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基础》(上)考试大纲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3
2016年硕士研究生考试初试大纲841《机械设计基础(一)》考试大纲一、考查目标考核考生掌握《机械设计基础》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情况和运用能力。
《机械设计基础》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考试内容有常用机构的功用、基本知识、工作原理、运动分析和动力分析方法;常用机构的一般设计方法,包括运动综合和尺度综合;机械系统速度波动的调节原理和方法,转子静、动平衡的原理和实验方法。
机械设计的基本知识;常用联接、传动、轴系结构的工作原理、力分析方法和结构设计方法;常用联接、传动、轴系结构中的零件(包括弹簧)工作特点、制造工艺、设计要求、国家标准、失效形式、设计准则和设计方法。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3小时。
(严格按照这个要求设计考试题目)(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题型结构选择题(共10~20分);填空题(共10~20分);简答题(共10~15分);计算与分析题(共70~90分);机构设计题(共10~25分);改错题或结构设计题(共10~20分)。
三、考查内容及要求考试内容包括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两部分。
其中:A、机械原理部分;B、机械设计部分;两部分各占50%左右。
A、机械原理部分考试的内容和要求(一)绪论机械,机器,机构和构件等概念。
(二)机构的结构分析机构的组成:构件,运动副,运动链。
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原动件数等于机构的自由度),机构自由度的计算(计算公式,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虚约束),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结构分类,以及平面机构中高副低代的方法。
(三)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速度瞬心的概念(包括绝对瞬心、相对瞬心和三心定理);用矢量方程图解法作机构的速度分析和加速度分析(包括速度多边形及加速度多边形的作法,利用速度影像及加速度影像求同一构件上不同点的速度及加速度);用解析法作机构的运动分析。
(四)平面机构的力分析运动副中的滑动和滚动摩擦(包括摩擦角、摩擦系数、当量摩擦角和当量摩擦系数等概念),运动副中的总反力(包括摩擦圆、摩擦锥)的概念,能在考虑摩擦时对机构进行受力分析。
《机械设计基础》专升本考试大纲一、考试科目名称:《机械设计基础》二、考试方式:闭卷三、考试时间:90分钟四、试卷结构:总分100分,其中单项选择题20分,判断题10分,填空题20分,简答题20分,计算及改错题30分。
五、考试的基本要求《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主要考核考生对平面机构的自由度的计算方法;熟练掌握铰链四杆机构的类型判断方法;掌握凸轮机构、螺纹联接、带传动、蜗杆传动、齿轮传动、轮系的特点、工作原理、设计计算方法以及使用场合;掌握滚动轴承的工作原理及应用场合;掌握轴的结构设计方法。
六、考试范围第2章平面机构的运动简图及自由度了解机构的组成,掌握各种平面运动副的一般表示方法,熟练看懂平面机构的运动简图,初步掌握将实际机构绘制成机构运动简图的技能,识别平面机构运动简图中的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最常见的虚约束,正确使用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公式,弄清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第3章平面连杆机构了解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木类型及其演化;明确四杆机构的曲柄存在条件;熟悉铰链四杆机构压力角、传动角、行程速度变化系数和死点位置等基木槪念。
第4章凸轮机构了解凸轮的应用及分类、从动件的常用运动规律、凸轮轮廓的设计以及凸轮基本尺寸的确定。
第6章联接了解螺纹的主要参数、类型及应用;了解螺纹联接的主要类型及各类联接适用的场合;了解螺纹联接预紧的目的和方法;了解螺纹防松的目的和方法;了解键联接、花键联接、销联接的基本知识;掌握螺纹联接松、紧螺栓联接强度计算;了解提高螺纹连接强度的措施。
第7章带传动了解带传动的类型与特点;了解带的张紧与维护特点;了解弹性滑动的概念;掌握带传动受力分析、带应力分布规律和V带设计准则;掌握带传动设计。
第9章齿轮传动了解齿轮机构的特点及分类;熟悉渐开线的性质,理解渐开线齿廓啮合的特点;理解基本参数的概念,掌握直齿圆柱齿轮基本尺寸计算;了解齿轮加工的方法、根切原因及其最少齿数。
掌握轮齿的失效形式和设计准则;了解常用齿轮材料及热处理方法;掌握直齿圆柱齿轮的受力分析和强度计算方法及主要参数的选择方法;掌握斜齿圆柱齿轮的受力分析和强度计算方法及主要参数的选择方法。
2017年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科目:机械设计基础)一、考查目标机械设计基础科目考试内容包括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两门机械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机械设计基础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提高学生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课程着重考核常用机构和零部件的特性与设计方法,结构设计、机构选型与强度计算的原则。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机械原理约75分机械设计约75分(四)试卷题型结构本试卷由判断题、简述题和设计计算与分析题组成。
