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设计论文---城市广场的分类与概念
- 格式:doc
- 大小:48.19 KB
- 文档页数:12
【关键字】空间前言城市广场作为城市外部公共空间体系的一种重要组成形态,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它和城市街道绿地,公园,开放的城市自然风貌(山、川、湖、海等)共同构成富有特色的城市外部空间环境,在当代城市建设中,城市广场在城市设计,规划中,均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以下简要分析不同文化价值对城市公共空间体系的影响及广场的地位、作用和不同类型的广场特点,来进一步探讨了我国城市广场在其设计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一、广场文化1、以古代欧洲文化为基础的西方开放的城市广场理性主义与人本主义哲学观,使西方人不仅重视世俗彼岸神的生活境界,历来更重视现实生活,崇尚世俗生活和自我个性的展示,城市社会活动丰富.他们把日常的生活空间和注意力多集中在户外,因此数量众多的城市广场及公共建筑成为公众交往的绚丽舞台。
从城市整体空间形态来看,城市建筑实体多以高度密集的方式相联系,城市街道和广场的组合呈现出一种清晰而明确的网络体系特征,其中城市广场成为整个外部空间体系的核心和城市的重心,城市多条街道空间交汇和发散的节点空间(图1-1)。
可以说城市广场作为西方古代城市的一种人本主义象征的“广场文化”始终贯穿于西方城市建设艺术中,它早在古罗马时代就已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成就。
在古罗马的城市中,一般都有中心广场,它是城市的政治、经济中心。
这时期的广场空间规整单一,城市干道从中间穿过,它的四周分布着古罗马最重要的巴西利卡(是一种综合作为法庭、交易所与议会的大厅性建筑)和庙宇[1]。
四周建筑大都有一圈一至两层的敞廊,采用古罗马柱式,广场空间整体统一。
继古罗马之后,西方各个历史发展时期,亦都产生了一些著名的城市广场,如威尼斯圣马可广场(图1-2),圣彼得大广场(图1-3),巴黎协和广场等(图1-4),其中威尼斯广场以其悠远的海上意境、变幻的复合空间、精美的广场建筑群和标志性钟塔,被后人誉为欧洲中世纪最美的“城市客厅”。
图1-1巴黎凯旋门多条街道空间交汇的节点图图1-2 圣马可广场鸟瞰图1-3 采用罗马柱式的圣彼得大广场图图1-4 巴黎协和广场上的方尖碑2、中国封建“礼”制文化下以街,“巷”为主的城市“流动共享空间”以传统为核心的中国文化价值体系以家族为本位,重血缘,宗教生活,以“天道”推及“人道”,在现实生活中建立了一整套等级制度森严的封建“礼”制文化[2]。
谈谈玉林市某广场方案设计摘要:城市广场设计是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要内容,通过对玉林市城东商务大厦广场、城东商务大厦停车场、玉林市城东区会议中心广场、停车场设计项目的建立背景、设计原则、设计重点和广场详细规划的分析,总结了其设计优秀的一面,为以后的城市广场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广场;设计;景观城市广场是为了满足各种游园活动需要而建设的,是园路的扩大部分。
以建筑、道路、山水、地形等围合,由各种软、硬质景观构成的,采用步行交通手段,具有一定主题思想和规模的公共活动空间。
它作为一种城市艺术建设类型,既承袭传统和历史,也传递着美的韵律和节奏,是一种公共艺术形态, 也是一种城市构成的重要元素。
在日益走向开放、多元、现代的今天,城市广场这一载体所蕴涵的诸多信息,成为一个规划设计深入研究的课题。
本文以玉林市城东商务大厦广场、停车场、城东区会议中心广场、停车场为例,从以下几方面分析城市广场在规划设计中有可能涉及到的一些问题。
玉林市城东商务大厦广场、城东区会议中心广场是玉林市重点城市标志性景观项目,是结合了玉林市城东商务大厦、城东区会议中心景观建设,集休闲、集会、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景观项目;玉林市城东商务大厦停车场、城东区会议中心停车场是玉林市城东商务大厦广场、会议中心广场的配套项目,以解决城东商务大厦、城东区会议中心广场的停车需要。
四个项目的综合建设,将形成玉林市重要的景观节点,改善城市的公共环境面貌,提升整个城市的形象,凸现玉林新区建设的恢弘气势。
