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4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周测
- 格式:doc
- 大小:87.17 KB
- 文档页数:7
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阶段水平测试新人教版选修4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阶段水平测试新人教版选修4)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阶段水平测试新人教版选修4的全部内容。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双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干冰汽化要吸收大量的热,这就是化学反应中的吸热反应B.酒精常被用作酒精灯和内燃机中的燃料,说明酒精燃烧是放热反应C.木炭常温下不燃烧,加热才能燃烧,说明木炭燃烧是吸热反应D.人们用氢氧焰焊接或切割金属,主要是利用了氢气和氧气化合时所放出的能量解析: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是指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A是物理变化;B、D利用了放热反应放出的热量,C把反应条件与放热、吸热混淆了,有的放热反应常温下就可反应,有的需要加热,木炭就需要加热才能燃烧,但仍是放热反应,故正确答案为BD。
答案:BD2.0。
096 kg碳完全燃烧可放出3147.9 kJ的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C+O2===CO2ΔH=-393。
49 kJ/molB.C(s)+O2(g)===CO2(g) ΔH=+393.49 kJ/molC.C(s)+O2(g)===CO2(g)ΔH=-393。
49 kJ/molD.C(s)+错误!O2(g)===CO(g) ΔH=-393。
49 kJ/mol解析:0.096 kg碳的物质的量为8 mol,完全燃烧可放出3147。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周测试卷2018年9月13日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12题1.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成物总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B.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C.根据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D.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的ΔH不同2.含1 mol Ba(OH)2的稀溶液与足量稀盐酸反应,放出热量114.6 kJ。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Ba(OH)2(aq)+2HCl(aq)=BaCl2(aq)+2H2O(l) ΔH=+114.6 kJ/molB.Ba(OH)2(aq)+2HCl(aq)=BaCl2(aq)+2H2O(l) ΔH=-114.6 kJ/molC.12Ba(OH)2(aq)+HCl(aq)=12BaCl2(aq)+H2O(l) ΔH=-57.3 kJ/molD.12Ba(OH)2(aq)+HCl(aq)=12BaCl2(aq)+H2O(l) ΔH=+57.3 kJ/mol3.已知:H2(g)+Cl2(g)2HCl(g) ΔH=-183 kJ/m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L氯化氢气体分解成1L的氢气和1L的氯气,吸收183kJ热量B.1mol氢气与1mol氯气反应生成2mol液态氯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183kJC.在相同条件下,1mol氢气与1mol氯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mol氯化氢气体的能量D.1个氢气分子与1个氯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氯化氢分子放出183kJ热量4.充分燃烧一定量的丁烷气体放出的热量为Q。
完全吸收它生成的CO2气体生成正盐,需5 mol·L-1的NaOH溶液100 mL,则丁烷的燃烧热为( )A.16Q B.8Q C.4Q D.2Q5.已知H—H键的键能为436 kJ/mol,O=O键的键能为498 kJ/mol,根据热化学方程式H2(g)+12O2(g)=H2O(l) ΔH=-286 kJ/mol,判断H2O分子中O—H键的键能为( )A.485.5 kJ/mol B.610 kJ/mol C.917 kJ/mol D.1 220 kJ/mol6.实验室用4 mol SO2与2 mol O2进行下列反应:2SO2(g)+O2(g)=2SO3(g) ΔH=-196.64 kJ·mol-1,当放出314.624 kJ热量时,SO2的转化率为( )A.40% B.50% C.80% D.90%7.在25℃、101 kPa条件下,C(s)、H2(g)、CH3COOH(l)的燃烧热分别为393.5 kJ/mol、285.8 kJ/mol、870.3 kJ/mol,则2C(s)+2H2(g)+O2(g)=CH3COOH(l)的反应热为( )A.-488.3 kJ/mol B.+488.3 kJ/molC.-191 kJ/mol D.+191 kJ/mol8.如图所示,ΔH1=-393.5 kJ·mol-1,ΔH2=-395.4 kJ·mol-1,下列说法或表示式正确的是( )A.C(s,石墨)===C(s,金刚石) ΔH=+1.9kJ·mol-1B.石墨和金刚石的转化是物理变化C.金刚石的稳定性强于石墨D. 1mol石墨的能量比1 mol金刚石的能量大9.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①CH3COOH(l)+2O2(g)===2CO2(g)+2H2O(l) ΔH1=-870.3 kJ·mol-1②C(s)+O2(g)===CO2(g) ΔH2=-393.5 kJ·mol-1③H2(g) +O2(g)===H2O(l) ΔH3=-285.8 kJ·mol-1则反应2C(s)+2H2(g)+O2(g)===CH3COOH(l)的ΔH为( )A.-488.3 kJ·mol-1 B.-244.15 kJ·mol-1C. 488.3 kJ·mol-1 D. 244.15 kJ·mol-110. 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两种反应原理是①CH3OH(g)+H2O(g) = CO2(g)+3H2(g); H = + 49.0 kJ·mol-1②CH 3OH(g)+1/2O2(g) = CO2(g)+2H2(g);H =-192.9 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H3OH的燃烧热为192.9 kJ·mol-1B. 反应①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C. CH3OH转变成H2的过程一定要吸收能量D. 根据②推知反应:CH3OH(l)+1/2O2(g) = CO2(g)+2H2(g)的△H>-192.9 kJ·mol-111. 已知H2SO4(aq)与Ba(OH)2(aq)反应生成2mol液态H2O的ΔH=-1 584.2 kJ·mol-1;HCl(aq)与NaOH(aq)反应生成1mol液态H2O的ΔH=-55.6 kJ·mol-1。
