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盏花素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清C反应蛋白及sICAM-1的影响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4
灯盏花素对小鼠化学性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翟泽玲;颜勇;商亚珍【摘要】Purpos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breviscapine on memory acquisition and consolidation deficits induced by some chemicals. Methods The mice water maze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brevis-capine on memory acquisition and consolidation impairment of mice induced by carbrital sodium and NaNO2. The latency to find terminal platform and the number of errors entering non-exits in water maze were measured to assess the memory performance. Results During 5 d memory acquisition trial, 15 mg/kg carbrital sodium obviously inhibited the memory acquisition and 120 mg/kg NaNO2 significantly induced the mice memory consolidation impairment. Aiministration of 5,10 and 20 mg/kg breviscapine for 5, d could reduce the increased latencies and number of errors induced by carbrital and NaNO2 in the water maze. Conclusion Breviscapine may make improvement in the learning and memory deficits of mice caused by carbrital sodium and NaNO2.%目的研究灯盏花素对某些化学试剂引起小鼠记忆获得和记忆保持障碍的作用.方法采用小鼠水迷宫行为实验法,检测灯盏花素对戊巴比妥钠、亚硝酸钠引起小鼠记忆获得和记忆保持障碍的作用.以小鼠到达终点平台时间(潜伏期)和进入盲端次数作为检测指标.结果在连续5d 记忆获得实验中,15 mg/kg戊巴比妥钠明显抑制小鼠记忆获得;120 mg/kg亚硝酸钠明显引起小鼠记忆保持障碍;5,10和20 mg/kg灯盏花素均能不同程度地降低戊巴比妥钠、亚硝酸钠引起小鼠到达终点的潜伏期和进入盲端的次数.结论灯盏花素能改善戊巴比妥钠和亚硝酸钠引起的小鼠学习、记忆障碍.【期刊名称】《中国生化药物杂志》【年(卷),期】2012(033)001【总页数】3页(P61-63)【关键词】灯盏花素;水迷宫;戊巴比妥钠;亚硝酸钠;记忆障碍【作者】翟泽玲;颜勇;商亚珍【作者单位】河北省中药研究与开发重点实验室,承德医学院中药研究所,河北承德067000;河北省中药研究与开发重点实验室,承德医学院中药研究所,河北承德067000;河北省中药研究与开发重点实验室,承德医学院中药研究所,河北承德06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5老年性痴呆是一种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以功能性神经元退化并在脑病理区出现老年斑、神经纤维缠结和神经元丢失为特征,而学习、记忆障碍是老年性痴呆普遍而严重的表现[1]。
灯盏花素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 hs-CRP 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吴修华;杜杰【期刊名称】《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年(卷),期】2015(18)12【摘要】目的:探讨灯盏花素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疗效、神经功能恢复和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及安全性。
方法83例A IS患者随机分对照组40例和试验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降血压、抗血小板、降血脂、控制血糖等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盏花素注射液40 mL+0.9% NS 250 mL ivggt 2周,后改口服灯盏花素片40 mg tid ,连用6周。
治疗2个月后采用卒中量表(NIHSS)及致残量表(mRS)比较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
同时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hs‐CRP变化。
结果治疗2个月后2组患者 NIHSS评分及血清hs‐CRP较入组时均明显下降( P<0.05),且试验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分别为45.0%和23.3%,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灯盏花素可显著改善A IS患者神经功能,降低全身炎症反应和致残率。
【总页数】2页(P38-39)【作者】吴修华;杜杰【作者单位】重庆市开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开县405499;重庆市开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开县40549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33【相关文献】1.灯盏花素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血清hs-CRP、IL-6的影响分析 [J], 倪娜娜2.丹参多酚酮酸盐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 hs-CRP血液流变学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J], 陶珍;曹秉振;王树才;胡怀强;吕伟;郭洪伟;唐吉刚3.血清维生素D检测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近期神经功能恢复的评估价值[J], 胡明珠;黄天清;向明湘4.灯盏花素对老年脑卒中患者血清hs-CRP、TNF-α水平及其预后的影响 [J], 李栋山5.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凝血功能血清TNF-αhs-CRP Hcy水平的影响 [J], 刘海超;闫建炜;温宏峰;王培福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灯盏花素的临床应用马昆;李玉莲;张玉萍【期刊名称】《医药导报》【年(卷),期】2003(000)0S1【摘要】灯盏花素系菊科植物灯盏花中提取的灯盏花甲素、灯盏花乙素混合物。