一、广场工程概况城东商务大厦广场总规划用地面积19998㎡;绿化面积66㎡(占总面积的0.3%);水体面积1298.1(占总面积的6.5%);广场道路铺装面积18633.9㎡(占总面积的93.2%)城东商务大厦停车场总规划用地面积83516㎡;绿化面积51301.1㎡(占总面积的61.4%);水体面积2257.9㎡(占总面积的3.1%);广场道路铺装面积29957㎡(占总面积的40.3%);小型汽车停车位448个、大中型汽车停车位10个。
城市广场定义及其分类一、城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呼唤城市广场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城市建设日新月异。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城市、特别是内地的一些城市建筑物大都缺乏新意,沿街、沿巷砌得满满荡荡,给人以一种千城一面、单调沉闷的压抑感。
人在街上走,仿佛井中蛙,难怪有西方友人对中国迟迟不改几千年沿袭下来的画地为牢、自我封闭的建筑风格很不理解,并为之大发感慨。
他认为建筑是人们赖以生活和工作的场所,对解放思想能起到目染耳濡的作用。
可喜的是在广州率先引进世界兴起不久的新潮流、新模式――广场建筑,以全方位开放的姿态来面对市场经济新时代,为广州迈向完全开放的国际化大都市谱就新篇章。
这很值得各地城市学习和借鉴。
建筑添上“广场”二字,意味着向传统建筑的深层次挑战。
建筑设计专家如是直言:过去的建筑总是沿着建筑红线、边线垒墙造屋,自己俨然一个独立王国。
建筑是绝对主体,它给外界展示的只是其高度、线条、颜色,给人以一种无名的压抑感。
而广场建筑向人们展示的则是一派全新的景象,走出了一条环境设计取代建筑设计的新路:在同一环境里,它是一个完全开放的空间,有亭台楼阁、有主体广场、有主次道路、有绿树草坪、有喷泉水池,它们交相辉映,和谐雅观,房屋在广场建筑的总体环境中仍然是主角,但它仅仅为其一部分。
广场建筑在设计上,要求融古典建筑艺术与现代建筑手法为一体,融民族特色与异域风情于一炉,尤其是在外墙装饰上,要采用多种装饰材料和技术,如马赛克或花岗岩饰面、玻璃幕墙、绿色生态墙相结合,打破现在流行的饰面材料单一、一统到底的建筑外观,做到既庄重又典雅,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相得益彰。
巴黎人以巴黎为自豪,因为在这座国际化大都市中除监狱和公墓外,一切都是完全开放式的设计,人们能够充分共享阳光下的空间。
勿容置疑,广场建筑能在宏观上引导城市建设,又能在微观上调节人们的情趣。
一位建筑设计专家颇为自信:广场建筑将会风行一百年。
建筑水准的高低是城市现代化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志,城市广场是城市现代化的主要硬件之一。
城市广场规划设计探讨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广场的建设日益受到重视。
但是广场建设依然存在不少问题。
如尺度过大,私密性不强;缺乏文化内涵,对人心理、行为研究欠缺;政治性广场居多,市民休闲广场偏少等。
城市广场是为市民服务的,只有能满足老百姓心理和物质需求,设计才能称得上是合格的设计,广场才算得上是合格的广场。
“规划和设计的目的不是创造一个有形的工艺品,而是创造一个满足人类行为的环境”,因此也就引发了对城市广场规划设计原则与规划设计要点的探讨。
1城市广场概念《城市规划原理》对城市广场定义为:“广场是由于城市功能上的要求而设置的,是供人们活动的空间。
城市广场通常是城市居民社会生活的中心,广场上可进行集会、交通集散、居民游览休憩、商业服务及文化宣传等。
”《中国大百科全书》对城市广场的定义为:“ 城市中由建筑物、道路和绿化带围绕而成的开敞空间,是城市公众社会生活的中心。
广场又是集中反映城市历史文化和艺术面貌的建筑空间。
”《建筑实用大辞典》对城市广场定义为:“城市广场指城市道路枢纽,是城市中人们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活动的空间和人流与车流集散的场所。
广场能集中地表现城市艺术面貌和特点,它在城市中的地位和作用很重要,是城市规划布局的中心。
”英国学者F·吉伯德在《市镇设计》中对城市广场的定义为:“城市广场是为满足多种城市社会生活需要而建设的,以建筑、道路、山水、地形等围合,由多种软、硬质景观构成的,采用步行交通手段,具有一定的主体思想和规模的节点型城市开放空间。
