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密度1
- 格式:doc
- 大小:58.00 KB
- 文档页数:2
湘教版初中物理目录八上八下第一章机械运动第七章力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7.1力1.2运动的描述7.2弹力1.3运动的快慢7.3重力1.4测量平均速度第八章运动和力第二章声现象8.1牛顿第一定律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8.2二力平衡2.2声音的特性8.3摩擦力2.3声的利用第九章压强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9.1压强第三章物态变化9.2液体压强3.1温度9.3大气压强3.2熔化和凝固9.4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3.3汽化和液化第十章浮力3.4升华和凝华10.1浮力第四章光现象10.2阿基米德原理4.1光的直线传播10.3物体的沉浮条件及应用4.2光的反射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4.3平面镜成像11.1功4.4光的折射11.2功率4.5光的色散11.3动能和势能第五章透镜及其运用11.4机械能及其转化5.1透镜第十二章简单机械5.2生活中的透镜12.1杠杆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2.2滑轮5.4眼睛与眼镜12.3机械效率5.5显微镜与望远镜第六章质量和密度6.1质量6.2密度6.3测量物质的密度6.4密度与社会生活九年级全一册第十三章热和能第十九章生活用电13.1 分子热运动19.1家庭电路13.2内能19.2家庭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13.3比热容19.3安全用电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第二十章电与磁14.1内能的利用20.1磁现象磁场14.2热机20.2电生磁14.3热机效率20.3电磁铁电磁继电器第十五章电源和电路20.4电动机15.1电荷摩擦起电20.5磁生电15.2电流和电路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15.3串联和并联21.1现代顺风耳-----电话15.4电流的强弱21.2电磁波的海洋15.5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21.3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第十六章电压电阻21.4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16.1电压第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16.2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22.1能源家族16.3电阻22.2核能16.4变阻器22.3太阳能第十七章欧姆定律22.4能量的转化与守恒17.1探究电阻上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22.5能源与可持续发展17.2欧姆定律及其应用17.3电阻的测量第十八章电功率18.1电能18.2电功率18.3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18.4焦耳定律及其应用。
6.2测量物体的质量一、预习:1.使用托盘天平的基本步骤是:(1)天平的调节①水平调节:把天平放在上,把游码放在处。
②横梁平衡调节:调节横梁上的,使指针指在处,这时天平横梁平衡。
(2)称量时把被测物体放在盘里,砝码放在盘里,用夹取砝码,由加砝码,最后再移动,使天平平衡。
(3)物体的质量等于天平盘中加上。
(4)称量完毕后,应将砝码放回,并将游码移到处。
2.为了保持天平测量的精度,使用时应注意:(1)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
(2)砝码要用夹取,不能用手拿。
(3)不能把和直接放天平的托盘里。
3、怎样测出一杯水的质量:2、用特殊方法测量物体的质量(1)积累法1、如何测量一枚大头针的质量?答:学生练习:如何测量一枚邮票的质量?2、如何用天平测出质量为M的一捆粗细均匀的细铜丝的长度:答:学生练习:试用积累法测出一碗米的粒数?并写出一碗米的粒数N的表达式。
(2)其他方法1、如何用天平测出一杯水的质量?写出表达式。
答:学生练习:如果先测杯子和水的总质量,再测杯子的质量,测量结果将偏。
因为:。