现代药物研究证明 ,灯盏花素具有增加血流量 ,改善微循环、扩张血管、降低血粘度、降血脂、促纤溶、抗血栓、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
近几年 ,随着研究的深入 ,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拓宽 ,综述如下。
1 脑血管组织疾病灯盏花素为蛋白激酶C(PKC)抑制药 ,PKC与脑组织缺血性损伤有密切关系 ,可调节一氧化氮 (NO)合酶的活性 ;对降低的缺血脑组织局部脑血流量 (rCBF)有显著改善作用 ,使rCBF平均增加 2 5 .0 5 % [1 ] 。
对缺血脑组织NO的产生无明显影响 ,可通过改善rCBF ,显著降低中性粒细胞髓过氧化物酶的活性 ,降低缺血脑组织内中性粒细胞的粘附浸润 ,保护缺血脑组织[2 ] 。
灯盏花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性和甲襞微循环有明显的改善作用[3 ] 。
能有效地抑制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脂蛋白代谢异常及高粘滞血压[4] 。
灯盏花素能降低沙土鼠脑缺血后脑组织钙含量 ,减少海马CAI区神经元的死亡数量 ,增加神经元的密度。
结果提示灯盏花素对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损伤具有保护作用[5] 。
临床上 ,灯盏花素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脑出血、脑卒中防治等。
2...【总页数】2页(P)【作者】马昆;李玉莲;张玉萍【作者单位】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药剂科;8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5【相关文献】1.灯盏花素注射液临床应用现状 [J], 杨继2.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应用 [J], 陈丽芳3.灯盏花素治疗脑血管病的疗效分析与临床应用研究 [J], 陈文军;荣阳;吕艳英;荣根满4.灯盏花素临床应用常见配伍禁忌 [J], 王慧丽;王序杰;张欢5.灯盏花素注射液的临床应用及安全性分析 [J], 林勇;李林;骆志鹏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灯盏花素对大鼠低氧性肺动脉高压治疗作用及血清一氧化氮和内皮素-1的影响丁毅鹏;徐永健;张珍祥【期刊名称】《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01(030)003【摘要】To study the effect of Erigeron breviscapini on chronic hypox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 and mechanism,the hypoxic rats were injected intraperitoneally with Erigeron breviscapini. The mPAP,the content of serum nitric oxide (NO) and endothelin-1 (ET-1) were measured 5,14 and 28 days after 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 of Erigeron breviscapini in hypoxia respectively,and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in the single hypoxic group.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tents of serum mPAP and ET-1 were higher,and serum NO was lower in single hypoxic group than in the normal rats (both P<0.01). The contents of serum mPAP and ET-1 were lower and NO was higher in the Erigeron breviscapini-treated group than in the single hypoxic group (P<0.01). It was suggested that Erigeron breviscapini could reduce the hypox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 by increasing NO and decreasing ET-1 of serum. Erigeron breviscapini could be used to treat hypox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为探讨灯盏花素对大鼠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治疗作用及机制,应用灯盏花素腹腔注射,观察其对大鼠不同低氧时间肺动脉平均压(mPAP)、血清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及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含量的影响,并与单纯低氧组对照。
高压氧联合灯盏花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研究李晓阳;肖农;练生利;刘亚东【期刊名称】《环球中医药》【年(卷),期】2013(000)0z2【摘要】目的:探讨高压氧与灯盏花素联合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 ,HIE)的临床疗效。
方法120例HIE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1例,观察组59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高压氧治疗;观察组采用高压氧联合灯盏花素治疗,对两组患儿进行疗效评定及新生儿神经行为(NBNA)评分测定。
