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可靠性习题
- 格式:pdf
- 大小:306.12 KB
- 文档页数:2
可靠性习题及答案系统可靠性习题学号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第一章习题1-1产品的可靠性与()有关A.规定的条件B.规定的时间C.规定的功能D.规定的地点1-2产品的可靠性随工作时间的增加而()A.逐渐增加B.保持不变C.逐渐降低D.先降后增1-3产品的使用可靠性与()因素有关。
(产品性能?)A.固有可靠性B.产品功能C.操作使用D.维修保障1-4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固有可靠性是产品的固有特性,是产品开发者可以控制的B.使用可靠性是产品使用过程表现出来的特性,不是固有特性C.基本可靠性需要统计所有故障,反映产品对维修人力的要求D.任务可靠性只考虑任务期间影响任务完成的故障E.采用冗余技术,可以全面提高产品的基本可靠性1-5与产品维修性定义有关的是()A.规定的条件B.规定的时间C.规定的程序与方法D.规定的地点E.规定的费用1-6可靠性和维修性都是产品的重要设计特性,可靠性和维修性工作从()阶段就应开始进行A.产品论证B.产品设计C.产品试制D.产品生产1-7以下说法错误是()A.维修性是产品的固有特性B.维修性是可以使产品达到使用前状态的特性C.产品的维修性就是指产品出现故障后进行维修D.产品的维修性与可靠性密切相关,都是产品重要的设计特性1-8维修性通过()来提高产品的可用性A.延长产品工作时间B.缩短因维修的停机时间C.提高故障修理质量D.降低产品维修成本1-9可靠性工程的意义?1-10可靠性与质量工程比较;1-11可靠性工作的时间?1-12可靠性只与工程师相关吗?1-13RAMS包含什么内容?参考答案1-1A,B,C1-2C1-3A,C,D1-4B,E1-5A,B,C1-6A1-7B,C1-8B第二章习题2-1如图所示,有三个阀门连在一起。
阀门如发生故障,水便不能通过。
设三个阀门发生故障的概率均为p。
求水能流过a、c 的概率。
图2-12-2一台电机在工作45,000小时内发生了6次故障并修复,计算其MTBF。
一、单选题1、可靠性管理的目的是()。
A.保证用户可靠性要求的实现B.满足约束条件C.用户的可靠性要求D.可靠性大纲中规定的要求正确答案:A2、一个由两个单元组成的并联系统,每个单元可靠度均为0.9,则系统可靠度为()。
A.0.99B.0.999C.0.998D.0.98正确答案:A3、最不希望发生的故障状态作为逻辑分析的目标,在故障树中称为();继而找出导致这一故障状态发生的所有可能直接原因,在故障树中称为();追寻到引起中间事件发生的全部部件状态,在故障树中称为()。
A.中间事件;底事件;顶事件B.顶事件;底事件;中间事件C.顶事件;中间事件;底事件D.中间事件;顶事件;底事件正确答案:C4、在详细设计阶段使用的可靠性预测的方法是()。
A.应力分析法B.功能预测法C.相似设备法D.元器件计数预测法正确答案:D5、在最终设计阶段使用的可靠性预测的方法是()。
A.应力分析法B.相似复杂性法C.相似设备法D.元器件计数预测法正确答案:A二、多选题1、可靠性的四大要素分别是()。
A.规定的时间B.可靠性对象C.规定的功能D.规定的条件正确答案:A、B、C、D2、系统失效分为()。
A.退化失效B.局部失效C.突然失效D.全部失效正确答案:A、C3、系统失效的三个阶段分别是()。
A.早期失效期B.自然失效期C.耗损失效期D.偶然失效期正确答案:A、C、D4、可靠度目标值的确定规则是()。
A.根据经济性来确定B.根据产品的价值来确定C.根据售后服务水平来确定D.根据产品的社会责任来确定正确答案:A、B、C、D5、为了提高并联系统的可靠度,可以采取以下()的方法。
