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城市广场设计理解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7
城市广场设计心得[五篇范例]第一篇:城市广场设计心得城市绿地广场设计心得城市广场被称为城市的客厅,它不仅是一个城市的象征,城市广场是城市道路交通系统中具有多种功能的空间,是人们政治、文化活动的中心,也是公共建筑最为集中的地方。
城市广场规划设计除应符合国家有关规范的要求外,一般还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以人为本原则:一个聚居地是否适宜,主要是指公共空间和当时的城市肌理是否与其居民的行为习惯相符,即是否与市民在行为空间和行为轨迹中活动和形式相符。
个人对“适宜”的感觉就是“好用”,现代广场的规划设计以“人”为主体,体现“人性化”,其使用进一步贴近人的生活。
二、地方特色原则:城市广场的地方特色既包括自然特色,也包括其社会特色。
首先,城市广场应突出其地方社会特色,即人文特性和历史特性。
城市广场建设应承继城市当地本身的历史文脉,适应地方风情民俗文化,突出地方建筑艺术特色,有利于开展地方特色的民间活动,避免千城一面、似曾相识之感,增强广场的凝聚力和城市旅游吸引力。
其次,城市广场还应突出其地方自然特色,即适应当地的地形地貌和气温气候等。
城市广场应强化地理特征,尽量采用富有地方特色的建筑艺术手法和建筑材料,体现地方山水园林特色,以适应当地气候条件。
三、突出主题原则:城市广场无论大小如何,首先应明确其功能,确定其主题。
这也可谓之“纲举目张”。
围绕着主要功能,广场的规划设计就不会跑题,就会有“轨道”可循,也只有如此才能形成特色和内聚力与外引力。
是交通广场、商业广场,还是融纪念性、标志性、群众性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广场,要有准确的定位。
在城市广场规划设计中应力求突出城市广场在塑造城市形象、满足人们多层次的活动需要与改善城市环境的三大功能。
并体现时代特征为主旨,整体考虑广场四、构成城市广场的要素:从形态上看,城市广场由点、线、面及空间实体构成。
构成城市广场的一般要素包括:绿地、铺地、雕塑、小品、水景、照明等,下面就除绿地外的其它要素进行介绍。
毕业论文例文-浅谈我国城市广场设计现状及趋势导读:并将现代的迷信技巧与时代开展方略应用个中。
城市广场现代设计,浅谈我国城市广场设计近况及趋势。
关键词:城市广场现代设计,现代迷信,时代开展城市广场是一个城市的意味,是城市汗青文明的融合,它作为城市的公共活动空间愈来愈被人们重视。
一座城市就像一团体的身材,它应当是充满了赐与人生命的事物,同时,它也是人们肉体和物质文明的一个要素,确实的说,城市是文明的最高表达方法之一。
1、我国城市广场近况随着革新开放措施的深化迈进,我国城市建立进步神速,人们的生活方法也爆发了宏大年夜的变更。
来往与参与必然的社会活动的需求已成为人们肉体生活的主要方面。
这类需求肯定激发人们对来往情况和公共活动空间的请求。
广场正是基于这类条件在我国敏捷开展起来的,它不只是人们消遣、歇息的地方,也是获取信息、融入社会的场合。
它秉承着城市的汗青文明,传递着美的节奏。
人们需求广场,观赏广场也评价广场。
广场热的兴起让很多城市自觉的修建广场,而且,有一种凸起的评价是认为我国的城市广场正堕入一种相同,有人将这类现象称为“广场陈腔谰言”。
还有的广场建成若干年后仍逗留在“自在有为”的阶段,并未掉掉落充沛应用,也未带动城市的开展。
2、城市广场设计准绳现代的广场设计,应当遵守必然的设计准绳,才华使其在建成后真正为平易近所用,真正成为人们生活的主要构成局部,必然要防止出现广场豪派大年夜气,却毫无生机与人气的现象。
(一)“以人文本”的兽性化设计准绳广场作为修建的一种,最主要的一点就是思考其功用请求,因此,在广场设计中实在贯彻以报答本的理念是其设计中间,一切人工情况都是人类为满足自己活动需求而建造的。
人的需求,与国家相干规范请求是一致主要的。
1943年,美国有名心思学家亚布拉罕·马斯洛提出人的“需求等级”学说,把人的基本需求按爆发的依次前后摆设,依次为心理需求、平安需求、社交需求、心思需求和自我完成的需求,个中的前四种都与广场设计有关。
浅谈城市广场的人文空间设计城市广场作为城市中的重要公共空间,不仅承载着城市的社交、文化和经济活动,还承载着城市的历史与记忆。