2、如图所示,A、B是从同一薄厚均匀的铅皮上截下的两小块铅皮,其中A的形状是正方形,B的形状是不规则形状,现给你一把刻度尺和一架天平(包括砝码),请你较为准确的测出B物体的面积?(1)写出主要的步骤和测量的物理量:(2)B面积的表达式(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S B=2、天平使用中测量有偏差的情况(1)左盘放砝码右盘放物体由于游码的质量值是加在右盘中的,既m左=m右+m游,这时砝码的总质量等于物体的质量加游码的示数,,则m物=m砝码-m游。
学生练习:有一同学把天平调好后错把物体放在右盘中,在左盘放入50g、20g、5g、2g的砝码各一个,游码置于0.5处,天平平衡,这个物体的质量应为()A、77.5B、77gC、76.5gD、78g(2)砝码不准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如果砝码少了一部分(如被磨损、被腐蚀掉一部分)测量出来的结果比物体的真实值偏大,如果砝码多出一部分(如沾有杂物)测量出来的结果比物体的真实值偏小。
6.2 密度一.选择题(共13小题)1.如图所示是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象,分析图象可知()A.若甲、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体积较大B.若甲、乙的体积相等,则甲的质量较小C.乙物质的密度为0.5kg/m3D.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为4:12.一个物体的质量为54g,体积为20cm3,它的密度是()A.0.8×103kg/m3B.2.7×103kg/m3C.0.37×103kg/m3 D.2.7×104kg/m33.有四个容量均为200mL的瓶子,分别装满酱油、纯水、植物油和酒精,那么装的质量最多的是(ρ酱油>ρ纯水>ρ植物油>ρ酒精)()A.纯水B.酱油C.酒精D.植物油4.一个中学生的体积最接近()A.50mm3B.50cm3C.50dm3D.50m35.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A.体积相等时,甲的质量大B.质量相等时,乙的体积大C.甲的密度比乙的大D.乙的密度为1.25×103kg/m36.甲、乙两种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则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是()A.8:1 B.4:3 C.4:1 D.2:17.很多同学知道自己的身高和体重,却不知道自己的体积。
某同学身高170cm,体重60kg,他的体积约为()A.0.006m3B.0.06m3C.0.6m3D.6m38.甲、乙两种物质的m﹣V图象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A.若甲、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体积较大B.若甲、乙的体积相等,则甲的质量较小C.两物质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4:1D.两物质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1:49.如图所示,放在天平上的甲、乙两种实心球体积相等,它们是由不同物质制成的,图中天平平衡,由此可知,甲、乙两种球的物质密度之比为()A.3:5 B.5:3 C.1:3 D.3:110.如图所示是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物质的密度比水大B.体积为50cm3的乙物质的质量为35gC.质量为25g的甲物质的体积为30cm3D.当甲和乙两物质的质量相同时,乙物质的体积较大11.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
铁路工程试验精度允许偏差要求6.1 粗集料试验6.1.1筛分试验1.质量的称量精确至1g,筛余质量精确至0.1%,分计筛余百分率精确至0.1%,累计筛余百分率精确至1.0%,不需平行试验。
2.各筛分筛余量及筛底存量的总和与筛分前试样的总质量相比,其相差不得超过1.0%。
6.1.2粗集料密度及吸水率试验1.质量的称量精确至1g,表观密度、紧密密度精确至10kg/m3。
2.表观密度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试验结果之差大于20kg/m3,须重新试验。
对吸水率不得超过0.2%。
6.1.3压碎指标值试验质量的称量准确至1g, 压碎指标值精确至0.1%,以三次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
6.1.4针片状含量试验质量的称量精确至1g, 针片状含量精确至0.1%。
不需平行试验。
6.1.5含泥量(泥块含量)试验质量的称量精确至1g, 含泥量(泥块含量)精确至0.1%。
两次结果差值不超过0.2%。
