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新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复习1
- 格式:ppt
- 大小:533.00 KB
- 文档页数:27
七年级四单元复习知识点本文是一篇七年级四单元复习知识点的文章,主要介绍了数学、英语、语文、物理四个科目的知识点,旨在帮助读者对于七年级四单元的学习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
数学七年级数学四单元共分为三小节:一次函数及其应用、几何图形的认识、数据处理与统计。
其中一次函数及其应用主要包括:定义、基本性质,一次函数图象的绘制,一次函数的应用等;几何图形的认识主要包括图形的分类,图形名称与性质等;数据处理与统计主要包括统计频数,制作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直方图等。
重点记忆:y=kx+b,如何表示一次函数的图象,平面图形的分类,各种平面图形的性质和公式。
英语七年级英语四单元共分为四大部分:词汇、语法、阅读和写作。
其中词汇部分主要包括基础词汇、动词、形容词、副词等;语法部分主要包括句型、从句、时态和语态等;阅读部分主要包括短文阅读和排序;写作部分主要包括书信和日记。
重点记忆:基础词汇,现在进行时,一般过去时,不定式的用法等。
语文七年级语文四单元重点是阅读和作文。
阅读部分包括文言文和现代文两个方面,主要涵盖文言文的鉴赏和现代作品的理解;作文部分主要包括叙述文和议论文两大类。
重点记忆:文言鉴赏,现代文阅读,议论文写作等。
物理七年级物理四单元主要包括运动和浮力两个部分。
运动部分主要包括:做功、机械功、功率等;浮力部分主要包括:浮力的概念、原理及工具的制作。
重点记忆:做功的公式,浮力的计算,可将物体卸载部分浮在液体表面。
总结七年级四单元共包括数学、英语、语文和物理四个科目,每个科目的知识点都有所不同。
掌握这些知识点对于学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考试和学习,同时也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七年级数学第四章小结与复习(一)本章的知识点1. 直线、射线、线段和角的概念与表示方法。
2、线段有个端点,射线有个端点,直线有个端点。
如手电筒的光线是。
3、如上图直线分别用2种方法表示出来:,4、(1)角是有公共端点的两条_______组成的图形,也可以看成是由一条______•绕它的端点旋转而成的图形._______叫做角的顶点,_______叫做角的始边,_______叫做角的终边.(2)1周角=______°,1平角=______°. 45°= 直角= 平角= 周角5、角的符号是.(1)大写字母表示角:规定用三个大写字母表示角,注意:顶点的字母必须写在中间,(2)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角:要注意的是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角有同一个顶点时,不能用一个大写字母;(3)用一个希腊字母(或数字)表示角的方法:在角的内部靠近角的顶点处画一弧线,写上一个希腊字母,如α,β,γ(或1,2,3)等,记作∠α(或∠1),读作角α(读作角1).6、例1:下列表示∠1正确的是()A.∠AOC B.∠O C.∠AOB D.∠OAC例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①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②周角是由一条射线旋转而成的;③平角是一条直线;④两边成一条直线的角是平角;A.4个B.3个C.2个D.1个6、直线与线段的距离的性质:(1)、过一点有条直线,过两点有条直线;(2)、要在墙上钉一根木条,只要只钉子即可,原因是;(3)、A 、B 、C 三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它们能确定 条直线;(4)工人师傅在用方砖铺地时,常常打两个木桩,把一根线拉紧后系在两木桩上,然后沿着拉紧的线来铺砖,这样砖就铺得整齐,这是根据什么道理?答: (5)两点之间所有连线中, 最短;两点之间的 长度,叫做两点之间的距离。
(6)如图,甲地到乙地的4条路线,其中最近的是 ;这根据的原理是 (7)如图:直线l 两旁有两个村庄,在直线l 上建一个垃圾中转站C ,使C 到A 、B 两村庄的距离的和最短,请在图上画出C的位置,并说明理由;7、角的平分线的定义:从一个角的顶点引出的一条射线,把这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
力与感染力。
三、综合性学习43.根据要求,回答下面的问题。
材料一:旅游的意义在于带着一定的文化理解去解读和体验一座山、一道河流、一个城市、一个国家。
——《旅游天地》材料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暑假期间,某初中生随同家人开启了文化之旅。
他从沈阳出发,途经安徽滁州,登临琅琊山,感受欧阳修醉于山水的情致;再赴杭州西湖,徜徉于白堤柳岸,忆一段白居易勤政爱民的佳话;最后到了武汉的黄鹤楼,登楼游赏,寻觅崔颢在浩渺烟波中眺望故乡的身影。
材料三:红瓦绿树、碧海蓝天,是青岛给人们的第一印象。
金色的沙滩,绝美的欧式建筑,众多的名人故居,闻名天下的青岛啤酒……使青岛更加古朴凝重、清幽典雅。
青岛气候宜人,是海滨旅游的黄金圣地。