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3.4%、79.7%,两组治疗有效率进行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患儿在第14天进行NBNA评分,观察组均比对照组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高压氧联合灯盏花素治疗新生儿 HIE安全有效,可缩短疗程,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总页数】1页(P160-160)【作者】李晓阳;肖农;练生利;刘亚东【作者单位】400052 重庆市九龙坡区第二人民医院;400014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400052 重庆市九龙坡区第二人民医院;400052 重庆市九龙坡区第二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2.12【相关文献】1.高压氧联合灯盏花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J], 郭永琳;金丽芳;刘翠兰2.早期干预联合高压氧及神经节苷脂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研究 [J], 李俊;李骋;张晓娴3.高压氧联合灯盏花素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J], 叶荣菊;王凯;姜薇薇;顾叶徐;鑫焱;肖磊4.药物联合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研究 [J], 王丽;高琳;钟艳玲5.高压氧联合灯盏花注射液综合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J], 陈林生;李占和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灯盏花素对HIE患儿血清hs-CRP和sICAM-1的影响及疗效机制王聪【期刊名称】《中国现代医生》【年(卷),期】2011(049)032【摘要】目的探讨灯盏花素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其对HIE 患儿血清C反应蛋白和sICAM-1的影响机制,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选择2009年1月~ 2010年1月56例在我院确诊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患儿的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灯盏花素,同时检测治疗前、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中hs-CRP和sICAM-1的含量变化,并应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治疗后血清中hs-CRP、sICAM-1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灯盏花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具有较好的疗效,且能下调患儿血清中的hs-CRP、sICAM-1的含量,减轻或者抑制由二者引发的炎症反应.【总页数】3页(P46-47,68)【作者】王聪【作者单位】慈溪市妇幼保健院,浙江慈溪315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72;R722.1【相关文献】1.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对血清sICAM-1的影响 [J], 刘晓俊;高敏;方穗雄;杨晓文;黄年斌2.依达拉奉联合天麻素对急性脑梗死病人血液流变学及血清hs-CRP、Ang-Ⅱ、MCP-1、sICAM-1的影响 [J], 李菲菲3.瑞舒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S100β、NSE、sICAM-1、MMP-2、hs-CRP的影响 [J], 李岚欣;杨明正4.红花黄色素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患者血清sICAM-1、hs-CRP及心功能的影响 [J], 唐继斌5.灯盏花素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清C反应蛋白及sICAM-1的影响 [J], 李晓阳;练生利;程玉霞;李德强;何德勇;郑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GM1联合灯盏花素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效果观察拉热;吴巧艳;张国斐【摘要】目的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GM1)联合灯盏花素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406例HIE患儿,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3例.对照组采用GM1治疗,观察组采用GM1联合灯盏花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评分、临床症状、神经功能指标、细胞因子及后遗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神经发育指数(MDI)评分和心理运动发育指数(PD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意识恢复时间、原始反射恢复时间、吸吮能力恢复时间及肌张力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大脑前、中动脉中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高于对照组,阻力指数(RI)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钙结合蛋白(S100-β)、caspase-3、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低于对照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后遗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M1联合灯盏花素可有效改善HIE患儿的神经功能,减少后遗症.【期刊名称】《重庆医学》【年(卷),期】2018(047)026【总页数】4页(P3406-3409)【关键词】神经节苷脂;灯盏花素;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神经行为【作者】拉热;吴巧艳;张国斐【作者单位】青海红十字医院新生儿科,西宁810000;青海红十字医院新生儿科,西宁810000;青海红十字医院新生儿科,西宁81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2.12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新生儿窒息的重要并发症,其发病率、致残率及致死率均较高,若未得到及时治疗,可产生癫痫、智力障碍、运动障碍等后遗症[1]。
