臂丛神经损伤的护理
- 格式:ppt
- 大小:11.25 MB
- 文档页数:5
臂丛神经损伤护理常规【定义】臂丛神经又称神经痛性肌萎缩,病因未明,可能与感染、变态反应等有关。
主要表现以肩胛带肌为主的疼痛、无力和肌萎缩。
发病急,预后好。
颈椎骨关节病引起的臂丛损害不包括在内。
【病因】引起臂丛损伤的最常见病因及病理机制是牵拉性损伤。
成人臂丛损伤大多数(约80%)继发于摩托车或汽车车祸。
如摩托车与汽车相撞、摩托车撞击路边障碍物或大树驾驶员受伤倒地,头肩部撞击障碍物或地面,使头肩部呈分离趋势,臂丛神经受到牵拉过度性损伤,轻者神经震荡、暂时性功能障碍重者神经轴突断裂、神经根干部断裂,最重者可引起5个神经根自脊髓发出处断裂,似“拔萝卜”样撕脱,完全丧失功能。
【临床表现】1、开放性臂丛损伤。
2、闭合(牵拉)性臂丛损伤。
1.1、锁骨上臂丛损伤:①神经节以上臂丛损伤(节前损伤);②神经节以下臂丛损伤(节后损伤)°1.2、锁骨下臂丛损伤。
3.放射性臂丛损伤。
4.产瘫。
【辅助检查】1、神经电生理检查肌电图(EMG)及神经传导速度(NCV)2、影像学检查臂丛根性撕脱伤时,CTM(脊髓造影加计算机断层扫描)【处理原则】对常见的牵拉性臂丛损伤,早期以保守治疗为主,即应用神经营养药物,损伤部进行理疗,如电刺激疗法,红外线,磁疗等,患肢进行功能锻炼,防治关节囊挛缩,并可配合针灸,按摩,推拿,有利于神经震荡的消除,神经粘连的松解及关节松弛Q观察时期一般在3个月左右。
手术治疗1、手术指征:①臂丛神经开放性损伤,切割伤,枪弹伤,手术伤及药物性损伤,应早期探查,手术修复Q②臂丛神经对撞伤,牵拉伤,压砸伤,如一名缺位节前损伤者应及早手术,对闭合性节后损伤者,可先经保守治疗3个月Q在下述情况下可考虑手术探查:保守治疗后功能无明显恢复者;呈跳跃式功能恢复者如肩关节功能未恢复,而肘关节功能先恢复者;功能恢复过程中,中断3个月无任何进展者。
③产伤者:出生后半年无明显功能恢复者或功能仅部分恢复,即可进行手术探查。
2、手术方法臂丛探查术:锁骨上臂丛神经探查术;锁骨下臂丛神经探查术;锁骨部臂丛神经探查术3.、根据手术中发现处理原则如下:神经松解术;神经移植术;神经移位术【护理问题】1疼痛、无力与臂丛神经损伤有关2,肌肉萎缩于不能自主活动有关【护理措施】1.臂丛神经的损伤对患者上肢功能产生巨大的影响,患肢功能的缺失使患者失去部分自理能力,对患者心理造成很大影响。
经椎体前路治疗全臂丛神经损伤的护理(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摘要】目的总结健侧C7神经根经椎体前路移位与患侧下干直接吻合治疗全臂丛神经撕脱伤的护理经验。
方法术前认真观察和护理CTM检查的患者。
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正确评估患者呼吸、发声和健侧肢体的感觉、健手功能的情况,以及时发现手术并发症。
根据疼痛的性质、部位、持续时间可进行正确评估,及时缓解疼痛,减轻患者痛苦。
结果本组4例出现声音嘶哑,但无进食呛咳,3例术后3~7天恢复,1例术后1个月内恢复。
1例术后出现进食时健手麻木,在术后7天消失,1例术后出现健侧伸指、伸拇功能障碍,现为术后2个月,尚未恢复。
4例术后出现健侧上肢疼痛明显,均在术后3个月内消失。
术后29例随访一年以上,22例在术后7~14个月恢复屈指动作。
结论显示键侧C7神经根经椎体前路与患侧下干直接吻合术,可显著缩短术后屈指功能开始恢复的时间,有利于提高其重建屈指功能效果,手术取得成功。
【关键词】臂丛神经;健侧C7;围术期护理臂丛神经伤大多为撕脱伤,健侧C7移位术至今已有20年[1],健侧C7的切取为臂丛神经撕脱伤的修复提供了强大的神经源,使患者患侧肩肘功能恢复满意,但手部功能恢复差,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个难题,我院医师通过临床研究、设计了健侧C7神经根经椎体前路移位与患侧下干直接吻合术,克服了再生神经纤维所需路途长,通过吻合口多的缺点,显著提高了患手功能的恢复程度。
由于手术路径的改变,也同时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70例臂丛神经损伤患者均为撕脱伤(臂丛神经),男66例,女4例,年龄7~50岁,平均27岁,伤后至手术时间为2~17个月,平均4个月,其中9例年龄小于18岁,年龄7~16岁,平均13岁。
根据临床查体,CTM检查,电生理检测及术中探查结果进行综合评定,其中全臂丛神经撕脱伤65例,中下干撕脱伴上干不全损伤3例,中下干撕脱、上干正常2例。
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21例护理体会【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5-0107-01【关键词】分娩臂丛损伤康复护理分娩臂丛神经损伤(产瘫)是由于难产、臀位、肩娩出困难等因素,使臂丛神经过度牵拉受损,多见于足月、大于胎龄儿,是新生儿周围神经损伤中最常见的一种。
临床表现因损伤部位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部位感觉、运动、营养障碍,严重威胁新生儿健康。
我院2008年6月-2010年6月共收治臂丛神经损伤患儿21例,经手术治疗围手术期护理,及术后早期康复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我院2008年6月-2010年6月共收治臂丛神经损伤患儿21例,其中男9例,女12例,年龄1个月-2岁。
左侧10例,右侧11例,分娩方式:钳产 13例,吸引产 5例,臀牵引产 3例。
所有患儿经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后,行臂丛神经松解术6例,神经吻合术9例,神经移位术3例,腓肠神经移植术3例。
经过围手术期的精心护理,术后随访6个月-2年,按mallet评分标准评价患儿恢复情况[1],优13例,良6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90.5%。
2 术前护理2.1 家长的心理护理: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的患儿家长思想负担较重,求医心切,担心手术失败等等,易产生焦躁不安甚至抱怨等心理。
护理人员在患儿入院后,应及时与患儿家长建立良好的关系,针对家长的心理需要进行心理疏导,耐心的向家长说明患儿神经损伤的病因、目前情况、采用手术治疗原因、修复机制,并讲解神经恢复的过程及时间等,帮助家长掌握必要的康复知识,详细介绍家属配合治疗的护理要点,并鼓励家属通过拥抱、抚摸等方式与患儿进行情感交流,以增加患儿的依恋感和安全感;列举以往成功病例,使他们树立康复的信心,使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
2.2 呼吸功能训练:术前发现膈肌抬高或拟行膈神经移位的患儿,应常规进行呼吸功能训练:小于1岁的患儿,指导家属辅助做扩胸运动和哭笑训练;大于1岁患儿,每天做深呼吸和吹气球的游戏,并嘱家属带患儿做适量的运动, 以增加肺活量,增强肺部代偿能力,为术中、术后的康复打下良好的基础;术前嘱家属为患儿禁食水 6~ 8 h,以避免食物反流和误吸, 造成窒息和吸入性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