A.减小并联单元数目B.减小单元可靠度C.增加并联单元数目D.提高单元可靠度正确答案:C、D。
第二章质量检验自测题一、判断题(对下面的句子,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在括号内打“×”)1.抽样检查的主要目的是挑选每个产品是否合格。
()2.抽样检查时,在合格批中,完全没有包括不合格。
()3.抽样检查的质量保证是一个一个产品的保证而不是整个检查批的保证。
()4.在抽样检查中,根据检查单位质量的表示方法,可分别采用各种不同的抽样方式。
()5.AOQL是平均出厂质量界限。
()6.AOQ是合格质量水平。
7.在用抽样检查判定不合格品时,仅仅将进行试验的样本作为不合格品。
()8.某不合格品率的批,其合格概率,在检查中是用抽样方案来确定的。
()9.计数标准型抽样方案(样本容量为N、合格判定个数为c)是以满足p0、α、p1、β来确定。
()10.用n=100、c=2的计数抽样方案进行检查时,其批接收概率是样本中没有不合格品发生的概率和样本中有一个不合格品的概率之和。
()[注] n:样本容量c:合格判定个数11.如果p0、α、p1、β被确定,其计数一次抽样方案即可确定。
()12.在抽样检查中,所渭消费者风险,就是第一类错误。
()13.计数抽样检查的OC曲线,当批的大小N,合格判定个数c为一定时,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就要使样本容量N增加。
()14.在计数抽样方案中,当n、c一定时,若n/N≤1/10的场合,其OC曲线几乎不随批的大小N而变化。
()15.判别好的批和差的批的能力,在合格判定数一定时,以增加样本容量为宜。
此时,样本大小是主要影响,抽取率(n/N)不可能有适宜的标准。
()16.计数抽样检查中,一般当样本容量n一定时,如果增加合格判定个数r,生产者风险α减少,消费者风险β增加。
()17.如果一次抽样、二次抽样、多次抽样的OC曲线大致相同的话,则质量保证的程度大体上相同。
()二、选择题1.质量检验就是对产品的一个或多个质量特性进行观察、()、试验,并将结果和规定的质量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每项质量特性合格情况的技术性检查活动。
习题一
1.推导简化浴盆曲线的可靠度函数。
2.试证明,经过一定时间0T 的老炼后,产品的可靠度提高这一结论仅对于失效率递减的产品有效。
3.某产品的可靠度函数为
2
2()0()a R t t a t =≥+
式中,0a >是分布参数(常数)
,求其残存MTTF 。
4.试推导Weibull 分布(1(/)()t t f t e ββθβθθ−−⎛⎞=⎜⎟⎝⎠)的众数。
5.对于给定的服从Weibull 分布的产品,其形状参数为1/3,尺度参数为16000,求:
1) 可靠性函数;
2) MTTF ;
3) T med 和T mode ;
4) 方差和标准差;
5) 如果要求90%的可靠度,求其设计寿命,若已进行了10小时的老炼筛选,求其设计寿命的增长值;
6) 工作到特征寿命时的产品可靠度;
7) B1寿命。
6.某产品的疲劳耗损符合t med =5000小时,s=0.2的对数正态分布,求:
1)MTTF ;
2)方差和标准差;
3)T mode ;
4)工作时间t=3000小时的可靠度;
5)可靠度为0.95时的设计寿命。
测量学第四版习题答案测量学第四版习题答案测量学是一门关于测量、度量和评估的学科,它在各个领域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无论是科学研究、工程设计还是市场调研,测量学都是不可或缺的工具。
而在学习测量学的过程中,习题是帮助我们巩固知识、理解概念以及培养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资源。
