肘关节手术后连续臂丛神经阻滞镇痛对早期功能锻炼影响的护理观察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5
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对肩关节镜手术患者术后快速康复的影响【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对肩关节镜手术患者术后快速康复的影响。
首先介绍了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的原理和肩关节镜手术的术后恢复过程。
接着分析了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在肩关节镜手术中的应用,并讨论了术后快速康复的影响。
根据临床研究结果指出,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有助于患者术后快速康复。
进一步研究和临床应用的建议包括加强技术培训和开展更多样本量的临床试验。
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可有效提高肩关节镜手术患者的术后恢复速度,为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指导和参考。
【关键词】关键词: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肩关节镜手术、术后快速康复、临床研究、原理、影响、研究意义、康复过程、临床应用、总结。
1. 引言1.1 背景介绍肩关节镜手术是一种常见的肩关节手术,用于治疗肩部问题和损伤。
这种手术通常需要较长的恢复时间,而术后的不适可能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寻找一种能够帮助患者快速康复的方法就变得尤为重要。
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是一种通过超声技术准确地定位并阻断神经信号传导的方法。
它在肩关节镜手术中被广泛应用,可以有效减轻手术后的疼痛和不适,帮助患者更快地康复。
通过阻断臂丛神经,可以减少手术后的疼痛感和肌肉痉挛,有助于患者更快地进行康复训练和恢复活动。
在本研究中,我们将探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对肩关节镜手术患者术后快速康复的影响。
通过对该方法的原理、应用及临床研究结果进行分析,我们希望能够证实其在肩关节镜手术中的有效性,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多的依据和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探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对肩关节镜手术患者术后快速康复的影响。
通过研究,我们旨在验证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在肩关节镜手术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一步了解其在术后康复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和临床效果。
我们希望通过本研究的结果,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科学的手术管理策略,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和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患者的满意度和生活质量。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发生毒性反应的预防与急救护理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将局部麻药注入臂丛神经干周围使其所支配的区域产生神经传导阻滞的麻醉方法称为臂丛神经组织麻醉。
是临床常用的麻醉方法之一。
应用于上肢手术中,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是将局麻药注入臂丛神经干周围使其所支配的区域产生神经传导阻滞的麻醉方法.如果穿刺时穿刺针误入动脉致局麻药直接注入动脉内则可出现局麻药中毒反应,轻者出现头晕、头疼、耳鸣、胸闷,继而出现紧张、烦躁不安等精神变化,重者出现呼吸、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牙关紧闭、抽搐等症状。
我科2018年7月发生1例在臂丛麻醉穿刺过程中出现的局麻药中毒反应,因抢救及时未发生严重并发症。
關键词:臂丛神经阻滞麻醉;预防;护理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病人为成年男性,术前诊断为桡尺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行桡尺骨骨折内固定装置取出术。
术者入手术室后,立即开通静脉通道后采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麻醉后病人表现兴奋不合作、面肌痉挛,出现了言语不清、针刺部位皮肤周围发红、肌肉抽搐、牙关紧闭、口唇发绀、意识散失、血氧饱和度下降、心率增快、惊厥发作等局麻药中毒症状。
1.2抢救方法:发现症状后迅速开放气道,给予面罩加压吸氧,严密监护各项生命体征,惊厥发作给予镇静药,维持呼吸功能,保持呼吸道通畅。
1.3预防护理:巡回护士进行术前访视,了解病人的相关信息以及所有的病史,同时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解答患者的疑问,介绍手术和麻醉相关内容尽可能消除对手术和麻醉的恐惧心理,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制定手术中的重点观察内容。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巡回护士要对手术室常备各种抢救药品及设备进行严格的检查和核对无误,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巡回护士要热情耐心地接待患者,在做手术准备的同时要将有关手术的每一项操作主动和蔼的向患者做好解释,消除患者的焦虑心理。
麻醉开始前,向患者仔细讲解麻药的相关毒副作用患者发现不良反应后应立即停止用药,维持呼吸和循环在最短的时间进入抢救程序。
