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格教学评价表
- 格式:doc
- 大小:73.50 KB
- 文档页数:1
微格教学——课堂教学技能训练目录:上篇微格教学理论下篇微格教学实训上篇微格教学理论第一节微格教学概述一、什么是微格教学微格教学的英文为Microteaching,在我国被译为“微型教学”、“微观教学”、“小型教学”等,目前国内用得较多的是“微格教学”。
微格教学是一种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来培训师范生和在职教师教学技能的系统方法。
也可将其称为“录像反馈教学”。
通常将参加培训的学员(师范生或在职教师)分成若干小组,每一学员进行5-10分钟的“微格教学”,并将教学实况摄录下来,然后在指导教师引导组织下,小组成员一起反复观看录成的视听材料,同时进行讨论和评议,最后由指导教师进行小结。
这样依次让所有学员轮流进行多次微格教学训练,使其教学技能、技巧有所提高,从而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二、微格教学的产生与发展(一)微格教学的产生1963年,斯坦福大学借助录像、录音设备和电教技术,对“角色扮演”(相当于我国师范教育实习前的试讲)进行改造,使之完善,形成了微格教学课程。
微格教学创始人之一,美国教育学博士德怀特.爱伦认为微格教学“是一个缩小了的、可控制的教学环境,它使准备成为或已经是教师的人有可能集中掌握某一特定的教学技能和教学内容”。
(二)微格教学的发展微格教学出现后,迅速在美国各地得到推广、应用和研究。
20世纪60年代末传入英国、德国等欧洲各国;20世纪70年代传入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和我国的香港地区;20世纪80年代开始传入中国内地、印度、泰国、印尼以及非洲的一些国家。
北京教育学院80年代中期首次从英国引进了微格教学,从此,微格教学开始在全国各地推广开来。
三、微格教学的特点微格教学将复杂的教学过程作了科学细分,并应用现代化的视听技术,对细分了的教学技能逐项进行训练,帮助师范生和在职教师掌握有关的教学技能,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能力。
具体来说有如下特点:(1)技能单一集中性(2)目标明确可控性(3)反馈及时全面性(4)角色转换多元性第二节微格教学过程的组织与实施一、微格教室的组成与使用微格教学是一个有控制的实践系统,为了顺利地完成微格教学的任务,首先必须筹建与之配套的符合其特点规律的微格教室。
2024年提问技能微格教学标准教案设计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选取教材《提问技能微格教学》第三章“提问技巧运用”作为主要教学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提问类型与作用,如何设计开放性问题,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以及如何有效地进行课堂提问。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提问技巧类型及作用;2. 学会设计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3. 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提问技巧类型与作用,开放性问题设计;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PPT课件,提问技巧示例;2. 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提问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段课堂实录,让学生观察并思考:教师提问方式与方法对学生学习有何影响。
2. 知识讲解(15分钟)(1)讲解提问技巧类型与作用;(2)介绍开放性问题设计方法;(3)分享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
3. 例题讲解(10分钟)结合教材,讲解一道关于提问技巧例题,让学生解如何在实际教学中运用提问技巧。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道开放性问题,并进行小组讨论。
5. 小组分享与反馈(10分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提问技巧在实际教学中应用。
六、板书设计1. 提问技巧类型与作用2. 开放性问题设计方法3.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设计一道开放性问题,并说明设计思路。
示例答案:问题:请谈谈你认为我国在教育改革中应如何提高教师提问技巧?设计思路:这个问题旨在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对我国教育改革中教师提问技巧进行深入思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参与度较高,但在提问技巧运用上仍需加强练习;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教育改革动态,解国内外提问技巧研究成果,提高自身提问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选择与处理在本次教学设计中,教学内容选择主要聚焦于提问技巧类型与作用,以及开放性问题设计。
《微格教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 30524007 学分:2 总学时:36说明【课程性质】《微格教学》是高能师范院校化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
【教学目的】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为了高等院校教育专业化学学生了解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技能的内容,在教学中的作用,技能的分类,培训方法。
进而,提高化学教学的基本技能,培养他们从事中学化学课堂教学的工作能力。
【教学任务】培训学生课堂教学的各项技能,使其具备基本的教学、教研能力,成为比较有市场竞争能力、有持续发展潜能的优秀化学教师。
【教学内容】微格教学的形成与发展,微格教学的研究对象与作用,教学技能的形成与发展,教学技能的分类,微格教学的设计与教案编写,微格教学的评价,课堂教学的基本技能,微格教学实践训练。
【教学原则和方法】教学原则:注重基础性、综合性原则,突出学生自主性,应用性及教学的示范性原则。
教学方法:采取讨论式的探究式教学方法。
一学生基本技能训练为主。
【先修课程要求】《化学教学论》、《教育学》【教材与主要参考书】教材:林维秋《微格教学教程》哈尔滨地图出版社,2003年参考书:马宏佳《化学教学论》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陈旭远《课程与教学论》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西南师院化学系编写《中学化学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大纲内容第一部分微格教学的基础理论第一章微格教学的概述【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目的:介绍微格教学目的、任务、教学方法和相应的概念。
教学要求:使学生掌握微格教学的设课目的、微格教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了解微格教学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以及微格教学的作用。
【内容提要】第一节微格教学的概念第二节微格教学的产生与发展第三节微格教学的基本理论第四节微格教学的研究对象第五节微格教学的研究方法第六节微格教学的作用【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教学重点:微格教学的研究方法。