其中判断题20题,每题1分,共20分;简述题6道,每题10分,共60分;设计计算题与分析题6道,共70分。
三、考查要点(-)机械原理部分1・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了解机构的组成,运动副、运动链、约束和自由度等基本概念;能计算平面机构的自由度。
重点:运动副和运动链的概念、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及机构自由度的计算。
2.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明确机构运动分析的目的和方法;能用图解法对平而二级机构进行运动分析;理解速度瞬心(绝对瞬心和相对瞬心)的概念,并能运用“三心定理”确定一般平面机构各瞬心的位置;重点:应用重合点法和基点法两种图解法原理求二级机构构件上任意点和构3.齿轮机构及其设计了解齿轮机构的类型和应用;平面齿轮机构的齿廓啮合基本定律及有关共觇齿廓的基木知识;深入了解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特性及渐开线齿轮传动的正确啮合条件和连续传动条件;熟悉渐开线齿轮各部分的名称、基本参数及各部分几何尺寸的计算;了解渐开线齿廓的展成切齿原理及根切现彖;渐开线标准齿轮的最少齿数及渐开线齿轮的变位修正和变位齿轮传动的概念;了解斜齿圆柱齿轮齿廓曲面的形成、啮合特点,并能计算标准斜齿圆柱齿轮的几何尺寸;了解标准直齿圆锥齿轮的传动特点及其基木尺寸的计算;对蜗轮蜗杆的传动特点有所了4 •轮系及其设计了解轮系的分类和功用,能计算多种轮系的传动比;了解行星轮系传动效率的计算、行星轮系的选型及行星轮系设计中的均载问题,理解行星轮系各轮齿数重点:周转轮系及复合轮系传动比的计算,轮系的功用及行星轮系设计中齿5.凸轮机构及其设计了解凸轮机构的分类及应用,推杆常用的运动规律及推杆运动规律的选择原则;掌握在确定凸轮机构的基本尺寸时应考虑的主要问题(包括压力角对尺寸的影响、压力角对凸轮受力情况、效率和自锁的影响及失真等问题);凸轮轮廓曲重点:推杆常用运动规律的特点及其选择原则;盘形凸轮机构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凸轮基圆半径与压力角及自锁的关系。
804机械设计基础考试大纲
以下是机械设计基础的考试大纲:
考试内容
一、机械设计基础概述
1. 了解机械的定义、特征及基本构成。
2. 了解机械设计在制造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3. 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设计流程。
二、机械设计基础知识
1. 掌握常用机械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能和应用。
2. 了解机械零件的常用材料、热处理和制造工艺。
3. 熟悉机械设计中的标准、规范和常用设计数据。
三、机械传动与传动装置
1. 掌握各种传动方式的原理、特点和应用范围。
2. 掌握齿轮传动、带传动、链传动等传动装置的设计计算和选型。
3. 熟悉传动装置的安装和维护要求。
四、机械轴系及零部件
1. 掌握轴、轴承、联轴器等零部件的种类、特点和应用。
2. 掌握轴系及零部件的设计计算和选型方法。
3. 熟悉轴系及零部件的安装和维护要求。
五、机械的平衡与调速
1. 掌握回转件的平衡原理和方法。
2. 熟悉机械系统的调速原理和方法。
3. 了解机械系统的振动与减振方法。
考试要求
1. 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机械设计计算。
2. 熟悉常用机械零件、传动装置和轴系零部件的种类、特点和应用,能够进行选型和设计计算。
3. 了解机械制造的基本工艺和规范,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简单的工艺分析和结构设计。
4. 掌握常用的设计软件和绘图工具,能够进行基本的机械制图和三维建模。
844机械设计基础大纲
844机械设计基础大纲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考试目的和要求:这部分主要说明考试的目标和要求,包括考察学生对机械设计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考试内容:这部分详细列出了考试涉及的所有知识点,包括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还会给出相应的难度级别,以便学生更好地准备考试。
考试形式和题型:这部分主要说明考试的形式和题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计算题等。
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题型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
考试时间和分值:这部分主要说明考试的时间长度和每道题的分值,以便学生合理分配答题时间,并在考试中获得更高的分数。
考试注意事项:这部分主要提醒学生在考试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例如答题顺序、答题方式等。
总之,844机械设计基础大纲为学生提供了考试的具体要求和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准备考试。
学生可以根据大纲的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提高自己的机械设计基础水平,从而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201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初试科目--《机械设计基础》考试大纲(科目代码:832)【说明】关于参考书目:根据教育部通知文件,规定招生单位不得指定考试科目的参考书目和参考材料。
关于考试大纲:可以对考试科目的内容范围做出说明(即考试大纲),我院只提供《机械设计基础》科目的考试大纲。
其它考试科目:其他的选考科目大纲要到相关院、系的研究生招生网页查询,如831理论力学,到航空航天学院研究生招生网页查询;833传热学,到能源工程学系招生网页查询。