”从以上所引述城市广场的定义可以看出,城市广场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部分,是具有一定功能、配套相应设施、拥有相应内涵的围合开放空间,承担了城市生活的集散、交通、游憩等多方面功能。
2城市广场规划设计原则2.1地方特色原则吴良墉先生曾经说过:“特色是生活的反映,特色有地域的分界,特色是历史的构成,特色是文化的积淀,特色是民族的凝结,特色是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典型事物的最集中的表现。
略论城市广场规划建设---以杭州市吴山广场为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休闲、娱乐、购物等环境要求越来越高,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与发展已经成为必然趋势,特别是城市广场规划建设尤为重要。
城市广场是一个城市的象征,是一种承载市民户外活动的公共开放场所。
本论题简略的介绍了城市广场的缘起、含义及其分类,同时结合杭州市吴山广场建设模式论证了城市广场在现代都市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了城市广场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城市广场的发展缺乏健全的、系统化的规划建设机制。
本论题以杭州市吴山广场为例,阐述了城市广场规划建设要结合城市的历史发展和城市的特点和城市广场规划设计所必须遵循的指导原则,并试图探索城市广场建设的优化模式。
关键词:城市形象;城市广场;规划建设;设计理念On the plan and construction of public squares ——the example of the Wu Shan Public Square in Hang ZhouAbstract:With social economy development and people living standard daily enhancement,people to environment request and so on leisure,entertainment,shopping more and more high,the public space construc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already became the inevitable trend,the public square plan construction especially was specially important. The public square is a city symbol,is one kind of load bearing resident outdoors activity public open place. This article brief introduction city square origin,the meaning and its the classification,simultaneously unified the Wu Shan square in Hang Zhou construction pattern to prove the city square in modern city life importance and necessity,has analyzed the city square construction existence prominent question,was the public square development perfectly lacks,the systematized plan construction mechanism. This article take the Wu Shan square in Hang Zhou as an example,elaborated the city square plan construction must unify the guiding principle which the public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d the city characteristic and the cit square plan design must follow,and attempts to explore the public square construction optimized pattern.Key words: City image;Public squares;Plan and Construction;Design idea在现代城市生活中,城市广场已经成为城市开放空间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城市广场设计城市广场是城市的重要公共空间,既是交汇点,也是交流的场所。