6.2 细集料试验6.2.1 筛分试验1质量的称量精确至1g,筛余质量精确至1g, 分计筛余百分率精确至0.1%,累计筛余百分率精确至1%,细度模数精确至0.01(算术平均值精确至0.1),如两次试验的细度模数之差超过0.20时,须重新试验。
2各筛分筛余量及筛底存量的总和与筛分前试样的总质量相比,其相差不得超过1%。
6.2.2 表观密度试验1质量的称量精确至1g,表观密度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10kg/m3。
2二次结果差值大于20kg/m3,须重新试验。
6.2.3 堆积密度及紧密密度试验1质量的称量精确至1g, 堆积密度及紧密密度精确至10kg/m3。
2孔隙率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1%。
6.2.4 含泥量(泥块含量)试验1质量的称量精确至0.1g, 含泥量(泥块含量)精确至0.1%。
2两次含泥量结果超过0.5%时, 须重新试验。
3两次泥块含量结果超过0.4%时, 须重新试验。
6.2.5云母含量试验质量的称量精确至0.01g,云母含量精确至0.1%。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6.2物质的密度教案: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6.2 物质的密度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理论讲解与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理解密度的概念的同时,通过实验亲身体验和观察密度现象,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密度的基本概念,理解密度的影响因素,并能运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密度的概念,掌握密度公式及其应用;了解密度的影响因素。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密度的概念及其应用,密度公式的记忆和运用。
难点:密度的影响因素,如何从实验中准确测量和计算密度。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讲义、实验器材(如尺子、天平、量筒、液体等)。
学具:笔记本、尺子、计算器。
五、活动过程1. 引入:以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密度的概念,如比较相同体积的木块和铁块的质量,让学生感受到密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讲解:讲解密度的定义,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有关。
3. 实验:安排学生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物质的密度。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指导学生如何准确测量和计算密度。
5. 练习:布置随堂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密度的概念及其应用,密度公式的记忆和运用。
难点:密度的影响因素,如何从实验中准确测量和计算密度。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引入,让学生感受到密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实验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密度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但在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方面,部分学生仍存在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和训练。
拓展延伸:让学生调查生活中与密度相关的现象,如浮力、潜水艇等,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附件2鼠害与虫害预防与控制技术规范第一部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鼠害防制的器械、药物、防鼠灭鼠操作程序、检查技术及控制标准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从事鼠害预防和控制的行为。