人文空间设计是指在城市广场的规划和建设过程中,注重人文关怀,尊重历史传承,关注城市文化,创造人性化、包容性和良好的公共环境。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浅谈城市广场的人文空间设计。
一、历史和传统城市广场作为城市的核心区域,通常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传统。
在人文空间设计中,必须尊重和保护这些历史和传统,让广场成为城市的文化符号和历史遗迹的展示研究场所。
通过在广场上设置适当的历史标识、雕塑和公共艺术装置等方式,可以让人们在广场上感受到历史的痕迹,增强城市文化的凝聚力和传承性。
在广场设计中还可以融入当地的民俗风情和传统习俗,丰富广场的文化内涵,让广场成为城市的文化中心和民间艺术展示平台。
二、人性化和包容性人文空间设计强调将人置于设计的中心位置,为人们提供舒适、安全和便利的公共环境。
在城市广场的设计中,应该充分考虑人们的活动需求,提供足够的休息座椅、遮阳设施和防雨装置,让人们在广场上可以尽情地休息、聊天和观赏。
为了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广场设计应该考虑到老人、儿童和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的活动需求,创造一个包容性的公共空间。
要提高广场的可达性,设置无障碍设施,让所有人都能方便地进入和使用广场。
三、文化与创意城市广场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应该在设计中融入城市的文化特色,发挥广场的文化功能。
可以在广场上设立文化展示馆、艺术展览馆、文化创意产业基地等,举办各种文化艺术活动和演出,让广场成为文化交流的平台。
可以通过在广场上设置公共雕塑、喷泉、景观艺术等,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提升广场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在广场的文化设计中,可以融入当地的传统文化元素和历史文化符号,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公共空间。
四、生态环境人文空间设计还包括对广场的生态环境的关注和保护。
在城市广场的规划与设计中,应该注重绿化、节水、节能等生态环境的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浅谈城市广场中的水景设计城市是人类文化汇聚的焦点,是个十分复杂的组织,任何城市都是社会的、生态的和形体的整体。
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休闲活动的日益增多,城市设计越来越向感性和人性发展,建设具有吸引力的宜人环境越来越受到重视。
城市广场是城市空间中最具公共性,最富艺术魅力,也是最能反映都市文明的开放空间,它通过各种景观要素的集合形成完整的空间形态、功能。
而城市广场水景设计是广场空间中的一部分,水景能使广场亮丽且充满生命力。
一、城市广场水景概述在广场设计中,水景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人与水的关系可以说与生俱来,人的生长历程离不开水,人因亲水而有智慧。
水是万物之源,富有灵气,水景的可赏性几乎包容了环境景观所要求的全部内涵,即声、色、光、影。
水体的灵动,涵养生灵,陶冶着人的情趣与心境,从而极大的提升人类生活环境的品质,满足人们回归自然的习性。
(一)城市广场水景的概念城市广场水景的概念可归纳为:处于城市广场中的,由人工或自然水景构成的景观,具有反映城市生活、文化内涵和人们生活需求的功能。
(二)城市广场水景的分类一般广场中水景可分为静态水环境和动态水环境。
1.城市广场的静态水设计。
静态水环境一般是指广场中成片状汇集的水面,水体保持相对的静止状态。
在广场设计中常以池的形式出现,具有安详朴实的特点。
2.城市广场的动态水设计。
动态水环境一般是指广场中水体保持相对的运动状态。
大致又可分为流水设计、落水设计以及喷水设计。
(1)流水设计。
流水是连续的带状动态水体。
它能给人别样的自然情趣和深邃的哲理。
(2)落水设计。
落水是将自然水或人工水聚集一处,使水流从高处跌落而形成垂直水带景观。
(3)喷水设计。
喷水也称喷泉,是将压力水喷出后所形成的各种喷水姿态用于观赏的动态水景。