连续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用于小儿手外科术后镇痛效果观察王鑫;林晓峰;孙岸灵【摘要】目的:探讨在小儿手外科手术中应用连续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对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小儿手外科患儿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两组患儿麻醉方式均选择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术后对照组采用一次性电子镇痛泵进行自控静脉镇痛(芬太尼10 μg·kg-1·d-1+生理盐水100 ml),观察组采用一次性电子镇痛泵进行连续自控臂丛镇痛(0.2%罗哌卡因150 ml+芬太尼1 μg/ml),比较分析两组术后48 h内各时间段疼痛程度、镇痛泵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48 h内各时间段VAS疼痛评分、镇痛泵按压次数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应用于小儿手外科手术中镇痛效果好、术后不良反应少.【期刊名称】《华夏医学》【年(卷),期】2017(030)006【总页数】4页(P51-54)【关键词】小儿手外科;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镇痛效果【作者】王鑫;林晓峰;孙岸灵【作者单位】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疼痛科,广东惠州 516001;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疼痛科,广东惠州 516001;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疼痛科,广东惠州 516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6外周神经阻滞(PNB)是指根据神经分布对局部区域实施麻醉,直接阻断局部疼痛上传中枢,具有区域镇痛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等优点,能有效规避全身麻醉诱导对患者生理状况产生影响的风险[1-2]。
连续腋路臂丛神经阻滞为手外科手术常用麻醉方法,相对全身麻醉具有麻醉针对性强的特点,能显著减少全身麻醉用药量,降低麻醉引起相关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麻醉质量和安全性[3]。
为探究连续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在小儿手外科手术中的术后镇痛效果,笔者选取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小儿手外科患儿70例分组进行对比研究。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发生毒性反应的预防与急救护理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是一种常见的麻醉方法,用于手、前臂或上臂手术。
虽然这种麻醉
方法安全性高,但仍有可能发生毒性反应,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致命毒性反应。
因此,预防和及时处理这些反应至关重要。
预防措施:
1.遵循麻醉药物使用剂量和方式的安全标准。
2.在实施该麻醉之前对患者的健康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完善病史、过敏史、普通药物、特殊用药的记录。
3.患者在接受该麻醉前,应该空腹,在术前3-4小时内禁食水和食物。
4.从静脉注射镇静药或局部麻醉药开始,逐步进入需要的麻醉水平。
5.注射麻醉药时,细心观察患者瞳孔扩张的情况。
6.确保患者在完成手术后逐步复苏过程。
7.如果患者有药物过敏史,可以采用其他麻醉方法,但其毒性反应的预防仍要注意。
急救护理:
中枢神经系统或心血管系统的毒性反应如有出现,必须及时进行急救措施,以避免严
重后果。
1、中枢神经系统的毒性反应
如意识水平降低、四肢抽搐、肌肉痉挛等症状,请立刻肢体活动,将患者头部稍稍侧向,吸入氧气,尽快解除镇静、麻醉药物的作用。
如心跳加速、血压降低、心律失常等症状,请立刻将患者体位维持在水平卧位,使患
者充分吸氧,心肺复苏,并注射适量的肾上腺素和灌注液,以快速恢复血液循环。
在急救过程中,医生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症状,有效地纠正并缓解症状。
如
果需要,应及时送往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对肩关节镜手术患者术后快速康复的影响1. 引言1.1 研究背景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在肩关节镜手术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其通过精准的超声引导,将局部麻醉药物注入到臂丛神经周围区域,达到阻滞臂丛神经的目的,从而减轻患者在手术后期的疼痛感。
目前对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在肩关节镜手术中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还存在一定的争议和不足。
本研究旨在探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对肩关节镜手术患者的术后快速康复的影响,为提高手术疗效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提供更具有科学依据的指导。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对肩关节镜手术患者术后快速康复的影响。
通过对手术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我们希望可以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促进患者康复速度,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当前肩关节镜手术常见并发症较多,患者术后疼痛控制和康复速度也存在一定困难,因此有必要探讨如何通过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来改善患者的术后情况。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合分析和临床实践的数据收集,深入研究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在肩关节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多依据和指导,进一步促进患者术后的快速康复。