(1)结合以上三则材料请你谈谈旅游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结合第三则材料,补全下面的短诗。
古老的渔火把激情的港湾点亮昨夜的波涛托起新一轮太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就是我的青岛【答案】(1)旅游的意义不仅在于欣赏景点的外在之美,更在于理解其文化内涵。
(2)示例:借风的翅膀,驾白云出航【解析】【详解】(1)此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探究。
结合材料中“旅游的意义在于带着一定的文化理解去解读和体验一座山、一道河流、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材料二中通过举例写出了不同的地方的不同感受,材料三通过举例写出了城市特有的文化内涵。
综合这些我们可以得到,旅游的意义不仅在于赏景更在于感受文化内涵。
(2)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材料三中对青岛的描写,展开想象,补充句子即可。
示例:看乘风破浪,听蓝色交响。
44.古人告诫我们:“匹夫不可以不慎取友。
”可见,如何认识和选择朋友,是十分重要的人生课题。
为引导同学们正确交友,你所在的班级正在举行以“有朋自远方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文“这时她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了”可知,本句通过写外婆到豆角地里劳作的行为,不仅写出了她的勤劳,还表现了她对豆角的喜爱之情。
B句赏析示例1:四个“有时”运用排比的修辞方法(运用整齐的句式),写出了外婆到豆角地里劳作的行为,表现了外婆的勤劳及对豆角的喜爱。
示例2:运用“翻翻”“端详”“松松”“勾起”等动词,准确地写出了外婆在豆角地里劳作的行为,表现了外婆的勤劳及对豆角的喜爱。
61.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
解答此类题目,多从文中对人物动作、语言、心理、肖像、神态等描写入手。
第②段“抬头总会看见外婆忙碌的身影。
她小心地穿梭在一人多高的豆角藤蔓里”是对外婆动作上描写,结合下文“我看到了一个农人最原始的模样:辛勤、质朴、坚韧”,从中可以看出外婆勤劳、不怕艰辛的特点;第⑦段“喜欢用手把衣角搓来搓去”“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了”“勾着背,微笑着,“啧啧”地赞叹着”是对外婆动作、神态、语言上的描写,表现了外婆积极乐观的性格特点;第⑨段“她把母亲夹给她的又统统给了我”写了外婆把好的都给“我”,从中可以看出外婆是一个慈祥、疼爱晚辈的人。
62.本题考查对文章标题的理解。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理解文章内容,标题往往具有多层含义,除了表面上意义之外,文章还赋予了它更深刻的内涵,要深入思考结合主旨挖掘出来。
结合文章内容,可以看出以“氤氲豆角香”为题,高度概括了本文的主要故事情节,写作者记忆中弥漫着豆角散发出的最纯粹质朴的香味;理解深层含义,要结合作者的写作意图。
文章最后一段“仿佛看到了在一片广阔的原野上,在一块黝黑的土地上,竹竿上的豆角花开得正旺”“外婆,那个微勾着背的老太太,正微笑着,似与天边温暖的夕阳,融为一体”,表现了作者对外婆的崇敬,对故乡生活的怀念,也暗含着外婆勤劳朴实、乐观坚强的形象一直留在作者的心里,影响着作者的一生。
现代文阅读母爱浓浓柿子香李忠元①晚秋时分,我回到家乡看望年老的父母,正赶上柿子成熟。
母亲知道我爱吃柿子,见我风尘仆仆地归来,就挎上小筐,到园里摘柿子。
②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
36.第②自然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37.你认为下面的链接材料放在上面哪一段最恰当?请阐述理由。
链接材料:白求恩总是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更好的治疗方案,一次,有个伤员腿受了伤,不得不从膝盖附近的地方做断离手术。
以往此类手术都是将断肢体整体切除而这次,白求恩让助手们帮助把残肢上的皮肤和肌肉往上推,然后锯断腿骨。
白求恩一边做,一边解说:“骨头和肌肉不能锯得一般齐,应该比肌肉短些,将来肌肉一收缩,正好把骨头包起来,便于安装假肢。
否则,肌肉包不住骨头,没有办法装假肢,不得不做第二次手术。
既然一次可以成功,就不要再有无谓的第二次、第三次……”(摘自《白求恩传》)【答案】34.②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③赞扬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④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35.①两个“极端”从程度上深刻地体现了白求恩对工作对同志的态度,突出表现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②运用双重否定,加强肯定语气,更加强调了每一个人都为白求恩的精神所感动。
36.表现手法:对比。
作用:将见异思迁、鄙薄技术工作的人的种种表现和白求恩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进行对比,突出论证了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37.放在第③段最恰当。