二、我国城市广场水景设计存在的问题水景是体现广场魅力的重要因素,可当今广场水景的现状却不容乐观,笔者总结目前城市广场水景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如下:(一)过于追求气派一方面表现在规模上的过于扩大和对资源的浪费,在我国很多广场中水景是作为一种市政建设的成就来体现的,一味追求壮观的场面而无视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表现在过于追求形式和风格。
浅谈城市广场的人文空间设计城市广场作为城市中的公共空间,承载着丰富的人文活动和社会交往,是城市文化的重要体现之一。
城市广场的人文空间设计是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关乎城市的文化底蕴和精神风貌,也关系到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本文将从城市广场的定义、人文空间设计的重要性、关键设计因素以及成功案例等方面,浅谈城市广场的人文空间设计。
一、城市广场的定义城市广场是城市中的公共空间,通常位于城市的中心地带,并周围被商业、行政、文化等重要建筑所环绕。
城市广场通常是城市居民休闲娱乐、社交活动、文化演艺、政治集会等活动的场所,也是城市文化和历史的重要见证者。
城市广场的设计与规划要考虑到城市的整体布局、交通便利、人文景观、生态环境等因素,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功能性和美学价值。
二、人文空间设计的重要性城市广场的人文空间设计对城市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人文空间设计能够塑造城市的文化风格和精神面貌,为城市增添独特的人文气息。
人文空间设计能够提升城市的软实力,增强城市的品牌形象和文化内涵,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
人文空间设计能够丰富城市居民的文化生活,提升他们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人文空间设计能够促进城市的社会交往和文化交流,构建和谐美好的城市社会。
1. 历史文化特色城市广场的人文空间设计应该融入城市的历史文化特色,体现当地的建筑风格、民俗风情、传统文化等元素。
通过文化的积淀和传承,使城市广场呈现出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广大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一个了解城市文化的场所。
2. 环境景观设计城市广场人文空间设计需要重视环境景观的打造,包括植被绿化、景观雕塑、艺术装置、水景喷泉等。
通过景观设计,营造出宜人的环境氛围,为人们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空间,增强城市广场的吸引力和活力。
3. 交通便利性城市广场人文空间设计需要考虑到交通便利性的问题,包括地铁、公交、自行车等多种出行方式的便捷接驳。
更好地满足市民和游客的出行需求,提高城市广场的可达性和亲和力。
谈谈玉林市某广场方案设计摘要:城市广场设计是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要内容,通过对玉林市城东商务大厦广场、城东商务大厦停车场、玉林市城东区会议中心广场、停车场设计项目的建立背景、设计原则、设计重点和广场详细规划的分析,总结了其设计优秀的一面,为以后的城市广场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广场;设计;景观城市广场是为了满足各种游园活动需要而建设的,是园路的扩大部分。
以建筑、道路、山水、地形等围合,由各种软、硬质景观构成的,采用步行交通手段,具有一定主题思想和规模的公共活动空间。
它作为一种城市艺术建设类型,既承袭传统和历史,也传递着美的韵律和节奏,是一种公共艺术形态, 也是一种城市构成的重要元素。
在日益走向开放、多元、现代的今天,城市广场这一载体所蕴涵的诸多信息,成为一个规划设计深入研究的课题。
本文以玉林市城东商务大厦广场、停车场、城东区会议中心广场、停车场为例,从以下几方面分析城市广场在规划设计中有可能涉及到的一些问题。