【机械设计基础】大纲---科目代码:832《机械设计基础》是一门培养学生具有机械设计能力的技术基础课。
课程的基本要求:1)掌握机构学和机械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初步具有拟定机械运动方案、分析和设计机构的能力;2)掌握机械设计的一般知识,机械零件的主要类型、性能、结构特点、应用、材料和标准;3)了解机械零件的工作原理、失效分析、计算准则,条件性计算及计算载荷;4)具有运用标准、规范、手册等技术资料的基本能力。
主要内容包括:1.总论(机械的组成、机械运动简图及平面机构自由度、机件的载荷、失效及其工作能力准则、机件的常用材料及其选用、机械中的摩擦、磨损、润滑与密封、机械应满足的基本要求及其设计的一般程序)2.联接(螺纹联接、键联接、花键联接和成形联接、销联接、铆接、焊接和粘接、过盈联接)3.带传动(带传动的组成、类型、特点和应用、带传动的受力分析和应力分析、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和打滑、普通V带传动的设计计算、其他带传动简介)4.链传动(链传动的组成、类型、特点和应用、链传动的运动特性和受力分析、滚子链传动的失效分析和设计计算、链传动的布置和润滑)5.齿轮传动(齿轮传动的类型、特点及应用、齿廓啮合的基本定律、渐开线齿廓、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各部分名称及基本尺寸、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正确啮合和连续传动的条件、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加工及精度、轮齿的失效和齿轮材料、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斜齿圆柱齿轮传动、锥齿轮传动、齿轮结构、齿轮传动的润滑和效率、变位齿轮传动、圆弧齿轮传动简介)6.蜗杆传动(蜗杆传动的类型、特点及应用、普通圆柱蜗杆传动的主要参数和几何尺寸计算、蜗杆传动的运动分析和受力分析、蜗杆传动的失效形式、材料和结构、蜗杆传动的强度计算、蜗杆传动的效率、润滑和热平衡计算、新型蜗杆传动简介)7.轮系、减速器及机械无级变速传动(轮系的应用及分类、定轴轮系及其传动比、周转轮系及其传动比、混合轮系及其传动比、几种特殊形式的行星传动简介、减速器、摩擦轮传动和机械无级变速传动)8.螺旋传动(螺旋传动的类型和应用、滑动螺旋传动、滚珠螺旋传动简介、静压螺旋传动简介)9.连杆传动(连杆传动的组成、应用及特点、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及其特性、铰链四杆机构的尺寸关系及其演化形式、平面四杆机构设计、连杆传动的结构与多杆机构简介)10.凸轮传动(凸轮传动的组成、应用和类型、从动件的常用运动规律及其选择、用作图法设计凸轮轮廓曲线、用解析法设计凸轮轮廓曲线、凸轮机构基本尺寸的确定、凸轮传动的材料、结构和强度校核)11.棘轮传动、槽轮传动和其他步进传动12.轴(轴的功用和分类、轴的材料、轴的结构设计、轴的强度计算、轴的刚度计算、轴的振动及振动稳定性的概念)13.滑动轴承(滑动轴承的结构形式、轴瓦(轴套)结构和轴承材料、滑动轴承的润滑、混合摩擦润滑滑动轴承计算、液体动压润滑的形成及其基本方程、液体动压向心滑动轴承的计算、液体静压轴承和气体轴承简介)14.滚动轴承(滚动轴承的构造、类型及代号、滚动轴承的失效形式和承载能力计算、滚动轴承的组合设计、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的比较及其选择)15.联轴器、离合器和制动器16.弹簧17.机械速度波动的调节(机械速度波动调节的目的和方法、飞轮设计的近似方法)18.回转件的平衡(回转件的静平衡、回转件的动平衡)19.机械系统总体方案设计与分析20.机械的发展与创新设计。
机械设计基础考试大纲一、考试范围和要求:《机械设计基础》的审查范围包括两部分: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
机构示意图及其自由度的计算;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齿轮系;间隙运动机构;调整机械运行速度波动;旋转部件的平衡。
机械设计的内容包括:机械设计概述;连接(螺纹连接、键连接、花键连接、销连接);传动部件(齿轮传动、蜗杆传动、皮带传动、链条传动);轴系零件(轴、轴承、联轴器和离合器)。
本考试大纲对复习的要求,按不同的知识内容分为三个由低到高的层次:了解、记住;理解、掌握;综合运用。
高一层次的要求包括低一层次的要求。
1.机械原理部分(1)掌握机械结构的分析方法,会绘制机构运动简图、计算机构自由度。
(2)了解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方法,掌握瞬心法计算速度的方法。
(3)了解平面连杆机构的分类和应用,能用图解法设计平面四杆机构。
(3)了解凸轮机构的分类和应用,掌握从动杆常用运动规律及凸轮轮廓设计的图解法。
(4)了解渐开线齿轮机构的类型、特点及应用,了解一对齿轮的啮合原理,掌握齿轮机构的设计方法。
(5)了解轮系类型,掌握轮系传动比的计算方法(定轴轮系、周转轮系、混合轮系)(6)了解其他常见机构的结构特点和应用,了解其运动机理,了解机构组合、选型和运动方案确定的方法。
(7)理解刚性回转件的平衡理论。
(8)了解机器工作和运动之间的关系,了解飞轮调速原理。
2.机械设计(1)了解机械零件的工作能力和计算准则、常用材料选择原则、机械零件工艺性和标准化。
(2)了解常见的轴毂连接类型(键、花键、销)、结构特点和应用场合,了解其工作原理,掌握平键连接的尺寸选择和强度校核。
(3)了解螺纹联接的主要类型、结构特点、应用场合,理解影响螺栓联接强度的因素以及提高螺纹联接强度的措施,熟悉螺纹联接的拧紧和防松,掌握其受力分析、设计计算方法。
(4)了解螺旋传动的类型和应用。
(5)了解带传动类型、结构特点、应用场合,理解带传动工作原理,掌握其受力分析、应力分析以及v带传动的设计方法和步骤。
《机械设计基础》专升本考试大纲一、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1、绪论A、主要内容本课程研究对象、内容及地位作用。