灯盏花素对缺血性记忆障碍和血脑屏障的保护作用尹明华;徐晓虹【期刊名称】《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08(31)1【摘要】采用行为观察和生化检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灯盏花素对小鼠缺血性记忆障碍和血脑屏障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前脑重复缺血再灌注使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显著下降(P<0.01),同时伴随脑内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上升(P<0.01)、脑组织伊文思蓝(EB)及水含量升高(P<0.01).灯盏花素治疗可提高缺血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并使脑组织EB含量下降(P<0.05和P<0.01)、水含量减少(P<0.05),使血脑屏障损伤程度有所减轻;同时,伴随MPO活性的下降(P<0.05和P<0.01),炎症反应减弱.提示灯盏花素能减轻缺血再灌注引起的脑损伤,改善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该作用可能与灯盏花素提高脑组织抗血脑屏障损伤和抗炎症反应能力有关.【总页数】5页(P72-76)【作者】尹明华;徐晓虹【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浙江,金华,321004;上饶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江西,上饶,334001;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浙江,金华,321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65【相关文献】1.灯盏花素联合参麦注射液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神经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 [J], 曾昭松;李淑艳2.三七总皂苷结合针灸干预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大鼠血脑屏障的保护作用及对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 [J], 刘禹; 邵海宇; 王琦3.白芍总苷预处理对缺血性脑损伤大鼠血脑屏障保护作用的研究 [J], 刘倩菁;刘祖秋;田颖;代小兰4.桑黄酮G对缺血性中风大鼠血脑屏障的保护作用 [J], 刘少静;腾军放;许玉明;李玉生;张杰文;马建军5.槲皮素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血脑屏障的保护作用 [J], 杨冉;申艳佳;李莉;杜冠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灯盏花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SOD、MDA、NO的影响张新战;王爱洁;隋在云
【期刊名称】《河南中医》
【年(卷),期】2009(29)10
【摘要】目的:观察灯盏花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SOD、MDA、NO的影响。
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银杏叶提取物组、灯盏花素高、中、低剂量组,灌
胃给药10 d后,用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
检测大鼠血清及脑组织匀浆的SOD活力以及MDA、NO水平。
结果:灯盏花素能使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
织和血清中的SOD活力明显增加,MDA、NO含量明显降低。
结论:灯盏花素可通
过影响SOD、MDA、NO明显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
【总页数】2页(P977-978)
【关键词】灯盏花素;SOD;MDA;NO;大鼠
【作者】张新战;王爱洁;隋在云
【作者单位】山东新汶矿业集团中心医院;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5.5
【相关文献】
1.白藜芦醇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SOD和MDA的影响 [J], 李霞;孙慧萍;李冬梅;曹军平
2.脑毒清颗粒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SOD、MDA及hs-CRP含量的影响 [J],
王巍;曲颖;贾维刚;王加志
3.针刺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不同时间点血清 SOD和MDA表达的影响 [J], 王富明;张亚敏;孙华;徐虹;陈素辉;杨杨
4.灯盏花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SOD和细胞凋亡的影响 [J], 杨群华;唐省三
5.15-羟廿碳四烯酸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SOD、MDA的影响 [J], 王海军; 王永健; 李瑞卿; 张嘉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对血清sICAM-1的影响刘晓俊;高敏;方穗雄;杨晓文;黄年斌【期刊名称】《中国中医急症》【年(卷),期】2008(017)004【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血清可溶性黏附分子(sICAM-1)的表达规律及灯盏花素治疗脑梗死的可能机制.方法将8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灯盏花素治疗组和常规治疗对照组,分别检测脑梗死患者起病第1、4、7、14日时的sICAM-1浓度.结果入院后第4、7日灯盏花素治疗组患者血清sICAM-1浓度明显低于常规治疗对照组.结论灯盏花素注射液对缺血脑组织神经元保护作用的机制与其阻断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黏附、抑制ICAM-1表达、减轻脑缺血组织的炎症反应有关.【总页数】3页(P476-477,486)【作者】刘晓俊;高敏;方穗雄;杨晓文;黄年斌【作者单位】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州,510095;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州,510095;广东省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广州,510180;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州,510095;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州,51009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55.2【相关文献】1.中医综合疗法对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血清SICAM-1、SOD及NO的影响 [J], 高敏;徐祖浩;林木灿2.