玉林市城东商务大厦广场、城东区会议中心广场是玉林市重点城市标志性景观项目,是结合了玉林市城东商务大厦、城东区会议中心景观建设,集休闲、集会、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景观项目;玉林市城东商务大厦停车场、城东区会议中心停车场是玉林市城东商务大厦广场、会议中心广场的配套项目,以解决城东商务大厦、城东区会议中心广场的停车需要。
四个项目的综合建设,将形成玉林市重要的景观节点,改善城市的公共环境面貌,提升整个城市的形象,凸现玉林新区建设的恢弘气势。
一、广场工程概况城东商务大厦广场总规划用地面积19998㎡;绿化面积66㎡(占总面积的0.3%);水体面积1298.1(占总面积的6.5%);广场道路铺装面积18633.9㎡(占总面积的93.2%)城东商务大厦停车场总规划用地面积83516㎡;绿化面积51301.1㎡(占总面积的61.4%);水体面积2257.9㎡(占总面积的3.1%);广场道路铺装面积29957㎡(占总面积的40.3%);小型汽车停车位448个、大中型汽车停车位10个。
城市文化广场设计说明_浅谈城市中的文化广场设计城市广场是一个城市所必备的组成部分,由于它的形态、功能及组成方式的不同就形成了很多不同功能的广场。
例如:交通广场、纪念广场、文化广场等等。
而城市文化广场就是本论文所要论述的主题。
首先,它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与当今人文特色的融合;其次,它是自然美和人工美在空间上所体现的场所。
整个广场可用于娱乐休闲和集会集散、商业服务等一系列活动,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的场所。
城市中有了它的存在可以大大的减少人们烦躁的情绪,改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营造人与人之间和谐的气氛;还可以提高当地的小气候的质量,有些绿化率大一点的广场可以保持当地的水土平衡,城市广场还可以规划调整一座城市的建筑布局,加大生活空间,使这个城市向着更文明、更健康、更高层次的生活质量而前进。
城市文化广场的建设作为一种公共文化事业,与当地历史、文化相结合对本地文化和各地外来文化起到了传承、开拓、创新的作用,达到了本地居民外地居民聚集、交流、引导的目的。
城市文化广场只是城市广场的一个形式。
文化广场,顾名思义就是指带有文化性质的广场,可以是发掘这个城市历史文化发展,从古至今,追根溯源的各个时期的文化积淀产物的总结与创新在广场上的陈列运用。
例如陕西西安的大雁塔广场,它就是充满了历史文化风韵的文化广场。
它是以唐为创作灵感而设计的,在设计手法上充分体现了唐的大气、壮观、雄伟与陕西作为13朝古都的文化底蕴。
社会的不断发展就形成了公共空间的不断发展,它需要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社会物质生活。
公共空间的发展完善也可以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和睦,人与人之间的隔阂越来越小,社会也越加和谐。
本文主要想探讨一下在设计城市文化广场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就这问题而出现的在设计中我们要处理的基本内容。
一、城市文化广场的尺度广场的大小长短、合适与否应与其功能性质以及结合人的尺度来考虑,不能随意自己进行安排。
小型的广场使人有一种压抑的感觉令人感到局促、不舒服。
浅谈城市广场的人文空间设计城市广场作为城市中的公共空间,是人们聚集交流、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也是城市文化和精神生活的重要载体。
人文空间设计是城市广场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人们的文化需求、情感感受和社会交往等方面。
本文将从城市广场的概念和意义入手,探讨人文空间设计在城市广场中的应用与发展。
一、城市广场的概念和意义城市广场是城市中心地带的公共开放空间,其作用和意义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日益凸显。
城市广场是城市的重要景观和标志。
它不仅是城市文化的代表,也是城市精神的象征,具有较高的文化、历史和审美价值。
城市广场是城市居民休闲娱乐的场所。