B、基本要求(1)了解机械原理研究对象、内容及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掌握机械、机器、机构及构件的概念。
2、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和速度分析A、主要内容平面机构的组成、平面机械运动简图,运动链成为机构的条件、机构的自由度计算,用瞬心法进行机构的速度分析方法。
B、基本要求(1)熟练掌握平面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方法和自由度计算方法。
(2)掌握.用速度瞬心法对机构进行速度分析(3)掌握机构动态静力分析解析法3、平面连杆机构A、主要内容(1)四杆机构存在曲柄的条件。
(2)四杆机构基本型式及其演化。
(3)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特性。
(4)四杆机构的设计。
B、基本要求(1)掌握平面连杆机构的基本型式及其演化。
(2)熟练掌握设计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如曲柄存在条件、极限位置、行程速比系数、传动角、压力角和死点等。
(3)掌握用作图法设计四杆机构的一些典型问题,如:按行程速度变化系数设计,按连杆两、三位置设计和按连架杆的两、三组对应位置设计等。
4、凸轮机构A、主要内容(1)凸轮机构的应用及分类。
(2)从动件的常用运动规律。
(3)凸轮机构的压力角与基圆半径的确定。
(4)凸轮轮廓设计的图解法。
B、基本要求(1)熟练掌握按已知的从动件运动规律用作图法设计盘形凸轮的轮廓曲线。
(2)熟练掌握从动件常用运动规律的特性和画法。
(3)掌握凸轮机构压力角与机构基本尺寸关系5、齿轮机构及其设计A、主要内容(1)齿轮传动的特点及分类。
(2)齿廓啮合基本定律。
(3)渐开线及其性质,渐开线齿廓满足齿廓基本定律。
(4)直齿圆柱齿轮各部分名称及几何尺寸计算。
(5)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啮合过程。
(6)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正确啮合条件。
(7)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中心距和可分离性。
(8)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连续传动的条件,重合度概念。
(9)齿廓切削方法。
理工大学2020年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业务课考试大纲考试科目:机械设计基础代码:935一、机械原理部分1.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构件、运动副及机构的概念;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和机构自由度的计算;平面机构的高副低代方法和Ⅱ级、Ⅲ级杆组的结构特点,平面机构的组成原理和结构分析方法。
2.平面机构的速度分析速度瞬心的概念;机构速度瞬心的数目和瞬心位置的确定方法;速度瞬心法在机构速度分析中的应用。
3.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型式及其演化;平面四杆机构的主要工作特性(平面四杆机构有曲柄的条件,急回运动、行程速度变化系数及极位夹角,压力角和传动角,死点位置);平面四杆机构设计图解法。
4.凸轮机构及其设计凸轮机构的类型和特点;凸轮机构从动件的常用运动规律及其特性;凸轮机构偏心、凸轮基圆、推程运动角、远休止角、回程运动角、近休止角、理论轮廓与实际轮廓、从动件行程及机构压力角等概念,并能在图中标出;了解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正配置、负配置对压力角的影响;理解基圆半径与压力角的定性影响关系;掌握按给定运动规律设计各类盘形凸轮轮廓曲线,重点是图解法;凸轮机构基本尺寸确定的原则(压力角、基圆半径和滚子半径)。
5.齿轮机构及其设计齿轮机构的类型;齿廓啮合基本定律;渐开线的性质及渐开线齿廓的特点;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及几何尺寸计算;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啮合传动应满足的条件(正确啮合的条件、无侧隙啮合条件及标准安装、连续传动的条件);渐开线齿轮的切齿原理、根切现象及最少齿数;平行轴斜齿圆柱齿轮机构(啮合特点、斜齿轮的基本参数、几何尺寸计算和当量齿数、斜齿轮传动的正确啮合条件和传动特点)。
6.轮系及其设计定轴轮系、周转轮系和复合轮系传动比的计算方法。
7.其他常用机构棘轮机构、槽轮机构和不完全齿轮机构的组成、工作原理及运动特点。
8.刚性回转件的平衡刚性回转件的静平衡与动平衡的原理和计算方法。
9.机械速度波动的调节机械速度波动的基本知识及其调节方法,以及调节主轴周期性速度波动时飞轮转动惯量的计算。
914机械设计基础考试大纲考试时间:2.5小时。
特别提示:闭卷笔试、可携带计算器一、考试内容机械零件的失效形式及设计准则、平面机构的运动简图及自由度、平面四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传动、蜗杆传动、轮系、挠性传动、螺纹的形成原理及其主要参数、轴的设计、滑动轴承的设计、滚动轴承设计、联轴器、离合器、制动器、机械调速与平衡。
二、考试题型(分值,按100分计)1、选择、判断题(10-20分)2、填空题(10-20分)3、简答题(30-60分)4、证明题(10-20分)5、计算题(10-20分)《机械设计基础》复习提纲复习重点一、连杆机构1.掌握曲柄存在的条件以及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变过程。
二、凸轮机构1.凸轮机构的优缺点及实用场合2.凸轮机构从动件的常用运动规律3.凸轮机构设计应注意的问题及参数选择三、齿轮传动与蜗杆传动1.各种齿轮传动与蜗杆传动的优缺点及其适用场合2.各种齿轮及蜗轮蜗杆各部分名称及几何尺寸计算3.各种齿轮正确啮合的条件4.齿轮传动与蜗杆传动的受力分析5.斜齿圆柱齿轮、直齿圆锥齿轮、蜗轮蜗杆轴向力或螺旋线方向的判断6.齿轮传动与蜗杆传动的失效形式7.蜗杆传动比及传动效率四、挠性传动1.带传动的工作原理、运动分析及应力分析2.链传动的运动特性、滚子链传动参数的选择五、螺纹与螺旋传动1.螺旋副的受力分析、效率和自锁六、螺纹联接1.了解螺纹联接的强度计算七、键联接1.掌握键联接的类型、结构和特点与应用2.掌握键联接的类型和尺寸选择方法以及平键的强度计算方法。