选修4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测试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铝片与稀盐酸反应B.Ba(OH)2·8H 2O 与NH 4Cl 反应C.灼热的炭与CO 2反应D.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答案 C2、在常温常压下,1 g H 2在足量Cl 2中完全燃烧生成HCl 气体,放出92.3 kJ 的热量。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H 2(g)+Cl 2(g)===2HCl(g) ΔH =-92.3 kJ·mol -1B.H 2(g)+Cl 2(g)===2HCl(g) ΔH =+92.3 kJ·mol -1C.H 2(g)+Cl 2(g)===2HCl(g) ΔH =+184.6 kJ·mol -1D.2HCl(g)===H 2(g)+Cl 2(g) ΔH =+184.6 kJ·mol -1答案 D3、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2.热化学方程式C(s)+H 2O(g)===CO(g)+H 2(g) ΔH =+131.3 kJ·mol -1表示( )A.碳和水反应吸收131.3 kJ 能量B.1 mol 碳和1 mol 水反应生成1 mol 一氧化碳和1 mol 氢气并吸收131.3 kJ 热量C.1 mol 固态碳和1 mol 水蒸气反应生成1 mol 一氧化碳气体和1 mol 氢气,吸收热量131.3 kJD.1个固态碳原子和1分子水蒸气反应吸热131.3 kJ答案 C4、已知在298 K 时下述反应的有关数据:C(s)+12O 2(g)===CO(g) ΔH 1=-110.5 kJ·mol -1 C(s)+O 2(g)===CO 2(g) ΔH 2=-393.5 kJ·mol -1,则C(s)+CO 2(g)===2CO(g)的ΔH 为( )A.+283.5 kJ·mol -1B.+172.5 kJ·mol -1C.-172.5 kJ·mol -1D.-504 kJ·mol -1答案 B5、下列关于CO(g)与H 2O(g)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有关两者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吸热反应B.1 mol CO(g)和1 mol H 2O(g)具有的总能量大于1 mol CO 2(g)和1 mol H 2(g)具有的总能量C.该反应不需要加热就能进行D.1 mol CO 2(g)和1 mol H 2(g)反应生成1 mol CO(g)和1 mol H 2O(g)要放出41 kJ 热量答案 B6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一定条件下,某可逆反应的ΔH =+100 kJ·mol -1,则该反应的正反应活化能比逆反应活化能大100 kJ·mol -1B.图中A 、B 曲线可分别表示反应CH 2===CH 2(g)+H 2(g)―→CH 3CH 3(g)未使用催化剂和使用催化剂时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C.同温同压下,反应H 2(g)+Cl 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 不同D.图示的能量变化可判断出该化学反应是放热反应答案 A7反应 A +B ―→C(ΔH <0)分两步进行:①A+B ―→X(ΔH >0),②X―→C(ΔH <0)。
绝密★启用前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测试考卷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一、单选题(共10小题,每小题4.0分,共40分)1.下列说法或表示法正确的是()A.等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多B.由C(石墨)→C(金刚石)ΔH=+1.9 kJ·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在稀溶液中:H++OH﹣====H2O ΔH=﹣57.3 kJ·,若将含1 mol CH3COOH的醋酸溶液与含1 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小于57.3 kJD.在101 kPa时,2 g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g)+O2(g)===2H2O(l)ΔH=+285.8 kJ·2.学校食堂为了让煤充分燃烧,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正确合理的措施是()A.增加煤的用量B.粉碎煤块C.提高锅炉的耐热性D.减少空气的通入量3.在测定中和热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使用环形玻璃搅拌棒是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减小实验误差B.为了准确测定反应混合溶液的温度,实验中温度计水银球应与小烧杯底部接触C.用0.5 mol·L-1NaOH溶液分别与0.5 mol·L-1的盐酸、醋酸反应,如所取的溶液体积相等,则测得的中和热数值相同D.在测定中和热实验中需要使用的仪器有天平、量筒、烧杯、滴定管、温度计4.关于能源,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的最初来源都可追溯到太阳能B.柴草燃烧时释放的能量与太阳能无关C.核能和地热能来自地球自身D.潮汐能来源于月球引力作功5.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A. 2SO 2+O22SO3ΔH=-196.6 kJ·mol-1B. H2(g)+O2(g)===H2O(l)ΔH=-285.8 kJ·mol-1C. 2H2(g)+O2(g)===2H2O(l)ΔH=-571.6 kJD. C(s)+O2(g)===CO2(g)ΔH=393.5 kJ·mol-16.已知H+(aq)+OH-(aq)===H2O(l)ΔH=-57.3 kJ·mol-1。
绝密★启用前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测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分卷I一、单选题(共10小题,每小题4.0分,共40分)1.测定稀盐酸和NaOH稀溶液中和热的实验中没有使用的仪器有()①大、小烧杯②容量瓶③量筒④环形玻璃搅拌棒⑤试管⑥温度计⑦蒸发皿⑧托盘天平A.①②⑥⑦B.②⑤⑦⑧C.②③⑦⑧D.③④⑤⑦【答案】B【解析】中和热测定实验中使用的仪器主要有大、小烧杯、温度计、量筒、环形玻璃搅拌棒;没有用到容量瓶、试管、蒸发皿和托盘天平,B符合题意。