在城市生活中,人们需要一个可以放松心情、愉悦身心的场所,城市广场正是这样一个场所。
城市广场是城市交流互动的平台。
在城市广场上,人们可以进行社交活动,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人际关系网络。
城市广场是城市文化的传播和交融之地。
通过在广场上举办文化活动和艺术表演,可以使城市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同时也可以加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城市广场在城市生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不仅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部分,也是城市文化和社会交往的载体,其人文空间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二、人文空间设计在城市广场中的应用1. 空间布局与功能设置在城市广场中,人文空间设计需要充分考虑人们的活动习惯和需求,合理布局广场的功能区域,创造不同的活动场景。
可以设置休闲区、游憩区、文化展示区、绿化植被区等,为城市居民提供多样化的休闲娱乐场所。
还可以根据广场的位置和环境特色,设置景观设计,使之与周边建筑和自然环境相协调,增强城市广场的美感和舒适度。
2. 设施设备与服务配套城市广场的设施设备和服务配套是人文空间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城市广场的设计中,需要考虑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和便利服务,配置适当的座椅、休息台、路灯、公共厕所等基础设施,以及提供文化活动和娱乐设施,如音乐喷泉、表演舞台等。
还需要设计智能化管理系统,提供安全、卫生、交通等全方位的服务保障,让城市居民在广场上能够得到周到的关怀和便利。
山东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课程论文课程名称:城市设计概论论文名称:浅谈火车站站前广场城市设计学年学期:2010-2011学年第1学期任课教师:班级名称:学生学号:学生姓名:浅谈火车站站前广场城市设计【摘要】火车站站前广场是旅客进入城市参与活动的第一个城市客厅性质的公共空间,它对于城市形象的塑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目前国内很多城市的火车站站前广场的城市设计并没有达到理想效果,我们在规划设计过程中缺乏城市设计手法的运用,而将这一公共空间从城市中剥离出去,不仅没有形成特色,甚者对城市造成了诸多不便。
济南火车站和其站前广场在城市更新中所发生的变化,引起了我对于国内城市火车站站前广场城市设计的关注。
这篇论文结合国内部分城市实例,分析了火车站站前广场设计中的相关问题,总结提出了在站前广场公共空间规划设计中城市设计手法的运用。
【关键词】站前广场城市设计公共空间尺度比例环境设计1、火车站站前广场在城市中的功能和地位1.1 交通枢纽功能交通枢纽功能主要是指铁路和其他交通方式间的换乘,提供停车空间和乘客的停留空间,实现人车分离等。
站前广场的功能定位目标简单明确,主要以完成交通集散功能为主,人流、车流能够快速利用广场集散。
火车载客量较大,通常一列火车旅客总数约在千人以上,每逢列车到发时火车站的旅客就相当几种,尤其是始发、终点列车较多的站,大量旅客逐步集结或疏散,需要较大的场地,广场首先就是为了满足上上交通集散要求而设置的。
1.2 城市广场功能城市广场功能,即站前广场作为广场本身所应具备的功能,包括景观、集散客流等。
但是火车站站前广场又不同于普通的城市广场,广场的使用者常是快速更新而不固定的人流,各种身份的使用者在这特定的公共空间交织着。
由于使用者的特殊性,站前广场设计的合理性和人性化显得尤为重要,它将影响到滞留旅客的心理状态。
旅客能利用广场进行多种活动,短暂休息、购物、联系各种服务设施、熟悉车站环境以及等候亲友会面接送等。
浅谈对城市广场设计的理解
【摘要】在我国城市建设高速发展的今天,迅速增多的城市广场引起人们的关注。
城市广场正在成为城市居民生活的一部分,它的出现为我们的生活空间提供了更多的物质线索。
城市广场作为一种城市艺术建设类型,它既承袭传统和历史,也传递着美的韵律和节奏,是一种公共艺术形态,也是一种城市构成的重要元素。