八、轴1.掌握轴的类型及其应力性质2.掌握轴的强度计算3.掌握轴的结构设计九、滑动轴承1.了解滑动轴承的结构形式2.了解滑动轴承润滑剂的选择十、滚动轴承1.滚动轴承的型号及其特性,并正确选择轴承2.根据寿命计算公式确定滚动轴承的寿命或验算十一、联轴器1.了解常用联轴器、离合器的特点、选用。
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课程名称:机械设计基础(一)课程代码:07743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与特点本课程是专科层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理论课,通过学习本课程的机构和通用机械零件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设计方法,为顺利地过渡到学习专业课程及进行机械工程现场的技术应用打下初步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1、了解设计基础研究的对象和内容;2、掌握平面机构的运动副及分类;运动简图及分类;机构自由度计算;3、掌握平面连杆机构的基本类型、特点及应用;有整转副的条件;铰链四杆机构的特性和平面四杆机构的设计;4、掌握凸轮机构的应用及类型;从动件的常用运动规律;压力角及图解法设计凸轮轮廓;5、掌握齿轮机构的特点和类型;采用渐开线齿廓实现定传动比;齿轮各部分的名称及基本尺寸;齿轮的加工及如何防止根切;掌握齿轮的失效形式,材料及热处理;直齿、斜齿圆柱齿轮的受力分析及强度计算;齿轮的构造,润滑和效率;6、掌握带传动的应用和类型;带传动的受力分析,应力分析、弹性滑动及打滑;普通V带的设计计算;7、掌握蜗杆传动的特点、类型、主要参数以及失效形式、材料选择、受力分析、强度计算;理解其蜗杆传动散热计算及润滑,蜗杆传动设计;8、掌握定轴轮系,周转轮系及混合轮系的传动比计算;轮系的应用;9、掌握棘轮机构;槽轮机构;不完全齿轮机构及间歇凸轮机构的工作原理;10、掌握螺纹参数;螺旋受力分析,效率和自锁;机械制造常用螺纹;螺纹连接的基本类型和紧固件;螺纹连接的预紧和防松。
掌握键联结的类型特点及应用;平键联接的选择计算;11、掌握轴的类型,材料和结构设计;轴的强度计算;12、滚动轴承的类型,特点及代号;滚动轴承的选择计算及组合设计;13、掌握联轴器,离合器的类型及应用;熟悉几种联轴器离合器及制动器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关系1、本课程为核心理论课之一。
2、先修课程有《机械制图》、《工程力学》、《金属工艺学》等课程。
以上课程作为学习本课程的基础。
机械设计基础考试大纲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机械设计基础》是高等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及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必修主干技术基础课,也可作为其它各相关专业的选修课程。
它是培养和检验学生掌握通用零件的工作原理、特点、维护和设计计算的基本知识,并初步具有设计机械传动装置和简单机械的能力;具有应用标准、规范、手册和图册等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而设置的一门技术基础课。
本课程的要求是:应考者比较系统的掌握通用零部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维护和设计计算方法,初步具有设计机械传动装置和简单机械的能力,运用机械零部件标准、规范、手册和图册和查阅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0 绪论课程内容0-1本课程的研究对象、内容0-2本课程在教学中的地位0-3机械设计的基本要求和一般过程考核知识点及考核要求1、机器的组成机器与机构的含义和区别;构件与零件的含义和区别。
2、机器和机械零件设计的基本要求样题1、在机械工程中,机构和机器统称为()。
【答案】A2、下列属于原动机的是()。
A.轴承 B.齿轮 C.凸轮 D.电动机【答案】D3、机器的动力来源是()。
A.原动机 B.执行部分 C.传动部分 D.控制部分【答案】A4、将原动机的运动和动力传给工作部分,传递运动或转换运动形式的是机器的()。
A.原动机 B.执行部分 C.传动部分 D.控制部分【答案】C5、下列不属于原动机的是()。
A.柴油机 B.汽油机 C.齿轮 D.电动机【答案】C6、组成机械的独立运动单元是()。
A.零件 B.构件 C.部件 D.机器【答案】B7、组成机械的制造单元是()。
A.零件 B.构件 C.部件 D.机器【答案】A8、机器中的独立装配单元称为()。
【答案】C第1章平面机构的自由度课程内容1-1运动副及其分类1-2平面机构运动简图1-3平面机构自由度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运动副的含义;平面运动副的分类2、平面机构运动简图中运动副和构件的表示符号和表示方法3、平面机构自由度的意义;机构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条件;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虚约束的形式4、正确判断和处理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虚约束,进行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样题一、选择题1、在机构中,构件与构件之间的连接方式称为()。
机械设计基础-12.1轴第一篇:机械设计基础-12.1轴第十二章轴主要内容1、轴的结构设计:影响轴结构的因素;轴的台阶化设计;轴的设计步骤。
2、轴的强度与刚度计算:轴上载荷及应力分析;轴的强度计算、刚度计算等。
基本要求1、了解轴的功用、类型、特点及应用。
2、掌握轴的结构设计方法。
3、掌握轴的三种强度计算方法:按扭转强度计算、按弯扭合成强度计算、按疲劳强度进行安全系数校核计算。
