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度粤教版高中物理选修1-2第三章 核能及其利用第二节 放射性的应用与辐射防护练习题三十六
- 格式:docx
- 大小:893.28 KB
- 文档页数:12
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一节认识运动第二节时间位移第三节记录物体的运动信息第四节物体运动的速度第五节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第六节用图象描述直线运动本章复习与测试第二章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第一节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第二节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第三节从自由落体到匀变速直线运. 第四节匀变速直线运动与汽车行驶. 本章复习与测试第三章研究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第一节探究形变与弹力的关系第二节研究摩擦力第三节力的等效和替换第四节力的合成与分解第五节共点力的平衡条件第六节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本章复习与测试第四章力与运动第一节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与牛顿第. 第二节影响加速度的因素第三节探究物体运动与受力的关系第四节牛顿第二定律第五节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第六节超重和失重第七节力学单位本章复习与测试必修二第一章抛体运动第01节什么是抛体运动第02节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第03节竖直方向的抛体运动第04节平抛物体的运动第05节斜抛物体的运动本章复习与检测第二章圆周运动第01节匀速圆周运动第02节向心力第03节离心现象及其应用本章复习与检测第三章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第01节万有引力定律第02节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第03节飞向太空本章复习与检测第四章机械能和能源第01节功第02节动能势能第03节探究外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 第04节机械能守恒定律第05节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第06节能量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第07节功率第08节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本章复习与检测第五章经典力学与物理学的革命第01节经典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第02节经典时空观与相对论时空观第03节量子化现象第04节物理学—人类文明进步的阶. 本章复习与检测选修1-1第一章电与磁第一节有趣的静电现象第二节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第三节认识磁场第四节认识电场第五节奥斯特实验的启示第六节洛伦兹力初探第二章电磁感应与电磁场第一节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第二节电磁感应定律的建立第三节电磁感应现象的应用第四节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第三章电磁技术与社会发展第一节电磁技术的发展第二节电机的发明对能源利用的作用第三节传感器及其应用第四节电磁波的技术应用第五节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协调第四章家用电器与日常生活第一节我们身边的家用电器第二节常见家用电器的原理第三节家用电器的选择第四节家用电器的基本原件第五节家用电器故障与安全用电选修1-2第一章认识内能第一节物体的组成第二节分子热运动第三节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内能第四节能量守恒能源利用第五节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二章热的利用第一节如何利用热量做功第二节热机第三节热传导的方向性第四节无序熵第五节热力学第二定律第六节家用制冷设备第三章核能及其利用第一节放射性第二节放射性的应用与辐射防护第三节核能第四节裂变和聚变第五节核能的开发与利用第四章能源与社会发展第一节能源概述第二节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三节第二次工业革命第四节核能时代第五节能源与环境选修2-1第一章直流电与多用电表第一节电源与环境第二节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第三节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实验探究第四节解开多用电表“多用”的奥秘第五节多用电表的使用第六节电场与电容器第二章磁场与磁偏转第一节磁场的描述第二节实验探究安培力第三节磁电式仪表第四节磁场红的电子束第三章电磁感应与交变电流第一节认识电磁感应现象第二节探究影响电磁感应电动势大小的因素第三节交变电流第四节变压器第五节远距离输电与电能损失第六节三相交变电流第四章电磁波与通信技术第一节电磁波与信息时代第二节光与电磁波谱第三节电视与广播第四节移动通信与移动电话第五章现代信息技术第一节传感器与自动化第二节微电子技术与集成电路第三节模拟信号、数字信号与信息时代第四节家用电脑与网络技术选修2-2第一章刚体的平衡第一节研究平动和转动第二节研究共电力作用下刚体的平衡条件第三节刚体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第四节力矩第五节探究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条件第六节刚体的一般平衡条件第七节探究影响平衡稳定的因素第二章机械传动第一节转速的变换第二节平动和转动的转换第三节液压传动的原理和应用第四节从杠杆到机器人第三章物体的形变第一节弹性和范性第二节直杆的形变第三节常见的承重结构第四章热与热机第一节热机的基本原理第二节四冲程内燃机第三节提高内燃机的效率第四节气轮机喷气发动机第五节制冷的基本原理第六节家用电冰箱和空调机第七节热机与环境第八节热机的发展选修2-3第一章光的折射全反射与光纤技术第一节光的折射定律第二节测定材料的折射率第三节光的全反射及光纤技术第二章透镜成像规律与光学仪器第一节透镜焦距的测定第二节透镜成像规律探究(一)第三节透镜成像规律探究(二)第四节照相机第五节望远镜和显微镜第三章光的波动性与常用新型电光源第一节光的干涉及其应用第二节光的衍射与光的偏振第三节激光及其应用第四节常见新型电光源第四章原子、原子核与放射技术第一节原子和原子核的结构第二节原子核的裂变第三节射线及其应用第四节放射性同位素第五节核反应与核技术选修3-1第一章电场第01节认识电场第02节探究静电力第03节电场强度第04节电势和电势差第05节电场强度与电势差的关系第06节示波器的奥秘第07节了解电容器第08节静电与新技术本章复习与测试第二章电路第01节探究决定导线电阻的因素第02节对电阻的进一步研究第03节研究闭合电路第04节认识多用电表第05节电功率第06节走进门电路第07节了解集成电路本章复习与测试第三章磁场第01节我们周围的磁象第02节认识磁场第03节探究安培力第04节安培力的应用第05节研究洛伦兹力第06节洛伦兹力与现代技术本章复习与测试本册复习与测试,选修3-2第一章电磁感应第01节电磁感应现象第02节研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第03节探究感应电流的方向第04节法拉弟电磁感应定律第05节法拉弟电磁感应定律应用(一) 