在日益走向开放、多元、现代的今天,城市广场这一载体所蕴涵的诸多信息,成为一个规划设计深入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公共艺术城市艺术空间组织
城市广场设计所涉及的领域很广泛,从整体城市到局部的地域、到细部处理都包含着城市设计的内容,如城市空间组织设计、文化广场设计、公园设计、建筑设计、细部设计、社区中心设计、灯光设计等等。
本文是从城市设计的空间组织、建筑设施的布置、交通流线、铺装绿化等设计元素出发,通过本人实地考察并分析研究赣州黄金广场的规划设计。
1.黄金广场概述
赣州黄金广场(见图1)是赣州广场规划设计中的突出主题。
黄金广场位于赣州市新老城区部的南河大桥南端,绿地面积13.33公顷,是集休闲、娱乐、集会及观光一体的城市现代化广场,为市民的生活提供了良好的休闲场所,成为赣州市区中心标志区。
广场平面布置和造型应通过城市设计进行研究,黄金广场的设计理念结合了中国风水的八卦图,以及赣州三江划分出来的“八卦”
形制(见图2),形成了以2个圆形广场向结合的平面。
既阐述了历史悠久的中国古文化,为广场的意境奠定了几分浓郁的文化气息;其次,黄金广场也可作为赣州的剪影,给人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
图1黄金广场现状平面图图2 广场“八卦”形制概念图
2.城市广场设计中的空间组织
2.1广场的空间组织主要应该满足人们活动的需要及观赏的要求广场的空间的安排要与广场的性质、规模及广场上建筑和设施相适应。
黄金广场的主入口处,有家栋高层的并列建筑物,给空旷的广场空间添上了一个很充实的背景。
在远处看到的黄金广场更富有生动灵活的天际线(见图3)。
2.2城市广场是城市居民社会生活的中心,其周围常常分布着行政、文化、娱乐、商业及其他的公共建筑
在城市中心广场可以举行节日的群众集会庆祝活动。
黄金广场也不例外,在它所处的区域设置了青少年科技馆(见图4),也吸引了不少的人流,有效的解决“边沿效应”。
图3 广场周边建筑天际线图4 青少年科技馆
2.3广场空间的划分,应有主有从、有大有小、有开有合、有节奏的组合,一衬托不同景观的需要
黄金广场的空间处理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注意到了主从和大小的问题,但是开合,节奏等不够明确,景观的分区也没有很好的设计主题,于是人们在广场中总是缺少一种空间层次的丰富感,并且有时候会感觉很盲目,中间的一大块硬质铺地的广场没有很好的发
挥其作用。
2.4广场的空间景色三个层次:近景、中景、远景
中景一般为主景,要求能看清楚全貌,看清细部及色彩。
远景作为背景,起衬托作用,能看清楚轮廓。
近景作框景、导景,增强广场的景深层次。
黄金广场的远景有这与其尺度相衡量的市政府双塔(见图4),中景有着广场周边的建筑,近景有着广场内部的景观小品,从黄金广场所处的这个区域看,它是一个层次跌宕的空间。
但就广场本身就显得空旷。
周边的建筑围合的空间(见图5)显得有些苍白无力,早就被广场中央那占据了三分之一的硬质铺地消减得轻描淡写。
图4 市政双塔图5 建筑围合的广场空间
3.广场上的建筑物和设施的布置
3.1建筑物是组成广场的重要要素
黄金广场结合结合赣州市的政府和青少年活动中心进行设计。
使相对开阔的广场形成了一个相对围合的空间,给人们提供场地的归属感。
并借着有着标志性的公共建筑,吸引着更多的人来到这里休闲、交流。
3.2广场上除主要建筑物外,还有其他的建筑和各种设施
这些建筑和设施应在广场上组成有机的整体,主从分明。
满足各组成部分的功能要求,并合理地解决交通路线、景观视线和分期建设问题。
3.3广场上的照明灯柱与扩音设备等设施,应与建筑、纪念性建
筑物相协调
亭、廊、座椅、宣传栏等小品体量虽小,但与人活动的尺度比较接近,有较大的观赏效果,他们的位置应不影响交通和主要的观赏路线。
广场四周的建筑高度、体量应与广场尺度相协调。
在广场上布置建筑物、喷水、雕塑、照明设施、花坛、座椅及种树可以丰富广场空间,提高广场艺术性。
黄金广场中的小品分(见图6)别截取了人体的器官,似乎在传达着人们的心声与气息,那双蛇形成的“心”型,可以做为人们找照片的相框。
同时,应该考虑到夏天的遮阴,冬天的寒风,对广场的花架(见图7)也应该有适当的处理,比如栽种一些藤本植物就能起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图6 广场小品图7花架
3.4水系统是设计中的一个和重要的因素