重点难点1、轴的结构设计,强度计算。
2、转轴设计程序问题。
3、弯扭合成强度计算中的应力校正系数a。
第二篇:机械设计基础机械设计基础》考试大纲一、考试的性质与地位《机械设计基础》是高等工科院校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它在教学计划中起着承先启后的桥梁作用,为学生学习后续的专业课打下必要的基础。
它不仅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同时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它在培养机械类工程技术人才的全过程中,具有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增强学生的机械理论基础,提高学生对机械技术工作的适应性,培养其开发创新能力的重要作用。
本课程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具备机械设计中的一般通用零部件设计方法的能力,为后继专业课程学习和今后从事设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考试内容(一)绪论1.了解本课程的研究对象及本课程在教学中的地位。
2.掌握机器、机构、构件、零件等基本概念。
3.了解对机械设计的基本要求。
(二)平面机构的运动简图及自由度1.掌握运动副的概念及分类。
2.能够绘制简单的机构运动简图。
3.掌握机构自由度的计算。
(三)平面连杆机构1.了解平面连杆机构的基本类型、特点及应用。
2.掌握铰链四杆机构基本类型的判别。
3.掌握四杆机构基本特性及四杆机构的设计方法。
(四)凸轮机构1.了解凸轮机构的类型和应用。
2.熟悉凸轮从动件常用运动规律,了解其特性及应用场合。
3.掌握图解法设计凸轮轮廓的方法。
4.熟悉凸轮机构基本尺寸的确定原则。
(五)螺纹联接1.了解螺纹的形成、分类、主要参数、特点和应用。
《机械设计基础》考试大纲(机电学院)一、考试性质与目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插班生考试(以下简称“插班生考试”)《机械设计基础》科目的考试,是普通高等学校(含高职班和各类成人高校从普通高考招生的普通班)应届和往届专科毕业生,以及通过自学考试、成人教育等国民教育系列获得大专毕业证书的人员,升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机械设计及自动化”、“汽车工程服务工程”等专业就读的考试科目。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学生较系统地掌握常用机构、通用机械零件设计的基本知识、原理和方法,初步具有简单机构和通用机械零件设计、简单机械传动装置设计、常用机械设备装拆、分析、调试、检测、使用、维护、技术改革和创新能力,二、试题命制的原则1.命题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考试目标和考核内容,考试命题应具有一定覆盖而且重点突出,侧重考核考生对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试题难易程度分为易、较易、较难、难四个等级。
试卷中四种难易程度试题的分数比例:易约占20%,较易约占35%,较难约占35%,难约占10%。
3.试卷题型有:填空题、选择题、计算题(各种题型的具体式样见题型示例)。
根据考核要求,适当安排各种题型数量的比例,达到考核学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和运用的水平和能力。
三、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1.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
2.试卷题型:填空题、选择题、计算题。
四、参考书目指定参考书:陈立德, 罗卫平.机械设计基础(第三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五、考试内容和要求内容目标1.机械设计概述1.1 机械设计的基本要求了解1.2 机械设计的内容与过程了解1.3 机械零件的失效形式及设计计算准则掌握1. 4 机械零件的接触强度掌握1. 5 机械零件的标准化了解1. 6 现代机械设计理论概述了解2.润滑与密封概述2.1 摩擦与磨损了解2.2 润滑了解2.3 密封了解3.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3.1 机构结构分析的内容及目的掌握3.2 运动副、运动链及机构掌握3.3 平面机构的运动简图掌握3.4 平面机构的自由度掌握3.5 平面机构的组成原理、分类与结构分析理解3.6 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与实例分析理解4.平面连杆机构4.1 概述了解4.2 用图解法作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理解4.3 用图解法作平面机构的力分析理解4.4 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及其演化理解4.5 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特性掌握4.6 平面四杆机构的设计计算与实例分析掌握5.凸轮机构5.1 概述了解5.2 从动件常用运动规律掌握5.3 盘形凸轮轮廓设计掌握5.4 凸轮机构基本尺寸的确定理解5.5 凸轮机构的结构和精度理解6.间歇运动机构6.1 棘轮机构掌握6.2 槽轮机构掌握6.3 不完全齿轮机构理解6.4 凸轮式间歇运动机构掌握7.螺纹连接7.1 螺纹连接的基本知识了解7.2 螺纹连接的预紧与防松了解7.3 单个螺栓连接的强度计算掌握7.4 螺栓组连接的设计计算与实例分析掌握7.5 提高螺栓连接强度的措施掌握7. 6 螺旋传动掌握8.轴毂连接8.1 概述了解8.2 键连接理解8.3 花键连接理解8. 4 销连接理解8. 5 过盈配合连接理解8. 6 键连接的设计计算与实例分析理解9.带传动9.1 概述了解9.2 带和带轮理解9.3 带传动的工作情况分析理解9.4 普通V带传动的设计计算与实例分析理解9.5 V带传动的张紧、正确安装与维护理解9.6 同步带传动设计理解10.