O2(g)SO3(g)ΔH=-98.32 kJ·mol-1在容器中充入2 mol SO2 2.已知热化学方程式:SO 2(g)+12和1 mol O2充分反应,最终放出的热量为()A. 196.64 kJB.<196.64 kJ·mol-1C.<196.64 kJD.>196.64 kJ【答案】C【解析】根据热化学方程式可知SO2和O2反应生成2molSO3时放出的热量为196.64 kJ,由于是可逆反应,2 mol SO2和1mol O2不能完全反应,所以放出的热量小于196.64 kJ。
3.H2和I2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反应:H2(g) + I2(g)2HI(g) ΔH=﹣a 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H2、I2和HI分子中的化学键都是非极性共价键B.断开2 mol HI分子中的化学键所需能量约为(c+b+a) kJC.相同条件下,1 mol H2(g)和1 mol I2(g)总能量小于2 mol HI (g)的总能量D.向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H2(g)和2 mol I2(g),充分反应后放出的热量为2a kJ【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HI分子中的化学键是极性共价键,故A错。
ΔH=反应物断裂化学键需要的能量-生成物形成化学键放出的能量=b kJ·mol−1+c kJ·mol−1-2H—I=-a kJ·mol−1,得到断开2 mol H—I键所需能量约为(a+b+c) kJ,故B正确。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班级:姓名:_______________座号_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情况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的是A.燃烧液化石油气B.燃烧管道煤气C.燃烧氢气D.燃烧木材2.下列燃料中,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A.汽油B.焦碳C.天然气D.氢气3.我国三峡工程所提供的清洁、廉价、强劲、可再生的水电,相当于每年燃烧3×106吨原煤的火力发电厂产生的电能。
因此三峡工程有助于控制A.温室效应和酸雨B.赤潮C.白色污染D.破坏大气臭氧层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B.个别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无关C.化学反应都要放出能量D.放热反应的发生无需任何条件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B.放热反应都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C.吸热反应在一定条件(如常温、加热等)也能发生D.化学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取决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和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6.下列属于放热反应的是A.铝和盐酸反应B.焦碳和二氧化碳共热C.石灰石的分解D.氢气还原氧化铜7.将煤处理后变为气体燃料的目的是A.提高煤的价格B.提高燃烧效率,减少大气污染C.方便存放D.方便运输8.在相同条件下,燃烧时对大气污染程度最小是A.煤油B.柴油C. 木材D.液化气9.下列物质加入水中,使水温显著降低的是A.固体氢氧化钠B.生石灰C.无水乙醇D.固体硝酸铵10.目前我国城市大气主要污染物是A.CO2、Cl2、N2、酸雨B.NH3、CO2、NO、雾C. HCl 、SO2、N2、粉尘D.SO2、NO2、CO、烟尘11.石墨和金刚石都是碳的单质,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金刚石。
已知12克石墨完全转化成金刚石时,要吸收1KJ的能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石墨不如金刚石稳定B.金刚石不如石墨稳定C.固体煤变成气体燃料后,燃烧效率更低D.等质量的石墨与金刚石完全燃烧,石墨放出的能量更多12.X、Y两元素的原子,它们分别获得一个电子后,都能形成稀有气体原子的电子层结构,此过程中X放出的能量大于Y,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A.X-的还原性大于Y-B. X-的还原性小于Y-C.X、Y是金属元素D.Y的氧化性大于X13.下列过程一定释放出能量的是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分子拆成原子D.原子组成分子14.下列关于燃料充分燃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空气量越多越好B.应通入适量的空气C.固体燃料燃烧前要粉碎D.液体燃料燃烧时可以雾状喷出15.海湾战争期间,科威特大批油井被炸着火,在灭火工作中,下列措施中不能考虑用于灭火的是A.设法阻止石油喷射B.设法降低火焰温度C.设法降低石油着火点D.设法让火焰隔绝空气16.电解质电离要吸收热量。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一、选择题1.下列反应中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的是( )A.二氧化碳与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B.碳与水蒸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C.碳酸钙受热分解D.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解析:据条件知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只有D项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属于放热反应,而A、B、C三项均为吸热反应。
答案: D2.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A.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该反应不能发生B.中和热肯定是强酸跟强碱反应放出的热量C.由石墨比金刚石稳定,可知C(石墨)===C(金刚石) ΔH>0D.在101 kPa、25 ℃时,2 g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g)+O2(g)===2H2O(l) ΔH=-285.8 kJ·mol-1解析:越稳定的物质具有的能量越低,故石墨转化成金刚石吸热,故ΔH>0,C选项正确。
其他项错误。
答案: C3.在进行中和热的测定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A.反应前酸、碱溶液的温度要相同B.环形玻璃棒搅拌能加快反应速率,削减试验误差C.为了使反应均匀进行,可以向酸(碱)中分次加入碱(酸)D.为了使反应更完全,可以使酸或碱适当过量解析:A项,反应前酸、碱溶液温度要相同,不同时误差较大,正确;B项,环形玻璃棒搅拌能加快反应速率,减小试验误差,正确;C项,分次加入混合时,简洁造成热量损失,使测定结果不精确,错误;D项,为了使反应进行更完全,可以使酸(碱)适当过量,正确。