因为第③段重点强调的是白求恩对技术的精益求精。
材料中所写的内容是白求恩在治疗伤员的过程中寻求更好的手术方案,体现了他对技术的精益求精。
所以放在第③段最恰当。
【解析】【分析】3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
要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抓住文章的主要信息,提取关键语句,整合语言,做出概括回答。
根据第1段的要点归纳,第2段“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七年级上册第4单元知识点
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学习数学中的代数基础知识,包括:一元一次方程、方程的解、方程的应用、代数式的化简和
展开。
一、一元一次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是指只含有一个变量的一次方程,如:2x+3=5。
在解一元一次方程时,可以使用“移项法”或“消元法”。
在移项法中,我们将含有未知数的项集中到等号左侧,将纯数项集中到等号右侧。
在消元法中,我们将含有未知数的项相加或相减,以此消去
其中一个未知数。
二、方程的解
我们通过对方程中未知数的求解,即可得到方程的解。
当方程
不存在解时,我们称这个方程是无解的。
当方程有无数多个解时,我们称这个方程是恒等式。
三、方程的应用
方程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各个领域中都扮演着重要的
角色。
例如,在商业中,我们可以使用方程求出成本、销售和利
润之间的关系;在天文学中,我们可以使用方程描述行星的轨道
等等。
四、代数式的化简和展开
化简代数式指的是将代数式按照规则进行合并,减少重复项,
将简便的形式呈现出来。
展开代数式则是相反的过程,即将代数
式进行乘法运算,并将其化简到标准形式。
总之,代数基础知识在数学的学习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只有当我们掌握了这些基础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高等数学知识。
在学习这些知识时,我们应该密切关注细节,注重思考,多加练习,以此提高自己的数学水平。
七年级上四单元知识点
七年级上学期的第四单元主要涵盖了初中历史的起源与发展、
父母的家庭教育、初中数学的运算等关键知识点。
下面我们将逐
一讲解这些知识点,并且给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供同学们参考。
初中历史的起源与发展
历史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一门学科,其起源可以追溯到
早期的人类文明时期。
在这个单元中,我们需要掌握汉字的起源、书写的发展、文字记载历史发展的重要性等方面的知识。
此外,
我们还需要了解一些中国历史名词的含义,例如:夏商周、封建
社会、战国时期等。
父母的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指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对子女进行的教育。
父母是子
女最重要的启蒙老师,他们的个人品质、家庭理念、家庭环境等
都会对子女产生很大的影响。
在这个单元中,我们需要掌握什么
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优秀家庭教育的案例等方
面的知识。
初中数学的运算
初中数学的运算是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包括整数的加减
乘除、分数的加减乘除、小数的加减乘除等。
在这个单元中,我
们需要掌握基本的运算方法、应用题的解题技巧等知识。
此外,
我们还需要注意数学符号的使用、数据的精确性、解题的步骤等
方面的问题。
以上是七年级上学期的第四单元的关键知识点,这些知识点涉
及到了历史、家庭教育、数学等多个学科,对同学们的综合素质、语文表达能力、计算能力等都提出了要求。
建议同学们在日常学
习中着重关注这些知识点,多做类似的习题,逐渐掌握和提高自
己的学习能力。
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OA 是北偏东30°方向的一条射线,若∠AOB =90°,则OB 的方位角是( )A .北偏西30°B .北偏西60°C .北偏东30°D .北偏东60°2.已知线段AB 、CD ,<AB CD ,如果将AB 移动到CD 的位置,使点A 与点C 重合,AB 与CD 叠合,这时点B 的位置必定是( ) A .点B 在线段CD 上(C 、D 之间) B .点B 与点D 重合C .点B 在线段CD 的延长线上 D .点B 在线段DC 的延长线上3.将一张圆形纸片对折后再对折,得到下图,然后沿着图中的虚线剪开,得到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展开的平面图形是( )A .AB .BC .CD .D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若直棱柱的底面边长都相等,则它的各个侧面面积相等B .n 棱柱有n 个面,n 个顶点C .长方体,正方体都是四棱柱D .三棱柱的底面是三角形5.