一个好的城市广场设计能够为居民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社交互动的场所,也能够丰富城市的文化氛围。
本文将从功能分区、设计元素、环境配套等方面探讨城市广场的设计。
一、功能分区城市广场的设计应该遵循人性化原则,合理划分不同功能区域,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一般来说,城市广场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区域:1. 休闲区:提供舒适的座椅、阴凉的树荫等设施,为市民提供休息、聊天的场所。
2. 活动区:设计多功能的活动场地,可以进行各种文化表演、体育活动等。
3. 绿化区:增加植被的种植,提供绿意,同时也起到净化空气、降低温度的作用。
4. 交通区:保证广场的交通畅通,设计合理的人车分流系统,方便行人和交通工具的通行。
5. 商业区:设置商业设施,如咖啡厅、餐馆等,为市民提供购物和用餐的选择。
二、设计元素1. 建筑风格:城市广场的建筑风格应与周边环境协调一致,同时也要注重独特性,突显城市的个性。
2. 雕塑艺术:在广场中设置雕塑作品,既可以起到装饰作用,又可以表达城市的文化内涵。
3. 水景设计:适当设置喷泉、水池等水景装置,增加广场的观赏性和活力。
4. 灯光设计:合理运用灯光,创造良好的夜景效果,增加城市夜间的亮点。
5. 牌坊门楼:在广场入口处设置牌坊门楼,能够给人一种庄重、庄严的感觉,同时也是城市地标。
三、环境配套1. 座椅设施:提供舒适、多样化的座椅,方便市民休息和观赏。
2. 垃圾处理:设置垃圾桶和垃圾分类设施,保持广场的清洁和整洁。
3. 公共厕所:设置足够数量的公共厕所,方便市民的生活需求。
4. 遮阳设施:在广场适当设置遮阳棚、凉亭等设施,为市民提供遮阳避暑的空间。
5. 绿化植被:增加广场内大量的绿化植被,提供清新的空气和美丽的景观。
综上所述,城市广场设计是一个要兼顾功能、美观和实用性的综合性工程。
只有在功能分区、设计元素和环境配套等方面做出合理的规划和设计,才能打造一个具有活力和魅力的城市广场,为市民提供一个舒适宜人的休闲空间。
浅谈城市广场的规划设计【摘要】文章简述了城市广场的定义及其分类,并针对当前城市广场规划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例,研究城市广场规划设计的原则及重点。
【关键词】城市广场;规划;设计;北部湾广场随着城市居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渴望寻找一个能接近自然、放松自我的外部环境,因此,城市广场就成为城市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一个城市的广场,不仅是市民休闲和社交活动的空间载体,同时也是展示城市文化与特色的重要窗口。
因此,规划设计好城市广场,对提升城市形象、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尤为重要。
1 城市广场的定义及其分类广场是由于城市功能上的要求而设置的,供人们生活的空间。
城市广场被誉为“城市居民的生活中心”、“露天的起居室”,是城市重要的组成部分。
城市广场不仅是城市的象征、人流的聚集地,也是城市历史文化的体现。
它像一个客厅,人们可以进行集会、交通集散、居民游览休息、商业服务及文化宣传等,如北京的天安门广场,既有政治和历史意义,又有丰富的艺术面貌,是全国人民向往的地方。
上海市人民广场是市民生活、节日集会和游览观光的地方。
广场由于城市需要而产生,并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发展。
城市广场的分类由于出发点不同可有各种分类。
按广场按照性质不同分为:集会游行广场、纪念广场、休闲广场、交通广场和商业广场等。
按广场的形态可分三类:一类是规则的几何形广场;二是不规则的广场:三是复合型广场。
按广场的组成形式可分为平面型和立体型。
