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卵巢综合征1
- 格式:ppt
- 大小:350.00 KB
- 文档页数:55
如何通过饮食来调理多囊卵巢综合征?
如果被诊断出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应该在饮食上格外留心,建议增加以下类别的食物摄入量:
主食类:
燕麦米、燕麦胚芽米、黑米、荞麦米等是首选的主食。
备选的主食:包括芋头、非即食燕麦片、非糯玉米、黑麦面包、米线、意大利面、粉面等。
脂肪类食物:包括亚麻籽油、深海鱼油、海藻油、橄榄油和椰子油等。
优质蛋白类食:物包括水煮蛋、牛里脊、鸡胸肉、去皮兔肉、海鲜、虾和鱼类以及豆制品等。
非淀粉类蔬菜:菠菜、生下、油菜、茼蒿、芹菜、麦菜、苋菜、黄瓜、西蓝花、洋葱、大白菜、卷心菜、番薯叶、枸杞叶、西葫芦、白萝卜、冬瓜、苦瓜和莴笋
低糖水果:草莓、圣女果、木瓜、杨桃、莲雾、雪莲果、樱桃、桃子、西柚、杨桃、梨子、苹果、梨等
患有多囊卵巢综合症的女性除了注意饮食外,还需要口服科芙研来改善胰岛素抵抗,平衡内分泌,改善月经不调。
只有在注意休息和锻炼身体的情况下,这病才会快点好起来。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症状,这四点最典型
目前,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导致许多女性患上不孕症的主要原因,一般来讲,女性朋友在患上此症后,在其身上多会有以下症状表现出来。
★肥胖
大约半数的患者会出现肥胖症状,这主要与多囊卵巢综合征造成雄激素过多、未结合睾酮比例增加及雌激素的长期刺激有关。
★不孕
多囊卵巢综合征会破坏卵巢正常的组织,导致卵巢的功能逐渐丧失,从而发生卵子不能形成或是不能正常排出的现象,最终导致女性不孕;同时因为卵巢和输卵管相距的距离很近,如果囊肿较大,可能会压迫患者的输卵管引起输卵管堵塞,导致女性不孕。
★月经失调
患者在月经初潮后,没有正常的月经周期,会出现月经稀发、继发性闭经及无排卵性功血等月经不调的状况。
★双侧卵巢增大
患多囊卵巢综合征后,通过腹腔镜的检查,会发现卵巢体积增大,在确诊时,可通过腹腔镜或B超显像检查来确定卵巢的体积。
多囊卵巢综合症金标准
一。
多囊卵巢综合症,这可是让不少女性朋友头疼的事儿。
要说诊断它的金标准,那咱得好好说道说道。
1.1 月经失调是个重要表现。
好多姑娘月经变得不规律,要么好几个月不来,要么一来就没完没了,这可不正常。
就像“屋漏偏逢连夜雨”,本来生活就够忙的,月经还来捣乱。
1.2 高雄激素血症也不能忽视。
脸上长痘、汗毛变重,这都可能是身体发出的警报。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谁不想有个光滑的脸蛋儿呢。
二。
2.1 超声检查也是关键的一环。
通过B超看看卵巢的情况,如果发现好多小卵泡挤在一起,那可得小心了。
这就好比“一锅粥里全是豆子”,乱成一团。
2.2 激素水平的测定也很重要。
像睾酮、LH 这些指标,一旦不正常,那可能就是多囊卵巢综合症在作祟。
2.3 肥胖有时也和它有关系。
“胖起来容易瘦下去难”,不少多囊的姐妹都有肥胖的烦恼。
三。
3.1 一旦确诊了多囊卵巢综合症,也别太害怕。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咱们有办法应对。
3.2 调整生活方式是基础。
管住嘴,迈开腿,健康饮食,适量运动。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坚持下去总会有效果。
多囊卵巢综合症的诊断金标准是多方面的,综合判断才能准确诊断。
姐妹们要是觉得自己有相关症状,别拖着,赶紧找医生,早发现早治疗,才能让生活更美好。
多囊卵巢综合症诊断标准
多囊卵巢综合症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月经异常:月经周期不规律,或者月经量少,甚至闭经。
2. 雄激素水平升高:可以通过血液检测确定雄激素水平,尤其是睾酮水平是否升高。
3. 卵巢多囊样改变:在超声检查中,如果发现卵巢体积增大,或者卵巢内有许多小卵泡(通常超过12个),可以认为是卵巢多囊样改变。
4. 无排卵或稀发排卵:通过基础体温测定、排卵监测等方法,如果发现没有排卵或者稀发排卵,这也是多囊卵巢综合症的一个表现。
这些标准并非是绝对的,诊断时需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情况。
如果有疑虑,建议及时就医,进行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多囊卵巢综合征成功治愈案例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以慢性无排卵、闭经或月经稀发、不孕、肥胖、痤疮、多毛和卵巢多囊性增大为临床特征的综合症候群。
这个病可以导致女
性不孕和习惯性流产,所以多囊卵巢综合征已经成为了很多女性朋友的梦魇。
下面来看一下李女士的病例。
李女士来到新景安太医院进行检查。
据了解,李女士今年31岁,于
7年前,月经紊乱,越发的肥胖。
由于那时候李女士刚刚毕业的参加工作,没有时间进行检查和治疗。
由于前几年结婚一直没有怀孕,才去了当地医
院进行检查。
当地医院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给予中西药和促排卵治疗都
未能见效。
2022年3月经同事介绍,得知新景安太医院。
来到新景安太医院,进行了针对检查,均为:激素测定,后腹膜充气