希望通过本研究的开展,能够为肩关节镜手术患者的术后管理提供更有效的方法和策略,为临床实践带来实际的临床价值和意义。
2. 正文2.1 肩关节镜手术的常见术后并发症肩关节镜手术是一种常见的肩部手术,用于治疗肩关节内部损伤或疾病。
尽管这种手术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疼痛和改善功能,但术后仍然存在一些常见的并发症,包括但不限于:1. 感染:手术会打开皮肤和软组织,增加了感染的风险。
患者应严格按照医嘱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2. 出血:手术过程中可能发生出血,导致术后肿胀和疼痛。
较严重的出血可能需要进行再次手术或输血。
3. 疝气:由于手术会干扰肩关节周围的组织结构,可能导致膈肌脱垂,引起疝气症状。
4. 神经损伤:在手术过程中,周围神经可能受到损伤,造成术后麻痹、感觉异常或运动障碍。
臂丛神经手术后注意什么臂丛神经手术是一种主要用于治疗臂丛神经损伤或疼痛的手术。
手术后,患者需要密切关注和注意一些事项,以加快康复进程并确保手术的成功。
以下是手术后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1. 保护手臂:手术后的手臂处于愈合阶段,需要避免任何对手臂的刺激和压力。
患者应避免举重、拉扯或做过于剧烈的活动,以免对手臂造成额外的伤害。
2. 注意伤口护理:手术后,患者应注意保持手术伤口清洁和干燥,以避免感染的发生。
医生通常会建议定期更换敷料,并指导患者正确清洁伤口的方法。
如果出现伤口红肿、渗液或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3. 控制疼痛:手术后可能会伴随着一定的疼痛和不适感。
患者可以按照医生的建议服用止痛药,以缓解疼痛。
同时,冰敷也是一个有效的方法,可以帮助减轻肿胀和疼痛。
4. 遵守康复计划:康复对于手术后的恢复非常重要。
患者应遵守医生和康复师的康复计划,包括指导的拉伸、运动和物理治疗等。
这些活动可以帮助恢复手臂的功能和力量,并提高其活动范围。
5. 避免受力活动:在手术后的一段时间内,患者需要避免进行受力活动,尤其是超过手臂负荷能力的活动。
这有助于防止手术区域重新受伤,并给予手臂充分的休息和康复时间。
6. 注意饮食和营养:良好的饮食和营养对于康复是至关重要的。
患者应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这些营养物质有助于加快伤口愈合和促进组织修复。
7. 遵循医嘱:术后的康复过程需要医生和康复师的指导和监督。
患者应密切遵循医嘱,包括定期复诊、按时服药和进行必要的检查。
这有助于医生及时发现并处理康复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8. 管理压力和情绪:手术后的康复过程可能不是一帆风顺,患者可能会面临一些压力和情绪上的困扰。
保持积极的心态、与家人和朋友的沟通、寻求专业的心理支持都是帮助应对压力和情绪的有效方法。
9. 避免吸烟和饮酒:吸烟和饮酒会对愈合和康复产生负面影响。
患者应避免吸烟和饮酒,并尽量避免与吸烟者和饮酒者接触,以免干扰愈合进程。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年2月第6卷第5期DOI :10.19347/ki.2096-1413.202105037作者简介:孔欣(1985-),女,汉族,陕西咸阳人,主治医师,学士。
研究方向:临床麻醉。
*通讯作者:陆星,E -mail :sea860306@.Effects of ultrasound-guided indwelling catheter after brachial plexus blockon postoperative analgesia and functional exerciseofpatients withelbow fractureKONG Xin 1,LU Xing 2*(1.Jingyang County Hospital,Xianyang 713700;2.Gaoling District Hospital,Xi'an 71030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ultrasound -guided indwelling catheter after brachial plexus block on postoperative analgesia and functional exerciseof patients with elbow fracture.Methods A total of 60patients with elbow fracture after brachial plexus block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study group,with 30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postoperative indwelling catheter guided by peripheral nerve stimulator,while the study group was guided by ultrasound.The clinical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 The times of catheterization,operation time,incidence of drug leakage,auxiliary analgesia rate,dosage of ropivacaine,recovery time of motor block time,postoperative recovery time and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At 1,6,24and 48h after operation,the VAS score in the study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At 24,48and 72h after operation,the Broberg and Morrey score in the study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i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Conclusion Theultrasound-guided indwelling catheter after brachial plexus block applied inelbow fracture has significant effect,it can improve the analgesic effect and is conducive to postoperative functional exercise of patients.KEYWORDS:ultrasound-guided;brachial plexus block;analgesia;functional exercise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术后留置导管对肘关节骨折患者术后镇痛及功能锻炼的影响孔欣1,陆星2*(1.泾阳县医院,陕西咸阳,713700;2.西安市高陵区医院,陕西西安,710300)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术后留置导管对肘关节骨折患者术后镇痛及功能锻炼的影响。