教学难点:微格教学的研究方法。
【复习思考题】1.学习微格教学的意义有哪些?2.微格教学的研究的内容与方法是什么?第二章教学技能概论【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目的:向学生讲授教学技能的有关概念,教学技能的形成与发展规律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教学技能的形成发展过程和教学技能的应用原则。
微格教学教案设计表Word模板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教材第四章第三节,详细内容为微格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主要包括微格教学的定义、特点、类型、教学设计原则、教学实施步骤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微格教学的概念、特点及其在现代教育技术中的应用。
2. 掌握微格教学的设计原则和实施步骤,能够独立设计并实施一堂微格教学课。
3.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微格教学的设计原则和实施步骤。
教学重点:微格教学的概念、特点及其在现代教育技术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计算机、投影仪、白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堂成功的微格教学案例,让学生感受微格教学的优势。
2. 知识讲解(10分钟)详细讲解微格教学的概念、特点、类型、设计原则和实施步骤。
3. 例题讲解(15分钟)分析一堂微格教学案例,让学生了解如何设计并实施微格教学。
4.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将所学内容应用于实际教学。
六、板书设计1. 微格教学的概念2. 微格教学的特点3. 微格教学的类型4. 微格教学的设计原则5. 微格教学的实施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堂微格教学课,内容包括:课题、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
2. 答案:课题:《如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重难点:自主学习的方法与实践。
教学过程:(1)导入:让学生分享自主学习的心得体会。
(2)知识讲解:介绍自主学习的方法。
(3)例题讲解:分析自主学习成功案例。
(4)随堂练习:分组讨论如何将自主学习方法应用于实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微格教学的概念、特点、设计原则和实施步骤?2. 拓展延伸:(1)让学生深入了解微格教学在不同学科的应用。
微格教学实验报告
学院:
专业:
年级:
班级:
组别:
姓名:
学号:
一、小组基本信息
二、说课实训(3-4节10%)
二、微格教学技能评价表(5-10节,35%)
共三周,每周1个专题,每个学生必须各个专题;建议每次上台时间为10分钟内,讨论时间在5分钟内。
四、项目教学练习(11-12节,15%)
模式1:项目答辩模式,可以毕业论文答辩模式为例教学内容可采用课程设计或其他项目
模式2:项目实训(操作或开发)教学
教学内容可讲解e x c e l,p s,f l a s h等软件工具如何使用,也可对具体开发过程步骤进行教学。
以上模式任选其一
五、综合教学实训考核(13-16节,40%)教学评价综合评价表
六、教学实训总评表
教师签名:。
小学语文创新教学评价量表一、评价目的为了更好地推动小学语文创新教学的发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效果,特制定本评价量表。
通过本量表的评价,旨在促进教师对创新教学方法的理解和运用,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二、评价内容2.1 教学设计创新性- 教学目标设定具有创新性,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相结合- 教学内容安排新颖,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和手段具有创新性,能够提高教学效果2.2 教学过程实施- 教师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过程组织有序,教学活动丰富多样- 教师能够灵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果2.3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得到提升- 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培养三、评价方式3.1 教师自评教师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自我评价,客观反映教学过程中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以便于后续改进。
3.2 同行评价同行教师根据观察和了解,对被评价教师的教学创新情况进行评价,给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3.3 学生评价学生根据自身学习体验,对教师的教学创新情况进行评价,反映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3.4 教学管理评价教学管理人员根据对教师教学过程的观察和了解,对教师的教学创新情况进行评价。
四、评价结果处理1. 评价结果将作为教师教学考核的重要依据。
2. 对评价结果优秀的教师,学校将给予表彰和奖励。
3. 对评价结果不佳的教师,学校将给予指导和帮助,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五、附则本评价量表的解释权归学校教务处所有。
以上为《小学语文创新教学评价量表》,敬请各位教师认真填写,以便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和提高教学水平。
谢谢!。
初中化学上册教案微格教学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物质的基本结构,认识原子、分子、离子及其相互作用。
2. 能够区分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的区别。
3. 能够运用化学式表示物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物质的基本结构及其相互作用。
2. 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的区别。
3. 化学式的表示方法及运用。
三、教学准备
1. 教材《化学上册》第一单元内容。
2. 教学PPT、实验器材和化学物质。
3. 学生实验报告表格。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利用PPT介绍物质的基本结构,引出原子、分子、离子等概念。
2. 学习:讲解元素、化合物、混合物的区别,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3. 实验:让学生进行化学实验,观察物质变化过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4. 拓展:引导学生运用化学式表示物质,进行简单的计算和推理。
5.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化记忆。
6. 作业:布置相关练习和实验报告,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五、教学评估
1. 学生实验操作情况评价。
2. 学生对元素、化合物、混合物的区别理解情况评价。
3. 学生对化学式运用的能力评价。
六、教学反思
1. 学生是否能够掌握物质的基本结构及其相互作用?