本文将针对《测量学第四版》中的习题,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答案。
第一章:引论习题1.1:测量学的定义是什么?答案:测量学是一门研究测量、度量和评估的学科,涉及到测量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以及测量结果的分析和解释。
习题1.2:请列举几个应用测量学的领域。
答案:应用测量学的领域非常广泛,包括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工程学、社会科学、医学等等。
第二章:测量误差与不确定度习题2.1:什么是测量误差?答案:测量误差是指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它可以分为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两种类型。
习题2.2:什么是不确定度?答案:不确定度是对测量结果的不确定程度的度量。
它可以通过标准偏差、置信区间等统计方法来估计。
第三章:测量数据的处理与分析习题3.1:请解释测量数据的精确度和准确度的区别。
答案:精确度是指测量结果的重复性和一致性,即多次测量结果的离散程度。
准确度是指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接近程度。
习题3.2:请解释直方图在数据分析中的作用。
答案:直方图是一种用于可视化数据分布的图表。
通过绘制各个数值范围的频率分布,可以直观地了解数据的集中趋势和分散程度。
第四章:测量系统的特性与评定习题4.1:什么是测量系统的可靠性?答案:测量系统的可靠性是指测量结果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它可以通过重复测量同一样本来评估。
习题4.2:请解释测量系统的准确度和精密度的区别。
答案:测量系统的准确度是指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接近程度。
精密度是指测量结果的重复性和一致性。
第五章:测量系统的校准与调整习题5.1:请解释什么是测量系统的校准。
答案:测量系统的校准是指通过与已知标准进行比较,确定测量系统的准确度和误差,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修正。
系统可靠性习题学号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一章习题1- 1如图所示,有三个阀门连在一起。
阀门如发生故障,水便不能通过。
设三个阀门发生故 障的概率均为》求水能流过a 、c 的概率。
正常工作。
如各单元的可靠工作概率为R,表决器可靠工作概率为1,求系统的可靠工作概 率。
图1・2 2/3多数表决系统1- 3信号机灯泡使用时数在1000小时以上概率为0.2,求三显示信号机三个灯泡在使用1000 小时后最多有一个坏了的概率。
1- 4在某个车站电气集中设备中有800个继电器。
设在某段时间里每个继电器的故障率为0.005o 求在这段时间内不多于10个继电器故障的概率。
1- 5某产品先后通过A 、E 、C 三种机器加工,这些机器的偶然故障及人为原因将影响产品 质量。
产品是否合格只有在生产全过程终了时才能检查出来。
根据统计资料,三种产品的合 格率分别为30%, 40%和20%。
假设机器独立运转,求产品的合格率。
1- 6计算机内第K 个元件在时间T 内发生故障的概率等于P K (K=1, 2……11)。
所有元件的工系统就可工作单元作是相互独立的,如果任何一个元件发生故障计算机就不能正常工作。
求在时间T内计算机正常工作的概率。
1-7电路由电池I与两个并联的电池II、III串联而成。