第06节法拉弟电磁感应定律应用(二) 第07节自感现象及其应用第08节涡流现象及其应用本章复习与检测第二章交变电流第01节认识变交电流第02节交变电流的描述第03节表征交变电流的物理量第04节电感器对交变电流的作用第05节电容器对交变电流的作用第06节变压器第07节远距离输电本章复习与检测第三章传感器第01节认识传感器第02节探究传感器的原理第03节传感器的应用第04节用传感器制作自控装置第05节用传感器测磁感应强度本章复习与检测选修3-3第一章分子动理论第01节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第02节测量分子的大小第03节分子的热运动第04节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第05节物体的内能第06节气体分子运动的统计规律本章复习与检测第二章固体、液体和气体第01节晶体的宏观特征第02节晶体的微观结构第03节固体新材料第04节液体的性质液晶第05节液体的表面张力第06节气体状态量第07节气体实验定律(Ⅰ)第08节气体实验定律(Ⅱ)第09节饱和蒸汽空气的湿度本章复习与检测第三章热力学基础第01节内能功热量第02节热力学第一定律第03节能量守恒定律第04节热力学第二定律第05节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第06节研究性学习能源的开发利. 本章复习与测试选修3-4第一章机械振动第01节初识简谐运动第02节简谐运动的力和能量特征第03节简谐运动的公式描述第04节探究单摆的振动周期第05节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第06节受迫振动共振本章复习与检测第二章机械波第01节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第02节机械波的图象描述第03节惠更斯原理及其应用第04节波的干涉与衍射第05节多普勒效应本章复习与检测第三章电磁振荡与电磁波第01节电磁振荡第02节电磁场与电磁波第03节电磁波的发射、传播和接收第04节电磁波谱第05节电磁波的应用本章复习与检测第四章光第01节光的折射定律第02节测定介质的折射率第03节认识光的全反射现象第04节光的干涉第05节用双缝干涉实验测定光的波. 第06节光的衍射和偏振第07节激光本章复习与检测第五章相对论第01节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原理第02节时空相对性第03节质能方程与相对论速度合成. 第04节广义相对论第05节宇宙学简介本章复习与检测选修3-5第一章碰撞与动量守恒第01节物体的碰撞第02节动量动量守恒定律第03节动量守恒定律在碰撞中的应. 第04节反冲运动第05节自然界中的守恒定律本章复习与检测第二章波粒二象性第01节光电效应第02节光子第03节康普顿效应及其解释第04节光的波粒二象性第05节德布罗意波本章复习与检测第三章原子结构之谜第01节敲开原子的大门第02节原子的结构第03节氢原子光谱第04节原子的能级结构本章复习与检测第四章原子核第01节走进原子核第02节核衰变与核反应方程第03节放射性同位素第04节核力与结合能第05节裂变和聚变第06节核能利用第07节小粒子与大宇宙本章复习与检测必修1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二章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第三章研究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第四章力与运动必修2第一章抛体运动第二章圆周运动第三章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第四章机械能和能源第五章经典力学与物理学的革命选修1-1第一章电与磁第二章电磁感应与电磁场第三章电磁技术与社会发展第四章家用电器与日常生活选修1-2第一章认识内能第二章热的利用第三章核能及其利用第四章能源与社会发展选修2-1第一章直流电与多用电表第二章磁场与磁偏转第三章电磁感应与交变电流第四章电磁波与通信技术第五章现代信息技术选修2-2第一章刚体的平衡第二章机械传动第三章物体的形变第四章热与热机选修2-3第一章光的折射全反射与光纤技术第二章透镜成像规律与光学仪器第三章光的波动性与常用新型电光源第四章原子、原子核与放射技术选修3-1第一章电场第二章电路第三章磁场选修3-2第一章电磁感应第二章交变电流第三章传感器选修3-3第一章分子动理论第二章固体、液体和气体第三章热力学基础选修3-4第一章机械振动第二章机械波第三章电磁振荡与电磁波第四章光第五章相对论选修3-5第一章碰撞与动量守恒第二章波粒二象性第三章原子结构之谜第四章原子核。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马鸣风萧萧**整理制作)核能及其利用(2)班级______姓名______学号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核反应中正确的是()2、放射性元素所放出的β粒子,是()A.原子核的最外层电子 B.原子核外电子跃迁时所放出的C.原子核内的质子衰变时放出的 D.原子核内的中子衰变时放出的3.关于β粒子,下面哪几句话是正确的()A.它是从原子核中放射出来的B.它和电子有相同的性质C.当它通过空气时能使空气分子电离D.它不能贯穿厚纸板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核力只是质子与中子之间的作用力B.核力是核子间的作用力C.核内中子可转化为质子D.核内质子可转化为中子5.某放射性原子核A,经一次α衰变成为B,再经一次β衰变成为C,则()A.原子核C的中子数比A少2B.原子核C的质子数比A少1C.原子核C的中子数比B少1D.原子核C的质子数比B少1线,有关这种射线说法不妥的是()A.来源于原子核B.能穿过几厘米的铅板C.在磁场中不偏转D.它是一种带电粒子流7.不同元素都有自已独特的光谱线,这是因为各元素的()A.原子序数不同B.原子质量数不同C.激发源能量不同D.原子能级不同8.一原子质量单位为u千克,且已知1u=931.5Mev,c为真空中光速,当质量分别为m1、m2千克的两种原子核结合成质量为M千克的新原子核时,释放出的能量是()A.(M-m1-m2)c2JB.(m1+m2-M)×931.5JC.(m1+m2-M)c2JD.(m1+m2-M)×931.5Mev9.下列核反应方程中,X代表质子的方程是()二、填空题10.汤姆生的原子模型的特点是正电荷____在球体内,卢瑟福原子模型的特点是原子为_____结构,而玻尔原子模型的特点是原子的能量和电子的运行轨道处于____的状态中。
11.某放射性元素经过m次α衰变和n次β衰变,变成了一种新原子核,新原子核比原来的原子核的质子数减少______12.在匀强磁场中,一个静止的天然放射性原子核,由于衰变,在磁场中形成两个外切圆的径迹,两圆半径之比为45∶1,那么衰变前原子核的电荷数为______三、计算题15.氢原子基态的能量为-13.6eV,电子绕核运动的最小半径r1=0.53×10-10m.求氢原子处于n=2的激发态时:(1)原子系统具有的能量.(2)电子在轨道中运动的动能.(3)电子具有的电势能.为了测α粒子的动能E a,让其垂直飞入B=1T的匀强磁场里,测得α粒子作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为0.2m求:(1)R a的衰变核反应方程式(2)α粒子的动能E k(3)R a衰变时释放的总能量E(1u=1.6×10-27kg)单元测试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C 2.D 3.ABC 4.BCD 5.BC 6.D 7.D 8.CD 9.BC二、填空题10.均匀分布,核式,不连续11.2m-n12.9213.1,1三、计算题15.(1)-3.4eV(2)3.4ev(3)-6.8ev16.略。