答案: C4.中和热测定试验中,下列操作肯定会降低试验精确性的是( )A.用滴定管取所用试剂B.NaOH溶液在倒入小烧杯时,有少量溅出C.大小烧杯体积相差较大,夹层间放的碎泡沫塑料较多D.测量HCl溶液的温度计用水洗净后才用来测NaOH溶液的温度解析:A项,用滴定管取所用试剂可以削减误差,不符合题意;B项,NaOH溶液在倒入小烧杯时,有少量溅出导致放出的热量削减,会产生误差,符合题意;C项,大小烧杯体积相差较大,夹层间放的碎泡沫塑料较多可以削减热量损失,不符合题意;D项,测量HCl溶液的温度计用水洗净后才用来测NaOH溶液的温度可以削减氢氧化钠的损耗,不符合题意。
化学鲁科版选修4第1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单元检测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发生化学变化都伴随着能量变化B.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C.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一定不同D.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总是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2.下面有关电化学的图示,完全正确的是( )。
3.某干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反应可用下列化学方程式表示:Zn+2MnO2+2NH4Cl(aq)===2MnO(OH)(s)+[Zn(NH3)2]Cl2(aq),其正极反应式是( )。
2NH +2e-===2MnO(OH)+2NH3A.2MnO2+4B.Zn-2e-===Zn2+C.[Zn(NH3)2]2++2e-===Zn+2NH3D.Mn4++e-===Mn3+4.在原电池和电解池的电极上所发生的反应,同属于氧化反应或同属于还原反应的是( )。
A.原电池正极和电解池阳极所发生的反应B.原电池正极和电解池阴极所发生的反应C.原电池负极和电解池阳极所发生的反应D.原电池负极和电解池阴极所发生的反应5.已知Zn(s)+H2SO4(aq)===ZnSO4(aq)+H2(g) ΔH<0,则下列关于该反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旧键断裂需吸收能量,新键形成需放出能量,所以总能量不变B.上述热化学方程式中的ΔH的值与反应物的用量无关C.该反应的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电能D.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6.(2011·安徽高考)研究人员最近发现了一种“水”电池,这种电池能利用淡水与海水之间含盐量差别进行发电,在海水中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5MnO2+2Ag+2NaCl===Na2Mn5O10+2AgCl,下列“水”电池在海水中放电时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正极反应式为Ag +Cl --e -===AgClB .每生成1 mol Na 2Mn 5O 10转移2 mol 电子C .Na +不断向“水”电池的负极移动D .AgCl 是还原产物7.已知:①2H 2(g)+O 2(g)===2H 2O(l) ΔH =-571.6 kJ·mol -1;②H +(aq)+OH -(aq)===H 2O(l) ΔH =-57.3 kJ·mol -1。
第一章测试题班级姓名学号成绩一、单选题1.下列对化学反应的认识中,错误的是A.会引起化学键的变化B.会产生新的物质C.必然引起物质状态的变化D.必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2.下图中,表示正反应是吸热反应的是3.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A.碳酸钙受热分解B.乙醇燃烧C.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D.氧化钙溶于水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需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任何放热反应在常温条件一定能发生反应C.反应物和生成物分别具有的总能量决定了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D.当△H<0时表明反应为吸热反应5.某反应的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1 所示(图中E1表示正反应的活化能,E2表示逆反应的活化能)。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B. 催化剂能改变该反应的焓变C. 催化剂能降低该反应的活化能D. 逆反应的活化能大于正反应的活化能6.1g 碳与适量水蒸气反应生成CO 和H 2,需吸收10.94kJ 热量,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A.C + H 2O == CO + H 2 ΔH = +131.3 kJ·mol -1B. C(s)+ H 2O(g) == CO(g) + H 2(g) ΔH = +10.94 kJ·mol -1C. C(s)+ H 2O(l) == CO(g) + H 2(g) ΔH = +131.3 kJ·mol -1D. C(s)+ H 2O(g) == CO(g) + H 2(g) ΔH = +131.3 kJ·mol -17.已知:H 2(g)+F 2(g)===2HF(g) ΔH = -270 kJ· mol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2 L 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 L 氢气和1 L 氟气吸收270 kJ 热量B .1 mol 氢气与1 mol 氟气反应生成2 mol 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270 kJC .在相同条件下,1 mol 氢气与1 mol 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 mol 氟化氢气体的能量D .1个氢气分子与1个氟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氟化氢分子放出270 kJ 热量8.下列各组中的两个反应,前一个反应放出的热量比后一个反应放出的热量多的是(反应物参与反应的物质的量均按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计算)①2H 2(g)+O 2(g)===2H 2O(g) 2H 2(g)+O 2(g)===2H 2O(l)②C(s)+O 2(g)===CO 2(g) C(s)+12O 2(g)===CO(g) A .只有① B .只有② C .①②D .①②都不符合题意9.已知热化学方程式:SO2(g)+ 12O 2(g) SO 3(g) △H = -98.32 kJ /mol ,在容器中充入1molSO 2和0.5molO 2充分反应,最终放出的热量为A .98.32 kJB .196.64kJ /molC .<98.32 kJD .>98.32 kJ10.