设电池I、1【、II【损坏的概率分别为0.3、0.2和0.2,各个电池损坏与否是独立的。
求电路由于电池损坏而发生故障的概率。
1-8电路由五个元件联接而成,设各个元件发生故障是独立的,已知元件1、2发生断路故障的概率各为0.2,元件3、4、5发生断路故障的概率为0.5,求:(1)由于元件1或2发生断路故障而电路断路的概率:(2)由于元件3、4、5都发生断路故障而电路断路的概率;(3)由于任何元件发生断路故障而电路断路的概率。
第二章习题2-1有两种零件,一种寿命分布呈指数型,平均寿命为1000小时:另一种寿命分布呈正态型,平均寿命为900小时,标准离差为400小时。
2011年湖南大学可靠性工程考核题答案1.某型号电视机有1000个焊点,工作1000小时后,检查100台电视机发现2点脱焊,试问焊点的失效率多少?解:100台电视机的总焊点有一个焊点相当一个产品,若取小时,按定义: /小时=20 菲特2.一个机械电子系统包括一部雷达,一台计算机,一个辅助设备,其MTBF分别为83小时,167小时和500小时,求系统的MTBF及5小时的可靠性?解: 小时,3.比较二个相同部件组成的系统在任务时间24小时的可靠性,已知部件的小时①并联系统.②串联系统.解:单个部件在任务时间24小时的可靠性:①并联系统:②串联系统:4.一种设备的寿命服从参数为的指数分布,假如其平均寿命为3700小时,试求其连续工作300小时的可靠度和要达到 =0.9的可靠寿命是多少?解:5.抽五个产品进行定时截尾的可靠性寿命试验,截尾时间定为100小时,已知在试验期间产品试验结果如下:小时,和小时产品失效, 小时有一产品停止试验,计算该产品的点平均寿命值?.解:总试验时间小时点平均寿命 MTTF= 小时6.试计算指数分布时,工作时间为平均寿命的1/5、1/10、1/20以及平均寿命时的可靠度,解:设t=MTTF,1/5MTTF,1/10MTTF,1/20MTTFR(1/5MTTF)= =82%R(1/10MTTF)=90%R(1/20MTTF)=95%R(MTTF)=36.8%7.喷气式飞机有三台发动机,至少需二台发动机正常才能安全飞行和起落,假定飞机单台发动机平均寿命为10000小时,且事故由发动机引起,求飞机飞行10小时和100小时的可靠性?解:8.一台无冗余计算机,主要由下列几类元器件组成,其数量的失效率见下表.解: MTBF=== 小时9.已知甲乙两台分析仪MTBF=1000小时和500小时,维修时间为20小时与5小时,求两台仪的有效度?甲有效度=乙有效度=10.由20个元件组成的串联系统,如果系统可靠度要求达到,试求每个元件的可靠度应是多少?解:按照计算高可靠串联系统的近似公式元件可靠度11.设两部件组成的并联系统,其元件的失效率均为0.001/小时,求系统在t=100小时的可靠度,以及系统的MTTF,解::由题意:单元可靠度小时12.一个系统由五个单元组成,其可靠性逻辑框图如图所示.求该系统可靠度和画出故障树.并求出故障树的最小割集与最小路集。
习题6一、单项选择题1、系统设计阶段主要目的是( D )。
A.设计新系统的目标B.程序设计C.代码设计D.将系统的逻辑方案换成物理方案2、输出设计应由( A )完成。
A.系统分析员根据用户需要B.系统设计员根据用户的需要C.程序设计员根据输入数据D.系统设计员根据输入数据3、描述模块层次结构,而不关心模块内部结构的工具是( A )。
A.层次结构图B.HIPO图C.系统流程图D.数据流程图4、系统设计报告的主要作用是作为( C )的依据。
A.系统规划B.系统分析C.系统实施D.系统评价5、为保证数据输入的正确性,通常在代码设计中加入( B )。
A.十进制编码B.校验位C.专用代码D.组合编码6、代码的功能不包括( D )。
A.唯一识别B.便于存储检索C.提高处理效率和精度D.位数较少7、系统设计时应( C )。
A.按用户要求划分子系统B.按领导要求划分子系统C.按逻辑功能划分子系统D.按职能划分子系统8、在控制结构图中,应要求模块具有凝聚度和耦合度分别为( A )。