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r疗效以及对血清SOD、MDA的影响 [J], 张迪;肖韵3.诺欣妥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扩张性心肌病的疗效及对血清sST2、sICAM-1水平的影响 [J], 王东风4.双微导管技术及LVIS支架辅助栓塞术治疗急性期颅内宽颈动脉瘤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SICAM-1水平与神经功能的影响 [J], 易田康;王政;伍业;伍博5.注射用灯盏花素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疗效及对血清D-二聚体、LDL-C水平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 [J], 赵宜鑫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灯盏花注射液抗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作用及对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张明艳;范淑娟;李利平;武变瑛;王宇【摘要】目的:观察灯盏花注射液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脑损伤(HIBD)的保护作用及对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新生7日龄SD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设立假手术组、缺氧缺血脑损伤模型组、灯盏花注射液治疗大、中、小剂量组、无菌注射用水对照组.采用硫堇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测定各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密度、组织学分级及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蛋白表达情况,并计数各时间点Bcl-2、Bax免疫阳性细胞数目及测定积分光密度值.结果:假手术组,大鼠海马CA1区无锥体细胞缺失,未见明显免疫阳性细胞.与假手术组比较,缺氧缺血脑损伤模型组、无菌注射用水对照组Bcl-2、Bax蛋白表达均于3 d时达到高峰(与其余各时间点比较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神经元密度明显降低,组织学分级显著增高,积分光密度值增加.灯盏花治疗组,与无菌注射用水对照组比较,Bcl-2蛋白表达进一步增加,积分光密度值增加;而Bax蛋白表达则减少,积分光密度值降低;神经元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组织学分级明显降低.结论:灯盏花注射液可能是通过上调Bcl-2表达,抑制Bax表达,减轻缺氧缺血引起的神经元凋亡及迟发性神经元死亡.【期刊名称】《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年(卷),期】2011(027)002【总页数】5页(P196-200)【关键词】缺氧缺血;脑;灯盏花注射液;Bcl-2;Bax【作者】张明艳;范淑娟;李利平;武变瑛;王宇【作者单位】河北大学医学部,保定,071002;河北大学医学部,保定,071002;河北大学医学部,保定,071002;河北大学医学部,保定,071002;河北大学医学部,保定,071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2.1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是由于出生前或出生时缺氧所造成的,患儿多留有脑瘫、癫痫等神经系统后遗症。
中华中医药学刊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及对患者血清hs-CRP和UA水平的影响金志元,罗玉寅(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浙江湖州313000)摘要:目的:评价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和尿酸(Uric acid,UA)水平的影响。
方法:6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酌情给予常规方式处理,并采用尼莫地平片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观察组:在对照组方法的基础上,加用灯盏细辛注射液。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能明显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1)。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能明显改善血清UA水平,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用于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疗效可靠,并能明显改善患者血清hs-CRP及UA水平。
关键词:灯盏细辛注射液;中风;缺血性脑卒中;日常生活能力;超敏C-反应蛋白;尿酸中图分类号:R255.2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673-7717(2013)06-1390-03Erigeron Injection in Treatment of Ischemic Stroke and Its Influence onSerum hs-CRP and UA LevelsJIN Zhiyuan,LUO Yuyin(Neurological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Huzhou,Zhejiang313000,China)Abstract:Objective:To make therapeutic evaluation of Erigeron Inje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ischemic stroke and its influence on serum high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and uric acid(UA levels).Methods:60cases of 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 were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conventional treatment,and the use of nimodipine tablets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The observa-tion group,on the basis of in the control group method,combined with Erigeron Injection.Results: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the observation group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patients'daily life ability,statistically,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P<0.01).