2019年精选物理选修1-2[第三章核能及其利用第二节放射性的应用与辐射防护]粤教版复习特训[含答案解析]五十一第1题【单选题】图为α粒子穿过充满氮气的云室时拍摄的照片,在许多α粒子的径迹中有一条发生了分叉,分叉后有一条细而长的径迹和一条粗而短的径迹,则( )A、细而长的径迹是α粒子B、细而长的径迹是氧核C、粗而短的径迹是氧核D、粗而短的径迹是质子【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玻尔对氢原子光谱的研究导致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的建立B、可利用某些物质在紫外线照射下发出荧光来设计防伪措施C、天然放射现象中产生的射线都能在电场或磁场中发生偏转D、观察者与波源互相远离时接收到波的频率与波源频率相同【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关于不同射线的性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阴极射线是原子核发生衰变形成的电子流,它是一种电磁波B、x射线是电磁波,它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等于光速C、α射线是原子核发生衰变时放射出的氦核流,它的电离作用非常弱D、β射线是原子的外层电子电离形成的电子流,它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新华社合肥2006年9月28日电,世界领先水平的我国新一代“人造太阳”实验装置EAST28日在安徽合肥首次放电成功,这意味着人类在核聚变能研究利用领域又迈出了新的一步.关于核聚变,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与裂变相比轻核聚变辐射极少,更为安全、清洁B、世界上已经有利用核聚变能来发电的核电站C、要使轻核发生聚变,必须使它们的距离达到10^﹣^15m以内,核力才能起作用D、地球上聚变燃料的储量十分丰富,从海水中可以提炼出大量核聚变所需的氘核【答案】:【解析】:第5题【多选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α粒子散射实验证明了原子核还可以再分B、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C、分别用X射线和绿光照射同一金属表面都能发生光电效应,但用X射线照射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较大D、基态氢原子吸收一个光子跃迁到激发态后,可能发射多种频率的光子【答案】:【解析】:第6题【填空题】若用x代表一个中性原子中核外的电子数,y代表此原子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z代表原子的原子核内的中子数,则对的原子来说x=______、y=______、z=______.【答案】:【解析】:第7题【填空题】如图所示,把一电子射线管放在蹄形磁铁的两极之间,当电子由“﹣”,极射向“+”极时,将向______方偏转(填“上”或“下”).【答案】:【解析】:第8题【填空题】如图是阴极射线管的示意图.接通电源后,会有电子从阴极K射向阳极A,并在荧光屏上形成一条亮线.要使荧光屏上的亮线向下偏转,则可以加一个方向平行纸面______(填“向上”或“向下”)的电场,或者加一个方向垂直纸面______(填“向里”或“向外”)的磁场.【答案】:【解析】:第9题【填空题】若用X代表一个中性原子中核外的电子数,y代表此原子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z代表原子的原子核内的中子数,则对的原子来说X=______、y=______、z=______.【答案】:【解析】:第10题【综合题】如图所示为卢瑟福在实验室里第一次成功在实现了原子核人工转变的实验装置示意图,M是显微镜,S 是荧光屏,F是铝箔.氮气从阀门T充入,A是放射源.完成该人工核转变的方程式?""在观察由新粒子引起的闪烁之前需进行必要的调整的是?""在容器充入氮气后,屏S上出现闪光,该闪光是什么?""【答案】:【解析】:。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桑水制作3 核能1.质子的质量m p ,中子的质量为m n ,它们结合成质量为m 的氘核,放出的能量应为( ) A .(m p +m n -m )C 2 B .(m p +m n )c 2 C .mc 2 D .(m-m p )c 22.在计算核子和原子核的质量时,以u 为单位比较方便,关于u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1u ≈1.66×10-27kgB .1u 等于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1/12C .1u 相当于931.5MeV 能量D .u 表示一个核子的质量3.关于爱因斯坦质能方程的下列看法中正确的是( ) A .E=mc 2中的E 是物体以光速运动的动能. B .E=mc 2是物体的核能.C .E=mc 2反映了一定的质量与一定的能量有相当的关系.D .△E=△mc 2表示发生的质量亏损△m 变为能量放出去.4. 氘核(12H )和氚核(13H )聚合成核(24He )的核反应方程如下12132401H H He n +→+.设氘核质量为m 1,氚核质量为m 2,氦核质量为m 3,中子质量为m 4,则反应过程中释放的能量为( ) A. ()m m m c 1232+- B. ()m m m c 1242+-C. ()m m m m c12342+--D. ()m m m m c34122+--5.一个铀核衰变为钍核时,释放出一个α粒子,已知铀核的质量为38531311025.⨯-kg,钍核的质量为37865671025.⨯-kg,α粒子的质量为6646721027.⨯-kg,在这个衰变过程中释放出的能量等于________J(保留二位数字)。
6.质子的质量、中子的质量和氘核的质量分别为m1、m2和m3,质子和中子结合成氘核时,发出γ射线。
已知普朗克恒量为h,真空中光速为c,则γ射线的频率v=____。
7.一个铀核衰变为钍核时释放一个α粒子。
已知铀核的质量为3.853131×10-25kg,钍核的质量为3.786567×10-25kg,α粒子的质量为6.64672×10-27kg。
2019年精选粤教版高中物理选修1-2第三章核能及其利用第二节放射性的应用与辐射防护复习特训第七十六篇第1题【单选题】从阴极射线管发射出的一束电子,通过图示的磁场,以下四幅图中能正确描绘电子偏转情况的是( )A、B、C、D、【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某元素的原子核可以俘获自身核外的一个K电子而转变成新元素,这种现象称为K俘获,在K俘获的过程中,原子核将会以光子的形式放出K电子的结合能.关于K俘获的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不变B、原子序数减小C、原子总质量不变D、原子总质量减小【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2011年3月11日,日本大地震引发了福岛核电站核泄漏事故,下列关于核电站的说法正确的是( )A、核电站利用核聚变反应时释放的能量进行发电B、核电站利用海洋的潮汐能发电C、核能是可再生能源D、核泄漏释放的放射性物质发出的射线对人体是有危害的【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目前,在居室装修中经常用到花岗岩、大理石等装饰材料,这些岩石都不同程度地含有放射性元素,下列有关放射性知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β射线与γ射线一样是电磁波,但穿透本领远比γ射线弱B、放射性元素发生β衰变时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为质子时产生的C、氡的半衰期为3.8天,4个氡原子核经过7.6天后就一定只剩下1个氡原子核D、某放射性原子核经过2次α衰变和一次β衰变,核内质子数减少4个【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γ射线是原子受激