链传动10.1 概述了解10.2 链传动的结构和标准理解10.3 链传动的工作情况分析理解10.4 链传动的合理布置和润滑理解10.5 滚子链传动的设计计算与实例分析理解11.齿轮传动11.1 齿轮传动的特点和基本类型理解11.2 齿廓啮合基本定律理解11.3 渐开线及渐开线齿轮掌握11.4 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主要参数及几何尺寸计算掌握11.5 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传动掌握11.6 渐开线齿廓切削加工的原理掌握11.7 渐开线齿廓的根切现象与标准外齿轮的少齿数理解11.8 变位齿轮传动理解11.9 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及设计准则理解11.10 齿轮的常用材料及许用应力理解11.11 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掌握11.12 平行轴斜齿圆柱齿轮传动掌握11.13 交错轴斜齿圆柱齿轮传动掌握11.14 直齿锥齿轮传动理解11.15 齿轮结构设计理解11.16 齿轮传动的润滑与效率理解11.17 标准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与实例分析理解12.蜗杆传动12.1 蜗杆传动的特点与类型了解12.2 阿基米德蜗杆传动的主要参数和几何尺寸计算了解12.3 蜗杆传动的相对滑动速度与效率掌握12.4 蜗杆传动的失效形式、材料与结构掌握12.5 蜗杆传动的强度计算掌握12.6 蜗杆传动的润滑与热平衡计算掌握12.7 蜗杆传动的设计计算与实例分析掌握12.8 普通圆柱蜗杆传动的精度等级选择及安装与维护了解13.齿轮系13.1 轮系的分类了解13.2 定轴轮系传动比计算掌握13.3 周转轮系传动比计算掌握13.4 复合轮系传动比计算掌握13.5 轮系的应用掌握13.6 其他类型行星转动简介理解14.机械传动设计14.1 概述了解14.2 机械传动的类型理解14.3 机械传动的特性和参数理解14.4 机械传动的方案设计掌握14.5 机械传动的设计程序掌握15.机械的调速与平衡15.1 机械的运转过程及速度波动的调节掌握15.2 飞轮的近似设计方法掌握15.3 机械的惯性载荷及平衡掌握15.4 刚性回转体的平衡掌握16.轴16.1 概述了解16.2 轴的材料及选择掌握16.3 轴的结构设计掌握16. 4 轴的强度计算掌握16. 5 轴的刚度计算掌握16. 6 轴的设计计算与实例分析理解17.滚动轴承17.1 概述了解17.2 滚动轴承的代号掌握17.3 滚动轴承的工作情况分析理解17.4 滚动轴承类型的选择掌握17. 5 滚动轴承尺寸的选择掌握17. 6 滚动轴承组合设计理解17. 7 滚动轴承的设计计算与分析掌握18.滑动轴承18.1 概述了解18.2 滑动轴承的结构了解18.3 滑动轴承的材料了解18.4 滑动轴承的润滑了解18.5 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的设计计算与实例分析了解18. 6 液体动压润滑的形成及基本方程了解18. 7 其他滑动轴承简介了解18. 8 滚动轴承与滑动轴承性能比较了解19.联轴器和离合器19.1 联轴器掌握19.2 联轴器的选择设计与实例分析理解19.3 离合器理解20.弹簧20.1 概述了解20.2 圆柱螺旋弹簧的结构和几何尺寸了解20.3 弹簧的材料与制造了解20.4 圆柱螺旋压缩(拉伸)弹簧的设计计算与实例分析了解六、题型示例(见附件)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本科插班生《机械设计基础》试题姓名成绩一、填空(每小题2分,共6分)1.机器具有三个共同特征是:、、。
《机械原理》研究生考试大纲
一、复习参考书
1、机械设计基础(上). 王华坤、范元勋编,兵器工业出版社,2001.8
2、机械原理. 郑文伟等. 高等教育出版社. 6、7版
二、复习要点
第一章绪论
1.机械原理的研究对象,机械、机器、机构
2.机械原理课程的内容
3.机械原理课程的地位与作用
第二章平面机械结构分析
1.研究机构结构分析的目的
2.平面运动副及其分类
3.平面机构运动简图
4.平面机构的自由度
重点: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
第三章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1.研究机构运动分析的目的和方法
2.速度瞬心法及其在机构速度分析上的应用
3.用相对运动图解法对机构进行运动分析
重点:瞬心法、相对运动图解法对机构进行运动分析
第四章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
1.平面连杆机构的应用及其设计的基本问题
2.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型式及其演化
3.平面四杆机构的主要工作特征;有存在曲柄条件、行程速度变化系数、压力角、传动角、死点
4.平面四杆机构的图解法设计
重点:平面四杆机构的工作特征,压力角、传动角、行程速度变化系数的概念与计算
—1—。
工大839机械设计基础大纲机械设计基础是工大839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机械设计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巧,为今后深入学习和从事机械设计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机械设计基础原理、机械设计主要参数、机械工程材料、机械零件设计、机械传动设计等。
具体的大纲如下:第一章机械设计基础原理1.1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与目标1.2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1.3机械设计的发展历程和现状第二章机械设计主要参数2.1机械设计的一般要求和参数2.2机械传动的参数设计2.3机械结构的参数设计第三章机械工程材料3.1金属材料的分类和性能3.2非金属材料的分类和性能3.3材料的选择、使用与处理第四章机械零件设计4.1机械零件的结构与功能4.2机械零件的设计原则4.3机械零件的计算与分析第五章机械传动设计5.1机械传动的基本原理和种类5.2机械传动的设计与计算5.3机械传动装置的选择与优化设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机械设计的主要参数、机械工程材料的选择、使用与处理、机械零件的结构与功能、机械零件的设计与计算,以及机械传动装置的选择与设计等方面的知识。