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the observation group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patientswith serum hs-CRP level,statistically,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P<0.05).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group,the observation group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level of serum UA,statistically,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P<0.05).Conclusion:Erigeron Injec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ischemic stroke has reliable curative effect,and canobviously improve the serum hs-CRP and UA levels.Key words:Erigeron Injection;stroke;ischemic stroke;ability of daily life;high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uric acid收稿日期:2013-01-08基金项目:湖州市科技计划资助项目(2006YS26)作者简介:金志元(1976-),男,浙江杭州人,主治医师,学士,研究方向:缺血性卒中。
灯盏花素对缺血性脑血管病脂蛋白、载脂蛋白及血流变的影响孙淑英;侯晓燕;杨大男【期刊名称】《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年(卷),期】1999(008)010【摘要】本文观察了灯盏花素对63例缺血性脑血管病血清脂蛋白、载脂蛋白及血流变的影响.并用复方丹参注射液56例进行对照.结果用药1个疗程后,治疗组甘油三脂(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C)、载脂蛋白B100(apoB100)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01);高密度脂蛋白(HDL-C)、载脂蛋白A1(apoA1)水平均显著升高(P<0.001);血流变各项指标也有显著改善(P<0.001).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0.001).提示灯盏花素能有效地抑制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脂蛋白代谢异常及高粘滞血症,从而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康复及预防再复发将会起到积极作用.【总页数】2页(P1581-1582)【作者】孙淑英;侯晓燕;杨大男【作者单位】山东省德州市人民医院,253014;山东省德州市人民医院,253014;山东省德州市人民医院,25301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相关文献】1.保元冲剂对围绝经期缺血性脑血管病脂蛋白、载脂蛋白及血液流变度的影响 [J], 白艳新2.活血化瘀中药对缺血性脑血管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sICAM-1、sVCAM-1及载脂蛋白的影响 [J], 汪芸芸;凌云;蒋艳3.血液流变学和载脂蛋白检测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 [J], 周宁;李继红;梁芸;刘道恩;何海明4.活血化瘀中药对缺血性脑血管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sICAM-1、sVCAM-1及载脂蛋白的影响 [J], 汪芸芸;凌云;蒋艳5.逍遥丸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恢复期患者脂蛋白、载脂蛋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J], 赵景湘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r疗效以及对血清SOD、MDA的影响张迪;肖韵【期刊名称】《中国民康医学》【年(卷),期】2017(029)013【摘要】目的:探讨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血清SOD、MDA的影响.方法:将80例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疗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灯盏花素注射液.观测两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SOD水平、MDA水平、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的67.56%,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SOD、MDA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灯盏花素治疗新生儿HIE的疗效显著,能有效提升HIE患儿的SOD 活性,并降低MDA水平,从而提高氧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并减少氧自由基生成,达到保护缺血后脑组织神经细胞的目的.【总页数】3页(P15-16,26)【作者】张迪;肖韵【作者单位】营口市中心医院儿科,辽宁营口 115002;营口市中心医院儿科,辽宁营口 115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2.1【相关文献】1.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SOD、MDA水平的影响[J], 郑慧芬;宗惠花;俞燕;赵彦平2.噻托溴铵联合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稳定期COPD患者的疗效以及对血清SOD、LPO的影响 [J], 盛燕妮;邓存文;高玉林;常彩虹;邓斗兴3.肉蔻五味丸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SOD、MDA、NO的影响[J], 张丽;肖鹏4.重组人脑利钠肽与艾司洛尔联合对缺血性心力衰竭病人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血清SOD、MDA水平的影响 [J], 王鑫;刘美林;贺少辉;杨小龙;马宏恩5.中药秦艽汤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清SOD、NO及MDA表达的影响 [J], 王灿键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摘要】目的:观察灯盏花素注射液对小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