发后向低能级跃迁时放出的B、在稳定的重原子核中,质子数比中子数多C、核反应过程中如果核子的平均质量减小,则要吸收核能D、诊断甲状腺疾病时,注入的放射性同位素碘131作为示踪原子【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列关于电磁污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磁污染主要是指电磁辐射B、电磁辐射会干扰其他仪器的正常工作C、电磁辐射对人体和动物都有危害D、频率越高的电磁波,电磁辐射的危害就越小【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关于天然放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内的核子有半数发生变化所需的时间就是半衰期B、氡半衰期为3.8天,若取40个氡原子核,经7.6天后就一定剩下10个氡原子核了C、当放射性元素的原子的核外电子具有较高能量时,将发生β衰变D、放射性的原子核发生衰变后产生的新核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γ射线【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关于阴极射线的本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阴极射线本质是氢原子B、阴极射线本质是电磁波C、阴极射线本质是电子D、阴极射线本质是X射线【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图为α粒子穿过充满氮气的云室时拍摄的照片,在许多α粒子的径迹中有一条发生了分叉,分叉后有一条细而长的径迹和一条粗而短的径迹,则( )A、细而长的径迹是α粒子B、细而长的径迹是氧核C、粗而短的径迹是氧核D、粗而短的径迹是质子【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电效应现象揭示了光具有波动性B、电子的衍射现象说明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C、重核裂变时平均每个核子释放能量要比轻核聚变时多D、天然放射现象使人们认识到原子具有复杂结构【答案】:【解析】:第11题【多选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α粒子散射实验证明了原子核还可以再分B、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C、分别用X射线和绿光照射同一金属表面都能发生光电效应,但用X射线照射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较大D、基态氢原子吸收一个光子跃迁到激发态后,可能发射多种频率的光子【答案】:【解析】:第12题【填空题】天然放射性现象发出的射线中,存在α射线、______和γ射线,其中α射线的本质是高速运动的______核(填写元素名称).【答案】:【解析】:第13题【计算题】如图所示为谁发现质子的实验装置?M是显微镜,S是荧光屏,窗口F处装有银箔,气体可从阀门T 充入,A是放射源.该实验的反应方程?【答案】:【解析】:第14题【解答题】射线在真空中的速度与光速相同的是那些?【答案】:【解析】:第15题【综合题】汤姆孙测定电子比荷(电子的电荷量与质量之比)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真空玻璃管内,阴极K发出的电子经加速后,穿过小孔A、C沿中心轴线OP1进入到两块水平正对放置的极板D1、D2间的区域,射出后到达右端的荧光屏上形成光点.若极板D1、D2间无电压,电子将打在荧光屏上的中心P1点;若在极板间施加偏转电压U ,则电子将打P2点,P2与P1点的竖直间距为b ,水平间距可忽略不计.若再在极板间施加一个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图中未画出),则电子在荧光屏上产生的光点又回到P1点.已知极板的长度为L1 ,极板间的距离为d ,极板右端到荧光屏间的距离为L2 .忽略电子的重力及电子间的相互作用.求电子进入极板D1、D2间区域时速度的大小;""推导出电子的比荷的表达式;""若去掉极板D1、D2间的电压,只保留匀强磁场B ,电子通过极板间的磁场区域的轨迹为一个半径为r的圆弧,阴极射线射出极板后落在荧光屏上的P3点.不计P3与P1点的水平间距,求P3与P1点的竖直间距y .""【答案】:【解析】:最新教育资料精选11/ 11。
五、核能的利用1.知道核电站的组成和核反应堆。
2.了解核电的安全问题的处理方法。
3.知道核电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原子弹和核反应堆里发生的都是原子核的裂变反应。
反应中都能释放出巨大的核能。
但一个是破坏力和杀伤力很强的核武器,另一个却是为我们的生活生产服务的新能源。
你知道原子弹和核反应堆里发生的核反应的区别吗?提示:原子弹是一种没有减速剂、不加控制的爆炸性链式反应装置,反应堆中发生的裂变反应是在人工控制下产生的链式反应。
一、核电站核电站的反应堆是____,核电站的主要组成部分是______和____________。
二、核电站的常规岛与核岛核电站的发电系统与通常的热电厂相同,安装这些设备的区域叫做________。
核电站利用________来释放核燃料中的核能,安装反应堆的建筑称为____________。
三、核电的安全性1.核电引起的安全问题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核反应万一失控,会损坏设备,引起________外泄;二是__________处理不当产生环境污染。
2.反应堆在结构上设有____安全屏障,防止放射性物质外泄;对核废物采取________等方法进行稀释,排放到______永久贮存。
思考:你知道历史上出现过的较大的核电事故吗?四、核能的多种用途核能的主要用途是____,还可以利用低温堆____,作为航天器的____以及为海洋舰艇提供______。
答案:一、热源常规岛核岛二、常规岛核反应堆核岛三、1.放射性物质放射性废料2.四道贮存衰变处置场思考答案:如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泄漏事故和2011年日本福岛核事故。
四、发电供热电源核动力核能的利用原子弹杀伤力强大的原因是核能在极短时间内释放出来。
核电站是利用缓慢释放的核能来发电的,这是核能的和平利用,因此核电站是可控的链式反应。
现在世界上已有不少国家建有核电站,我国已建成使用和正在建设的核电站必将为现代化建设提供能源保障。
类型 核能的利用问题【例题】 目前核电站利用的核反应是( )。
3 核能
1.用粒子轰击铍核,生成一个碳核和一个粒子,如此该粒子〔〕A.带正电,能在磁场中发生偏转
B.在任意方向的磁场中都不会发生偏转
C.电离本领特别弱,是原子核的组成局部之一
D.用来轰击钢235可引起铀核的裂变
2、质子,中子组成氦核〔α粒子〕,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 p,m n.和m a如此三者关系为〔〕
A、m a>2(m p+m n)
B、m a=2(m p+m n)
C、m a<2(m p+m n)
D、m a<m p+m n
3.核子结合成原子核或原子核分解为核子,都伴随着巨大的能量变化,这是因为〔〕
A.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电荷间存在着很大的库仑力
B.核子具有质量且相距很近,核子间存在很大的万有引力
C.核子间存在着强大的核力
D.质子带正电且相距很近,质子间存在很大的库仑斥力
4.如下关于核力的说法中正确的答案是〔〕
A、核力是短程力
B、核力是强相互作用力的一种表现
C、每个核子只跟相邻的核子发生核力作用
D、每个核子跟所有的核子都会有核力的作用
5.中子质量为,质子质量为,氘核质量为,中子和质子结合为氘核时释放的能量为多少焦耳〔保存两位有效数字〕
6.某核电站发电能力为,用铀235作为燃料,每个铀235核裂变平均释放200 的能量,设释放的能量有50%转化为电能,如此该核电站每天消耗多少铀235?