2.引用规范性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8321.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一)~(五)GB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16548 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SN/T 1123 溴甲烷、硫酰氟帐幕熏蒸处理规程GB/T27770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鼠类GB/T23798病媒生物监测方法鼠类3.术语解释3.1 鼠害防制采取环境治理、物理器械和药物灭鼠、设置防鼠设施等措施控制鼠密度与鼠害的发生。
3.2 鼠迹指鼠觅食、啃咬、排泄、行走等活动时留下的各种鼠咬迹、足迹、鼠粪、尿迹、鼠道、鼠洞及鼠道油迹等痕迹。
3.3 慢性鼠药是指毒性作用缓慢的灭鼠剂,主要是指抗凝血类灭鼠剂。
3.4 急性鼠药指毒性作用快,潜伏期短的灭鼠剂。
3.5抗凝血灭鼠剂指通过抑制维生素K 1环氧化物还原酶阻止肝脏生产凝血酶原,破坏血液的凝固功能,造成鼠类出血死亡的一类灭鼠剂。
3.6第一代抗凝血灭鼠剂为香豆素类和茚满二酮类衍生物,其特点是鼠类需要连续几次取食后累积中毒死亡。
3.7第二代抗凝血灭鼠剂均为香豆素类衍生物,一次取食即能达到毒杀的目的。
3.8 熏蒸剂指用于密闭环境杀灭鼠类和鼠体外寄生虫的毒气。
3.9 摄食系数指在有选择的条件下,鼠类对毒饵与无毒的基饵(和毒饵的基饵相同)的摄食量之比,摄食系数≥0.3表明毒饵适口性好,≤0.1表明毒饵适口性差。
3.10 前饵在使用急性灭鼠剂时,投毒饵前,投放与毒饵的基饵相同而无灭鼠剂的饵料,让鼠自由取食,提高鼠类对所投放毒饵的取食率。
标签检验验收标准及设计要求1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标签制品的采购、检验、生产使用与仓储等环节的质量控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程的引用而成为本规程的条款,凡是不注版本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程。
GB/T2828.1-2003计数抽样检验程序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3 分类根据材料的不同,标签可分为普通纸质标签、塑料标签。
4 贮运条件4.1 运输条件标签运输应使用清洁卫生的运输工具,避免受到雨淋、曝晒、受潮和污染。
4.2 贮存条件须室内贮存,不得露天堆放,避免受外物污染,应放置于干燥、通风的环境中,避免日光照射,堆放时距地面高度大于150mm,须避免受潮、过热。
5 检验项目及技术要求表1:标签检验项目及技术要求1/62/6标签设计的技术要求:1、颜色必须具有明确的色标号要求。
过渡色注明起始色标。
2、文字及图案用布沾汽油擦拭15秒(15次),不得褪色。
3、标签贴在被贴基面上,用烤灯在60度的温度下照射4小时,不得出现明显鼓包、褶皱或开胶现象。
也不能出现翘边及卷曲现象。
3/66 检验方法6.1 包装材料与包装质量检查每一箱,要求对不符合要求的外包装单位分类摆放,根据抽样方案分别随机抽取样本,在光线充足的地方目测查看标签包装形态与质量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6.2 材质要求6.2.1 材料、制作工艺验证根据抽样方案随机抽取样本,在光线充足的地方目测观察样本与标准品,看材质与工艺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6.2.2 密度使用精度为0.001g的天平测量标签质量m,根据公式ρ=m/(L*h)计算纸张密度。
式中,ρ—密度(g/m2);m—质量(g);L—宽度(mm);h—高度(mm),计算样品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整数位。
6.3 外观要求根据抽样方案随机抽取样品,在光线充足的地方目测观察,确定图文信息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结合精度为1mm的直尺对比观察其表面缺陷与图文质量,判断外观质量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1 中间站的认知中间站概述在铁路区段内,为满足区间通过能力及客货运业务需要而设有配线的分界点称为中间站。
一、中间站的作业⑴列车的通过、会让、越行,在双线铁路上还办理调整反方向运行列车的转线作业;⑵旅客乘降和行李、包裹的收发与保管;⑶货物的承运、装卸、保管与交付;⑷摘挂列车向货场甩挂车辆的调车作业。
有的中间站如有工业企业线接轨或加力牵引起、终点以及机车折返站时,还需办理工业企业线的取送车,补机的摘挂、待班和机车整备、转向等作业。
另外,在客货运量较大的个别中间站,还有始发、终到旅客列车及编组始发货物列车的作业。
二、中间站的设备为了完成以上作业,中间站应设有以下行车、客运、货运设备:⑴列车到发线和货物装卸线,必要时还应设有调车用的牵出线和平安线;⑵为旅客效劳的站房、站台、站台间的跨越设备〔天桥、地道或平过道〕和雨棚等;⑶为货运效劳的货物堆放场、货物站台、仓库、雨棚、装卸设备及货运办公房屋等;⑷设备和通信设备;⑸个别车站为机车整备、转向、给水作业而设置的有关设备等;⑹必要时还设有存车线和调车线。