已知H 2(g)+Cl 2(g)=2HCl(g) △H = -184.6 kJ·mol -1, 则反应:HCl(g)=12H 2(g)+12Cl 2(g)的△H 为:A .+184.6 kJ·mol -1B .-92.3 kJ·mol -1C .-369.2 kJ·mol -1D . +92.3 kJ·mol -111. 已知:2Zn (s )+O 2(g )=2ZnO (s ) △H =-701.0kJ·mol -12Hg (l )+O 2(g )=2HgO (s ) △H =-181.6kJ·mol -1则反应Zn (s )+ HgO (s )=ZnO (s )+ Hg (l )的△H 为A . +519.4kJ·mol -1B .+259.7 kJ·mol -1C . -259.7 kJ·mol -1D . -519.4kJ·mol -112.已知:2CO(g)+O 2(g) 2CO 2(g) △H =-566kJ·mol -1N 2(g)+O 2(g) 2NO(g) △H =+180kJ·mol -1则2CO(g)+2NO(g) N 2(g)+2CO 2(g) 的△H 是A .-386 kJ·mol -1B .+386 kJ·mol -1C .-746 kJ·mol -1D .+746 kJ·mol -113.根据以下3个热化学方程式:2H 2S(g) + 3O 2(g) = 2SO 2(g) + 2H 2O(l) △H =-Q 1 kJ/mol2H 2S(g) + O 2(g) = 2S (s) + 2H 2O(l) △H =-Q 2 kJ/mol2H 2S(g) + O 2(g) =2S (s) + 2H 2O(g) △H =-Q 3 kJ/mol判断Q 1、Q 2、Q 3三者关系正确的是A . Q 1>Q 2>Q 3B . Q 1>Q 3>Q 2C . Q 3>Q 2>Q 1D . Q 2>Q 1>Q 3 14.已知氯气、溴蒸气分别跟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l Q 、2Q 均为正值):22H (g)+Cl (g)2HCl(g)+Q H (g)+Br (g)2HBr(g)+Q →→ △H =-Q 1 kJ/mol 22g )2H C l (g )+QH (g )+B r (g )2H B r (g )+Q →→ △H =-Q 2 kJ/mol 有关上述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 .12Q >QB .生成物总能量均高于反应物总能量C .生成1molHCl 气体时放出l Q 热量D .1mol HBr(g)具有的能量小于1mol HBr(1)具有的能量15.根据碘与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i) I 2(g) + H 2(g)2HI(g) △H = -9.48 kJ/mol (ii) I 2(S) + H 2(g)2HI(g) △H = +26.48 kJ/mol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254g I 2(g)中通入2gH 2(g),反应放热9.48 kJB .1 mol 固态碘与1 mol 气态碘所含的能量相差17.00 kJC .反应(i)的产物比反应(ii)的产物稳定D .反应(ii)的反应物总能量比反应(i)的反应物总能量低16.在298K 、100kPa 时,已知:2222()(g)2()H O g O H g =+ ⊿1H 22(g)(g)2l(g)Cl H HC += ⊿2H 2222(g)2(g)4l(g)(g)Cl H O HC O +=+ ⊿3H 则⊿3H 与⊿1H 和⊿2H 间的关系正确的是A .⊿3H =⊿1H +2⊿2HB ⊿3H =⊿1H +⊿2HC. ⊿3H =⊿1H -2⊿2HD. ⊿3H =⊿1H - ⊿2H17.已知:2CO(g)+O 2(g)=2CO 2(g) ΔH =-566 kJ/molNa 2O 2(s)+CO 2(g)=Na 2CO 3(s)+ 21O (g)2ΔH =-226 kJ/mol 根据以上热化学方程式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CO 的燃烧热为283 kJB .右图可表示由CO 生成CO 2的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C .2Na 2O 2(s)+2CO 2(s)=2Na 2CO 3(s)+O 2(g) ΔH >-452 kJ/molD .CO(g)与Na 2O 2(s)反应放出509 kJ 热量时,电子转移数为6.02×1023二、填空题18.由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1 mol 水蒸气放热241.8kJ ,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 。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鼎尚图文收集整理选修四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测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2分。
)1、已知反应X+Y==M+N 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A .X 的能量一定高于M B. X 和Y 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 和N 的总能量C .Y 的能量一定高于ND .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2.右图是一个一次性加热杯的示意图。
当水袋破裂时,水与固体碎块混和,杯内食物温度逐渐上升。
制造此加热杯可选用的固体碎块是( )A .硝酸铵B .氯化镁C .生石灰D .食盐3、热化学方程式C(s)+H 2O(g)CO(g)+H 2(g);△H =+131.3kJ/mol 表示( )A .碳和水反应吸收131.3kJ 能量B .1mol 碳和1mol 水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并吸收131.3kJ 热量C .1mol 固态碳和1mol 水蒸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气体和氢气,并吸热131.3kJ 热量D .1个固态碳原子和1分子水蒸气反应吸热131.1kJ4.已知在1×105Pa ,298K 条件下,2 mol 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484kJ 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H 2O(g) == H 2(g)+21O 2(g) △H =+242kJ•mol -1 B. 2H 2(g)+O 2(g) == 2H 2O(l) △H =-484kJ•mol -1C. H 2(g)+ 21O 2(g) == 2H 2O(g) △H =+242kJ•mol -1 D. 2H 2(g)+O 2(g) == 2H 2O(g) △H =+484kJ•mol -15. 在一定条件下A 与B 反应可生成C 和D ,其能量变化如图,下列有关反应A+B ===C+D 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一定不变B .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和数目一定改变C .反应物的总能量E 1与生成物的总能量E 2一定相等D .此反应一定有热量的变化6.