7.两个中子和两个质子结合成一个氦核,同时释放一定的能量.假设中子质量为,质子质量为,氦核质量为,试计算用中子和质子生成1kg氦时,要释放多少能量?
参考答案:
1、BCD
2、D
3、C
4、ABC
5、
6、
7、。
精选2019-2020年粤教版高中选修1-2物理第三章核能及其利用第一节放射性巩固辅导第一百篇第1题【单选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电效应是原子核吸收光子向外释放电子的现象B、一群处于n=3能级激发态的氢原子,自发跃迁时能发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C、放射性元素发生一次β衰变,原子序数增加2D、汤姆生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越高,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越长B、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内部是有结构的C、汤姆生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D、重核的裂变和轻核的聚变过程都有质量亏损,都向外界吸收核能【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α粒子散射实验是卢瑟福建立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重要依据B、一个氢原子中的电子从半径为ra的轨道自发地直接跃迁至半径为rb的轨道,已知ra>rb ,则在此过程中原子不辐射某一频率的光子C、根据玻尔理论可知,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氢原子的电势能增大,核外电子的运动速度减小D、正负电子对湮灭技术是一项较新的核物理技术.一对正负电子对湮灭后生成光子的事实说明质量守恒定律是有适用范围的【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天然放射性现象说明原子核内部具有复杂的结构B、α粒子散射实验说明原子核内部具有复杂的结构C、原子核发生α衰变生成的新核原子序数增加D、氢原子从能级3跃迁到能级2辐射出的光子的波长小于从能级2跃迁到能级1辐射出的光子的波长【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A、质子上B、中子上C、电子上D、原子核上【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卢瑟福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建立的基础是α粒子的散射实验B、发现天然放射现象的意义在于使人类认识到原子核具有复杂的结构C、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中核子结合的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D、原子核内的某一核子与其他核子间都有核力作用【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关于粒子的分类,目前人们认为粒子世界是由下列哪三类粒子构成的( )A、媒介子、夸克、强子B、夸克、轻子、强子C、媒介子、轻子、强子D、质子、中子、电子【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升高时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变长B、β 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外的最外层电子C、α、β 和γ 三种射线中,γ 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D、某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80 个,经过2 个半衰期后一定只剩20 个【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核能作为一种新能源在现代社会中已不可缺少,我国在完善核电安全基础上将加大核电站建设.核泄漏中的钚(Pu)是一种具有放射性的超铀元素,它可破坏细胞基因,提高患癌的风险.已知钚的一种同位素94^239Pu的衰变方程为:94^239Pu→X+2^4He+γ,半衰期为24100年,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衰变时发出的γ射线是波长很短的实物粒子,穿透能力很强B、X原子核中含有143个中子C、10个94^239Pu经过24100年后一定还剩余5个D、衰变过程的总质量不变【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危机引起世界对安全利用核能的关注.泄漏的污染物中含有^131I和^137Cs.^131I发生衰变时会释放β射线;^137Cs发生衰变时会释放γ射线,过量的射线对人体组织有破坏作用.核泄露一旦发生,应尽量避免污染物的扩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γ射线电离作用很强B、β射线是高速电子流C、目前世界上运行的核电站均采用核聚变D、可以通过降低温度减小污染物的半衰期,从而减小危害【答案】:【解析】:第11题【多选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发现天然放射现象的意义在于使人类认识到原子具有复杂的结构B、结合能越大的原子核,原子核中的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C、根据玻尔理论可知,氢原子核外电子跃迁过程中电子的电势能和动能之和不守恒D、在光电效应实验中,用同种频率的光照射不同的金属表面,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越大,则这种金属的逸出功W0越小E、已知有误Th的半衰期是24天,48g的有误Th经过72天后衰变了42g【答案】:【解析】:第12题【多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变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B、由玻尔理论知道氢原子从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会放出光子C、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的实验都表明光具有粒子性D、重核裂变过程生成中等质量的核,反应前后质量数守恒,但质量一定减少【解析】:第13题【多选题】以下有关近代物理内容的若干叙述,正确的是( )A、紫外线照射到金属锌板表面时能够发生光电效应,则当增大紫外线的照射强度时,从锌板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随之增大.B、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C、有10个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经过一个半衰期一定有5个原子核发生衰变D、氢原子由第三激发态直接跃迁到基态时,会释放频率一定的光子E、质子和中子结合成新原子核释放出能量,一定有质量亏损【答案】:【解析】:第14题【填空题】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的______有关,并且辐射的能量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的能量值叫做______.【解析】:第15题【填空题】自从1896年贝克勒耳发现铀的放射性现象以后,科学家______首先研究了铀放射线的来源,并在1898年相继发现了放射性更强的钋和镭两种新元素.放射性元素会连续发生衰变,如图是反映铀核衰变的特性曲线,由图可知,经过4860年,铀经历了______个半衰期.【答案】:【解析】:。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金戈铁骑整理制作1 放射性1、以下哪些实验现象可以说明原子核内部有复杂的结构()A、α粒子散射实验B、光电效应C、原子的线状光谱D、天然放射现象2、天然放射现象放出三种射线,即α射线.β射线和γ射线,这三种射线中()A.