点 A 、B 、C 在同一条数轴上,其中点 A 、B 表示的数分别为﹣3、1,若 BC =2,则 AC 等于( ) A .3B .2C .3 或 5D .2 或 66.如图,点O 在直线AB 上,射线OC ,OD 在直线AB 的同侧,∠AOD =40°,∠BOC =50°,OM ,ON 分别平分∠BOC 和∠AOD ,则∠MON 的度数为( )A .135°B .140°C .152°D .45°7.如图,90AOB ∠=︒,AOC ∠为AOB ∠外的一个锐角,且40AOC ∠=︒,射线OM 平分BOC ∠,ON 平分AOC ∠,则MON ∠的度数为( ).A .45︒B .65︒C .50︒D .25︒8.α∠与β∠的度数分别是219m -和77m -,且α∠与β∠都是γ∠的补角,那么α∠与β∠的关系是( ). A .不互余且不相等 B .不互余但相等 C .互为余角但不相等D .互为余角且相等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射线PA 和射线AP 是同一条射线 B .射线OA 的长度是3cm C .直线,AB CD 相交于点 P D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10.若∠A=20°18′,∠B=20°15″,∠C=20.25°,则有( )A .∠A >∠B >∠CB .∠B >∠A >∠CC .∠A >∠C >∠BD .∠C >∠A >∠B11.对于线段的中点,有以下几种说法:①若AM=MB ,则M 是AB 的中点;②若AM=MB=12AB ,则M 是AB 的中点;③若AM=12AB ,则M 是AB 的中点;④若A ,M ,B 在一条直线上,且AM=MB ,则M 是AB 的中点.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④ B .②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12.已知线段AB =6cm ,反向延长线段AB 到C ,使BC =83AB ,D 是BC 的中点,则线段AD 的长为____cm A .2 B .3 C .5 D .6 13.用一个平面去截正方体,所得截面是三角形,留下较大的几何体一定有( ) A .7个面B .15条棱C .7个顶点D .10个顶点14.下列图形中,是圆锥的表面展开图的是( )A .B .C .D .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 B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C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D .过平面上的任意三点,一定能作三条直线二、填空题16.线段AB =12cm ,点C 在线段AB 上,且AC =13BC ,M 为BC 的中点,则AM 的长为_______cm.17.如图,能用O ,A ,B ,C 中的两个字母表示的不同射线有____条.18.从起始站A 市坐火车到终点站G 市中途共停靠5次,各站点到A 市距离如下: 站点B C D E F G 到A 市距离(千米)4458051135149518252270若火车车票的价格由路程决定,则沿途总共有不同的票价____种.19.已知点、、A B C 都在直线l 上,13BC AB =,D E 、分别为AC BC 、中点,直线l 上所有线段的长度之和为19,则AC =__________.20.在直线AB 上,点A 与点B 的距离是8cm ,点C 与点A 的距离是2cm ,点D 是线段AB 的中点,则线段CD 的长为________.21.要整齐地栽一行树,只要确定了两端的树坑的位置,就能确定这一行树坑所在的直线,这里用到的数学知识是_________.22.如图,若AOB ∠是直角,OM 平分AOC ∠,ON 平分COB ∠,则MON ∠=________.23.如图所示,填空:(1)AOB AOC ∠=∠+_________;(2)COB CO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OB COD AOD ∠+∠-∠=_________.24.用一个平面截三棱柱,最多可以截得________边形;用一个平面截四棱柱,最多可以截得________边形;用一个平面截五棱柱,最多可以截得________边形.试根据以上结论,猜测用一个平面去截n 棱柱,最多可以截得________边形.25.把命题“等角的余角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______命题(填“真”或“假”)26.一个几何体,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如图所示.拼成这个几何体的小正方体的个数为______.三、解答题27.线段12cm AB =点C 在线段AB 上,点D ,E 分别是AC 和BC 的中点. (1)若点C 恰好是AB 中点,求DE 的长; (2)若4cm AC =,求DE 的长;(3)若点C 为线段AB 上的一个动点(点C 不与A ,B 重合),求DE 的长. 28.如图,平面上有四个点A ,B ,C ,D .(1)根据下列语句画图: ①射线BA ;②直线AD ,BC 相交于点E ;③延长DC 至F (虚线),使CF=BC ,连接EF (虚线). (2)图中以E 为顶点的角中,小于平角的角共有__________个.29.如图,以直线AB 上一点O 为端点作射线OC ,使80BOC ∠=︒,将一个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顶点放在点O 处(注:90DOE ∠=︒)()1如图①,若直角三角板DOE 的一边OD 放在射线OB 上,则COE ∠= .()2如图②,将直角三角板DOE 绕点O 逆时针方向转动到某个位置,若OC 恰好平分∠BOE ,求COD ∠的度数;()3如图③,将直角三角板DOE 绕点O 转动,如果OD 始终在BOC ∠的内部,试猜想BOD ∠与COE ∠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0.如图,已知40AOB ∠=︒,3BOC AOB ∠=∠,OD 平分AOC ∠,求BOD ∠的度数.。