A.最高和最小B.最高和最高C.最低和最高D.最低和最低9、IPO图是( D )。
A.系统结构图B.数据流程图C.组织结构图D.模块展开的输入处理输出图10、系统设计过程中应( B )。
A.先进行输入设计,后进行输出设计B.先进行输出设计,后进行输入设计C.同时进行输入输出设计D.只进行输出设计,不进行输入设计11、系统开发中,系统的物理设计是( B )阶段的工作。
A.系统分析B.系统设计C.系统实施D.系统调查12、下面哪项工作不属于系统设计阶段内容?( A )。
A. 程序设计B. 文件设计C. 处理过程设计D. 编写程序设计说明书二、填空题1、系统设计阶段,是根据系统分析阶段得出的逻辑模型,设计新系统的物理模型。
2、系统设计分为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两个部分3、系统的总体设计包括划分子系统、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系统物理配置案设计。
4、耦合类型主要包括五种它们是数据耦合、特征耦合、控制耦合、公共耦合、内容耦合。
系统可靠性习题学号___________ ___________第一章习题1-1 产品的可靠性与()有关A.规定的条件B.规定的时间C.规定的功能D.规定的地点1-2产品的可靠性随工作时间的增加而()A.逐渐增加B.保持不变C.逐渐降低D.先降后增1-3 产品的使用可靠性与()因素有关。
(产品性能?)A.固有可靠性B.产品功能C.操作使用D.维修保障1-4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固有可靠性是产品的固有特性,是产品开发者可以控制的B.使用可靠性是产品使用过程表现出来的特性,不是固有特性C.基本可靠性需要统计所有故障,反映产品对维修人力的要求D.任务可靠性只考虑任务期间影响任务完成的故障E.采用冗余技术,可以全面提高产品的基本可靠性1-5 与产品维修性定义有关的是()A.规定的条件B.规定的时间C.规定的程序与方法D.规定的地点E.规定的费用1-6 可靠性和维修性都是产品的重要设计特性,可靠性和维修性工作从()阶段就应开始进行A.产品论证B.产品设计C.产品试制D.产品生产1-7 以下说法错误是()A.维修性是产品的固有特性B.维修性是可以使产品达到使用前状态的特性C.产品的维修性就是指产品出现故障后进行维修D.产品的维修性与可靠性密切相关,都是产品重要的设计特性1-8 维修性通过()来提高产品的可用性A.延长产品工作时间B.缩短因维修的停机时间C.提高故障修理质量D.降低产品维修成本1-9 可靠性工程的意义?1-10可靠性与质量工程比较;1-11可靠性工作的时间?1-12可靠性只与工程师相关吗?1-13RAMS包含什么容?参考答案1-1A,B,C 1-2 C1-3A,C,D 1-4B,E 1-5A,B,C 1-6 A1-7B,C 1-8 B第二章习题2-1 如图所示,有三个阀门连在一起。
阀门如发生故障,水便不能通过。
设三个阀门发生故障的概率均为p。
求水能流过a、c的概率。
图2-12-2 一台电机在工作45,000小时发生了6 次故障并修复,计算其MTBF。
可靠性理论习题
1.设产品的失效率函数为
λ(t )=⎩⎨⎧≥≤≤u t u t λ00
求该产品的失效概率密度函数f(t)和平均寿命d 。
2.对40台仪器进行现场考查,在t =2000h 以前有1台仪器失效,存2000-4000h 之间有1台失效、在4000-6000h 之间有2台失效.在6000一8000h 之间有2台失效,分别
求t 为2000h .4000h 及4000—8000h 的可靠度和不可靠度估计值。
3.有150个产品,工作到t =20h 时,失效50个。
再工作lh ,又失效2个,求t =20h 的失效率估计值λ(20)和失效概率密度估汁值f (20).