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对肩关节镜手术患者术后快速康复的影响肩关节镜手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肩关节疾病的方法,术后的康复过程对于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而且,术后疼痛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手术后出现的疼痛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会影响术后的恢复和康复过程。
使用超声引导下的臂丛神经阻滞技术可能对肩关节镜手术患者的术后快速康复产生积极影响。
本文将探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对肩关节镜手术患者术后快速康复的影响。
我们来了解一下超声引导下的臂丛神经阻滞技术。
臂丛神经阻滞是通过向神经周围注射局部麻醉药物来阻断神经传导,从而达到止痛的目的。
而超声引导下的臂丛神经阻滞技术则是通过超声影像引导下精确定位臂丛神经,然后进行局部麻醉的技术。
这种技术具有定位准确、创伤小、效果可靠等优点,因此在临床应用中受到广泛关注。
对于肩关节镜手术患者来说,术后疼痛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传统的疼痛管理方式包括口服镇痛药物和静脉输注镇痛药物等,但这些方法往往存在着药物副作用大、效果不稳定等问题。
而超声引导下的臂丛神经阻滞技术可以通过直接作用于神经末梢,减少疼痛传导,从而达到快速缓解术后疼痛的目的。
这种技术还可以减少药物的使用量,避免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和康复。
超声引导下的臂丛神经阻滞技术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肩关节镜手术后,由于术区疼痛和肌肉紧张等原因,患者往往存在着肩关节周围肌肉的功能障碍。
而超声引导下的臂丛神经阻滞技术可以有效缓解术后疼痛和肌肉紧张,有助于恢复肩关节周围肌肉的功能,降低患者出现肩周炎、肌腱炎等并发症的风险,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超声引导下的臂丛神经阻滞技术还可能对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产生积极影响。
肩关节镜手术后,患者因为术后疼痛和功能障碍常常需要长期卧床休息,导致生活质量下降。
而通过减轻术后疼痛和促进肌肉功能恢复,超声引导下的臂丛神经阻滞技术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患者对术后康复的抵触情绪,有利于患者早日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发生毒性反应的预防与急救护理1. 引言1.1 介绍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发生毒性反应的现象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是一种常见的局部麻醉技术,常用于上肢手术和疼痛管理。
即使在经验丰富的医务人员操作下,毒性反应仍然是不可避免的并发症之一。
毒性反应是指在局部麻醉药剂经血管吸收后,在血液中达到一定浓度并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产生毒性效应的过程。
这些毒性反应可能会给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带来严重危害。
毒性反应的主要表现包括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神经兴奋和心血管系统异常。
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的表现可以包括恍惚、呼吸困难甚至呼吸停止;神经兴奋则表现为痉挛、抽搐和意识丧失;心血管系统异常则可以导致心动过速、心律失常甚至心跳骤停。
这些症状一旦发生,需要立即识别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才能避免进一步恶化。
对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发生毒性反应的现象有着清晰的认识和了解,对医务人员和患者来说都至关重要。
1.2 阐述毒性反应对患者的危害毒性反应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对患者的危害不容忽视。
毒性反应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呼吸抑制、心律失常、血压下降等严重并发症,甚至有可能危及患者生命。
在发生毒性反应时,患者常常会出现意识障碍、呼吸困难、心跳加快、皮肤发绀等症状,需要医护人员迅速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
毒性反应对患者的危害不仅体现在生命安全方面,还可能对患者的长期健康造成影响。
毒性反应可能导致患者出现神经损伤、肌肉痉挛、感觉异常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进程。
及时预防和有效处理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毒性反应,对患者的健康至关重要。
只有充分认识到毒性反应的危害性,医护人员才能更加重视预防和处理毒性反应的工作,最大限度地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2. 正文2.1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常见毒性反应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是一种常见的麻醉方式,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引发一些毒性反应。
常见的毒性反应包括局部麻醉药的毒性作用、神经损伤、过敏反应等。