课题《第四单元期末复习》课型复习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复习(1课时)课前准备:1、阅读“助学”【语言运用】了解“语文小词典”内容。
2、落实基础知识点(字词,文学常识)3、熟读课文,了解理解课文内容。
相关课程标准:“能熟练使用字典、词典。
”“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的知识和文化知识。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对课文的内容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能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
”复习目标:1、了解寓言、民间故事的特点。
2、理解寓言、民间故事中寄寓的道理,并从中受到启迪,指导自己的生活。
3、品味善恶,做诚实善良的人。
复习重点:1、寓言、民间故事的特点。
2、理解寓言和民间故事所寄寓的道理。
评价任务:自主复习、合作明确、拓展练习教学流程:一、明确复习目标。
二、夯实基础A、文学常识(温馨提示只有用心复习,基础才能打牢)1.《<农夫和蛇>两则》的体裁是,选自古希腊寓言作家的。
《农夫和蛇》(诗)的作者是,国寓言作家,他与(国)的,(国)的并称为世界著名三大寓言作家。
(寓言;伊索;《伊索寓言》。
克雷洛夫;俄国;古希腊;伊索;法国;拉封丹。
)2.《渔夫的故事》选自,它又名,是一部集,是世界著名的文学作品之一。
(《一千零一夜》;《天方夜谭》;阿拉伯民间故事。
)3.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它是把寄寓在中,以此来达到、、、等目的。
文章主人公可以是,也可以是。
(意味深长的道理;比喻性的故事;讽喻、讽刺、借此喻彼;人;动物或非生物。
)B、生字词掌握1.加点字注音、给拼音写汉字。
冻僵.()怜mǐn()后huàn无穷()弥.漫()巍.峨()中.箭()作yī()厌恶.()2.成语理解乔装打扮:仙风道骨:张牙舞爪:忘恩负义:恩将仇报:来龙去脉:(学生查字典自主完成)C、《渔夫的故事》告诉我们。
部编七年级语文(上)第四单元知识点整理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复要点第四单元知识点梳理13.《纪念白求恩》1.XXX(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原作XXX,后改XXX),笔名子任。
湖南湘潭人。
中国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军事家和诗人,XXX、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XXX思想的主要创立者。
2.相关背景XXX,全名XXX(1890年3月3日~1939年11月12日),加拿大员,国际主义战士,著名胸外科医师。
1890年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格雷文赫斯特镇,1935年加入XXX,1938年来到中国参与抗日革命,1939年因病逝世。
3.主要内容本文概述了XXX帮助中国人民进行抗日战争的经历,表达了对XXX同志逝世的深切悼念之情,高度赞扬了XXX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和对技术精益求精的共产主义精神,并号召全党向XXX同志研究。
4.中心句每段中心句:第一段:“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员都要研究这种精神。
”第二段:“XXX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第三段:“XXX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
”第四段:“我们大家要研究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5.分段及XXX全文四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四个部分,每一部分的要点是:第一部分:赞扬XXX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
第二部分:赞扬XXX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第三部分:赞扬自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第四部分:号召全党研究XXX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14.《植树的牧羊人》XXX(1895—1970),法国著名作家、电影编剧。
