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钙素原在肾移植术后并发细菌感染中的临床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167.61 KB
- 文档页数:5
降钙素原的临床应用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为甲状腺腺滤泡旁细胞合成及分泌的糖蛋白,由116个氨基酸组成,相对分子量为13 KD。
正常条件下,人血清PCT含量极低,约0.0025ug/ml,成熟PCT含量约为0.0063ug/mL,一般的方法检测不出,其半衰期大约为20-24 h。
PCT的清除途径尚不完全清楚。
临床数据表明在严重肾功能衰竭的病例中,PCT并不大量升高,与健康受试者相比无显著性差别。
尿液中PCT浓度与血浆中的PCT浓度比例相对恒定,约为1:4。
血浆PCT的肾脏清除率远低于1ml/min。
因此血浆PCT检测也适用于肾衰或人工肾治疗的患者。
也有研究指出,脂肪肝的患者与正常人相比,PCT值均为0.06±0.01ng/ml。
但肝功能异常患者PCT值与正常人相比,是否有不同,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1]。
PCT为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多数微生物感染时均可升高。
此时,全身广泛的CALC1基因表达,故所有的组织及细胞均可生成及释放PCT[2],在炎症发生后3-4小时即可由多种方法检测到,6小时后急剧上升,并在6-24 小时内维持该水平。
由于其半衰期大约为1天,故每日PCT监测可为临床感染的早期诊治提供重要指导。
具体表现在:1.感染的诊断多个研究表明,当机体感染,特别是严重、全身感染时,血浆PCT浓度异常升高,而且升高的程度与感染严重程度有关。
一项关于急性胰腺炎的研究中指出,第l天严脓毒血症组患者PCT水平明显高于非感染组(1.4±0.4 vs 0.8±0.2ng/ml,P<0.05);第3天感染组、轻中度脓毒血症组、严重脓毒血症组均明显高于非感染组(5.0±0.1、3.2±0.9、8.7±2.6 vs0.8±0.3ng/ml,P<0.05),严重脓毒血症组明显高于轻中度脓毒血症组(P<0.05);第7天严重脓毒血症组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且各组感染控制后血清PCT水平趋于下降[3]。
肾移植患者术后细菌感染与降钙素原的检测刘息平;何小舟;曹锁春【期刊名称】《现代实用医学》【年(卷),期】2006(18)12【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肾移植术后并发细菌感染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双夹心免疫发光法定量检测104例肾移植患者血清中的PCT和C反应蛋白(CRP),观察两指标在无并发症患者、急性排斥反应患者和并发细菌感染患者中的水平及阳性率.结果 40例肾移植术后并发细菌感染患者血清中PCT增高,而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组和无并发症组PCT不增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组与无并发症患者组血清PCT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组群体反应性抗体(PRA)增高,而并发细菌感染组和无并发症组PRA不增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并发细菌感染组和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组PCT水平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而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可作为肾移植术后并发细菌感染时监测感染的指标,并为与急性排斥反应的鉴别提供有效的依据.【总页数】2页(P872-873)【作者】刘息平;何小舟;曹锁春【作者单位】苏州大学附属三院,常州市第一医院,江苏常州,213000;苏州大学附属三院,常州市第一医院,江苏常州,213000;苏州大学附属三院,常州市第一医院,江苏常州,21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99.2【相关文献】1.血清降钙素原和脑脊液降钙素原检测在成年人中枢神经系统细菌感染中的应用[J], 韦维;李春明;黄宇2.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的联合检测在外科手术后细菌感染及治疗中的应用 [J], 侯艾娜3.不同手术方式对食管癌术后降钙素原的影响及细菌感染相关性研究 [J], 张明星;师晓天;李小兵;许冰;张新华;吴相稳;夏文超4.