2. 学生对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的区别理解是否清晰?
3. 学生是否能够熟练运用化学式表示物质?
通过以上教学步骤,帮助学生掌握化学基础知识,打下坚实的学习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请听课后在以上适当评价等级处划"J”)
(请听课后在以上适当评价等级处划
(请听课后在以上适当评价等级处划
(请听课后在以上适当评价等级处划"J”)
(请听课后在以上适当评价等级处划
(请听课后在以上适当评价等级处划"J”)
表7 变化技能评价记录表
(请听课后在以上适当评价等级处划
表8 课堂结束技能评价记录表
(请听课后在以上适当评价等级处划
表9课堂组织技能评价表
(请听课后在以上适当评价等级处划"J”)
表10说课量化评价表
表11评课技能评价量表。
一、活动目标1. 培养幼儿对色彩的认识和感知能力。
2. 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二、活动准备1. 教学课件:《多彩的世界》2. 彩色画纸、画笔、剪刀、胶水等绘画工具3. 音乐《彩虹色的花》4. 每个幼儿一份《多彩的世界》作品评价表三、活动过程(一)导入1. 播放音乐《彩虹色的花》,引导幼儿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的节奏和色彩。
2. 提问:小朋友们,你们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二)基本内容1. 讲解色彩的基本知识,如红、黄、蓝、绿等。
2. 通过课件展示不同颜色的事物,让幼儿观察、认识颜色。
3. 组织幼儿进行绘画活动,让他们用画笔在画纸上画出自己喜欢的颜色。
4. 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具有个性化的作品。
(三)活动拓展1. 引导幼儿将绘画作品进行展示,互相欣赏、评价。
2. 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作品,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3. 组织幼儿进行剪纸活动,将绘画作品剪成不同的形状,增加作品的趣味性。
(四)总结与评价1. 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强调色彩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对幼儿的作品进行评价,关注每个幼儿的进步和特点。
3. 颁发《多彩的世界》作品评价表,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分享。
四、活动延伸1. 家长可以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观察不同颜色的事物,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2. 鼓励幼儿在家庭中尝试创作更多具有个性化的作品,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
五、注意事项1. 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关注每个幼儿的需求,适时给予指导。
2. 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3. 活动结束后,教师应及时给予幼儿肯定和鼓励,增强幼儿的成就感。
通过本次微格教学活动,幼儿将能够认识不同颜色的事物,提高审美情趣和创造力,同时培养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微格教学实施方案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班级2013级专业数学与应用(师范)时间2015- 2016学年二学期一、微格教学简介1、课程性质:微格教学(Microteaching)作为一个有控制的教育教学系统,是对教师进行职前培养和在职培训课堂教学技能的有效方法,是培养和提高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和基本教学技能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师范生在校期间必须接受和努力完成的一项基本训练。
必修考查课程2、开课学期:第七学期3、适用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4、实施条件:先修《中学数学教材教法》二、教学目的要求:1、明确微格教学的意义,学习和掌握微格教学的基本教学过程。
2、通过理论学习和示范观摩,理解和掌握微格教学理论和教师课堂教学技能要求。
3、学习和掌握微格教学的微型教案的设计及说课。
4、通过微格教学技能训练,加强学生对科学课程教学步骤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课堂教学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1第一教学板块:试教说课技能(1)根据自己说课课题内容按进行“说课”训练。
(2)时间:10-15分钟/每人。
2、第二教学板块:试教基础技能(1)每个学生根据自己讲授内容按进行“讲解技能/演示技能/提问技能”训练。
(2)时间:7-8分钟/每人。
3、第三教学板块:试教综合技能(1)每个学生自我介绍,根据自己讲授内容按进行“导入技能/变化技能/结束技能/组织技能”训练。
(2)时间:7-8分钟/每人。
4、第四教学板块:试教综合实训语言、导入、讲解、提问、板书、演示、结束、组织、互动技能训练。
(1)要求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导入课题,导入目的明确,通过不同的导入类型引起学生兴趣,进入课题自然合理。
(2)要求利用语言及各种教学媒体,突出重点讲解,引导学生分析概括,培养学习方法。
声音洪亮、流畅,语调抑扬顿挫有起伏。
(3)要求根据教学内容特点,运用投影把事物的形态、结构或变化过程等内容展示,通过演示结合板书指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板画书写规范迅速,条理清晰,布局合理并能熟练使用多媒体教室的设备。
微格教学教师评语篇一:微格教学评语微格教学评语1.教态自然大方,语言表达准确响亮,教学设计比较合理,使学生由浅至深的对知识进行递进式的掌握。