多部作品获奖,部分作品被搬上银幕,被认为是法国20世纪最著名的作家之一。
他的作品风格多样,多半以他的家乡和周边地区——阿尔卑斯山和普罗旺斯地区为背景。
七年级上学期第四单元复习(一)阅读《空城计》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①却说司马懿前军哨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皆不敢进,急报与司马懿。
懿笑而不信。
遂止住三军,自飞马远远望之。
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
左有一童子,手捧宝剑;右有一童子,手执麝尾。
城门内外,有二十余百姓,低头洒扫,旁若无人。
②懿看毕大疑,便到中军,教后军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望北山路而退。
次子司马昭曰:“莫非诸葛亮无军,故作此态?父亲何故便退兵?”懿曰:“亮终生慎重,不曾弄险。
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
我兵若进,中其计也。
汝辈岂知?宜速退。
”③因此两路兵尽皆退去。
孔明见魏军远去,抚掌而笑。
众官无不骇然,乃问孔明曰:“司马懿乃魏之名将,今统十五万精兵到此,见了丞相,便速退去,何也?”孔明曰:“此人料吾生平慎重,必不弄险;见如此模样,疑有伏兵,因此退去。
吾非行险,盖因不得已而用之。
此人必引军投山北小路去也。
吾已令兴、苞二人在彼等候。
”④众皆惊服曰:“丞相之机,神鬼莫测。
若某等之见,必弃城而走矣。
”孔明曰:“吾兵止有二千五百,若弃城而走,必不能远遁。
得不为司马懿所擒乎?”言讫,拍手大笑,曰:“吾若为司马懿,必不便退也。
”1、说明加点词语:弃城而走.:言讫.:2、所引部分可分为两层,请概括层意。
第一层(①—②)。
第二层(③—④)。
3、文中三次写到诸葛亮的“笑”,请把他们找出来,并结合前后文的文意,分析诸葛亮三次“笑”的不同的内涵。
答:。
4、面对一座空城,司马懿先是不信,继而大疑,在其次子司马昭指出:“莫非诸葛亮无军,故作此态?”时,司马懿是如何回答的?用自己的话概括。
答:。
5、文中多处运用对比刻划人物性格,试概括出一处,并体会其作用。
答:。
6、文中写到众官司的“尽皆失色”、“无不骇然”、“惊服”,如此写有什么好处?你来说说看。
答:。
7、有官兵说,大敌当前,孔明当“弃城而走”,请你用孔明的话回答不如此的缘故。
答:。
8、用司马懿语言中的一个词评判一下孔明。
混水之政权分仪与民北方民族大大放光#的书■江南地区的第4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学习目标】1. 通过梳理结构,系统的掌握第4单元的基础知识。
2. 通过巩固练习提高解题能力。
【学习重点】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及影响;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成就。
【梳理知识,构建系统】:[官渡之版;200年,肖操以少胜多,大败衰绍,奥定了统-北方的M 础赤壁之俄£08年,为刘朕军以少胜多,大败铮操.为-:国期立局面的形成臭定了基础-:同新立{二国哺立的形成: |%220年甫不,丽, ________________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鼠221虹刘备,成剧---------------------- |吴,222年.孙权,丽西皆建立:266年,诃马炎,洛阳切土工曲•内皆统一全国【280年,灭吴.结束了分裂的局而 西晋的兴亡和内迁的各族西骨衰亡『心之乱,槌比年,被仰奴所火I 少数民族内迁;东汉末年以来,匈奴、鲜卑、用、氐、羌等向内地迁移 冻晋建、/:317年择]马祥,建康]前秦建立及统一北方:4世纪后期,氐族人理立的前秦.统一了黄河流域 [涅水之版:383年,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泰 !南朝:宋、齐、梁、陈(原因:自然条件优越;北民南迁,社会相对安定,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 '江南地区的开发J 表现:农业、手工业 ! |成义,开发了江南地区,为我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奕定了基础 北魏的建立及统•:鲜卑ft.439年,统一黄河江城 孝文帝迁都:从平城迁到洛用 (背景「北方出现r 民族大融合的趋势 目的: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学习汉族先进的文化 内容:推行一系列汉化改策 ,作用;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北乳北魏,东凯和西魏.北齐和北周,粗冲之和圆用率:利用并发展“割圆术”,将圆周率数值捋确到小数欢后第7位 顶思佩和《齐民要术 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I 袖口出,”侦/儿郦道元和《水经注》:综合性的地理学专著承上启下的魏册北朝文必储,愤之被柏“书圣挪表作《兰亭舵 绘Hh 顾恺之,代表作(女史钱图N 洛神赋图〉 辉煌的石窟艺术:云冈石血、龙门石扁【诊断评价】:江南之为国盛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