定审核的目的、范围。在策划审核阶段,还需要定审核的有关文件(如审核计划、检查表等)。 -早期目标 企业的质量手册首次发布时,最初的审核目标是验证文件的执行人员是否理解文件的要求;作为控制的手段,文件是否可行并得以持续执行。所以将会用检查表把程序中的主要要求记录下来; -体系变更 当组织,工序,设备,产品或人员有变更时,部门的质量体系也要作相应的调整以适应这些变更。 对于这些变更实施的有效性的验证必须包括再下一次的审核中,也可以对这些变更安排附加审核; -问题区域 质量体系完全建立以后,内部审核的重点也随之改变,审核的要点将会是如何改进体系并使之运行的更加有效。 2、准备检查表 检查表是保证审核顺利进行的最重要的条件,应仔细准备。可以准备检查表以列出审核的目的和范围。 -检查点 虽然可以对程序实施情况的要点进行重复性的审核,但是仍然不建议使用标准的检查表。每次审核

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员教程.doc

IS014000环境管理体系 内部审核员教程 第一章环境、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 第二章ISO14000的基本知识 第三章ISO1400标准条款介紹 第一章环境、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 一、环境 环境是一个极其广泛的概念。 《辞源》中对环境的解释是:周围的环境,周围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环境的概念是: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整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IS014001环境管理体系中环境的定义:组织运行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考察环境的几个方面 一般地,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察环境: 三、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活动而使环境发生的不利于人类的变化。 环境问题按照形成原因,可以分为两类: 1.自然原因又叫第一(原生)环境问题,主要是指由于自然界的异常变化,或自然界本身就存在的对人类和生物有 害的因素;如:火山、海啸、地震、台风、水旱灾害、流行病等; 2.人为原因又叫第二(次生)环境问题,或叫“公害”,就是由于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以及工农业的 发展带来的污染等。 我们所讨论的主要是第二(次生)环境问题,即由人类活动所造成的环境问题。 四、全球环境问题 当前人类面临的一些环境问题具有全球性,这些重大环境问题直接威胁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水、食物、能源等基本条件。现在,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主要有以下几项: 1.温室效应与气候变化 地球大气层能够吸收部分红外辐射能量而阻挡热量向宇宙扩散,这种现象被称为“温室效应”。进入80年代以来一系列资料表明,全球变暖已成为事实。温室效应的加剧主要是因为大气中温室气体的 增加,并以二氧化碳(C02)为主。据预测,到下世纪,全球温度将上升2-5度,海平面将上升65cm 左右,直接威胁沿海地区和城市。全球变暖的另一个严重后果是对生态系统,尤其是对农业的影响, 物种的变化,植物带的推移,自然资源的变化都会产生无法估量的影响。 2.臭氧层破坏 臭氧层存在于地球上空 25-40公里大气平流层中,是地球的保护层,能阻止过量的紫外线到达地球表面。1958年人们发现高空臭氧层有减少趋势。1985年在南极上空首次观察到"臭氧空洞”。至今,北极也观测到同样现象。我国的青藏高原也出现季节性臭氧大幅度降低现象。研究表明,平流层臭氧浓度减少10%,地球表面的紫外线辐射强度将增加20%,人类的眼病和皮肤癌患者将增加,植物 受到危害,农林牧业将减产,整个水生生态系统,包括食用鱼类,都会受到影响。部分化合物质在高空紫外线的作用下能与臭氧反应,减少臭氧。这些物质主要包括:氧化亚氮、四氯化氮、甲烷和氯烷烃(CFCS)。我国于1992年提出2005年全面停止生产 CFCS类物质的计划。 3.酸雨 酸雨通常指PH值小于5。6的降水,包括雨、露、霜、雾、雹、雪等。大气中大部分硫和氮的化合物是人为活动产生的,化石燃料燃烧造成的SO2和NOX排放是产生酸雨的主要原因。酸雨的危害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及认证标志管理规定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及认证标志管理规定CACEB:EA—220 第一条为规范认证机构及获证组织正确使用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以下简称“认证证书”)及认证标志,加强对认证证书及认证标志的管理,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认证证书是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机构(以下简称“认证机构”)对通过认证的组织颁发的证书。 认证标志是用于表明获得某认证机构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图形标识。 第三条认证机构应在其认可业务范围内颁发认证证书。 第四条认证证书的基本内容包括: 1.认证证书名称:ISO14001认证证书; 2.认证机构标志和“中国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机构国家认可”标志; 3.认证证书编号; 4.获准认证的组织名称、地址和邮政编码; 5.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所覆盖的范围; 6.认证所依据的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和其他引用文件的编号与版次; 7.认证的生效期和截止期; 8.认证机构的名称; 9.认证机构盖章及其代表签字。 第五条认证证书由中国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认可委员会(以下简称“环认委”)秘书处统一制式。认证标志由机构自行设计,报环认委备案。 第六条认证证书的证书编号由环认委统一管理。认证机构将通过认证评定的组织名称、认证范围上报环认委秘书处,环认委秘书处进行统一编号并备案。 认证证书编号格式规定如下:

第七条认证机构向获准认证的组织发放证书的同时,应将审核报告、认证证书副本报环认委秘书处备案。 第八条认证机构应制定认证证书的控制程序并报环认委秘书处备案,以保证能采取适当的措施处理获证组织对认证证书的错误使用。 第九条认证证书的有效期限为3年。期满后愿意继续认证的组织可在认证证书有效日期终止前3个月提出书面申请,经复查审核后颁发新证。有效期满后,未重新认证的组织不得继续使用认证证书。 第十条认证证书的使用: 1. 证书持有者应按认证机构的要求控制其证书的使用,认证机构应按要求对证书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 2. 证书持有者只能使用由认证机构书面允许的特定标志和宣传用语; 3. 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仅能用于与组织环境管理有关的宣传与证明,不可用作解释其产品的属性。 第十一条认证证书的维持及撤销: 1. 组织应将其环境管理体系的有关变更及时通知认证机构,由认证机构决定是否进行重新认证: 2. 认证机构在接到组织相关方的投诉后,应及时对组织进行监督或复评; 3. 在对组织环境管理体系的监督及复评中,如发现严重不符合或体系运行无效,由认证机构决定撤销认证,收回证书,并报环认委备案; 4. 如发现组织滥用认证证书或认证标志,认证机构应采取相应措施责令其予以纠正。 第十二条本规定由中国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认可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十三条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