平面型广场在城市垂直方向没有高度变化或仅有较小变化,而立体型广场与城市平面网络间具备较大的高度差。
现代城市广场空间趋向多功能复合化和立体化,这就要求广场设计利用空间不同形态和不同层面的垂直变化。
2 当前城市广场规划中的主要问题2.1 领导的主观意识影响城市广场的设计结果,使它背离了广场的本质,与百姓产生了距离;2.2 尺度过大,没有科学地界定广场的尺度,这就容易导致一系列的不良影响,肯定会导致人力、物力与各类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还不利于实施城市中其它各项目的设计与建设;还会产生一种空旷感,导致广场不再具有亲和力。
人性化城市广场研究学号:2012040300005 姓名:曹泽宇摘要:本文论述了城市广场的定义和分类,分析了城市广场的形式和目前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通过多个例子来分析和解决该些问题,以广州城市广场为例指出目前城市广场人性化的淡化和消失,强调城市广场是城市整体空间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居民的重要活动空间,反映了一个城市特有的景观风貌和文化内涵。
是一种二维的围合空间和公共性的开放空间。
广州城市广场的建设目前存在着概念滥化、人性淡化的问题。
为此,广州城市广场的设计思路为以人为本、突出文化。
并结合成都都江堰广场这个案例,探讨如何通过多元化的空间设计、可参与交流和聚会的设计、人性化的设计、亲水性设计,以及增强认同感与归属感的设计,来实现和呼唤人性化城市广场的从归。
关键词:城市广场设计人性化空间回归一、城市广场的定义与分类1、城市广场广场是将人群吸引到一起进行静态休闲活动的城市公共空间形式。
一个主要为硬质铺装的,汽车不得进入的户外公共空间,起主要功能是漫步、闲坐、用餐或观察周围世界。
而不是一个用与路过的空间。
当然可能会有树木,花草和地被植物的存在,但占主导地位是硬质铺装地面;如果花草和绿地化区域超过硬质地面的量,我们将这样的空间称之为公园,而不是广场.2、城市广场分类按照广场的主要功能、用途及在城市交通系统中所出的位置分类可分为集会游行广场(其中包括市民广场、纪念性广场、生活广场、文化广场、游憩广场)、交通广场、商业广场等。
但这种分类是相对的,现实中每一类广场都或多或少具备其他类型广场的某些功能。
二、城市广场的形式和问题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始,国内各大城市逐步兴起建造城市广场的热潮,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然而这些广场依然没有很好的解决功能单一尺度过大,空旷简单,缺少城市广场应有的特色和活力等问题。
城市广大市民期望有更多的开放公共空间场所,以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文化休闲活动的需求,这种需求随时都在寻找机遇,从来没有停止过。
郑州轻工业学院轻工职业学院专科毕业设计(论文)题目_城市广场的概念与分类____________________学生姓名李桐专业班级08(3+2)艺术设计一班学号112340109院(系)环境艺术系指导教师(职称)樊博(讲师)完成时间 2013年03月01日城市广场的概念与分类摘要广场是城市文化的聚焦,城市面貌的窗口,是城市中的“精神空间”。
一个城市文化内涵代表这个城市的灵魂。
它包括城市的人文环境,自然环境,老城区的历史街道,文物古迹,老居民区,城市传统技能,习俗,物质的、非物质的文化形式等。
在进行城市中心广场设计时,我们需要对这些城市文化要素进行整合与重构,来达到城市中心广场的作为城市中心形象的特征。
关键词广场/文化/休闲THE CONCEPT AND CLASSIFICATION OF CITY SQUAREABSTRACTSquare is a focus city culture, city appearance of the window, is the city of "the spirit of space". A city culture represents the spirit of the city. It includes the city cultural environment, natural environment, the old city historical street, cultural relics, the old residential areas, city of traditional