2.从头至尾,板书清晰准确,语言严谨而不失轻松诙谐,教态自然亲切,语言干练简洁。
3.条理清晰,课堂内容安排比较合理,连接比较自然。
4、最后以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练习试卷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掌握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知识,并能及时发现计算中的一些错误习惯比较好。
1、个别学生对化学方程式反应的书写还掌握的不够熟练,还有学生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还太熟练,这给学生掌握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1.教态自然大方,口齿清晰,语言表达准确响亮。
2.以让学生集体点评学生自已的作品为引入,在分析的过程中使学生明白色彩的搭配以及了解其它同学的一些精彩的设计思路,还可以学到很多课外的美术知识。
3.条理清晰,课堂内容安排比较合理,连接比较自然。
如何说课、听课、评课20XX-11-28作者(来源):[暂无]实施新课程,贯彻新理念,迫切需要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转变,需要学校教研活动方式的改革和教学研究制度的创新。
大力开展以说课、听课、评课为核心内容的校本教研活动,建立有利于教师个人和教研组整体提高的校本教学研究机制,是规范教师教学行为、实现教师专业发展、全面提高课程实施水平的有效方式,也是我校进一步推进二期课改、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精神的基本要求。
下面就说课、听课、评课向各位老师作一简单介绍,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说课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内容:一、说教材--教材的分析与处理说教材,是指教师在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础上,达到两个目的:一是确定学习内容的范围与深度,明确“教什么”;二是揭示学习内容中各项知识与技能的相互关系,知道“如何教”。
说教材,主要说以下内容:1、阐述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题的教学内容、本节内容在教学单元乃至整个初中,以及与其他单元或课题乃至其他学科的联系等。
2、指出课程标准对本课题的教学目标,将教学目标化解到具体的教学环节中,从认识、理解、掌握、应用四个层次分析教学目标。
微格教学教案设计表 (2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现代教育技术》教材第四章“微格教学”部分,详细内容涉及微格教学的基本理念、实施步骤、教学技巧以及评价方法。
重点学习微格教学的设计与实施,以实际教学案例为辅助,深化学生对微格教学理论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微格教学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能够明确其在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2. 掌握微格教学的设计步骤和实施技巧,能够结合具体学科进行教学设计。
3. 能够运用微格教学理念进行教学实践,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微格教学的设计与实施步骤,教学技巧的应用。
难点:如何将微格教学理念与实际教学相结合,进行创新性教学设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白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段微格教学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微格教学的实际应用,激发学习兴趣。
2. 理论学习(10分钟):讲解微格教学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微格教学的基本理论。
3. 案例分析(10分钟):分析具体学科微格教学案例,让学生了解微格教学的设计与实施步骤。
4. 分组讨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将微格教学理念应用于实际教学,每组设计一个微格教学方案。
5. 小组汇报(15分钟):每组选代表汇报微格教学设计,其他组学生进行评价,教师点评并给予建议。
6.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结合具体学科进行微格教学设计练习。
六、板书设计1. 微格教学基本概念、原则、方法2. 微格教学设计与实施步骤3. 学科微格教学案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为自己所教学科设计一个微格教学方案。
2. 答案:学生需提交一份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评价方法等在内的微格教学设计方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应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参与度、教学难点等方面进行反思,不断优化教学策略。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微格教学的发展动态,了解国内外微格教学优秀案例,提升自身教学能力。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微格教学实施方案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 2013级___________ 专业 ______ 数学与应用(师范)—时间_2015-_2016—学年二学期—一、微格教学简介1、课程性质:微格教学(Microteaching )作为一个有控制的教育教学系统,是对教师进行职前培养和在职培训课堂教学技能的有效方法,是培养和提高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和基本教学技能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师范生在校期间必须接受和努力完成的一项基本训练。