使空气电离作用最强的是α射线B.贯穿物质本领最大的是γ射线C.质量最大的是α射线D.速度最大的是γ射线3、天然放射现象显示出()A.原子不是单一的基本粒子B.原子核不是单一的基本粒子C.原子内部大部分是空的D.原子有一定的能级4、β衰变中所放出的电子,来自()A.原子核外内层电子B.原子核内所含电子C.原子核内中子衰变为质子放出的电子D.原子核内质子衰变为中子放出的电子5、α射线的本质是()A.电子流B.高速电子流C.光子流D.高速氦核流6、关于β粒子的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是从原子核放射出来的B.它和电子有相同的性质C.当它通过空气时电离作用很强D.它能贯穿厚纸板7、关于γ射线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γ射线是处于激发状态的原子核放射的B.γ射线是从原子内层电子放射出来的C.γ射线是一种不带电的中子流D.γ射线是一种不带电的光子流8、下列关于放射性元素衰变的描述,哪些是错误的()A.原子核放出电子后,它的质量数不变而电荷数却减少1B.核衰变时放出的射线都是由带电粒子所组成的C.半衰期表示放射性元素衰变的快慢,它和外界的温度、压强无关D.γ衰变不改变元素在周期表上的位置9、A、B两种放射性元素,它们的半衰期分别为t A=10天,t B=30天,经60天后,测得两种放射性元素的质量相等,那么它们原来的质量之比为()A.3∶1B.48∶63C.1∶16D.16∶110、关于放射性元素原子核的衰变,下列叙述中哪些是正确的()A.γ射线是伴随α射线或β射线而发射出来的B.半衰期的大小不随化学状态、温度等变化而变。
C.某核放出一个β粒子或α粒子后,都变成一种新元素的原子核。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桑水制作2 放射性的应用与辐射防护1、关于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利用射线的穿透性检查金属制品,测量物质的密度和厚度.B、利用射线的电离本领消除有害的静电.C、利用射线的生理效应来消毒杀菌和医治肿瘤.D、利用放射性作示踪原子.2、下列哪些应用是把放射性同位素作为示踪原子的()A、γ射线探伤仪.B、利用含有放射性碘131的油检测地下输油管道的漏油情况.C、利用钴60治疗肿瘤等疾病.D、把含有放射性元素的肥料施给农作物,用以检测确定农作物吸收养分的规律.3、用γ刀治疗肿瘤不用麻醉,时间短,因而γ刀被誉为“神刀”,那么γ刀治疗肿瘤是利用()A、γ射线具有很强的贯穿本领.B、γ射线具有很强的电离作用.C、γ射线具有很强的能量.D、γ射线很容易绕过阻碍物到达目的地.4、贫铀炸弹是一种杀伤力很强的武器,贫铀是提炼铀235以后的副产品,其主要成分为铀238,贫铀炸弹不仅有很强的穿甲能力,而且残留物可长期对环境起破坏作用,这种破坏作用的原因是()A、爆炸的弹片存在放射性.B、未爆炸的部分存在放射性.C、铀的衰变速率很快.D、铀的半衰期很长.5、关于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利用射线的穿透性检查金属制品,测量物体的密度和厚度。
B 、利用射线的电离本领消除有害的静电积累。
C 、利用射线的生理效应来消毒杀菌和医治肿瘤。
D 、利用放射性作示踪原子6、关于同位素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种元素的几种同位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相同B.一种元素的几种同位素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都相同C.同位素都具有放射性D.互称同位素的原子一定含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数7、有关放射性同位素P 3015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P 3015与Si 3014互为同位素B 、P 3015与其同位素有相同的化学性质C 、P 3015用制成化合物后它的半衰期变短D 、含有P 3015的磷肥释放正电子,可用来做示踪原子,以观察磷肥对植物的影响参考答案:1、ABCD2、BD3、AC4、ABD5、BCD6、AD7、CD。
2019-2020学年度粤教版高中物理选修1-2第三章核能及其利用第二节放射性的应用与辐射防护习题精选第七十六篇第1题【单选题】A、塑料公司生产聚乙烯薄膜,方法是让较厚的聚乙烯膜通过轧辊后变薄,利用α射线来测定通过轧辊后的薄膜厚度是否均匀B、钴60的半衰期为5年,若取4个钴60原子核,经10年后就一定剩下一个原子核C、把放射性元素钋210掺杂到其他稳定元素中,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变短D、用锝99可以作示踪原子,用来诊断人体内的器官是否正常.方法是给被检查者注射或口服附有放射性同位素的元素的某些物质,当这些物质的一部分到达要检查的器官时,可根据放射性同位素的射线情况分析器官正常与否【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如图所示是显像管原理俯视图,接通电源后,电子从电子枪射出,没有磁场时打在O ,为使电子偏转,在管颈安装了偏转线圈产生偏转磁场,如果要使电子束在水平方向偏离中心,打在荧光屏的A点,偏转磁场应该( )A、竖直向下B、竖直向上C、水平向左D、水平向右【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如图所示是医生用计算机辅助某种射线断层摄影(简称“CT”)检查身体的情景,这种能穿透身体的射线是( )A、红外线B、可见光C、紫外线D、X射线【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质子之间,不管距离如何,核力总是大于库仑力B、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C、由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可知,质量与能量不可以相互转化D、原子核内的某一核子与其它核子间都有核力作用【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用α粒子轰击时,得到,同时放出一种粒子,关于这种粒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来自于原子核B、它能穿透几厘米厚的铅板C、它垂直进入磁场中不发生偏转D、它是一种频率很高的光子【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如图所示,阴极射线管接通电源后,电子束由阴极沿X轴正方向射出,在荧光板上会看到一条亮线.要使荧光板上的亮线向z轴负方向偏转,可采用的方法是( )A、加一沿y轴负方向的磁场B、加一沿z轴正方向的磁场C、加一沿y轴正方向的电场D、加一沿z轴负方向的电场【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α粒子大角度散射表明α粒子很难进入原子内部B、β衰变现象说明电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C、γ射线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D、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随温度的升高而变短【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现已建成的核电站发电的能量来自于( )A、天然放射性元素放出的能量B、人工放射性同位素放出的能量C、重核裂变放出的能量D、化学反应放出的能量【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关于天然放射线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γ射线就是中子流B、α射线有较强的穿透性C、β射线是高速电子流D、电离本领最强的是γ射线【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一群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吸收了波长为λ1的电磁波后,会释放出多种波长的电磁波,其中有一种电磁波的波长为λ2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λ1一定不小于λ2B、λ1一定不大于λ2C、λ1一定不会等于λ2D、λ1一定等于λ2【答案】:【解析】:第11题【单选题】某原子Z^AX吸收一个中子后,放出一个电子,分裂为两个α粒子.由此可知( )A、A=7,Z=3B、A=7,Z=4C、A=8,Z=3D、A=8,Z=4【答案】:【解析】:第12题【多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正确的答案标号。