skills, customs, non-material substance, culture etc.. In the city center plaza design, we need to integrate and reconstruction of the city cultural elements, as the city center image features to reach the city center square.KEY WORDS Square,culture,leisure目录中文摘要 (Ⅰ)英文摘要 (Ⅱ)1城市广场的概念 (1)1.1广场的起源 (1)1.2现代广场的含义 (1)2城市广场的分类 (2)3广场景观的空间特征 (4)3.1边界明确 (4)3.2空间开敞 (4)3.3协调的空间尺度 (5)3.4适当的绿环种植 (5)结语 (6)致谢 (7)参考文献 (8)一、城市广场的概念城市广场是城市中为满足市民生活需要而修建的,由建筑物、道路和绿化等空间元素包围而成的、相对集中的开放空间;并且具有一定的主题思想,是城市公众社会生活的中心,也是主要的开放空间类型之一。
(一)城市广场的定义城市广场通常是城市居民社会生活的中心,是城市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被誉为“城市客厅”的城市广场上可进行集会、交通集散、居民游览休息、商业服务及文化宣传等,如北京的天安门广场,既有政治和历史意义,又有丰富的艺术面貌,是全国人民向往的地方。
上海市人民广场是市民生活、节日集会和游览观光的地方。
1、古代城市广场“广场”一词源于古希腊,最初用于议政和市场,是人们进行户外活动和社交的场所,其特点、位置是松散和不固定的。
从古罗马时代开始,广场的使用功能逐步由集会、市场扩大到宗教、礼仪、纪念和娱乐等,广场也开始固定为某些公共建筑前附属的外部场地。
中世纪意大利的广场功能和空间形态进一步拓展,城市广场已成为城市的“心脏”,在高度密集的城市中心区创造出具有视觉、空间和尺度连续性的公共空间,形成与城市整体互为依存的城市公共中心广场雏形。
巴洛克时期,城市广场空间最大程度上与城市道路联成一体,广场不再单独附于某一建筑物,而成为整个道路网和城市动态空间序列的一部分。
由于历史和文化背景等原因,我国古代城市缺乏西方集会、论坛式的广场,而比较发达的是兼有交易、交往和交流活动的场所。
《周礼·考工记》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
”对市场在城市中的位置和规模都作了规定,而且这种城市规划思想一直影响着我国古代城市建设。
唐长安是严格的里坊制,设有东市、西市。
宋代打破里坊制,出现了“草市”、“墟”、“场”和集中着各种杂技、游艺、茶楼、酒馆,附近还有妓院等。
元、明、清则沿袭了前朝后市的格局,街道空间常常是城市生活的中心,“逛街”成为老百姓最为流行的休闲方式。
2、现代城市广场现代城市广场不再仅仅是市政广场,商业广场成为城市的主要广场,较大的建筑庭院、建筑之间的开阔地等也具有广场的性质。
城市广场作为开放空间,其作用进一步贴近人的生活。
今天,人们提及“城市广场”,浮现于眼前的往往是大型城市公共中心广场(以正方形为主)的形象。
郑州轻工业学院轻工职业学院专科毕业设计(论文)题目_城市广场的概念与分类____________________学生姓名李桐专业班级08(3+2)艺术设计一班学号112340109院(系)环境艺术系指导教师(职称)樊博(讲师)完成时间 2013年03月01日城市广场的概念与分类摘要广场是城市文化的聚焦,城市面貌的窗口,是城市中的“精神空间”。
一个城市文化内涵代表这个城市的灵魂。
它包括城市的人文环境,自然环境,老城区的历史街道,文物古迹,老居民区,城市传统技能,习俗,物质的、非物质的文化形式等。
在进行城市中心广场设计时,我们需要对这些城市文化要素进行整合与重构,来达到城市中心广场的作为城市中心形象的特征。