血清肝素结合蛋白、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对肺癌电视胸腔镜术后肺部细菌感染的预测价值 [J], 王伟;王坤;孙涛;茹玉航;刘晓5.脊柱术后细菌感染过程中脂多糖通过TLR-4/NF-кB途径诱导降钙素原的机制[J], 朱军;樊国峰;汪阳林;杨宝昌;董巍;张天一;李立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降钙素原在不同临床科室中的应用感染一直是临床各科医师所面临的重大课题,尽管监测手段多,但仍缺乏敏感而特异的动态监测指标。虽然血细胞分析可反应患者细菌感染的情况,但在创伤、应激时也会升高; 血菌培养只在大量细菌入血时才能获阳性结果; 急性期反应蛋白( C-reactive protein,CRP) 在严重细菌感染时表现为血浆浓度明显升高,但手术、病毒感染、局部细菌感染及非感染因素下CRP 也升高,升高水平与感染严重程度不一致,受激素影响; TNF-α、IL-1、IL-6 等细胞因子在细菌感染患者血浆浓度会升高,但维持时间短,无法每日进行动态监测。而降钙素原( Procalcitonin,PCT) 克服了上述监测手段的缺点,近年在临床感染诊断、预后判断上应用越来越广泛,现就其生物学特点、检测方法及临床应用进展综述如下。一、PCT 生物学PCT 是1992 年发现的人类降钙素的前体物质,细菌和内毒素可引起所有实体组织和器官合成PCT,脂肪细胞也可分泌。4 h内可在血清中发现,12 ~ 48 h 达峰,PCT与CRP 等其他反应分子不同的是单纯病毒感染引起升高是非常罕见的。PCT 对病毒性疾病缺乏反应的原因推测与病毒刺激巨噬细胞合成α干扰素有关,干扰素可抑制TNF合成,而TNF 是组织合成PCT 所必要的成分。在人类组织中,PCT-Ⅰ和PCT-Ⅱ mRNA 主要存在于肝脏,其次为肺、肾或睾丸等器官。在肺、肝、胰腺、结肠和其他器官中的浓度较高,而在白细胞和小肠组织浓度较低。肝、肾、肺、脂肪和肌肉等实质组织细胞是感染时血循环中PCT的主要来源。PCT 是由116 个氨基酸组成的无激素活性的糖蛋白,分子量为13kDa,由降钙素Ⅰ基因编码,氨基酸序列第1 ~ 57 为N-末端,第60 ~ 91 为降钙素,96 ~ 116 为降钙蛋白。通常情况下都被降解,不释放到血液中,故正常人血浆中PCT 浓度非常低( < 0. 1 ng /ml) 。血浆中其半衰期为25 ~ 30 h。细菌内毒素可能是刺激PCT 产生的主要来源。也有研究认为细菌内毒素、TNF-α、IL-6、IL-2 等因素作用下使肝、肺、脾、肾的神经内分泌细胞或特殊细胞( 如巨噬细胞) 产生PCT,其中TNF-α、IL-6 对刺激PCT 的产生具有调控作用。PCT 不受糖皮质激素影响。微生物感染时体内降钙素-Ⅰ基因表达升高,使肝和外周血单核细胞的各实体组织细胞释放。二、血浆PCT 检测PCT 正常水平为0. 033 ± 0. 003 ng /ml。第一代LUMI检验法的敏感度低限值为0.5 ng /ml。第2代TRACE 免疫检测法敏感度低限值为0. 05 ng /ml,可定量至1, 000 ng /ml,1 h 内获结果。近来发现PCT 在体内合成后数分钟内酶解为两个氨基酸片段,可对第1 至116 个氨基酸定量检测,或第3- 116 个氨基酸分解产物定量。三、血浆PCT 检测的临床应用最早于90 年代在脓毒血症病人血清中检测到PCT。健康个体血清浓度很低,感染时升高。最早进行血清PCT检测的是来自法国的一项关于儿童感染的前瞻性研究,对从79 名新生儿到12 岁儿童研究发现,严重细菌感染的19 名患儿中PCT 水平非常高( 6 ~ 53 ng/ml) ,无感染的21 名患儿中却非常低( 0. 1 ng /ml) ,病毒感染患儿水平也较低。2009年一项德国对患急性呼吸道感染的327 名1 ~ 17 岁孩子的回顾性研究也获相似结论。目前PCT 主要有四个常见临床应用。第一,严重脓毒性感染患者死亡率与PCT 浓度有关,血浆PCT 浓度1 ~ 5 ng /ml, 90 天死亡率达11%; 51 ~ 100 ng /ml 死亡率达42%。第二,在欧洲已利用PCT 来指导慢些支气管炎急性发作、CAP和脓毒症患者的经验性抗菌治疗,首次入院4 ~ 6 h 内PCT 水平低的患者,较少需经验性抗菌治疗,对入院4 h 的住院患者,低水平PCT 对细菌感染有较好阴性预测值。第三,联合其他检测指标能更好地判定患者是否需要经验性抗菌治疗。第四,也是最重要的应用,监测PCT 水平变化可决定和何时终止抗菌治疗。目前,报道了多种中截值。内科ICU内,使用≤0. 1 ng /ml 作为细菌入侵终止信号,此时停用抗生素是安全的。1. 细菌感染的判断血浆中PCT 浓度低于0. 1 ~ 0. 5 μg /L 为正常,0. 5 ~ 2μg /为轻度升高,3μg /L 以上为明显升高, 30 μg /L 以上甚至1000 μg /L 为极度升高。处于免疫抑制状态或尚无明显临床表现的严重细菌感染或脓毒血症患者血浆浓度也明显升高,而手术创伤、病毒感染、局部细菌感染和非细菌感染患者血浆中浓度仅轻度升高或不升高。