必修考查课程2、开课学期:第七学期3、适用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4、实施条件:先修《中学数学教材教法》二、教学目的要求:1、明确微格教学的意义,学习和掌握微格教学的基本教学过程。
2、通过理论学习和示范观摩,理解和掌握微格教学理论和教师课堂教学技能要求。
3、学习和掌握微格教学的微型教案的设计及说课。
4、通过微格教学技能训练,加强学生对科学课程教学步骤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课堂教学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1 第一教学板块:试教说课技能(1)根据自己说课课题内容按进行“说课” 训练。
(2)时间:10-15 分钟/ 每人。
2、第二教学板块:试教基础技能(1)每个学生根据自己讲授内容按进行“讲解技能/ 演示技能/ 提问技能” 训练。
(2)时间:7-8 分钟/ 每人。
3、第三教学板块:试教综合技能(1)每个学生自我介绍,根据自己讲授内容按进行“导入技能/变化技能/结束技能/ 组织技能” 训练。
(2)时间:7-8 分钟/ 每人。
4、第四教学板块:试教综合实训语言、导入、讲解、提问、板书、演示、结束、组织、互动技能训练。
(1)要求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导入课题,导入目的明确,通过不同的导入类型引起学生兴趣,进入课题自然合理。
(2)要求利用语言及各种教学媒体,突出重点讲解,引导学生分析概括,培养学习方法。
声音洪亮、流畅,语调抑扬顿挫有起伏。
微格教学评价表(总3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附件3-1:微格教学技能测试评价表附件3-2:微格教学培训内容及考核标准一、板书板画1、板面设计:(1)有逻辑性、规范性和合理性;(2)突出重点,富有启发性。
2、板画:(1)形象;(2)简洁。
3、突出本质特征,美观。
二、口语表达1、语音标准,语言流畅。
2、会使用无声语言,包括姿势、手势、眼神等。
三、组织教学技能1、教态自然、大方、有感情。
2、组织类型有:管理性组织、指导性组织、诱导性组织。
3、基本要求:不论采用何类组织应注意选择的贴切性,运用的准确性,效果的明显性。
(目的明确,教书育人;了解学生,尊重学生;重视集体,形成风格;灵活应变,因势利导)四、导入技能1、导入类型:直接导入、旧知识导入、生动事例导入、直观教具导入、故事导入、问题导入、实验导入等。
2、基本要求:有针对性,目的明确,能引起学生兴趣;有启发性,导入与新知识联系紧密,进入课自然合理。
五、演示技能1、演示类型:实物、标本、模型的演示;挂图演示;幻灯、投影的演示;电视的演示和课堂实验的演示。
2、基本要求:对演示物要求精心选择;演示前交待仪器名称、性能、用途,提出问题和观察点;演示时要指导学生观察,充分感知;各种媒体相互配合,综合利用;演示后及时总结,明确观察结果。
六、讲解技能1、讲解类型:事实性知识讲解,抽象性知识讲解。
2、基本要求: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运用丰富的实例(正反例);联系已学过的知识;引导学生分析概括,培养能力,教给方法;及时巩固、应用;理论联系实际。
七、提问技能1、提问类型:回忆提问、理解提问、运用提问、分析提问、综合提问、评价提问。
2、基本要求:设计多种水平问题;问题重点突出,语言准确,通俗易懂;把握时机;给予恰当启发和引导;给予分析和评价。
八、反馈强化技能1、反馈种类:课堂观察、课堂提问、课堂考查、实际操作。
小学数学微格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运算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加减法运算教学重点:掌握加减法的运算规则,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加减法的运算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2. 第二课时:乘除法运算教学重点:掌握乘除法的运算规则,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乘除法的运算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3. 第三课时: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重点: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4. 第四课时: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重点: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5. 第五课时: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重点: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引发学生对数学运算的兴趣,导入新课。
2. 知识讲解:讲解本节课时的重点知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运算规则。
3. 课堂练习:布置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及时给予解答和反馈。
4.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解题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时的知识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进行拓展训练。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练习成果:检查学生的练习作业,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小组合作:评估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教学方法的适用性,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