关键词广场/文化/休闲城市广场的概念与分类THE CONCEPT AND CLASSIFICATION OF CITY SQUAREABSTRACTSquare is a focus city culture, city appearance of the window, is the city of "the spirit of space". A city culture represents the spirit of the city. It includes the city cultural environment, natural environment, the old city historical street, cultural relics, the old residential areas, city of traditional skills, customs, non-material substance, culture etc.. In the city center plaza design, we need to integrate and reconstruction of the city cultural elements, as the city center image features to reach the city center square.KEY WORDS Square,culture,leisure目录中文摘要 (Ⅰ)英文摘要 (Ⅱ)1城市广场的概念 (1)1.1广场的起源 (1)1.2现代广场的含义 (1)2城市广场的分类 (2)3广场景观的空间特征 (4)3.1边界明确 (4)3.2空间开敞 (4)3.3协调的空间尺度 (5)3.4适当的绿环种植 (5)结语 (6)致谢 (7)参考文献 (8)一、城市广场的概念城市广场是城市中为满足市民生活需要而修建的,由建筑物、道路和绿化等空间元素包围而成的、相对集中的开放空间;并且具有一定的主题思想,是城市公众社会生活的中心,也是主要的开放空间类型之一。
1.1广场的起源“广场”一词源于古希腊,最初用于议政和市场,是人们进行户外活动和社交的场所,其特点、位置是松散和不固定的。
从古罗马时代开始,广场的使用的功能逐步由集会、市场扩大到宗教、礼仪、纪念和娱乐等,广场也开始固定为某些公共建筑前附属的外部场地。
随着不断的发展,广场逐步成为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
十九世纪后期,城市中工业的发展、人口和机动车辆的迅速增加,使城市广场的性质、功能发生新的变化。
不少老的广场成了交通广场。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和现代建筑的出现,交通速度的提高,引起城市广场的空间组织和尺度概念上的改变。
1.2现代广场的含义现代广场含义更加宽泛,已不再仅仅是市政类广场,出现了多种广场类型;例如商业广场、休闲广场等。
较大的建筑庭院、建筑之间的开阔硬地等也具有广场的性质。
现在城市广场作为开放空间,其功能进一步贴近人的生活,成为城市市民不可缺少的空间类型,被誉为“城市客厅”。
二、城市广场的分类现代广场是城市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广场按照广场形态分为规整形广场、不规整形广场及广场群等;其空间形式灵活多样,没有定式;且现代城市广场形态越来越走向复向化、立体化,包括下沉式广场、空中平台和步行街等。
按照广场构成要素可分为建筑广场、雕塑广场、水上广场、绿化广场等;按照广场的等级可分为市级中心广场、区级中心广场和地方性广场等。
通常情况下,广场更多的的按照使用性质来分类的,按照广场的主要功能目的可将其分为:1、市政广场这类广场一般是城市的中心广场,多布置在市政建筑或者重要的行政建筑旁边,作为市民参与市政的一种象征。
重大节日可作为市民集会之用;平时可供游览和一般活动。
市政广场最初作为市政府与市民顶起对话和组织打醒几回的场所,但现今的市政广场已逐渐轩昂使命广场发展,更多地兼顾市民日常生活的各种活动需要,策划能够为提供使命休闲、娱乐和交往的多功能综合性广场。
2、商业广场商业广场为商业活动之用,一般位于城市商业繁华地区,布置在大型商业建筑周围,满足市民购物休闲的需要;是城市中最具活力的广场类型。
广场周围主要没有商业建筑,也可布置剧院和其他服务性设施;兼有购物、娱乐、旅游等多种功能。
3、交通集散广场此类广场主要功能是合理组织交通,包括人流、车流和货流等,以保证城市交通顺畅,互不干扰;是城市交通系统的有机组织部分。
交通集散广场答题可分为两种。
一种是集散广场,是城市中主要人流和车流集散点前面的广场,如火车站前广场、大型体育场和体育馆、游乐场、展览馆、影剧院、会堂、商场等公共建筑以及大型工厂、学校、机关们前等,都需要这只集散广场。
4、休闲文化广场这类广场一般依托设置在城市历史文化遗址、风景名胜和文物古迹附近,也可在空间中置入文化元素离开营造休闲文化空间,主要功能是供人们瞻仰、观赏和游戏,为人们提供一个具有浓郁文化氛围的室外活动空间。
文化休闲广场是市民学习、娱乐、交流的开敞空间,在空间设计中宜保持环境幽静,禁止车流穿行或进入。
广场建筑布局和景观设计要求精致细腻,设置必要的景观设施和娱乐设施,增强空间的吸引力和可参与性。