此外,本课程还将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生将会参与一些实际的机械设计项目,通过实践锻炼自己的设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是工大839专业的核心课程,它为学生今后深入学习和从事机械设计工作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巧,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F17《机械设计基础》考试范围说明
一、考试性质
《机械设计基础》是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复试笔试科目。
主要测试考生是否真正具备一定的机械能力设计基础的知识和技能,是为了招收具有较扎实的机械类相关专业知识,以及具有专业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而实施的具有选拔功能的水平考试。
它的指导思想是选拔具有较强分析与解决机械类基础工程问题的高层次、复合型的专业人才。
二、考察目标
要求考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础知识、理论和方法及基本技能,考查学生对常见机构和通用零部件基础知识的熟练掌握能力,以及对于零部件工作原理、结构特点以及强度计算和机构设计原则的运用能力。
本科目主要考核内容包括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平面机构的自由度和运动分析;轮系和传动比的计算;齿轮的类型,齿廓啮合的基本定律,渐开线齿廓性质、渐开线标准齿轮的啮合、根切现象,平行轴斜齿轮机构;机械零件设计概述,机械零件的强度;轮齿的失效形式,齿轮材料及热处理,直齿圆柱齿轮的作用力及计算载荷,直齿圆柱齿轮的设计计算,斜齿圆柱齿轮传动;带传动的类型、受力分析,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和传动比,普通V带传动的设计,V带轮的结构;轴的类型、材料,轴的结构设计;滚动轴承的基本类型、代号、失效形式及选择计算、润滑和密封,滚动轴承的组合设计等。
三、考试形式
本考试为闭卷考试,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四、参考书目
《机械设计基础(第七版)》杨可桢、程光蕴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五、是否需使用计算器
是。
《化工设备设计》考试大纲
一、考试对象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本科插班生。
二、考试目的
本课程考试旨在考察学生对化工设备的基本结构及原理、基本概念的掌握,以及化工设备常规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及对理论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三、考试方法和考试时间
1、考试方法:闭卷、笔试
2、记分方式:百分制,满分为100分
3、考试时间:120分钟
4、试题总数:约32题
5、命题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命题的总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考查学生对本课程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主要知识点学习、理解和掌握的情况。
命题的原则是:题目数量多、份量小,范围广,最基本的知识一般要占60%左右,稍微灵活一点的题目要占20%左右,较难的题目要占20%左右。
其中绝大多数是中小题目,即使大题目也不应占分太多,应适当压缩大题目在总的考分中所占的比例。
客观性的题目应占30%的份量。
6、题目类型
(1)填空题20分(10小题×2分/小题)
(2)判断题10分(10小题×1分/小题)
(3)选择题10分(5小题×2分/小题)
(4)分析与论述题48分(6小题×8分/小题)
(5)计算题12分
四、考试内容、要求
第一章压力容器导言
了解压力容器的基本组成,基本结构,压力容器的分类,国内外的主要规范标准
第二章压力容器应力分析
1、了解回转薄壁容器、厚壁圆筒及圆平板的应力分析方法,了解薄壁圆柱壳的稳定性分析方法,了解降低容器局部应力的措施和方法
2、掌握回转薄壁容器的应力计算方法,掌握厚壁圆筒中的应力分布及圆平板在不同支承条件下的应力分布,掌握外压容器的稳定性分析
第三章压力容器材料及环境和时间对其性能的影响
了解压力容器用钢的特性,压力容器用钢的基本要求,压力容器用钢的选材的原则,压力容器制造工艺及环境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第四章压力容器设计
1、了解压力容器设计的思想、压力容器失效的概念、各种失效准则,了解设备的支座型式及安全附件
2、掌握圆筒、封头、密封装置、开孔补强的常规设计方法
第五章储存设备
1、了解卧式储罐基本结构和球形储罐的结构;
2、理解鞍座的设计计算及强度校核;
3、掌握卧式储罐的设计方法
第六章换热设备
1、了解换热设备的分类和选型原则、管板设计,膨胀节设计方法
2、掌握管壳式换热器的结构、工作原理、选型原则,管壳式换热器的设计方法
第七章塔设备
1、了解塔设备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
2、掌握塔设备的强度设计及稳定性校核方法
六、考试要求
本课程考试为闭卷考试,考生不得携带任何纸张、教材、笔记本、作业本、参考资料、电子读物和工具书等进入考场(允许携带无存储功能的计算器)。
七、指定参考书
《过程设备设计》(第四版) 郑津洋,桑芝富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