三、中间站的布置图中间站一般都采用横列式布置。
横列式布置具有站坪长度短,工程投资少,在紧迫导线地段可缩短线路长度;车站值班员对两端咽喉有较好的瞭望条件,便于管理;无中部咽喉,可减少扳道人员;挂摘列车调车时车辆走行距离短,节省运营费,到发线使用灵活,站场布置紧凑等优点。
1.单线中间站⑴单线无牵出线中间站单线中间站,当甩挂作业量小时,不设牵出线。
货场可设在站房同侧或站房对侧。
为便于调车作业,货场应尽可能的设在到发线顺运转方向的前端。
如货场设于站房同侧,一般应设在第一象限,如图5-10a所示。
将下行摘挂列车接入1道,车列摘钩后,本务机利用上行进站端正线将本站作业车组牵出,并顶入4道。
由于铁路采用左侧行车,司机位于货场同侧,瞭望货位及联系调车人员都更为方便,调车作业时间短。
将上行摘挂列车接入3道,摘钩后本务机利用下行进站端正线将本站作业车组牵出,从1道将摘挂车组顶入4道货物线。
观片灯校验规程
1 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本中心新购置和使用中的观片灯的校准工作。
2 编制依据
GB/T3323-2005《金属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
JB/T4730-200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3 校准人员
观片灯的校验人员应能正确使用观片灯,并按本规程规定的方法校验密度计。
4 校准用标准器具
4.1照度计:使用的照度计必须经计量校验合格,并在检定有效期内。
4.2标准密度片:标准密度片必须经计量校验合格,并能溯源到国家标准,并在检定有效期内。
5 校准周期:3个月,更换灯管后要及时校验。
6 校验方法
6.1 方法1:用照度计校验
6.1.1连接电源,打开电源开关,将观片灯开到最大亮度,持续3min。
6.1.2 将照度计的测光口对准观片灯的中间部位,读出照度
计读数。
6.1.3 按6.1.2的要求在不同的部位重复测量3次。
6.1.4 计算出三次测量平均值,并予以记录。
6.1.5 数据转换:将测得的照度值(lx)/π等于亮度值(cd/m2)
6.2 方法2:用标准密度片校验
6.2.1 在一张能完全能覆盖观片灯观察窗口的黑纸上开设一直径约10mm的圆孔,放置于观片灯观察窗口上。
6.2.2连接电源,打开电源开关,将观片灯开到最大亮度,持续3min。
6.2.3 将标准密度片放置在观光片灯观察窗口上,用6.2.1规定的黑纸覆盖,只留出需要观察的某一标准黑度观察孔。
6.2.4 从密度片的最低黑度值起依次观察不同标准黑度透过的光线亮度,以能识别透过亮度的黑度为准。
附:观片灯校验记录表
观片灯校验记录表编号:。
初中物理寒假作业家长签字
6.2密度1
1.冬天,常看到室外的自来水管包了一层保温材料,是为了防止水管冻裂,水管被冻裂的
6.一个瓶子能盛1kg水,可用该瓶子盛1kg的下列哪种液体?()(已知ρ水银>ρ水>
8.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160_________(填单位),若苹果的密度为0.8g/cm,这个苹果的体积约为_________cm3.
9.在密度单位中,lg/cm3=_________kg/m3.测得一只苹果的质量为171g、体积为l80cm3,则苹果的密度为_________kg/m3.
10.装在烧杯中的水被倒出一部分后,烧杯中剩余水的密度_________;密封在容器中一定质量的气体被抽出一部分后,容器中剩余气体的密度______.(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11.小桅同学在实验室里将一金属块放在酒精灯上加热了一段时间,此时金属块的密度将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2.一个装满调和油的瓶子标有“4kg/5dm3”字样,由此可知这种油的密度约为_________ kg/m3,当油用完后,若用此空瓶装水,则最多可多装_________kg的水.
13.2011年6月9日,湖南洞庭湖区降雨量达200mm,相当于1m2面积上降水_________ kg,大雨覆盖了洞庭湖区1 500km2的面积,持续一小时,最后全部汇入洞庭湖,洞庭湖蓄水量增加了_________t.
14.把一质量为54g的小金属块,放入装有40ml水的量筒中,水面上升位置
如图7所示,则金属块的体积是______cm3,该金属块的密度是___
kg/m3.
15.一质量为54g、体积为20cm3的金属块,它的密度是多少?是哪一种金属?
16.一个铝球,质量是27g,这个铝球的体积是多少?(ρ铝=2.7×103kg/m3 )
17.一个质量是158g的铁球,体积是30cm3,则,该铁求是空心还是实心?若为空心,其空心部分体积多大?空心部分注满水铁球总质量多大?(ρ铁=7.9×103kg/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