国内外研究表明PCT 诊断CAP 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优于CRP、WBC、ESR 等,PCT 与CAP严重度有相关性,对CAP 病情判断有实用价值。化脓性脑膜炎患儿血PCT 明显较高,而在病毒性脑膜炎患儿血PCT 大多正常,PCT 可鉴别细菌性和病毒性脑膜炎。2. 感染程度的判断感染组织的范围和严重程度与血浆PCT 浓度呈正相关。研究发现细菌性肺炎患者血中PCT 仅轻度升高,平均为2. 4μg /L; 感染性休克患者血PCT 浓度显著升高,平均为72 ~ 135μg /L。持续升高提示预后不佳,明显降低或恢复正常提示治疗有效,病情好转。3. 指导抗生素选择及调整肺部浸润性病灶患者PCT 升与降常提示细菌性感染和感染好转或恢复。低水平( < 0.25 ng /ml) 且无明显症状不支持抗菌治疗, 0. 25 ng /ml ~ 0. 5 ng /ml 可能为细菌感染,可予抗菌治疗; > 大于0. 5 ng /ml 说明存在细菌感染,强烈建议予抗生素治疗。如开始时非常高( 如超过1 ng /ml) ,而再次测定值下降到低于初始值80% ~ 90%,则可考虑停用原有抗生素或者改换其他窄谱抗生素。持续处于高水平则提示肺部感染出现胸腔积液或者脓胸等并发症。4. 治疗效果的评定血PCT 浓度是评定疗效的灵敏指标,严重细菌感染病人在抗菌治疗后,血PCT 浓度迅速降低或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四、PCT 与临床微生物学在CAP 诊治的联合应用拟诊肺部感染的患者,临床医生常据症状、白细胞总数和分类计数,及胸部影像学检查作出诊断,继而选择抗生素只能是经验性的,等治疗后随访观察胸片上的浸润影有无吸收才能确定此浸润影是否为感染性的,故肺部感染的诊断多属于回顾性的。但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检查对于鉴别感染性和非感染性肺部疾病缺乏特异性。诊断CAP 的标准方法是痰培养和痰菌革兰氏染色。诊断CAP 的传统感染标准是基于症状、体征、临床评分系统和白细胞、发热、CRP 和血培养等全身性炎症指标,但这些指标对于病原学诊断、最佳治疗和预后判断不可靠,PCT 优于其他标记物,可预示疾病严重性、死亡危险度、指导抗生素治疗,因此PCT 可作为诊断、预后和诊断性治疗试验指标。PCT 与CAP 的严重度相关,PCT 对于军团菌肺炎和肺炎链球菌肺炎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价值,军团菌肺炎的PCT 均显著低于肺炎链球菌肺炎。多中心的CAP 定群研究表明,在较低PCT浓度下( ≤0. 1 ng /ml) 具有较低的死亡风险,不论其临床危险度( PSI 或CURB-65 评分) 多寡。基于PCT 具有区别细菌和非细菌感染的概念,PCT 具有取代CRP 进行CAP 和AECOPD 的抗感染治疗的作用。肺结核与普通细菌性肺炎的临床和放射学表现类似,抗酸染色敏感性低,故对CAP 和肺结核进行鉴别诊断较困难。肺结核患者PCT 并没有显著升高,这就使PCT 成为一个很有希望的快速鉴别肺结核和细菌性CAP 的分子( 细菌培养至少24 ~ 48 h) 。研究表明血清PCT 在肺结核和细菌性CAP 患者的早期阶段具有显著差异,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对57 名CAP 和30名肺结核患者研究发现,细菌性肺炎的平均PCT 水平为0. 514 ng /ml( 0. 01 ~ 27. 75) ,而肺结核的平均PCT 水平为0. 029 ng /ml( 0. 01 ~ 0. 87) ( P < 0. 001) 。一般说尿中PCT 约为血浆的25%; 如果没有系统表现的局限性感染,无脓毒血症胸液PCT 浓度可能出现低的升高( 0. 3 ~ 1. 5ng /ml) ,细菌性胸液PCT( 0. 24 ng /mL) 高于非细菌性胸液( 0. 09 ng /ml) ,但血浆中PCT 无明显差别,胸液PCT 浓度>0. 174 ng/ml 可作为诊断细菌性胸液的阳性值( 敏感度80%,特异度76%,AUC 0. 84。五、PCT 与CRP、细胞因子的比较1、PCT 与CRP 比较血浆CRP 水平的变化与感染严重度不一致,不能反映感染严重度。全身细菌感染患者血浆PCT 浓度的升高比CRP 早,恢复正常水平所需时间比CRP短。炎性反应发生后8 ~ 12 h CRP 水平方超过正常值,而PCT 在4 h 即可检测到,6h 时急剧上升并在8 ~ 24 h 内维持该水平。因此作为全身细菌感染的指标,PCT 比CRP 能更早反映病情,而且由于其半衰期短,在血浆中存在时间短,动态监测血浆中PCT 浓度的变化能更好判定预后和治疗效果。2. PCT 与细胞因子的比较尽管细菌感染患者血浆中细胞因子浓度与PCT一样会升高,而且出现更早,但在血浆中维持时间远短于PCT,无法每日检测进行动态观察。给健康志愿者注射内毒素,血浆PCT 浓度4 h 后开始上升,8 ~ 24 h维持在4 μg /L 水平,而TNF 和IL-6 水平在2 ~ 3 h 达峰, 24 h后已测不出。此外当感染继续存在或发生脓毒血症时,血浆TNF、IL-6 水平仍会下降,而血浆PCT 水平则不会降低或继续升高,故血浆TNF 和IL-6 水平与感染的严重程度无关。