2019-2020学年度粤教版高中选修1-2物理第三章核能及其利用第二节放射性的应用与辐射防护拔高训练二第1题【单选题】如图为电视机显像管中电子束偏转的示意图.磁环上的偏转线圈通以图示方向的电流时,沿轴线向纸内射入的电子束的偏转方向( )A、向上B、向左C、向下D、向右【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在阴极射线管中电子流方向由左向右,其上方有一根通有如图所示电流的直导线,导线与阴极射线管平行,则阴极射线将( )A、向上偏转B、向下偏转C、向纸里偏转D、向纸外偏转【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首先发现原子核内部有复杂结构的实验是( )A、原子光谱B、光电效应C、α粒子散射现象D、天然放射现象【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关于放射线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放射线可以用来进行工业探伤B、放射线可以使细胞发生变异C、放射性同位素可以用来做示踪原子D、放射线对人体无害【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关于天然放射性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是玛丽?居里夫妇首先发现的B、首先说明了原子核是单一的粒子C、γ射线必须伴随α或β射线而产生D、任何放射性元素都能同时发出三种射线【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分别用α、β、γ三种射线照射放在干燥空气中的带正电的验电器,则( )A、用α射线照射时,验电器的带电荷量将增加B、用β射线照射时,验电器的电荷量将先喊少后增加C、用三种射线照射时,验电器的电荷都将消失D、用γ射线照射时,验电器的带电量将不变【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阴极射线和β射线本质上都是电子流,都来自于原子的核外电子B、温度越高,黑体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频率较小的方向移动C、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让人们知道原子核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D、公安机关对2014年5月初南京丢失铱﹣192放射源的4名责任人采取强制措施是因为该放射源放出大剂量的射线会污染环境和危害生命.【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放射性同位素发出的射线在科研、医疗、生产等诸多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下列有关放射线应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放射线改变了布料的性质使其不再因摩擦而生电,因此达到消除有害静电的目的B、利用γ射线的贯穿性可以为金属探伤,也能进行人体的透视C、用放射线照射作物种子能使其DNA发生变异,其结果一定是成为更优秀的品种D、用γ射线治疗肿瘤时一定要严格控制剂量,以免对人体正常组织造成太大的危害【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 )A、原子不可再分B、原子的核式结构C、原子核是可分的D、原子核由中子和质子组成【答案】:【解析】:第10题【填空题】核反应堆中的燃料是______.用石墨、重水等作为______,使裂变时产生的中子速度减小,易于被铀核吸收.用镉棒来______,以控制反应的______,再用水等流体在反应堆内外循环流动,传输反应中产生的热量.【答案】:【解析】:第11题【填空题】核能是一种高效的能源.在核电站中,为了防止放射性物质泄漏,核反应堆有三道防护屏障:燃料包壳,压力壳和安全壳(见图1).结合图2可知,安全壳应当选用的材料是______.【答案】:【解析】:第12题【填空题】若用x代表一个中性原子中核外的电子数,y代表此原子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z代表原子的原子核内的中子数,则对的原子来说x=______、y=______、z=______.【答案】:【解析】:第13题【填空题】如图所示,电子枪射出的电子束进入示波管,在示波管正下方有竖直放置的通电环形导线,则示波管中的电子束将______偏转.(填“向上”“向下”“向里”“向外”)【答案】:【解析】:第14题【解答题】射线在真空中的速度与光速相同的是那些?【答案】:【解析】:第15题【综合题】用人工方法得到放射性同位素,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发现,天然的放射性同位素只不过40多种,而今天人工制造的放射性同位素已达1000多种,每种元素都有放射性同位素.放射性同位素在工业、农业、医疗卫生和科学研究的许多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带电的验电器在放射线照射下电荷会很快消失.其原因是( )A、射线的贯穿作用B、射线的电离作用C、射线的物理、化学作用D、以上三个选项都不是下图是工厂利用放射线自动控制铝板厚度的装置示意图.如果工厂生产的是厚度为1毫米的铝板,在α、β、γ三种射线中,你认为对铝板的厚度控制起主要作用的是______射线.在我国首先用人工方法合成牛胰岛素时,需要证明人工合成的牛胰岛素结晶跟天然牛胰岛素的结晶是同一种物质,为此曾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有误做______.【答案】:【解析】:。
粤教版物理选修1-1课本答案第一章第一节.[观察与思考](1)空铝罐会从静止状态开始向着气球滚动.(2) ①金属球和验电器接触时,两片金属箔张开.②连续多次重复以上实验过程时,两片金属箔的张角变大.(3)金属球C移近相互接触的导体A、B时,两对金属箔均张开;将导体A与B分开,然后移走金属球C后,两对金属箔均张开;再让A与B接触后,两对金属箔均闭合.[讨论与交流] 1. 衣物在烘干过程中存在相互摩擦,从而使衣服和袜子带上异种电荷,根据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的作用特点,因此袜子“粘”在衣服上.2.微观解释:摩擦起电本质是电子在物体之间发生转移而造成的.不可能凭空产生电荷,因此“摩擦生电”的说法是错误的.课后练习:1.ABC2. (1)用接触带电的方式.(2)让不带电的两个导体互相接触,将带电导体移近它们,使它们分别感应出正、负电荷;然后将带正、负电荷的导体分离,用手接触带正电荷的导体,将正电荷导走;最后让不带电的导体与带负电荷的导体接触,使两者都带上负电荷.(3)让不带电的两个导体互相接触,将带电导体移近它们,然后把它们分开.3.带电的验电器会使不带电的导体的近端带上异种电荷.异种电荷互相吸引,使金箔上的电荷不断向上移动,金箔上的电荷量越来越小,故张角减小.第二节.[讨论与交流] (1)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2)头发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观察与思考] 观察到的现象:当保持两球的电荷量不变时,泡沫小球的偏角随两球的距离减小而增大;金属球的电荷量减少时,保持两球的距离不变,泡沫小球的偏角变小.2.用感应起电机可以改变大球所带的电荷量电荷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3.不能课后练习1.ABD 2.ABC3.应放在AB连线之间。
设点电荷C与点电荷A的距离为x m.根据库仑定律。