造影及子宫输卵管造影,超声检查,内窥镜检查,诊刮和子宫内膜病检,
剖腹探查,CT和磁共振几项检查。
诊断结果为:多囊卵巢综合征,原发
不孕。
确诊多囊卵巢的方法:1、月经周期改变;2、电化学发光免疫法基础
内分泌LH/FSH≥0;3、阴道四维彩超发现卵泡早期卵巢有多囊改变;3条中
有2条就可以确诊为多囊卵巢。
治疗多囊卵巢腹腔镜下多囊卵巢卵睾组织挫灭或部分切除是最有效的
治疗手段,术后6个月妊娠率达90%以上。
但PCOS多伴有子宫纵隔或子
宫内膜息肉,确诊需做数字化动态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或宫腔镜检查,如
有应行宫腔镜下纵隔、息肉切除术,否则易导致习惯性流产。
确诊后签约
包治,无效退款。
什么是多囊卵巢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处于生育年龄的妇女,因为自身的内分泌、代谢情况出现异常而引起的一种疾病。
女性排卵功能被破坏、出现月经紊乱,以及雄性激素分泌过剩都属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的主要特征。
由于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发生在女性群体的常见疾病,经常会引起很多患者的恐慌,或者是患者因为不重视而出现不孕、月经失调等情况。
因此,女性应主动了解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相关知识,知道什么是多囊卵巢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基本定义通俗来讲,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在女性激素分泌不正常的时候,导致自身的排卵功能不健全,原本可以在女性身体里成熟发育的卵子、卵泡无法健康的成长。
很多不孕的生育适龄女性,都是因为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引起的。
占无排卵性不孕患者的30%-60%。
此外,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因为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一种妇科疾病,在育龄期妇妇中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病率为5%到10%。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在临床上,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表现为患者月经失调(多表现为月经稀发35天-半年不等)或闭经、排卵稀发、排卵障碍、雄性激素分泌异常、不孕、多毛、痤疮等。
部分患者会伴有肥胖、血脂紊乱、胰岛素抵抗这些代谢方面的异常。
这些异常很容易引起糖尿病、子宫内膜癌、心脑血管疾病等疾病。
据调查,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有25%到36%的人还会存在痤疮情况,并且患者糖尿病发生的概率为12%。
除此之外,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不仅自身的不孕率比较高,患者对于一些诱导女性排卵的药剂的反应性比较差,体外受精的成功率、活产率都会随着病情加重而变低。
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女性,在怀孕之后流产率会高于旁人,同时怀孕时期的各种妊娠并发症较多。
大部分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除了有上述临床表现外,患者的体征同样会出现变化。
比如患者因为身体内部雄激素分泌异常,而出现体毛多的现象。
通常情况下,如果女性出现月经不规律、体毛旺盛等情况,就可以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做出初步诊断。
但是由于影响女性月经、雄激素分泌规律的因素比较复杂。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治疗进展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由于多个因素导致的内分泌紊乱,影响妇女的生殖健康。
近年来,针对PCOS的中医治疗方案逐渐受到重视,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首先,中医药可以有效改善PCOS女性的内分泌状态。
根据中医学,PCOS的内分泌紊
乱是因为肝郁气滞、脾虚水湿等多种因素引起的。
针对这些因素,可采用中药治疗。
例如,柴胡加芍药汤可以调节肝气,薏仁山药丸可以健脾化湿,川草茯苓丸可以调节生殖系统内
分泌等。
其次,中医理疗也是PCOS治疗的重要方式之一。
例如,针灸、拔罐、艾灸等方法可以疏通经络、温通子宫,增强生殖系统的免疫功能。
其中,穴位选择尤为重要。
例如,中脘、关元、足三里等经络穴位可调节肝气、健脾祛湿、补益肾气,从而达到改善内分泌状态的
效果。
最后,中医调理饮食是PCOS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认为,饮食可以影响身体的阴阳平衡,对内分泌状态有重要作用。