IL-6不能区别是否由细菌感染所致。六、PCT 的其他利用PCT 水平有助于寻找不明原因发热原因,如still 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炎症性肠病并非引起PCT 升高。PCT水平不受患者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或糖皮质激素的影响,非甾体抗炎药或糖皮质激素可影响患者的体温曲线、WBC 总数及分类。七、无法解释的PCT 升高的可能原因也有报道在未发生脓毒血症、呼吸道感染、其他传统感染性疾病时PCT 也升高。据报道在硬化、胰腺炎、肠系膜梗死( 缺血性肠病) 、心源性休克和术中低血压和创伤出血性休克患者的PCT 升高。有一些证据表明,PCT 升高,预示肠道屏障的破坏,细菌移位至胰腺、肠壁、或局部淋巴结。在烧伤、肺水肿和肺吸入患者PCT 也升高,可能提示细菌入侵的早期阶段。总之,尽管生物标志物与其他诊断方法一样同样存在假阳性和假阴性的缺憾,但是将血清生物标记物用于肺部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疾病的鉴别诊断至少为临床医生提供了一个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检查之外的辅助性手段,有助于在病因诊断尚未完全明确前尽早开始经验性抗感染治疗,避免延迟治疗开始的时间,而在指导抗生素治疗减少用量、缩短疗程方面,也可能发挥重要的作用。PCT作为全身反应的细菌感染指标,其特异性、敏感性高,还可以判断感染的严重程度、治疗效果和预后,而且因其出现早,维持时间长而适用于临床。由于PCT 的精确性及它的中截值完全取决于使用何种敏感测量方法,故PCT 不能替代详细的病史和临床检查,细菌感染的诊断仍然需要认真的临床观察、详细的病史、系统的体格检查及其他影像和细菌学等辅助检查检验进行综合判断。。
细菌感染、新生儿脓毒症、外科创伤、移植、经验性抗生素、细菌性脓毒症、终末期肾病感染和预后等方面降钙素原使用临床应用降钙素原是无激素活性降钙素前肽物质,在正常生理情况下,机体降钙素原含量非常低,在血清中水平低于0.1ng/mL。
在人体内外都具有稳定性,半衰期为20-24 h,以全身炎性反应为特征的细菌感染可诱导PCT 释放。
PCT水平会随着感染程度加重而升高,当感染控制后又可迅速降低,对感染程度判断及疗效评估有价值, PCT具有早期、快速、敏感性和特异性高等优势,成为鉴别感染首选项目。
PCT帮助早期诊断细菌感染PCT 是一种细菌感染的早期标志物,当机体发生细菌感染时,细菌内毒素刺激机体产生一系列促炎细胞因子刺激甲状腺以外组织释放 PCT入血,血清 PCT水平在4h内会升高,6h后会急剧升高并能够在人体内维持最高水平达6-24h。
当机体受到细菌侵袭时,尤其是革兰阴性菌感染时PCT会显著升高。
PCT有效区分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和其他非感染性疾病,被称为细菌感染生物标志物。
PCT含量和炎症反应程度呈正相关,炎症反应程度加剧造成机体血清中PCT含量增加。
<0.05 ng/mL表示无或轻度全身反应,为局部感染或炎症;0.5-2 ng/mL 表示中度感染或炎症;2-10 ng/mL表示为脓毒血症;≥10 ng/mL均为脓毒血症或感染性休克,常伴有器官功能衰竭,具有高度的死亡风险。
PCT可用于鉴别细菌性脓毒症细菌性脓毒症是重症监护室患者发病和死亡的常见原因之一。
早期阶段区分重症患者为细菌性或非细菌性脓毒症尤为重要。
PCT 以其远超于其他生物标志物特异性和灵敏度,成为鉴别细菌性和非细菌性脓毒症首选指标。
与0.5 ng/mL截止值相比,血清 PCT临界值为>2ng/mL时将细菌性脓毒症与其他原因所致脓毒症区分开来,PCT 是细菌感染导致脓毒症患者早期诊断生物标志物,比血清铁蛋白、CRP 或任何其他生物标志物具有更大预测价值。
降钙素原的临床应用降钙素原20世纪90年代第一次在脓毒症的患者中被检测到,从此对降钙素原的研究越来越多。
近年来,随着科学研究的增多,降钙素原在临床疾病诊治中的应用越来越多,降钙素原逐渐成为感染的判断以及抗生素合理应用的参考指标,同时还发现降钙素原对胰腺炎、术后感染、创伤、脑膜炎等疾病的诊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主要针对降钙素原的生化特点、临床检测及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Abstract] Procalcitonin was detected in the 1990s for the first time in the patients with sepsis,then the researches about procalcitonin we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n recent years.With the increase of scientific research,procalcitonin