局部麻醉药的毒性作用主要表现为局部感觉异常、肌肉无力、呼吸抑制等症状。
肘关节手术后连续臂丛神经阻滞镇痛对早期功能锻炼影响的护
理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肘关节手术后连续臂丛神经阻滞镇痛对功能锻炼的影响及满意度调查。
方法:选择肘关节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
实验组采用连续臂丛神经阻滞镇痛(pcra),对照组采用静脉自控镇痛(pcia),疼痛评分采用静态视觉模拟评分法(vsar)和动态视觉模拟评分法(vsam)分别观察患者拔泵前后的疼痛变化及肘关节主动和被动屈伸活动度。
结果:实验组术后3天拔除pcra,对照组术后3天拔出pcia;拔泵前后患者疼痛度及肘关节主动活动度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肘关节手术后功能锻炼肘关节疼痛明显,连续臂丛神经阻滞镇痛对活动后疼痛有明显的优势,有助于术后早期主被动功能锻炼,患者的满意度高。
关键词:肘关节连续臂丛神经阻滞镇痛功能锻炼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316-02
肘关节手术以术后48小时内应急反应最为明显,疼痛也最为严重[1],严重影响了术后的患者肘关节的功能锻练,患者满意率低,而术后早期的功能锻炼恰恰又是预防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措施之一。
有报道称,早期功能锻炼就可获得良好的预后[2,3]。
我科室术后应用pcra和pcia两种术后镇痛方法相互对比,发现pcra具有明
显优势,患者满意度高,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2011年4月-2012年8月上肢肘关节手术80例,其中男44例,女36例,恐怖三联征14例,尺骨鹰嘴骨折18例,右肘创伤性关节炎15例,肱骨远端骨折25例,桡骨头骨折8例。
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实验组采用pcra,对照组采用pcia。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病种差异经统计学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
手术后实验组镇痛药为1%罗派卡因30ml+芬太尼0.5mg+0.9%生理盐水至150ml;对照组镇痛药为芬太尼1.2mg+
氯胺酮100mg+0.9%生理盐水至150ml。
两组输注量均为5ml/小时,锁定时间为15分钟,实验组和对照组均为持续镇痛至术后第3天。
1.2.2护理措施。
①两组病人均采用术前主管护士第一时间向患者进行术前宣教、介绍手术相关知识鼓励患者增进信心、遵医嘱做好术前准备工作;提供安静舒适的病房环境;及时了解病人的需求及心理变化进行有效的干预;②术后指导患者家属学会使用镇痛泵,防止管道受压、折叠;对于pica使用的静脉留置针,若有堵塞立即予以更换,建立新的静脉通道;③观察敷料处有无感染现象,无菌操作,指导患者保持穿刺部位的清洁,干燥;④术后第二天遵医嘱开始对患肘关节进行主被动屈伸锻炼,功能锻炼后及时冰敷;常规中药治疗及中医康复治疗,中频脉冲电疗,自制三黄水外敷,
电针等治疗。
1.2.3评价方法。
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第1、2、3、4、5、6、7天及拔泵前后患肘关节主被动功能锻炼情况,疼痛评分采用静态视觉模拟评分法(vsar)和动态(让患者屈伸肘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sam)。
0分为无痛,5分为差,10分为剧痛。
自制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满意度。
1.2.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术后vsar及vsam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肘关节主被动活动情况实验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实验组病人满意度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见表2。
wiegel[4]等报道连续外周神经阻滞穿刺点感染的发生率,为0.6%、局部感染发生率为0.2%。
本组研究中2组均为发生穿刺部位的感染,关键在于无菌操作及术后的护理指导干预。
3讨论
在关节损伤中最易发生关节僵硬的是肘关节,据相关文献报道[5]有10%-15%的患者肘关节发生损伤后会出现活动障碍和关节僵硬。
而损伤后的制动修复时间的长短又与肘关节发生僵硬的几率成正比,如果制动时间超过两周,即会导致肘部僵硬。
早期功能锻炼就可获得良好的预后。
术后患者疼痛剧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早
期功能锻炼,采用适宜的镇痛方式可以增强患者的舒适度,有利于功能锻炼的有效性。
在本研究中实验组采用连续臂丛神经阻滞镇痛,其镇痛效果明显优于静脉自控镇痛组,肘关节屈伸活动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患者的满意率高。
综上所述,采用肘关节手术后连续臂丛神经阻滞镇痛,在采取相同的治疗护理措施的情况下,术后镇痛效果好,有利于功能锻炼的有效性,患者的满意率高
参考文献
[1]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鉴.现代麻醉学[m].3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05-1057
[2]蒋协远,张力丹,公茂琪,等.单纯肘关节后脱位需要严格制动吗?中华外科杂志,2000,38:736-738
[3]张力丹,刘兴华,蒋协远,等。
制动结合早期功能锻炼治疗桡骨头边缘骨折的疗效分析。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0,12:919-921 [4]wiegel m,gottschaldt u, hennebach plocation and adverse effects associaed with continuous peripheral nerve blocks in orthopedic patiebts [j].anesth analg ,2007,104(6):1578-1582
[5]ringd, hotchkiss rn, et la. hinged elbow external fixation for severe elbow contracture. j bone joint surg am,2005,87:1293-1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