Kq A q C/x=kq B q C/(0.15-x) 所以x=0.05m这个位置与点电荷C所带点电荷的数量和号没有关系。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鼎尚**整理制作)2 放射性的应用与辐射防护1.1965年,我国科学家首次用人工方法合成的结晶牛胰岛素与天然牛胰岛素是同一种物质,所使用的鉴别技术是 ( )A.光学分析B.同位素示踪原子C.光谱分析D.测定介电常数2.联合国环境公署对科索沃地区的调查表明,北约对南联盟进行的轰炸中,大量使用了贫铀炸弹.贫铀是从金属中提炼铀235以后的剖产品,其主要成分为铀238,贫铀炸弹贯穿力是常规炸弹的9倍,杀伤力极大,而且残留物可长期危害环境.下列关于其残留物长期危害环境的理由正确的是( )(1)由于爆炸后的弹片存在放射性,对环境产生长期危害(2)爆炸后的弹片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3)铀238的衰变速率很快(4)铀的半衰期很长A.①② B.③C.①④ D.②④3.美国前总统老布什曾让医生们虚惊了一场.那是在访日宴会上突然昏厥,美国政府急忙将他送回国,医生用123I进行诊断,通过体外跟踪,迅速查出了病因.这是利用123I所放出的( )A.热量 B.α射线C.β射线 D.γ射线4.美国医生用123I对老布什总统诊断,使其很快恢复健康,123I的特性是( ) A.半衰期长,并迅速从体内清除B.半衰期长,并缓慢从体内清除C.半衰期短,并迅速从体内清除D.半衰期短,并缓慢从体内消除5.医学界通过14C标记的C60发现一种C60的羧酸衍生物,在特定条件下可以通过断裂DNA抑制艾滋病病毒的繁殖,则14C的用途是 ( )A.示踪原子B.电离作用C.催化作用D.贯穿作用6.下列哪一种医学治疗、检查手段运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放出的射线( ) A.B超B.化疗医治肿瘤C.X光透视D.CT断层扫描7.放射性同位素60Co能够产生γ射线。
高速运动γ射线作用于DNA,能够产生氢键断裂、碱基替换等效应,从而有可能诱发生物产生_______,使生物体出现可遗传的变异,从而选择和培育出优良品种。
此外用γ射线照射过的食品有利于贮藏,这是因为γ射线能_______、________。
2019-2020学年度粤教版高中物理选修1-2第三章核能及其利用第二节放射性
的应用与辐射防护练习题三十六
第1题【单选题】
如图所示的阴极射线管,无偏转电场时,电子束加速后打到荧屏中央形成亮斑.如果只逐渐增大M1M2之间的电势差,则( )
A、在荧屏上的亮斑向上移动
B、在荧屏上的亮斑向下移动
C、偏转电场对电子做的功不变
D、偏转电场的电场强度减小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确的是( )
A、①表示γ射线,③表示α射线
B、②表示β射线,③表示α射线
C、④表示α射线,⑤表示γ射线
D、⑤表示β射线,⑥表示α射线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如图所示是显像管原理俯视图,接通电源后,电子从电子枪射出,没有磁场时打在O ,为使电子偏转,在管颈安装了偏转线圈产生偏转磁场,如果要使电子束在水平方向偏离中心,打在荧光屏的A点,偏转磁场应该( )
A、竖直向下
B、竖直向上
C、水平向左
D、水平向右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如图所示,阴极射线示波管的聚集电场是由电极A1、A2形成,实线为电场线,虚线为等势线,z轴为该电场的中心轴线,P、Q、R为一个从左侧进入聚焦电场的电子运动轨迹上的三点,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电极A1的电势低于电极A2的电势
B、电子在P点处的动能大于在Q点处的动能
C、电场中Q点的电场强度大于R点的电场强度
D、电子从P至R的运动过程中,电场力对它一直做正功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如图甲是α、β、γ三种射线穿透能力的示意图,图乙是工业上利用射线的穿透性来检查金属内部伤痕的示意图,请问图乙中的检查利用的是( )
A、α射线
B、β射线
C、γ射线
D、三种射线都可以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关于下面四个装置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可以说明α粒子的贯穿本领很强
B、实验现象可以用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解释
C、是利用α射线来监控金属板厚度的变化
D、进行的是聚变反应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关于阴极射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阴极射线就是稀薄气体导电时的辉光放电现象
B、阴极射线是在真空管内由正极放出的电子流
C、阴极射线是由德国物理学家戈德斯坦命名的
D、阴极射线就是X射线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图为α粒子穿过充满氮气的云室时拍摄的照片,在许多α粒子的径迹中有一条发生了分叉,分叉后有一条细而长的径迹和一条粗而短的径迹,则( )
A、细而长的径迹是α粒子
B、细而长的径迹是氧核
C、粗而短的径迹是氧核
D、粗而短的径迹是质子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如图所示是用阴极射线管演示电子在磁场中受洛伦兹力的实验装置,图中虚线是电子的运动轨迹,那么下列关于此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端接的是高压直流电源的正极
B、C端是蹄形磁铁的N极
C、C端是蹄形磁铁的S极
D、以上说法均不对
【答案】:
【解析】:
第10题【多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是汤姆逊最早提出来的
B、氢原子从能级3跃迁到能级2辐射出的光子的波长大于从能级2跃迁到能级1辐射出的光子的波
长
C、在光电效应实验中,用同种频率的光照射不同的金属表面,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
能Ek越大,则这种金属的逸出功W0越小
D、α射线、β射线和γ射线是三种波长不同的电磁波
E、铀核有误U衰变为铅核有误Pb的过程中,要经过8次α衰变和6次β衰变
【答案】:
【解析】:
第11题【填空题】
有效大量释放核能的途径有:一个途径是重核的裂变;另一个途径是轻核的聚变.核电站是利用______核的______变.
【答案】:
【解析】:
第12题【计算题】
1919年卢瑟福通过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第一次完成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并由此发现什么?图中A 为放射源发出的什么粒子?B为什么气?完成该实验的下列核反应方程?
【答案】:
【解析】:
第13题【解答题】
天然放射现象,自然界中含有少量的^14C ,^14C具有放射性,能够自发地进行β衰变,因此在考古中可利用^14C来做什么?
【答案】:
【解析】:
第14题【综合题】
如图是工厂利用放射线自动控制铝板厚度的装置示意图.
请你简述自动控制的原理.
""
如果工厂生产的为的铝板,在、和三种射线中,你认为哪一种射线在的厚度控制中起主要作用,为什么?
""
【答案】:
【解析】:
第15题【综合题】
1897年汤姆生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发现了电子,从而使人们认识到原子是可分的.汤姆生当年用来测定电子比荷(电荷量e与质量m之比)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真空玻璃管内C、D为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圆形阴影区域内可由管外电磁铁产生一垂直纸面的匀强磁场,圆形区域的圆心位于C、D中心线的中点,直径与C、D的长度相等.已知极板C、D的长度为L1 ,C、D间的距离为d ,极板右端到荧光屏的距离为L2 .由K发出的电子,经A与K之间的高电压加速后,形成一束很细的电子流,电子流沿C、D中心线进入板间区域.若C、D间无电压,则电子将打在荧光屏上的O点;若在C、D间加上电压U ,则电子将打在荧光屏上的P点,P点到O点的距离为H;若再在圆形区域内加一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则电子又打在荧光屏上的O点.不计重力影响.
求电子打在荧光屏O点时速度的大小.
推导出电子比荷的表达式.
""
利用这个装置,还可以采取什么方法测量电子的比荷?""
【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