has got more and more application in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diseases,the procalcitonin has become the reference index of the judgment of the infection and the reasonable use of antibiotics gradually,people also found the value of procalcitonin about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n the pancreatitis,postoperative infection,trauma,meningitis.This article mainly aims at the bi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clinical testing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procalcitonin.[Key words] Procalcitonin;Infection;Pancreatitis;Meningitis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1993年首次被检测到,最早主要用于感染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及用药指导。
降钙素原与骨髓移植后菌血症患者感染菌群特点及预后的 相关性张鹏(苏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检验科,江苏 苏州 215004)【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PCT与骨髓移植后菌血症患者感染菌群特点及预后的相关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某医院接受骨髓移植并发生菌血症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PCT水平、感染菌种、抗生素敏感性、移植类型、移植后并发症等数据,比较不同PCT水平组患者的感染菌群特点及预后,并进行多因素分析。
结果:共纳入120例骨髓移植后菌血症患者,其中PCT水平≥2…ng/mL者60例(高PCT组),<2…ng/mL者60例(低PCT组)。
高PCT组患者感染革兰阴性杆菌(G-)和真菌(F)的比例显著高于低PCT组(分别为66.7%…vs…38.3%,P=0.002;23.3%…vs…8.3%,P=0.016),而感染革兰阳性球菌(G+)和内生性细菌(E)的比例显著低于低PCT组(分别为10%…vs…53.3%,P<0.001;0%…vs…6.7%,P=0.031)。
高PCT组患者感染耐药菌(R)的比例也显著高于低PCT 组(46.7%…vs…21.7%,P=0.003)。
高PCT组患者的死亡率(43.3%…vs…18.3%,P=0.002)和感染相关死亡率(36.7%…vs…13.3%,P=0.003)均显著高于低PCT组。
多因素分析显示,PCT水平≥2…ng/mL(HR=2.67,95%CI=1.32-5.39,P=0.006)和感染R(HR=2.35,95%CI=1.15-4.81,P=0.019)是骨髓移植后菌血症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PCT水平与骨髓移植后菌血症患者感染菌群特点及预后有密切相关性,PCT水平≥2…ng/mL的患者更易感染G-、F和R,且死亡风险更高,因此PCT可作为骨髓移植后菌血症的重要诊断和预后指标。
【关键词】降钙素原;骨髓移植;菌血症;感染菌群;预后【中图分类号】R457.7……R44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5249(2023)07-0062-04骨髓移植后菌血症是指在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cell transplant, HCT)后发生的血液培养阳性或临床高度怀疑为细菌感染的一种并发症[1]。
降钙素原在细菌感染中临床应用作者:邵剑锋来源:《中外医疗》2015年第23期[摘要] 目的研究血清降钙素原(PCT)对细菌感染的鉴别诊断方法及效果。
方法整群选取2013年7月—2014年2月该院收治的32例细菌感染者、33例病毒感染者及健康体检人员31名,并分别为细菌感染组、病毒感染组及健康对照组,对3组患者进行PCT检测并分析细菌感染中轻、重度患者的PCT水平。