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H +(aq)+OH -(aq)=H 2O(1)⊿H=-57.3kJ/mol 。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测试题原子量:H-1 O-16 C=12 Al-27 N-14 Ca- 40 V-51 Ni- 59 Cu-64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 C 6H 12O 6(葡萄糖aq)+6O 2 6CO 2+6H 2OB. CH 3COOH+KOH CH 3COOK+H 2OC. 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 .破坏反应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能量大于破坏生成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能量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热化学方程式中,如果没有注明温度和压强,则表示反应热是在标准状况下测得的数据B .升高温度或加入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的反应热C .据能量守恒定律,反应物的总能量一定等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3.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H 1>△H 2的是①C(s)+O 2(g)===CO 2(g) △H 1 C(s)+12O 2(g)===CO(g) △H 2②S(s)+O 2(g)===SO 2(g) △H 1 S(g)+O 2(g)===SO 2(g) △H 2③H 2(g)+12O 2(g)===H 2O(l) △H 1 2H 2(g)+O 2(g)===2H 2O(l) △H 2④CaCO 3(s)===CaO(s)+CO 2(g) △H 1 CaO(s)+H 2O(l)===Ca(OH)2(s) △H 2A .①B .②③④C .④D .①②③4. 已知H 2(g)+Cl 2(g)=2HCl(g) △H =―184.6kJ·m ol -1, 则反应HCl(g)=12H 2(g)+12Cl 2(g)的△H 为A .+184.6kJ·mol -1B .―92.3kJ·mol -1C .+92.3kJ·mol -1D .―369.2kJ·mol -15. 已知:(1)Zn (s )+12O 2(g )=== ZnO(s) ΔH= -348.3 kJ·mol -1,(2)2Ag(s)+ 12O 2(g )=== Ag 2O(s) ΔH= -31.0 kJ·mol -1,酶则Zn (s )+ Ag 2O(s) === ZnO(s)+ 2Ag(s)的ΔH 等于( )A . -317.3 kJ·mol -1B . -379.3 kJ·mol -1C .-332.8 kJ·mol -1D .317.3 kJ·mol -16. SF 6是一种优良的绝缘气体,分子结构中只存在S-F 键。
化学选修4测试题12013.12.0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分子的能量通常比组成它的原子的能量之和低 B. 某反应的ΔH =+100 kJ·mol -1,则正反应活化能不小于100 kJ·mol -1C .没有物质变化,就不会引起能量变化D .在25 ℃、101 kPa 下燃烧等质量的的烷烃,随着碳的质量分数增大放热越多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沼气的利用、玉米制乙醇都涉及到生物质能的利用B. 甲烷的标准燃烧热为-890.3kJ·mol -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 4(g)+2O 2(g)===CO 2(g)+2H 2O(g) ΔH =-890.3 kJ·mol -1C.燃烧时通入适当过量的空气并增大与燃料的接触面可使燃料充分燃烧D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和能量守恒,所以H-H 与Cl-Cl 键能之和大于H-Cl 的键能的2倍 3.根据碘与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ⅰ)I 2(g)+H 2(g)⇔ 2HI(g)+9.48 kJ (ⅱ)I 2(s)+H 2(g) ⇔ 2HI(g)-26.48 kJ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254 g I 2(g)中通入2 g H 2(g),反应放热9.48 kJB .1 mol 固态碘与1 mol 气态碘所含能量相差17.00 kJC .反应(ⅰ)的产物比反应(ⅱ)的产物稳定D .反应(ⅱ)的反应物总能量比反应(ⅰ)的反应物总能量低 4.现用4 mol SO 2与2 mol O 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SO 2(g)+O 2(g) ⇔2SO 3(g) ΔH =-196.64 kJ/mol ,当放出314.624 kJ 热量时,SO 2的转化率为( ) A .40% B .50% C .80% D .90%5.相同温度下,体积均为0.25 L 的两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 2(g)+3H 2(g)2NH 3(g) ΔH =-92.6kJ·mol -1。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氢气是一种很有前途的能源物质。
以水为原料大量制取氢气的最理想的途径是()A.利用太阳能直接使水分解产生氢气B.用焦炭和水制取水煤气后分离出氢气C.用Fe跟HCl反应制取氢气D.由热电站提供电力,电解水产生氢气2.已知中和热为57.3 kJ·mol-1,下列关于中和热的说法正确的是()A.中和热指的是酸碱发生中和反应放出的热量B. HCl和NaOH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aq)+OH-(aq)===H2O(l)ΔH=-57.3 kJ·mol-1C.若将含0.5 mol H2SO4的浓溶液与含1 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等于57.3 kJD.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SO4(aq)+2NaOH(aq)===2H2O(l)+Na2SO4(aq)ΔH=-57.3 kJ·mol-13.强酸与强碱在稀溶液中发生中和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aq)+OH-(aq)===H2O(l)ΔH=-57.3 kJ·mol-1,向3份同体积0.2 mol ·L-1的NaOH溶液中分别加入适量的稀醋酸、浓硫酸、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的热效应ΔH1、ΔH2、ΔH3的关系正确的是()A. ΔH1>ΔH2>ΔH3B. ΔH2>ΔH3>ΔH1C. ΔH2>ΔH1>ΔH3D. ΔH1>ΔH3>ΔH24.学校食堂为了让煤充分燃烧,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正确合理的措施是()A.增加煤的用量B.粉碎煤块C.提高锅炉的耐热性D.减少空气的通入量5.已知葡萄糖(C6H12O6)的燃烧热是2 804 kJ·mol-1,当它氧化生成1 g水时放出的热量是() A. 26.0 kJB. 51.9 kJC. 155.8 kJD. 467.3 kJ6.某同学按照课本实验要求,用50 mL 0.50 mol·L-1的盐酸与50 mL 0.55 mol·L-1的NaOH 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计算中和热。