方法:将64例hie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丹参、脑活素及按摩抚触治疗,治疗组用灯盏花素注射液代替复方丹参注射液,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脑血流动力学改变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大脑前、中动脉及基底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分别从(34.8±13.6)、(43.7±11.3)、(35.6±14.6)增加到(49.2±12.5)、(58.6±12.9)、(52.8±19.4),对照组分别从(35.2±11.2)、(42.9±13.6)、(34.8±14.2)增加到(41.6±10.3)、(50.8±12.8)、(42.9±13.9);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0.7%、75.0%;治疗组脑血流速度改变及临床症状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灯盏花素治疗小儿hie疗效明显。
【关键词】灯盏花素;缺氧缺血性脑病;儿童;收缩期血流速度灯盏花素是从中草药灯盏细辛中提取出的灯盏甲素、灯盏乙素的混合物,目前临床用于治疗成人心脑血管等缺氧缺血性疾病取得了较好疗效,但应用于儿童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治疗尚少见报道。
我科于2005年12月~2006年12月应用灯盏花素辅助治疗hie,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5年12月~2006年12月我科收治的hie患儿64例,其中男35例,女29例,月龄<1个月12例,~3个月20例,~6个月19例,>6个月13例。
所有病例均符合hie诊断标准[1]。
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在孕周、性别、体重、hie分度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略)1.2 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综合干预治疗,包括(1)药物治疗:复方丹参注射液0.5~1 ml/kg、脑活素5 ml分别加入10%gs 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10 d为一疗程;(2)按摩抚触疗法:由经过抚触培训的护士在专门的抚触室内进行操作,每日上、下午各一次,15 min/次,10 d为一疗程。
灯盏花素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清C反应蛋白及sICAM-1
的影响
摘要:目的:观察灯盏花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治疗的作用机制。
方法:将60例患儿随机分为灯盏花素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静脉输注灯盏花素,两组同时给予丹参、胞二磷胆碱静脉输注,共14d。
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起病第4、7、14天时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可溶性黏附分子(sICAM-1)的变化,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
结果:患儿血清CRP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治疗组血清CRP水平在第7、14天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血清sICAM-1浓度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灯盏花素治疗HIE时可通过降低CRP,阻断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黏附、抑制ICAM-1表达,从而减轻脑缺血组织的炎症反应,改善预后。
关键词:小儿脑病;脑缺氧;脑缺血;灯盏花素;C反应蛋白;可溶性黏附分子
围产期缺氧窒息后引起的缺氧缺血性脑病严重威胁着新生儿的生命健康,是我国伤残儿童重要病因之一。
本研究应用灯盏花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观察治疗前后血清CRP及sICAM-1水平,进一步证实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病变基础主要为C反应蛋白(CRP)及血管内皮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所介导的炎性反应[1],探讨灯盏花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有效作用机制,验证其临床疗效,为灯盏花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HIE组为我科2007年5月—2008年10月间收治住院的60例患儿,其中男32例,女28例,胎龄为37~42周,出生体重为2 500~4 000g,均有窒息史。
根据意识障碍、肌张力改变、原始反射异常、惊厥等临床表现及CT检查结果分为轻度28例,中度25例,重度7例。
HIE诊断符合2004年长沙会议制订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标准》。
健康对照组为本院产科同期出生的足月正常新生儿30例,男16例,女14例;出生体重为2500~4000g。
1.2 治疗方法
患儿均予胞二磷胆碱(江苏吴中医药集团有限公司第六制药厂生产,批号为国药准字1119993174),发病后即应用(颅内出血量大的除外)(100~125)mg/d,加入5%葡萄糖液50mL于2h内静脉滴注完毕,连用14d。
复方丹参注射液(河北天成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为国药准字Z3021388)在发病后12~48h内使用。
首次2mL/kg加入10%葡萄糖液10倍稀释,使用输液泵匀速静脉滴注持续8~
10h,以后按0.5mL/kg间隔8h使用,疗程14d。
两组均一般对症处理,颅高压者给予甘露醇脱水等。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灯盏花素注射液(昆明龙津制药有限公司生产)4mg,连用14d。
1.3 血清CRP的检测