结果细菌感染组的PCT阳性率显著高于病毒感染组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 降钙素原;细菌感染;临床[中图分类号] R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08(b)-0115-02[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diagnosis methods and clinical results of serum procalcitonin (PCT) in the bacterial infection. Methods The 32 cases of bacterial infection patients,33 cases of HIV and 31 cases of healthy volunteers were admitted from July 2013 to 2014 February in our hospital and named to the Bacterial infection group, viral infection group and the healthy control group. Three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examined by TCT and analysised the levels of PCT between the light and severe patients with bacterial infections. Results The PCT positive rate of bacterial infec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virus-infected group and the healthy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Key words] Procalcitonin; Bacterial infection; Clinical降钙素原(PCT)是一种新的促炎性因子,是降钙素的前体物质,在健康人体中的水平较低,几乎被检测不出。
降钙素原指导重症感染患者抗生素应用的临床效果1. 引言1.1 降钙素原指导重症感染患者抗生素应用的临床效果降钙素原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标志物,在重症感染患者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意义。
降钙素原指导抗生素治疗已经成为重症感染患者治疗的新方向,其临床效果备受关注。
通过对降钙素原水平的监测和评估,可以更好地指导抗生素的使用,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和临床预后。
随着对降钙素原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和临床试验的不断开展,降钙素原在重症感染患者抗生素应用中的作用逐渐显现。
本文将从降钙素原的生物学特性、临床研究证据、作用机制、临床效果评价以及优点和局限性等方面综合探讨降钙素原指导抗生素治疗在重症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情况。
这些内容将有助于深入了解降钙素原指导抗生素应用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好的指导和参考。
2. 正文2.1 降钙素原的生物学特性及作用机制降钙素原是一种体内产生的多肽激素,在体内主要由甲状腺C细胞分泌。
它的主要功能是抑制降钙素的分泌,从而调节钙离子在体内的代谢和平衡。
降钙素原通过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激活细胞内的信号转导通路,最终导致细胞内钙离子的释放和一系列生理效应的产生。
降钙素原在重症感染患者中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降钙素原可通过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从而降低机体炎症反应的程度。
降钙素原还能够影响细胞内的钙离子浓度,调节细胞内的代谢和生理活动。
降钙素原还可以通过影响细胞凋亡和增殖来调节细胞的生长和存活。
降钙素原在重症感染患者中的作用机制是多方面的,涉及到免疫调节、炎症抑制、细胞代谢和生长调节等多个方面。
通过深入研究降钙素原的作用机制,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重症感染患者抗生素治疗中的作用,并为临床治疗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
2.2 临床研究证据支持降钙素原指导抗生素治疗降钙素原在重症患者中的应用已经得到了临床研究的支持。
多项研究表明,降钙素原可以帮助指导抗生素治疗,从而提高疗效并减少药物的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