人教版选修4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测试题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40分钟。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36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共24分。
)1.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 C 6H 12O 6(葡萄糖aq)+6O 26CO 2+6H 2OB. CH 3COOH+KOH CH 3COOK+H 2OC. 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 .破坏反应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能量大于破坏生成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能量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热化学方程式中,如果没有注明温度和压强,则表示反应热是在标准状况下测得的数据B .升高温度或加入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的反应热C .据能量守恒定律,反应物的总能量一定等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3.已知热化学方程式:H 2O(g)=H 2(g) + 1/2O 2(g) △H = +241.8kJ /molH 2(g)+ 1/2O 2(g) = H 2O(1) △H = -285.8kJ /mol当1g 液态水变为水蒸气时,其热量变化是( )A .吸热88kJB . 吸热2.44KJC .放热44kJD . 吸热44KJ4.已知:H 2(g)+F 2(g)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HF(g) △H =-270kJ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个氢气分子与1个氟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氟化氢分子放出270kJB .1mol 氢气与1mol 氟气反应生成2mol 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270kJC .在相同条件下,1mol 氢气与1mol 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mol 氟化氢气体的能量D .2mol 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mol 的氢气和1mol 的氟气放出270kJ 热量5. 在一定条件下A 与B 反应可生成C 和D ,其能量变化如图:下列有关反应A+B ===C+D 的说法正确的是( ) 酶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一定不变B.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和数目一定改变C.反应物的总能量E1与生成物的总能量E2一定相等D.此反应一定有热量的变化6.相同温度下,有下列三个热化学方程式:(1)2H2(l)+O2(g)=== 2H2O(l)△H1= -Q1kJ• mol-1(2)2H2(g)+O2(g)=== 2H2O(l)△H1= -Q2kJ• mol-1(3)2H2(l)+O2(g)===2H2O(g)△H1= -Q3kJ• mol-1则Q1、Q2、Q3的关系表示正确的是()A. Q1=Q2<Q3B. Q2 > Q1 >Q3C. Q3> Q2> Q1D. Q1=Q2=Q3二、选择题(每小题有2.个.选项符合题意,错选0分,漏选2分,每小题6分,共12分。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周测试卷2018年9月13日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12题1.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成物总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B.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C.根据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D.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的ΔH不同2.含1 mol Ba(OH)2的稀溶液与足量稀盐酸反应,放出热量114.6 kJ。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Ba(OH)2(aq)+2HCl(aq)=BaCl2(aq)+2H2O(l) ΔH=+114.6 kJ/molB.Ba(OH)2(aq)+2HCl(aq)=BaCl2(aq)+2H2O(l) ΔH=-114.6 kJ/molC.12Ba(OH)2(aq)+HCl(aq)= 12BaCl2(aq)+H2O(l) ΔH=-57.3 kJ/molD.12Ba(OH)2(aq)+HCl(aq)= 12BaCl2(aq)+H2O(l) ΔH=+57.3 kJ/mol3.已知:H 2(g)+Cl2(g)2HCl(g) ΔH=-183 kJ/m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L氯化氢气体分解成1L的氢气和1L的氯气,吸收183kJ热量B.1mol氢气与1mol氯气反应生成2mol液态氯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183kJC.在相同条件下,1mol氢气与1mol氯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mol氯化氢气体的能量D.1个氢气分子与1个氯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氯化氢分子放出183kJ热量4.充分燃烧一定量的丁烷气体放出的热量为Q。