并且要充分挖掘场地内的文化元素,进行科学合理的空间处理,以体现广场的地域特色。
对一些文化元素并不明显的广场,也可提炼当地文化符号,空间设计中加以体现,来应在文化氛围。
5、纪念广场纪念广场是指纪念重大事件或历史人物为核心功能广场。
纪念广场通常以具有纪念意义的历史文化遗产、纪念性建筑为主体,或在广场上这只突出的纪念物,如纪念碑、纪念塔、人物雕塑等,其主要目的是供人瞻仰和进行学习教育。
纪念性广场重点要明确纪念主题运用各种空间手段来强化纪念对象,追求庄严肃穆的空间效果。
整体空间格局应整体大气,主体纪念物力求鲜明突出,尺度协调,并且在形式、材质、色彩方面做到和纪念主题相统一。
广场绿化要整体简洁、色调和谐、服从整体空间格局特点,为中心主题纪念物提供视觉背景。
三、广场景观的空间特征城市广场具备开放空间的各种功能和意义,并有一定的规模要求、特征和要素构成。
广场空间相对于其他类型的城市开放空间,比如公园、街道等,具有本身的空间特点,这对于广场的空间设计具有重要影响。
3.1边界明确城市广场的边界线清楚,空间领域明确,通常具有强烈的图形感。
边界线一般是由建筑的外墙、道路、水体等构成,但不设单纯的隔墙围墙。
这也使得城市广场的整体感较强,和周围建筑或者道路有着良好的连通,其空间秩序应服从整体城市空间的需求。
3.2空间开敞作为市民的活动客厅,广场的使用率和使用强度很高,要满足大量人流的活动和集散,这就是使得广场的硬质铺装通常战友较大面积,并且延伸到广场边界虽然一般由建筑或道路界定明确,但广场空间和周围建筑或者外部环境之间哦那个厂是开敞的,便于人流聚集;而非设置固定出入口的形式,也不适合用大面积绿化进行围合。
这种开敞性使得广场和外部环境融为整体,成为城市可i 阿芳空间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3.3协调的空间尺度城市广场通常是有各类建筑物包围的,广场的空间品质不仅取决于广场空间本身,很大程度上受到周围建筑实体的影响。
广场和建筑是空间的两个部分;建筑是起围合作用的实体,而广场是实体所围合的空的部分。
要创造高质量的开放空间,广场应和周围建筑取得良好的尺度关系。
建筑的高度与观察距离比例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应。
当人站在广场中时,由于建筑高度和广场宽度的尺度关系可以产生相应的空间效果和心里反应。
3.4适当的绿化种植在广场空间处理上,绿化是不可缺少的空间元素。
绿化可以对大量硬质空间起到柔化作用,衬托建筑并增强空间尺度感,利用植被的遮挡控制人的视线,并且可以形成空间引导和遮阳的作用。
因广场空间的开放性以及大量硬质地面的需求使得广场中的绿化要适度设置,不能占用太多用地面积,影响人流集散和通行,并且形态要整体上和广场空间相统一,例如广场上采用规则式树阵排列,或者对树木进行适当修剪,以形成树群的秩序感。
四、结语城市中广场的设计是城市设计的重要课题,是城市特色形成及空间构成的重要因素。
城市中心广场所具有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提升城市形象和城市品位的同时,也优化了城市的经济投资环境与文化传承环境,在各方面均有效地促进了城市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在漫长的城市发展过程中,广场始终是作为城市中重要的社会交往空间而存在的。
现代城市广场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它反映了城市整体设计的重要性。
因此,我们搞广场建设要认真地把握总规的要求和全面分析了解广场所处的环境和地域历史文化特点,要处理好城市广场的规模尺度和空间形式,创造丰富的广场空间意向;要合理配置建筑,实现广场的使用功能,既要讲究观赏性,又要讲究实用性。
致谢在论文的选题和写作过程中,得到了指导老师樊博老师的精心指导,审阅和修正。
尽管工作繁忙,但老师在育人方面未有丝毫懈怠,樊博老师严谨、细致的教学精神和工作态度,以及对我学业的不倦教诲,使我受益匪浅,在此表示深深的感谢。
另外,论文写作工程中,还得到了很多同学的支持和帮助,在此要特别感谢同学们给予了我热心的帮助和鼓励。
在校这几年,一直得到他们的关心和支持,和他们愉快相处,是我学习生涯中的美好回忆。
五、参考文献1.景观设计基础与原理公伟武惠兰编著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1.032.园林设计初步主编刘磊副主编朱晓霞唐贤巩付晓渝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