在黄金广场的水体处理中有些败笔。
广场主要两部分的分割时借水带隔开的,做为就靠近江边的黄金广场来说,水理所当然可以作为广场中的一大亮点,于是分别在大小2个广场内都设置了规模相当的喷泉,以及还有小河。
但是作为水体的处理中,没有注意到水源引入的长久性,从而导致了现在的喷泉(见图8)很久很久才开一次,小河(见图9)也露出了石头。
图8 喷泉图9 干涸的小河
4.广场上的交通流线组织
4.1在广场设计里还必须考虑广场内的交通流线组织
广场内部的交通组织主要是活动区域的划分。
黄金广场的区域划
分主要有临水的汀步和栈道和硬质的铺地活动区。
在广场的主入口处还设置了休闲的露天舞台,提供一个市民娱乐生活展示的平台。
4.2城市交通与广场内各组成部分间的交通组织
广场应与城市干道和街道相连接。
黄金广场位于章江大道,长征大道以及翠微路的三角交汇地带,应该充分的组织人流的引入与疏散问题。
在连接新老城区的南河大桥的人流,通过了广场的公交站很好的引入。
章江的南大道的浮桥结合青少年科技馆也将人流很好的引入广场内。
但是,黄金广场的几个入口在与这几条城市道路相交接的时候忽略了接口处的细节处理。
有的广场的入口没有无障碍设计(见图10),广场入口的转弯半径等等。
交通组织的目的,主要在于车流流畅,行人安全,方便管理。
广场内行人活动区域,要限制车辆通行。
城市广场通常是汽车、自行车和步行交通集中地,应该根据各种交通性质、交通量加以组织、避免过境车流穿越广场。
黄金广场的入口处,没有适当的设置停车场,停车场的位置没有很好的与住入口结合,从而导致了主入口拥挤(见图11),而停车场空旷的效果。
这点应该是没有适当的观察结合人们的生活习惯而出现的设计效果。
图10 广场入口台阶图11广场主入口
5.广场的地面铺装与绿化
5.1地面铺装的设计考虑因素及要求
广场的地面是根据不同的要求铺装的,亦须考虑人行、车行的不同要求。
广场的地面铺装要有适宜的排水坡度,能顺利解决场面的
排水问题。
有时因铺装材料、施工技术和艺术处理等的要求,广场地面上须划分网格或各式图案,增强广场的尺度感。
铺装材料的色彩,网格图案应与广场上的建筑密切结合,以起引导作用。
黄金广场在不同的园林道路铺装(见图12)上注意到了这点,铺地的花色,图案与环境达到了很好的协调。
但是,在大广场的中央,围绕喷泉铺置的一个大圆形的玻璃图案(见图13),让人在心理上产生了很不安全的感觉,这点应当适当的加以改进。
图12 铺地图13 玻璃铺地
5.2景观绿化的设置及搭配
绿化种植是美化广场的重要手段,它不仅能增加广场的表现力,还具有一定的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
在规整的广场中应多采用规则的绿化布置,在不规则的广场中采用自由式的绿化布置,在靠近建筑物的地区宜采用规则的绿化布置,绿化布置应不遮挡主要视线,不妨碍交通,并与建筑物组成优美的景观。
广场绿化应该大量种植草地,花卉,灌木和乔木,考虑四季色彩的变化,丰富广场的景色。
再则考虑到人们在广场上活动的安全因素,不应栽种带刺类植物。
但是在黄金广场的花架旁(见图14)却忽略了这一点。
虽然黄金广场已经在中了很多的树木,但是没有恰当的配置树种(见图15),在炎热的夏天,人们对广场还是望而生畏,夏天的黄金广场白天几乎没人敢涉足。
没有了树荫,没有纳凉的板凳,就没有人们的参与,广场也没有了生气。
于是也失去了城市广场规划的原来应该发挥的作用。
图14 花架旁的带刺植物图15 树种搭配
5.总结
通过对黄金广场的考察与分析,我们应该从多个角度考虑并实现“以人为本”的设计是想。
这是一个很长远的话题。
在设计中有很多要求我们的因素,必须结合城市设计,建筑设计,场地设计,景观设计等等来不断完善设计中的欠缺。
参考文献
[1] 薛健.绿地广场设计,江苏科学技术版社,2004.
[2] 李铮生.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3] 吴良铺.人居环境科学导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4] 俞孔坚.景观的含义,发表于时代建筑,2002.
[5] 王建国.城市设计,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6] 赵宏.浅论中国的城市文化广场设计[j].山西建筑,2008,34(33):43-44.
[7] 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