因此,建议PCOS患者少食湿腻、寒凉、刺激性食品,尤其要注意调节血糖水平,避免血糖波动对内分泌的不良影响。
总之,中医治疗PCOS的方案多样、可行性强,可与西医治疗相结合,逐步改善PCOS
女性的内分泌状态、生殖健康、经络通畅等方面,提升治疗效果。
但需要注意的是,中医
治疗需根据个体情况进行个性化调理,不能一概而论,且应在专业中医医生的指导下进
行。
临证心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常见疾病,由育龄妇女复杂的内分泌和代谢异常引起,其特征是慢性不排卵(排卵障碍或丧失)和高雄激素血症(女性男性荷尔蒙分泌过多)[1]主要的临床表现是月经不调、肥胖、多毛等。
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大,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病率也愈来愈高。
现将凌娜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经验总结如下。
1 病因病机《黄帝内经素问灵枢注证发微》云:“天癸者,阴精也,盖肾属水,天癸亦属水,由先天之气蓄极而生,故谓阴精为天癸也。
”[2]肾藏精,精化气,肾精所化之气为肾气,肾精足则肾气充,肾精亏则肾气衰。
因而人体的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过程,包括在生命过程中的生殖能力,都取决于肾精及肾气的盛衰。
肾气又分为肾阴及肾阳。
肾阴足可以化生精血,精血充足月经才得以产生。
肾阳盛则温暖胞宫,胞宫温度适宜,则卵子可以化生及发育成熟。
肾虚则肾阴肾阳均不足,肾气无力推动,则产生精血、卵子的条件不成熟,会出现月经后期、闭经、月经不调等症状。
所以,肾虚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本。
痰湿是发生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标。
《丹溪心法》云“驱脂满经闭”,又云“经不行者,非无血也,为痰所凝而不行也”、《女科切要》云:“肥人经闭必是痰湿与脂膜塑塞之故。
”[3]脾胃健运水谷可使先天滋养,水津输布,后天及先天互相扶助,五脏功能协调。
现代生活条件日渐好转,人们素爱肥甘厚味,进食油腻之品,导致脾虚痰湿体质。
脾是后天之本,脾虚导致津水不能输布,津水停留于体内导致痰、湿内生。
脾肾阳虚,气化失司,湿聚成痰,则经水闭而不行,留恋卵巢则阻碍排卵受孕,壅滞于肌肤则表现为肥胖、多毛。
所以,痰湿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标。
2 治法方药治疗以补肾导痰为主,佐以疏肝扶脾,调和气血为治疗方法。
自拟方多囊1号为基本方,随症加减,同时联合针灸治疗。
自拟多囊1号药用炒白术15g,陈皮15g,赤芍15g,炒苍术15g,党参9g,丹参9g,当归9g,杜仲9g,茯苓9g,枸杞子9g,炙甘草9g,山药9g,熟地9g,鸡血藤9g,醋香附9g,续断9g,薏苡仁6g,菟丝子6g,清半夏6g,鸡血藤6g。
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治内分泌专家共识一、概述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又称Stein-Leventhal综合征,由Stein和Leventhal于1935年首次报道[1],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导致的常见内分泌代谢疾病。
在育龄妇女中,其患病率约为5%~10%[2],常见的临床表现为月经异常、不孕、高雄激素血征、卵巢多囊样表现等,可伴有肥胖、胰岛素抵抗、血脂紊乱等代谢异常,是2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和子宫内膜癌发病的高危因素[3,4]。
二、流行病学PCOS的患病率因其诊断标准、种族、地区、调查对象等的不同而不同,高发年龄段为20~35岁。
根据2003年鹿特丹诊断标准,我国育龄期妇女的患病率为5.6%[5]。
三、病因学PCOS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与遗传及环境因素密切相关,涉及神经内分泌及免疫系统的复杂调控网络。
(一)遗传因素PCOS与遗传有关,有家族聚集性,患者一级亲属患PCOS的风险明显高于正常人群。
家系分析显示,PCOS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或X染色体连锁显性遗传,但不完全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6,7]。
PCOS是一种多基因病,目前的候选基因研究涉及胰岛素作用相关基因、高雄激素相关基因和慢性炎症因子相关基因等[8]。
(二)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参与了PCOS的发生、发展。
宫内高雄激素环境、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如双酚A、持续性有机污染物如多氯联苯(PCBs)、抗癫痫药物、营养过剩和不良生活方式等均可能增加PCOS发生的风险[9,10,11]。
四、临床表现(一)月经异常及排卵异常月经异常可表现为周期不规律(即初潮2年后仍不能建立规律月经)、月经稀发(即周期≥35d)、量少或闭经(停经时间超过3个以往月经周期或≥6个月),还有一些不可预测的出血。