HIE患儿于入院第4、7、14天时分别抽取静脉血2mL置于含有0.2mL依地酸(EDTA)抗凝液管中,静置30min后离心。
分离血清并将其储存于-70℃冰箱待用。
采用Dade-Behring Pros Spec全自动特定蛋白分析系统,以放射免疫比浊法检测CP系统。
采用6点定标方式建立标准曲线储存于仪器中,最低检测底线为0.15mg/L。
系统自行对标本进行1∶20稀释后检测。
若检测结果>5mg/L,系统自动对标本进行再稀释后复查。
所需检测试剂采用Dade-Behring公司提供的Dade-Behnng试剂盒。
1.4 血清sICAM-1测定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
试剂盒购自深圳晶美生物制品公司。
血清标本1∶100稀释,鼠抗人sICAM-l单抗包被,HRP-OPD系统显色。
样品设复孔,待测样品盒标准样品的变异系数低于15%,通过与标准曲线的比较确定待测样品的sICAM-1浓度。
分别测定患儿第4、7、14d的sICAM-1浓度。
1.5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血清CRP水平(见表1)
灯盏花素治疗组和对照组第4、7、1d4天血清CRP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治疗组第7、14天血清CRP水平较对照组均出现明显降低(P<0.05)。
2.2 血清sICAM-1水平(见表2)
治疗组和对照组第4d血清sICAM-1浓度均升高,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治疗组血清sICAM-1浓度低于对照组(P<0.05)。
第7天两组血清sICAM-1浓度均开始下降,治疗组下降较为显著,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第14天两组患儿血清sICAM-1浓度进一步下降,治疗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对照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仍有显著性差异(P<0.01)。
2.3 安全性
未见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3 讨论
近年来一系列研究表明CRP是缺血性脑损伤炎症的敏感指标之一,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CRP是一种非特异性急性时相蛋白,当组织损伤、缺血缺氧发生时,其血清浓度在6~8h开始升高,24~48h达到峰值,可升高达平时的100~1 000倍[2]。
本研究结果显示,灯盏花素治疗组血清CRP 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且未见临床应用不良反应,提示灯盏花素治疗HIE可降低血清CRP水平,抑制急性脑缺血缺氧后的血管炎性反应,有效改善脑缺血缺氧所致的神经功能障碍。
中药注射用灯盏花素是从灯盏花中分离出的一类黄酮类成分,主要含灯盏乙素(4,5,6-三羟基黄酮-7葡萄糖醛酸苷)。
灯盏乙素能抑制细胞缺血缺氧时所致蛋白激酶C(PKC)的过度激活或位移激活。
PKC的过度激活或位移激活能引发细胞外兴奋性氨基酸堆积,氧自由基生成增多,细胞内钙超载,ADP及5-羟色胺释放,从而导致血栓形成、神经细胞凋亡及炎性反应[3,4]。
灯盏花素可降低患者血清CRP水平,从而抑制HIE后的血管炎性反应。
在HIE发病过程中,ICAM-1介导外周血白细胞向缺血区聚集、浸润,一方面机械性堵塞微循环通道,影响组织的血液供应;另一方面进入组织内活化的白细胞可释放大量的氧自由基和白三烯、细胞因子等血管活性物质,损害局部血管,直接破坏脑细胞和引起神经元的损害加重。
ICAM-1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其主要通过与白细胞表面的LFA-1和Mac-1分子结合,介导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黏附及白细胞穿出血管壁而发挥生物学活性。
ICAM-1从血管内皮表面脱落后成为可溶性ICAM-1(sICAM-1),故检测sICAM-1的水平可以准确反映ICAM-1在血管内皮细胞的表达水平。
因此,ICAM-1介导的脑组织一系列病理改变近年来被认为是HIE的重要原因[5,6]。
HIE患儿血清sICAM-1浓度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这一现象与缺血性脑损伤血管内皮细胞ICAM-1表达增强,血管内皮细胞和白细胞黏附增强是一致的。
患儿起病24h内血清sICAM-1浓度迅速升高,第4d最高,然后开始下降,第14d逐渐接近正常水平。
sICAM-1变化过程的时间规律与脑缺血炎性反应程度变化的时间规律基本一致。
监测血清中sICAM-1浓度能够较准确地反映缺血性脑损伤后炎性反应介导的脑损伤程度和炎性反应的过程。
本研究中灯盏花素治疗组患儿第4、7天血清sICAM-1浓度低于对照组(P<0.05),可认为灯盏花素对抗HIE患儿血管内皮细胞ICAM-1表达增强和白细胞黏附增强。
随着病程的发展sICAM-1浓度可逐渐降低,但灯盏花素可以缩短这一进程,减少缺血后脑组织神经元的损害程度。
总之,灯盏花素可降低患儿血清CRP及sICAM-1水平,抑制脑缺血组织的炎性反应,改善预后,且灯盏花素治疗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1]吴平.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病机理及治疗进展[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3,9(2-3):75.
[2]Torres JL,Ridker PM.Clinical use of 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or the prediction of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J].Curr Opin Cardiol,2003,18(6):471.
[3]彭海东,涂晋文,田俊.灯盏花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含水量和脑组织钙含量的影响[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2,4(3):22-24.
[4]帅杰.蛋白激酶C抑制剂对缺血再灌注海马CA1区迟发性神经元死亡的作用研究[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04,12(6):407-409.
[5]成登菊,秦桂秀,张小莉.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清中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及P选择素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06,5(9):199-200.
[6]宁双飞.可溶性细胞因子受体及可溶性黏附分子[J].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2003,26:5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