完全吸收它生成的CO2气体生成正盐,需5 mol·L-1的NaOH溶液100 mL,则丁烷的燃烧热为( )A.16Q B.8Q C.4Q D.2Q5.已知H—H键的键能为436 kJ/mol,O=O键的键能为498 kJ/mol,根据热化学方程式H2(g)+12O2(g)=H2O(l) ΔH=-286 kJ/mol,判断H2O分子中O—H键的键能为( )A.485.5 kJ/mol B.610 kJ/mol C.917 kJ/mol D.1 220 kJ/mol6.实验室用4 mol SO2与2 mol O2进行下列反应:2SO2(g)+O2(g)=2SO3(g) ΔH=-196.64 kJ·mol-1,当放出314.624 kJ热量时,SO2的转化率为( )A.40% B.50% C.80% D.90%7.在25℃、101 kPa条件下,C(s)、H2(g)、CH3COOH(l)的燃烧热分别为393.5 kJ/mol、285.8 kJ/mol、870.3 kJ/mol,则2C(s)+2H2(g)+O2(g)=CH3COOH(l)的反应热为( ) A.-488.3 kJ/mol B.+488.3 kJ/molC.-191 kJ/mol D.+191 kJ/mol8.如图所示,ΔH1=-393.5 kJ·mol-1,ΔH2=-395.4 kJ·mol-1,下列说法或表示式正确的是( )A.C(s,石墨)===C(s,金刚石) ΔH=+1.9kJ·mol-1B.石墨和金刚石的转化是物理变化C.金刚石的稳定性强于石墨D.1mol石墨的能量比1 mol金刚石的能量大9.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①CH3COOH(l)+2O2(g)===2CO2(g)+2H2O(l) ΔH1=-870.3 kJ·mol-1②C(s)+O2(g)===CO2(g) ΔH2=-393.5 kJ·mol-1③H2(g) +O2(g)===H2O(l) ΔH3=-285.8 kJ·mol-1则反应2C(s)+2H2(g)+O2(g)===CH3COOH(l)的ΔH为( )A.-488.3 kJ·mol-1B.-244.15 kJ·mol-1C.488.3 kJ·mol-1D.244.15 kJ·mol-110. 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两种反应原理是①CH3OH(g)+H2O(g) = CO2(g)+3H2(g);H = + 49.0 kJ·mol-1②CH3OH(g)+1/2O2(g) = CO2(g)+2H2(g);H =-192.9 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H3OH的燃烧热为192.9 kJ·mol-1B. 反应①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C. CH3OH转变成H2的过程一定要吸收能量D. 根据②推知反应:CH3OH(l)+1/2O2(g) = CO2(g)+2H2(g)的△H>-192.9 kJ·mol-111. 已知H2SO4(aq)与Ba(OH)2(aq)反应生成2mol液态H2O的ΔH=-1 584.2 kJ·mol-1;HCl(aq)与NaOH(aq)反应生成1mol液态H2O的ΔH=-55.6 kJ·mol-1。
则生成BaSO4(s)的反应热等于( )A.-1 528.6 kJ·mol-1B.-1 473 kJ·mol-1C.+1 473 kJ·mol-1D.+1 528.6 kJ·mol-112.已知化学反应A2(g)+B2(g)=2AB(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断裂1 mol A—A和1 mol B—B键,放出a kJ能量B.每生成2 mol AB(g)吸收b kJ能量C.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该反应热ΔH=(a-b) kJ·mol-1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一、选择题答案(12题,每题4分,共48分)二、填空题(共17空,每空3分,共51分)13.下列两个热化学方程式:2H 2(g)+O 2(g)===2H 2O(l) ΔH =-571.6 kJ ·mol -1C 3H 8(g)+5O 2(g)===3CO 2(g)+4H 2O(l) ΔH =-2 220 kJ ·mol -1试根据上面两个热化学方程式,回答下列问题:(1)H 2的燃烧热为______________,C 3H 8的燃烧热为______________。
(2)1 mol H 2和2 mol C 3H 8组成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为_________。
14.已知①2H 2S(g)+SO 2(g)=32S 2(g)+2H 2O(g) ΔH 2 ②H 2S(g)+32O 2(g)=SO 2(g)+H 2O(g) ΔH 1 ③H 2S(g)+12O 2(g)=S(g)+H 2O(g) ΔH 3 ④S 2(g)=2S(g)ΔH 4则ΔH 4 =15.① CO(g) + 1/2 O 2(g) = CO 2(g) ΔH 1= -283.0 kJ/mol② H 2(g) + 1/2 O 2(g) = H 2O(l) ΔH 2= -285.8 kJ/mol③C 2H 5OH(l)+3O 2(g)=2CO 2(g)+3H 2O(l) ΔH 3=-1370 kJ/mol计算: 2CO(g)+ 4 H 2(g)= H 2O(l)+ C 2H 5OH(l) 的ΔH16.在25 ℃、101 kPa 下,一定质量的无水乙醇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Q kJ ,其燃烧生成的CO2用过量饱和石灰水吸收可得100 g CaCO3沉淀,则乙醇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已知:2CH3OH(g)=CH3OCH3(g)+H2O(g) ΔH=Q2 kJ·mol-1CO(g)+2H2(g)=CH3OH(g) ΔH=Q1 kJ·mol-1CO(g)+H2O(g)=CO2(g)+H2(g) ΔH=Q3 kJ·mol-1则CO2和氢气合成CH3OCH3(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已知①Fe2O3(s) + 3CO (g) = 2Fe(s) + 3CO2(g) ΔH1 = - 26.7KJ/mol②3Fe2O3(s) + CO (g) = 2Fe3O4(s) + CO2(g) ΔH2 = - 50.75KJ/mol③Fe3O4(s) + CO (g) =3FeO(s) + CO2(g) ΔH3 = - 36.5KJ/mol计算反应:④FeO(s) + CO (g) = Fe(s) + CO2(g) 的ΔH4 =19.已知H2O(g)=H2O(l) ΔH1=-Q1 kJ/molC2H5OH(g)=C2H5OH(l) ΔH2=-Q2 kJ/molC2H5OH(g)+3O2(g)=2CO2(g)+3H2O(g) ΔH=-Q3 kJ/mol那么无水酒精完全燃烧,并恢复到室温,该反应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使92g液态无水酒精完全燃烧,并恢复到室温,则整个过程中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________ kJ。
20.已知S(g)+O2(g)===SO2(g) ΔH1<0,S(s)+O2(g)===SO2(g) ΔH2<0,S(g)=S(s) ΔH3<0,则ΔH2_______ΔH1(填<或>或=);ΔH3与ΔH1、ΔH2关系为_____________21.依据叙述,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1)若适量的N2和O2完全反应,每生成23 g NO2需要吸收16.95 kJ热量。
其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已知拆开1 mol H—H键、1 molN—H键、1mol N≡N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 kJ、391 kJ、946 kJ,则N2与H2反应生成NH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