4. 5只指示灯泡进行寿命试验,寿命分别为3000,8000,17500,
44000,53500h ,若灯泡寿命服从指数分布(即λ=常数),求λ
ˆ、R ˆ(4000)及t0.5。
系统可靠性模型
1.喷气式飞机有3台发动机,至少得2台发动机止常才能安全飞行和起落.假定飞机事故仅内发动机引起,并假定发动机失效率为常数(MTBF =2x103求飞机飞行10h 和l00h 的可靠度。
2.某一系统的可靠件逻辑框图如下图所示,若各单元相互独立,且单元可靠度分别为Rl=O.99,H2=0.98,R3=0.97,R4=0.96、R5=0.975,试求该系统的可靠度。
可靠性预计与分配
1. 系统的可靠性逻辑框图见下图。
其中部件A、B、C的可靠度预测值均为0.99,部件D、F的预测可靠度均为0.9,试求该系统的可靠度的预计值。
若要求该系统可靠度Rs=0.98,则各部件的可靠度为多少?。
《质量管理与可靠性》习题2一、单项选择题1. 在进行可靠性设计时需要综合权衡完成规定功能和减少用户费用两个方面的需求,依此可以把可靠性参数分为()。
A、使用参数和合同参数B、基本可靠性参数与任务可靠性参数C、功能可靠性参数与费用可靠性参数D、效能可靠性参数与寿命可靠性参数2. 产品的故障判据一般应根据()确定。
A、产品的可靠性指标B、产品的异常现象C、产品的不良后果D、每一规定性能参数和允许极限3. 可靠性的等分配法()。
A、可用于基本可靠性和任务可靠性的分配B、仅可用于基本可靠性的分配C、仅可用于任务可靠性的分配D、是一种已经淘汰的分配方法4. 可靠性预计相似产品法()。
A、仅适用于研制初期的产品B、仅适用于非电类产品C、具有普适性,无条件适用于各种产品D、适用于各阶段、各类产品5. 可靠性定量要求分为()。
A、寿命要求和成功概率要求B、最高要求和最低要求C、基本可靠性要求和任务可靠性要求D、阶段要求和总要求6. 一般地,我们把()作为产品设计的目标。
A、产品研制结束时的目标值(或规定值)B、产品研制结束时的门限值(或最低可接受值)C、成熟期的目标值(或规定值)D、成熟期的门限值(或最低可接受值)7. 必须按()进行可靠性分配。
A、产品研制结束时的目标值(或规定值)B、产品研制结束时的门限值(或最低可接受值)C、成熟期的目标值(或规定值)D、成熟期的门限值(或最低可接受值)8. 下列关于机械产品可靠性正确的描述是()。
A、故障率通常不是常值B、通用性强C、标准化程度高D、早期故障现象严重二、多项选择题1. 可靠性参数反映的目标是()A、费用B、可用性C、任务成功性D、性能2. 建立系统可靠性模型的基础是()A、原理图B、可靠性框图C、功能框图D、功能流程图3. 可靠性定性要求一般在()阶段制定。
A、指标论证B、方案论证C、初步设计D、详细设计4. 评分分配法通常考虑的评分因素有()。
A、复杂度B、技术成熟度C、环境条件D、可靠度5. 可靠性指标的确定()。
第十二章 可靠性概述1.(1)标GB/T3187-94将可靠性定义为: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可靠度是产品在规定时间t 内不发生故障的概率。
(2)实效率是产品正常工作t 时刻后单位时间实效的概率。
不可靠度是产品在规定时间t 内发生故障的概率。
(3)平均寿命是产品寿命的平均值,或寿命的数学期望(通常记为E (t )),是产品从投入运行到发生失效的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
平均故障间隔是指可修复产品两次故障间隔的平均时间。
(4)同一时刻的可靠度:()-()()==()()f t R t λt R t R t ',其中λ(t )为失效率函数。
2.失效率:(<+Δ|>)(,Δ)=ΔP t X t t X t λt t t ≤可转化为t 0()()()=-=()1-()R't f t t R t f t dt ⎰λ 失效率也称失效率函数。
3.早期失效的特点是故障发生概率大,但失效率随时间的增加而迅速下降。
偶然失效是发生在产品的工作时期,此时产品的失效是随机的,失效率基本是一常数。
耗损失效是产品经过长时间的工作,进入衰老状态,其失效率迅速上升,直至报废。
4.不成立5.MTBF =528.5(h )6.R (1900)=0.69146,λ(1900)=-0.00847.R (300)=0.2231,R (900)=0.0111,t r =21(h )8.t 0.5=154(h ),t 0.9=23(h )9.()= -λt f t λe t >u , ()= -λt R t e t >u0 0≤t <u 0 0≤t <u10.R (t )=22t e-,λ(t )=t11.22()=c -t f t cte ,22()=c -t R t e12.=111=Δ=(1203+16940+…3005=1096()110i i j t t n h N +) 13.R (1500)=0.93941λ(1500)=0.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