排卵异常表现为稀发排卵(每年≥3个月不排卵者)或无排卵。
(二)高雄激素的临床表现1.多毛:上唇、下颌、胸背部(包括乳晕)、下腹部(包括脐周及脐中线)、大腿内侧可见较粗的体毛,阴毛呈男性型分布,mFG评分中国人群大于4分,即提示多毛[12]。
科普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日常护理多囊卵巢综合征可简称为PCOS( PolycysticOvarianSyndrome),其指的是多囊性卵巢增大,还有长期不排卵,多毛与不同程度的高雄激素水平,可能和今后出现冠心病和不育、高血脂和子宫内膜癌、高血压和糖尿病的相关。
相信越来越多的女性朋友对于多囊卵巢都不陌生,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也可以视为一种代谢性疾病,受基因遗传与环境因素影响,是许多女性朋友不孕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般情况下,每个月有1至2个卵泡在卵巢内发育成熟与排卵,随后产生黄体,卵泡闭锁。
而PCOS者卵泡无法发育成熟,卵巢内多个小卵泡聚积,因此卵巢出现多囊改变,经超声检查会有特殊表现显示出来,即直径在8至10毫米卵泡出现项链状排列,卵巢增大,同时有较强的间质回声。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只是有上述卵巢形态学的改变,则无法对PCOS进行有效诊断,典型患者则伴有反复性流产和月经紊乱、不育或不孕和月经稀发、高雄刺激表现和闭经、黑棘皮病和多毛及肥胖等。
其性激素水平也会有独特之处,雄激素水平上升是经超声检查后得出的最有意义的诊断结果。
多囊卵巢综合征日常护理措施较为重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保持愉悦心情,避免压力过大或者情绪波动过大,家人也要给予足够的陪伴与关怀,积极引导患者消除心理障碍。
学会及时调节情绪,生活压力容易让人情绪起伏不定,长期处于负面情绪之中,会影响女人身体的内分泌,从而降低卵巢的排卵功能。
多囊卵巢患者们更是要注意调节情绪,心情不好的时候,多做深呼吸动作,让情绪慢慢平静下来。
第二,适当增加户外运动,比如慢跑、散步等锻炼身体,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
大多数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均存在体形肥胖的特征,而体育锻炼又能够有效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胰岛素抵抗的问题,同时帮助患者减重,从这个角度来说,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务必加强运动锻炼。
多囊卵巢综合征进行体育锻炼需对锻炼的强度进行控制,早期锻炼可以慢走、游泳、体操、跳绳等运动为主,锻炼时间控制在40~60分钟为宜。
中医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良方多囊卵巢综合征是青年已婚妇女不孕的主要因素之一,是由月经失调所产生的一种综合征,这类病人月经稀少或闭经、不孕、多毛和肥胖,双侧卵巢呈囊性增大。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以下三方面因素有关:(1)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失调。
(2)卵巢类固醇生物合成所需酶系统的功能缺陷。
(3)肾上腺皮质功能紊乱。
另外,有人观察到,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病人可有X 型性染色体异常。
有人认为与常染色体的显性遗传有关,也有人认为是性染色体的显性遗传。
一、病因病机本病有虚实两类。
虚者以肾虚为主,表现为月经后期,量少,稀发,渐至闭经,伴有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多毛,乳房发育差等症状。
实者以肝经湿热、痰湿阻滞、气滞血瘀为多见。
肝经湿热者以胸胁乳房胀满或伴溢乳,毛发浓密,面部痤疮,口干喜冷饮为特点;痰湿阻滞者多以胸闷泛恶,肢倦乏力,或喉间多痰,形体肥胖,多毛为特征;气滞血瘀者则以精神抑郁,胸胁胀满,或经行腹痛拒按,舌质紫黯,舌边有瘀点为特征。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1.临床表现(1)月经失调:主要是闭经,绝大多数为继发性闭经,闭经前常有月经稀发或过少,偶有月经频发或过多者。
(2)不孕:由于月经失调和无排卵,常致不孕,月经失调和不孕常是就诊的主要原因。
(3)多毛与肥胖:由于体内雄激素分泌过多,可伴有多毛和肥胖,毛发分布有男性化倾向,多毛现象常不为病人注意,仅在体格检查时发现。
(4)双侧卵巢增大:少数病人可通过妇科检查发现双侧卵巢比正常大1~3倍,有坚韧感。
大多数病人增大的卵巢需经辅助检查如B超等发现,不易为临床检查所触及。
2.诊断(1)发生于育龄妇女,22~31岁约占85%。
(2)月经稀发、月经过少、继发性闭经约占60%,无排卵月经、月经过多、过频或功能性子宫出血者约占20%。
(3)多毛,约占70%,以上唇、两臂、下肢为显著,乳周、下腹中线可有一至数根长毛。
(4)肥胖,约占30%,或只有体重增加,而肥胖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